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建築業綠色發展

建築業綠色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10 19:02:57

① 建築產業現代化中的開發環節指的是什麼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築業進入了一個鼎盛發展時期,2013年完成總產值高達15.9萬億元,增加值在全國GDP總量中所佔比例接近7%,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但是,建築業總體上仍然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面對黨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良性互動、協同發展的戰略任務和挑戰,建築業如何轉變發展方式,選擇什麼樣的發展路徑,確立什麼樣的目標?

建築業要走綠色發展之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緒文認為,「建築產業現代化」的提法非常好,具有深刻的內涵,有很深刻的意義。

衛德住工科技認為,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一是要把構配件生產工廠化、施工現場裝配化放在重要位置。二是要用建築施工過程信息化來降低管理成本和生產成本。三是要實現建造過程的綠色化,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在建築材料的更新換代和建造方式上下功夫,廣泛引入節能核心技術,堅持材料升級換代,降低建築能耗,提高能源效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要通過深入開展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和綠色施工示範工程,促進建築設計標准系列化、構配件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建築施工過程信息化。四是要實現資源配置的科學化。

在推進綠色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的積極性很高。目前,施工企業綠色施工理念已普遍建立,綠色施工在施工行業得到廣泛認同。但在政策配套方面,指導綠色施工實施和評價綠色施工的標准編制工作相對滯後。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形成激勵機制,完善標准體系,明確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的標准、政策法規。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應該要形成良好的機制,需要整個社會沿著整個產業鏈,沿著建築建造過程,明確各方主體的責任。要從頂層設計著手,形成一種完整的體系,使各方能夠在其中有位置,充分發揮作用。

② 建築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現在的建築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的 ,年齡稍大的建築工人 而未來的建築行業發展 就需要我們去鋪設 首先要求我們要敬業,有熟練的技術,肯吃苦,能堅持,國家在倡導工匠精神,如果每一個建築業農民工,都有做匠人的意識,在建築行業,精益求精,必定會成長為新時代倍受歡迎的建築工人,我們 還是要發揚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師傅帶徒弟,經驗豐富的老把式帶剛剛涉足行業的年輕人,這樣有利於迅速尋找挖掘人材,因材施教,迅速成就人才。這樣我們的建築行業才會蓬勃發展!

③ 綠色建築的發展趨勢

綠色建築評價標識項目年增超3000個

我國自2006年形成綠色建築認證體系——「中國綠色建築三星認證」,並從2008年正式開展標識評價。盡管初期發展較為緩慢,但近年來,隨著各地綠色建築標識評價陸續展開,獲得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的項目增長迅速。據住建部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累計有近14000個建築項目獲得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其中2018年獲得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的建築項目3556個,占總綠色建築評價標識項目的比例達到25%左右。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綠色建築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④ 綠色建築有哪些評價體系

美國綠色建築評估體系(LEED)
由美國綠色建築協會建立並推行的《綠色建築評估體專系》(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國際上簡稱屬LEEDTM,是目前在世界各國的各類建築環保評估、綠色建築評估以及建築可持續性評估標准中被認為是最完善、最有影響力的評估標准。

英國綠色建築評估體系(BREE-AM)
《生態住宅環境評估》(2000年4月)——英國建築研究中心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BRE)

日本建築物綜合環境性能評價體系(CASBEE)
「建築物環境效率綜合評價體系(casbee)」是由日本政府、企業、學者組成的聯合科研團隊經過3年多時間的辛勤工作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

《綠色建築評價標准》GB50378-2006
這是由建設部主編的中國的綠色建築評估標准。

⑤ 建築企業如何發展:綠色建築設計五大新趨勢

可持續建築材料受重用:建築在建造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如果我們所使用的建築材料可降解、可回收,將會大大地減輕環境壓力,節約大量的資源。
空氣對流設計成為重點:在一些項目中,只要對建築的設計方案稍作調整,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天然光,實現空氣對流,節省能源,使居住者受益。對於菲律賓的城市及商業區的建築和公寓來說,DMCI房屋的Lumiventt技術已經成為了綠色建築一大走勢。
零能耗技術運用更進一步:它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可以脫離電網實現獨立運行,零能耗綠色建築不僅節省能源,還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零用水」與雨洪管理:所有建築消耗的飲用水佔全世界的13.6%,大概每年為150000億加侖,綠色建築希望利用水能效系統,將建築用水量減少15%。無論是生長在容器里,還是長條形的地帶里(主要指綠化帶),或者是綠色的屋頂上的植物,都可以幫助吸收雨水並在流經植物或者土壤滲透的過程中得到凈化。
新型材料將大量應用:綠色建築使用的密封窗,通過在表面覆蓋金屬氧化物,在夏季阻擋太陽直射光線,在冬季保持室內溫度,大大地降低了空調成本。

⑥ 如何促進和實現建築產業現代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築業進入了一個鼎盛發展時期,2013年完成總產值高達15.9萬億元,增加值在全國GDP總量中所佔比例接近7%,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但是,建築業總體上仍然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面對黨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良性互動、協同發展的戰略任務和挑戰,建築業如何轉變發展方式,選擇什麼樣的發展路徑,確立什麼樣的目標?

