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博物館建築設計

博物館建築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06 05:58:37

Ⅰ 博物館設計理念(就是依據)

如我國的抄上海博物館新館位於市中心的人民廣場,與市政府辦公樓相對,位置比較重要,建築師根據建築的空間環境,建築風格的內外關系,積極利用地下空間配合城市中心廣場的尺度,建築地上的部分主要是展示空間,地下是行政辦公、庫房、機房等輔助用房。地上地下的面積基本上相當。利用地下空間的成功地碩塑造博物館建築形象,其做法不失為一較好的例子。
當代社會的環境意識正在不斷加強,因此達到建築與環境的充分融合是建築師追求的目標。
在城市中心區,歷史文化地區,自然景區的博物館以及遺址博物館,它們的外部環境具有各自的秩序和特點。其中一部分博物館是通過地下空間的利用,在環境中求的適應自身的存在方式。這種得體的,具有親和力的表達方式已經得到人們廣泛的接受和歡迎,並且為地區環境向良性方向發展作出貢獻。

Ⅱ 博物館建築規范

去查 博物館建復築設計規制范,發不上去
第1.0.1條為適應博物館建設的需要,保證博物館建築設計符合適用、安全、衛生等基本要求,特製定本規范。
第1.0.3條 博物館分為大、中、小型。大型館(建築規模大於10000㎡)一般適用於中央各部委直屬博物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博物館;中型館(建築規模為4000~10000㎡)一般適用於各系統省廳(局)直屬博物館和省轄市(地)博物館;小型館(建築規模小於4000㎡)一般適用於各系統市(地)、縣(縣級市)局直屬博物館和縣(縣級市)博物館。

Ⅲ 博物館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對博物館設計注意事項,大家不可忽視,因為博物館設計要求非常的高,為了能夠達到設計目標和原則,大家需要把握博物館設計注意事項。
博物館設計注意事項:
第1條 本規范適用於社會歷史類和自然歷史類博物館的新建和擴建設計.改建設計及其它類別博物館設計可參照本規范有關條文執行.
第2條 博物館分為大、中、小型。大型館(建築規模大於10000㎡)一般適用於中央各部委直屬博物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博物館;中型館(建築規模為4000~10000㎡)一般適用於各系統省廳(局)直屬博物館和省轄市(地)博物館;小型館(建築規模小於4000㎡)一般適用於各系統市(地)、縣(縣級市)局直局博物館和縣(縣級市)博物館。
註:(建築規模僅指博物館的業務及輔助用房面積之和,不包括職工生活用房面積。)
第3條 藏品庫區和陳列區建築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大、中型館的耐久年限不應少於100年,小型館的耐久年限不應少於50年。
第4條 博物館建築必須符合城鎮文化建築的規劃布局要求,並應反映所在地區建築藝術、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的先進水平。
第5條 博物館建築設計必須與完整的工藝設計相配合,滿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學研究和陳列展覽等基本功能,並應設置配套的觀眾服務設施。
第6條 對古建築的改建設計必須符合各項文物法規,保持原有建築風貌,並應滿足防火、防盜等安全要求。藏品庫房以新建為宜。
第7條 博物館建築設計除應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現行的《民用建築設計通則》(JGJ37)以及國家和專業部門頒布的有關設計標准,規范和規定。
以上幾點是對博物館設計注意事項做出的分析。

