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建築業佔全球gdp比重

建築業佔全球gdp比重

發布時間:2020-12-11 22:09:10

建築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它與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著密切的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建築業作為我國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也經歷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過程。

這個過程體現在產業規模,企業效益,技術裝備以及建造能力的不斷提高上,這些都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意義。

一、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築業所完成的產值在社會總產值中佔有相當比重,所創造的價值也是國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16年中國建築業總產值突破19萬億元。

國家統計局發布2016年度國民經濟數據。其中,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同比增長6.7%;全國建築業總產值為19356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1%;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同比增長8.1%;民間資本投資持續低迷,同比僅增長3.2%。我國建築業增加值增長率一直高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和工業增加值增長率。

由此可見,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二、建築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重要的物質基礎

它通過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活動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持續改善提供物質基礎。

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增長和社會勞動就業狀況,直接關乎著社會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生產、生活質量。

國民經濟各物質生產部門所需要的廠房、倉庫等建築物和道路、碼頭、堤壩等構築物都是建築業的產品;工業企業的機器設備也必須經過建築企業進行安裝才能形成最終的生產能力。

建築業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和繁榮,建築業能夠吸收國民經濟各部門大量的物質產品,建築產品的生產過程,也是物質資料的消費過程。

建築業直接間接帶動最明顯的行業依次為金屬產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物質製品業、採掘業、化學工業、運輸郵電業。

三、建築業通過吸收大量的物質產品帶動相關部門的生產和發展

建築業的生產帶動相關產業的影響較大,促進了建材、冶金、有色、化工、輕工、電子、森工,運輸等50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

建築業物資消耗佔全國總消耗量的比例分別占鋼材的25%、木材的40%、水泥的70%、玻璃的76%、塑料的25%,運輸量的28%,其容納的就業人數佔全社會勞動者人數的5%左右。

建築業能夠吸收國民經濟各部門大量的物質產品,建築生產可以帶動許多相關部門的生產建築產品的生產過程,也是物質資料的消費過程。

據統計,僅房屋工程所需要的建築材料就有76大類、2,500多個規格、1,800多個品種,包括建築材料、冶金。化工、森工、機械、儀表、紡織、輕工、糧等幾十個物質生產部門。

四、建築業能夠容納大量勞動力,是重要的勞動就業部門

我國建築業目前仍是勞動密集型部門,能容納了大量的就業人員,成為主要的就業部門,在整個國民經濟就業人數的構成中佔有較大的比例。

尤其是為農村的剩餘勞動力提供了一條簡單的就業途,為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做出了貢獻。

五、建築業可吸收大量消費資金,使經濟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

建築業是社會閑余資金有一個很好的去處,就是把它吸引到住宅消費上來,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一方面為社會消費資金提供了良好的出路;另一方面也為建築業提供了大量生產資金,從而達到引導消費、調整結構、促進生產的效果。

而且人們在居住面積達到滿足之後,還會出現對居住環境即裝修不斷提高的需要。可見,住宅建築市場容納社會消費資金的能力是相當大的。

另外,建築業通過參與國際競爭,帶動國內資金、技術、管理等與國際接軌。

2016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新簽合同額244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6萬億元),同比增長16.2%,增速比上年提高6.6個百分點。

結合商務部統計數據,2016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1260億美元,比去年增長了36%,在同期總額中佔比達51.6%,承擔起我國對外工程承包的半壁江山,增長帶動作用明顯。

從我國企業對外承包工程的競爭力來看,根據ENR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排名,我國內地共有65家企業入選,數量與上年持平,其中27家企業排名有所提升,新進榜企業7家。

中國交建連續9年排名中國上榜企業首位,而且名次從上年的第5 位上升到第3 位。

承上所述,建築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作用。

(1)建築業佔全球gdp比重擴展閱讀:

國民經濟是指一個現代國家范圍內各社會生產部門、流通部門和其他經濟部門所構成的互相聯系的總體。

工業、農業、建築業、運輸業、郵電業、商業、對外貿易、服務業、城市公用事業等,都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

