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築抹灰工程中開間進深等尺寸要求是依據哪一本規范
請參閱《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規程》,不但有開間、進深尺寸的要求,同樣有層高的要求。
『貳』 一般抹灰施工標準是db23多少
一. 施工准備
抹灰前應先驗收主體工程的內外牆面(磚牆面、混凝土牆面、 樑柱面)是否有凸出障礙物、脹模混凝土,如有應剔鑿與大牆面一樣平。
2.必須清除基層表面的灰塵、污垢和油漬等,填平孔洞和溝槽,對於過分乾燥的基層須灑水濕潤,光滑的混凝土面應鑿毛和塗水泥漿處理,以增加粘結力。
3.檢查基層表面的平整度,外牆每個面要統一找點掛線,確定抹灰厚度,上下要順直,陰、陽角要保證方正。
二. 一般規定
1.一般抹灰應按照現行施工規范進行施工。抹灰砂漿應按照圖紙設計計量配比,攪拌要均勻。
2.抹灰應分層進行,多遍成活。抹灰總厚度大於或等於25mm時,應採取加強措施。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應採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當採用加強網片時,加強網片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於100mm。
3.抹灰層與基層之間及各抹灰層之間必須粘結牢固,無脫層、空鼓,面層應無爆灰和裂縫等缺陷。
4.成品後要四角規方,橫平豎直,彈出准線,牆裙和踢腳板線。表面應光滑、潔凈,接槎平整,無抹紋,陰陽角分格條縫要順直,應清晰美觀。
5.門窗洞口尺寸要大小一致,垂直方正,要符合設計要求。同一套房間(或單面牆面)門窗洞口要高度一致。 6.有排水要求的部位應做滴水線(槽)。滴水線(槽)應順直,滴水槽的深度不應小於10mm,要整齊一致美觀。
三. 檢評標准
1.觀察無脫層、空鼓、裂縫等缺陷,表面要潔凈、清晰,線條順直美觀。
2.一般抹灰表面平整度不超過5mm;陰陽角順直不超過4mm;立面垂直度不超過5mm;陰陽角方正不超過4mm;分格條縫平直不超過3mm。
3.如多處超過上述規定,應立即進行整改,對超過特別嚴重的應作返工處理。
『叄』 一般抹灰施工標準是db23多少
一.
施工准備
抹灰前應先驗收主體工程的內外牆面(磚牆面、混凝土牆面、
樑柱面)是否有凸出障礙物、脹模混凝土,如有應剔鑿與大牆面一樣平。
2.必須清除基層表面的灰塵、污垢和油漬等,填平孔洞和溝槽,對於過分乾燥的基層須灑水濕潤,光滑的混凝土面應鑿毛和塗水泥漿處理,以增加粘結力。
3.檢查基層表面的平整度,外牆每個面要統一找點掛線,確定抹灰厚度,上下要順直,陰、陽角要保證方正。
二.
一般規定
1.一般抹灰應按照現行施工規范進行施工。抹灰砂漿應按照圖紙設計計量配比,攪拌要均勻。
2.抹灰應分層進行,多遍成活。抹灰總厚度大於或等於25mm時,應採取加強措施。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應採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當採用加強網片時,加強網片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於100mm。
3.抹灰層與基層之間及各抹灰層之間必須粘結牢固,無脫層、空鼓,面層應無爆灰和裂縫等缺陷。
4.成品後要四角規方,橫平豎直,彈出准線,牆裙和踢腳板線。表面應光滑、潔凈,接槎平整,無抹紋,陰陽角分格條縫要順直,應清晰美觀。
5.門窗洞口尺寸要大小一致,垂直方正,要符合設計要求。同一套房間(或單面牆面)門窗洞口要高度一致。
6.有排水要求的部位應做滴水線(槽)。滴水線(槽)應順直,滴水槽的深度不應小於10mm,要整齊一致美觀。
三.
