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築工程施工圖紙總說明主要內容是什麼
建築工程施工圖紙總說明主要內容如下:
1、建築工程施工圖紙總說明是全部施工圖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文件的最前面。是不便於用圖形表達的而用文字表達的部分。
2、除了寫明工程名稱及用途、建設單位、坐落地點、工程規模及面積、房屋層數及高度、設計結構型式、有效使用年限、安全等級、工程所在地設防烈度、設計的目標效果、場地標高等等有關整體描述外,並分專業建築、結構、水、電、設備等作進一步的說明。
3、總說明必須包括設計的依據(立項批文號、規劃許可文號、方案批准文號、建設單位委託文號、地勘報告文號及設計的相關規范名稱等)。
4、總說明必須包括設計的思想;以及施工中應注意的其它事項;在各專業的一步說明裡應詳細說明使用的各種材料及半成品的性能、外觀的色調質第;採用的標准圖集代號及詳圖號等。
(1)建築施工圖設計說明擴展閱讀:
建築工程施工圖紙分類:可分為建築施工圖、結構施工圖、設備施工圖。
1、建築施工圖包括建築總平面圖、建築平面圖、建築立面圖、建築剖面圖和建築詳圖。
2、 結構施工圖包括基礎平面圖,基礎剖面圖,屋蓋結構布置圖,樓層結構布置圖,柱、梁、板配筋圖,樓梯圖,結構構件圖或表,以及必要的詳圖。
3、設備施工圖包括採暖施工圖、電氣施工圖、通風施工圖和給排水施工圖。
根據工程性質的不同,工程圖紙也可以分為不同類型。採用平面圖表達立體外形和尺寸時,一般都採用三視圖的方法,即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
按照三視圖的原理,建築工程圖紙分為建築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另外還包括建築詳圖和結構施工圖。建築工程平面圖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總平面圖,另一類為表達一項具體工程的平面圖。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工程設計說明書
網路—施工圖
B. 建築設計圖紙總說明與結構圖紙設計總說明的關系
關系與區別如下:
一是各說各的。
建築的,不能用圖來表示的,或圖表示不如版文字權的,則用建築設計圖紙總說明來說明之,是設計文件的組成部分。
結構的不能用圖來表示的,或圖表示不如文字的,則用建築設計圖紙總說明來說明之,是設計文件的組成部分。
二是各有側重點,建築說建築的,結構說結構的。
三是互為補充,結構上面說的,不一定全是結構的。建築上面說的不一定全是建築的。
四可能造成互為矛盾,因上述原因,不能避免遺漏,與矛盾。所要圖紙會審,不僅局限於設計單位各專業間的校對與會審,設計,施工,建築,監理。在施工前來要進行會審。達到施工圖能符合現場實際的要求,消除矛盾等。
C. 施工圖設計說明
概述
(這部分只要描述一下道路位置即可)
一、 設計依據:
1. 施工圖設計委託書
2. 《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37-90)
3. 《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范》 (JGJ50-2001 J114-2001)
4. 控制性詳細規劃
5. 道路規劃橫斷面
6. 岩土工程勘察報告
7. 《城市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860)
8. 《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CJJ75—97)
9. 國家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
三.技術標准
1. 荷載:城—B 人群荷載:5KN/m2
2.支路Ⅰ級,設計車速為30km/h。
3.地面道路路面結構計算荷載標准:BZZ-100型標准車
4.抗震設防烈度 8度
四、場地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質條件
(這部分按地勘報告書寫即可)
五.設計主要內容
1.道路平面設計:
道路平面設計詳見道路平面設計圖。
2. 道路縱斷設計:
縱斷設計充分考慮道路兩側用地的日後利用並盡量減少土方,道路最大縱坡為……,道路最小縱坡為……。最小凸曲線半徑為……米,最小凹曲線半徑為……米。
道路縱斷設計詳見道路縱斷面設計圖。
3. 橫斷面設計:
**路設計為支路,道路紅線寬度20米。橫斷面組合為:機動車道寬度為2×4=8米,兩側綠化帶寬2×2=4米,兩側人非混行道寬度為2×4=8米。
具體斷面形式詳見道路橫斷面設計圖。
4. 路面結構:
根據地質勘探報告,其道路結構形式如下:
①機動車道路面結構自下而上依次為30cm天然級配砂礫, 20cm 4%水泥穩定級配砂礫, 6cm粗粒式瀝青砼(AC-25),4cm中粒式瀝青砼(AC-16)。
②人行道結構自下而上依次為6cm彩色砼人行道花磚,2cm厚干鋪細砂,15cm厚4%水泥穩定級配砂礫,20cm天然級配砂礫墊層,並採用無障礙設計,方便殘疾人通行,設置由觸感材料和導向塊組成的盲道,寬度為60厘米。
③道路立沿石、平沿石及人行道花磚均採用C30混凝土預制,抗凍指數≥D150。
④綠化帶內回填種植土厚度為50cm。
5. 瀝青混合料相關技術要求
本工程採用的瀝青路面技術要求均以《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為准。
(1)瀝青:機動車道:瀝青混凝土石油瀝青採用B級基質瀝青,瀝青標號選用90號,氣候分區選用2-2,具體詳見表4.2.1-2。
(2)瀝青混合料:
①上面層:選用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16 C型),粗集料選用破碎礫石,不得使用篩選礫石和礦渣,具體要求見表5.3.2-1、5.3.2-2、5.3.2-3、5.3.3-1、5.3.3-3。均選用其他等級公路交通標准。
②下面層:選用中粒式瀝青砼(AC-25C型),粗集料選用破碎礫石,不得使用篩選礫石和礦渣,具體要求見表5.3.2-1、5.3.2-2、5.3.3-1。均選用其他等級公路交通標准。
③粘、透層油:採用快、中凝液體石油瀝青或乳化瀝青,具體規格及用量參見表9.1.4及表9.2.3。
