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築工地五大傷害指什麼
1、高處墜落事故
氣候原因造成的事故,如突遇大風、暴雨,夏季高溫中暑暈倒墜落,冬季、雨季、霜凍打滑摔倒墜落。
預防措施: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時,不得進行高處作業,雨天和雪天必須採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凡水、冰、霜、雪、應及時清除。
2、觸電事故
電工不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另外建築物或腳手架與戶外高壓線距離太近,不設置防護網。電氣設備、電氣材料不符合規范要求,絕緣受到磨損破壞。
預防措施:加強勞動保護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電知識的宣傳教育。建築物或腳手架與戶外高壓線距離太近的,應按規范增設保護網。在潮濕、粉塵或有爆炸危險氣體的施工現場要分別使用密閉式和防爆型電氣設備。
3、物體打擊事故
交叉作業勞動組織不合理。拆除工程未設置警示,周圍未設置護欄和搭防護隔離柵。攬風繩、地錨埋設不牢或攬風繩不符合規范要求。
預防措施:拆除工程應有施工方案,並按要求搭設防護隔離棚和護欄,設置警示標志和搭設圍網。安全防護用品要保證質量,及時調換、更新。經常檢查地錨埋設的牢固程度和攬風繩的使用情況。
4、機械傷害事故
機械設備超負荷運作或帶病工作。傳動帶、砂輪、電鋸以及接近地面的聯軸節、皮帶輪和飛輪等,未設安全防護裝置。機械工作時,將頭手伸入機械行程范圍內。
預防措施:機械設備要安裝固定牢靠。增設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和斷電保護裝置。對機械設備要定期保養、維修,保持良好運行狀態。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和調試,消除機械設備的不安因素。
5、坍塌事故
施工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冒險蠻干。基坑施工未設置有效的排水措施。在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孔邊不按規定隨意堆放建築材料。
預防措施:按照建築施工安全技術標准、規范編制施工方案,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基坑開挖前必須做好降(排)水工作,並採取保護措施。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孔邊堆置各類建築材料的,應按規定距離堆置
B. 施工現場五大傷害是什麼
施工現場五大傷害是高處墜落、坍塌 、物體打擊、觸電傷害、機械傷害。
1、高處墜落
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率最高、危險性極大。因此,減少和避免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是降低建築業傷亡事故的關鍵,同時正確及時的應急救援工作也是減少事故傷亡的有效途徑。
預防措施:
(1)加強安全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強化管理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
(2)重點部位項目,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專業人員旁站監督制度。
(3)隨施工進度,及時完善各項安全防護設施,各類豎井安全門欄必須設制警示牌。
(4)各類腳手架及垂直運輸設備搭設、安裝完畢後,未經驗收禁止使用。
(5)安全專業人員,加強安全防護設施巡查,發現隱患及時落實解決。
2、坍塌
坍塌事故是建築施工中最常見、傷亡人數最多的事故之一。
預防措施:
(1)各施工單位應提前編制施工方案,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和驗收制度,增加安全管理人員,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2)作業人員在操作時要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挖土方時坑槽開挖要按規定放坡並做好支護,排水措施要通暢以防止坡面受水浸泡產生滑動而塌方。
(3)日常要加強對腳手架的檢查維護,重點檢查架體各種支撐及結構連接的受力情況。
(4)在支塔與拆除作業過程中要嚴格按規定和工作程序進行,穩定架體的攬風繩應使用鋼絲繩,井架與腳手架不得連接在一起。
3、物體打擊
物體打擊是指失控的物體在慣性力或重力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體而造成人身傷亡事故。
應急預案:
(1)日常備有應急物資、如簡易單架、跌打損傷葯品、紗布等;
(2)建立健全應急預案組織機構,做好人員分工,在事故發生的時候做好應急搶救,如現場包紮、止血等措施,防止傷者流血過多造成死亡;
(3)一旦有事故發生,首先要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馬上撥打急救電話,並向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匯報;
(4)事故發生後,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受傷情況、部位,工地衛生員作臨時治療;
(5)重傷人員應馬上送往醫院救治,一般傷員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門衛要在大門口迎接救護車,有程序地處理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4、觸電傷害
觸電傷害是建築行業常見事故中「五大傷害」的其中一種,與其他事故比較,其特點是事故的預兆性不直觀、不明顯,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
預防措施:
(1)用電應制定獨立的施工組織設計,並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蓋有企業的法人公章。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敷設,竣工後辦理驗收手續。
