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布達拉宮的廁所為什麼從不清理是怎麼回事呢
西藏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聖地,每年到此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不計其數。我們在朝拜和參觀布達拉宮的時候,除了感嘆布達拉宮的雄偉壯闊之外,有沒有發現這個雄偉的建築群最不起眼,但又至關重要的廁所到底長什麼樣子呢?據說,布達拉宮的廁所從不清理,300年也沒有被拉滿,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布達拉宮神秘的廁所的秘密。
因此,布達拉宮的旱廁根本就不需要清理,一切都由大自然幫助完成了,絕對的環保無污染,而且還節約水資源,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2. 藏式房屋好的家裝設計風格有哪些
藏式裝修風格比較的單一,樣式也不是很多,你可以在藏式裝修中看出藏族人們的朴實。 他們國家的餐廳裡面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椅子,因為他們在吃飯時都是盤坐在地上的。在藏式餐 廳裡面只有桌子,櫃子和箱子。
3. 藏式風格裝修該如何設計
藏式傳統建築有著十分獨特和優美的建築形式與風格,與雪域高原壯麗的自然景觀渾然一專體,給人屬以古樸、神奇、粗獷之美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和鮮明的基本特點。隨著旅遊業的興起,人們對藏式風格的裝修也極為有興趣,很多的人有熱情將自己的家裝成藏式風格。
藏式傢具的形式比較單調、而且品種也不多。因為藏族人都喜歡盤坐在地上,沒有凳子、坐椅,只有箱子、櫃子和桌子。藏式傢具的形態不拐彎抹角,只有長方形或者正方形。在藏族固定居民中,室內陳設中置主次分明,重點也很突出,主要部分是主居室和經堂,其他部分都比較簡陋和朴實。主居室即是餐廳,又是卧室,也是待人接客的廳堂。藏式傢具的材質多為雪松或者是普通的松木,需要雕刻的傢具要選用稀有的高原硬木。由於都是實木,故藏式傢具的重量比選用三合板製作的現代傢具重很多。
4. 求藏式民居建築圖紙、設計,房屋面積350左右,二層建築,急!
請先介紹一下
你的地皮資料:包括房屋佔地面積(長和寬)、坐向、設計要求、地基周邊情況……
5. 布拉達宮的簡介
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薩布達拉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999間房屋的宮宇--布達拉宮。宮堡依山而建,現佔地4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是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被譽為高原聖殿。
布達拉宮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治者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儀式均在此舉行,同時又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迭,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牆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牆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經幡,交相映輝,紅、白、黃三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築、層層套接的建築型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
宮殿的設計和建造根據高原地區陽光照射的規律,牆基寬而堅固,牆基下面有四通八達的地道和通風口。屋內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組成撐架。鋪地和蓋屋頂用的是叫「阿爾嘎」的硬土,各大廳和寢室的頂部都有天窗,便於採光,調解空氣。宮內的柱樑上有各種雕刻,牆壁上的彩色壁畫面積有2,500多平方米。
宮內還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綢緞上彩繪的唐卡,以及歷代文物。布達拉宮在1961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進行了全面的修建。
傳說這座輝煌的宮殿緣起於公元七世紀,當時西藏的吐蕃王松贊干布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別在紅山之上修建了九層樓宮殿一千間,取名布達拉宮。由松贊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滅亡之後,古老的宮堡也大部分被毀於戰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紀,五世達賴建立噶丹頗章王朝並被清朝政府正式封為西藏地方政教首領後,才開始了重建布達拉宮,時年為公元1645年。以後歷代達賴又相繼進行過擴建,於是布達拉宮就成了今天規模。
宮宇疊砌,迂迴曲折,同山體有機地融合,這是布達拉宮給人最為直接的感受。其外觀有13層,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整體建築主要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紅宮(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為達賴喇嘛服務的親信喇嘛居住)組成。在紅宮前還有一片白色的牆面為曬佛台,這是每當佛教節慶之日,用以懸掛大幅佛像的地方。
作為藏傳佛教的聖地,每年到布達拉宮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總是不計其數。他們一般由山腳無字石碑起,經曲折石鋪斜坡路,直至繪有四大金剛巨幅壁畫的東大門,並由此通過厚達4米的宮牆隧道進入大殿。
在半山腰上,有一處約1600平方米的平台,這是歷代達賴觀賞歌舞的場所,名為「德陽廈」。由此扶梯而上經達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宮最大的宮殿東大殿。有史料記載,自年清朝順治皇帝以金冊金印敕封五世達賴起,達賴轉世都須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冊封,並由駐藏大臣為其主持坐床,親政等儀式。此處就是歷代達賴興行坐床,親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動的場所。
