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建築設計概況

建築設計概況

發布時間:2020-12-01 19:44:36

建築設計說明的詳細內容介紹

不同的行業有自己獨特的行規,在實際踐行過程中也就有所謂「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的說法。比如接下來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建築設計說明這個名詞。我們將從建築設計說明的幾個相關內容出發為大家做一個詳細細致的介紹,其中包括幕牆工程、保溫措施、門窗、屋面工程、內牆、外牆等等信息。希望以下篇幅的文字圖片內容介紹能夠對大夥兒有所幫助。

1.1工程概況

(⑴工程名稱:第六中學教學樓建築結構設計

⑵總建築面積:12029.78平方米

⑶結構形式:本工程主體為框架結構

⑷層數:主體建築為5層(6層水箱間)

⑸耐火等級:本工程耐火等級為二級

1.2平面設計

1.2.1設計依據

⑴建設主管部門對該項目的批復文件;

⑵建設提供的設計任務書及審查通過的設計方案;

⑶依據《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50352-2005];

⑷依據《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

⑸依據《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⑹依據《中小學校建築設計規范》。[GBJ99-86];

⑺依據《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DB21/T1477-2006J10923-2007];

⑻依據《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95];

⑼依據國家各有關建築設計《規范》和《法規》及條文,遼寧省建築標准設計《建築構造圖集》等國家及地方有關設計規范及標准。

1.2.2柱網尺寸

綜合考慮建築的使用功能,以及受力等多方面因素,本建築柱網採用:9000×7200、9000×3300、9000×5700。

1.2.3平面布置

形式及變形縫的設置本建築主體採用矩形形式。建築總長125.1m,分別在6軸和7軸,14軸和15軸之間設有變形縫。伸縮縫:伸縮縫也叫溫度縫,是考慮溫度變化時對建築物的影響而設置的。氣候的冷熱變化會使建築材料和構配件產生脹縮變形,太長和太寬的建築物都會由於這種脹縮而出現牆體開裂甚至破壞。因此,把太長和太寬的建築物設置伸縮縫分割成若干個區段,保證各段自由脹縮,從而避免牆體的開裂。伸縮縫縫寬()mm30~20,內填彈性保溫材料。防震縫:防震縫是考慮地震對建築的破壞而設置的。對於地震設防地區的多層砌體房屋,當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時,或房屋有錯層,且樓板高差較大時,或房屋各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時,地震中,房屋的相鄰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壞,所以,需要設計防震縫把建築物分割成若干個形體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單元,以避免震害。防震縫的寬度一般為()mm100~50。

1.2.4功能分區

建築內,自西向東有四部樓梯間。二層為階梯教室。普通教室和教師辦公室、校長室等在各層北部。南部為功能教室,如檔案室、地理觀測室、接待室、會議室等。五層中部為多功能報告廳。

1.3立面設計

建築立面,指的是建築和建築的外部空間直接接觸的界面,以及其展現出來的形象和構成的方式,或稱建築內外空間界面處的構件及其組合方式的統稱,建築立面分為建築外立面和建築內立面。一般情況下建築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頂外建築所有外圍護部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如特定幾何形體造型的建築屋頂與牆體表現出很強的連續性並難以區分,或為了特定建築觀察角度的需要將屋頂作為建築的"第五立面"來處理時,也可以將屋頂作為建築外立面的組成部分。建築內立面則是除建築外立面之外的所有建築實體與外部空間接觸的部分的總稱。此建築採用對稱式布局:建築有明顯的中軸線,主體部分位於線上,使建築顯得肅穆庄嚴。建築主體為白色。強烈的豎線條使建築顯得高大挺拔。

1.4剖面設計

層高:主體一層為3.9米,其餘為3.6米,建築總高度:22.50米,主體建築高度:18.85米。室內外高差為0.6米。

1.5節點設計

1.5.1外牆

採用mm300厚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築(孔洞率%50≥),強度等級0.5MU≥,容重3/1000mkg≤。

1.5.2內牆

採用mm200厚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築(孔洞率%50≥),強度等級5.3MU≥,容重3/800mkg≤,衛生間部分牆體採用mm200厚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築(孔洞率%50≥),強度等級0.5MU≥,容重3/800mkg≤。

1.5.3防水

1.5.4屋面工程

⑴屋面為平屋面有組織排水,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防水材料採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即二道mm4厚SBS卷材防水。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為15年,保溫層採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屋面構造見牆身詳圖及建築構造表。

