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建築工程要進行施工圖審查
2、設計職業責任保險制度進展緩慢
相較於通過強化建設單位設計質量責任方式,分散工程設計人員的職業責任風險,發展與促進工程設計職業責任保險的應用推廣,無疑是更為直接有效的風險保障方法。2019年9月,深圳印發的《關於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即提出推行勘察設計執業責任保險制度。
但令人遺憾的是,相較於「設計人員終身責任制」的政策推進發展,作為設計人員職業責任風險保障的「工程設計職業責任保險」卻遲遲未得到有效發展。在此次《徵求意見稿》中也並未提及設計職業責任保險的相關推進辦法、要求以及實施辦法。
客觀上來說,通過強化建設單位設計質量責任的方式來抑制其相關不規范市場行為,降低設計質量風險,並非絕對的有效辦法。在缺乏強力的市場監管機制下,不免有人會受資本利益驅使,鋌而走險,不顧設計安全施工、擅自更改設計。這也不可避免的加重著設計人員的職業責任風險,因此從設計人員責任風險保障角度而言,進一步推進「取消施工圖審」的重要前提,即是同時加快完善「工程設計職業責任保險」的市場應用推廣。
2020年4月1日,深圳將正式取消施工圖審制度,同時強化建設單位的設計質量責任,這對分散和轉移工程設計人員職業責任風險有一定效果,但其前提則是建設單位有著較高的自律與監管意識能力。相較而言,發展工程設計職業責任保險則是更為直接有效的風險保障方式,因此相關部門在推進取消施工圖審的同時,還應大力推進工程設計職業責任保險的推廣應用。
2. 建築施工圖審查資質怎麼辦理需要什麼資料
申報材料:
1、《審查機構認定申報表》一份;
2、法人營業執照(或工商預核准材料)復印件、法定代表人簡歷;
3、注冊資金、工作場所的證明;
4、申報表所列審查人員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人員登記表》一份;
5、申報表所列專職審查人員的《專職從事審查的注冊人員,在審查期間保留注冊資格,暫停勘察設計執業登記表》一份,聘用合同一份;
6、申報表所列兼職從事審查的注冊人員與審查機構簽訂至少一年以上的聘用合同、現工作單位同意本人兼職的證明各一份;
7、審查人員身份證、畢業證、職稱證、注冊資格證的復印件;
8、主要勘察設計業績證明材料。
(2)建築施工圖圖審擴展閱讀
一類審查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注冊資金不少於100萬元。
2、有健全的技術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
3、審查人員應當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15年以上所需專業勘察、設計工作經歷;主持過不少於5項一級以上建築工程或者大型市政公用工程或者甲級工程勘察項目相應專業的勘察設計;已實行執業注冊制度的專業,審查人員應當具有一級注冊建築師、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或者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資格,未實行執業注冊制度的,審查人員應當有高級工程師以上職稱。
4、從事房屋建築工程施工圖審查的,結構專業審查人員不少於6人,建築、電氣、暖通、給排水、勘察等專業審查人員各不少於2人;從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審查的,所需專業的審查人員不少於6人,其他必須配套的專業審查人員各不少於2人;專門從事勘察文件審查的,勘察專業審查人員不少於6人。
3. 施工圖審查是什麼意思
施工圖審查是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簡稱,是指建設主管部門認定的施工圖審查機構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對施工圖涉及公共利益、公眾安全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內容進行的審查。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施工圖審查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本行政區域內的施工圖審查工作的具體實施和監督管理工作。
(3)建築施工圖圖審擴展閱讀
2017年10月,國務院令對《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中有關施工圖審查的部分進行了修改,取消了其中「應當將施工圖設計文件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審查。」即相關部門不必對施工圖進行審查,沒有了法定義務和責任。
住建部於2018年12月29日又一次修訂《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提出「逐步推行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
直至此次《實施意見》提出「將加快探索取消施工圖審查」,從政府行政審查——市場操作政府監管——政府購買——取消,施工圖審查將走完其全生命周期。
4. 施工圖聯審和圖審有什麼區別
你是哪個地來區的? 不知道我理解的源對么。 聯審是指的 建設方 施工方 與設計方 一起三方的會審 就施工會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問題來跟設計方交流的一種方式
圖審 是辦理施工許可證前 要將圖紙送到當地主管部門 一般是 市審圖辦 來進行綜合性的審查 合格後蓋審圖辦的章 然後才能繼續辦理施工許可證。
5. 施工圖審查程序
1、建設單位在施工圖設計文件完成後,持以下相關資料,到當地圖紙審查中心填報《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申請書》,申請對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政策性和技術性審查。
1)兩套完整的施工圖設計文件(總平面圖、建築、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等);
