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在幾環區
北京建築學院有兩個校區,分別為校本部校區和大興校區。其中校本部校區在西二環,大興校區在南六環。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又叫北京建築大學,是北京市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建高校,入選國家建設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服務基地」、「北京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建築遺產保護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
(1)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擴展閱讀:
1、北京建築大學的院系設置
截至2017年3月,該校設有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工程學院、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
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文法學院、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研部等10個學院和1個基礎教學單位,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和創新創業教育學院。
2、北京建築大學的學科建設
學校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有交叉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建築大學
『貳』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是211工程里的學校嗎
不是。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是北京市屬的一所普通高等工業學校,始建於1936年。學內院堅持培養德、智容、體、美全面發展的面向基層和實際工作第一線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辦學指導思想,謹守「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在長達六十九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共培養了四萬余名不同類型的高級人才。學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建設類學科齊全的高等工科院校,2002年被北京市確定為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高級人才培養基地。1999年11月學院通過了國家教育部高等工業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
『叄』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怎麼樣
還好吧!我就是那個學校的!
學院簡介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是北京市屬的一所普通高等學校,在長達七十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歷經高工建專、中專和大學三個發展階段,為北京城鄉建設培養了四萬余名不同類型的高級人才。校徽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是一所北京市屬普通高等學校。學校的前身為創辦於1936年的北平市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土木工程科。七十年變遷,五移校址,數易校名,歷經高工建專、中專和大學三個發展階段。解放初期為北京工業學校土木科,1952年為北京建築專科學校。1953年遷至現校址,更名為北京市土木建築工程學校。1958年升辦大學,名為北京建築工程學院。1961年又恢復中專,更名為北京建築工程學校。1977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升格為大學,定名為北京建築工程學院。1978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學士學位授權高校。1985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9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合格學校。2002年被北京市教委確定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人才培養基地。200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學院校區
學校主校區佔地13.3公頃,總建築面積為16萬平方米,為解決辦學空間不足的問題,學校主動採取利用社會資源合作辦學方式,先後建設了百萬庄校區和大興校區。
另外,大興新校區正在建設之中,已於2009年3月28日奠基,預計2012年竣工。北京建工學院新校區位於大興區蘆城,南臨清源西路,北至清源北路,西距蘆求路250米,東臨西永路,東距大興新城中心僅2公里。總用地面積1000畝,相當於5個原校區,建設項目總投資11.9億元。新校區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按照整體規劃,分三期實施,其中一期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兩年內即可竣工交付使用,二期建築面積約10萬㎡。建工學院新校區建設將突出節約型綠色校園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建成後的新校區將成為具有開放化、社會化、國際化特點的大學校園。
院系設置
學校實行校、院兩級管理。學校黨政管理機構按精簡、高效的原則設置,教學和教輔單位按學科專業及教學科研管理需要設置。學校現有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工程學院、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文法學院、基礎科學部、體育部等教學單位;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分別承擔成人學歷教育與培訓、網路教學與信息資源建設、高等教育研究和學校評建工作,並兼有管理職能;同時設有依託各學科專業進行跨學科研究的城市研究所。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
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經濟與管理工程學院 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
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 文法學院
理學院 基礎科學部
體育部
專業設置
學校學科專業設置以工學為主,兼有管理學、法學和理學,目前全校共有23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其中建築學專業是國家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和工程管理專業等4個專業是北京市特色專業;土木工程、建築學、給水排水工程、測繪工程等4個專業是北京市品牌建設專業;城市規劃、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工程管理專業是北京市重點改造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是北京市重點建設專業。建築環境與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建築電氣與智能化實驗教學中心是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實驗室被評為北京市首批高校重點實驗室。此外,學校的學科建設和學位點建設也為專業的發展和建設形成了支撐,學校現有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領域和1個北京市重點學科、8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
『肆』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怎麼樣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是一所北京市屬普通高等學校。學校的前身為創辦於1936年的北平市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土木工程科。七十年變遷,五移校址,數易校名,歷經高工建專、中專和大學三個發展階段。解放初期為北京工業學校土木科,1952年為北京建築專科學校。1953年遷至現校址,更名為北京市土木建築工程學校。1958年升辦大學,名為北京建築工程學院。1961年又恢復中專,更名為北京建築工程學校。1977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升格為大學,定名為北京建築工程學院。1982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學士學位授權高校。1985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9年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合格學校。2002年被北京市教委確定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人才培養基地。200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7年在北京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評估中被評為優秀。
