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施工放線的方法與步驟
一、建築物定位
房屋建築工程開工後的第一次放線,建築物定位參加的人員是:城市規劃部門(下屬的測量隊)及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專業的),根據建築規劃定點陣圖進行定位,最後在施工現場形成(至少)4個定位樁。放線工具為「全站儀」或「比較高級的經緯儀」。
二、土方開挖階段放線
土方開挖階段放線,一般分龍門板定位尺量放線和儀器測量放線。
前者根據圖紙已知的控制點或現場確定的控制點,在要放線的建築物基礎外四周一定距離打樁、架設龍門板,在龍門板上用施工線拉一個大至的直角線,然後用勾股定理採用鋼尺合尺,尺寸要大一點,一般6、8、10m。
三、基礎施工放線
建築物定位樁設定後,由施工單位的專業測量人員、施工現場負責人及監理共同對基礎工程進行放線及測量復核(監理人員主要是旁站監督、驗證)。
最後放出所有建築物軸線的定位樁(根據建築物大小也可軸線間隔放線),所有軸線定位樁是根據規劃部門的定位樁(至少4個)及建築物底層施工平面圖進行放線的。放線工具為「經緯儀」。
四、主體施工放線
基礎工程施工出正負零後,緊接著就是主體一層、二層·····直至主體封頂的施工及放線工作,放線工具:經緯儀、線墜子、線繩、墨斗、鋼捲尺等。
根據軸線定位樁及外引的軸線基準線進行施工放線。用經緯儀將軸線打到建築物上,在建築物的施工層面上彈出軸線,再根據軸線放出柱子、牆體等邊線等,每層如此,直至主體封頂。
六、細部測量
樑柱邊線、控制線的測量:每樓層施工前,測量工程師將控制線、主要軸線施測完成後,施工員著手依據控制線、軸線對樑柱邊線、牆柱控制線進行引測。
所有牆柱放出邊線和距邊線200寬的控制線,牆柱邊線作為焊接導牆筋的依據,控制線作為校核模板、驗收模板的依據。
七、沉降觀測
設置沉降觀測點的數目和具體位置根據規范和設計要求確定,在圖紙會審階段,施工單位、監理與設計院進行協商初步確定沉降點設置方案;待基礎施工完成後,根據實際地質情況進一步細化沉降觀測點的設置位置。
(1)建築基礎施工放線擴展閱讀:
放線沉降點的埋設方式:
先將帶錨固腳的鋼板埋入設計觀測點柱身上,並按初步設定高程埋設,待模板拆除後,精確找出高程、焊上帶觀測點的角鋼。
沉降點的測量,測量工具:
本工程沉降測量由測量工程師負責;沉降觀測採用S1水準儀和毫米分劃水準尺進行測量。
② 建築施工怎麼放線
放線就是把導線沿著電桿兩側放好,為把導線掛在橫擔上做好准備。常用放線回方答法有以下幾種(圖7-28):
圖7-28幾種放線方法
(a)用放線架放線(b)用木架放線(c)滑輪放線
1.地坑2.地面3.線盤
(1)用手放線
這種方法適合導線較細、線路較短的情況。放線時,放線人員把小捆導線掛在胳臂上,把線頭固定在線路起端的電桿上,沿線路走,並用另一隻手一圈圈把導線放出來。
(2)用人力、畜力或拖拉機、汽車等作為放線的牽引動力導線有盤的可用放線架放線,也可用一鐵棍穿入線盤中心孔,然後架起。
放線時為了防止磨傷導線,可以在橫擔上安裝滑輪,這樣放線速度既快又省力。放線時應注意導線不得有硬彎、扭曲、松脫、破股、擦傷、斷股等缺陷。架放線時,線盤應有專人看管,並且和放線人員保持聯系。放線架上應有制動裝置,線路跨越公路或通航河流時,應派人在公路、河流兩側看守。線路跨越通信線或廣播線時,應預先和有關部門聯系。當導線跨越鐵路、公路、通航河道和重要通信線時,不應有接頭。
③ 基礎放線的步驟
步驟:
1.建築物定位