檢評標准
1.觀察無脫層、空鼓、裂縫等缺陷,表面要潔凈、清晰,線條順直美觀。
2.一般抹灰表面平整度不超過5mm;陰陽角順直不超過4mm;立面垂直度不超過5mm;陰陽角方正不超過4mm;分格條縫平直不超過3mm。
3.如多處超過上述規定,應立即進行整改,對超過特別嚴重的應作返工處理。
『肆』 建築工程施工規范中,抹灰砂漿是否要取樣送檢
建築工程施工規范中,抹灰砂漿不需要取樣送檢。
原材料需送檢,及水泥版、砂子須權送檢。
抹灰砂漿不需做試塊,原因:抹灰砂漿與砌築砂漿不同,設計文件中的抹灰砂漿也沒有強度要求,只有配合比(體積比);抹灰砂漿強調的是粘結力,屬於裝飾裝修分部工程,不屬於結構安全范疇,而砌築砂漿強調的是抗壓強度,抗壓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直接關繫到結構安全,所以砌築砂漿必須做試塊並送檢,而抹灰砂漿則不用。
『伍』 建築(特別是高層)外牆抹灰厚度是否有設計規范要求規定其厚度
按照《建築裝飾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抹灰層的平均總厚度,不得大於下列規定: 1.頂棚:板條、空心磚、現澆混凝土——15 mm;預制混凝土——18mm;金屬網——20mm。 2.內牆:普通抹灰——18mm;中級抹灰——20mm;高級抹灰——25mm。 3.外牆——20mm;勒腳及突出牆面部分——25mm。 4.石牆——35mm。 控制抹灰層平均總厚度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抹灰層脫落。 頂棚抹灰,抹灰層靠抹灰砂漿(或灰漿)與頂棚面的粘結力,使抹灰層能粘住在頂棚面上,當抹灰層過厚,抹灰層的自重超過粘結力時,抹灰層就會自動掉下來。又由於粘結力的大小與頂棚面光滑程度有關,頂棚面越光滑粘結力就越小。因此,板條、空心磚、現澆混凝土頂棚面的抹灰層控制厚度要比預制混凝土頂棚面要小些。若頂棚面有金屬網,由於網格內能嵌入砂漿,增加了拉結力,在金屬網上抹灰層厚度可以大些。 牆面抹灰,抹灰層靠抹灰砂漿與牆面的粘結力以及抹灰層與牆面間摩擦力,使抹灰層能粘住牆面上。當抹灰層厚度過厚,抹灰層自重超過摩擦力與粘結力之和時,抹灰層就會掉下來。又由於粘結力和摩擦力與牆面光平程度有關,牆面越粗糙,粘結力和摩擦力就越大,因此,石牆面抹灰層控制厚度要比磚牆面大些。內牆面抹灰層控制厚度,應根據抹灰等級而定,高級抹灰控制厚度要比普通抹灰大些,這是由於高級抹灰的表面平整度要求比普通抹灰高些,即表面平整允許偏差要小些,抹灰層的表面平整是靠砂漿層厚度來調整的,表面平整度越高用以調整的砂漿層厚度應越寬裕些。
回答望滿意
『陸』 抹灰厚度允許偏差規范
牆面需要抹灰,抹灰規范允許偏差是多少?今日就由PChouse為你一一解答。
專按照建築地面工程質量屬驗收規范的話,水泥砂漿地面抹灰表面的平整度允許偏差為4mm。水泥有不同等級和不同種類,把水泥砂漿地面所用的材料以及沙中有粗砂石屑都計為含泥量,含泥量不要大於3%。另外,抹灰的步驟如下:
1、基層清理
在牆面抹灰之前,需要將牆面做一個徹底的清潔,讓牆面沒有浮塵以及顆粒狀雜物、油漬、殘留灰漿等污染物。如果牆面不飽滿,那麼就需要將有缺陷的地方修補好。
2、牆面濕潤
牆面在清潔之後,為了保證牆體的濕潤性,所以可以分數遍澆水讓牆面濕潤。一般都會在牆面抹灰的前一天進行。
3、掛網甩毛