2)批准立項文件或初步設計批准文件以及審定設計方案的通知書(復印件);
3)規劃部門核發的建設項目規劃許可證及附件(復印件);
4)審查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詳勘,一式兩份);
5)結構計算書及計算軟體名稱和相應的數據文件軟(光)盤;
6)設計單位資質證書副本(復印件);
7)建設工程設計合同(一式三份);
8)外來設計單位的注冊證明。
2、政策性審查合格後,當地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審查中心或其他具有相應資質的圖紙審查機構對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技術性審查。
3、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審查機構接受委託,對施工圖設計文件進行建築、結構、給水排水、暖通空調、電氣、動力等專業進行技術性審查。
4、施工圖設計文件經審查(或復審)合格後,施工圖設計審查機構提交《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意見書》和《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報告書》。
5、設計管理辦公室根據施工圖設計審查機構提交的《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意見書》和《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報告書》,簽發《山東省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批准書》。
6、建設單位持《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批准書》,到有關部門辦理施工許可等建設手續。
施工圖,是表示工程項目總體布局,建築物、構築物的外部形狀、內部布置、結構構造、內外裝修、材料作法以及設備、施工等要求的圖樣。
施工圖按種類可劃分為建築施工圖、結構施工圖、水電施工圖等;施工圖主要由圖框、平立面圖、大樣圖、指北針、圖例、比例等部分組成。目前我國的施工圖畫法已趨於成熟。
6. 建築工程圖紙是不是必須到圖審中心圖審圖審條件是什麼如果圖紙沒有圖審會有哪些隱患
(一)建築工程圖紙必須到圖審中心圖審。
據《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
第三條提到國家實施施工圖設計文件(含勘察文件,以下簡稱施工圖)審查制度。施工圖審查應當堅持先勘察、後設計的原則。施工圖未經審查合格的,不得使用。第十一條提到 施工圖設計文件未經審查批準的,不得使用。
(二)圖審條件(審查的主要內容)
據《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第十一條 審查機構應當對施工圖審查下列內容:
1、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
2、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的安全性;
3、是否符合民用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對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的項目,還應當審查是否符合綠色建築標准;
4、勘察設計企業和注冊執業人員以及相關人員是否按規定在施工圖上加蓋相應的圖章和簽字;
5、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必須審查的其他內容。
(三)圖紙沒有圖審會有的隱患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據《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
第三條 施工圖未經審查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十三條
審查機構對施工圖進行審查後,對審查不合格的,審查機構應當將施工圖退建設單位並出具審查意見告知書,說明不合格原因。同時,應當將審查意見告知書及審查中發現的建設單位、勘察設計企業和注冊執業人員違反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問題,報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
施工圖退建設單位後,建設單位應當要求原勘察設計企業進行修改,並將修改後的施工圖送原審查機構復審。
第二十九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施工圖審查監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審查提供資料
建設單位將施工圖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時,應同時提供下列資料:
(一)全套施工圖;
(二)批準的立項文件或初步設計批准文件;
(三)主要的初步設計文件;
(四)工程勘察成果報告;
(五)結構計算書及計算軟體名稱。
7. 建築施工圖審圖要點
十三、大樣圖設計
1.標准層住戶陽台欄桿高度不應小於1.05m,高層建築的欄桿高度應再適當提高,但不宜超過1.20m;(《民用建築設計通則》JGJ37一87)
2.上人女兒牆高度 m。
3.飄窗檯高度,挑出寬度 m。
4.公共空間處窗檯高度 m;
5、底層外窗和陽台門、下沿低於2M且緊鄰走廊或公用上人屋面的窗和門,應採取防衛措施。(依照《住宅設計規范》3.9門窗-3.9.2)
6、住宅戶門應採取安全防衛門(依照住3.9門窗-3.9.4)。
7、向外開啟的戶門不應妨礙交通。
8、幼兒經常接觸的1.30m以下的室外牆面不應粗糙,室內牆角、窗檯、暖氣罩、窗口豎邊等稜角部位必須做成小圓角。(《托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范》JGJ 39一87)
十四、陽台
1.排水坡度 ;
2.陽台挑出最遠處 m;
3.在大水時能否及時排水?
