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業總產值和建築業竣工產值各指什麼
建築業總產值就是,在預算范圍的產值。建築業竣工產值
就是竣工完成的產值。竣工面積就是已經完成的工程量。優良品率就是指完成量中優良數量。機械設備總工率就是機械全部功率。全員勞動生產率就是在最大條件下生產量。這些因素決定建築業的經濟效益,平衡國家經濟的一個指標。
2. 資產負債表哪個是建築業總產值
企業財務,生產,經營狀況
1.注冊資本:按工商營業執照內容填寫.
2.資產總額:指本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它權利.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3.固定資產:指本企業使用期超過一年的房屋及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4.流動資產:指本企業可以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5.負債總額:指本企業全部資產總額中,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將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6.凈資產:又稱所有者權益,指投資人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企業凈資產等於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余額.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7.實收資本:指企業實際收到的投資人投入的資本.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實收資本中如有外幣形式投入的資本,要摺合成人民幣形式填報.
8.國有資本: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以國有資產投入企業形式的資本金.按本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章程有關內容填寫.
9.法人資本:指其它法人單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資產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金.按本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章程有關內容填寫.
10.個人資本:指社會個人或者企業內部職工以個人合法財產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金.按本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章程有關內容填寫.
11.港澳台商資本:指我國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投資者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金.按本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章程有關內容填寫.
12.外商資本:指外國投資者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金.按本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章程有關內容填寫.
13.企業總收入:指本企業報告期內與生產經營直接有關的各項收入,包括建築業收入與其它收入.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14.建築業總產值:指本企業自行完成的按工程進度計算的建築安裝總產值.它包括建築工程產值,房屋,構築物修理產值,非標准設備製造產值等.
15.利潤總額:指本企業全年實現的利潤,虧損以"-"號表示.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16.所得稅:指本企業在報告期內按照國家的稅法規定交納的所得稅.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17.凈利潤:指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扣除所得稅後的利潤.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18.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原值:指與生產經營活動直接發生聯系的各類固定資產原值.如生產和行政管理用的房屋及建築物,施工機械,運輸設備及試驗設備和其他生產用固定資產.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固定資產"科目分析歸納填寫.
19.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凈值:指與生產經營活動直接發生聯系的各類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累計折舊後的凈值.
20.建築業增加值:指建築業企業在從事建築產品生產和提供勞務總值中除去外購物質產品價值,中間投入價值和勞務費用後新創造的價值和固定資產折舊後的轉移價值.
建築業增加值通常採用分配法計算,其計算公式為:建築業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稅金+營業利潤
具體公式為:建築業增加值=本年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工程施工應付工資+工程施工應付福利費+管理費用中的稅金+管理費中的勞動待業保險費+工程結算稅金及附加+營業利潤
21.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指本企業年度內(報告期)累計提取的折舊.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22.勞動者報酬:指勞動者從事生產活動而從生產單位得到的各種形式的報酬.勞動者報酬有三種基本形式:一是貨幣工資及收入,包括企業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薪金,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二是實物工資,包括企業以免費或成本價提供給勞動者的各種物質產品和服務;三是企業為勞動者個人支付的社會保險,具體包括生產單位向政府和保險部門支付的勞動,待業,養老,人身,醫療,家庭財產保險等.
23.生產稅凈額:指本企業向政府繳納的生產稅與政府向企業支付的生產補貼相抵後的差額.生產稅的計算公式為:生產稅凈額=生產稅-生產補貼.
生產稅主要包括:營業稅,產品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特別消費稅等,及繳納的各種規定費用,如教育附加,排污費等.
24.營業利潤:指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再減去期間費用.營業利潤計算公式為:
營業利潤=工程結算利潤+產品銷售利潤+勞務作業利潤+材料銷售利潤+對外承包工程利潤+其他銷售利潤+多種經營利潤+機械設備租賃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25.建築業勞動生產率:指企業全部職工按其完成的建築業總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其公式為:
建築業總產值÷報告期內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
26.資產負債率:指企業全部資產總額中,借用外部資金所佔份額的指標.計算公式為:年末負債總額÷年末資產總額×100%.按本報告期期末財務報告數據填寫.
27.凈資產收益率:指企業運用凈資產獲得收益的能力.