(3)其它未盡事宜應該嚴格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的規定。
6. 交叉口設計:
交叉口施工范圍詳見道路平面設計圖。
7. 路基處理:
(一般情況下地勘單位會根據地質情況提出相應的建議的)
六、施工規范及工程驗收標准:
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44-91)
2.《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2-96)
3.《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TJT052-93)
七、施工注意事項: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D. 施工圖的設計說明有哪些要求
設計說明是工程概貌和總設計要求的說明。其內容包括工程概況、工程設計依據、內工程設計標准、主容要的施工要求和經濟技術指標、建築用料說明等。
其內容包括以下幾點:(1)本工程的設計依據,包括有關的地質、水文情況等。
(2)設計標准,如建築標准、結構荷載等級、抗震要求、採暖通風要求、照明標准等。
(3)施工要求,如施工技術及材料的要求。
(4)技術經濟指標,如建築面積、總造價、單位造價等。
(5)建築用料說明,如磚、混凝土等的強度等級等。
E. 施工圖設計說明和建築節能設計說明的建築面積為什麼不一樣呀
同一建築,施工圖設計說明和建築節能設計說明的建築面積是應完全相同的,國家有統一的建築面積計算標准,如下:
3.0.1 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應按自然層外牆結構外圍水平面積之和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2建築物內設有局部樓層時,對於局部樓層的二層及以上樓層,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且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3對於形成建築空間的坡屋頂,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應計算建築面積。
3.0.4對於場館看台下的建築空間,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應計算建築面積。室內單獨設置的有圍護設施的懸挑看台,應按看台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有頂蓋無圍護結構的場館看台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面積。
3.0.5地下室、半地下室應按其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6出入口外牆外側坡道有頂蓋的部位,應按其外牆結構外圍水平面積的1/2計算面積。
3.0.7建築物架空層及坡地建築物吊腳架空層,應按其頂板水平投影計算建築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8建築物的門廳、大廳應按一層計算建築面積,門廳、大廳內設置的走廊應按走廊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9對於建築物間的架空走廊,有頂蓋和圍護設施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全面積;無圍護結構、有圍護設施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1/2面積。
3.0.10對於立體書庫、立體倉庫、立體車庫,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無圍護結構、有圍護設施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無結構層的應按一層計算,有結構層的應按其結構層面積分別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11有圍護結構的舞台燈光控制室,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12附屬在建築物外牆的落地櫥窗,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13窗檯與室內樓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凸(飄)窗,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1/2面積。
3.0.14有圍護設施的室外走廊(挑廊),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1/2面積;有圍護設施(或柱)的檐廊,應按其圍護設施(或柱)外圍水平面積計算1/2面積。
3.0.15門斗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且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16門廊應按其頂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築面積;有柱雨篷應按其結構板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築面積;無柱雨篷的結構外邊線至外牆結構外邊線的寬度在2.10m及以上的,應按雨篷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築面積。
3.0.17設在建築物頂部的、有圍護結構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等,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18圍護結構不垂直於水平面的樓層,應按其底板面的外牆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結構凈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應計算建築面積。