建築業要走綠色發展之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緒文認為,「建築產業現代化」的提法非常好,具有深刻的內涵,有很深刻的意義。

肖緒文說,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一是要把構配件生產工廠化、施工現場裝配化放在重要位置。二是要用建築施工過程信息化來降低管理成本和生產成本。三是要實現建造過程的綠色化,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在建築材料的更新換代和建造方式上下功夫,廣泛引入節能核心技術,堅持材料升級換代,降低建築能耗,提高能源效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要通過深入開展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和綠色施工示範工程,促進建築設計標准系列化、構配件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建築施工過程信息化。四是要實現資源配置的科學化。

肖緒文還認為,在推進綠色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的積極性很高。目前,施工企業綠色施工理念已普遍建立,綠色施工在施工行業得到廣泛認同。但在政策配套方面,指導綠色施工實施和評價綠色施工的標准編制工作相對滯後。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形成激勵機制,完善標准體系,明確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的標准、政策法規。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應該要形成良好的機制,需要整個社會沿著整個產業鏈,沿著建築建造過程,明確各方主體的責任。要從頂層設計著手,形成一種完整的體系,使各方能夠在其中有位置,充分發揮作用。

創新融資模式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業內人士認為「建築產業現代化」對建築業來講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和宏偉的發展目標,它涵蓋整個產業的方方面面。在宏觀層面上,要以體制機制、政策導向、建設模式、施工技術手段、科技創新等方面配套措施為支撐,在微觀方面需要「政、企、融」三結合才能全面實施並有效推進。

轉變企業發展方式,實現企業轉型升級業已成為各行各業管理人士的廣泛共識。但怎樣「轉變」,如何「升級」則需要我們認真的思量和深入探索。

政府是建築產業現代化的主導力量

政府是實現建築產業現代化的主導力量,要從政府層面做好頂層設計,出台配套政策。現階段實現建築產業現代化,工業化生產是關鍵,管理現代化是基礎,要通過實現設計標准化、產品生產工廠化、現場裝配化的工業化大生產方式來改造建築業這個傳統產業。這需要政府強力推進和主導,在相關政策上進行支持。

實現建築產業現代化還要實現兩個轉變。一是要實現由粗放型的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的轉變。建築行業門檻低,員工的素質比較低、管理比較粗放。二是要實現由傳統行業向高科技和信息化轉變。在現代化的施工過程中,建築施工企業要勇於創新,勇於改革。要創新經營模式,運用現代化的施工手段。

建築行業這幾年從傳統行業向高科技和信息化的轉變過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項目管理上,很多大的工程都能實現遠程監控。在保障房產業化示範工程上,整個全方位地推進項目管理標准化,以成本管理為核心,以過程管理為主線,以建築構件預制裝配化施工為方式,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來實現管理現代化與企業轉型升級。

做好以上兩個方面的轉變,從企業內部來講管理提升了,從政府層面來講能夠出台相應的配套政策,從業主方面得到認知和認可,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好之後,就能促進建築產業現代化早日實現。

⑦ 有誰能提供國外對綠色施工推進建築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

綠色建築——可持續發展建築

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但面對世界范圍內人口劇增、土地嚴重沙漠化、自然災害頻發、溫室效應、淡水資源的日漸枯竭等人類生存危機,人類不得不明白「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為此,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並通過了《全球21世紀議程》,為全球范圍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了行動綱領。「可持續發展」作為21世紀的主旋律,揭開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新篇章,帶來了人類社會各領域、各層次的深刻變革。「建築」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綠色建築」之路。綠色建築與自然和諧共生,將實現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1 綠色建築的概念

人類的建築從最初的遮風避雨、抵禦惡劣自然環境的掩蔽所到今天四季如春的智能化建築,人們在營造「百年大計」,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也帶來了人類與自然的隔離及建築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與破壞。於是,學者們提出「綠色建築」(或稱「生態建築」、「可持續建築」)的概念,歸納起來主要為:

(1)建築物的自然環境:要有潔凈的空氣、水源與土壤,不致受到不良自然環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災害的侵襲。