⑵應嚴格按照該標准圖的說明及大樣要求及《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02施工。

⑶屋面設施基座與結構層相連時,卷材防水層應包裹設施基座的上部,並在地腳螺栓周圍做密封處理。

⑷屋面保護層、找平層應做分格縫,其間距為3m。

⑸根據GB18242-2000中規定,SBS防水卷材低溫柔度18−≤℃。

⑹建築物無維護結構或出挑雨篷的頂板也須按屋面處理,但不設保溫層。

1.5.5門窗

⑴屬二次高級裝修房間的門由裝修設計確定,本設計僅提供洞口尺寸要

⑵門、窗框的截面尺寸及強度計算由廠家負責。做為防護措施的固定扇其水平向的橫樘所能承受的推力為mkG/50。

⑶門、窗上玻璃的厚度應依據玻璃的分格尺寸及所處位置由廠家負責確定。

⑷本設計提供了門窗分格詳圖,應據此進行詳細設計,在加工門窗之前,應對門、窗洞口進行實測。

⑸門窗上應裝配五金,按標准圖集和預算定額的中檔零件配齊。

⑹門窗玻璃的選用應遵照《建築玻璃應用技術規程》JGJ113-2003和《建築安全玻璃管理規定》發改運行<2003>2116的規定,門窗玻璃大於25.1m採用安全玻璃,落地窗檯高度小於900者採用安全玻璃,並於室內設高於樓面1050欄桿,形式自定,欄桿間距不大於110。

⑺門窗與洞口的封閉採用聚氨脂現場發泡做法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漿填實。

⑻防火門窗的技術要求參見國標《防火門窗》03J609的相關說明。

⑼建築外門窗抗風壓性能分級為四級,氣密性能分級為四級,水密性能分級為三級,保溫性能分級為七級,隔聲性能分級為四級,採光性能分級為四級。

1.5.6保溫措施

保溫設計:本工程為乙類節能建築,工程所在城市的建築氣候分區為嚴寒Ⅰ區里的B2氣候區,建築體型系數為0.20,外牆傳熱系數()kmW·/495.0,屋面傳熱系數()kmW·/364.0,根據《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表4.3.1-2之規定,本工程各項技術指標都滿足《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DB21/T1477-2006J10923-2007]。牆體保溫:60厚(含燕尾槽)XPS板:容重3/35~28mkg導熱系數(10℃)≤()kmW·/03.0,抗壓強度Mpa2.0≥,氧指數%30>屋面保溫:mm10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溫板:表觀密度3/20mkg>導熱系數(10℃)≤()kmW·/042.0,壓縮強度Mpa1.0≥,氧指數%30>備注:⑴XPS板應符合GB/T10801-2002規定的要求。

⑵本工程為外貼mm60厚(含燕尾槽)XPS板外牆外保溫系統,各節點做法參見標准圖集《XPS外保溫牆體構造》遼2006SJ121施工。

⑶牆體保溫材料沿每層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防火隔離帶沿樓板位置設置寬度不小於mm300的A級保溫材料,其與牆面應進行全面積粘貼。

⑷屋頂與外牆交界處、屋頂開口部位四周的保溫層採用寬度不小於mm500的A級保溫材料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

1.5.7幕牆工程

⑴本工程玻璃幕牆選擇格框式玻璃幕,抗風壓性能分級不低於Ⅳ級,保溫性能分級不低於Ⅲ級,氣閉性能分級不低於Ⅳ級,水密性能分級不低於Ⅲ級。

⑵本工程中玻璃幕牆立面圖僅表示對立面分格形式,開啟方式,玻璃顏色及質感的設計要求,幕牆的具體設計由專業幕牆公司負責。

⑶玻璃幕牆的設計、製作、安裝應執行《玻璃幕牆工程技術規范》和《建築結構荷載規范》。玻璃的選用應遵照《建築玻璃應用技術規程》和《建築安全玻璃管理規定》及地方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

⑷幕牆的予埋件應與專業幕牆公司的設計圖紙核對無誤後方可施工,預埋在牆內或柱內的鐵件應做防腐(防銹)處理。

⑸幕牆部分填充的防火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為A級。⑹幕牆與基層牆體、窗間牆、窗檻牆及裙牆之間的空間,在每層樓板處採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1.6防火要求

