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築施工單位怎樣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我個人覺得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1、建立健全各種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管版理制度,關鍵是做權好責任制和制度的落實工作;
2、健全組織機構,各類人員配備齊全,尤其是專職安全員必須配備有證件有經驗的人員。
3、做好各類特殊工種的管理,特殊工種一般從事的都是比較危險的職業,所以管好他們你的安全工作就省心多了。
4、做好日常的安全隱患排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需要說明的是抓安全不是專職安全員一個人的事,要做到人人都是安全員最好。
5、做好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
6、做好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維護保養等工作。
7、做好各類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時發生事故能及時救援不至於事故擴大。
最後總結安全隱患的發生主要是由於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的不安全造成的,你把這三樣都控制了,就把事故預防了。呵呵,自己的一些觀點,見笑了,希望能幫助到你。
② 2014年中建築施工中發生最多的安全事故類型是哪個類型
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坍塌事故為建築最常見的五種。
每棟建築物一經破土動工後,就不會再移動了,工人要圍繞著建築物上上下下進行各種作業。由於這些特點,決定了建築施工中主要的傷亡事故類別為:
(1)高處墜落。
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作業,是建築施工的主要作業,因此高處墜落事故是主要的事故,占事故總數的35%~40%。多發生在洞口、臨邊處作業、腳手架、模板、龍門架(井字架)等上面作業中。
(2)物體打擊。
建築工程由於受到工期的約束,在施工中必然安排部分的或全面的交叉作業,因此,物體打擊是建築施工中的常見事故,占事故總數的12%~15%。
(3)觸電。
建築施工離不開電力,這不僅指施工中的電氣照明,更主要的是電動機械和電動工具。施工中的所有人員都接觸電,觸電事故是多發事故。近幾年已高於物體打擊事故,居第二位,占總數的18%~20%。
(4)機械傷害。
主要指垂直運輸機械或機具、鋼筋加工、混凝土攪拌、木材加工等機械設備對操作者或相關人員的傷害。這類事故占事故總數的10%左右,是建築施工中的第四大類事故。
(5)坍塌。
隨著高層和超高層建築的大量增加,基礎工程越來越大,土方坍塌事故也就成了施工中的第五大類事故了。目前約占事故總數的5%~8%。
③ 建築施工安全事故(危害)通常分為哪幾類
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1、特別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3、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以下直接經濟損失。
(3)2014年建築施工事故擴展閱讀
安全施工
1、安全制度
建立安全責任制,落實責任人。安全措施是對施工項目安全生產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或監控的一系列活動,它可以保證施工中的人身安全、設備安全、結構安全、財產安全並創造適宜的施工環境。在施工中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項目負責人是該項目的責任人,控制的重點是施工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設備設施的不安全狀態、作業環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上的不安全缺陷。責任人在施工前要進行安全檢查,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
設專職安全員,全面負責施工工程的安全,統籌工程安全生產工作,保證並監督各項措施的實施。
加強安全教育和宣傳工作,使安全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
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堅持「三不放過」、「工前交底和工後講評」的制度,加強施工現場用電安全管理,嚴格按照《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及其它有關規定執行。
嚴格按照規范和程序施工。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施工,施工期間謹慎小心,杜絕一切僥幸心理的存在,要深刻認識到「安全生產」是爭取效益的主要因素。
2、安全規則
凡進入工地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嚴禁喝酒上班,或帶其它非工地工作人員進入工地。
使用梯子不能缺擋,不可墊高使用,梯腳要有防滑措施,超過二米以上梯子要有監護人,嚴禁二人以上同在梯子上作業,人字梯中間要有繩子扣牢。
使用移動電動工具者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金屬外殼必須接地保護或接零保護。高空作業時要扎安全帶、戴安全帽、腳手架外掛安全網封閉施工。
現場臨時用電,電箱要保持完好無損,損傷的電氣元器件必須及時更換。
照明動力要分開,並有二級保護,用電設備一機一閘,嚴禁亂接亂拖,一閘多機。
拆除的材料不得亂扔,作業下方派人監護。
