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築設計師:「前期」和「後期」區別是什麼
設計前期工作:一個建設項目提出開發的設想階段,即投資前階段又稱設計前期工版
作階權段。這個階段包括提出項目建議書;批准可行性研究報告;與其最終投資決策所做出項目評估報告等三項內容。設計前期工作的目的是建築策劃,它要體現出較高的政策性、較周密的技術性、較實際的經濟性,以達到較准確的控制後期建築開發階段實施和步驟。
設計後期工作:後期工作主要是對設計成果一個後續服務(簡單理解售後服務)。一般有:設計交底及圖紙會審;過程中的設計變更及設計補充;各個階段的工程驗收等等。
如有幫助望採納!
B. 建築設計師主要的工作是什麼
簡單地說就是設計房子,細說的就多了,從接到項目任務說起的話,包括方案設計(包括規劃,建築設計,協助報規劃),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施工交底,等等。
C.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建築設計師
你好,我是天大建築系的,有過很多朋友問過我這個問題了應該看些基礎知識比如說建築歷史什麼的,一邊看可以一邊了解大師的作品風格,比如說柯布西耶白色派,密斯的極簡主意等等。然後如果你英文好的話可以看一些英文書籍,還有就是雜志如WA EL等等,這些網上都可以買到電子版會比較便宜。我這里有很多,不過太大好多G呢,當然如果你想從我這買我是沒有意見啦,不過傳給你可費勁了~另外就是軟體的學習我想你應該知道一些,AI CAD PS VARY SKETCH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不過一般都是夠用的。
這是從學習的角度,其實工作中用不了你干什麼,尤其是大設計院一上來你就是給人家打雜的,比如人家設計小區你給設計會所但是很有意思,也有的時候你只能用cad幫著畫施工圖。
PS是用來畫圖的,我們用來畫表現圖
我這可都是自己親身經歷啊!一定給我分哦!
D. 建築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大體是怎樣的
室內設計師主要的工作是什麼,只要負責室內設計就好了嗎,相信很多想往設計師這個行業發展的朋友們心裡會有這樣的疑問。今天就讓小編帶你們了解下室內設計師的主要工作內容。
看了上文,是不是對室內設計師主要的工作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了。從上文可以看出,室內設計師不僅僅是負責設計,也要負責跟業主對接,簽單什麼的。以上就是設計師主要的工作內容了,希望能幫到大家,若想了解更多室內設計咨詢,可到美霖教育官網查看。
E. 我想知道建築設計的未來發展前景!謝謝!
建築設計的未來發展前景,羅勒網可以根據我們十餘年的建築獵頭經驗設想一下。
經過目前建築業這個下行周期的大浪淘沙,整個行業會越來越規范。
沒有了那些設計項目無底線的價格戰,設計費價格會回歸到一個合理的水平。
死掉了一批野蠻生長的小開發商,剩下的一些甲方也開始慢慢學會尊重設計師的想法和創意,給設計院相對合理的利潤和相對充足的時間,做出一些真正的精品項目。
當然,前面描繪的都是一副美好的未來畫卷,但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你必須能撐到那個時候,你不能成為大浪淘沙被淘汰的那一個。
個人建議首要任務肯定就是先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把基礎夯實了。然後再回過頭來對自己之前的方向和重點糾偏。
對於即將進入和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新人的一些建議:如果你沒想好要轉行,或沒有行可以轉,或立志於在這個行業深入發展,定要先修煉好內功,想辦法成為比你身邊的人都更優秀的人,再去認識比你更優秀的人,然後超越他們。
最最重要的一點:做設計千萬不能復制、粘貼,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所以然。
不懂的問題也不能只問你的上司、師傅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知識結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哪怕是他個人甚至你們公司堅持了很多年的做法或習慣也不一定對。
哪怕是規范上規定的東西,也要敢於質疑,對專業問題一定要抱有刨根問底的態度。
多問幾個人 ,說不一定就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但一定要注意問問題的技巧,不要同時當著幾個人的面問,要分開問,問完你心裡有數就行了,不一定非得告訴他們孰對孰錯--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面子比對錯重要一萬倍。
如果能夠堅持做到這一點,你的春天將會和這個行業的下一個春天同時來臨時。
在期待下一個行業春天來臨的同時,也很期待我們所有的建築設計人員都能腳踏實地,抓住機會,更好的設計出精品工程!
