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建築工程加固技術

建築工程加固技術

發布時間:2020-12-03 20:01:48

㈠ 建築結構加固是什麼有哪些方式

結構加固的方法有很多,例如:
增補鋼筋:
植筋技術又稱鋼筋生根技術,在原版有混凝土結構上鑽孔權,注結構膠,把新的鋼筋旋轉插入孔洞中。此技術廣泛用於設計變更,增加梁、柱、懸挑梁、板等加固和變更工程。

粘鋼:

用粘結劑粘貼鋼板補強、加固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能大大提高其原設計承載力和抗破壞能力。

型鋼加固:
包鋼加固亦稱粘結型鋼加固法,鋼筋混凝土樑柱型鋼加固稱之為包鋼加固。當以乳膠水泥粘貼或以環氧樹脂化學灌漿等方法粘貼時,稱之為濕式包鋼加固。

結構托換:結構托換技術是指對原有影響建築使用功能的承重結構採用改變受力體系的方法進行的功能改造,目的是獲得更大的理想使用空間。

加大截面:增大截面加固技術,也稱為混凝土加固技術,它是增大構件的截面和配筋,用以提高構件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和抗裂性,也可用來修補裂縫等,這種加固技術適用范圍較廣,可加固板、梁、柱、基礎和屋架等。

㈡ 為什麼要建築結構加固修復新技術

混凝土結構是否需要修復加固,應經結構可靠性鑒定,專家依據有關規范規程標准提出鑒定,鑒定意見書可做為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的依據之一。由於混凝土結構修復加固設計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遠比新建工程多而復雜,況且還要考慮業主的種種要求,因此,承擔修復加固設計的人員除具有較強的結構理論、明晰的結構概念外,還應具備較為豐富的工程經驗才能夠全面系統地分析問題,提出較為合理的修復結構加固設計方案,實現修復加固的目的。並不是一般的結構工程師都能做好加固設計,新建築設計做的好的工程師,經過一定研究和工程實踐後才有可能做好加固設計。
當某些構件不滿足要求時必須進行加固,但結構體系的加固往往會被忽視,加固設計人員應從整個結構體系安全的角度考慮。當個別構件加固不影響整體結構體系的受力性能時,可進行局部加固;結構整體不滿足要求時,應對結構進行整體加固;臨時加固的要求可以適當降低一些。
混凝土結構的修復加固應在盡量少停產、不影響或少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條件下進行。
通常應先治理後加固。由高溫、高濕、凍融、冷脆、腐蝕、振動、溫度應力、收縮應力、地基不均勻沉降等原因造成的結構損壞,在加固時,應採取有效的治理對策,從源頭上消除或限制其有害作用,正確確定加固處理時機,使之不致對加固後的結構重新造成損壞。
混凝土結構的修復加固一般應先卸載或部分卸載,卸載後按一定順序實施加固。一般而言,應先加固後拆除;先加固後開洞;先基礎後柱、梁和板;先重要構件,後次要構件,最後做好保護與防護。
地震區的結構或構件加固,除應滿足承載力要求外,還應復核其抗震性能。結構加固後不應存在因局部加強或剛度突變而形成新的薄弱部位,同時還應考慮結構剛度增大或變化而導致地震作用效應的增大或變化的影響。
在進行抗震加固設計時還注意以下一些問題:結構的剛度和強度的分布要均勻,避免出現新的薄弱層;豎向構件要連續,保證傳力途徑明晰與簡單直接;增強構件或加固原有構件,均要考慮減少整個結構扭轉效應的可能性;加強薄弱部位的抗震構造;要使結構的受力狀態更加合理,防止構件發生脆性破壞,消除不利於抗震的強梁弱柱、強構件弱節點等不良受力狀態;考慮建設場地的影響;加固後的結構要選擇地震反應小的結構體系;對原有的不合理結構體系、傳力途徑等應盡量進行改良。
在混凝土結構改造或修復加固設計時,要注意選用新材料、新工藝、應用成熟的新技術。應注意,必須採用經過正式鑒定的技術和產品,對於其它一些新產品和新技術應經過慎重研究和試驗確定可靠後方可採用。
為適應被加固結構應力應變滯後現象,較為充分地發揮後加部分的潛力,加固結構所用鋼材,一般應選用比例極限變形較小的低強度(I、II級)鋼材。為提高二次組合結構結合面的粘結性能,保證新舊兩部分能整體工作共同受力,加固結構所用水泥及混凝土要求收縮性小、最好微膨脹、與原構件的粘結性好、早期強度高,對加固結構所用化學灌漿材料及膠粘劑,要求粘結強度高、可灌性好收縮性小、耐老化、無毒或低毒。
從受力情況分析,加固結構的新加部分,因應力、應變滯後而不能充分發揮其效能,尤其是當結構工作的應變應值較高時,受壓構件和受剪構件,往往會出現原結構與後加部分先後破壞的各個擊破現象,致使結構加固效果很不理想或根本不起作用,相反,加固時若進行卸荷,情況則不同,由於應力、應變滯後現象得以降低乃至消失。破壞時新舊兩部分就可同時進入各自的極限狀態,結構總的承載力可顯著提高。
卸荷加固承載力的計算,原則上仍按二次受力進行,但當卸荷達到一定程度,可近似簡化為按一次受力組合結構計算,特別是以鋼筋為主要承力的受拉、受彎及大偏心受壓構件。
卸荷可以是直接卸荷,也可以是間接卸荷。直接卸荷是全部或部分直接搬走作用於原結構上的可卸荷載;間接卸荷是用反向力施加於原結構,以抵消或降低原有作用效應。直接卸荷直觀、准確,但可卸荷載量有限,一般只限於活荷載;間接卸荷量值無限,甚至可以使作用效應出現負值,間接卸荷有楔升卸荷和頂升卸荷,前者以變形控制,後者以應力控制。預應力加固法與卸荷合二為一,是將結構所受荷載,通過預應力手段部分地轉移到新加結構上的一種方法。