(2) 一切線路敷設必須按技術規程進行,按規范保持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隔離防護。
(3)非電工嚴禁接拆電氣線路、插頭、插座、電氣設備、電燈等。
(4)根椐不同的環境,正確選用相應額定值的安全電壓作為供電電壓。安全電壓必須由雙繞組變壓器降壓獲得。
(5)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之間、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隔離防護。
(6) 在有觸電危險的處所或容易產生誤判斷、誤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現場,設置醒目的文字或圖形標志,提醒人們識別、警惕危險因素。
(7)採取適當的絕緣防護措施將帶電導體封護或隔壁起來,使電氣設備及線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觸電。
(8) 採用適當的保護接地措施,將電氣裝置中平時不帶電,但可能因絕緣損壞而帶上危險的對地電壓的外露導電部分(設備的金屬外殼或金屬結構)與大地作電氣連接,減輕觸電的危險。
(9)施工現場供電必須採用TN-S的四相五線的保護接零系統,把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區分開,通過保護接零作為防止間接觸電的安全技術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時存在TN-S或TT兩個供電系統。
5、機械傷害
主要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夾擊、碰撞、剪切、捲入、絞、碾、割、刺等形式的傷害。
易造成機械傷害的機械、設備包括:運輸機械、掘進機械、裝載機械、鑽探機械、破碎設備、通風與排水設備、選礦設備、其他轉動及傳動設備。
C. 建築業五大傷害指那些
高處墜落、觸電事故、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事故等五種,為建築業最常發生的事故,占事故總數的85%以上,稱為「五大傷害」。
1、高處墜落:建築安全上有個術語,把在兩米以上高處墜落發生的傷亡事故叫做「高處墜落」。
2、觸電事故:這個不必多做解釋,建築工程肯定離不開電,於是觸電事故多發。
3、物體打擊:指失控物體的慣性力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如落物、滾石、錘擊、碎裂、崩塊等。
4、機械傷害:是指機械做出強大的功能作用於人體的傷害。
5、坍塌事故:是指物體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過自身的強度極限或因結構穩定性破壞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溝時的土石塌方、腳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築物坍塌等。
了建築業生產上的特點:
1,生產的流動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生產人員和機具,甚至整個施工機構,都要隨施工對象坐落位置的變化而遷徙流動,轉移區域或地點;二是在一個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施工人員和機具又要隨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著施工對象上、下、左、右流動,不斷地變換操作場所。
2,生產的單件性。由於建築物或構築物的功能要求不同,所處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各異,每個工程都各有獨特的工程設計和施工組織設計,產品價格也必須個別確定並單獨進行成本核算。
3,生產周期長。較大工程的工期常以年計,施工准備也需要較長時間。因此,在生產中往往要長期佔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不可能在短期內提供有用的產品。
4,露天和高空作業多,受自然氣候條件的影響大,質量和安全問題突出。
D. 建築施工安全事故(危害)通常分為哪幾類
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1、特別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3、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以下直接經濟損失。
(4)建築施工傷害擴展閱讀
安全施工
1、安全制度
建立安全責任制,落實責任人。安全措施是對施工項目安全生產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或監控的一系列活動,它可以保證施工中的人身安全、設備安全、結構安全、財產安全並創造適宜的施工環境。在施工中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項目負責人是該項目的責任人,控制的重點是施工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設備設施的不安全狀態、作業環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上的不安全缺陷。責任人在施工前要進行安全檢查,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
設專職安全員,全面負責施工工程的安全,統籌工程安全生產工作,保證並監督各項措施的實施。
加強安全教育和宣傳工作,使安全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
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堅持「三不放過」、「工前交底和工後講評」的制度,加強施工現場用電安全管理,嚴格按照《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及其它有關規定執行。
嚴格按照規范和程序施工。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施工,施工期間謹慎小心,杜絕一切僥幸心理的存在,要深刻認識到「安全生產」是爭取效益的主要因素。