4、陽台應設置晾、曬衣物的設施。(《住宅設計規范》3.7.4)
5、若出現露台的女兒牆與外窗相接時,檢查女兒牆的高度是否高過窗檯;
6、陽台、屋頂平台的護欄凈高不應小於1.20m,內側不應設有支撐。(《托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范》JGJ 39一87)
7、室內樓梯欄桿(或欄板)的高度不應小於900mm。室外樓梯及水平欄桿(或欄板)的高度不應小於1100mm。
8、樓梯不應採用易於攀登的花格欄桿。(《中小學校建築設計規范》 GBJ 99一86)
9、陽台頂部(屋面)應設置雨棚。
10、對於可踏面的定義:(通則)欄桿高度應從樓地面或屋面至欄桿扶手頂面垂直高度計算,如底部有寬度大於或等於0.22m,且高度低於或等於0.45m的可 踏部位,應從可踏部位頂面起計算。
11、
十五、門窗
1、安全玻璃問題(《建築安全玻璃管理規定》第六條);
2、在冬季室外平均風速大於或等於3.0m/s的地區,對於1~6層建築,不應低於建築外窗空氣滲透性能的Ⅲ級水平;對於7~30層建築,不應低於建築外窗空氣滲透性能的II級水平。二、在冬季室外平均風速小於3.0m/s的地區,對於1~6層建築,不應低於建築外窗空氣滲透性能的Ⅳ級水平;對於7~30層建築,不應低於建築外窗空氣滲透性能的III級水平。(《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 GB 50176一93)
3、教室、實驗室靠外廊、單內廊一側應設窗。但距地面2000mm范圍內,窗開啟後不應影響教室使用、走廊寬度和通行安全。(《中小學校建築設計規范》 GBJ 99一86)
4、防火牆上不應開門窗洞口,如必須開設時,應採用甲級防火門窗,並應能自行關閉。《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J 16-87(2001年局部修訂)
5、附設在建築物內的消防控制室、固定滅火裝置的設備室(如鋼瓶間、泡沫液間)、通風空氣調節機房,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5h的隔牆和1.5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隔開。隔牆上的門應採用乙級防火門。《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J 16-87(2001年局部修訂)
6、緊靠防火牆兩側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2.00m;當水平間距小於2.00m時,應設置固定乙級防火門、窗。《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45-95(2001年局部修訂)
7、汽車庫、修車庫貼鄰其他建築物時,必須採用防火牆隔開。
設在其他建築物內的汽車庫(包括屋頂的汽車庫)、修車庫與其他部分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3.00h的不燃燒體隔牆和2.00h的不燃燒體樓板分隔,汽車庫修車庫的外牆門、窗、洞口的上方應設置不燃燒體的防火挑檐。外牆的上、下窗間牆高度不應小於1.2m。防火挑檐的寬度不應小於lm,耐火極限不應低於1.00h。(《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大規范》 GB 50067-97)
8、① 採用自然排煙的開窗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② 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於2.00m2,合用前室不應小於3.00m2。③ 靠外牆的防煙樓梯間每五層內可開啟外窗總面積之和不應小於2.00m2 。④ 長度不超過60m的內走道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於走道面積的2%。⑤ 需要排煙的房間可開啟外窗面積不應小於該房間面積的2%。《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45-95(2001年局部修訂)
9、江蘇省住宅設計標准DGJ32/J-2006,表4.8.3 起居室門最小寬度不小於1200。
10、活動室、寢室、音體活動室應設雙扇平開門,其寬度不應小於1.20m。疏散通道中不應使用轉門、彈簧門和推拉門。(《托兒所、幼兒園建築設計規范》JGJ 39一87)
11、大門設計有否考慮門禁設備要求,特別是地下室有自行車坡道、連通的通道時,各個入口的安全防護如何解決?