㈢ 淮安華輝建築工程加固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淮安華輝建築工程加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1月1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專許可經營項目:無一般經屬營項目:鋼筋機械連接,混凝土結構靜力拆除、鑽孔、開洞,結構裂縫處理、補牆等。
法定代表人:郭文華
成立時間:2003-11-15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80000002696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淮安市西安路77號

㈣ j建築工程加固

建築工程加固找廣州諾恆防水補強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開發、設計回、施工於一體的科技答型建築施工企業。公司擁有一支具有專業技術知識及豐富管理經驗的施工隊伍,有著先進的施工設備和不斷創新的施工工藝,覆蓋著整個流程的精心施工,完善的售後服務、技術咨詢及安裝測試能力。資質齊全.

㈤ 建築工程加固建築工程加固公司

不知道你在哪個城市,上海有一家,繭都建築科技有限公司,他們可以出外地施工,近期寧波四標段隧道加固就是他們做的
他們自己有資質,不是掛靠,有自己的加固材料品牌,價格也還好。

㈥ 建築加固方法有哪些

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

作者:www.jzjiagugs.com 來源:本站 發表時間:2014-4-13 13:00:24 點擊:1549

金固公司認為加固工程抗震主要有以下3種基礎工作:1.開展活斷層研究的重要性。地下活斷層是地震災害之源。唐山大地震就是在地震前沒有發現地下活斷層,只按烈度六度進行建築設防,因此造成了巨大損失。為了抗禦地震災害,保障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我們天津市應加強對地下活斷層的研究,開展這項工作是非常重要的。2.為什麼要進行地震小區劃。 地震小區劃更有小區域的特點,為場地工程建設提供防震減災技術,其技術水平約超前建築規范十年左右。這項工作可盡快的把先進技術轉化成生產力。國家也要求大、中城市都要開展地震小區劃工作。它可為工程抗震設計、防震減災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地震保險等提供可靠的依據,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顯著,也是「以預防為主」防震減災工作方針落實的重要措施之一。 3.工程場地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由於建築物的破壞往往與建築物所在的場地和地基的抗震性能有關,因此為了減輕地震災害,減少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在工程建設時需要考慮工程建設場地可能遭遇到的地震危險程度(即地震危險性)。

《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工程抗震》創刊於1979年,由國家城鄉和住房保障部主管,中國建築學會和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361期刊網共同主辦。是工程抗震和地震工程專業綜合性科技期,主要報道國內外地震工程動態、工程抗震設計、加固改造和施工方面的先進技術;介紹工程抗震的標准、規范、規程及背景資料;推廣工程抗震方面的新技術、新經驗。設有:地震工程動態、理論分析、應用研究、抗震設計、鑒定加固、場地地基、抗震規范(標准、規程)、道路交通等欄目。

20世紀50、60年代國家開始建造了大批鋼筋混凝土廠房和公建、辦公樓。這些房屋使用至今也有三十四十年的歷史,由於使用維修不當或者建造質量原因,許多房屋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些相當嚴重,危及結構安全。 由於土建投資大,所以盡管房屋存在一些問題,往往不會因此拆除重建,二十採用結構加固的辦法,只要花少量的投資來維修、加固就可以恢復其承載力,確保安全使用。 另外由於新的使用要求,房屋要改變用途或進行夾層等也需要對原結構進行加固。 所以,今後的加固工程量是很大的。從事加固行業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