房屋建築工程開工後的第一次放線,建築物定位參加的人員是:城市規劃部門(下屬的測量隊)及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專業的),根據建築規劃定點陣圖進行定位,最後在施工現場形成(至少)4個定位樁。放線工具為「全站儀」或「比較高級的經緯儀」。
2.基礎施工放線
建築物定位樁設定後,由施工單位的專業測量人員、施工現場負責人及監理共同對基礎工程進行放線及測量復核(監理人員主要是旁站監督、驗證),最後放出所有建築物軸線的定位樁(根據建築物大小也可軸線間隔放線),所有軸線定位樁是根據規劃部門的定位樁(至少4個)及建築物底層施工平面圖進行放線的。放線工具為「經緯儀」。
基礎定位放線完成後,由施工現場的測量員及施工員依據定位的軸線放出基礎的邊線,進行基礎開挖。放線工具:經緯儀、龍門板、線繩、線墜子、鋼捲尺等。小工程可能沒有測量員,就是施工員放線。
3.主體施工放線
基礎工程施工出正負零後,緊接著就是主體一層、二層...直至主體封頂的施工及放線工作,放線工具:經緯儀、線墜子、線繩、墨斗、鋼捲尺等。根據軸線定位樁及外引的軸線基準線進行施工放線。用經緯儀將軸線打到建築物上,在建築物的施工層面上彈出軸線,再根據軸線放出柱子、牆體等邊線等,每層如此,直至主體封頂。
(3)建築基礎施工放線擴展閱讀:
五步放線施工法的四大核心
1、細心研讀圖紙;
2、認真勘察現場;
3、放線修正誤差;
4、放線定位,確定尺度,確定收頭方案。
參考資料:網路-放線
④ 建築工程中的基礎放線應該注意哪些東西盡量詳細
一、建築工程中的基礎放線應該注意:
1、建築物定位:
是房屋建築工程開工後的第一次放線,建築物定位參加的人員是:城市規劃部門(下屬的測量隊)及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根據建築規劃定點陣圖進行定位,最後在施工現場形成(至少)4個定位樁。放線工具為「全站儀」或「比較高級的經緯儀」。
2、基礎施工放線:
建築物定位樁設定後,由施工單位的專業測量人員、施工現場負責人及監理共同對基礎工程進行放線及測量復核(監理人員主要是旁站監督、驗證),最後放出所有建築物軸線的定位樁,所有軸線定位樁是根據規劃部門的定位樁及建築物底層施工平面圖進行放線的。放線工具為「經緯儀」。
3、主體施工放線:
基礎工程施工出正負零後,緊接著就是主體一層、二層...直至主體封頂的施工及放線工作,放線工具:經緯儀、線墜子、線繩、墨斗、鋼捲尺等。
根據軸線定位樁及外引的軸線基準線進行施工放線。用經緯儀將軸線打到建築物上,在建築物的施工層面上彈出軸線,再根據軸線放出柱子、牆體等邊線等,每層如此,直至主體封頂。
(4)建築基礎施工放線擴展閱讀:
一、施工放線現場操作有多種放線方法:
一般分有龍門板定位尺量放線和儀器測量放線,前者根據圖紙已知的控制點或現場確定的控制點,在要放線的建築物基礎外四周一定距離打樁、架設龍門板,在龍門板上用施工線拉一個大致的直角線,盡量把線拉緊,然後用勾股定理採用鋼尺合尺,尺寸要大一點,一般6、10m,這樣比較准確。
首先在兩控制線上量取尺寸用紅鉛筆放點,然後兩人拉尺,一人擺動可以任意那根線與鋼尺的尺寸穩合,然後龍門板上固定施工線,確認無誤後四周掛線,根據圖紙上的軸線尺寸用鋼尺量取放點,用鉛垂垂於地面,這樣就可以用石灰粉分別放開挖線了,用水準儀在龍門板上測放控制高程。
後者如果會用經緯儀或全站儀那就簡單多了,只要根據圖紙已知的控制點或現場確定的控制點,圖紙上的距離、角度關系就可測量確定軸線的具體位置。
二、應用工具
1、傳統的園林施工放線方式
傳統的園林施工放線多以方格網和平板儀聯合經緯儀或皮尺方式進行,在放線過程中,同時再參考圖紙上的現有地物進行放線。