學校實行校、院兩級管理。教學和教輔單位按學科專業及教學科研管理需要設置。學校現有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工程學院、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文法學院、理學院、計算機教學與網路信息部、體育部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等教學單位;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分別承擔成人學歷教育與培訓、高等教育研究和學校評建工作,並兼有管理職能;同時設有依託各學科專業進行跨學科研究的城市研究所。
學校學科專業設置以工學為主,兼有管理學、法學和理學,目前全校共有23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其中建築學專業是國家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和工程管理專業等4個專業是北京市特色專業;土木工程、建築學、給水排水工程、測繪工程等4個專業是北京市品牌建設專業;城市規劃、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工程管理專業是北京市重點改造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是北京市重點建設專業。建築環境與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建築電氣與智能化實驗教學中心是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實驗室被評為北京市首批高校重點實驗室。此外,學校的學科建設和學位點建設也為專業的發展和建設形成了支撐,學校現有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領域和1個北京市重點學科、8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
現有教職工950人,專任教師570人,其中,教授106人,副教授27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5%;具有博士學位的13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24.2%,碩士學位的275人,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2.5%;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生導師233人,占專任教師的44%;生師比為16:1,兼任教師9人,為專任教師總數的1.5%。
截至2009年2月底,我校共有黨總支13個,直屬黨支部5個;黨支部97個,其中教工黨支部56個,學生黨支部29個,退休黨支部12個;黨員1669人,其中在職教職工黨員538人,離退休黨員293人,學生黨員820人(研究生330、本專科學生490人),其他黨員18人。2008年,我校1個黨支部獲得首都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1名教師黨員獲得首都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學校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校風建設和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1995年獲北京市「文明校園」稱號,1996、1997年被評為「首都文明單位」,多次被評為全國及北京市「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同時重視學生的體育和美育教育,大力開展群體活動和文藝社團活動。我校學生田徑代表隊連年在北京市大學生田徑運動會上獲得好名次;學校選送的文藝節目多次獲得市級獎勵。
學校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適應首都城市現代化建設對高級人才的需求,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口徑,強化學生工程師基本技能的訓練,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生多次在全國及建設部、北京市等組織的學科專業競賽中獲獎,多次在全國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中獲獎。在2007年北京市」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中,我校學生獲得一項特等獎、一項一等獎,在2008年第五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得一項特等獎、一項二等獎以及多項其它獎勵的佳績。
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在校生10694人,其中,普通本專科生6584人,研究生813人,留學生39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3258人。全日制在校生7436人,在校研究生數佔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的10.9%。畢業生就業率高,受到用人單位好評,畢業生主要就業於北京市各級政府所屬規劃、建設、管理部門和建築設計研究院(所)及建築、市政等企業,大多已成為技術骨乾和管理骨幹,為國家及首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做出了重要貢獻。校友中涌現出了被稱為「當代魯班」的李瑞環主席,被譽為「時代先鋒」的曹廣輝,建築大師羅玲、胡越、劉桂生等一大批優秀人才。前門地區保護與整治利用規劃、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川底下古村落保護,北京地區總體規劃方案、首都機場改擴建工程、北京西客站,北京三元、四元立交橋以及各環路建設、首都機場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京張過境公路、京通公路等諸多交通工程項目,中央電視塔、毛主席紀念堂、革命歷史博物館、北京國際金融大廈、國家圖書館、國家博物館、國家大劇院,2008年奧運會北京各主要場館等眾多工程項目都凝聚了我校教師和校友的心血。
學校積極開展圍繞首都城市發展和建築工程領域的應用技術研究。近五年來,完成和正在承擔的科研項目639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6項,包括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4項,省部級項目101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36項,其中國家級獎勵2項;獲得知識產權31項,其中專利28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3項;公開發表論文3968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1198篇,SCI、EI、ISTP、CSSCI 550篇;出版著作教材459部;科學研究經費總量達到22813萬元,年均達4562.6萬元;科研服務經費連續三年過億,連續四年居市屬高校前三位。學校依託自身的學科專業,積極發展校辦產業,組建了具有甲級資質的建築設計研究院和京精大房工程建設監理公司,促進產學研結合,開展社會服務。京精大房監理公司承擔了國家體育館、新中央電視台大樓等多項重要工程的監理工作,其中有4項工程獲國家魯班獎。學校還充分利用校區良好的地域環境,開辦了經營性企業,為學校籌集辦學資金,用以改善辦學條件和教職工生活待遇。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廣泛開展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目前已與美國、法國、英國、德國、俄羅斯、荷蘭、義大利、紐西蘭、澳大利亞、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24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與合作關系,並與荷蘭代爾夫特大學、紐西蘭奧克蘭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與澳大利亞南澳大學聯合培養土木工程領域工程碩士,與美國瑪赫西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與法國佩雷集團聯合建立了北京建築工程學院中法能源培訓中心,並聯合培養高職生。學校經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批准於2004年招收外國留學生。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西直門校區佔地11807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42835平方米,教學科研用房50036平方米。2009年3月28日,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大興新校區舉行奠基儀式,標志著學校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新校區佔地635000平方米,新校區一期建成後,生均佔地面積約為101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約為41平方米,教學科研用房約為23平方米。