本工程耐火等級為二級,執行《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⑴對於建築中的對空開口、貫穿開口和建築縫隙要用防火封堵材料進行密封,其封堵材料的耐火性能不應低於相鄰防火分隔構件的耐火性能,應嚴格按照《建築防火封堵應用技術規程》(CECS154:2003)執行。

⑵管線在每層樓板處預留的孔洞,待管線安裝調試後,由孔洞四周樓板處預留鋼筋焊接φ10@200雙向,澆mm80厚C20混凝土,其上用2:1水泥砂漿抹平,管線周圍用礦棉堵塞密實。

⑶防火門應具有自閉功能,雙扇防火門應具有按順序關閉的功能。常開防火門應能在火災時自行關閉,並應有信號反饋功能。

⑷建築內所有防火隔牆均應從樓地面基層砌至梁板底面基層,不留縫隙。

⑸建築內部二次裝修不應減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走道的設計疏散所需凈寬度的數量,不應降低原有防火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並應滿足《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95)的規定。

⑹所有防火設施應選用獲公安消防部門批準的生產廠家的產品。

⑺本工程網架部分所有鋼構件均須刷防火塗料,使其耐火極限達到不小於h0.01

以上我們為大家介紹了關於建築設計說明的幾個內容。其中包括幕牆工程、保溫措施、門窗、屋面工程、內牆、外牆等等信息。相信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都對建築設計說明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系統的了解。有意向了解建築設計說明更多內容的朋友們不妨在參考上文相關信息的基礎上再自己尋找一些與建築設計說明有關的資料,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對大夥兒有所幫助。

② 建築設計說明

方案圖: 建築面積,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化率,層高 這些是方案圖的經濟技術指標
對方案圖而言最重要的是通過設計說明和分析圖來表達你的概念 所以你的說明一定要圍繞你的最初立意往下寫 而且設計說明不是在第一張圖上一大段文字 而是在你每個分析圖旁邊都有你的深入解讀 還有設計說明是要將你在做設計中所思考的東西進行歸納整理 然後陳述出來 沒必要去絞盡腦汁寫一篇作文來嘩眾取寵
建築施工圖的話要寫設計依據,工程概況,各部構造,節能設計,和其他等等;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③ 框架結構設計的概況綜述

1. 結構設計說明
主要是設計依據,抗震等級,人防等級,地基情況及承載力,防潮抗滲做法,活荷載值,材料等級,施工中的注意事項,選用詳圖,通用詳圖或節點,以及在施工圖中未畫出而通過說明來表達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鹼量不得超過3kg/m3等等。