1.1方格網放線法
在圖紙上以一定的尺寸畫好方格網,然後在實地依相應的比例劃出實地方格(通常為10m×10m),再參照現有的地物進行放線。
⑤ 請問各位建築大神,施工現場放線要依據哪些怎樣才能放的出來新手拜謝🙏
1.放線是施工現場不可缺少的工序,必須予以重視和掌握。
接樁,與業主或地方測繪單位一起,把現場的標准水準點,定位樁,紅線樁一一進行交接。
放線,現場至少要放一條建築物,基準控制線和一個建築物基準標高控制點,並且在基礎開挖影響不到的地方釘樁並做好保護。
以基準控制線為准按圖紙尺寸放各條軸線,在軸線兩端延長線上釘樁。
根據軸線和施工空間放開挖控制線(坡頂和坡腳線)。
基坑挖完後放底板邊線,釘高程式控制制樁。
底板打完後在底板上放各條軸線,彈出牆體輪廓線和門窗洞口位置線,立標高控制桿。
頂板打完後在頂板上面放各條軸線,彈出牆體輪廓線和門窗洞口位置線,立標高控制桿。
1建築物定位樁設定後,由施工單位的專業測量人員、施工現場負責人及監理共同對基礎工程進行放線及測量復核。
2放出所有建築物軸線的定位樁(根據建築物大小也可軸線間隔放線),所有軸線定位樁是根據規劃部門的定位樁(至少4個)及建築物底層施工平面圖進行放線的。放線工具為「經緯儀」。
3一般分,龍門板定位尺量放線和儀器測量放線,前者根據圖紙,已知的控制點或現場確定的控制點,在要放線的建築物基礎外,四周一定距離打樁,架設龍門板,在龍門板上用施工線拉一個大至的直角線,盡量把線拉緊,然後用勾股定理採用鋼尺合尺,尺寸要大一點,一般6、8、10m,這樣比較准確。
⑥ 建築施工放線過程
1、建築物定位樁設定後,由施工單位的專業測量人員、施工現場負責人及監理共同對基礎工程進行放線及測量復核(監理人員主要是旁站監督、驗證);
2、最後放出所有建築物軸線的定位樁(根據建築物大小也可軸線間隔放線),所有軸線定位樁是根據規劃部門的定位樁(至少4個)及建築物底層施工平面圖進行放線的。放線工具為「經緯儀」。
3、基礎定位放線完成後,由施工現場的測量員及施工員依據定位的軸線放出基礎的邊線,進行基礎開挖。放線工具:經緯儀、龍門板、線繩、線墜子、鋼捲尺等。小工程可能沒有測量員,就是施工員放線。
4、基礎工程施工出正負零後,緊接著就是主體一層、二層...直至主體封頂的施工及放線工作,放線工具:經緯儀、線墜子、線繩、墨斗、鋼捲尺等。
施工放線技術要求:
1、測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按照測量規范,以及合理的天氣條件。遵守先整體後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要有嚴格的校核制度。建立一切定位放線工作要自檢、互檢合格後,方可申請項目部驗收的工作制度。
2、測量儀器必須按規定進行檢測,鋼捲尺應送法定專業機構檢定。
3、測量人員應提前熟悉施工圖紙和現場各種高程坐標,控制點及精密導線網點,精密水準點,平面方格網點,仔細檢查審核施工放線依據。
4、測量放線是確保施工質量的最關鍵的工序,必須嚴格按施工工藝進行,為保證測量精度,除熟悉圖紙,採用合理的測量步驟外,還要選用比較精確的經緯儀、水平儀、鉛垂儀等儀器設備進行測量放線,測量工作開始之前,必須與總承包方取得聯系,與土建單位確認三項基準數值,由總包方移交控制網點等測量情況。
⑦ 施工放線方法
施工防線有:建築物定位(放線)、基礎施工(放線)和主體施工(放線)。