資本主義國民經濟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基礎之上的,它受著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即剩餘價值規律與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的規律的支配。

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之上的。

國民經濟是指一個國家社會經濟活動的總稱,是由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經濟環節、經濟層次、經濟部門和經濟地區構成的。

國民經濟這一概念突出強調經濟的整體性和聯系性。這個觀點突破了將國民經濟局限於國家各經濟部門的構成總稱的限制,在內涵上大大擴展社會經濟活動的領域。

包括了經濟環節即: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各環節;經濟層次即:宏觀經濟、中觀經濟、微觀經濟各層次;

經濟部門即:工業、農業、建築業、商業、通訊、文化、教育、科研等生產部門和非生產部門;

經濟地區即:國內不同經濟區域以及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區域和國際性區域,較為全面而翔實地闡述了國民經濟涵蓋的內容。

由此,我們來看國民經濟的定義,國民經濟學應從屬於應用(宏觀)經濟學,實證(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一般原理與行政管理學及社會統計數據相結合的應用宏觀實證經濟學。

我國大學現在所講的國民經濟學,一般是經濟學科門類的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所屬的研究生專業。

建築業指國民經濟中從事建築安裝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以及對原有建築物進行維修活動的物質生產部門。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目錄,作為國民經濟十三門之一的建築業,由以下三個大類組成:土木工程建築業; 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業、勘察設計業。

建築業的職能主要是對各種建築材料和構件、機器設備等進行建築安裝活動,為國民經濟建造生產性與非生產性固定資產。

建築業的發展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相互促進、相互制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民經濟

網路-建築業



❷ 在歐美發達國家,設計佔gdp的比重是多少

從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來看,中國早已超越日本,名義GDP數字上的超越,只具有心理上的象徵意義,從上世紀80年代日元升值以來,日本早就進入了盛極而衰的階段。其實中國的經濟奇跡,不知掩蓋了多少真相!事實上,中國在出口不景氣的形式下,內需也存在著明顯的結構失衡問題,即投資率偏高、消費率偏低。中國過去30年的增長模式,一方面帶來了中國經濟在20多年時間里的超高速增長,另一方面也帶來了種種的問題,如與粗放型增長相伴隨的低效益、資源的大量消耗,環境的嚴重污染、片面追求GDP、貧富差距擴大等。但時至今日,即使人們願意忍受過去這種增長模式帶來的問題和代價,這種增長模式也無法繼續走下去了,因為支撐這種增長模式的一些必須條件開始喪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發展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過去的發展模式已經基本走到盡頭,內在的動力已經是強弩之末。如果中國還不從陶醉中醒來,恐怕「中國早已超越日本」,就永遠是一種夢囈。消費不足一直是中國經濟運行中的難題,無論是經濟結構、增長動力,還是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國消費都處於相對較低水平,更不能和日本、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消費水平低主要表現為五個「過低」和一個「過高」:最終消費率過低,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呈減弱之勢;居民消費率過低,居民即期消費意願和消費行為受到較強的壓抑;農村消費水平過低,城鄉之間消費能力、消費水平和消費規模的差距越來越大;中產階層人群比重過低,尚未形成成熟的大眾消費社會和有強勁購買力的可持續消費能力;信用消費水平過低,中國即期消費需求主體實質上是有購買能力的現金消費能力;居民儲蓄率過高,居民支出構成中消費與儲蓄的比例失調,即期消費需求受到強烈的「擠壓」。上述問題的產生,既有歷史原因,也與現行政策密切相關。除投資與消費失衡、即期消費能力與遠期消費能力失衡外,還有六大重要原因。首先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不足,加大了居民未來的消費支出預期;其次,稅收制度設計不合理,直接稅比重過高,間接稅比重過低,不利於促進消費能力的釋放;第三,就業不足、收入水平低、中產階層小,導致有購買力的消費需求不足;第四,城鄉二元結構對擴大農村消費的深層抑制;第五,現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嚴重滯後,是信用消費水平低和消費環境差的根本原因;第六是社會各階層群體間收入水平差距過大,分配體系總體結構失衡。即使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日本了,中國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在極權體制下,能創造短暫輝煌經濟成就的,並不是僅僅只有中國;當年的蘇聯,就超過除美國外的其他任何國家,成為世界第二。如果用日本和中國進行比較,中國的經濟成就,從明治維新後,中國就從來落後於日本;即使在二戰中被打敗,中國從前景、從潛力,也都肯定沒有超過日本的時光。原因在於,從19世紀中期以後,在面臨西方文明強大壓力的時候,中日兩大民族做出了不同的選擇;特別是在二戰後,中國和日本都進行了全盤西化,但日本是在走向美國式的全盤西化,而中國卻是照搬蘇聯,用斯大林主義全盤西化中國。所以,日本人在戰爭失敗後,照樣實現了他們強國的夢想。中國的改革開放,向美國的經濟體制學習,屏棄蘇聯經濟模式,才得以經濟騰飛。