12、有無寬度大於900的平開窗?
十六、屋面構造
1.屋面防水是否合理?
2、屋面排水坡 。
3.匯水面積 m2 /個落水口 。
4.屋面防水構造大樣
十七、防火:
1、十一層及十一層以下的單元式住宅…開向樓梯間的戶門應為乙級防火門。(《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6.2.3.1 );
2、消防車道穿過建築物的門洞時,其凈寬和凈高不應小於4m;門垛之間的凈寬不應小於3.5m。
3、高層建築的底邊至少有一個長邊或周邊長度的1/4且不小於一個長邊長度,不應布置高度大於5m、進深大於4m的裙房,且在此范圍內必須設有直通室外的樓梯或直通樓梯間的出口。
4、電纜井、管道井、排煙道、排氣道、垃圾道等豎向管道井,應分別獨立設置;其井壁應為耐火極限不低於1.00h的不燃燒體;井壁上的檢查門應採用丙級防火門。《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45-95(2001年局部修訂)
5、電纜井、管道井與房間、走道等相連通的孔洞,其空隙應採用不燃燒材料填塞密實。《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45-95(2001年局部修訂)
6、一類高層建築和建築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築的下列部位應設排煙設施:
① 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② 面積超過1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45-95(2001年局部修訂)
7、噴淋頭間距應在2400至3600之間,且離牆不大於1800;
8、疏散照明燈的水平間距≤20米;對於袋形走道則水平間距≤10米;對於轉彎處不大於1米;
9、
十八、電氣
1、一類和二類住宅每套設一個電話終端出線口,三類和四類住宅每套設兩個。(依照6.5電氣-6.5.6電話通訊線路應預埋管線到住宅套內);
2、每套住宅宜預留門鈴管路。高層和中高層住宅宜設樓宇對講系統。(依照6.5電氣-6.5.7)
3、住宅的公共部位應設人工照明,除高層住宅的電梯廳和應急照明外,均應採用節能自熄開關。(依照住6.5電器-6.5.3)
十九、給排水
二十、二次設計:
註明下列內容需甲方另行委託進行二次深化設計。
① 櫥櫃設計
② 鋼結構造型二次選樣定板
③ GRC構件二次深化設計
④ 防護欄桿類甲方二次深化設計
⑤ 鋁合金、塑鋼、不銹鋼門窗二次深化設計
⑥ 石材類二次深化設計
二十一、其他:
1、平面尺寸檢查,看細部與總尺寸有無矛盾;
2、豎向尺寸檢查,看局部尺寸與總尺寸是否有矛盾;
二十二、圖紙質量
1.圖紙質量
2、圖紙是否齊全?
3.是否每個單位工程一份圖紙目錄、一套齊全的圖紙,一個圖號一張圖?
4.管理部門及各專業審查意見是否齊全?