在混水泥和混凝土及加氣塊這類型的牆面材質交接處,應進行滿掛鋼絲網處理,以防止牆面開裂。所掛網格為鋼絲網,且網格間距為10-20mm,直徑不大於1.5mm。網格與各材質基層的搭接位置不宜小於100mm。
4、找規矩、貼灰餅
根據牆面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情況還有需要完成的厚度都是需要經過現場測量後,再決定牆面抹灰的厚度,但是抹灰層厚度不可以小於7mm。
『柒』 建築驗收規范中內牆面抹灰空鼓面積允許多大
根據《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沒有規定允許面積,只規定了必須內粘接牢固抹灰層應無脫層空鼓和裂容縫:
4.3.5各抹灰層之間及抹灰層與基體之間必須粘接牢固抹灰層應無脫層空鼓和裂縫
檢驗方法:觀察用小錘輕擊檢查檢查施工記錄。
(7)建築抹灰施工規范要求擴展閱讀:
空鼓形成原因:
1、不標准。
牆體基層抹灰沒按要求處理或基層垃圾沒清理干凈。瓷磚鋪貼前應檢查牆體基層抹灰是否符合要求,牆面基層雜物、灰塵和必須清除干凈。
2、沒浸水。
鋪貼前沒浸水或浸泡不夠。瓷磚(特別是釉面磚)在鋪帖前應用水浸泡2小時以上,讓瓷磚充分吸水後,取出陰干或擦凈明水。
3、不飽滿。
瓷磚鋪貼時砂漿不飽滿或未將瓷磚輕輕敲打擠壓密實,這種情況不是偷工就是減料。
『捌』 抹灰用什麼樣的設計規范、驗收規范
一、一般規定抹灰工程適用於一般抹灰、裝飾抹灰和清水砌體色縫等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抹灰工程驗收時應檢查下列文件和記錄:
1、抹灰工程的施工圖、設計說明及其他設計文件。
2、材料的產品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進場驗收記錄和復驗報告。
3、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4、施工記錄。
二、抹灰工程應對水泥的凝結時間和安定性進行復驗。抹灰工程應對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
1、抹灰總厚度大於或等於35mm時的加強措施。
2、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的加強措施。
三、各分項工程的檢驗批應該按下列規定劃分:
1、相同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室外抹灰工程每500~1000mm2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0m2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
2、相同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室內抹灰工程每50個自然間(大面積房間和走廊按抹灰面積30m2為一間)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間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
四、檢查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每個檢驗批至少抽查10%,並不得少於3間;不足3間時應全數檢查。