紅宮是達賴的靈塔殿及各類佛堂。共有靈塔8座,其中五世達賴的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據記載僅鑲包這一靈塔所用的黃金就達11.9萬兩之多,並且經過處理的達賴遺體就保存在塔體內。西大殿是五世達賴靈塔殿的享堂,它是紅宮內最大的宮殿。殿內除乾隆御賜「涌蓮初地」匾額外,還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賜大型錦綉幔帳一對,為布達拉宮內的稀世珍品。傳說康熙皇帝為了織造這對幔,曾專門建造了工場,並費工一年才得以織成。從西大殿上樓經畫廊就到了曲結竹普(即松贊干布修法洞),這座公元七世紀的建築是布達拉宮內最古老的建築之一,裡面保存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紅宮內的最高宮殿名叫薩松朗傑(意為勝三界),其中供奉清乾隆皇帝畫像和「萬歲」牌位。大約自七世達賴格桑嘉措起,各世達賴每年藏歷正月初三凌晨都要來此向皇帝牌位朝拜,以此表明他們對皇帝的臣屬關系。
今天,人們眼中的布達拉宮,不論是它石木交錯的建築方式,還是從宮殿本身所蘊藏的文化內涵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獨特性。它似乎總能讓到過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統一花崗石的牆身;木製屋頂及窗檐的外挑起翹設計;全部的銅瓦鎏金裝飾,以及由經幢、寶瓶、摩羯魚、金翅鳥做脊飾的點綴……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宮殿顯得富麗堂皇。大殿內的壁畫亦算是布達拉宮內一道別致風景,在這堪稱巨型繪畫藝術長廊內,既記載有西藏佛教發展歷史,又有五世達賴生平,文成公主進藏過程,還有西藏古代建築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剛等等,說它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卷毫不為過。
獨特的布達拉宮同時又是神聖的。因為每當提及它時都會很自然地聯想起西藏。在人們心中,這座凝結藏族勞動人民智慧又目睹漢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築群,已經以其輝煌的雄姿和藏傳佛教聖地的地位絕對地成為了藏民族的象徵。
6. 布達拉宮的資料
下面所附是央視國際網站「中國的世界遺產」專欄中關於布達拉宮的介紹,原文中有多幅圖片。原文地址: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hijieyichan/sanji/budalagong.html
人民網也有一篇,地址為:
http://www.people.com.cn/GB/14738/14761/25883/2458715.html
====================================
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薩布達拉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999間房屋的宮宇--布達拉宮。宮堡依山而建,現佔地4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是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被譽為高原聖殿。
布達拉宮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治者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儀式均在此舉行,同時又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迭,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牆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牆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經幡,交相映輝,紅、白、黃三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築、層層套接的建築型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
宮殿的設計和建造根據高原地區陽光照射的規律,牆基寬而堅固,牆基下面有四通八達的地道和通風口。屋內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組成撐架。鋪地和蓋屋頂用的是叫「阿爾嘎」的硬土,各大廳和寢室的頂部都有天窗,便於採光,調解空氣。宮內的柱樑上有各種雕刻,牆壁上的彩色壁畫面積有2,500多平方米。
宮內還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綢緞上彩繪的唐卡,以及歷代文物。布達拉宮在1961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進行了全面的修建。
傳說這座輝煌的宮殿緣起於公元七世紀,當時西藏的吐蕃王松贊干布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別在紅山之上修建了九層樓宮殿一千間,取名布達拉宮。由松贊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滅亡之後,古老的宮堡也大部分被毀於戰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紀,五世達賴建立噶丹頗章王朝並被清朝政府正式封為西藏地方政教首領後,才開始了重建布達拉宮,時年為公元1645年。以後歷代達賴又相繼進行過擴建,於是布達拉宮就成了今天規模。
宮宇疊砌,迂迴曲折,同山體有機地融合,這是布達拉宮給人最為直接的感受。其外觀有13層,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整體建築主要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紅宮(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為達賴喇嘛服務的親信喇嘛居住)組成。在紅宮前還有一片白色的牆面為曬佛台,這是每當佛教節慶之日,用以懸掛大幅佛像的地方。
作為藏傳佛教的聖地,每年到布達拉宮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總是不計其數。他們一般由山腳無字石碑起,經曲折石鋪斜坡路,直至繪有四大金剛巨幅壁畫的東大門,並由此通過厚達4米的宮牆隧道進入大殿。