希望羅勒網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F. 建築設計師主要要做的工作是什麼
你這個問題問的范圍有點大了,方案前期的設計,中期的擴初深化,後期的施工圖設計水電暖結構,以及施工現場的駐場設計師,這些人你都可以稱呼為建築設計師,甚至剛畢業還只是繪圖員的人你也可以說他們是未來的建築設計師。
這些人各有各的主要工作內容,可能一人身兼多職,也可能只是專精,每個人的主要工作都不同,不知道你要問哪個階段
G. 建築設計師的工作內容
1、根據設計要求完成建築風格、外形等總體設計;
2、提供各種建築主體設計版、戶型設計、外權牆設計、景觀設計等;
3、協助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各種施工技術問題;
4、參與建築規劃和設計方案的審查,建築圖紙修改。
建築師一般在專門的建築事務所工作或從事相關教學科研。
在中國,過去是國有企業單位建築設計院,現均改制為股份制企業單位工作,但也有少數其他專業的精英會偶爾客串建築師 的職業。中國現今實行國家注冊建築師制度,分一級注冊建築師和二級注冊建築師。獲得建築學相關學位的人或者建築設計相關工作者必須通過考試才能獲得建築師的執業資格。一個建築事務所必須至少擁有2名一級注冊建築師方可開業。在英國, 「建築師」的定義相對狹窄。根據英國《建築師法案》,通常只有通過7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認可的三階段建築教育的人才能被稱為「建築師」;因為歐盟內部服務領域相互開放,獲得其它歐盟國家執業建築師資格的人在英國亦可享有「建築師」頭銜。而其它的建築設計工作者只能被稱為「建築設師」。而在義大利,「建築師」是一個很寬泛的稱號,雕塑家、傢具設計師、室內設計師都可以被稱為建築師。
H. 建築行業職業規劃
有一篇經驗豐富的建築師的職業規劃,可以分享給你,我覺得他寫得不錯:
另一篇是一位同專業的學生寫的職業規劃,寫得很朴實,值得一讀:
第一篇:建築師職業規劃
大學階段學習規劃建築,我在建築行業已經12年,現為高級建築師,就職於某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他看來,建築師是少數可以工作一生的職 業,也是少數越老越吃香的職業。但現在的情況是,年輕建築師很容易陷入職業枯竭感,往往等不到自己「風光」的那一天就已經轉行了。
建築師職業枯竭感突出
房地產業的超常速發展,讓整個建築行業都「欣欣向榮」,進軍建築業成為很多年輕畢業生的追求,其競爭激烈程度堪比公務員。然而,建築從業者在行業興旺的同 時,也難以逃脫枯竭現象。在一次對1000多名建築行業從業者的調查中,半數以上的人都表示進入了職業徘徊停滯期,48%的人認為建築師的職業枯竭感最為 嚴重。調查顯示,對於底層的建築師來說,枯竭感主要體現在對自我價值的疑問以及跟客戶周旋的能力方面;對於中高端建築師來說,主要體現在能力枯竭,以及向 更高方向發展的情緒問題。
卓剛峰分析說,從大環境說,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設計費的低價競爭。這使得建築師不可能在設計費用低的工程上花大的精力和很長時間,所以套用工程圖紙成為通 用的做法;二是體制尚未完全理順。大型國有建築設計院企業編制有限,令不少年富力強的建築師遊走在體制的邊緣,一些年輕的建築師跳槽到民營設計公司或事務 所,但民營事務所由於生存第一,不得不「壓榨」建築師,使其缺少持續發展的潛力;三是外部環境並不樂觀。我們的國土正在成為外國建築師的實驗場,甚至遷就 到放棄設計安全、經濟的基本准則。正是由於大環境不樂觀,年輕建築師也陷入一種急功近利的狀態:不停接項目,不斷套圖紙,拚命考證書,努力攢資歷,恨不得 馬上全都學會,5年之內就獨立接項目。這種心態使得年輕建築師紛紛感受到職業枯竭。
三項能力適時發展
