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建築弱電工程設計施工圖上的標注符號哪裡有
圖上的需要看圖例,國標的上網搜一下就行,挺多的
2. 建築弱電施工圖6*UTP.CAT5表示什麼意思
6根五類屏蔽雙絞線
即平時大家說的6根五類帶屏蔽的網線
3. 怎樣才能學會看建築弱電安裝施工圖
先看設計說明和圖例.再看圖紙,
要是不懂CAD操作,到網上搜些視頻來看.
只為看圖,CAD還是簡單的,有一個小時也就學會了.
4. 弱電建築圖紙ap是啥子事
無線網路接入設備
5. 建築施工圖中的強電和弱電是怎麼區分的
強電和弱電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用途的不同。強電是用作一種動力能源,弱電是用於信回息傳遞。具體而言,答它們大致有如下區別:
(1)交流頻率不同
強電的頻率一般是50Hz(赫),稱「工頻」,意即工業用電的頻率:弱電的頻率往往是高頻或特高頻,以KHz(千赫)、MHz(兆赫)計。
(2)傳輸方式不同
強電以輸電線路傳輸,弱電的傳輸有有線與無線之分。無線電則以電磁波傳輸。
(3)功率、電壓及電流大小不同
強電功率以KW(千瓦)、MW(兆瓦)計、電壓以V(伏)、KV(千伏)計,電流以A(安)、kA(千安)計;弱電功率以W(瓦)、mW(毫瓦)計,電壓以V(伏)、mV(毫伏)計,電流以mA(毫安)、uA(微安)計,因而其電路可以用印刷電路或集成電路構成。
當然,強電中也有高頻(數百KHz)與中頻設備,但電壓較高,電流也較大。又如手電筒與電動剃須刀雖然電壓很低,功率及電流很小,仍屬強電。由於現代技術的發展,弱電己滲透到強電領域,如電力電子器件、無線遙控等,但這些只能算作強電中的弱電控制部分,它與被控的強電還是不同的。
6. 如何提高弱電工程施工圖設計能力
一、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全過程
建設工程項目的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全過程與建築設計一樣,有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智能化系統設計與建築設計同步進行是最佳做法。方案設計後經評審進入初步設計,初步設計後經評審進入施工圖設計,施工圖設計文件經有關部門質量審查,然後進入施工招投標,由施工單位( 系統集成商 ) 進行深化設計,則設計過程基本完成。在施工過程中,如建築裝修、功能調整,再作局部修改和完善。
目前,由於種種原因,除少數工程項目按上述步驟操作外,大量的工程項目的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圖由系統集成商設計。由於系統集成商參與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招投標時,建築設計院的建築設計施工圖已完成,建設單位急於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系統集成商在方案設計中標後即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初步設計及其評審這個重要階段被忽略。
二、智能化系統施工圖設計主要問題
1、 成套性、完整性欠缺
施工圖設計文件主要由以下各部分組成:
圖紙目錄
主要設備及材料表
設計施工總說明
平面圖
系統圖
原理圖
弱電機房詳圖
弱電豎井詳圖
其它詳圖,如會議室、多媒體教室、門禁大樣圖等.
在深化設計階段,可能還需以下設計文件:
安裝圖
裝配圖
接線圖 ( 機櫃、設備端接圖 )
線纜表
基礎圖
部分工程項目智能化系統施工圖設計文件不成套,有的甚至只有平面圖,而無系統圖;有的設計施工總說明沒有:特別是缺主要設備及材料表和各種詳圖。有的工程在深化設計階段,甚至工程竣工圖中也缺少實際安裝、接線的圖表,僅是對建築設計院的施工圖作一些微小調整或修改,對今後管理部門維修,擴展帶來麻煩。
二、圖面質量不符合設計文件表達清晰的要求
1、圖簽欄不完整,有的單點陣圖簽欄不符合國家標准。
工程名稱、項目名稱缺乏唯一性。
缺工程號。
圖號編制順序混亂,無規律。
簽字、日期標注不全。
缺會簽
2、對建築設計單位提供的建築平面圖未作處理。一般對建築平面圖要作如下處理:
刪去細尺寸,無關的文字:
對剪力牆、柱子虛化
對建築線淡化:
但不能將建築平面功能文字、標高、軸線及編號刪去。
3、未注意線條粗細、圖形符號、文字字體大小,一般反映為文字偏小、線條偏細、圖形符號偏小。其原則為突出弱電管線、圖形符號及文字。有的單位未注意圖面圖形的擺放,圖面各部位虛實均勻,不重視圖面編輯。
