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建築和仿古建築的規劃
古建築設計及施工主要以不斷積累經驗、方法為主。其極具裝飾性的屋頂架構、版色彩絢麗的權顏色搭配、規整的庭院結構等形象直入人心。遠景設計研究院古建築設計專家道:古建對古代生活的直觀呈現、對文化藝術的極高造詣皆廣為認知。古代建築設計藝術的充斥著理性思維,「牆倒屋不塌」的屋頂設計架構、軸對稱的設計理念就是理性思維的直觀表現。現今設計時更是要求對古代建築文化內涵及理念有一個充分的認識,以較好的傳承與展現。
⑵ 什麼是仿古建築設計 結構設計要求有哪些
古建築雖然歷經了數千年的演變,但其獨特的結構方法和布置規模始終沒有改變,並且是世界上獨具風格的一門建築學科。現代仿古建築以鋼筋混凝土為主體結構,改變了傳統中國古建築以木結構組合為主的受力系統,吸收了傳統中國古建築風格的精華,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礎上,將傳統古建築的造型、部件等,作為裝飾效果,從而達到建築上的仿古目的。
⑶ 什麼是仿古建築設計結構設計要求有哪些
1 引 言
中國古建築雖然歷經了數千年的演變,但其獨特的結構方法和布置規模始終沒有改變,並且是世界上獨具風格的一門建築學科,是世界建築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中式傳統古建築以木結構為主,在材料選用、平面處理和藝術造型等方面都有許多自己的特點,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傳統木結構在防火與防腐方面的缺陷也日益明顯,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使仿古建築的設計和建造成為可能,這也是對中國古建築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現代仿古建築以鋼筋混凝土為主體結構,改變了傳統中國古建築以木結構組合為主的受力系統,吸收了傳統中國古建築風格的精華,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礎上,將傳統古建築的造型、部件等,作為裝飾效果,從而達到建築上的仿古目的。以下本文將就某工程實例對此種建築的結構設計談幾點體會,能為同行在設計工作中提供一些參考。
2 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
中國古代建築是以木構架為主的一種結構方式,平面布局內向含蓄,層次豐富,均衡對稱,空間布局靈活,承重與圍護結構分工明確;在建築的設計和施工中很早就實行了模數制和構件的定型化,對於建築整體到局部的形式、尺度和做法都有相當詳細的規定。中國古代建築還獨創了斗拱的結構形式,並充分運用色彩的裝飾手段,使建築物顯得莊重而華麗。
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方式有'疊梁式'、'穿斗式'、'井乾式'三種,屋頂形式有硬山頂、懸山頂、廡殿頂、歇山頂、攢尖頂和復合頂。
仿古建築的結構設計要求
現階段的仿古建築多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代替木結構,為了達到油漆彩繪之後與木構架相同的外觀效果,與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仿古建築的結構設計具有以下特殊要求:
3.1 模數要求和構件定型化
各受力構件的規格需滿足古典建築的模數要求,傳力體系的構成極其各構件的尺度和形體完全仿照古代木結構中柱、梁、枋、檁的相應做法。
3.2 屋面造型要求
屋面變化顯著,造型要求高,構架體系採用了步架和舉架的處理方法,使屋面坡度越往上越陡峻,越往下越平緩,形成了曲線優美、出檐深遠的特徵,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的造型特點。
3.3 建築中有大量的具有獨特裝飾作用的結構構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斗拱和雀替。
斗拱:斗拱中方型的底座叫做斗,上面錯落搭建的船形木塊叫做拱。斗拱是中國傳統古建築特有的型制,它位於木結構梁和柱子之間,具有傳導屋面荷載、加大屋檐挑出長度、縮短梁枋跨度、吸收地震能量等結構作用和裝飾作用,是中國古代建築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對於仿古建築而言,因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裝飾常常成為斗拱的主要作用。
雀替:用於額枋(檐枋)與檐柱相交處,近似於三角形,表面有雕刻裝飾的構件。可以縮短梁枋的凈跨距離,具有輔助拉結和裝飾雙重功能。
4 工程實例
4.1 工程概況
唐山興國寺大雄寶殿位於唐山市內,宏偉、氣勢非凡的唐代建築,共十一開間,為鋼筋砼仿唐建築,該殿為雙層重檐仿古建築,建築面積1400m2,總高度25m,屋頂形式為廡殿頂,無鈾光瓦鋪蓋,飛檐翹角,氣魄雄偉,檐下為七踩斗拱。室內採用'露明造',使空間更高大、更寬敞。該建築採用了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
4.2 結構體系
採用現澆鋼筋混凝土仿木框架結構,用SATWE程序進行整體計算,由於本軟體自身沒有考慮到斜板的作用,故同時用PMSAP進行分析,主受力框架用PK程序復核計算配筋。構架體系採用了步架和舉架的處理方法,其傳力途徑也明顯不同於傳統鋼筋混凝土建築,屋面荷載通過T形屋面板傳給屋面檁條梁,再由梁架逐層往下傳遞,最終通過最底層的梁傳給框架柱。主受力框架立面。由於大殿建成後需供奉大尊佛像,故殿內抽掉了兩根里金柱,使相臨柱子間跨度18m。這么大的跨度在傳統古建築中是罕見的,而為了保持室內'露明造'的完整性,做了轉換梁系,共同支撐其上的柱子和屋面梁架體系。