Ⅳ 博物館建築設計規范 以及 設計標准有哪些、謝謝了

已經給你發過去了,請你注意查收,如果有問題請到網路知道HI上來找我吧。

Ⅳ 博物館建築有哪些建築組成

博物館建築的組成內容因館的性質、規模不同而有差異。根據博物館的共性,建築組成可劃分為 4個功能分區:
①陳列、展覽、教育與服務分區;
②藏品庫分區;
③技術工作分區;
④行政與研究辦公分區。
在建築布局上各個功能分區應該是互有聯系的,為了安全保衛和管理方便,建築物的平面與空間布局設計,必須把觀眾參觀路線與內部工作人員行經路線、藏品運送路線明確分開。
第一分區系博物館對外開放的區域,由門廳、基本陳列室、臨時 (專題) 展覽廳、教室、講演廳、視聽室、休息室、餐廳等組成。門廳是博物館觀眾集散樞紐,是組織引導觀眾或供觀眾游覽休息的必要空間。現代博物館的門廳還常用做社交活動。基本陳列室為博物館常設的固定陳列室、展覽廳用於舉辦短期的專題性展覽,它們都是博物館建築的主體之一,在建築總面積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現代博物館為了更好的為教育服務,還須配備適當規模的教室、講演廳等,尤其是自然和科技性質的博物館除了配備教室、演講廳外,尚須設置一定面積的實驗室。由於現代博物館日益趨向社會化,是公眾文化游息的場所,所以有設置公共餐廳、咖啡廳、茶室等的必要。
第二分區為藏品庫區,由庫前區和藏品庫兩大部分組成。庫前區用房包括卸落台、開箱室、登錄室、清理室、消毒室、編目與目錄室等組成。根據博物館規模,大型博物館的各種用房配備齊全,小型博物館常將性質接近的工作室合拼。按博物館保管工作慣例,藏品入庫都是分類保管的,所以又有青銅器庫、陶瓷器庫、書畫庫、織綉庫等的區分。另外根據藏品的珍貴程度分列級別,故又常常分別設置珍藏庫、一般藏品庫等。自然科學博物館庫房一般按學科分類分庫保管,如分設鳥類、獸類、魚類、兩棲爬行類、無脊椎類等各類標本庫。按標本製作方法不同,又分別設置濕制標本庫和干制標本庫,分別放置浸制標本、臘葉標本、生態標本及假剝制標本等。庫房的建築設計通常按藏品的性質、保管要求、珍貴程度確定防震、防火、防盜的級別及與防潮、防光等相應的措施。
第三分區為技術工作區,各種用房的組成視博物館的性質、規模而異。以社會科學博物館來說,國家級的博物館或地區級的中心博物館,通常設有文物保護科學實驗室、文物修復室或文物復制工場等。省級以下的小型博物館根據需要有時只設置簡易的裝裱室或修復室。自然科學博物館須設置標本製作室、化石修理室、模型製作室等技術工作用房。
第四分區為行政與研究辦公區。行政管理用房有辦公室、接待室、會議室、物資貯存庫房、保安監控室、職工食堂、設備機房等組成;研究工作用房由研究室和圖書資料室組成。

