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綜合布線施工標准和驗收標准
綜合布線系統施工規范方案
( 一)施工前的檢查
1.在安裝工程之前,必須對設備間的建築和環境條件進行檢查,具備下列條件方可開工:
(1)設備間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室內牆壁已充分乾燥。設備間門的高度和寬度應不妨礙設備的搬運,房門鎖和鑰匙齊全;
(2)設備間地面應平整光潔,預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數量、位置、尺寸均應符合工藝設計要求;
(3)電源已經接入設備間,應滿足施工需要;
(4)設備間的通風管道應清掃干凈,空氣調節設備應安裝完畢,性能良好;
(5)在鋪設活動地板的設備間內,應對活動地板進行專門檢查,地板板塊鋪設嚴密堅固,符合安裝要求,每平米水平誤差應不大於2mm,地板應接地良好,接地電阻和防靜電措施應符合要求。
2.交接間環境要求
(1)根據設計規范和工程的要求,對建築物的垂直通道的樓層及交接間應做好安排,並應檢查其建築和環境條件是否具備。
(2)應留好交接間垂直通道電纜孔孔洞,並應檢查水平通道管道或電纜橋架和環境條件是否具備。
(3).器材檢驗要求(略)
(4).安全要求(略)
(5).技術准備(略)
(二)雙絞線傳輸通道施工 1. 金屬管的敷設 (1)金屬管的要求 金屬管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表面不應有穿孔、裂縫和明顯的凹凸不平,內壁應光滑,不允許有銹蝕。在易受機械損傷的地方和在受力較大處直埋時,應採用足夠強度的管材。 (2)金屬管的切割套絲 在配管時,根據實際需要長度,對管子進行切割。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鋼鋸、管子切割刀或電動切管機,嚴禁用氣割。 管子和管子連接,管子和接線盒、配線箱的連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進行套絲。套絲時,先將管子在管鉗上固定壓緊,然後在套絲,套完後應立即清掃管口,將管口端面和內壁的毛刺銼光,使管口保持光滑。 (3)金屬管的彎曲 在敷設時,應盡量減少彎頭,每根管的彎頭不應超過3個,直角彎頭不應超過2個,並不應有S彎出現。 金屬管的彎曲一般都用彎管進行。先將管子需要彎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彎管器內,焊縫放在彎曲方向背面或側面,以防管子彎扁,然後用腳踩住 管子,手板彎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彎度。 暗管管口應光滑,並加有絕緣套管,管口伸出部位應為25-30mm。 (4)金屬管的連接 金屬管連接應牢靠,密封應良好,兩管口應對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帶螺紋的管接頭的長度,不應小於金屬管外徑的2.2倍。金屬管的連接採用短套接時,施工簡單方便;採用管接頭螺紋連接則較美觀,可保證金屬管連接後的強度。 金屬管進入信息插座的接線盒後,暗埋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進入盒內的露出長度應小於5mm。明設管應用鎖緊螺母或帶絲扣管帽固定,露出鎖緊螺母的絲扣為2-4扣。 (5)金屬管的敷設 a. 金屬管的暗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預埋在牆體中間的金屬管內徑不宜超過50mm,樓板中的管徑宜為15-25mm,直線布管30mm處設置暗線盒。 *敷設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屬管,其它基應堅實、平整、不應有沉陷,以保證敷設後的線纜安全運行。 *金屬管連接時,管孔應對准,接縫應嚴密,不得有水泥、沙漿滲入。管孔對准、無錯位,以免影響管、線、槽的有效管理,保證敷設線纜時穿設順利。 *金屬管道應有不小於0.1%的排水坡度。 *建築群之間金屬管的埋設深度不應小於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設時,不應小於0.5m。 *金屬管內應安置牽引線或拉線。 *金屬管的兩端應有標記,表示建築物、樓層、房間和長度。 b.光纜與電纜同管敷設時,應在金屬管內預置塑料子管。將光纜敷設在子管內,使光纜和電纜分開布放,子管的內徑應為光纜外徑的2.5倍。 2.