一、建築物定位,是房屋建築工程開工後的第一次放線,建築物定位參加的人員是:城市規劃部門(下屬的測量隊)及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專業的),根據建築規劃定點陣圖進行定位,最後在施工現場形成(至少)4個定位樁。放線工具為「全站儀」或「比較高級的經緯儀」。
二、基礎施工放線,建築物定位樁設定後,由施工單位的專業測量人員、施工現場負責人及監理共同對基礎工程進行放線及測量復核(監理人員主要是旁站監督、驗證),最後放出所有建築物軸線的定位樁(根據建築物大小也可軸線間隔放線),所有軸線定位樁是根據規劃部門的定位樁(至少4個)及建築物底層施工平面圖進行放線的。放線工具為「經緯儀」。
基礎定位放線完成後,由施工現場的測量員及施工員依據定位的軸線放出基礎的邊線,進行基礎開挖。放線工具:經緯儀、龍門板、線繩、線墜子、鋼捲尺等。小工程可能沒有測量員,就是施工員放線。
注意:基礎軸線定位樁在基礎放線的同時須引到擬建建築物周圍的永久建築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軸線定位樁破壞了,用來補救。
三、主體施工放線,基礎工程施工出正負零後,緊接著就是主體一層、二層...直至主體封頂的施工及放線工作,放線工具:經緯儀、線墜子、線繩、墨斗、鋼捲尺等。根據軸線定位樁及外引的軸線基準線進行施工放線。用經緯儀將軸線打到建築物上,在建築物的施工層面上彈出軸線,再根據軸線放出柱子、牆體等邊線等,每層如此,直至主體封頂。
施工放線有多種方法,條件允許的場地只要釘多一次龍門樁就可以搞定,一般龍門樁主要用於基礎施工放線,基礎完工後再把軸線及水平引測到基礎上部四大角的側面,用墨線彈出垂直、水平線做出三角標記,在引之前需用基準點校驗龍門樁是否准確,這樣不管你放N多次線只要以基礎側面的基點用儀器或鉛垂向上引測軸線,用鋼尺量測標高,這樣就可以到主體封頂。這種方法是最簡單實用的。
⑧ 建築基礎放線怎麼弄
1、建築物定位
房屋建築工程開工後的第一次放線,建築物定位參加的人員是:城市規劃部門(下屬的測量隊)及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根據建築規劃定點陣圖(總平面圖)進行定位,最後在施工現場形成(至少)4個定位樁。放線工具為「全站儀」或者「比較高級的經緯儀」。
2、基礎施工放線
建築物定位樁設定後,由施工單位的專業的測量人員、施工現場負責人及監理共同對基礎工程進行放線及測量復核,最後放出所有建築物軸線的定位樁,所有軸線定位樁都是根據規劃部門的定位樁(至少4個)及建築物底層施工平面圖進行放線的。放線工具為「經緯儀」。
基礎定位在放線完成後,由施工現場的測量員及其施工員依據定位的軸線放出基礎的邊線,進行基礎的開挖。基礎軸線的定位樁在基礎放線的同時須引到擬建建築物周圍的永久建築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軸線的定位樁破壞了,用來作補救。
3、主體施工放線
基礎工程施工出正負零後,緊接著就是主體一層、二層直至主體封頂的施工及放線工作。根據軸線的定位樁及外引的軸線基準線進行施工放線。用經緯儀將軸線打到該建築物上,在建築物的施工層面上彈出軸線,再根據軸線放出柱子、牆體等邊線等,每層都如此,直至主體封頂。
4、挖基槽
挖基槽時要將灑出的石灰線當中心線,如果基槽挖1米,則從石灰線左右兩邊各挖0.5米。
施工放線技術要求
(1)測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按照測量規范,以及合理的天氣條件。遵守先整體後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要有嚴格的校核制度。建立一切定位放線工作要自檢、互檢合格後,方可申請項目部驗收的工作制度。