在半山腰上,有一處約1600平方米的平台,這是歷代達賴觀賞歌舞的場所,名為「德陽廈」。由此扶梯而上經達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宮最大的宮殿東大殿。有史料記載,自年清朝順治皇帝以金冊金印敕封五世達賴起,達賴轉世都須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冊封,並由駐藏大臣為其主持坐床,親政等儀式。此處就是歷代達賴興行坐床,親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動的場所。
紅宮是達賴的靈塔殿及各類佛堂。共有靈塔8座,其中五世達賴的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據記載僅鑲包這一靈塔所用的黃金就達11.9萬兩之多,並且經過處理的達賴遺體就保存在塔體內。西大殿是五世達賴靈塔殿的享堂,它是紅宮內最大的宮殿。殿內除乾隆御賜「涌蓮初地」匾額外,還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賜大型錦綉幔帳一對,為布達拉宮內的稀世珍品。傳說康熙皇帝為了織造這對幔,曾專門建造了工場,並費工一年才得以織成。從西大殿上樓經畫廊就到了曲結竹普(即松贊干布修法洞),這座公元七世紀的建築是布達拉宮內最古老的建築之一,裡面保存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紅宮內的最高宮殿名叫薩松朗傑(意為勝三界),其中供奉清乾隆皇帝畫像和「萬歲」牌位。大約自七世達賴格桑嘉措起,各世達賴每年藏歷正月初三凌晨都要來此向皇帝牌位朝拜,以此表明他們對皇帝的臣屬關系。
今天,人們眼中的布達拉宮,不論是它石木交錯的建築方式,還是從宮殿本身所蘊藏的文化內涵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獨特性。它似乎總能讓到過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統一花崗石的牆身;木製屋頂及窗檐的外挑起翹設計;全部的銅瓦鎏金裝飾,以及由經幢、寶瓶、摩羯魚、金翅鳥做脊飾的點綴……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宮殿顯得富麗堂皇。大殿內的壁畫亦算是布達拉宮內一道別致風景,在這堪稱巨型繪畫藝術長廊內,既記載有西藏佛教發展歷史,又有五世達賴生平,文成公主進藏過程,還有西藏古代建築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剛等等,說它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卷毫不為過。
獨特的布達拉宮同時又是神聖的。因為每當提及它時都會很自然地聯想起西藏。在人們心中,這座凝結藏族勞動人民智慧又目睹漢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築群,已經以其輝煌的雄姿和藏傳佛教聖地的地位絕對地成為了藏民族的象徵。
7. 請告訴我布達拉宮簡單介紹
布達拉宮創建抄於公元7世紀,坐落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布達拉宮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規模最大的宮殿式建築群,海拔在3700多米,佔地面積36萬余平方米。
它是拉薩城的標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創造力的象徵,是西藏建築藝術的珍貴財富,也是獨一無二的雪域高原上的人類文化遺產。藏語稱為「贊姆林堅吉」,意思是價值抵得上半個世界。
布達拉宮號稱「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其金屬冶煉、壁畫、彩畫、木雕 等各方面均聞名於世,它的各部分裝飾設計、裝飾風格、裝飾(雕刻、壁畫、彩畫等)藝術都體現了以藏族為主,漢、蒙、滿各族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藝和藝術水準。
布達拉宮不但在整體建築藝術上有著創造性的突破,而且在建築裝飾藝術上也達到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布達拉宮收藏和保存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如釋迦牟尼的舍利子;108函2500餘卷經書;特別是金字繕寫的甘珠爾、天竺等地的貝葉經;以及明、清以來中央政府關於西藏的各種封敕達賴喇嘛的金冊、玉冊、金印和乾隆皇帝御賜為挑選達賴轉世靈童而設的金本巴瓶。
8. 西藏布達拉宮反映了中國建築工藝的高超,這座宮殿在取材上屬於
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薩布達拉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999間房屋的宮宇--布達拉宮。宮堡依山而建,現佔地4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是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被譽為高原聖殿。
布達拉宮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治者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儀式均在此舉行,同時又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迭,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牆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牆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經幡,交相映輝,紅、白、黃三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築、層層套接的建築型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
宮殿的設計和建造根據高原地區陽光照射的規律,牆基寬而堅固,牆基下面有四通八達的地道和通風口。屋內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組成撐架。鋪地和蓋屋頂用的是叫「阿爾嘎」的硬土,各大廳和寢室的頂部都有天窗,便於採光,調解空氣。宮內的柱樑上有各種雕刻,牆壁上的彩色壁畫面積有2,500多平方米。
宮內還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綢緞上彩繪的唐卡,以及歷代文物。布達拉宮在1961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進行了全面的修建。