在大環境不能改變的情況下,改變心態,做好規劃就顯得特別重要。在卓剛峰看來,要克服職業枯竭感,關鍵在於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分清主次,在適當的時機著重發展最「有用」的能力。
學習階段:主要發展宏觀控制能力
進入行業內的前3—5年都可以算是學習階段。很多人在這一階段急於學習新的課程,並努力考取各項證書。這些工作當然應該做,尤其是考取證書,但不應是努力 的主要方向。建築設計是一個分工協作的復雜過程,建築師一方面要負責設計工作,另一方面要對很多不可預見的矛盾和變故及時協調解決。對新來者來說,畫圖或 許並不難,難的在於畫圖之外的工作:權衡業主的要求和自己的想法;與結構、暖通等諸多工程師不斷協調……總的來說,從策劃設計到施工、驗收使用的漫長過程 中,建築師對外聯系使用者和建造者,對內協調結構、水、暖、電各工種,眾多具體問題需要判斷取捨,將宏觀決策轉化為微觀的解決方案,這些完全取決於建築師 的協調和宏觀控制能力。
因此,在實際工程中切實發展自己的宏觀控制能力應該是新人職業發展的關鍵。真正的建築師是在實踐中成長起來的,建築系的學生大二以後就應該去事務所打工, 了解實際工程是怎麼回事,事務所是怎麼運作的。到了實際工作的時候,應該多與不同部門的人溝通,努力解決自己負責的問題,接受行業現實,而不是出於某些原 因而迴避。比如你知道這個客戶很摳門,就按照他期望的那樣去設計,可這個設計並不是你想要的,做起來很沒意思,對方也並不一定滿意。更好的方法是設計你認 為最滿意的作品,在考慮客戶要求的前提下去說服客戶。而且,現有的注冊制度也要求青年建築師除了基本功外,還應在建築設計中加強工程實踐鍛煉,提高工程能 力,增強處理現實工程中的具體問題、充分滿足建築的技術和經濟要求、綜合解決不同矛盾等方面的能力。
攀升階段: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
進入行業後4年至10年都可以算是攀升階段。在此階段,建築師大多開始頻繁地實施(主持)各個項目,工作越來越忙,往往有一種被掏空的感覺。在這個階段,培養一種持續學習的習慣,持續有效地吸收和學習有用的市場信息對建築師的發展非常重要。
卓剛峰認為,建築師的學習方式有很多,可以在不同時期加以選擇:1、短期進修補充新鮮理念。盡量做到每過一段時間,就到大學或國外短期進修和學習,吸收新 鮮設計和經驗;2、參加行業會議或職業群體聚會。這些聚會都是信息、知識、經驗、從業感受等的大交集,不但可以讓你開闊眼界,更可以得到同行的支持和友 誼;3、換個角色參與工程。有些建築師有機會以委託方、監理方的角色出現,沒有此機會的建築師也應主動積極地與委託方交流溝通,從而了解不同委託方對於建 築設計的思考和需求;4、課堂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方案不是建築設計的全部,諸如對新興建築技術和材料知識、建築法規、國內外建築作品的了解與新設 計手段的學習積累,都是建築師應該在不同階段學習的。
繼續攀升階段:關鍵在於選擇方向
對建築師來說,入行10年以後應該考慮的問題就是自己的發展方向了。目前來看,在實際工作中,建築師工作的范疇已經分化為建築策劃(概念)、建築設計(方 案設計)和建築實施(施工圖及服務)三個方向:建築策劃主要是提出設計理念,提出項目構想;建築設計就是把上述理念和構想進一步規范化、工程化、技術化, 使之成為可以通過審批的方案文本;建築實施包括施工圖設計和施工配合。從建築師的關注方向還可以分化為管理型建築師與技術型建築師:管理型建築師善於掌握 建築項目的整體運作,從項目的洽談、業主溝通,到設計班子人員組成,設計計劃和配合施工等;技術性建築師擅長建築的技術環節,從建築的設計構想到與各專業 的技術銜接等均能做到井井有條。因此,建築師應該根據自己的工作內容與知識結構決定自己的方向,在實際工作中走專業化的道路。
第二篇:
建築學專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書
專業:建築學
規劃年限:12年
年齡跨度:20歲到32歲
豈止時間:2008到2020
前言 :