2、安全規則
凡進入工地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嚴禁喝酒上班,或帶其它非工地工作人員進入工地。
使用梯子不能缺擋,不可墊高使用,梯腳要有防滑措施,超過二米以上梯子要有監護人,嚴禁二人以上同在梯子上作業,人字梯中間要有繩子扣牢。
使用移動電動工具者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金屬外殼必須接地保護或接零保護。高空作業時要扎安全帶、戴安全帽、腳手架外掛安全網封閉施工。
現場臨時用電,電箱要保持完好無損,損傷的電氣元器件必須及時更換。
照明動力要分開,並有二級保護,用電設備一機一閘,嚴禁亂接亂拖,一閘多機。
拆除的材料不得亂扔,作業下方派人監護。
現場臨時電源線應採用橡皮電纜線,禁止使用塑料花線,禁止使用電線直接插入插座內。
設備的防護裝置要完好,尤其是砂輪切割機,設備外殼要有完好的接地或接零保護。
施工設備要加強現場的維護保養,保持完好率,禁止帶病運轉和超負荷作業。
施工現場材料設備堆放整齊,不得存放在主要通道上。
施工現場動用電火焊,在作業區周圍清除易燃物品,作業後要檢查,杜絕火種,以免留下後患。
服從工地的安全管理,遵守工地的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
特殊工種需持證上崗。
3、現場文明
現場材料設備施工機具在指定地點堆放整齊。
保持現場周邊環境的衛生,進出材料後現場清理干凈。
做好現場監護工作,在施工作業區謝絕與本工程無關人員入內。
工具間內零星材料堆放整齊。
施工現場做到文明施工,活完場地清,每天工作結束後作業面內亦要清理整理好。
做好現場成品、半成品的保護工作,自身的產品要保護好,其它工種的產品亦要保護好,只有互相保護好才能確保整個工程的完好質量。
服從和執行現場綜合管理措施。
E. 工程施工工地,都有哪些常見傷害事故
一、釘子扎腳
這是工地最常見的一種傷害事故。從工人到項目經理,從施工單位到業主、質監部門,凡是到過工地的,基本都可能中彩,被釘子扎。其中各種模板為此類事故高發區,因上附釘子復雜、密集、隱蔽。
預防方法是進工地前穿戴好防禦性能好的鞋子,進前派專人找個棍子前綁磁石吸一吸,即可排除相當部分釘子。萬一被釘扎,要盡快對傷口包紮處理,打破傷風針,以防傷口潰爛、感染、擴散。
二、高處墜落
腳手架、樓梯側面等高處作業時,因施工桁架、腳手板、密目網、掃地桿、剪刀撐等未按規范搭設,或自身未佩戴安全防護措施等各種原因,導致高處墜落,--其實即使只有2米的高度,墜落摔到關鍵部位後果也很嚴重。所以,墜落無高低,安全、規范施工才是第一。
三、電死電傷
工地工棚里,此類事故最為常見。特別是冬天,民工宿舍一般無空調、暖氣等取暖設備,相對較冷,用電取暖即是主要方式。倒順開關、山寨插排、花線、破皮電纜....各種不規范用電屢禁不止。偷著用、藏著用、躲著用變成常態,由此也觸發了一系列安全事故,電死電傷者不在少數。
四、私用行吊
行吊安裝完成後尚未經驗收,包工老闆為省吊車錢,未經允許偷偷使用,結果因機器操作不熟練、不規范導致吊物砸人事故發生。防止方法其實很簡單,未經驗收行吊,一律斷電處理嚴禁使用。
五、下井作業
下井未通風通氣導致中毒就不細說了。雖老生常談,但依然出現。
這里說一種本不應該出現的下井事故。下井作業時由於時間較短,所以想當然認為不會出現意外,於是就放鬆了警惕,井周未設警示標志。結果井下工人露頭時,剛好有車輛經過,不幸發生。這是一種典型的因麻痹大意、僥幸心理造成的意外事故,令人痛惜。
六、霧天塔吊
大霧天開塔吊是絕對禁忌。這是從下到上任何一個人都明白的常識道理。但為了搶工期,工地領導往往睜隻眼閉隻眼,於是事故就眼皮子底下產生。場地狹小、作業平面有限、幾台塔吊同時作業,無論塔吊高度如何上下錯開,但塔吊工作的起重臂劃出的永遠是一個三維的圓柱,無論如何限制平面工作角度,也避免不了霧天模糊視線和交接班交代疏忽。於是,不幸不可避免的再次發生。
F. 建築行業中的「六大傷害」具體是指什麼
一、現階段全國建築施工傷亡事故類別主要是:
1.高處墜落
2.坍塌
3.物體打擊
4.機械傷害
5.起重事故
6.觸電
這六大類,常簡稱為「六大傷害」。
二、六大傷害預防措施
(一)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措施
1、對高處作業的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體檢,並定期檢查。 2、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時,不得進行高處作業:雨天和雪天必須採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凡水、冰、霜、雪、應及時清除。
3、對施工人員進行加強自我保護教育,自覺遵守施工規范。 4、危險地段或坑井邊,陡坎處增設警示、警燈、維護欄桿,夜間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5、購進符合規范的「三寶」、圍護桿、柵欄、架桿、扣件、梯材等,並按規定安裝和使用。
6、洞口、臨邊、交叉作業、攀登作業懸空作業,必須按規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網、安全帶,並嚴格加強防護措施。
7、提升機具要經常維修保養、檢查,禁止超載和違章作業。
(二)預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1、按照建築施工安全技術標准、規范編制施工方案,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2、基坑開挖前必須做好降(排)水工作,並採取保護措施。 3、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孔邊堆置各類建築材料的,應按規定距離堆置。
4、為保證模板的穩定性,除按照規定加設立柱外,還應沿立柱的縱向及橫向加設水平支撐和剪刀撐。
5、拆除作業現場周圍應設禁區圍欄、警戒標志,派專人監護,禁止非拆除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拆除建築物應該自上而下依次進行,禁止數層同時拆除,禁止掏挖。
6、各類施工機械距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孔的距離,應根據設備重量、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的支護、土質情況確定,並不得小於1.5m.