❸ 近幾年,全球信息產業佔全球GDP總量的百分之多少

進入90年代,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其信息產業從gdp10%的產值逐漸上升至25%左右!2000年至今內,中等發達國家容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0%左右!1995-1999年,信息技術及相關產業對美國GDP的貢獻率達到近1/3,而像日本等國信息產業也占據25%!

我們國家信息產業目前也已接近10%! 國息辦:信息產業佔GDP的7.5%(2007年)

也就是說全世界信息產業的產值,佔全世界GDP產值的5%左右!

❹ 建築業佔GDP如何計算

房子建好了,直接按照市場價格,就計入GDP。至於房子賣出的情況如何,多少價錢,已經無所謂了,因此不存在重復計算問題。

而且新建房地產計算在GDP內,二手房只能計算中介費用。

❺ 近年來美國GDP佔全球的比重為多少

美國占來世界比重可以分為4個時期,1960-1970是穩定在自40%左右但是小幅度下行,1971-1985、1986-2001、2002以後是三個相似的周期,都是先迅速下滑然後迅速上升的震盪下行周期,這四個周期的峰值一次比一次低,谷底也是這樣,所以說美國在世界經濟佔比在持續下滑的。本文GDP圖表來自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巴里 埃肯格林發表於《比較》雜志的文章「大國興衰錄」。

二戰後,世界重心轉向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美國控制了整個西方世界。1929年,美國佔全球GDP的24%,到了1950年,美國佔全球GDP已上升到了27%。

之後,首先是歐洲,接著是日本,最後是東亞及其他國家的奮起直追。現在美國GDP佔全球的比重已經下降到不足20%。

與美國比重下降對應的,是中國比重的上升。2001年以來,中國先後超越義大利、法國、英國。2008年中國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011年發布的《新興經濟體藍皮書》預測,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有可能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

❻ 世界主要經濟體所佔世界GDP總和的比例

名次-----國別\地區----GDP總量(億美元)----人均GDP(美元)

