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工程用的水準儀一般精度是多少的啊
水準儀的精度根據不用領域不同要求而不同;測到0.1比較難,0.2可以達到
⑵ 如何控制好工程測量的精度
1引言
現今,我國城市化進程加速,國際承包業務逐漸成熟。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我國的建築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天地和美好的前景。但是隨著建築項目的成熟,其要求也會越來越嚴格。建築施工測量精度對一個建築項目
的好壞息息相關。筆者將就建築施工測量精度控制的方法進行分析。
2施工測量概述
施工測量就是各項工程在施工階段所進行的測量工作。施工測量的基本任務是施工測量(也稱為放樣)。根據施工圖,並且按照施工和設計的要求,在實地標定出設計好的建築物的形狀、位置、高程以及大小等。施工
測量工作是施工的重要部分,測量精度的高低直接影響了施工質量的好壞。施工測量始終貫穿於建築物施工階段的整個過程:在准備階段時,需將場地進行平整,把圖上設計建築物的位置測設到地面上;在施工期間,對開
挖基槽、砌築基礎和牆身等等,一定要精確標定軸線和標高;在施工以及運營中,要對建築物的構件安裝與機器設備安裝,作軸線的定位和安裝高程的測量進行變性觀測,及時檢查沉降情況。
3施工測量的精度控制方法
3.1建築施工中的放樣方法以及對測量精度分析
在施工過程中,放樣點位的方法要靈活選擇,根據實際情況和限制選擇適當地方法。但是這樣的基本元素是距離和角度。
3.1.1測量角度的放樣方法的精度分析
測量角度的放樣方法的精度分析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測量經緯儀數據中的誤差為m中,目標數據的偏心誤差是m偏,則測量儀器的誤差為m儀,測量數據角度本身所具有誤差為m本,因為外界因素影響的誤差是m外,那
么:m中=m偏=m儀≤0.15mβ,m本=m外≤0.63mβ。
3.1.2測量距離的放樣方法的精度分析
每項的測量所得的偶然誤差和測量系統的誤差的不同影響,而將用m偶和m系來代表他們,但是測量所得的數據不可以超過以下數值:m偶≤0.45ms/n,m系≤0.15ms/n。在該式中,n是測量尺段數。
另外,在通過測距儀進行測量間距時,生產廠家一般都會給下列線性表達式ms=a+b×10-6×S。隨著測量器的全站儀在建設工程中的廣泛使用,坐標放樣法變得非常簡便。另外,在公式mp=±√[ms2+s2(mβ/p)]的計算
中我們不難發現,放樣點位的誤差其實是和測量邊長的誤差、測量角度的誤差以及測量點到測量放樣點之間的間距有關系的。
3.2建築施工的控制網的測量精度分析
建築測量任務的第一步就是組建施工控制網。組建施工控制網是按照控制網中的控制點,根據設計圖紙的具體要求進行非建築物中的主軸線測量具體的數據。然後根據其餘的部位位置根據幾何公式和標尺進行分別測
量。控制網的精確決定了下一步測量工作結果的好壞,起到了關鍵作用。我們要先分析控制網的測量,以此來判定它是否滿足測量限差。比如,假定工程建築物所對的軸線限差為△,建築物所對的軸線中定位的誤差m,是
建築物所對的軸線中的定位誤差允許為(△)的一半,即:m=+△/2(5)。一般,在建築施工測量的過程中,軸線中的定位誤差m包括建築施工的誤差m測與建築工程測量的誤差m施兩大部分,即m2=m。保證建築施工中的測量
任務就是確保建築物中的工程質量。大多情況下,在建築施工過程中,建築施工的方法和現場工作條件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達到一個精確的測量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們只有通過合適的測量方法和適當地測量措施,才能
有把握保證測量中出現的誤差在我們所規定的計劃范圍之內。故我們可以將測量的誤差值取為建築施工中的誤差的1/2,即:m測=1/2m施。最終可以測到m測=m/3。相比建築施工放樣方法來說,建築工程式控制制測量方法要
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測量。對於觀測的具體條件倒是沒有什麼限制,同時也能夠對所得的觀測數據施行平差的處理方法,因此,得到的控制誤差要比放樣誤差小一點。經過對放樣誤差的處理,我們也可以忽略不計,因此
取:m放=√2m控。經過推導最終得出m控=m/3=△/6。建築施工物的性質和建築施工物的規模影響了建築物測量限差取值的差異。
3.3控制網在施工等級最低時確定精度分析
在進行控制網的施工等級最低時確定精度分析時,要根據現場的具體條件、施工設計的精度和測量儀器設備進行控制網的設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控制網形式的布設,保證控制網的穩定性、經濟實用性、靈活性以及
精度。同樣,只有分析在施工中的控制網精度值,才能得出施工中的放樣。對控制點的測量精度一定要嚴格要求,控制網在施工等級的最低精度就是根據這個而來的,只有這樣,才能得出精確的控制點。相對一些等級最低
的施工控制網之中的相鄰的點位的精度,則包括了相鄰點的測量邊長的誤差和測角之間的誤差。相鄰點位測量精度公式為:mγ=(ms/s)2s2+(mβ/ρ)sγ2。
4建築施工控制網路的布置原因及特點分析
4.1建築施工控制網路的布置原因
4.1.1位點的密度和位置,不能滿足於施工要求的勘測階段所建立的測圖控制網