Ⅵ 南京博物院的建築布局

中央博物院的建築設計思想是力圖體現中國早期的建築風格,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同時區別於中山東路上其他幾幢大屋頂的仿古建築。遼式建築於10一12世紀在中國北方形成,它繼承了唐代的傳統,又有變化。主要表現為造型朴實雄渾,屋面坡度較平緩,立面上的柱子從中心往兩邊逐漸加高,使檐部緩緩翹起,減弱大屋頂的沉重感。尤其是屋頂下簡潔而粗壯有力的斗拱,主要是起結構受力作用,不像明清以來的建築斗拱,裝飾意味越來越濃,受力性能越來越弱。中山東路的其他幾幢仿古建築,基本上屬於仿明清風格。博物院建築委員會經過研究,決定採用遼代的式樣來建造博物院。
在最初的規劃中,國立中央博物院的設計規模十分宏大,這就需要建築風格氣魄宏偉,嚴整開朗,才能達到原本設想中的效果。20世紀初的中國早期現代設計師們,受歐美復古思潮的影響,推崇唐、遼式建築風格。以梁思成、劉敦楨為首的古建築研究機構「營造學社」發現,遼代建築不僅在風格上繼承了唐代建築的豪爽之風,而且更有加強的趨勢。遼代建築以造型朴實雄厚而出名,因此它的屋面坡度較平緩,同時立面上的柱子從中心往兩邊逐漸加高,使檐部緩緩翹起,不僅給人輕快騰飛之感,減弱了大屋頂的沉重感,同時也擴大了屋子內部的空間,更好地滿足展覽陳列空間的規整需求。由於當時南京中山東路上其它幾幢仿古建築基本上是採用的仿明清式風格,為了與它們有所區分,遼代建築成了最好的選擇。
遼寧錦州義縣奉國寺是中國遼代木構建築的典範。它建於遼開泰九年(公元1020年),其建築群的主要遺存為大雄殿,是國內現存最古老最龐大的佛殿。其建築形態反映了遼代建築的典型特徵,既受到宋代建築技術與規范方面的影響,又在文化價值上保存了唐代遺風。梁思成、劉敦楨為首的設計師團隊在多方研究與比較下,最終決定館舍的建築外形以奉國寺為藍本,實現古樸雄厚、氣魄宏偉的建築風格。
老大殿的主體結構採用了以奉國寺為藍本的遼式風格,但是其在各部分細節上仍然有眾多的創新以及改變。首先體現在建築師對於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在中西文化相碰撞下,採用仿古外形的同時,在內部材料的選用上以西方建築材料,如水泥為主,與傳統的木材相比,既加強了建築的牢固性,也增加了其使用的年限,可謂一舉兩得。其次,在內部結構設計的細節上也有自己獨特的創意。如將陳列室設計成平屋頂式的結構,這不僅沿用了當時美國眾多博物館所採用的形式,同時也是一次力圖將中式建築與西式建築相結合的實踐。對於傳統的建築形式,平屋頂式的結構更有利於採光、擴大空間等,更加能夠適應博物館這一特殊性公共建築的各項要求。
徐敬直的設計圖原是仿清式建築的,在梁思成、劉敦禎兩位顧問的指導下,徐敬直和李惠伯兩人重新設計了建築圖案。總體布局強調深層次的對稱軸線,主體建築離中山東路主幹道較遠,前面留下寬敞的空間,做草坪、廣場和綠化帶,大殿前建有寬大的三層平台,這樣設計,可以襯托主體建築的雄偉高大。大殿仿遼代薊縣獨樂寺山門形式,其結構多按《營造法式》設計,某些細部和裝修兼采唐宋遺存。大殿為七開間,屋面為四面曲面坡的四阿式,上鋪棕黃色琉璃瓦。陳列室仿自美國某博物館,做成平屋頂,外牆加中國古典式挑檐,使之與大殿風格協調。整座建築物設計科學合理,比例嚴謹,是在滿足新功能的要求下,採用新結構、新材料建造的仿遼式殿宇的優秀實例,受到建築界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
第一期工程約佔全部工程的58.5%,約需款90萬元左右。建築委員會採用招標的形式確定工程的營造者。投標廠家達22家之多。1936年,建築委員會經仔細審查考察,最後確定江裕記為承建人,新金記和余洪記為候補得標人。合同正式簽訂後,江裕記於同年6月初動工興建。院舍工程進行一年多後,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原本還有半年完工的工程不得不於8月底停工。當時第一期工程已完成大半(約完成75%)。
建國50年來,首先把原中央博物院留下的建築未了工程,修繕而裝飾一新,屋頂鋪蓋金黃色琉璃瓦,添砌仿漢闕大門,修築庭前馬路,綠化周圍環境,興建大殿前的月台。門前面向通往東郊明孝陵和中山陵的林蔭大道,滬寧高速公路經門口穿過而進入市內繁華地區;門內庭園廣闊,花木蔥蔥似錦,襯托出仿遼式宮殿建築的陳列大殿的端嚴和壯觀。
除原有中山門、朝天宮兩處藏品庫房外,又在大殿右側新建一座3000平方米現代化的新庫房,使文物保管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大殿底層的新展廳,即30年代原圖紙上設計的連接二樓陳列大廳的底層陳列廳,計2400平方米,也已建成,連同二樓2390平方米陳列大廳,舉辦有《長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我們的昨天——祖國的歷史、民族和文化展》、《江蘇考古陳列》三個基本陳列,常年對觀眾開放。大殿前方西側的一座與現大殿相似的仿古宮殿式藝術陳列館,即30年代原計劃興建中的工藝館,計12600平方米。內設珍寶館、青銅館、瓷器館。書畫館、玉器館、織綉館、陶藝館、漆藝館、民俗館、現代藝術館、名人書畫館等11個專題陳列展館。