(2)建築物的資源利用:要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資源,也就是說,要使能源和資源的利用達到最高程度、消耗降低至最低程度。建築物的圍護結構——外牆、窗戶、門與屋頂,應採用高效保溫隔熱構造;充分利用太陽能;良好的自然採光系統;氣密性良好,又有良好的通風系統,特點是保證夏季有充分的自然通風條件。

(3)建築物的施工建設:在施工中應盡量減少噪音,注意粉塵的排放、運輸的遺撒,建築垃圾要合理處理等。

(4)建築物的材料選擇:盡可能選用可重復使用的材料,並積極利用工農業廢棄物料;室內裝修,應選擇無環境污染的油漆、地毯、膠合板、塗料及膠粘劑等。

(5)建築物的廢物排放:減少建築物的污染排放;生活用水可實行分類多次重復使用;糞便可實行脫水滅菌處理,生產農家肥料,或發酵綜合利用。

(6)建築物的周邊環境:盡量保持和開辟綠地,在建築物周圍種植樹木,以改善景觀,保持生態平衡,並取得防風、遮陽等效果。

(7)建築物的人文景觀:積極保護建築物附近有價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築遺址。

(8)建築物的費用選擇:建築造價與運行管理費用經濟合理。使用合適的先進技術,使建築運行費用較低,使建築造價得到節約。

(9)建築物的拆除回收:回收並重復使用資源,從舊有建築中拆除的建築材料,如磚石、鋼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盡可能保護好,根據不同情況,力求回收利用。總之,「綠色建築」歸納起來就是「資源有效利用的建築(ResourceEfficientBuildings)」。有人把它歸納為具備4「R」的建築,即「Rece」,減少建築材料、各種資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設置廢棄物回收系統;「Reuse」,在結構條件允許的條件下重新使用舊材料。因此綠色建築是資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護環境、親和自然、舒適、健康、安全的建築。

2 綠色建築的國內外發展現狀

21世紀是人類由「黑色文明」過渡到「綠色文明」的新時期,在尊重傳統建築的基礎上,提倡與自然共生的綠色建築將成為21世紀建築的主題。大家圍繞這一主題,積極探索,在某些地區及某些方面已向「綠色建築」這一目標邁進。出現許多良好的勢頭。(1)全社會的環保意識在不斷增強,營造綠色建築、健康住宅正成為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建築師追求的目標。人們已不注重單體建築的質量,也關注小區的環境,不但注重結構安全,也關注室內空氣的質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堅固耐久和低廉,也關注材料消耗對環境和能源的影響。同時,用戶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在增強。今天,人們除了對於煤氣、電器、房屋結構方面可能出現的隱患日益重視外,對一些慢性危害人體健康的東西的認識也在加強。人們已經意識到「綠色」和我們息息相關,由於居室空氣污染導致的法律糾紛屢屢見諸於報端。

(2)「綠色建材」的開發應用。傳統建材工業是國民經濟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產業,是天然資源消耗最高、對生態環境破壞最大、污染大氣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隨著對環境認識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重視新的建築材料的研究,尋求既能滿足材料性能的要求,又不破壞環境,而且還能改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材料。1988年國際材料科學研討會上首次提出了「綠色材料」的概念。隨後,各國紛紛制定了「綠色建材」的性能標准,提出「綠色高性能混凝土」(GreenHighPerformanceConcrete,簡稱GHPC)的新概念,並致力於新材料的開發。綠色混凝土愈來愈受到工程界的青睞,人們正向著這一目標邁進,經過不懈的努力,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Concrete,簡稱HPC)已經面世,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日本新建的世界最長的懸索橋——明石跨海大橋,總長3910m,中跨為1990m,在兩個錨墩中使用了40萬m3HPC,其預期使用壽命100年。連接英兩國之間的跨海隧道其HPC要求使用壽命為200年。法國最近又成功研製出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Concrete簡稱RPC),其中的一種活性細粒混凝土(ReactivePowder

Conerete簡稱RPC),其強度可達到800MPa。利用超高性能,採用新的結構和構件製成的型材,甚至可以代替某些金屬材料。在加拿大舍布洛克鎮修建了一座有名的步行橋。該鎮處於嚴寒、高濕地區,最低氣溫達-40℃,使用了RPC—200鋼管混凝土桁橋架,混凝土強度達200MPa。另外,環保型、健康型的壁紙、塗料、地毯、復合地板、管道纖維強化石膏板、乳膠漆等建材也已開始應用,塑料金屬復合管正在取代鍍鋅管。