這是因為它的目的是為測圖而服務的。因此,點位的選擇應該根據地形的實際條件來確定,它不能只考慮建築物的整體布局,所以在點的分布和其密度方面不能滿足施工放樣的所有要求,更何況有的控制點可能遭到毀
壞或者不靠譜。
4.1.2精度上不能滿足施工的要求
測圖比例尺的大小確定了測圖控制網的精度的大小。而工程的性質又確定了建築施工網的精度。它一般比測圖控制網的精度高。因此,我們要以此來建立旌工的網路。這對工程的結果很重要。
4.2施工控制網路的特點
4.2.1控制點控制范圍小、密度大,精度要求較高。
如果工程施工區比測區較小,控制網的控制范圍也會隨之較小。一般來說,勘測的面積是廠區面積的1.3至1.5倍,再加上水源、實際棄碴場等,勘測面積能達到廠區面積的2至3倍,有的甚至可以達到10倍。施工圖的
主要任務就是放樣建築物的軸線,因為這些軸線,其偏差值都有一定的范圍。
4.2.2使用次數過多
一般在施工過程中,控制點常常直接用於放樣,忽略了很多重要步驟,不利於建築工程的總體效果。
4.2.3建築施工控制網路受施工的干擾因素影響較大
在現代工程的施工中,經常會採用立體交叉同時作業的方法,使得施工高度相差太大,對於控制點閫的通視不利,而且一些機械設備也會在施工測量中擋住施工人員視線等等。
因此,控制點位應該進行恰當地分布,密度也要盡量大些,以便施工人員在工作中有所選擇。
4.2.4投影面選擇靈活
在投影面選擇的這一方面,靈活性很高。因為施工放樣所應用的是控制點間的實際間距,所以施工網的基線不用投影在平均海水面上,這樣就可以避免麻煩。
5確定施工網精度的原則
在建築施工階段,測量工作直接為施工服務,測量工作的耩度,則主要體現在相鄰柱點的相對位置上。對各種不同的建築物中的各個不同部分,這些精度要求並不完全相同。施工網精度的確定,應該從各種建築物放樣
的精度要求來進行考慮。對某些建築元素來說,雖然它們之間相對位置的精度要求高,但可利用它們之間的幾何聯系進行放樣。因此在考慮控制網的精度時,可忽略它們。在確定了精度要求之後,就可用它來推算控制網
的必要精度.此時,必須要根據控制網布設的情況和放樣的條件來考慮一下控制網誤差與細部放樣誤差的不利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合理的確定施工網的精度。
⑶ 建築工程結算精度控制在多少以內
工程結算抄誤差應當控制在3%以內。襲
擬審的工程預結算與同類型預結算單方造價進行對比,若出入在1%—3%以內,根據本地區要求,再按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分解,邊分解邊對比,對出入較大者,就進一步審核。
工程結算是指施工按照承包和已完工程量向建設單位(業主)辦理工程價清算的經濟文件。工程建設周期長,耗用資金數大,為使建築安裝在施工中耗用的資金及時得到補償,需要對工程價款進行中間結算(進度款結算)、年終結算,全部工程竣工驗收後應進行竣工結算。 在會計科目設置中,工程結算,為建造承包商專用的會計科目。 工程結算是工程項目承包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⑷ 施工測量的精度高低,和建築物的抗震等級有關系不
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根據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個因素確定,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一級至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四個級別。在中國建築業中,已經開始嚴格執行這個等級標准。
各抗震設防類別的高層建築結構,其抗震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1)甲類、乙類建築:當該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該地區的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
當建築場地為Ⅰ類時,應允許仍按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⑴框架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C`.應增大20%;
⑵框架梁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數≈「應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區箍筋構造最小配箍率應增大10%。
⑶框支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採用型鋼混凝士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②底層柱下端及與轉換層相連的柱上端的彎矩增大系數取1.8,其餘層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R`應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R`應增大20%;地震作用產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數取1.8,但計算柱軸壓比時可不計該項增大;