2. 各層的結構布置圖,包括:
(1).預制板的布置(板的選用、板縫尺寸及配筋)。標注預制板的塊數和類型時, 不要採用對角線的形式。因為此種方法易造成線的交叉, 宜採用水平線或垂直線的方法, 相同類型的房間直接標房間類型號。應全樓統一編號,可減少設計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員看圖。板縫盡量為40, 此種板縫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時從房間裡面往外布板, 盡量採用寬板, 現澆板帶留在靠窗處, 現澆板帶寬最好≥200(考慮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構造上要求有整澆層時, 板縫應大於60。整澆層厚50, 配雙向φ6@250, 混凝土C20。純框架結構一般不需要加整澆層。構造柱處不得布預制板。地下車庫由於防火要求不可用預制板。框架結構不宜使用長向板,否則長向板與框架梁平行相接處易出現裂縫。建議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預制板,自動布板可能不能滿足用戶的施工圖要求,僅能滿足定義荷載傳遞路線的要求。對樓層凈高很敏感、跨度超過6.9米或不符合模數時可採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現澆板的配筋(板上、下鋼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種尺寸或120、150、180三種尺寸。盡量用二級鋼包括直徑φ10(目前供貨較少)的二級鋼,直徑≥12的受力鋼筋,除吊鉤外,不得採用一級鋼。鋼筋宜大直徑大間距,但間距不大於200,間距盡量用 200。(一般跨度小於6.6米的板的裂縫均可滿足要求)。跨度小於2米的板上部鋼筋不必斷開,鋼筋也可不畫,僅說明鋼筋為雙向雙排φ8@200。板上下鋼筋間距宜相等,直徑可不同,但鋼筋直徑類型也不宜過多。頂層及考慮抗裂時板上筋可不斷,或50%連通,較大處附加鋼筋,拉通筋均應按受拉搭接鋼筋。板配筋相同時,僅標出板號即可。一般可將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編為一個板號,將不相同的上部筋畫在圖上。當板的形狀不同但配筋相同時也可編為一個板號。應全樓統一編號。當考慮穿電線管時,板厚≥120,不採用薄板加墊層的做法。電的管井電線引出處的板,因電線管過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慮四層32的鋼管疊加)。宜盡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間內(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說明分布筋為φ6@250,溫度影響較大處可為φ8@200。板頂標高不同時,板的上筋應分開或傾斜通過。現澆挑板陽角加輻射狀附加筋(包括內牆上的陽角)。現澆挑板陰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頂層應建議甲方採用現澆樓板,以利防水,並加強結構的整體性及方便裝飾性挑沿的穩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應每隔10~15米設一10mm的縫,鋼筋不斷。盡量採用現澆板,不採用予制板加整澆層方案。衛生間做法可為70厚+10高差(取消墊層)。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採用非預應力板。L、T或十字形建築平面的陰角處附近的板應現澆並加厚,雙向雙排配筋,並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現澆板的配筋建議採用PMCAD軟體自動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來盡量減小筆誤。自動生成樓板配筋時建議不對鋼筋編號,因工程較大時可能編出上百個鋼筋號,查找困難,如果要編號,編號不應出房間。配筋計算時,可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將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減系數,將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數。值得注意的是,按彈性計算的雙向板鋼筋是板某幾處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於保守的,不必再人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樑上的板負筋不宜過大,否則將對梁產生過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50時採用φ10@200;否則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圖應注意以下幾點:1.單向板是按塑性計算的,而雙向板按彈性計算,宜改成一種計算方法。2.當厚板與薄板相接時,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慮是適當的,但厚板就不合適,宜減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減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間邊數過多或凹形板應採用有限元程序驗算其配筋。 PMCAD生成的板配筋圖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計算,尤其是基礎底板和人防結構。但結構自防水、不允許出現裂縫和對防水要求嚴格的建築, 如坡、平屋頂、櫥廁、配電間等應採用彈性計算。室內輕隔牆下一般不應加粗鋼筋,一是輕隔牆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體受力,應整體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單向板長邊的不可能移位的隔牆,如廁所與其他房間的隔牆下才可以加粗鋼筋。坡屋頂板為偏拉構件,應雙向雙排配筋。

(3).關於過梁布置及輕隔牆。現在框架填充牆一般為輕牆,過梁一般不採用預制混凝土過梁,而是現澆梁帶。應註明採用的輕牆的做法及圖集,如北京地區的京94SJ19,並註明過梁的補充筋。當過梁與柱或構造柱相接時,柱應甩筋,過梁現澆。不建議採用加氣混凝土做圍護牆,裝修難做並不能用在廁所處。

(4).雨蓬、陽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詳圖。注意:雨棚和陽台的豎板現澆時,最小厚度應為80,否則難以施工。豎筋應放在板中部。當做雙排筋時,高度 <900,最小板厚100;高度>900時,最小板厚120。陽台的豎板應盡量現澆,預制擋板的相交處極易裂縫。雨棚和陽台上有斜的裝飾板時,板的鋼筋放斜板的上面,並通過水平挑板的下部錨入牆體圈樑(即挑板雙層布筋)。兩側的封板可採用泰柏板封堵,鋼筋與泰柏板的鋼絲焊接,不必採用混凝土結構。挑板挑出長度大於2米時宜配置板下構造筋,較長外露挑板(包括豎板)宜配溫度筋。挑板內跨板上筋長度應大於等於挑板出挑長度,尤其是挑板端部有集中荷載時。內挑板端部宜加小豎沿,防止清掃時灰塵落下。當頂層陽台的雨搭為無組織排水時,雨搭出挑長度應大於其下陽台出挑長度100,頂層陽台必須設雨搭。挑板配筋應有餘地,並應採用大直徑大間距鋼筋,給工人以下腳的地方,防止踩彎。挑板內跨板跨度較小,跨中可能出現負彎距,應將挑板支座的負筋伸過全跨。挑板端部板上筋通常兜一圈向上,但當鋼筋直徑大於等於12時是難以施工的,應另加筋。