4、未注意圖幅大小。一般施工圖設計文件中,平面圖比例為 1 : 100 ,但最大圖幅為A0 ,其它一般以 A1 圖幅。發現部分單位大量使用 A3圖幅不妥。一般一套圖紙主要圖幅為 2 種,即 A1 、 A2 ;如建築物體量較大,則平面圖為A0 。
5、圖紙目錄主要問題
工程名稱、項目名稱與圖紙不一致;
圖紙名稱與圖紙不一致:
圖幅與圖紙不一致;
未將設計文件全部列上,如漏列需引用的人防通用圖等。
6、主要設備及材料表主要問題
不完整;
設備主要技術性能指標未註明;
數量與圖紙有出入;
一般不允許註明設備產品型號,但有關規定存在矛盾。
有的單位認為設計投標文件中有設備配置清單,則設計文件中就不出主要設備及材料表,以致設計文件不完整。
7、設計施工總說明主要問題
設計施工總說明是一張十分重要的圖紙,任何人看過這一張圖紙則對整個工程項目的智能化系統有全面了解,但部分單位設計人員對此不夠重視,以致存在較多問題。
缺工程概況。對工程區位,周邊道路、建築總面積、總高度、層數、有無地下層、各層主要功能、智能化系統設計目標要作簡略介紹。
設計依據不完整。設計依據要包括國家現行標准、規范、行業標准:建設單位的設計委託書、設計任務書、合同書;有關設計評審、協調等會議紀要;建築及水、電、暖各專業的施工圖及修改的設計文件。
設計標准羅列存在問題:遺漏主要設計標准,列入過時標准,標准號有誤,未注版本。
設計范圍不明確。未列入本次設計的系統要註明,如通信、電視等子系統由電信、廣電等有關部門設計要列出。本次設計涉及的所有子系統均要列入,有時易遺漏UPS 電源系統、防雷系統、接地系統。
三、分子系統所作說明中,有時發現子系統說明與設計范圍所列子系統名稱不統一,順序不一致。在子系統說明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建築設備監控系統中未將本工程機電設備作一介紹,特別未說明空調系統工作特徵;對冷熱源、VAV 、 VRV 、空調機組、新風機組、風機盤管等均要說明;其它如變配電、給水、熱水、純凈水系統、排水系統、通風系統、公共照明、室外照明、電梯等均要說明,採取何種監控方式;監控系統規模點數、管線敷設要求、BAS 中央控制室設置位置等。
2、通信網路系統中採用模塊局、程式控制交換機、電話電纜交接箱註明,語音信息點配置原則、與電信局連接管線、總點數、機房位置等說明。還有移動通信盲區覆蓋系統、無線對講系統等。
3、計算機網路系統採用何種接入方式、網路拓撲結構,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網路交換機設置,數據信息點配置原則、總點數,無線接入網、機房位置等說明。
4、綜合布線系統要根據工作區、水平配線子系統、垂直子線子系統、設備間、管理、建築群子系統等說明。豐配線架、樓層配線架設置,水平線纜類別、垂直干線光纜、大對數銅纜,配線架卡接式、模塊式等均要說明。水平線纜不超過90m 信息點與電源插座外沿水平間距200mm 要註明。
5、有線電視系統中要說明採用860MHZ 雙向鄰頻傳輸方式,集中分支分配器方式,電視終端電平水平及圖像顯示等級,有線電視機房位置等。
6、公共廣播系統中要說明背景音響與消防應急廣播場聲器兼容,由樓層弱電井內消防聯動模塊自動切換,裝設音量調節開關的場所等;廣播機房位置;還有室外廣播。
7、安全防範系統內容較多,閉路電視監控系統、防盜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門禁系統、巡更系統等均要描述主要特性,採用的技術。前端設置布點數量註明,機房位置。
8、在設計中設置的所有子系統主要特點本.總說明中均要提及,如停車場管理系統、大屏幕顯示及觸摸式信息查洵系:殼、數字會議系統、系統集成等。
9、UPS 電源系統、防雷系統、接地系統在任何工程中均有這方面內容,但有的單位往往不重視,不予說明。UPS 電源系統需註明電源引自何處, UPS 容量、電壓等級、供電范圍、配電電池後備時間幾小時。防雷系統由電源防雷、信息系統防雷兩部分說明。接地系統則應註明弱電機房局部等電位聯結,弱電豎井接地干線,專用接地線銅纜規格,綜合接地方式接地電阻值,還有金屬橋架接地、總等電位聯結等內容。
10、管線敷設易遺漏,採用管子規格、橋架規格。地下層一般不允許使用薄壁電線管,如 KBG 、 JDG 、 DG 管;等,明敷管;一般採用鍍鋅鋼管:橋架一般採用槽式。
11、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如引用參考的標准圖集頁次註明等。
12、有的工程僅列入系統常規施工做法,缺乏對本工程針對性:有的工程甚至缺設計施工總說明。
四、平面圖主要問題
平面圖反映豐要是前端布點和架、管線,在設計中有不少問題。