金屬線槽的敷設 (1) 線槽安裝要求 * 線槽安裝位置應符合施工圖規定,左右偏差視環境而定,最大不應超過50mm; * 線槽水平每米偏差不應超過2mm; * 垂直線槽應與地面保持垂直,並無傾斜現象,垂直度偏差不應超過3mm; * 線槽節與節間用接頭連接板拼接,螺釘應擰緊。兩線槽拼接處水平度偏差不應超過2mm; * 當直線段橋架超過30m或跨越建築物時,應有伸縮縫。其連接宜採用伸縮連接板; * 線槽轉彎半徑不應小於其槽內的線纜最小允許彎曲半徑的最大者。 * 蓋板應緊固。 * 支吊架應保持垂直,整齊牢靠,無歪斜現象。 (2) 水平子系統線纜敷設支撐保護 預埋金屬線槽支撐保護要求: a. 在建築物中預埋線槽可為不同的尺寸,按一層或兩層設置,應至少預埋兩根以上,線槽截面高度不宜超過25mm; b. 線槽直埋長度超過15m或在線槽路由交叉、轉彎時宜設置拉線盒,以便布放線纜盒時維護。 c. 拉線盒蓋應能開啟,並與地面齊平,盒蓋處應能開啟,並採取防水措施。 d. 線槽宜採用金屬管引入分線盒內。 設置線槽支撐保護: a. 水平敷設時,支撐間距一般為1.5-3m,垂直敷設時固定在建築物構體上的間距宜小於2m; b. 金屬線槽敷設時,下列情況設置支架或吊架:線纜接頭處、間距3m、離開線槽兩埠0.5m處、線槽走向改變或轉彎處。 在活動地板下敷設線纜時,活動地板內凈空不應小於150mm。如果活動地板內作為通風系統的風道使用時,地板內凈高不應小於300mm。 在工作區的信息點位置和線纜敷設方式未定的情況下,或在工作區採用地毯下布放線纜時,在工作區宜設置交接箱。 (3) 干線子系統線纜敷設支撐保護 線纜不得布放在電梯或管道豎井內。 干線通道間應溝通。 弱電間中線纜穿過每層樓板孔洞宜為方形或圓形。 建築群子系統線纜敷設支撐保護應符合設計要求。
綜合布線工程驗收規范
本規范是根據建設部建標200467號文件《關於印發"二00四年工程建設國家標准制定、修訂計劃"的通知》的要求,對原《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CB/T 50312-2000工程建設國家標准進行了修訂,由信息產業部作為主編部門,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會同其他參編單位組成規范編寫組共同編寫完成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公告第620號
建設部關於發布國家標准《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的公告
現批准《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為國家標准,編號為GB 50312--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5.2.5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原《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GB/T 50312--2000同時廢止。
本規范由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
❷ 建築工程常識中地面線槽布線方式有哪些優點
1) 用地面線槽方式,信息出口距配線間的距離不受限制。 地面線槽每隔4〜8m接一個出線盒或分線專盒,布線時極為簡捷方便屬,因此布線距離不限。
2) 如果採用屏蔽措施,強、弱電可以走同路由相鄰的地面 線槽,而且可以接到同一線盒內的各自插座,但產品的質量要過關。
3) 適用於大開間或需要臨時隔斷的場合,容易適應各種布 置和變化,布置也靈活方便。
4) 地面線槽方式能提高商業樓宇的檔次。大開間辦公是現 代流行的辦公室布局,只有高檔樓宇才能夠提供這種地面線槽方式布線的大開間辦公室。
❸ 建築工程中綜合布線需要算哪些量
綜合布線有7個子系統,都需要算量。新手可以去千家布線網去學習下。
❹ 綜合布線與建築工程的配合有哪些注意事項
綜合布線施工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如下:(1)當電纜在兩個終端有多餘線纜時,應按照需要的長度將其剪掉,而不應將其捲起並捆綁起來。(2)電纜的接頭處反纏繞開的線段距離不應超過2cm,過長會引起較大的近端串擾。(3)在接頭處,電纜的外保護層需要壓在接頭中而不能在接頭外.因為當電纜受到外界拉力時,受力部分應該由整個電纜承受,否則受力的是電纜和接頭連接的金屬部分。(4)在電纜接線施工時,電纜的拉力是有一定限制的,一般為9kg左右,這個需要和電纜的供應商確認其拉力.過大的拉力會破壞電纜的對絞,從而降低線纜使用性能指標。