2、室外每個檢驗批每100m2應至少抽查一處,每處不得小於10m2。
1、外牆抹灰工程施工前應先安裝鋼木門窗框、護欄等,並應將牆上的施工孔洞堵塞密實。
2、抹灰用的石灰膏的熟化期不應少於15d;罩面用的磨細石灰粉的熟化期不應少於3d。
3、室內牆面、柱面和門洞口的陽角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應採用1:2水泥砂漿做暗護角,其高度不應低於2m,每側寬度不應小於50mm。
4、當要求抹灰層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時,應採用防水砂漿。
5、各種砂漿抹灰層,在凝結前應防止快乾、水沖、撞擊、振動和受凍,在凝結後應採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損壞。水泥砂漿抹灰層應在濕潤條件下養護。
『玖』 砌體抹灰施工規范有哪些
1.牆體與門窗框交接處抹灰層空鼓、裂縫、脫落
現象:工程竣工後,由於門窗扇開啟的振動,門窗框兩側牆面出現抹灰層空鼓、裂縫或脫落。
預防措施:
(1)木磚數量及位置應適當、門窗口上下第4或第5皮磚放置一塊,中間木磚間距不大於70cm,木磚應做成燕尾式並做防腐處理,埋設在丁磚層。固定門窗口的釘子長度不得小於lOOcm。木磚如有遺漏,禁用打人木釘代替,應採用圖5-1-1所示鐵件,用木螺絲同門窗框固定後,再用射釘同牆體固定(混凝土門窗口應採用此法)。
(2)非普通粘土磚及120磚牆砌體,應預先將木磚放置在符合砌體模數的混凝土預制塊中待用(非木門窗應預先埋置符合砌體模數的混凝土預制塊)。
(3)抹灰前用水洇牆面時,門窗口兩側的小面牆洇水程度應與大面牆相同,且此處為通風口,抹灰時還應當洇水。
(4)門窗框塞縫應作為一道工序由專人負責。木門窗框和牆體之間的縫隙應用水泥砂漿全部塞實並養護,待達到一定強度後再進行抹灰。
(5)門窗口兩側及大面牆必須抹出不小於50mm寬,高度不低於2m的水泥砂漿護角。
(6)木磚尺寸:雙面有貼臉(或筒子板)的木磚規格為5cm×11cm×砌體厚(cm);單面有貼臉(或筒子板)的木磚規格為5cm×11cm×(框寬+有貼臉向門膀寬)(cm);無貼臉(或筒子板)的木磚規格為5cm×11cm×8cm(小頭),並割成燕尾式(大頭12cm)。
治理方法:將空鼓、開裂的抹灰層鏟除,如框口松動,用長50~60mm的40×40角鋼卧人框內,用木螺絲固定,並用射釘固定在牆體上(圖5-1-2),間距同木磚,然後將牆面泅水濕潤,重新抹灰。
2.磚牆、混凝土基層抹灰空鼓、裂縫
現象:牆面抹灰後過一段時間,往往在不同基層牆面交接處,基層平整度偏差較大的部位,牆裙、踢腳板上口,以及線盒周圍、磚混結構頂層兩山頭、圈樑與磚砌體相交等處出現空鼓、裂縫情況。
防治措施:
(1)抹灰前的基層處理是確保抹灰質量的關鍵之一,必須認真做好。
1)混凝土、磚石基層表面砂漿殘渣污垢、隔離劑油污、析鹽、泛鹼等,均應清除干凈。一般對油污隔離劑可先用5%~10%濃度的火鹼水清洗,然後再用水清洗;對於析鹽、泛鹼的基層,可用3%草酸溶液清洗。基層表面凹凸明顯的部位,應事先剔平或用1:3水泥砂漿補平。使用定型組合鋼模或膠合板底模施工,混凝土面層過於光滑的基層,拆除模板後立即先用鋼絲刷清理一遍,甩聚合物水泥砂漿並養護;也可先在光滑的混凝土基層刷素水泥底漿一道,素漿用1:3~1:4的乳膠水拌合,刷漿時要適當加壓,隨即底層抹灰,以1:2.5~1:3的水泥砂漿用1:4乳膠水拌合,厚度不超過5mm,抹平掃毛經24h從相接處起,兩邊均不小於lOcm。