7、雨季和冬季解凍期施工時,施工現場要進行全面檢查和維護,保證排水暢通和無異常情況後方可施工。
8、機械開挖土方時,作業人員不得進入機械作業范圍內進行清理和找坡作業。
(三)預防物體打擊的措施
1、拆除工程應有施工方案,並按要求搭設防護隔離棚和護欄,設置警示標志和搭設圍網。
2、安全防護用品要保證質量,及時調換、更新。
3、經常檢查地錨埋設的牢固程度和攬風繩的使用情況。 4、嚴格按照吊裝技術操作規程作業。
5、改正不良作業習慣,嚴禁往下或向上拋擲建築材料、雜物、垃圾和工具。
6、清理腳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做到不超重、不超高、不亂堆亂放。
(四)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措施
1、機械設備要安裝固定牢靠。
2、增設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和斷電保護裝置。
3、對機械設備要定期保養、維修,保持良好運行狀態
4、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和調試,消除機械設備的不安因素。
5、操作人員要按規定操作,嚴禁違章作業。
(五)預防起重事故的措施
1、起重機選型合理,道路平坦堅實,不得在斜坡上工作。
2、 起重機要做到「十不弔」: 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負荷不弔、指揮信號不明不弔、違章指揮不弔、吊物捆綁不牢不弔、吊物上有人不弔、起重機安全裝置不靈不弔、吊物被埋在地下不弔、作業場所光線陰暗或視線不清不弔、斜拉吊物不弔、有稜角的吊物沒有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不弔。並禁止在六級及六級以上強風的情況下進行吊裝作業。
3、避免帶載行走,短距離帶載行走載荷≯允許起重量的70%,構件離地面≯1250px。
4、雙機抬吊合理負荷分配,統一指揮,密切配合。
5、吊索需經計算,綁扎方法可靠。起重工具定期檢查。
6、吊點應與重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線上,吊點應在重心之上。
7、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與起重機司機密切配合。
8、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
9、吊鉤吊環檢查,吊鉤吊環嚴禁補焊。
(六)預防觸電事故的措施
1、加強勞動保護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電知識的宣傳教育。
2、建築物或腳手架與戶外高壓線距離太近的,應按規范增設保護網。
3、在潮濕、粉塵或有爆炸危險氣體的施工現場要分別使用密閉式和防爆型電氣設備。
4、經常開展電氣安全檢查工作,對電線老化或絕緣降低的機電設備進行更換和維修。
5、電箱門要裝鎖,保持內部線路整齊,按規定配置保險絲,嚴格一機一箱一閘一漏配置。
6、根據不同的施工環境正確選擇和使用安全電壓。
7、電動機械設備按規定接地接零。
8、手持電動工具應增設漏電保護裝置。
9、施工現場應按規范要求高度搭建機械設備,並安裝相應的防雷裝置。
G. 施工現場的七大傷害是什麼
答:一,物體打擊
二,高空墜落
三,觸電
四,機械傷害
五,火災傷害
六,坍塌
七,劃傷,扎商
在施工現場時一定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注意四周的情況,在周圍確定安全的情況下進行作業或者行進。
H. 建築業的「五大傷害」是什麼
建築業的五大傷害是指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及坍塌。這五種傷害占建築業傷害事故的85%以上,為建築業中重點預防的傷害。
1、高處墜落:在兩米以上高處墜落發生的傷亡事故叫做「高處墜落」。
2、觸電事故:建築工程離不開用電,由於不安全用電,觸電事故多發。
3、物體打擊:指失控物體的慣性力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如落物、滾石、錘擊、碎裂、崩塊等。
4、機械傷害:是指機械做出強大的功能作用於人體的傷害。
5、坍塌事故:是指物體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過自身的強度極限或因結構穩定性破壞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溝時的土石塌方、腳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築物坍塌等。