1、建築物引入管線,如電話、網路、電視等進線未標注;進線穿越地下層剪力牆未敷設剛性防水套管,缺注管間距、行間距、標高;缺進線井、未注井外形尺寸、距牆尺寸。
2、建築物出線管線,如建築群之間管線、室外廣播音響、室外監控管線未標注。
3、室內布點圖例有誤,有的一種圖例表示 2 種以上不同的設備;如同一設備安裝高度不一樣也要採用不同的圖例。
4、橋架畫出了規格,但缺型號,不能分清是槽式、托盤式還是梯架式,缺注標高較常見。管線畫直線,不管是否穿過衛生間、管道井;有的管線穿越變電所。
5、管線來龍去脈未交代清楚,有的管線往橋架拉,有的從弱電井拉,未標注文字說明。有的甚至僅畫了前端邊注引自一層 XX 機房,並未用圖形符號表示路由。
6、垂直管線沿牆敷設穿樓板缺箭頭示意;也不知由何處引來、引至何處,缺文字標注。
7、在平面圖上局部標注管線與敷設方式,穿越人防牆、沉降縫 ( 伸縮縫 ) 等未作標注;在地下層採用了薄壁管。有的在同一套圖紙中用TC 、 SC 、 RC 、 DG 、DA 等英文標注、漢語拼音標注並存。不同管線未用不同線型標注。
8、缺設備安裝高度標注。
9、建議平面圖中在圖邊列一個設備表,註明圖例、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安裝方式安裝高度則清楚。
五、系統圖主要問題
1、將系統圖設計成示意圖,有的甚至將廠家在產品宣傳資料上的圖搬過來用,圖上除設備圖形符號外,其餘什麼也沒有。
2、深度不夠。如綜合布線系統圖,只有語音點、數據點圖形符號,未注數量:管線未註:配線架只有圖形符號,未注卡接式、模塊式、對數或埠數、配線架數量:機櫃未注編號19」 、高度。垂直光纜未注芯數,多模還是單模、根數;大對數銅纜未注類別、對數及根數:垂直橋架未注型號規格等。BA 系統圖中 DDC 點數不清,未列 DDC 至被控制設備感測器、閥門管線, DDC 控制器電源 ~220V 未到位。
3、有線電視系統圖中缺電平計算,分配分支器、電視前端箱用方框表示,內設置何種元器件不清,僅用接線箱標注。
4、公共廣播系統圖缺消防聯動模塊、音量調節開關,管線不清,如何切換至消防應急廣播不清。
5、缺配電系統圖,在需用電的系統圖中僅用電源箱表示,電源引自何處不清。如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圖中攝像機用 ~24V 電源來自何處不清,防盜報警系統圖中探測器用直流 12V 電源來自何處不清。安防接線箱中有何元器件不清。
6、在系統圖中機房設備,如網路機房、 BAS 中央控制室、監控中心設備規格、數量未標注。
7、系統圖中缺防雷設備。
8、缺接地干線圖。樓層弱電間機櫃至接地端子箱,接地端子箱至接地銅排接地線及管子均未標注。總等電位聯結端子箱未畫出。
9、建議主幹線纜註上編號,在平面圖上標注也較清晰。
六、原理圖主要問題
1、不完整,未將 BA 系統中有關機電設備的監控原理全面表示。
2、在風機、水泵監控原理圖中不清楚控制箱帶幾台風機、幾台泵,僅憑標准圖集表示,未針對本項目實際情況。未注電控箱編號,未注見電施—X X 圖號。
3、變電所設備監控原理圖基本不畫,可能未看變電所高低壓配電系統圖。
4、公共照明迴路監控原理圖也缺乏,也不清楚有哪幾只照明箱要監控。
5、潛水排污泵集水井超高液位報警基本未設置。
6、空調設備監控未與暖通專業設計人員溝通。
七、詳圖豐要問題
詳圖有弱電機房詳圖、弱電豎井詳圖、會議系統詳圖、多媒體教室詳圖、門禁系統大樣圖等,主要問題是詳圖不詳。
1、弱電機房詳圖僅將設備畫出,未標注設備機櫃大小尺寸,機櫃間距、機櫃距牆尺寸,甚至缺機房大小尺寸。機房管線、橋架進出路由未畫出。機房電源箱、電源插座未畫出。機房局部等電位聯結,接地端子箱、接地線未畫出。機房詳圖比例一般1 : 50 。
2、弱電豎井詳圖中同樣存在尺寸標注不全的問題。特別是弱電豎井 ( 弱電間 ) 凈尺寸缺標注,還有設備安裝高度,橋架規格、管線編號,接地干線銅排、接地端子箱、電源插座等。有一家單位設計中有一張弱電豎井垂直面展開圖,將各層樓面設備安裝高度標注,橋架、管線規格大小標注,看上去就較清晰,建議採用。弱電豎井詳圖比例一般1 : 25 。
3、其它有關詳圖中也存在一些標注不全的問題,如投影儀安裝高度,距電動幕距離尺寸,音箱安裝高度等,還有管線敷設方式,特別是沿地板還是沿頂板標注不清。
八、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圖設計存在問題的原因
1、設計人員對建築設計不了解,對圖紙是工程語言理解不深,對圖面質量不重視。
2、部分系統集成商認為設計、施工均由自己公司承擔,只要能施工就行了;但圖紙設計除施工單位要看外,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均要看的。