⑷筒體、剪力牆應符合下列要求:
②一般部位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最小配筋率應取為0.35%,底部加強部位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最小配筋率應取為0.4%;
③約束邊緣構件縱向鋼筋最小構造配筋率應取為1.4%.配箍特徵值宜增大20%;構造邊緣構件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應小於1.2%;框支剪力牆結構的落地剪力牆底部加強部位邊緣構件宜配置型鋼,型鋼宜向上、下
各延伸一層。
⑸剪力牆和簡體的連梁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當跨高比不大於2時,應配置交叉暗撐;
②當跨高比不大於1時,宜配置交叉暗撐;
③交叉暗撐的計算和構造宜符合本書第10章10.7條的規定。
⑸ 建築圖紙與實際誤差在什麼范圍內算是合理的
施工圖紙上除特殊的外,設計一般不規定誤差值。
實際誤差是施工誤專差,施工誤差歸GB50204-2002(2011版)《混屬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及每個專業的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管,這些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對每一個分項工程的施工誤差都有詳細規定。
⑹ 建築施工放線,比如50米軸線間距離,允許偏差多少
建築施工放線,比如50米軸線間距離,允許偏差。根據GB50026-2007工程測量規范規定,放線誤差應控制在:標高正負5mm,軸線位移10mm,垂直度總高度的千分之五且不大於30mm。
施工放線是通過對建設工程定位放樣的事先檢查,確保建設工程按照規劃審批的要求安全順利地進行,同時兼顧完善市政設施、改善環境質量,避免對相鄰產權主體的利益造成侵害。
GB50026測量規范要求建築高度60-100米范圍的軸線點誤差是3mm。15-60米的是2.5mm。 而施工室內時GB50204砼結構施工規范要求模板的軸線允許偏差是5mm。
放線的精度控制標准:
(1)基礎放線尺寸的允許誤差長寬L、寬度B的尺寸(m)允許誤差(mm)L(B)≤30±530<L(B)≤60±1060<L(B)≤90±1590<L(B)±20;
(2)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項 目允 許 誤 差(mm)每 層3總高(H)H≤30m530m<H≤60m1060m<H≤90m15;
(3)各部位放線的允許誤差項 目允許誤差(mm)外廓柱軸線長度(L)L≤30m±530m<L≤60m±1060m<L≤90m±15細部軸線±2承重牆、梁、柱邊線±3非承重牆邊線±3門窗洞口線±3;
(4)標高豎向傳遞的允許誤差項 目允許誤差(mm)每 層±3總 高(H)H≤30m±530m<H≤60m±1060m<H≤90m±15;
(5)現場引測水準點精度±√4 n(n --測站數)。
(6)建築施工精度擴展閱讀:
在運用全站儀進行放線前,我們作了一些必要的准備工作,首先是對種植設計施工圖紙上的樹木按就近同類的原則進行編號,比如把位置相近的幾棵銀杏編號為1,把旁邊的幾棵白臘編號為2等,同類樹木由於位置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編號(主要以位置作為編號的參考依據),
再在這個編號下分別標出這些個體的代號,比如:1.1,1.2,1.3;2.1,2.2,2.3,2.4再從Autocad中命令「List」查出每一個編號的樹木群體中個體的X、Y、Z值,最後找到現有地物在圖紙上的對應點的坐標值(至少有兩個這樣的點位),後再編號,最終將這些數據通過格式轉換工具轉換成全站儀(拓普康GTS-311)能識別的格式,用數據線將這些數據輸入全站儀中。
⑺ 施工測量的精度要求
施工測量的精度隨建築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而改變。按精度要求的高低排列為: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毛石混凝土結構、土石方工程。按施工方法分,預製件裝配式的方法較現場澆灌的精度要求高一些,鋼結構州高強度螺栓連接的比用電焊連接的精度要高。
多數建築工程是以水泥為主要建築材料。混凝土柱、梁、牆的施工總誤差允許約為10~30mm。高層建築物軸線的傾斜度要求為1/2000~1/1000。鋼結構施工的總誤差隨施工上方法不同,允許誤差在1~8mm。上石方的施工誤差允許達l0cm。
測量儀器與方法已發展的相當成熟,一般來說它能提供相當高的精度為建築施工服務。但測量工作的時間和成本會隨精度要求提高而增加。在多數工地上,測量工作的成本很低,所以恰當地規定精度要求的目的不是為廣降低測量工作的成本,而足為了提高工作速度。
關於具體工程的具體精度要求,如施工規范中有規定,則參照執行,如果沒有規定則由設計、測量、施工以及構件製作幾方人員合作共同協商決定誤差分配。