人生本沒有意義,每個人都要給自己規定一個人生的意義,我要思考的結果是:我用我的生命去做我熱愛的事情,它不僅讓我快樂,而且對人類有所幫助。
—畢淑敏
在我和人生哲學里,生命不應該是一個簡單的輪回和重復,每一個生命都應以其獨特的方式去演繹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希望我的人生按照自己設定的方向前進,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或人,都要做自己。
(一)、因素分析:
1、個人分析結果:
(1)、自我介紹:
我是一個當代本科生,是家裡最大的希望—成為有用之才。性格內向,但開朗、活潑。身形稍胖,個子較矮,平時喜歡上網,玩電子游戲,逛街,偶爾打打籃球,只喜歡看雜志類的書籍。
(2)、自己的優勢盤點:
有理想,有追求,有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執著和全身心投入的激情。做事有責任心、恆心,動手能力較強。
(3)、自己的劣勢盤點:
缺乏社會實踐經驗,交際能力較差,組織能力較弱,口才欠佳。
(4)、生活中成功經驗的盤點:
獨立自主,很多事都必須要自己一個人去面對去思考去決定。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自己親身經歷才能領悟到其中的奧秘。
(5)、生活中失敗的教訓:
目前我遇到的最大失敗就是高考,以前很傻很天真,沒有好好珍惜高中三年時間,導致高考沒有考上理想學校。
(6)、解決自我盤點中的劣勢和缺點:
利用假期找份兼職工作,增加實踐經驗,提高對社會的認識。看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或是向心理老師咨詢解決自己在性格方面的弱點。
2、社會環境分析、組織分析結果:
1、社會一般環境:
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越來越多地方被開發,2008的奧運選擇了北京,2010的世博會花落上海,一時之間,以此為中心的公共建設項目和相關商業項目紛紛上馬,巨型體育場館、奧運村、購物中心、會展中心、豪華公寓、政府大樓拔地而起,中國的建築設計因此而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近日的一份研究報告稱,預計2001年至2010年間,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速度為7%-7.9%;而2011年至2020年,這一速度仍會維持在5.5%-6.6%。中央將城鎮化和西部大開發作為面向新世紀的兩大戰略重點,城鎮化意味著大量的農村人口轉為城市居民,意味著需要進行大量包括城鎮住宅、城市商業、市政基礎在內的建設。
04年北京市發改委等16家單位聯合主辦的奧運經濟市場推介會發布376個項目信息,包括22個重點項目和354個一般項目,總投資達到1350億元人民幣,青島市目前初步確定的奧運項目有154項,按照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帆船帆板比賽的關聯程度,分為奧運必備項目、奧運配套項目和奧運相關項目三大類,總投資約780億元人民幣。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周漢民在2004年市政府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海世博會的投資約在300億元。除此之外,從2000年開始的一系列規劃設計已經讓上海成為當代世界城市規劃的創作室,02年紫竹科學園區、外灘源、北外灘、上海船廠、多倫路地區的規劃設計;03年的外灘中央商務區、東外灘、復興島、293平方公里的臨港新城、11.51平方公里的國際醫學園區;所有這些概念性設計都將在05年進入細分型設計階段,無疑又是一個極好的商機!