3.0.19建築物的室內樓梯、電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風排氣豎井、煙道,應並入建築物的自然層計算建築面積。有頂蓋的採光井應按一層計算面積,且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凈高在2.1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20室外樓梯應並入所依附建築物自然層,並應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築面積。
3.0.21在主體結構內的陽台,應按其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全面積;在主體結構外的陽台,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1/2面積。
3.0.22有頂蓋無圍護結構的車棚、貨棚、站台、加油站、收費站等,應按其頂蓋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築面積。
3.0.23以幕牆作為圍護結構的建築物,應按幕牆外邊線計算建築面積。
3.0.24建築物的外牆外保溫層,應按其保溫材料的水平截面積計算,並計入自然層建築面積。
3.0.25與室內相通的變形縫,應按其自然層合並在建築物建築面積內計算。對於高低聯跨的建築物,當高低跨內部連通時,其變形縫應計算在低跨面積內。
3.0.26對於建築物內的設備層、管道層、避難層等有結構層的樓層,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3.0.27下列項目不應計算建築面積:
1 與建築物內不相連通的建築部件;
2 騎樓、過街樓底層的開放公共空間和建築物通道;
3 舞台及後台懸掛幕布和布景的天橋、挑台等;
4 露台、露天游泳池、花架、屋頂的水箱及裝飾性結構構件;
5 建築物內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裝箱和罐體的平台;
6 勒腳、附牆柱、垛、台階、牆面抹灰、裝飾面、鑲貼塊料面層、裝飾性幕牆,主體結構外的空調室外機擱板(箱)、構件、配件,挑出寬度在2.10m以下的無柱雨篷和頂蓋高度達到或超過兩個樓層的無柱雨篷;
7 窗檯與室內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結構凈高在2.10m以下的凸(飄)窗,窗檯與室內地面高差在0.45m及以上的凸(飄)窗;
7 室外爬梯、室外專用消防鋼樓梯;
8 無圍護結構的觀光電梯;
9 建築物以外的地下人防通道,獨立的煙囪、煙道、地溝、油(水)罐、氣櫃、水塔、貯油(水)池、貯倉、棧橋等構築物。
F. 建築施工圖的設計說明包括哪些方面
1
設計依據
2
工程設計范圍及概述
3
建築防火
4
標高標注及尺寸單位
5
牆體工程
6
屋面工程
7
門窗工程
8
內裝修工程
等等
G. 建築工程施工圖紙設計的依據是什麼
1、建設地區的原始資料:
(1)自然條件調查資料。用來解決由於天氣(冰凍、洪水、風、雹等)、運輸等產生的相關題目;也用於布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水溝;確定易燃、易爆及有礙人體健康的設施布置等。
(2)建設地域的豎向設計資料和土方平衡圖。用來解決水、電管線的布置和土方的填挖及棄土、取土位置。
(3)建設單位及工地四周可供租用的房屋、場地、加工設備及生活設施。用來決定臨時建築及設施所需面積及其空間位置。
2、設計資料:
(1)總平面圖。用來正確確定臨時建築及其他設施位置,以及修建工地運輸道路和解決排水等所需的資料;
(2)一切已有和擬建的地下、地上管道位置。用來決定原有管道的利用或拆除以及新管線的敷設與其他工程的關系,並留意不能在擬建管道的位置上搭設臨時建築。
3、施工圖預算的內容:
施工圖預算有單位工程預算、單項工程預算和建設項目總預算。單位工程預算是根據施工圖設計文件、現行預算定額;費用定額以及人工、材料、設備、機械台班等預算價格資料。
一般匯總到單項工程施工圖預算即可。
(7)建築施工圖設計說明擴展閱讀
施工圖預算的編制依據:
(1)施工圖紙及說明書和標准圖集:是編制施工圖預算的重要依據。
(2)現行預算定額及單位估價表:是編制施工圖預算確定分項工程子目、計算工程量、選用單位估價表、計算直接工程費的主要依據。
(3)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包括了與編制施工圖預算必不可少的有關資料。
(4)材料、人工、機械台班預算價格及調價規定:合理確定材料、人工、機械台班預算價格及其調價規定是編制施工圖預算的重要依據。
(5)建築安裝工程費用定額:是各省、市、自治區和各專業部門規定的費用定額及計算程序。
預算員工作手冊及有關工具書:是編制施工圖預算必不可少的依據。
H. 建築施工圖設計說明有哪些內容
設計說明是施工圖的綱領,主要看以下內容:
1.建築工程概況:如建築名稱、建內設地點、建設單位;
2.技術指標:容如建築面積、建築工程等級、設計使用年限、建築層數、建築高度、耐火等級、人防工程防護等級、屋面防水等級、地下室防水等級、抗震設防烈度等;
3.專項設計:如消防、人防、無障礙、節能等;
4.基本做法:如牆體、防水防潮、門窗等,比較細分的話還包括外牆塗料種類,門窗材質,地面及樓面做法等;
5.注意事項:如玻璃幕牆,電梯、涉及室內外裝飾工程等需要特別註明。
6.節能保溫:外牆及屋頂的保溫做法及材料。
I. 建築施工圖設計說明的作用是
「在施工圖紙上無法用線型或者符號表示一些內容如技術標准,質量要求等具體要求時,就要用文字形式加以說明」。這句話看怎樣理解了,如果一張圖紙有無法用線型或者符號表示一些內容,就會在那張圖紙空白處寫上相關說明,一般不會反應到施工圖設計說明中。施工圖設計說明中有可能有:依據(如依據***號批文...)、基地概況、主要技術指標、可能存在的問題、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注意的問題等,不同的設計院、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建築類型及不同的規模可能對建築施工圖設計說明有不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