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設計概況怎麼寫
建築設計概況包括建築名稱、建設地點、建設單位、建築面積、建築基底面積、建築工程等級、設計使用年限、建築層數和建築高度、防火設汁建築分類和耐火等級、人防工程防護等級、屋面防水等級、地下室防水等級、抗震設防烈度等,以及能反映建築規模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數(包括每套的建築面積、使用面積、陽台建築面積。房間的使用面積可在平面圖中標注)、旅館的客房間數和床位數、醫院的門診人次和住院部的床位數、車庫的停車泊位數等。
根據《建築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03年版)的規定,建築施工圖設計說明應包括以下內容:
1 本子項工程施工圖設計的依據性文件、批文和相關規范。
2 項目概況
內容一般應包括建築名稱、建設地點、建設單位、建築面積、建築基底面積、建築工程等級、設計使用年限、建築層數和建築高度、防火設汁建築分類和耐火等級、人防工程防護等級、屋面防水等級、地下室防水等級、抗震設防烈度等,以及能反映建築規模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數(包括每套的建築面積、使用面積、陽台建築面積。房間的使用面積可在平面圖中標注)、旅館的客房間數和床位數、醫院的門診人次和住院部的床位數、車庫的停車泊位數等。
3 設計標高
本子項的相對標高與總圖絕對標高的關系。
4 用料說明和室內外裝修
1)牆體、牆身防潮層、地下室防水、屋面、外牆面、勒腳、散水、台階、坡道、油漆、塗料等的材料和做法,可用文字說明或部分文字說明,部分直接在圖上引注或加註索引號;
2)室內裝修部分除用文字說明以外亦可用表格形式表達,在表上填寫相應的做法或代號;較復雜或較高級的民用建築應另行委託室內裝修設計;凡屬二次裝修的部分,可不列裝修做法表和進行室內施工圖設計,但對原建築設計、結構和設備設計有較大改動時,應徵得原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的同意。
5 對採用新技術、新材料的作法說明及對特殊建築造型和必要的建築構造的說明。
6 門窗表(見表4.3.3-2)及門窗性能(防火、隔聲、防護、抗風壓、保溫、空氣滲透、雨水滲透等)、用料、顏色、玻璃、五金件等的設計要求。
7 幕牆工程(包括玻璃、金屬、石材等)及特殊的屋面工程(包括金屬、玻璃、膜結構等)的性能及製作要求,平面圖、預埋件安裝圖等以及防火、安全、隔音構造。
8 電梯(自動扶梯)選擇及性能說明(功能、載重量、速度、停站數、提升高度等)。
9 牆體及樓板預留孔洞需封堵時的封堵方式說明。
10 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
2. 簡述建築設計工程師崗位的工作流程
是說的建築工程師吧?一般屬於建築施工單位,有些甲方也會配備,負責的部分本質是上在設計圖紙與施工隊伍之間的管理與銜接
3. 簡述建築設計工程師崗位的工作流程
大師級的不大懂噢~一般規模及以下設計院就是做做方案,畫畫施工圖咯~
規劃圖內批下來後容,根據規劃批的尺寸和面積來做方案,方案甲方滿意了 就開始施工圖,
施工圖從建築專業開始,工程大一些的方案階段其他專業也得參與。基本就這些啊 沒什麼的 你估計是建築類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前實習個半年就知道了 就是個畫圖 改圖。。
4. 簡述文藝復興時期建築設計的發展階段
歷史學家通常把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分為三個階段。而藝術史學家所指稱的「早期文藝復興」時期,因暗淡的經濟條件沒有產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建築。因此,建築史學界的「文藝復興」一般指的是15世紀早期到17世紀間,歐洲不同地區之間的建築。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設計,主要表現出:
1、在某些設計元素中,有意識的復興和發展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思想和物質文化。
2、在建築風格上,主要表現為哥特式建築。風格上強調對稱,比例,幾何圖形的規律性。如有序的安排柱,壁柱,門楣;使用的半圓形拱門,半球形圓頂;壁龕和aedicules取代更復雜的比例系統等等。
3、對建築秩序的概念進行了探討和規則的制定,特別是採用古典的細節和裝飾的研究。
4、對建築空間的研究,作為建築設計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空間利用不同的方式,方位布置和必要的空間組合。由空間成正比的邏輯基礎上,形成其形式和節奏的幾何空間,而不是僅憑直覺創造建築。最好的例子是佛羅倫薩的聖洛倫索大教堂(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1377~1446年)。
5、在風格主義時期的矯飾期間,建築師嘗試使用固體和空間關系。和諧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讓位給了更自由,更富有想像力的節奏。風格主義風格最有名的建築師當屬米開朗基羅(1475~1564年),發明了從底部一直延伸到外牆頂部的大壁柱。直到20世紀前夕,長期矯飾才有了其負面的含義。但在現在,它是用來描述一個建築史的發展必然時期,而非審判性的歷史時期。
6、在建築風格的推廣范圍上,作為一種建築新風格的蔓延,從義大利,席捲了法國,德國,英國,俄羅斯和歐洲其他地區。大多數其他歐洲也一並開發、沿用了原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也依次在每個國家自己的建築傳統上,嫁接了新的風格,使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形成了地區的多元化。
綜上所述,文藝復興時期,是建築設計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個飛速發展時期和飛速發展階段。
5. 簡述中國近代建築設計思潮1500字
我想建築呢,它確實是一個文化的載體,那麼作為中國土地上的建築,中國的建築師所設計出版來的建權築,應該是有它自己中國的特點。
但是,建築,它又是一個工程技術,那麼它就要根據不同時代的技術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它有它的表現。所以這兩者呢,要很好地結合起來,才是一個真正有意義的一個建築。
那麼,我們假如要是想,把這個做好的話,我覺得設計的人,應該對於中國的文化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因為只有當你人的這種思想感情包括你對於中國歷史傳統各方面文化的了解,然後呢,你再和現代技術相結合以後呢,就比較更好地可以做出帶有中國特色的建築,當然這個是一個很難的一個任務,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建築師在追求這方面,也是如何體現這方面努力的一個方向。
6. 簡述建築構造的設計原則
建築構造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
結構堅固、耐久
除按荷載大小及結構要求確定構件的基本斷面尺寸外,對陽台、樓梯欄桿、頂棚、門窗與牆體的連接等構造設計,都必須保證建築構、配件在使用時的安全。
2.