I. 建築施工中五大傷害指的是什麼
建築施工中五大傷害指的是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及坍塌。
五大傷害預防措施如下:
一、預防物體打擊的措施
1、任何人進入施工現場都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以防止物體打擊頭部。
2、加強高空樓層上的物料規范管理,防止物料(如竹竿、鋼管等)從樓層上滑落傷人。
3、高空作業人員系好隨身攜帶的工具(如扳手、鐵錘等),防止掉落擊傷下面作業人員。
二、預防觸電事故的措施
1、支線架設要架空,不準把支線架在鋼管腳手架上或別的導電體上,現場照明不準使用 膠質線,應採用絕緣措施。
2、振動器的電源線嚴禁在鋼筋網上拖拉以免鋼筋絲穿進電源線造成鋼筋帶電,發生重大觸電事故。
3、未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不準操作電工作業,電工必須持證上崗。
4、現場電源接頭用絕緣膠布包紮好,不準用塑料包紮,接頭不能放在潮濕地上和水中。
三、防高處墜落措施
1、結構外腳手架防護措施。
(1)高處作業平台外側必須設1至1.2米的雙層防護欄,架子外側用密目安全網全封閉,介面封嚴。
(2)鋼管腳手架每隔四步在架下設一 層安全兜網,防止物體墜落傷人。
2、爬架防護措施
(1)採用爬模施工,必須選擇有資質的專業化施工隊伍。
(2)爬模架的組裝必須滿足方案計算要求,要用密目安全網封閉。
(3)爬模架各層的腳手架要滿鋪,鋪嚴密牢固,作業中下層離牆的孔隙要用密目安全網封蓋,防止作業中物體墜落。
(4)爬架上不能堆放工具、設備和材料,以防止超重或滑落傷人。
3、吊籃防護措施
(1)吊籃作業人員必須系掛安全帶,上下吊籃不準從窗口攀爬。
(2)升降吊籃時,要把安全帶系在保險繩上,其他人員撤離吊籃,升降吊籃必須同步。
四、預防機械傷害的措施
1、各種機械的傳動部分必須要有防護罩和防護套。
2、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禁止違章指揮、無證上崗。
3、作業前,要認真檢查機械設備,禁止設備帶故障作業。
4、機械在運轉疏散人員採取加固措施,消除隱患。
3、各種模板支撐必須按照模板支撐設計方案要求,立桿、橫桿間距必須滿足要求。
4、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建築材料、模板、施工機械、機具或別的物料在樓層或屋面的堆放數量和重量,以避免產生過大的集中荷載,造成樓板或屋面斷裂坍塌。
中不得進行維修、保養、緊固、調整等作業。
五、預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1、坑、溝、槽土方開挖深度超過1.5米以上的,必須按規定放坡或支護。
J. 建築施工中的四大傷害指什麼
建築施工中的「四大傷害」指: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第五位是坍塌。
建築施工是一個技術復雜的生產過程,需要建築施工工作者發揮聰明才智,創造性地應用材料、力學、結構、工藝等理論解決施工中不斷出現的技術難題,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這一施工過程是在有限的時間和一定的空間上進行著多工種工人操作。
成百上千種材料的供應、各種機械設備的運行,因此必須要有科學的、先進的組織管理措施和採用先進的施工工藝方能圓滿完成這個生產過程,這一過程又是一個具有較大經濟性的過程。在施工中將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因此要求在施工過程中處處考慮其經濟效益,採取措施降低成本。施工過程中人們關注的焦點始終是工程質量、安全進度和成本。
(10)建築施工傷害擴展閱讀:
建築施工安全要求
1、嚴禁穿拖鞋、高跟鞋及不戴安全帽人員進入施工現場作業。
2、嚴禁一切人員在提升架、吊機的吊籃上落及在提升架井口私自開動任何施工機械及駁接、拆除、電線、電器。
3、嚴禁非專業人員私自開動任何施工機械及駁接、折除電線、電器。
4、嚴禁在操作現場(包括在車間、工場)玩耍、吵鬧和從高處拋擲材料、工具、磚石、砂泥及一切灰塵物。
5、嚴禁土方工程不按規定放坡或不加支撐的深基坑開挖施工。
6、嚴禁在不設欄桿或其它安全措施的高處作業和單層牆上面行走。
7、嚴禁在未設安全措施的同一部位上同時進行上下交叉作業。
8、嚴禁帶小孩進入施工現場作業。
9、嚴禁在高壓電源的危險區域進行冒險作業及不穿絕緣水鞋進行操作水磨石機,嚴禁用手直接提拿燈頭,電線移動照明。
10、嚴禁在有危險品、易燃品、木工棚場的現場,倉庫吸煙、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