4.3 屋面板的設計
木結構的屋面木基層是由望板和椽組成的,這就使得仿古建築的屋面板截面形式為T形,單向受力,板肋之間的距離很近、肋高較小,造型復雜,考慮到屋面板的舉折模板鋪設不好控制,我們採用控制板底標高的辦法來控制高程。,對椽子採用預制椽子,上做砼現澆板的方法,設計時按疊合前和疊合後分階段對T形板進行強度計算、抗裂驗算、撓度驗算。分別滿足施工階段和使用階段的受力要求。同時在內廊採用配重板的設施,大大的減少了檐檁的扭矩。對其他屋面部分採用120厚的防水砼板,雙向雙層配筋,減少溫度收縮的影響。
4.4 斗拱設計
在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的仿古建築中,斗拱是作為受力構件還是純裝飾構件?採用木結構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這就值得探討了,本工程斗拱系統全部採用現澆斗拱),斗拱在結構中為受力構件。這樣很容易的實現了對4.3米的出檐的處理,同時也大大的減少的撩檐檁的斷面高度,在角科斗拱的老角梁處理上,我們暗藏一根梁,同斗拱寬,這樣也就實現了7.8米長梁的出挑。其中,現澆斗拱的做法,已經寫成國家工法並得到批准。
⑷ 園林古建築設計和施工資質是如何定的
園林古建築工程專業承包企業資質分為一級、二級、三級。
一級資質標准:
1、企業近;年承擔過2項以上單位仿古建築面積600平方米以上或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主要古建築或園林建築修繕工程施工、工程質量合格。
2、企業經理具有l0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工作經歷或具有高級職稱;總工程師具有10年以上從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或5年以上從事古建築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並具有相關專業高級職稱;總會計師具有高級會計職稱。
企業有職稱的工程技術和經濟管理人員不少於60,其中工程技術人員不少於40人;工程技術人員中、包括建築、化學與文物保護在內的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員不少於15人。
企業具有的一級資質項目經理不少於5人。
企業具有砧細工、木雕工、石雕工、砧刻工、泥塑工、彩繪工、推光漆工、匾額工、砌花街工等專業技術工人。
3、企業注冊資本金1000萬元以上,企業凈資產l200萬元以上。
4、企業近3年最高年工程結算收入1500萬元以上。
5、企業具有與承包工程范圍相適應的施工機械和質量檢測設備。
二級資質標准:
1、企業近;年承擔過2項以上單位仿古建築面積300平方米以上或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主要古建築或園林建築修繕工程施工,工程質量合格。
2、企業經理具有;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工作經歷或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技術負責人具有8年以上從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或3年以上從事古建築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並具有相關專業高級職稱;財務負責人具有中級以上會計職稱。
企業有職稱的工程技術和經濟管理人員不少於4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不少於25人;工程技術人員中,包括建築、化學與文物保護在內的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員不少於8人。
企業具有的二級資質以上項目經理不少於5人。
企業具有砧細工、木雕工、石雕工、砧刻工、泥塑工、彩繪工、推光漆工、匠額工、砌花街工等專業技術工人。
3、企業注冊資本金500萬元以上,企業凈資產600萬元以上。
4、企業近3年最高年工程結算收入600萬元以上。
5、企業具有與承包工程范圍相適應的施工機械和質量檢測設備。
三級資質標准:
1、企業近5年承擔過2項以上單位仿古建築面積100平方米以上或縣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主要古建築或園林建築修繕工程的施工,工程質量合格。
2、企業經理具有3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工作經歷;技術負責人具有5年以上從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或2年以上從事古建築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並具有相關專業中級以上職稱;財務負責人具有初級以上會計職稱。
企業有職稱的工程技術和經濟管理人員不少於2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不少於10人。
企業具有的三級資質以上項目經理不少於3人。
企業具有砧細工、木雕工、石雕工、砧刻工、泥塑工、彩繪工、推光漆工、匠額工、砌花街工等專業技術工人。
3、企業注冊資本金250萬元以上,企業凈資產300萬元以上。
4、企業近3年最高年工程結算收入200萬元以上。
5、企業具有與承包工程范圍相適應的施工機械和質量檢測設備。
承包工程范圍:
一級企業:可承擔各種規模及類型的仿古建築工程、園林建築及古建築修繕工程的施工。