現場臨時電源線應採用橡皮電纜線,禁止使用塑料花線,禁止使用電線直接插入插座內。
設備的防護裝置要完好,尤其是砂輪切割機,設備外殼要有完好的接地或接零保護。
施工設備要加強現場的維護保養,保持完好率,禁止帶病運轉和超負荷作業。
施工現場材料設備堆放整齊,不得存放在主要通道上。
施工現場動用電火焊,在作業區周圍清除易燃物品,作業後要檢查,杜絕火種,以免留下後患。
服從工地的安全管理,遵守工地的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
特殊工種需持證上崗。
3、現場文明
現場材料設備施工機具在指定地點堆放整齊。
保持現場周邊環境的衛生,進出材料後現場清理干凈。
做好現場監護工作,在施工作業區謝絕與本工程無關人員入內。
工具間內零星材料堆放整齊。
施工現場做到文明施工,活完場地清,每天工作結束後作業面內亦要清理整理好。
做好現場成品、半成品的保護工作,自身的產品要保護好,其它工種的產品亦要保護好,只有互相保護好才能確保整個工程的完好質量。
服從和執行現場綜合管理措施。
④ 建築行業每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數
不計漏報,終生殘廢、輕重傷害,2017年建築事故,死亡710人除365天每天1.95人。
2011-2017年死亡4766人除7年,均死亡680人除365天,每天1.87人。
2003年至2017年,15年共死亡13280人,每年因建築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逾百億。嚴重製約了建築業可持續發展和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究竟為什麼居高不下,詳見康坤網站(新聞動態和通告侵權)您就會如夢初醒。具體建築事故來自腳手架管坍塌、高處墜落、物體打擊、
建築事故近次於交通礦山業被列入高危行業之一,房產飛速發展,建築工匠可謂是立下汗馬功勞,來自大江南北從業隊伍,多是身強力壯又是拉家帶口老小頂樑柱。建築死亡事故卻給他們帶來嚴重挑戰。
處於經商道德人道主義和15年經驗,遏制如下事故源頭根方可扭轉被動局面。
1、全國使用腳手架管幾乎100%不符國標外徑48壁厚3.5標准,嚴重削弱技術設計安全保障系數。
2、舊機型鋼管修復機對國標管不能進入翻新,迫使建築業使用薄壁管塗漆加厚應付檢查摻入塔架。
3、山寨業戶偽劣品冒稱新產品以虛假宣傳粗製濫造泛濫窩點沒能取締導致高發建築工匠傷亡不減。
4、未能抽絲剝繭事故源根無厘頭治理,致使預防督查效果遺憾,指令無望措施無援對事故難管理。
5、易發事故來自鋼管修復問題,恢復國標用材、鏟除劣質品是不爭的事實,否則想不出事故都難。
號召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在進一步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繼續促進安全生產和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階。可是,年年提倡治理事故源頭、易發源頭、高發源頭,專制源頭標,強制源頭本,要求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嚴查真改、深化整治,突出現場、不留死角、刻不容緩等幾乎用盡了嚴詞術語,可源頭感冒始終不見好轉。部署回頭看,突襲現場督查,查漏補缺、排查隱患,處罰措施,甚至通名報姓依法追究責任人等條律。出台這些呼政策喊指令條文可謂是絞盡腦汁,一個管轄管理機構沒能深入事故隱患源根在哪裡又善言異耳,下文到基層再到實體企業,久而之久被異化為「預防為主」。相對以『遏制為主』與治理效果反有增長趨勢就不以為然了。
警鍾長鳴敲打幾十年,既然確定高處墜落坍塌物體打擊三大高發易發占總建築事故的78%,卻為什麼遲誤緩解呢?事故來的突然,繼而演繹著第一時間來到現場表示一番,第二時間告誡吸取教訓深挖事故原因,第三時間指令無望措施無援,第四時間濤聲依舊年復一年。「患生於所忽,禍起於細微。」實際易發高發事故因素就在吃瓜群眾現場腳下,只不過管轄們未能抽絲剝繭明確事故源根,所以對遏制建築事故就表現的力不從心。這大國情7年來年均死亡680餘人好像治理已達極限。如年降至死亡300人想必任重道遠。時下誰落輕生、終生殘廢、輕重傷害,回味慘不忍睹場面怎不讓人心寒。
低端善言難成氣,高端當做耳旁風,2015-2017年,就本文內容曾經多次提議有關局,部,發改委等予以參考防範,但唯有發改委當成上訴件予以回復。2015年曾經提及2016年預計死亡650人結果多85人,2016年再次發信提及2017年降至死亡600人結果多110人。如此一來2018年底死亡600不在話下拭目以待。因此,警示全國建築工匠們上架作業不同於地面勞動,天無救世主,地無神靈鬼,自己把握生命全家幸福。本文是否受益或不當之處,歡迎看官批論點暫並告知同行幫轉,文體不整敬請諒解。屆時聲明:本文解釋權歸屬青島市康坤機械公司。撰寫人蔡尚喜:
⑤ 建築工程 發生一般安全事故 請問處罰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93號《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已經2007年3月28日國務院第172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八條事故發生單位主要負責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事故發生的,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並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罰款;
⑥ 近年建築施工事故統計數據
2012年
截至2月28日,御斗全國已累計發生11起重大事故,共造成148人死租高亡和下落不明,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起、44人。其中,煤礦事故2起,危險化學品事故1起,冶金事故1起,道路交弊拆尺通事故4起,水上交通事故2起,漁業船舶事故1起。
⑦ 建築工地發生過哪些重大的施工事故