類布線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如下:(1)因為6類銅導體通常比5類線粗,加之有些廠家由於技術原因要在線對中增加十字骨架,確保達到6類線標准規定的性能指標,所以6類線纜的外徑要比一般的5類線粗.為了避免線纜的纏繞(特別是在彎頭處),在管線設計時一定要注意管徑的填充度,根據GB50311-2007標准規定:纜線布放在管與線槽內的管徑與截面利用率,應根據不同類型的纜線做不同的選擇.管內穿放大對數電纜或4芯以上光纜時,直線管路的管徑利用率應為50%~60%,彎管路的管徑利用率應為40%~50%.管內穿放4對對絞電纜或4芯光纜時,截面利用率應為25%~30%.布放纜線在線槽內的截面利用率應為30%~50%.通常內徑20mm的線管裡面放兩根6類非屏蔽線為宜。(2)橋架設計合理,保證合適線纜彎曲半徑.上下左右繞過其他線槽時,轉彎坡度要平緩,考慮兩端線纜下垂受力後是否還能在不壓線纜的前提下蓋上蓋板。(3)6類安裝過程中主要是注意拉力的控制,對於帶卷軸包裝的線纜,建議兩頭至少各安排一名工人,把卷軸套在自製的拉線桿上,放線端的工人先從卷軸箱內拉出一部分線纜,供合作者在管線的另一端抽取,預拉出的線不能過多,避免多根線在場地上纏結環繞。(4)拉線工序結束後,兩端留出的冗餘線纜要整理和保護好,盤線時要順著原來的旋轉方向,線圈直徑不要太小,固定在橋架、吊頂或紙箱內,做好標注。
❺ 家裝時弱電布線是什麼時間進入最好建築施工中綜合布線處於一個什麼位置
家裝布線常規程序:1.在預埋附段跟進板柱的預埋管;2.在砌牆批盪完成時版,或牆面定好厚度點完權成時可以固定底盒、做牆壁預埋線管;3.布線最好在地板磚鋪帖前把室內線布好,(因為在穿線時可能會遇到線通不過的情況,可以在地板磚墊層內再做管,以達到全部暗裝的目的,故需在鋪地板磚前穿線最佳。)
❻ 建築工程常識中綜合布線系統應遵循的國內標准有哪些
在綜合布線系統工程中,常用的標准主要有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和驗收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標准。此外,還有名詞術語、符號、代號和制圖方法等各類標准(包括通用圖集和其他規定或規范)。它們都是工程建設各個階段的科學技術依據。這些標准或規范等文件是促進技術進步、改善工程管理、減少各種消耗、降低建設造價、確保工程質量和提高經濟效益的有力手段和重要保證。
國內標准分為國家標准(包括國家工程建設標准和國家性標准)、行業標准(包括行業工程建設標准、行業性標准和內部標准)和協會性標准3種
❼ 在未竣工的建築樓層里,進行室內工程,綜合布線工程施工時,可能存在哪些危險源
存在建築物臨邊防護;洞口防護;高空墜落;臨時用電;消防安全等危險。
施工現場必須根據工程對象的特點和條件充分識別各個施工階段、部位和場所需控制的危險源。識別方法可採用現場交談詢問、經驗判斷、查閱事故案例、工作任務和工藝過程分析、安全檢查表法等方法。危險源的確定程序一般如下:
1、找出可能引發事故的生產材料、物品、設施或設備、各種能源(如電、磁、射線等)的性質和某個系統、生產過程的工藝及進入施工現場所有人員的活動狀態。
2、對兩類危險源所包括的因素進行事故樹分析。從一個可能的事故開始一層一層的逐步尋找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並分析這些事故原因之間的相互邏輯關系,用邏輯樹把這些原因以及它們的邏輯關系表示出來。
3、將危險源分出層次,找出最危險的關鍵單元。
4、確定是否屬於「重大危險源」。通過對危險源傷害范圍、性質和時效性的分析,將其中導致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較大且事故發生後會造成嚴重後果的危險源定義為重大危險源。
如在建築工程施工中造成人員傷害的重大危險源常見的有:高處墜落、機械傷害、物體打擊、坍塌、觸電、中毒等,而這些事故70%以上是通過「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
這些危險源在施工中主要表現為深基坑開挖與支護、腳手架和模板的搭拆、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機和施工電梯的安裝與運行、結構施工中臨邊與洞口防護、地下工程作業、消防、職業健康和交通運輸等施工活動。
5、對重大危險源要進行危險性評價和事故嚴重度評價。評價時要考慮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和將來)和三種狀態(正常、異常和緊急)情況下的危險,通過半定量的評價方法(風險評價)分析導致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後果來確定危險的大小。