㈦ 常見的建築加固技術有哪些

1、深層裂縫灌漿加固技術
對結構中出現的內部深層裂縫進行灌漿補強處理與滲透水止漏,恢復結構整體性,也是多次在水壩、高層建築底板等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上應用的一項成熟技術。目前已實施灌漿處理中最深裂縫達2m,隨機取樣的鑽芯檢驗表明灌漿後混凝土結構密實度及強度均滿足要求。
房屋結構糾偏及地基、基礎加固技術
對房屋結構和工程結構由於各種原因(如基礎沉降、地基基礎施工)引起的局部或整體偏斜,採用應力解除法、截樁法、頂升法等技術,利用信息反饋法施工實施糾偏。
2、托換加固技術
是指對原有影響建築使用功能的承重結構採用改變受力建築加固體系的方法進行的功能改造,目的是獲得更大的理想使用空間。結構托換採用的方法一般為型鋼托換、鋼筋混凝土托換、桁架托換等。
3、地基基礎托換技術
是指因城市修建的地鐵或地下隧道不可避免地從樓房底下穿過,為了避免拆除重建必須對地面上的樓房進行樁基托換。該技術主要是對地下隧道穿過需切斷的樓房樁基,先在其承台附近採用梁式轉換層將此部份樁基承受的上部荷載傳遞到隧道外側的新建樁基礎上,由托換梁—新加樁組成的托換結構體系代替。同時為了確保被托換樓房在斷樁和隧道通過後不產生開裂、傾斜等破壞,採取了托換梁預應力張拉、千斤頂預頂、樁底注漿等技術,樁基托換可應用微型嵌岩鋼管灌注樁、砼界面連接技術等多項專利技術。
4、柱外包(粘)型鋼加固技術
該技術是將角鋼、鋼板箍通過膠栓和灌注高強無機粘結材料與原混凝土柱可靠地連結成一個整體,該方法在新增角鋼截面提高柱子承載力的同時,還因新增鋼板箍的橫向約束作用,使原混凝土柱產生良好的三軸應力狀態,因而可以大幅度提高柱子的承載力。
5、外貼鋼板加固技術
用粘結劑粘貼鋼板補強、加固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能大大提高其原設計承載力和抗破壞能力。這是因為粘貼鋼板後,提高了原結構構件的配筋量,相應就提高了結構構件的抗拉、抗彎、抗剪等方面的力學性能,而這些性能是靠結構膠粘劑的良好粘結性能,把鋼板與混凝土牢固地粘結在一起,形成整體,有效地傳遞應力,共同工作來保證的。
6、外粘碳纖維布加固技術
通過配套粘結材料將碳纖維片材粘貼與構件表面,使碳纖維片材承受拉力,並與混凝土變形協調,共同受力。纖維布具有強度高、重量輕、耐腐蝕和抗疲勞等優異物理學性能,以及良好的粘合性和廣泛的適用性,用碳纖維布取代鋼板加固混凝土結構是近幾年來國際上興起的一門新技術。
7、加大截面加固技術
也稱為外包混凝土加固技術,它是增大構件的截面和配筋,用以提高構件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和抗裂性,也可用來修補裂縫等,這種加固技術適用范圍較廣,可加固板、梁、柱、基礎和屋架等。
根據不同的加固目的和要求,此技術又可分為加大斷面為主的加固,和加配筋為主的加固,或者兩者兼備的加固。加大截面為主的加固,為了保證補加混凝土正常工作,亦需適當配置構造鋼筋。加配筋為主的加固,為了保證配筋的正常工作,需按鋼筋的間距和保護層等構造要求適當增大截面尺寸。加固中應將鋼筋加以焊接,作好新舊混凝土的結合。
8、植筋加固技術
"植筋"技術又稱鋼筋生根技術,在原有混凝土結構上鑽孔,注結構膠,把新的鋼筋旋轉插入孔洞中。此技術廣泛用於設計變更,增加梁、柱、懸挑梁、板等加固和變更工程。
該技術是針對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上開洞時為避免錘擊等破壞性常規施工方法造成結構損傷而提出的,同時對洞口周邊加固方法。開孔成洞技術已在高層建築樓板、剪力牆、核心筒上進行了大量應用。

閱讀全文

與建築工程加固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