1----------美國---------139800---------------46280

2----------日本----------52900---------------41480

3----------德國----------32800---------------39710

4----------中國----------30100----------------2280

5----------英國----------25700---------------42430

6----------法國----------25200---------------41200

7---------義大利---------20900---------------35980

8---------西班牙---------14100---------------30820

9---------加拿大---------13600---------------41470

10--------俄羅斯---------11400----------------8030

11---------韓國-----------9920---------------20240

12---------巴西-----------9340----------------4930

13---------印度-----------9280-----------------830

14--------墨西哥----------8850----------------8140

15---------荷蘭-----------7560---------------45880

16-------澳大利亞---------7460---------------35900

17--------比利時----------4470---------------43010

18---------瑞典-----------4470---------------48950

19---------瑞士-----------4310---------------57040

20-------中國台灣---------3980---------------17520

21 印度尼西亞3960 1590
22 土耳其 3860 5130
23 挪威 3760 80960
24 波蘭 3750 9840
25 奧地利 3710 37800
26 沙烏地阿拉伯3690 14250
27 丹麥 3060 56380
28 希臘 2630 23970
29 南非 2560 6090
30 伊朗 2520 3560
31 愛爾蘭 2480 58020
32 芬蘭 2360 45020
33 阿根廷 2330 5840
34 泰國 2270 3420
35 葡萄牙 2190 20620
36 中國香港 2050 29350
37 委內瑞拉 2020 7360
38 捷克 1690 16560
39 馬來西亞 1620 5950
40 智利 1570 9450
41 以色列 1500 20880
42 新加坡 1410 32030
43 羅馬尼亞 1370 6340
44 奈及利亞 1350 926
45 巴基斯坦 1280 790
46 匈牙利 1270 12740
47 哥倫比亞 1270 2710
48 菲律賓 1260 1380
49 埃及 1160 1510
50 阿爾及利亞1050 3090
51 烏克蘭 1020 2200
52 紐西蘭 1020 24420
53 哈薩克900 5830
54 越南 670 790
55 斯洛伐克 650 11850
56 克羅埃西亞 500 11050
57 斯洛維尼亞420 21260
58 保加利亞 360 4820
59 伊拉克 360 1190
60 立陶宛 350 10250
61 黎巴嫩 240 674
62 拉托維亞 230 11010
63 肯亞 230 650
64 愛沙尼亞 190 14120
65 約旦 150 2480
66 烏茲別克140 530

大陸1990年GDP有4100億美元1998年的GDP有9100億美元,2001年後增速加快,在10%~11%之間,2006年按現時匯率已經高達 27500億美元,預計2007年有32500億美元左右。世界排名1990年為11。1998年世界排名7。2007年排名3或4;
日本1990年時GDP已經高達30900億美元,1998年為40500億美元,近兩年好點了,2006年慢慢的已經升至48500億美元,預計2007年有50300億美元.世界排名2;
韓國,在亞洲四小龍中原來是最窮的,1990GDP有2800億美元,1998年為4100億美元,預計2007年接近為10000億美元。1998年亞 洲金融風暴的時候,台灣GDP已經高達3100億美元,人均GDP也有14000美元,而韓國的GDP有4500億美元,人均也只有9700美元。本以為 亞洲金融風暴後韓國會一蹶不振,哪裡想到2001起韓國開始發力了,轉眼才8年,韓國已經比台灣+香港+新加坡三條龍還要多.印度經濟近10年增速都比韓 國高,都有8%~10%,可是怎麼也超不上小小的韓國,總是差那麼300~600億美元(2006年靠匯率略勝韓國)。韓國1990年世界排名15, 1998年世界排名12,2007年世界排名12 ~預計2010年後也開始下滑了;
台灣,1990年GDP為1700億美元,1998年達到3100億美元了,離當年的俄羅斯GDP只相差100億美元。預計2007年為3500億美元左 右,剛好被廣東省超過,預計廣東2008年GDP將達到3900億美元到4000億美元之間。台灣已經開始下坡了,每年才勉強增長4%左右。1990年世 界排名23,1998年排名17,2007年排名21;
新加坡,亞洲四小龍中最小的,屬於城市型國家~1990年時的GDP為395億美元,1998年時以達到為1000多億美元,金融危機中有所下滑,被馬來亞超過,2004年起開始好轉,近年增速加快,在7%左右,預計2007年GDP為1270億美元;
香港,1990年香港GDP已經有近900億美元了,到1998年時為1600億美元,預計2007年GDP為2000億美元。在這樣下去,預計2015年將被新加坡超過;
俄羅斯,這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傢伙,上世紀50到80年代的超級大國蘇聯,1992年解體後,國家處於癱瘓狀態。連續6年經濟負增長,比80年縮水了 70%,人口也負增長,從1992年的1.56億,縮到2008年只剩下1.41億了,到1998年時,GDP只剩下可 的3200億美元了,只比當年的台灣多出100億美元。但是俄羅斯有著蘇聯積累下來的強大的工業基礎和軍事實力,到今天仍然維持著世界第二大軍事國. 1998年後普京上台,俄羅斯經濟開始發力,光每年石油給歐洲~美國~日本~中國,就可以賺到差不多2000億美元(近幾年油價大漲),預計到2007年 時GDP將超過12000億美元。年增長為8%~9%,將緊跟加拿大。