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當內1小時內向事故容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上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並有組織、有指揮地搶救傷員、排除險情;防止人為或自然因素的破壞,便於事故原因的調查。重大事故要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⑧ 近幾年我國建築施工事故特點為兩個上升,具體是指什麼
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上升;
部分地區事故總量上升。
⑨ 建築工程施工行業安全事故發生的是什麼原因麻煩告訴我
建築施工行業的「產品固定、人員流動,露天、高處作業,手工操作、繁重體力勞動,工藝變化大、規則性差,不安全因素變化多端」等特點,決定了安全生產事故的高發。這些事故事故的發生,不僅給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還給死者家庭帶來災難,影響社會的穩定。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施工行業違法承包現象普遍。 在事故調查中,發現施工方把施工任務通過轉包、違法分包或以掛靠的形式承包給不具備施工條件或缺乏相應資質的隊伍和作業人員現象普遍存在,施工現場物料升降機等特種設備的單獨承包也時有發生。這些承包方往往不具備基本的安全生產管理能力,存在違章指揮和盲目施工行為。而建設方和建設主管部門對這種違法分包行為往往未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整改,這給安全生產帶來極大隱患。 2、施工單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施工單位的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健全,制定的制度內容不能切合實際,並且不能認真執行。安全教育制度不健全,制度內容得不到落實,不能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認真組織開展安全教育,對管理人員的年度安全教育,對員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和對新工人的「三級安全教育」等流於形式,不能起到提高管理人員及員工的安全知識水平的作用。甚至在調查中發現有的施工單位對員工教育培訓造假,根本不開展安全教育工作。在日常管理中也未按要求開展安全檢查,存在檢查前無計劃,檢查時無具體依據,檢查出的問題不能整改到位等,特別是對存在重大隱患或由於條件所限安全措施不能防護到位的分部工程未予重視。 3、安全隱患的整改和落實不到位。 安全隱患的整改和落實不到位是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據事故調查,施工單位從上到下各級人員往往存在著僥幸心理,在檢查安全隱患時走過場,不能真正做到檢查到位、整改到位。對安全檢查不重視,甚至存在項目經理不組織安全檢查工作,只是口頭上強調安全,但真正落實到工作上卻應付了事,有的對安全管理人員的意見不予重視,認為是小題大做。有的企業法人對法定安全責任不能履行到位。安全投入不到位,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設施不齊全,安全措施、防護不到位,安全勞保用品發放不到位等等。 4、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建築施工行業成為該行業的主要力量,給建築業帶來新活力的同時,一方面由於企業往往迫於工期壓力和經濟利益的驅使,各項措施執行得不到位,使其對農民工的安全檢查、教育流於形式;另一方面也因受到農民工文化素質偏低的影響,安全意識不強,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對建築施工的了解甚少,對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中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違章作業時,並不清楚會帶來怎樣的後果,給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所以,在生產安全事故中往往他們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5、監理不到位。 監理單位未按照《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規定,認真履行安全監理職責。監理工作停留在過去「三控二管一協調」的老的工作內容和要求上,只重視質量,不重視安全,對建設方、施工方的違法、違紀行為不及時進行有效處理,對施工現場的事故隱患不及時向有上級匯報等等,致使安全隱患未能及時消除,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 6、安全監督不到位。 各級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對各方責任主體的安全監督力度不夠,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未能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到位。
⑩ 建築施工安全重大事故分類
建築安全事故分為特大、重大、較大和一般事故四個等級,施工單位必須在事故發生1小時內向縣以上建設主管部門匯報,並做好相關的救援工作。
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100萬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另外,每個省份的劃分都不是完全一樣的。可以在建造師的教材里找到詳細的劃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