6、確定危險源。按危險性大小依次確定危險源的順序。
(7)建築工程布線擴展閱讀
1、危險源的內涵
根據事故致因理論,建築施工項目安全危險源是指在建設施工現場的生產活動中,可能發生的導致人身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物質損壞、環境破壞等意外潛在的不安全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所形成的根源或狀態。
這些不安全因素包括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等的不安全意識、情緒和行為;機具、材料、施工設施及輔助設施等的不安全狀態;環境、氣候、季節及地質條件等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的缺陷等。
2、危險源的類型
根據能量意外釋放理論,導致建築安全事故的一個最直接的原因是危險源能量的意外釋放或有害物質的泄露。在建築安全生產領域危險源是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存在的,它的實質是具有潛在危險的源點或部位。
是爆發事故的源頭,是能量、危險物質集中的核心,是能量從那裡傳出來或爆發的地方。根據危險源在事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可以把危險源分為兩類,即第一類危險源和第二類危險源。
❽ 在建築電氣工程中什麼是綜合布線請說的通俗易懂些
所謂綜合布線系統是指按標準的、統一的和簡單的結構化方式編制和布置各種建築物(或建築群)內各種系統的通信線路,包括網路系統、電話系統、監控系統、電源系統和照明系統等。因此,綜合布線系統是一種標准通用的信息傳輸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是智能化辦公室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基礎設施,是將所有語音、數據等系統進行統一的規劃設計的結構化布線系統,為辦公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質介質,支持語音、數據、圖文、多媒體等綜合應用。
傳統布線如電話、計算機區域網都是各自獨立的。各系統分別由不同的廠商設計和安裝,傳統布線採用不同的線纜和不同的終端插座。而且,連接這些不同布線的插頭、插座及配線架均無法互相兼容。辦公布局及環境改變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需要調整辦公設備或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需要更換設備時,就必須更換布線。這樣因增加新電纜而留下不用的舊電纜,天長日久,導致了建築物內一堆堆雜亂的線纜,造成很大的隱患。維護不便,改造也十分困難。隨著全球社會信息化與經濟國際化的深入發展,人們對信息共享的需求日趨迫切,就需要一個適合信息時代的布線方案。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貝爾實驗室(Bell)的專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在辦公樓和工廠試驗成功的基礎上,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率先推出SYSTIMATMPDS(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已推出結構化布線系統SCS。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50311-2000命名為綜合布線GCS(Genericcablingsystem)。
綜合布線是一種預布線,能夠適應較長一段時間的需求。
❾ 建築物網路布線施工主要分為什麼和什麼兩種
網路線路和電話局線路
❿ 工程項目的招標三種方式,對於建築物的綜合布線系統3種不同的布線系統等級
1、按照我國《招標投標法》規定,招標方式分為公開招標、邀請招標。
1)公開招標
公開招標是指招標人(業主)以招標公告的方式邀請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參加投標的一種方式。公開招標也稱為開放型招標,是一種無限競爭性招標。採用這種招標,由招標人利用報刊、電台、廣播等形式,公開發表招標公告宣布招標項目的內容和要求。公開招標不要地區的限制,各承包企業凡對此感興趣者,通過資格預審後,都有權利購買招標文件,積極參加投標活動,招標人則可在眾多的投標人中優選出理想的承包人(或企業)為中標人。