二級企業:可承擔單項合同額不超過企業注冊資本金5倍且建築面積800平方米及以下的單體仿古建築工程、園林建築,國家級200平方米及以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修繕工程的施工。
三級企業:可承擔單項合同額不超過企業注冊資本金5倍且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及以下的單體仿古建築工程、園林建築,省級100平方米及以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修繕工程的施工。
(5)園林景觀工程設計專項資質標准
一、總則
(一)園林景觀工程設計專項資質設甲、乙兩個級別。
(二)本標准所稱園林景觀設計是指:風景資源的評價、保護和風景區的設計;城市綠地系統、園林綠地、景園景點、城市景觀環境、景觀照明的設計;園林植物、園林建築、園林工程、園林種植的設計。
二、標准
(一)甲級
1、資歷和信譽
(1)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2)企業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並有相應的經濟實力,注冊資本金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
(3)近二年內完成Ⅰ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5項,或Ⅱ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3項。
2、技術條件
(1)企業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總設計師、總工程師應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不少於8年從事園林景觀工程設計經歷,並主持過Ⅰ級及以上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3項,其中Ⅱ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2項,具備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2)主要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和數量,應符合「配備表」中的規定。其中,非注冊人員應當作為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過Ⅰ級及以上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2項,其中Ⅱ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1項,具備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3、技術裝備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術裝備和固定的工作場所;
(2)企業管理組織,標准體系,質量體系健全,宜通過ISO900-1標准質量體系認證。
(二)乙級
1、資歷和信譽
(1)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2)企業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並有相應的經濟實力,注冊資本金不少於50萬元人民幣。
2、技術條件
(1)企業的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總設計師、總工程師應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不少於6年從事園林景觀工程設計經歷,並主持過Ⅰ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2項,具備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2)主要專業的技術人員的數量,應符合「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的規定。其中,非注冊人員應當作為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過Ⅰ級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不少於2項,具備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3、技術裝備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術裝備及固定的工作場所;
(2)有較完善的質量體系和技術、經營、人事、財務、檔案等管理制度。
三、承擔業務范圍
(一)甲級
可承擔園林景觀工程設計項目,其設計范圍和規模不受限制。
(二)乙級
可承擔Ⅰ級或投資額在2000萬元以下的Ⅱ級園林景觀工程項目的設計。
四、附則
(一)本標准由建設部負責解釋。
(二)本標准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園林景觀專項設計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
附件2:園林景觀工程專項設計項目規模劃分表
⑸ 仿古建築設計有什麼特點