滿足建築物的各項功能要求
進行建築設計時,應根據建築物所處的位置不同和使用性質的不同,進行相應的構造處理,以滿足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
3.
美觀大方
除了建築設計中的體型組合和立面處理影響建築的形象外,一些建築細部的構造設計也
會影響建築物的整體美觀。
4.
技術先進
進行建築構造設計時,應大力改進傳統的建築方式,從材料、結構、施工等方面引入先
進技術,並注意因地制宜。
5.
合理降低造價
在經濟上注意降低建築造價,降低材料的能源消耗,又必須保證工程質量,不能單純追
求效益而偷工減料。降低質量標准,應做到合理降低造價,即注重綜合效益。也就是各種構造設計,均要注重整體建築物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三個效益之間的關系。
知識點延伸:
建築結構設計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結構方案階段、結構計算階段與施工圖設計階段。其中結構方案階段的內容是:根據建築的重要性,工程地質勘查報告,建築所在地的抗震設防烈度,建築的高度和樓層的層數以及建築場地的類別來確定建築的結構形式。在確定了結構的形式之後,就需要根據不同結構形式的要求和特點來布置結構的受力構件和承重體系。
7. 簡要說明建築設計的主要依據。
平面組合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一、使用方便:功能分區合理、流線組織明確;
二、結構合理;
三、體型簡潔、構圖完整;
四、造價經濟;
五、與環境協調。
8. 簡述住宅建築窗的設計要點
一、 確定窗的位置
1.注意開窗的位置與室內開口位置的關系,爭取做到當人位於內部房間時,視線能夠通過開口部穿越多個空間延伸至窗外,以增加通透感。
2.無論身處窗前還是遠離窗口處,保持坐姿或是站姿均有良好的視野范圍。
3.開窗應盡可能對准室外最美的景觀,將其作為畫卷引入室內。
4.確定窗的位置時要照顧室內傢具的布置,過多和過於分散的窗會影響傢具的擺放。
5.確保居室的私密性,充分考慮與鄰近窗戶的平行對視,特別是斜上方俯視等視線干擾。
6.東西向開窗時必須考慮相應的遮陽措施,卧室、起居室應盡量開南向窗。
7.妥善處理窗與空調外機的位置關系,既要考慮外立面的美觀,對外機及其連線進行遮擋,同時還要考慮空調室外機的設置高度避免在室內能夠直接看到,產生視覺堵塞感,此外應避免室外機換氣風扇正對開啟窗扇設置,以免將熱風吹入室內。
二、考慮窗的大小
窗的大小:
8.盡量以100mm模數確定窗洞口尺寸,並與砌塊組合的尺寸相協調。
9.開窗面積應符合窗地比的要求——住宅卧室、起居、廚房等房間窗地面積比值不應小於1/7,樓梯間的窗地比應大於等於1/12。
窗的寬度:
10.確定窗側邊牆垛尺寸時,要照顧傢具布置,同時兼顧多種擺放的自由度。
11.從外立面考慮,應注意窗自身及與窗間牆之間的比例關系,以求形成虛實對比,有節奏感的立面效果。
窗的高度:
12.盡量提高窗的上沿高度以增加進深方向的照度。
13.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運用反梁,最大限度的增強進深方向的採光質量。
14.注意窗上沿高度與樓板吊頂的關系(尤其是衛生間),應避免吊頂後頂棚面低於窗上沿高度的情況發生。
9. 1.簡述房屋建築設計包括哪幾個階段
建築房屋設計包括論證審查,施工驗收
10. 簡述中國古代建築藝術設計的特點
中國古代襲建築設計在結構上的特點1:木架結構(有疊梁式和穿斗式)2 襯托性建築的應用 襯托性建築史中國古代宮殿,寺廟等高級建築常用的藝術處理手法。例如 華表 拍南方 照壁 銅獅等3 封建宗法禮制的設計 4 空間設計5 中軸線對稱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