Ⅶ 請問一下世界上有名的博物館建築設計公司有誰家呢

秦皇島水山文景景觀設計有限公司,由設計到施工,有具體案例。

Ⅷ 科學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對於博物館抄的布局,建築設計,在聲學方面主要依據:
《廳堂混響時間測量規范》GBJ76-84
《聲環境質量標准》GB3096-2008
《展覽建築設計規范》JGJ218-2010
《劇院、電影院和多用途廳堂建築聲學設計規范》 GB/T50356-2005
《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范》 GB50118-2010
《博物館建築設計規范》JGJ66-2015 等等
當然,更具建築形狀,博物館類型,還有一些特別的聲學設計要求,具體需要更具實際情況而定。

Ⅸ 紀念館建築設計適用什麼規范

告知你的QQ郵箱地址?請用QQ郵箱接收我的郵件。
我發一個《建築專業規范大全》給你。
內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博物館建築設計規范》(JGJ 66-91)

第一章 總則
第1.0.1條為適應博物館建設的需要,保證博物館建築設計符合適用、安全、衛生等基本要求,特製定本規范。

第1.0.2條 本規范適用於社會歷史類和自然歷史類博物館的新建和擴建設計。改建設計及其它類別博物館設計可參照本規范有關條文執行。

第1.0.3條 博物館分為大、中、小型。大型館(建築規模大於10000㎡)一般適用於中央各部委直屬博物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博物館;中型館(建築規模為4000~10000㎡)一般適用於各系統省廳(局)直屬博物館和省轄市(地)博物館;小型館(建築規模小於4000㎡)一般適用於各系統市(地)、縣(縣級市)局直屬博物館和縣(縣級市)博物館。

註:建築規模僅指博物館的業務及輔助用房面積之和,不包括職工生活用房面積。

第1.0.4條 藏品庫區和陳列區建築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大、中型館的耐久年限不應少於100年,小型館的耐久年限不應少於50年。

第1.0.5條 博物館建築必須符合城鎮文化建築的規劃布局要求,並應反映所在地區建築藝術、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的先進水平。

第1.0.6條 博物館建築設計必須與完整的工藝設計相配合,滿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學研究和陳列展覽等基本功能,並應設置配套的觀眾服務設施。

第1.0.7條 對古建築的改建設計必須符合各項文物法規,保持原有建築風貌,並應滿足防火、防盜等安全要求。藏品庫房以新建為宜。

第1.0.8條 博物館建築設計除應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現行的《民用建築設計通則》(JGJ37)以及國家和專業部門頒布的有關設計標准,規范和規定。

第三章 建築設計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3.1.1條 博物館應由藏品庫區、陳列區、技術及辦公用房、觀眾服務設施等部分組成。

第3.1.2條 觀眾服務設施應包括售票處、存物處、紀念品出售處、食品小賣部、休息處、廁所等。

第3.1.3條 陳列室不宜布置在4層或4層以上。大、中型館內2層或2層以上的陳列室宜設置貨客兩用電梯;2層或2層以上的藏品庫房應設置載貨電梯。

第3.1.4條 藏品的運送通道應防止出現台階,樓地面高差處可設置不大於1∶12的坡道。珍品及對溫濕度變化較敏感的藏品不應通過露天運送。

第3.1.5條 當藏品庫房、陳列室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時,必須有可靠的防潮和防水措施,配備機械通風裝置。

第3.1.6條 藏品庫房和陳列室內不應敷設給排水管道,在其直接上層不應設置飲水點、廁所等有可能積水的用房。

第3.1.7條 除特殊藏品或展品外,藏品庫房和陳列室的樓面活荷載應按4KN㎡設計。

附錄一 名詞解釋
1

閱讀全文

與博物館建築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