(2)測量儀器必須按規定進行檢測,鋼捲尺應送法定專業機構檢定。
(3)測量人員應提前熟悉施工圖紙和現場各種高程坐標,控制點及精密導線網點,精密水準點,平面方格網點,仔細檢查審核施工放線依據。
(4)測量放線是確保施工質量的最關鍵的工序,必須嚴格按施工工藝進行,為保證測量精度,除熟悉圖紙,採用合理的測量步驟外,還要選用比較精確的經緯儀、水平儀、鉛垂儀等儀器設備進行測量放線。
測量工作開始之前,必須與總承包方取得聯系,與土建單位確認三項基準數值,由總包方移交控制網點等測量情況。
(5)測量放線時應控制分配誤差,不使誤差累計。
(6)測量點要統一;測量結構要隨時記錄,記錄清單要清楚明了,同時要有據可查。
⑨ 建築基礎施工放線
建築物基礎施工放線
基槽開挖邊線放線與基坑找平
1.基槽開挖邊線放線
在基礎開挖前,按照基礎詳圖上的基槽寬度和上口放坡的尺寸,由中心樁向兩邊各量出開挖邊線尺寸,並作好標記;然後在基槽兩端的標記之間拉一細線,沿著細線在地面用白灰撒出基槽邊線,施工時就按此灰線進行開挖。
2.基坑找平
為了控制基槽開挖深度,當基槽開挖接近槽底時,在基槽壁上自拐角開始,每隔3~5m
測設一根比槽底設計高程提高0.3~0.5m的水平樁,作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礎墊層的依據。水平樁一般用水準儀根據施工現場已測設的±0標志或龍門板頂面高程來測設的。如圖所示,槽底設計高程為-1.700m,欲測設比槽底 設計高程高0.500m的水平樁,首先在地面適當地方安置水準儀,立水準尺於±0標志或龍門板頂面上,讀取後視讀數為0.774m,求得測設水平樁的應讀前視讀數0.774+1.700-0.500=1.974m。
然後貼槽壁立水準尺並上下移動,直至水準儀水平視線讀數為1.974m時,沿尺子底面在槽壁打一小木樁,即為要測設的水平樁。
為砌築建築物基礎,所挖地槽呈深坑狀的叫基坑。若基坑過深,用一般方法不能直接測定坑底標高時,可用懸掛的鋼尺來代替水準尺把地面高程傳遞到深坑內。
基礎施工放線
基礎施工包括墊層和基礎牆的施工。
1.墊層中線的測設
在基礎墊層打好後,根據龍門板上的軸線釘或軸線控制樁,用經緯儀或用拉繩掛錘球的方法,把軸線投測到墊層面上,並用墨線彈出牆中心線和基礎邊線,作為砌築基礎的依據。由於整個牆身砌築均以此線為准,所以要進行嚴格校核。
2.墊層面標高的測設
墊層面標高的測設是以槽壁水平樁為依據在槽壁彈線,或在槽底打入小木樁進行控制。如果墊層需支架模板可以直接在模板上彈出標高控制線。
3.基礎牆標高的控制
牆中心線投在墊層上,用水準儀檢測各牆角墊層面標高後,即可開始基礎牆(±0.00以下的牆)的砌築,基礎牆的高度是用基礎皮數桿來控制的。基礎皮數桿是用一根木桿製成,在桿上事先按照設計尺寸將每皮磚和灰縫的厚度一一畫出,每五皮磚註上皮數,
(基礎皮數桿的層數從±0.00m向下注記)並標明±0.00m和防潮層等的標高位置。
立皮數桿時,可先在立桿處打一根木樁,用水準儀在木樁側面定出一條高於墊層標高某一數值(10㎝)的水平線,然後將皮數桿上標高相同於木樁上的水平線對齊,並用釘把皮數桿與木樁釘在一起,作為基礎牆砌築的標高依據。
基礎施工結束後,應檢查基礎面的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可用水準儀測出基礎面上若干點的高程,並與設計高程相比較,允許誤差為±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