1、彩畫因古建築中使用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為保護木材受潮受腐蝕,表面需要噴塗油漆,在長期的發展中,中國古代建築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彩畫制度,令人嘆為觀止。木材的使用,耐火性差,使用周期短,在現代建築中已經不太被認可,但彩畫制度這一形式在現今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中也能通過外貼或噴繪等裝修手段才能達到。2、布局中國古代建築組群大多以庭院為組合單位:單體建築沿周邊布置,圍合成中間的庭院。庭院強調中軸對稱布局,以突出主體建築,並求得整體的平衡。3、構件古建築的主受力構件大體可分為:柱、梁、桁、檁、椽。傳力方向為:屋面→椽→檁→桁→梁→柱;途徑明確,受力簡單。而古建中的梁均為簡支梁,這對建築物的抗震是很不利的,所以斗拱這一構件就誕生了。4、屋頂我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式樣非常豐富,變化多端。等級低者有硬山頂、懸山頂,等級高者有廡殿頂、歇山頂。此外,還有攢尖頂、卷棚頂,以及扇形頂、盔頂、盝頂、勾連搭頂、平頂、穹窿頂、十字頂等特殊的形式。然而仿古建築並不是生搬硬套,傳統文化,才是仿古建築的靈魂。很多仿古建築,將不同朝代的元素雜糅在一起,只能不倫不類,貽笑大方。御繕坊專注仿古建材的研發生產銷售,採用高科技的石墨烯復合材料,生態環保,產品古樸大方,可展現古建之美。
⑹ 仿古建築設計這塊比較有實力的是哪些
清代以前的建抄築可稱為古建築,以其宏偉的氣勢,合理完善的結構,華麗的裝修為世人所矚目。但是在一系列人為或自然災害的因素影響下,使古建築保留甚少,而仿古建築作為古建築藝術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結合的產物,不僅繼承了古建築造型優美、氣勢恢宏的特點,也增強了結構抗災害能力和耐久性、並使其結構類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仿古建築沿用了傳統古建築的樣式,採用現代先進的設計、施工、材料技術,使得仿古建築既能展現傳統古建築的宏偉氣勢,有具有現代結構的可靠性、安全性。仿古建築設計是傳統文化與現代先進技術的完美結合,要做的話最好找專業設計院,比如遠景設計研究院。
⑺ 國家有沒有仿古建築的設計標准,以及仿古建築設計的取費標准
仿古建築的設計標准也與國家的建築行業現行標准一致,沒有單獨的標准。
至於收費看設計規劃等等具體要求,也沒有具體的標准。
仿古建築是指專門用於模仿與替代古代建築、傳統宗教寺觀、傳統造景、歷史建築、文物建築、古村落群,還原歷史風貌概況的建築。
⑻ 傳統中式建築與現代仿古建築設計的區別
傳統中是個建築,與現代仿古建築設計的區別是什麼呢,我覺得也傳統的中式建築,顯得比較原版,現在的建築就是以前的比較山寨。
⑼ 中國古代建築的設計方法和施工特點是什麼呢
中國古代的建築設計工作和現代的做法十分類似,建築工程的主持者都非常重視實地調查研究,通常綜合採用繪制圖樣和製作模型的方法。中國建築匠師在長期實踐中創造了富立體感的圖法(類似現代的「軸測圖」)來指導施工。漢代之後,制定「建築設計圖樣」和「說明文件」已經是大型建築計劃所不可缺少的事情了。到了公元10世紀中期,建築制圖已經達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
隋朝宇文愷設計明堂的時候,由於眾說紛紜,爭議很大,於是他「博覽群籍,參詳眾議」,經過仔細的研究之後,才寫出了陳述設計理由的《奏明堂儀》,裡面提到了他對前朝太極殿遺址的現場考察和測量,連同設計圖和模型一起呈給皇帝,方案才得以確定。
此外,從周代的「冬官」開始,二三千年來,中國一直都設有專門的建築部門和官員負責建築的設計、施工以及建築材料的調配等工作。正是這些官方機構的工作使得勞動力和材料生產運輸的組織效率處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中國古典建築的「標准化」和「模數化」才得以實施和推廣。
到了明代,中國的建築設計系統已相當完備,那時候的各種政府工程都由官方專門建築設計機構——「工部營繕所」負責設計策劃。清代進一步設立了「算房」和「樣房」兩個部門,「算房」負責工料預算和估價,「樣房」負責繪制設計草圖和有比例的施工圖,製作模型。當時的模型用硬紙製作,不僅表達了外形,還可以拆開來顯示內部結構,直接為施工服務,稱為「燙樣」。清代一位才藝出眾的匠人雷發達(1619—1693)和他的七代子孫曾先後掌管「樣房」,200多年間皇室的大型工程如圓明園、清漪園、熱河行宮、昌陵、惠陵等等的規劃設計都出自他們之手。
中國古代的木構架建築確立了古典的模數制。1091年成書的中國第一本詳細論述建築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營造法式》總結了前代的建築經驗,把「材」作為造屋的標准,即木構架建築的用「材」按尺寸分成大小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材」一經選定,木構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地隨之而來。這套行之有效的建築方法一直沿用到了清代。
各種構件的尺寸一旦確定,就為預制化生產打下了基礎。所有的木構件都採用預制的方法,不受房屋建築工地面積的限制,迅速完成構件生產後,再運到現場安裝。中國木構件樑柱很早就形成了「榫卯」的聯結方式,可以說也是由裝配式的施工方法引起的。在這一點上,按比例製作的建築圖和模型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這樣一來,材料的用量和各個工種的勞動定額都有了標准,可以很准確地估計出來,這樣有助於對工程進行經濟預算、核算和管理,有助於施工的順利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