(2)抹灰前牆面應澆水。磚牆基層一般澆水二遍,磚面滲水深度約8~lOmm,即可達到抹灰要求。加氣混凝土表面孔隙率大,但該材料毛細管為封閉性和半封閉性,阻礙了水分滲透速度,它同磚牆相比,吸水速度降低75%~80%,因此,應提前兩天進行澆水,每天兩遍以上,使滲水深度達到8~lOmm。混凝土牆體吸水率低,抹灰前澆水可以少一些。如果各層抹灰相隔時間較長,或抹上的砂漿已乾燥,則抹上一層砂漿時應將底層澆水潤濕,避免剛抹的砂漿中的水分被底層吸走,產生空鼓。此外,基層牆面澆水程度,還與施工季節、氣候和室內外操作環境有關,應根據實際情況酌情掌握。
(3)主體施工時應建立質量控制點,嚴格控制牆面的垂直和平整度,確保抹灰厚度基本一致。如果抹灰較厚時,應掛鋼絲網分層進行抹灰,一般每次抹灰厚度應控制在8~lOmm為宜。中層抹灰必須分若於次抹平。
水泥砂漿應待前一層抹灰層凝固後,再塗抹後一層;石灰砂漿應待前一層發白後,或用大拇指用力壓擠抹完的灰層,五指肚坑但有指紋(七八成干),再塗抹後一層。這樣可防止已抹的砂漿內部產生松動或幾層濕砂漿合在一起,造成收縮率過大,產生空鼓、裂縫。
(4)全部牆面上接線盒的安裝時間應在牆面找點沖筋後進行,並應進行技術交底,作為一道工序,由抹灰工配合電工安裝,安裝後線盒面同沖筋面平,牢固、方正,一次到位。
(5)外牆內面抹保溫砂漿應同內牆面或頂板的陰角處相交。方法一是先抹完保溫牆面,再抹內牆或頂板砂漿,在陰角處砂漿層直接頂壓在保溫層平面上;方法二是先抹內牆和頂板砂漿,在陰角處搓出30°角斜面,保溫砂漿壓住砂漿斜面。
(6)磚混結構的頂層兩山頭開間,在圈樑和磚牆間出現水平裂縫。這主要是在北方由於溫差較大,不同建材的膨脹系數不同而造成的溫度縫。一般做法是將頂層山頭構造柱(同標准層相比)適當加密,間距約2~3m;山頭開間除有構造柱外,在門窗口兩側增加構造柱。這樣使得圈樑和磚牆相交處的間距適當縮短,其伸縮長度分散在各構造柱區間內,有利於溫度縫變小或消失。另外,注意屋頂保溫層必須超出圈樑外邊線,且厚度不應小於15cm,如圖5-1-3。
(7)抹灰用的砂漿必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並具有一定的粘結強度。和易性良好的砂漿能塗抹成均勻的薄層,而且與底層粘結牢固,便於操作和能保證工程質量。砂漿和易性的好壞取決於砂漿的稠度(沉人度)和保水性能。抹灰用砂漿稠度一般應控制如下:
底層抹灰砂漿為100~120mm;
中層抹灰砂漿為70~80mm;
面層抹灰砂漿為lOOmm。
砂漿的保水性能是指在攪拌、運輸、使用過程中,砂漿中的水與膠結材料及骨料分離快慢的性能,保水性不好的砂漿容易離析,如果塗抹在多孔基層表面上,砂漿中的水分很快會被基層吸走,發生脫水現象,變得比較稠不好操作。砂漿中膠結材料越多,則保水性能越好。水泥砂漿保水性較差時可摻人石灰膏、粉煤灰、加氣劑或塑化劑,以提高其保水性。為了保證砂漿與基層粘結牢固,抹灰砂漿應具有一定的粘結能力,抹灰時可在砂漿摻入乳膠、108膠等材料。
(8)抹灰用的原材料和使用砂漿應符合質量要求。由於砂漿強度會隨著停放時間延長而降低,一般在20~3012的情況下,水泥石灰砂漿放置4—6h後強度降低20%~30%,lOh後降低50%左右;當氣溫高於3012時,下降值還會增加5%~10%。因此,抹灰用的水泥砂漿和混合砂漿應分別在拌合後3h和4h內使用完畢;當氣溫高於3012,必須在2h和3h內使用完畢。