根據《世界2007年鑒》最新預測結果!絕對第一手資料!
名次 省區 GDP(億元)人均GDP(元)
台灣 31044 136500

1 廣東 29863 32142
2 山東 25326 27148
3 江蘇 24738 32985
4 浙江 17633 35730
5 河南 14234 15056
6 河北 13387 19363
7 上海 11658 65473
8 遼寧 10418 24645
9 四川 9657 11708
10 北京 8879 57431
11 湖北 8451 14733
12 福建 8440 23663
13 湖南 8366 13123
14 黑龍江 7081 18463
15 安徽 6906 11180
16 內蒙古 6140 25558
17 山西 5465 16143
18 廣西 5386 11417
19 江西 5323 12204
20 天津 5014 47972
21 陝西 4806 12843
22 吉林 4693 17211
23 雲南 4260 9459
24 重慶 3938 14011
25 新疆 3305 16164
26 貴州 2543 6742
27 甘肅 2494 9527
28 海南 1121 13361
29 寧夏 769 12695
30 青海 706 12809
31 西藏 326 11567

名次 國別 GDP(億美元) 人均GDP(美元)
1 美國 139800 46280
2 日本 52900 41480
3 德國 32800 39710
4 中國 30100 2280
5 英國 25700 42430
6 法國 25200 41200
7 義大利 20900 35980
8 西班牙 14100 30820
9 加拿大 13600 41470
10 俄羅斯 11400 8030
11 韓國 9920 20240
12 巴西 9340 4930
13 印度 9280 830
14 墨西哥 8850 8140
15 荷蘭 7560 45880
16 澳大利亞 7460 3590
17 比利時 4470 43010
18 瑞典 4470 48950
19 瑞士 4310 57040
20 中國台灣 3980 17520
21 印度尼西亞3960 1590

❼ 中國的GDP佔世界GDP的百分比是多少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字,2015年我國GDP總量為10.98萬億美元,佔世界的比重為15%。
國內生專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ct)是指一個國屬家或者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❽ 國家是根據或者說統計哪些數據來得出建築業在GDP比重的呢請行家解答一下!!急急急~

不好意思!不知道!

❾ 中國和美國的產業結構有什麼區別

一般大家認復為中國的製造業占制GDP是很高的,其實是老數據了,2019年中國的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國內佔比幾乎快達到60%了,我們國家現在第二產業也就是製造/房地產/能源綜合不到總額的35%,當然,美國只有2017年左右數據,佔比11%左右。表面看起來我國的工業總量是要比美國大一些的,但是有一個重點要研究,也就是GDP是一個國家國土內的生產總值,也就是說,例如通用汽車,3M,杜邦化學,特斯拉,福特等等,如果他們的工廠建在中國,科研等等在美國比較多的話,那就會造成很多GDP都算給我們中國了,但是其實企業以及大規模的利潤是美國的,甚至這里還有蘋果。。。。。。。。這樣一看一個人頂我們好幾個人的GDP就不奇怪了。這也就是知識科研的力量,創新才是新時代的生產力,以後有了AI+自動化彈性生產線,生產力分分鍾可得,看看日本就知道了。

❿ 我國建築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的變動情況怎麼翻譯成英語啊急!

Change Situation of the Added Valu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in GDP Proportion

閱讀全文

與建築業佔全球gdp比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