(5).樓梯布置。採用X型斜線表示樓梯間,並註明樓梯間另詳。盡量用板式樓梯,方便設計及施工,也較美觀。
(6).板頂標高。可在圖名下說明大多數的板厚及板頂標高,廚廁及其它特殊處在其房間上另外標明。
(7).梁布置及其編號,應按層編號,如L-1-XX,1指1層,XX為梁的編號。柱布置及編號。
(8).板上開洞(廚、廁、電氣及設備)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錨入板支座,從洞邊錨入La即可。板上開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處板僅有正彎距,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則應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留筋後澆的板宜用虛線表示其范圍,並註明用提高一級的膨脹混凝土澆築。未澆築前應採取有效支承措施。住宅躍層樓梯在樓板上所開大洞,周邊不宜加梁,應採用有限元程序計算板的內力和配筋。板適當加厚, 洞邊加暗梁。
(9).屋面上人孔、通氣孔位置及詳圖。
(10).在平面圖上不能表達清楚的細節要加剖面,可在建築牆體剖面做法的基礎上,對應畫結構詳圖。

基礎平面圖及詳圖:
(1).在柱下擴展基礎寬度較寬(大於4米)或地基不均勻及地基較軟時宜採用柱下條基。並應考慮節點處基礎底面積雙向重復使用的不利因素,適當加寬基礎。
(2).當基礎下有防空洞或枯井等時,可做一大厚板將其跨過。
(3).混凝土基礎下應做墊層。當有防水層時,應考慮防水層厚度。
(4).建築地段較好,基礎埋深大於3米時,應建議甲方做地下室。地下室底板,當地基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時,可不再外伸以利於防水。每隔30~40米設一後澆帶,並註明兩個月後用微膨脹混凝土澆注。設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應力,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尤其是在周圍有建築時有用),減少地震作用對上部結構的影響。不應設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應有相同的埋深。可在筏板區格中間挖空墊聚苯來調整高低層的不均勻沉降。
(5).地下室外牆為混凝土時,相應的樓層處梁和基礎梁可取消。
(6).抗震縫、伸縮縫在地面以下可不設縫,連接處應加強。但沉降縫兩側牆體基礎一定要分開。
(7).新建建築物基礎不宜深於周圍已有基礎。如深於原有基礎,其基礎間的凈距應不少於基礎之間的高差的1.5至2倍,否則應打抗滑移樁,防止原有建築的破壞。建築層數相差較大時,應在層數較低的基礎方格中心的區域內墊焦碴來調整基底附加應力。
(8).獨立基礎偏心不能過大,必要時可與相近的柱做成柱下條基。柱下條形基礎的底板偏心不能過大,必要時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類似筏基中間開洞)。兩根柱的柱下條基的荷載重心和基礎底板的形心宜重合,基礎底板可做成梯形或台階形,或調整挑梁兩端的出挑長度。
(9).採用獨立柱基時,獨立基礎受彎配筋不必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除非此基礎非常重要,但配筋也不得過小。獨立基礎是介於鋼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之間的結構。面積不大的獨立基礎宜採用錐型基礎,方便施工。
(10).獨立基礎的拉梁宜通長配筋,其下應墊焦碴。拉梁頂標高宜較高,否則底層牆體過高。
(11).底層內隔牆一般不用做基礎,可將地面的混凝土墊層局部加厚。
(12).考慮到一般建築沉降為鍋底形、結構的整體彎曲和上部結構和基礎的協同作用,頂、底板鋼筋應拉通(多層的負筋可截斷1/2或1/3),且縱向基礎梁的底筋也應拉通。
(13).基礎平面圖上應加指北針。
(14).基礎底板混凝土不宜大於C30,一是沒用,二是容易出現裂縫。
(15).可用JCCAD軟體自動生成基礎布置和基礎詳圖。生成的基礎平面圖名為JCPM.T,生成的基礎詳圖名為JCXT?.T。
(16).基礎底面積不應因地震附加力而過分加大,否則地震下安全了而常規情況下反而沉降差異較大,本末倒置。

請參照《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和各地方的地基基礎規程。

4. 暖溝圖及基礎留洞圖:
(1).溝蓋板在遇到電線管時下降(500),室外暖溝上一般有400厚的覆土。
(2).註明暖溝兩側牆體的厚度及材料作法。暖溝較深時應驗算強度。
(3).洞口大於400時應加過梁,暖溝應加通氣孔。
(4).基礎埋深較淺時暖溝入口底及基礎留洞有可能比基礎還低,此時基礎應局部降低。
(5).濕陷性黃土地區或膨脹土地區暖溝做法不同於一般地區。應按濕陷性黃土地區或膨脹土地區的特殊要求設計。
(6).暖溝一般做成1200寬,1000的在維修時偏小。