3、設計人員知識面欠廣,僅只本專業范圍,對配電、防雷、接地:對電氣、給排水、暖通專業等不熟悉。有的單位設計人員分工過細。最好立足一點,兼顧全面,什麼都懂一點。
4、設計人員對精心設計、精心施工不理解,對圖紙設計不重視,缺乏敬業精神,缺乏責任心。建築設計是終身負責制。
5、部分單位對質量管理抓得不力,缺乏校審,或校審不認真。一般是二校二審,自校、互校、審核、審定。各個崗位各司其職,一套圖紙3-4 個設計人員簽名。有的單位人員簽了審核、審定,但說未看過圖紙,不負責任。
6、少數領導對設計不重視,只重視市場、招投標,不重視設計施工。剛出校門未經過訓練就上崗搞設計。平時又不注意培訓。
7. 學看建築弱電施工圖的前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智能建築已成為現代建築電氣設計的主流趨勢。隨著我國現代化程度的高速發展,建築弱電設計的智能化管理,以及智能化社區、城市智能化的發展尤為突出,為使用者提供了高效、舒適、安全及經濟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實現了建築物內與建築環境的全面監控和管理,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和便捷。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未來建築智能化的內容會更加豐富,在各類建築的弱電設計環節中可得到更充分的體現,根據當前形勢的需要,我們編寫了此書。
全書分為8章,將建築弱電設計分為8個方面進行分析,分別介紹了建築弱電工程圖識讀基本知識,消防系統、安全防範系統、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建築電話通信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綜合布線系統工程圖的識圖。每章均列舉了智能建築的設計實例加以說明。書中分別以住宅、學校、醫院、辦公樓、酒店等建築弱電設計方案的平面圖及系統圖為例,進行了較深入的分析,講述了識讀的基本方法。書中體現了智能建築弱電系統形成的綜合技術手段,突出了系統性、先進性和實用性。
根據我們多年的教學及工程設計經驗,從培養讀者的綜合能力出發,為了使讀者更好地掌握建築弱電識圖及設計的先進手段,本書精選了多個典型的工程實例進行分析,給讀者以全新的感受。
本書由天津城市建設學院龔威任主編、張樹臣任副主編,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孫紅躍、王首彬參編。其中,張樹臣做了全書的統稿工作。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有關建築電氣設計方面的部分書籍、相關資料,在參考文獻中並未一一列出,在此對這些書刊和資料的作者表示誠摯的感謝。
由於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一些不妥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8. 建築電氣弱電施工圖上ss sk sd za zb ad zh zl分別代表什麼
這應該不是通用的表示方法,但有的時候為了圖紙標識清楚,整潔,用一些代號表示內一組電纜容以及敷設方式,例如:AA=1*RVV2*1.0+1*SYV75-5+1*RVVP2*0.75/JDG25/FC/CC/WC
我用過這種表示方法,也見過類似的表示方法。但這種表示方法都在圖例中有說明的。
因為沒看見圖紙,說法不一定對。
你可以看看電纜連接的是什麼設備,推斷一下是什麼電纜,並找設計核實。
9. 智能建築弱電工程設計施工圖上的RVV-2*1.0-SC15-WC,CC,MR代表什麼意思
R: 代表軟線\軟結構的意思
V:聚氯乙烯絕緣
V:聚氯乙烯護套
RVV全稱銅芯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軟線,又稱輕型聚氯乙烯護套軟線,俗稱軟護套線,是護套線的一種。
2*1.0 2就是2根線芯,1.0表示一根線芯的截面積單位是平方毫米
SC15穿管徑是15的焊接鋼管
WC,CC,MR是敷設的位置方式
WC: 暗敷設在牆內
CC: 暗敷設在頂棚內
MR:金屬線槽敷設
SC15-WC,CC,MR意思是金屬線槽敷設或穿15剛鋼管沿牆內,頂棚內暗敷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