(3)與綠色建築有關的標准、規范的頒布。我國已出台或即將出台的與綠色建築有關的標准、規范包括:JGJ26—95《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GBJ121—88《建築隔聲評價標准》,JBJ11—82《住宅隔聲標准》,50189—93《旅遊旅館建築熱工與空氣調節節能設計標准》,DBJˆT01238—98《外牆外保溫施工技術規程》50189—93、《天然石材產品放射防護分類標准》、《北京市綠家裝工程驗收規范》(試行)等,這些標准正成為建築施工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隨著新技術的不出現,還將不斷出現新的標准、以更新舊的標准。

(4)國家及各級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與法規,為綠色建築的實施提供了保證。建設部、國家經貿委、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建材局聯合發布了《關於在住宅建設中淘汰落後產品的通知》(建住房[1999]295號)。《通知》中規定,從2000年6月1日起,在新建住宅中,淘汰砂模鑄鐵排水管,推廣應用硬聚乙烯(UPVC)塑料排水管和符合《排水用柔性介面鑄鐵管及管件》(GBˆT12772—1999)的柔性介面機制鑄鐵排水管。禁止使用冷鍍鋅鋼管,推廣使用鋁塑復合管、交聯聚乙烯管等。同時還規定各直轄市、沿海地區的大中城市和人均佔有耕地面積不足530m2的大中城市的新建住宅,應逐漸限時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積極推廣採用新型建築結構體系及與之相配套的新型牆體材料。在建築施工方面,根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有關規定,國家環保總局、建設部於2001年6月7日聯合發出《關於有效防治城市揚塵污染的通知》,一方面要求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對施工揚塵和其他揚塵污染防治進行監督管理,另一方面明確要求防止建築、拆遷和市政等施工單位現場的揚塵污染。採取綜合措施,積極實施「黃土不露天」工程。有許多企業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標准。

(5)從1992年起,我國先後在北京、河北、遼寧、甘肅、寧夏等地開展了8個城市的建築節能試點工程和試點小區建設。1999年先後組織了20個試點工程與試點小區,一些地區也開展了不同類型的建築節能試點,帶動了節能建築的建設。在我國的農村,建設了一批生態農業園,如張家港生態農村建設,是清華大學建築系的教授們,針對張家港地區的地貌特點,充分利用當地的水資源、土地資源、氣候條件、陽光、空氣等自然條件,建成農田種植、水產養殖、畜牧養殖、庭院種植、房屋種植等融為一體的生態農宅區,使生產、生活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連生活中的垃圾和動物的糞便都用來發酵,所產的沼氣用來發電、燒飯等,沉積物用作農家肥。這樣節約了能源、減少了垃圾的排出,保護了環境。

(6)發達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組織起來探索實現可持續發展之路,名為「綠色建築挑戰」(Green

BuildingChallenge)。美國匹斯堡CCI(ConservationConsultantsInc.)中心和卡耐基梅龍大學智人辦公室是美國著名的綠色建築,也是可持續發展設計的典型,現成為展覽節約能源和資源、可回收利用能源和相關技術之所。2000年悉尼奧運會是綠色環保奧運會,保護生態可持續發展是上屆奧運會的主體。綠色環保思想滲透在方方面面,如:比賽場館路燈的電力是由太陽能轉化而來,體育場利用兩個天燃氣發電機同時供電,功率各為500kW,發電機產生的有害氣體比傳統上利用干線輸電的方法減少了40%;在跳水和游泳比賽的場館里,空調系統只為觀眾供冷,而不達及游泳池,這就意味著在運動中心的觀眾席面積降溫和給游泳池加熱過程中減少了能量耗。以運動村為代表的節能型建築也提供了廣泛應用太陽能技術新範例。運動村的動力能源包括照明、供熱均來自屋頂安裝的太陽能光板,而在新聞中心,太陽能轉換裝置還能通過屋頂通風起到空調作用。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太陽能最高轉換紀錄的持有者,轉換率達2415%;建築材料盡可能多地使用可回收材料,如新聞中心房間分割材料就是木框加上稻草和紙板,奧運會後,這些建築材料還能再被利用。回顧近些年「綠色建築」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

綠色意識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綠色建築從默默無聞到成為時尚,從理想到現實,發展迅速,成績顯著。但也應看到,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許多不足和遺憾,我們只有不懈地努力,「綠色世界」才可能實現。2008年我國將在北京舉辦奧運會,我們的口號是「建綠色北京,迎綠色奧運」,以申辦奧運為契機,呼籲更廣泛的公眾環保意識與參與精神,「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樹立「綠色中國」的理念,迎接綠色奧運的到來。讓我們共同努力,建設我們美好的綠色家園。

閱讀全文

與建築業綠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