8. 施工圖審查有哪些規定
1、2013年4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發布《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管理辦法》(住建部令第13號)第三條規定:國家實施施工圖設計文件(含勘察文件,以下簡稱施工圖)審查制度。施工圖未經審查合格的,不得使用。
2、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十一條
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制定。施工圖設計文件未經審查批準的,不得使用。
施工圖審查范圍:
建築工程設計等級分級標准中的各類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築工程項目均屬審查范圍。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結合本地的實際,確定具體的審查范圍。
(8)建築施工圖圖審擴展閱讀:
審查的內容:
1、主要內容
(一)建築物的穩定性、安全性審查,包括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體系是否安全、可靠。
(二)是否符合消防、節能、環保、抗震、衛生、人防等有關強制性標准、規范。
(三)施工圖是否達到規定的深度要求。
(四)是否損害公眾利益。
2、提供資料
建設單位將施工圖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時,應同時提供下列資料:
(一)全套施工圖。
(二)批準的立項文件或初步設計批准文件。
(三)主要的初步設計文件。
(四)工程勘察成果報告。
(五)結構計算書及計算軟體名稱。
9. 如何辦理建築工程施工圖審查備案
審查所需要的復資料:
1、全套的施制工圖。
2、批準的立項文件或初步設計批准文件。
3、主要的初步設計文件。
4、工程勘察成果報告。
5、結構計算書及計算軟體名稱。
(9)建築施工圖圖審擴展閱讀:
施工圖審查軟體:
施工圖審查是通過軟體來完成的。這也是為了充分應用計算機網路和通信等現代化技術手段,促進建設單位施工圖審查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提高審查工作效率,並最終實現異地同步、一體化、無紙化辦公的切實需求。
10. 建築工程圖紙審批怎麼審
建築工程圖紙審核制度
1.1項目部圖紙審核主責領導為項目總工程師,主責部門為工程部。
1.2審核程序
1.2.1施工圖紙會審分初審、內部會審和綜合會審,會審時間安排如下:
1.2.1.1初審:應安排在內部會審之前進行,發現問題交內部會審時解決。
1.2.1.2內部會審:安排在綜合會審之前進行,發現問題匯總後交綜合會審審定。
1.2.1.3綜合會審:在單位工程開工前完成,會審中發現問題在會議上協商解決,由設計單位統一提出設計變更通知單發送有關單位。
1.2.2圖紙會審前,主持部門或主持人應事先通知參加人員熟悉圖紙,准備意見,進行必要的核對和計算工作。
1.2.3綜合會審由工程技術部做圖紙會審記錄,存檔備查。工程技術部門應妥善保管業主方整理的綜合會審紀要。
1.2.4內部會審和初審由主持人做好詳細記錄,整理會審紀要,報公司工程管理部。
1.3會審主要內容
1.3.1圖紙要求採用的設備、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1.3.2設計圖紙與施工主要技術方案是否相適應。
1.3.3圖紙表達施工深度能否滿足施工需要。
1.3.4構建劃分和加工要求是否符合施工能力。
1.3.5改擴建工程新老系統間的銜接是否吻合,施工過渡方案是否可行(此項除對圖紙核對外,還應到施工現場進行實際情況校對。)
1.3.6各專業之間設計是否協調,如設備外形尺寸與基礎尺寸、建築物預留孔洞及預埋件與安裝圖紙要求、設備與系統連接部位、管線間相互關系等。
1.3.7設計上採用的新結構、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在施工技術、機具和物質供應上有無困難。
1.3.8專業圖之間、專業圖內各圖之間的銜接配合是否妥當,表格之間的規格型號、材料、數量是否一致,有無「錯、漏、缺」現象。
1.3.9能否滿足安全經濟運行要求和合理的檢修作業需要。
1.3.10施工圖紙上的材料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與材料表是否一致,是否符合現場實際。
1.4圖紙會審的記錄
1.4.1圖紙經過會審後,會審組織者應將會審中提出的有關設計問題、需及時解決的建議做好詳細的記錄。
1.4.2對會審提出的問題,凡是設計單位變更修改的,應記錄清楚,盡快地請設計部門發「變更設計通知單」,施工時按「變更設計通知單」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