目前,學校固定資產總值37810萬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值為14742萬元,生均設備值為1.98萬元。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座位9205個,計算機3754台。圖書館藏書110.4萬冊,生均149冊,電子圖書11.3萬冊,大型電子文獻資料庫24個,中外文期刊1237種;並與北京建築文化中心共建中國建築圖書館,成為全國建築圖書最齊全的高校。
為適應首都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和首都城市建設的需要,從2001年開始,學校穩步增設服務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的學科專業,逐步擴大了招生規模。學校堅持"立足首都,面向全國,依託建築業,服務城市化"的辦學服務面向定位,堅持服務於首都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學校正在成為服務首都城市化的人才培養基地、科技服務基地和以工為主,理、工、管、法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大學。
「十一五」以來,學校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為契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內涵發展、人才強校、突出特色、服務首都的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學科專業優勢,全面實現「十一五」發展規劃目標,努力把建工學院辦成首都人民滿意的大學。
『伍』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是幾本院校
問的有點外行,上面那個回答更是不負責任。學校不分幾本,大學的專業招生批次上區分回,有一批,答二批,三批之分,也就是常說的一本,二本,三本。目前北京建築工程學院一批次專業二批此專業均有招生。為照顧外地生源,在多處地區從二批此分數線開始招生,但一批次專業的錄取分數一般也都超過了當地的一本線。順便說下,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已經成功申請了國家特殊人才博士點,所以在4月前會完成更名「北京建築大學」,並且申請碩士推免權,今年的高考錄取分數可能會波動比較大。
『陸』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是幾本大學了
一本高校。
在2013年4月獲教育部批准北京建築工版程學院更名為北京建築權大學。
北京建築大學是北京市屬高校中唯一的建築類高等學校,以工為主,工、管、理、法、藝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北京市屬大學。截至2014年4月,該校共有專任教師696名。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位的教師60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00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380人,其中正教授104人。兩院院士李德仁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和一批國內外有影響的教授、專家和政府高層管理人員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受聘為學院兼職和客座教授。
截至2014年4月,該校設有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工程學院、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文法學院、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計算機教學與網路信息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和體育部等11個二級學院和3個基礎教學單位.
『柒』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是211或985工程嗎
不是211也不是985。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於2013年4月獲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北京建築大學。
北京建築大學是北京市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建高校,入選國家建設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北京市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
是「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服務基地」、「北京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建築遺產保護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是北京地區唯一一所建築類高等學校。
(7)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擴展閱讀:
學費和獎學金:
1、本科:文史、管理類4200元/學年/生,理工類4600元/學年/生,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中美合作2+2)項目國內學費標准為30000元/學年/生,國外期間按當地收費標准執行。
2、住宿費根據條件的不同,按照每學年800-1200元標准收取。
獎學金:
1、北京地區新生獎學金:獎勵金額分別為8000元、5000元兩檔。對於本科一、二批次報考前三名的考生(高考原始成績)且分別比批次線高出100分的同學予以8000元獎勵;對於各專業第一名(高考原始成績)且分別比批次線高出80分的同學予以5000元獎勵。
2、外省市新生獎學金:獎勵金額分別為8000元、5000元兩檔。對於初次填報志願,外省市第一名(高考原始成績)且比一批次分數線高出100分、80分的考生分別予以8000元、5000元獎勵。
3、其它獎學金設置情況:每學年全校約有35%的學生可獲得各類獎學金。(除國家獎學金和助學金外,學校還出資設有綜合一、二、三等獎、學習優秀獎、學習進步獎等獎學金,以及各類文藝、體育、學科競賽類獎學金)。
『捌』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與北京建築大學是同一個嗎
就是同一所大學,13年5月正式更名為北京建築大學
『玖』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是幾本大學
一本高校。
在2013年4月獲教育部批准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更名為北京建築大學。
北京建築大學是北京市屬高校中唯一的建築類高等學校,以工為主,工、管、理、法、藝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北京市屬大學。截至2014年4月,該校共有專任教師696名。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位的教師60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00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380人,其中正教授104人。兩院院士李德仁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和一批國內外有影響的教授、專家和政府高層管理人員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受聘為學院兼職和客座教授。
截至2014年4月,該校設有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工程學院、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機電與汽車工程學院、文法學院、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計算機教學與網路信息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和體育部等11個二級學院和3個基礎教學單位.
『拾』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是幾本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是本科二批
普通本科
建築學專業是國家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和工程管理專業等4個專業是北京市特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