(9)牆面抹灰底層砂漿與中層砂漿配合比應基本相同。一般混凝土磚牆面底層砂漿不宜高於基層牆體,中層砂漿不能高於底層砂漿,以免在凝結過程中產生較強的收縮應力,破壞底層灰或基層而產生空鼓、裂縫等質量問題。加氣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約為3~5MPa,因而加氣混凝土牆體底層抹灰使用的砂漿強度不宜過高,其抹灰工藝為:
1)抹石灰砂漿
配合比1:3(灰膏:中砂)石灰砂漿抹底灰,隔日抹中層灰(配合比同底層),再抹麻:刀灰面層。
2)抹混合砂漿
配合比1:2:9(水泥:灰膏:中砂)混合砂漿打底,厚8~lOmm,中層配合比同底層或用1:3(灰膏:中砂)石灰砂漿,厚8~lOmm,需隔日施抹,面層為麻刀灰或紙筋灰。配合比1:1:6(水泥:灰膏:中砂)混合砂漿,先噴1:3~4(108膠:水)108膠水溶液一道後施抹1:1:6底灰(厚8~lOmm),壓實搓毛,隔日抹中層,厚度5~8mm,刮平壓實搓毛,再施抹面層3~5mm厚(中層、面層配合比同底層),嚴禁用素水泥漿掛面。待乾燥後(含水率不大於8%)可進行貼壁紙、刷油漆等工作。3)踢腳板、牆裙需用水泥砂漿打底、罩面的部位,不宜使用加氣混凝土塊砌體,宜採用空心承重粘土磚砌築。避免因水泥砂漿同砌體強度差異過大而產生空鼓、裂縫等現象。
4)加強抹灰中各層之間的檢查與驗收,發現空鼓、裂縫應及時鏟除並修補,不要等到面層施工後再進行驗收。
(10)抹灰工程使用的水泥除有合格證外,還應進行凝結時間和安定性復驗,合格後才能使用。
(11)禁止使用淘汰材料(如107膠),108膠應滿足游離甲醛含量≤1g/kg,並應有試驗報告。
3.抹灰面層起泡、開花、有抹紋
現象:抹灰面層施工後,由於某些原因易產生面層起泡和有抹紋現象,經過一段時間有的現面層開花現象。
預防措施
(1)紙筋(麻刀)灰罩面,須待底子灰五六成干後進行;如底子灰過干應先澆水濕潤;罩面時應由陰、陽角處開始,先豎著(或橫著)薄薄刮一遍底,再橫著(或豎著)抹第二遍找平,兩遍總厚度約2mm;陰、陽角分別用陽角抹子和陰角抹子捋光,牆面再用鐵抹子壓一遍,然後順抹子紋壓光。
(2)水泥砂漿罩面,應用1:2~1:2.5水泥砂漿,待抹完底子灰後,第二天進行罩面,先薄薄抹一遍,跟著抹第二遍(兩遍總厚度約5~7mm),用刮杠刮平,木抹子搓平,然後用鋼皮抹子揉實壓光。當底子灰較干時,罩麵灰紋不易壓光,用勁過大會造成罩麵灰與底層分離空鼓,所以應灑水後再罩面抹壓。當底層較濕不吸水時,罩麵灰收水慢,當天如不能壓光成活,可撒上1:1干水泥砂(禁用素水泥)粘在罩麵灰上吸水,待干水泥砂吸水後,把這層水泥砂漿刮掉後再壓光。
(3)紙筋(麻刀)灰用的石灰膏,淋灰時最好先將石灰塊粉化後再裝入淋灰機中,並經過不大於3mm×3mm的篩子過濾;石灰熟化時間不少於30d;嚴禁使用含有未熟化顆粒的石灰膏。採用磨細生石灰粉時也應提前3d熟化成石灰膏。
治理方法:
牆面開花有時需經過1個多月的過程,才能使摻在灰漿內未完全熟化的石灰顆粒繼續熟化膨脹完,因此,在處理時應待牆面確實沒有再開花情況時,才可以挖去開花處鬆散表面,重新用膩子找補刮平,最後噴漿。
3.混凝土頂板抹灰空鼓、裂縫
現象:混凝土現澆樓板底抹灰,往往產生不規則的裂紋,預制空心樓板抹灰後沿板縫產生縱向裂縫和空鼓現象。
預防措施:
(1)預制樓板安裝採用硬架支模,使樓板端頭同支座處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整體,如圖5-1-4。
(2)預制樓板灌縫的時間最好是選擇隔層灌縫,可避免灌縫後產生施工荷載,也便於養護。
(3)預制樓板灌縫的具體要求:
1)樓板安裝下板縫不小於3cm,如有埋線管,下板縫不小於5cm。
2)認真清掃板縫,除去雜物,吊凹形板縫。
3)灌縫前充分澆水濕潤板縫,刷水灰比為0.4~0.5的素水泥漿一道,再澆灌坍落度為50~70mm的C20細石混凝土並搗固密實。
4)專人養護,避免混凝土過早失水。
5)灌縫水泥優先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以便提高灌縫混凝土早期強度。
6)現澆混凝土板抹灰前應將底表面雜物清理干凈。使用鋼模板的樓板底表面應用10%的火鹼水溶液將油污清洗干凈,樓板的蜂窩麻面用l:2水泥砂漿修補抹平,凸出部分混凝土剔鑿平整,預制板的凹縫用1:2水泥砂漿勾抹平整。
7)為了使底層砂漿與基層粘結牢固,抹灰前一天頂板應噴水濕潤,抹灰時再灑水一遍。現澆混凝土頂板抹灰,底層砂漿用1:0.5:1混合砂漿,厚度2~3mm,操作時順模板紋方向垂直抹,用力將底灰擠入頂板縫隙中,緊跟抹中層砂漿找平。凝土板和使用鋼模現澆的混凝土樓板,抹底層砂漿時,宜採用1:1水泥砂漿加
水泥重量20%的乳膠或108膠攪勻,用鋼皮抹子抹2~3mm厚,並隨手掃毛,第二天噴水養護,第三天再抹1:3:9混合砂漿找平,厚約6mm,待找平層有六七成千時,即抹罩面紙筋(麻刀)灰;各層抹灰總厚度應控制在12mm左右。混凝土頂板抹灰,一般應在上層地面做完後進行。治理方法:預制樓板順板縫裂縫較嚴重者應從上層地面上剔開板縫,重新認真施工;如裂縫不十分嚴重,可將頂縫處剔開抹灰層60mm寬,認真勾縫後,用108膠粘玻纖帶孔網帶條(一般成品50mm寬),再滿刮108膠一遍,重新抹灰即可。
『拾』 基礎牆是否需要抹灰規范有要求沒
基礎牆抹灰要根據具體的設計來確定,對牆體進行抹灰是為了保護牆體不受外界的侵蝕,需根據具體的設計來施工,設計要求抹灰就必須抹灰,如設計圖紙沒有要求抹灰的話,一般是可以不抹灰的。
不同抹灰基層的部位,要求不同的抹灰厚度。
普通抹灰—18mm; 表面光滑、潔凈,接茬平整。
中級抹灰—20mm; 表面光滑、潔凈、接茬平整,線角順直清晰。
高級抹灰—25mm。 表面光滑、潔凈、顏色均勻,無抹紋,線角和灰線平直方正,清晰美觀。
(10)建築抹灰施工規范要求擴展閱讀:
質量問題:
1.粘接不牢、空鼓、裂縫:粉刷層與基體之間粘結不牢、空鼓、裂縫。主要原因是基層清掃不幹凈,用水沖刷,濕潤不夠,砼表面不塗界面劑。由於砂漿在強度增長、硬化過程,自身產生不均勻收縮應力,形成干縮裂縫。水泥砂漿牆面裂紋、泛霜、脫落。
2.抹灰層過厚:抹灰層的厚度大大超出規定,尤其是一次成活,將抹灰層墜裂。抹灰層的厚度應通過沖筋進行控制,保持20mm以為宜。操作時應分層、間歇抹灰,應在第一遍灰終凝後再抹第二遍,切忌一遍成活。
3.門窗框邊縫不塞灰或塞灰不實,在窗框兩側產生空鼓、裂縫,應把門窗縫當作一個工序由專人負責,門窗框邊縫一定要待打好發泡劑後用水泥砂漿或細石砼填塞,以防開裂滲水。
4.牆麵粉刷使用不同品種砂漿要分清,不得混用,砂漿做到隨拌隨用,嚴禁使用過夜砂漿,操作時落地灰要隨時清理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