另據美國捷得建築師事務所統計,2003年中國建築市場的設計費用超過90億美元,預計到2005年中國建築市場上設計費總額可達百億美元之巨。這的確是一塊散發著誘人香氣的巨型蛋糕!中國正在為所有的優秀建築設計師實現宏大理想提供千載難逢的機會! 因此建築學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相當不錯的。
(二)確定目標:
1、2008年—2015年 :
完成主要內容:
(1)學歷、知識結構:獲得大學本科文憑,英語過四六級,考研且獲得碩士文憑。
(2)個人發展狀況:與同學和老師相處融洽,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學會網球,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減肥成功。
2、2015年—2020年
完成主要內容:
(1)工作情況:進入一所設計院或事務所工作,有較好的收入。
(2)學歷、知識結構:獲得一級建築師資格,不斷進修升值自己。
(3) 個人發展狀況:結識一些建築界的精英人物,提高人際關系網的質量。
(4) 婚姻家庭:已婚且有一個孩子,供車供房。
3、2020年以後:
經濟情況較好和人際關系較好的話,成立自己的事務所,積累財富,讓自己的事務所日益壯大。
(三)、具體實施方案:
認真學習,閱讀大量關於建築的書籍,多看各類優秀設計的圖片和圖紙,積極與前輩交流,也能鍛煉到自己的交際能力,認真干好學生會的幹事工作,鍛煉自己的領導能力。
(四)、評估方案:
我的職業規劃就這樣寫了,這方案稍有誇張但我不想寫得太平庸,我也不肯定會完全照這樣去做,可能大體上會這樣去做。未來發生什麼樣的事,沒有人知道。未來有太多的未知數,到時候隨機應變吧。不過我最根本的前提是讓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能夠幸福快樂地生活,人活一世總離不了一個情字吧。如果沒了親情友情愛情,就是當微軟總裁人生也沒了意義。
http://hi..com/lvlv128/blog/item/036eaa5555f6eecdb645ae3d.html
I. 建築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如何做
建築師是少數可以工作一生的職業,也是少數越老越吃香的職業。但現在的情況是,年輕建築師很容易陷入職業枯竭感,往往等不到自己風光的那一天就已經轉行了。 建築師是少數可以工作一生的職業,也是少數越老越吃香的職業 建築師職業枯竭感突出 房地產業的超常速發展,讓整個建築行業都欣欣向榮,進軍建築業成為很多年輕畢業生的追求,其競爭激烈程度堪比公務員。然而,建築從業者在行業興旺的同時,也難以逃脫枯竭現象。在一次對1000多名建築行業從業者的調查中,半數以上的人都表示進入了職業徘徊停滯期,48%的人認為建築師的職業枯竭感最為嚴重。調查顯示,對於底層的建築師來說,枯竭感主要體現在對自我價值的疑問以及跟客戶周旋的能力方面;對於中高端建築師來說,主要體現在能力枯竭,以及向更高方向發展的情緒問題。 從大環境說,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設計費的低價競爭。這使得建築師不可能在設計費用低的工程上花大的精力和很長時間,所以套用工程圖紙成為通用的做法;二是體制尚未完全理順。大型國有建築設計院企業編制有限,令不少年富力強的建築師遊走在體制的邊緣,一些年輕的建築師跳槽到民營設計公司或事務所,但民營事務所由於生存第一,不得不壓榨建築師,使其缺少持續發展的潛力;三是外部環境並不樂觀。我們的國土正在成為外國建築師的實驗場,甚至遷就到放棄設計安全、經濟的基本准則。正是由於大環境不樂觀,年輕建築師也陷入一種急功近利的狀態:不停接項目,不斷套圖紙,拚命考證書,努力攢資歷,恨不得馬上全都學會,5年之內就獨立接項目。這種心態使得年輕建築師紛紛感受到職業枯竭。 三項能力適時發展 在大環境不能改變的情況下,改變心態,做好規劃就顯得特別重要。要克服職業枯竭感,關鍵在於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分清主次,在適當的時機著重發展最有用的能力。 改變心態,做好規劃就顯得特別重要 學習階段:主要發展宏觀控制能力 進入行業內的前35年都可以算是學習階段。很多人在這一階段急於學習新的課程,並努力考取各項證書。