我國規定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以及全部或控股的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建設項目,都應公開招標。
2)邀請招標
邀請招標是指招標人(業主)以投標邀請書的方式邀請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參加投標的一種方式。這是一種有限競爭性的招標,招標人根據工程特點,有選擇地邀請若干具有承包改項目能力的承包人前來投標。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經批准可以進行邀請招標:
① 項目技術復雜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少數幾家潛在投標人可供選擇;
② 受自然地域環境限制的;
③ 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或搶險救災,適宜招標但不宜公開招標的;
④ 擬公開招標的費用與項目的價值相比,不值得的;
⑤ 法律、法規規定不宜公開招標的
《招標投標辦法》規定: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邀請招標,應當經國務院發展計劃部門批准;地方重點建設項目的邀請招標,應當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國有資金投資(控股)的需要批準的工程建設項目的邀請招標,應當經項目審批部門批准立項,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審批。
2、綜合布線系統分為:
1) 基本型綜合布線系統;
2) 增強型綜合布線系統;
3) 綜合型綜合布線系統。
下面簡述之。
1. 基本型綜合布線系統
基本型綜合布線系統方案,是一個經濟有效的布線方案。它支持語音或綜合
型語音/數據產品,並能夠全面過渡到數據的非同步傳輸或綜合型布線系統。它的
基本配置:
1) 每一個工作區有1個信息插座;
2) 每一個工作區有一條水平布線4對U T P系統;
3) 完全採用11 0 A交叉連接硬體,並與未來的附加設備兼容;
4) 每個工作區的干線電纜至少有2對雙絞線。
它的特性為:
1) 能夠支持所有語音和數據傳輸應用;
2) 支持語音、綜合型語音/數據高速傳輸;
3) 便於維護人員維護、管理;
4) 能夠支持眾多廠家的產品設備和特殊信息的傳輸。
2. 增強型綜合布線系統
增強型綜合布線系統不僅支持語音和數據的應用,還支持圖像、影像、影視
、視頻會議等。
它具有為增加功能提供發展的餘地,並能夠利用接線板進行管理,它的基本
配置:
1) 每個工作區有2個以上信息插座;
2) 每個信息插座均有水平布線4對U T P系統;
3) 具有11 0 A交叉連接硬體;
4) 每個工作區的電纜至少有8對雙絞線。
它的特點為:
1) 每個工作區有2個信息插座,靈活方便、功能齊全;
2) 任何一個插座都可以提供語音和高速數據傳輸;
3) 便於管理與維護;
4) 能夠為眾多廠商提供服務環境的布線方案。
3. 綜合型綜合布線系統
綜合型布線系統是將雙絞線和光纜納入建築物布線的系統。它的基本配置:
1) 在建築、建築群的干線或水平布線子系統中配置6 2 . 5 μ m 的光纜;
2) 在每個工作區的電纜內配有4對雙絞線;
3) 每個工作區的電纜中應有2對以上的雙絞線。
它的特點為:
1) 每個工作區有2個以上的信息插座,不僅靈活方便而且功能齊全;
2) 任何一個信息插座都可供語音和高速數據傳輸;
3) 有一個很好環境,為客戶提供服務。
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方案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環境、用戶要求來確定
的。其要點為:
1) 盡量滿足用戶的通信要求;
2) 了解建築物、樓宇間的通信環境;
3) 確定合適的通信網路拓撲結構;
4) 選取適用的介質;
5) 以開放式為基準,盡量與大多數廠家產品和設備兼容;
6) 將初步的系統設計和建設費用預算告知用戶。
參考地址:http://ke..com/link?url=tw43OT0Mg-RdJkI4eV_Zuj-UFga-_
希望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