必須指出,各工種雖有分工,但都是為了保證工程最終質量而工作的,因此,必須注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保證工程的幾何尺寸及位置的精度方面,測量人員能夠發揮較大的作用。測量人員應該盡量為施工人員創造順利的施工條件,並及時提供驗收測量的數據,使施工人員及時了解施工誤差的大小及其位置,從而有助於他們改進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質量。隨著其他工種誤差的減少,測量工作的允許誤差可以適當放寬,或者使整個工程的質量提高些。原則上只要各方面誤差的合影響不超限就行。
⑻ 請問建築工程施工時測量精度要求達到多少施工放樣對精度的要求是一樣的么
為了滿足較高的施工測量精度要求,應使用經過檢校的測量儀器和工具進行測量作業,測量作業的工作程序應符合「先整體後局部、先控制後細部」的一般原則,內業計算和外業測量時均應細心操作,注意復核,以防出錯,測量方法和精度應符合相關的測量規范和施工規范的要求。
對同類建築物和構築物來說,測設整個建築物和構築物的主軸線,以便確定其相對其他地物的位置關系時,其測量精度要求可相對低一些。
而測設建築物和構築物內部有關聯的軸線,以及在進行構件安裝放樣時,精度要求則相對高一些;如要對建築物和構築物進行變形觀測,為了發現位置和高程的微小變化量,測量精度要求更高。
施工放樣對精度的要求是一樣的。
(8)建築施工精度擴展閱讀:
一、工程精度工程施工質量的影響
測量放線精度關繫到工程基礎施工階段的質量。工程施工前,首先通過測量把施工圖紙上的建築物的軸線在實地進行放樣定位以及測定控制高程,將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依據。這個階段的測量工作非常重要,而且測量精度要求也相當高,因為這關繫到整個工程施工的質量。
在基礎施工階段,主要的測量內容包括:樁位放樣、破樁頭後樁頂標高測量、土方開挖時基底標高控制、承台與底板軸線、標高測量,其中承台、底板標高測量包括墊層、承台底板混凝土面標高控制。
樁位放線是基礎施工階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樁位偏差超過規范要求,偏差嚴重時將會導致樁位作廢,必須採取重新補樁或其他處理措施,這樣既改變了原來承台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受力情況,對整個主體結構的受力也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給建築物埋下了安全質量隱患,也延誤了施工工期。
破除樁頭後樁頂標高控制也很重要,如樁頭超高,就要抬高承台鋼筋,造成承台鋼筋保護層底部偏大上部偏小,嚴重時承台頂部將會出現露筋的現象發生。
二、提高工程精度
1、建立高精度的測量首級控制基準點,其加密控制點的精度應符合規范要求,布點位置要合理,數量應滿足現場放線要求,設站時後視定向點應有兩個以上的方向進行檢查,控制點應定期進行復測,如有偏差,數據成果應及時糾正更新。
2、增加測量儀器的成本投入,採用先進的測量儀器,使儀器的精度和數量滿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做好測量儀器的定期檢測工作。
3、提高測量技術人員的素質。
4、對測量放線的成果反復檢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5、選擇利於觀測的時間和天氣,同時採用各種技術手段和措施,降低或抵消環境因素的影響,為測量放線提供良好的測量環境,最終保證了測量放線成果的准確性。
⑼ 建築工程施工放線的國家誤差要求最大是多少
放線的精度控制標准:
(1)基礎放線尺寸的允許誤差長寬L、寬度B的尺寸回(m)允許答誤差(mm)L(B)≤30±530<L(B)≤60±1060<L(B)≤90±1590<L(B)±20;
(2)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項 目允 許 誤 差(mm)每 層3總高(H)H≤30m530m<H≤60m1060m<H≤90m15;
(3)各部位放線的允許誤差項 目允許誤差(mm)外廓柱軸線長度(L)L≤30m±530m<L≤60m±1060m<L≤90m±15細部軸線±2承重牆、梁、柱邊線±3非承重牆邊線±3門窗洞口線±3;
(4)標高豎向傳遞的允許誤差項 目允許誤差(mm)每 層±3總 高(H)H≤30m±530m<H≤60m±1060m<H≤90m±15;
(5)現場引測水準點精度±√4 n(n --測站數)。
⑽ 用全站儀進行建築施工放線,精確度有多少
1、全站儀根據測角精度可分為0.1″,0.2″,0.5″,1″,2″,5″等幾個等級。
2、全站儀,即全站型電子測距儀(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功能於一體的測繪儀器系統。與光學經緯儀比較電子經緯儀將光學度盤換為光電掃描度盤,將人工光學測微讀數代之以自動記錄和顯示讀數,使測角操作簡單化,且可避免讀數誤差的產生。因其一次安置儀器就可完成該測站上全部測量工作,所以稱之為全站儀。廣泛用於地上大型建築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或變形監測領域。
全站儀與光學經緯儀區別在於度盤讀數及顯示系統,電子經緯儀的水平度盤和豎直度盤及其讀數裝置是分別採用(編碼盤)或兩個相同的光柵度盤和讀數感測器進行角度測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