這些工作當然應該做,尤其是考取證書,但不應是努力的主要方向。建築設計是一個分工協作的復雜過程,建築師一方面要負責設計工作,另一方面要對很多不可預見的矛盾和變故及時協調解決。對新來者來說,畫圖或許並不難,難的在於畫圖之外的工作:權衡業主的要求和自己的想法;與結構、暖通等諸多工程師不斷協調總的來說,從策劃設計到施工、驗收使用的漫長過程中,建築師對外聯系使用者和建造者,對內協調結構、水、暖、電各工種,眾多具體問題需要判斷取捨,將宏觀決策轉化為微觀的解決方案,這些完全取決於建築師的協調和宏觀控制能力。 因此,在實際工程中切實發展自己的宏觀控制能力應該是新人職業發展的關鍵。真正的建築師是在實踐中成長起來的,建築系的學生大二以後就應該去事務所打工,了解實際工程是怎麼回事,事務所是怎麼運作的。到了實際工作的時候,應該多與不同部門的人溝通,努力解決自己負責的問題,接受行業現實,而不是出於某些原因而迴避。比如你知道這個客戶很摳門,就按照他期望的那樣去設計,可這個設計並不是你想要的,做起來很沒意思,對方也並不一定滿意。更好的方法是設計你認為最滿意的作品,在考慮客戶要求的前提下去說服客戶。而且,現有的注冊制度也要求青年建築師除了基本功外,還應在建築設計中加強工程實踐鍛煉,提高工程能力,增強處理現實工程中的具體問題、充分滿足建築的技術和經濟要求、綜合解決不同矛盾等方面的能力。 攀升階段: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 進入行業後4年至10年都可以算是攀升階段。在此階段,建築師大多開始頻繁地實施(主持)各個項目,工作越來越忙,往往有一種被掏空的感覺。在這個階段,培養一種持續學習的習慣,持續有效地吸收和學習有用的市場信息對建築師的發展非常重要。 建築師的學習方式有很多,可以在不同時期加以選擇: 1、短期進修補充新鮮理念。盡量做到每過一段時間,就到大學或國外短期進修和學習,吸收新鮮設計和經驗; 2、參加行業會議或職業群體聚會。這些聚會都是信息、知識、經驗、從業感受等的大交集,不但可以讓你開闊眼界,更可以得到同行的支持和友誼; 3、換個角色參與工程。有些建築師有機會以委託方、監理方的角色出現,沒有此機會的建築師也應主動積極地與委託方交流溝通,從而了解不同委託方對於建築設計的思考和需求; 4、課堂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方案不是建築設計的全部,諸如對新興建築技術和材料知識、建築法規、國內外建築作品的了解與新設計手段的學習積累,都是建築師應該在不同階段學習的。 繼續攀升階段:關鍵在於選擇方向 對建築師來說,入行10年以後應該考慮的問題就是自己的發展方向了。目前來看,在實際工作中,建築師工作的范疇已經分化為建築策劃(概念)、建築設計(方案設計)和建築實施(施工圖及服務)三個方向:建築策劃主要是提出設計理念,提出項目構想;建築設計就是把上述理念和構想進一步規范化、工程化、技術化,使之成為可以通過審批的方案文本;建築實施包括施工圖設計和施工配合。從建築師的關注方向還可以分化為管理型建築師與技術型建築師:管理型建築師善於掌握建築項目的整體運作,從項目的洽談、業主溝通,到設計班子人員組成,設計計劃和配合施工等;技術性建築師擅長建築的技術環節,從建築的設計構想到與各專業的技術銜接等均能做到井井有條。 因此,建築師應該根據自己的工作內容與知識結構決定自己的方向,在實際工作中走專業化的道路。
J. 建築設計師與建築師有區別嗎
1 這是理想與現實的問題·················
2 設計按道理來講應版該是帶一定藝術成分的權,但是為什麼你看到的基本都是工程方面的,很少有和設計貼邊的呢,因為規范還有很多諸多原因導致一個設計是不能太過於理想化的,比如建築規范,建築造價,以及甲方要求你設計師怎麼做你就要怎麼做的設計要求 ~~~
3 所以大多數人只能成為一個每天按要求畫圖的建築設計師··········
4 只有極少數人成為了大師,也就是建築大師·······那麼很多條條框框就可以跳出來了,當然拋開技術問題,能蓋起來而且必須是堅固實用美觀的~~~看看現在施工水平,就算是你設計的很好,蓋出來又如何呢·······除非是重點項目,大師作品 你懂得~~
5 當然作為一名熬夜畫圖的設計師,我表示既然選擇了,就會努力~~~~~
6 建築大師景觀設計也不會差的,就說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