凈利潤(利潤總額-應交所得稅)÷〔(年初所有者權益+年末所有者權益)÷2〕×100%
28.資本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29.近三年工程結算收入:指本企業承包工程實現的工程價款結算收入.按企業財務報告分年度填寫.新設立企業不填此項.
3. 二級建築企業最低年產值是多少
二級建築企業三年內有一年最高產值是8000萬以上就可以。具體規定如下:
二級資質標准:
、企業近5年承擔過下列6項中的4項以上工程的施工總承包或主體工程承包,工程質量合格。
(1)12層以上的房屋建築工程;
(2)高度50米以上的構築物或建築物;
(3)單體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築工程;
(4)單跨跨度21米以上的房屋建築工程;
(5)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區或建築群體;
(?)單項建安合同額3000萬元以上的房屋建築工程。
2、企業經理具有8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工作經歷或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技術負貪人具有8年以上從事建築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並具有本專業高級職稱;財務負責人具有中級以上會計職稱。
企業有職稱的工程技術和經濟管理人員不少於15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不少於100人;工程技術人員中3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不少於2人,具有中級職稱的人員不少於20人。
企業具有的二級資質以上項目經理不少於12人。
3、企業注冊資本金2000萬元以上『企業凈資產2500萬元以上。
4、企業近3年最高年工程結算收入8000萬元以上。
5、企業具有與承包工程范圍相適應的施工機械和質量檢測設備。
4. 建築業產值指什麼
產值就是成本加利潤.
月報就是該工程每月建築成本加上利潤.工程完畢累計就是總產值.
5. 建築業總產值是什麼
建築業總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建築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建築業產品的總回和。反映答建築業生產成果的綜合指標。
建築業總產值主要包括:
1、建築工程產值。
2、設備安裝工程產值。
3、房屋、構築物修理產值。
4、非標准設備製造產值。計算方法原則上按工廠法計算,即以獨立核算的企業為對象,按其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計算產值,企業內部不重復計算。
(5)建築業年產值擴展閱讀:
施工產值計算,一般與編制施工圖預算所用的方法相同,即以實物工程量乘預算單價,加上施工管理費、獨立費(指施工管理費以外單獨計算的費用)、利潤和稅金。
建築業總產值的價值構成有兩部分:
1、建築生產活動中的物質消耗價值,即材料、燃料、結構件、固定資產折舊等轉移價值。
2、在建築生產活動中新創造的價值,如稅金、利潤、工資、利息支出等。從建築業總產值中扣除轉移價值即為建築業凈產值,是國民收入的組成部分。由於它不受轉移價值的影響,能較確切地反映企業貢獻的大小,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可據以全面考核企業經營的經濟效果,所以在核算指標體系中,已日益受到重視。
6. 建築業總產值為什麼會比竣工產值低
郭敦顒回答:這主抄要是由於襲不同系統統計的差異造成的。
建築業總產值是按年度時間內的總產值計算的;
竣工產值是在當年竣工對象的產值計算的。
竣工產值包括往年未竣工項目的建築產值,但不包括當年未竣工項目的在建建築產值;
而建築業總產值,是當年所有建築項目在當年發生的建築產值,而不論竣工與其,自然這不包括當年竣工而在往年發生的建築產值。
其次由於統計系統不同,也往往對結果進行某些不同的調整,這也會產生差異。
7. 建築業總產值和工程結算收入有什麼區別
【1】建築業總產值=已結算工程款及未結算工程款之和
【2】企業總收入=各種收入之和
【3】工程結算收入是指建築企業已收到工程款
【1】》【2】>[3]
8. 建築業總產值和建築業竣工產值各指什麼
建築業總產值就是,在預算范圍的產值。建築業竣工產值 就是竣工完成的產值。竣工面積就是已經完成的工程量。優良品率就是指完成量中優良數量。機械設備總工率就是機械全部功率。全員勞動生產率就是在最大條件下生產量。這些因素決定建築業的經濟效益,平衡國家經濟的一個指標。
9. 建築業總產值與企業總收入、工程結算收入區別它們之間關系急。
【1】建築業總產值=已結算工程款及未結算工程款之和
【2】企業總收入=各種收入之和
【3】工程結算收入是指建築企業已收到工程款
【1】》【2】>[3]
國際會計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