傳說這座輝煌的宮殿緣起於公元七世紀,當時西藏的吐蕃王松贊干布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別在紅山之上修建了九層樓宮殿一千間,取名布達拉宮。由松贊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滅亡之後,古老的宮堡也大部分被毀於戰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紀,五世達賴建立噶丹頗章王朝並被清朝政府正式封為西藏地方政教首領後,才開始了重建布達拉宮,時年為公元1645年。以後歷代達賴又相繼進行過擴建,於是布達拉宮就成了今天規模。
宮宇疊砌,迂迴曲折,同山體有機地融合,這是布達拉宮給人最為直接的感受。其外觀有13層,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整體建築主要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紅宮(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為達賴喇嘛服務的親信喇嘛居住)組成。在紅宮前還有一片白色的牆面為曬佛台,這是每當佛教節慶之日,用以懸掛大幅佛像的地方。
作為藏傳佛教的聖地,每年到布達拉宮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總是不計其數。他們一般由山腳無字石碑起,經曲折石鋪斜坡路,直至繪有四大金剛巨幅壁畫的東大門,並由此通過厚達4米的宮牆隧道進入大殿。
在半山腰上,有一處約1600平方米的平台,這是歷代達賴觀賞歌舞的場所,名為「德陽廈」。由此扶梯而上經達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宮最大的宮殿東大殿。有史料記載,自年清朝順治皇帝以金冊金印敕封五世達賴起,達賴轉世都須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冊封,並由駐藏大臣為其主持坐床,親政等儀式。此處就是歷代達賴興行坐床,親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動的場所。
紅宮是達賴的靈塔殿及各類佛堂。共有靈塔8座,其中五世達賴的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據記載僅鑲包這一靈塔所用的黃金就達11.9萬兩之多,並且經過處理的達賴遺體就保存在塔體內。西大殿是五世達賴靈塔殿的享堂,它是紅宮內最大的宮殿。殿內除乾隆御賜「涌蓮初地」匾額外,還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賜大型錦綉幔帳一對,為布達拉宮內的稀世珍品。傳說康熙皇帝為了織造這對幔,曾專門建造了工場,並費工一年才得以織成。從西大殿上樓經畫廊就到了曲結竹普(即松贊干布修法洞),這座公元七世紀的建築是布達拉宮內最古老的建築之一,裡面保存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紅宮內的最高宮殿名叫薩松朗傑(意為勝三界),其中供奉清乾隆皇帝畫像和「萬歲」牌位。大約自七世達賴格桑嘉措起,各世達賴每年藏歷正月初三凌晨都要來此向皇帝牌位朝拜,以此表明他們對皇帝的臣屬關系。
今天,人們眼中的布達拉宮,不論是它石木交錯的建築方式,還是從宮殿本身所蘊藏的文化內涵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獨特性。它似乎總能讓到過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統一花崗石的牆身;木製屋頂及窗檐的外挑起翹設計;全部的銅瓦鎏金裝飾,以及由經幢、寶瓶、摩羯魚、金翅鳥做脊飾的點綴……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宮殿顯得富麗堂皇。大殿內的壁畫亦算是布達拉宮內一道別致風景,在這堪稱巨型繪畫藝術長廊內,既記載有西藏佛教發展歷史,又有五世達賴生平,文成公主進藏過程,還有西藏古代建築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剛等等,說它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卷毫不為過。
獨特的布達拉宮同時又是神聖的。因為每當提及它時都會很自然地聯想起西藏。在人們心中,這座凝結藏族勞動人民智慧又目睹漢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築群,已經以其輝煌的雄姿和藏傳佛教聖地的地位絕對地成為了藏民族的象徵。
9. 布達拉宮資料 急! ! !!!!!!!!!!!!!!!!!!!1
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薩布達拉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999間房屋的宮宇--布達拉宮。宮堡依山而建,現佔地4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是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被譽為高原聖殿。
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薩布達拉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999間房屋的宮宇--布達拉宮。宮堡依山而建,現佔地4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是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被譽為高原聖殿。
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薩布達拉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999間房屋的宮宇--布達拉宮。宮堡依山而建,現佔地4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是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被譽為高原聖殿。
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薩布達拉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999間房屋的宮宇--布達拉宮。宮堡依山而建,現佔地4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是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被譽為高原聖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