5. 樓梯詳圖:
(1).應注意:梯梁至下面的梯板高度是否夠(樓梯平台的結構下緣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應低於2.0m),以免碰頭,尤其是建築入口處。 樓梯平台凈寬不得小於樓梯梯段凈寬,且不應小於1.2m。
(2).踏步高度不宜大於0.2m,以免易摔跤
(3).兩倍的踏步高度加踏步寬度約等於600。幼兒園樓梯踏步宜120高。
(4).樓梯折板、折梁陰角在下時縱筋應斷開,並錨入受壓區內La,折梁還應加附加箍筋
(5).樓梯的建築做法一般與樓面做法不同,注意樓梯板標高與樓面板的銜接。
(6).樓梯梯段板計算方法:當休息平台板厚為80~100,梯段板厚100~130,梯段板跨度小於4米時,應採用1/10的計算系數,並上下配筋相同;當休息平台板厚為80~100,梯段板厚160~200,梯段板跨度約6米左右時,應採用1/8的計算系數,板上配筋可取跨中的1/3~1/4,並且不得過大。此兩種計算方法是偏於保守的。任何時候休息平台與梯段板平行方向的上筋均應拉通,並應與梯段板的配筋相應。梯段板板厚一般取 1/25~1/30跨度。
(7).注意當板式樓梯跨度大於5米時,撓度不容易滿足。應註明加大反拱或增大配筋。
(8).當休息平台板為懸挑板時,其內部的樓梯梯段板負筋應大於休息平台板的板上筋,長度也應大於平台板筋。
(9).樓層處的休息平台板的配筋應與樓層板統一考慮配筋,主要是板的負筋。

6.梁詳圖:
(1).樑上有次梁處(包括挑梁端部)應附加箍筋和吊筋,宜優先採用附加箍筋。樑上小柱和水箱下, 架在板上的梁, 不必加附加筋。可在結構設計總說明處畫一節點,有次梁處兩側各加三根主梁箍筋,荷載較大處詳施工圖。
(2).當外部梁跨度相差不大時,梁高宜等高,尤其是外部的框架梁。當梁底距外窗頂尺寸較小時,宜加大梁高做至窗頂。外部框架梁盡量做成外皮與柱外皮齊平。梁也可偏出柱邊一較小尺寸。梁與柱的偏心可大於1/4柱寬,並宜小於1/3柱寬。
(3).折梁陰角在下時縱筋應斷開,並錨入受壓區內La,還應加附加箍筋
(4).樑上有次梁時,應避免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否則應考慮由次梁引起的主梁抗扭,或增加構造抗扭縱筋和箍筋。(此條是從彈性計算角度出發)。當採用現澆板時,抗扭問題並不嚴重。
(5).原則上樑縱筋宜小直徑小間距,有利於抗裂,但應注意鋼筋間距要滿足要求,並與梁的斷面相應。箍筋按規定在梁端頭加密。布筋時應將縱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小斷面的連續梁或框架梁,上、下部縱筋均應採用同直徑的,盡量不在支座搭接。
(6).端部與框架梁相交或彈性支承在牆體上的次梁,梁端支座可按簡支考慮,但梁端箍筋應加密。
(7).考慮抗扭的梁,縱筋間距不應大於300和梁寬,即要求加腰筋,並且縱筋和腰筋錨入支座內La。箍筋要求同抗震設防時的要求。
(8).反梁的板吊在梁底下,板荷載宜由箍筋承受,或適當增大箍筋。梁支承偏心布置的牆時宜做下挑沿。
(9).挑梁宜作成等截面(大挑梁外露者除外)。與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總荷載的比例很小,作成變截面不能有效減輕自重。變截面挑梁的箍筋,每個都不一樣,難以施工。變截面梁的撓度也大於等截面梁。挑梁端部有次梁時,注意要附加箍筋或吊筋。一般挑梁根部不必附加斜筋,除非受剪承載力不足。對於大挑梁,梁的下部宜配置受壓鋼筋以減小撓度。挑梁配筋應留有餘地。
(10).樑上開洞時,不但要計算洞口加筋,更應驗算梁洞口下偏拉部分的裂縫寬度。梁從構造上能保證不發生沖切破壞和斜截面受彎破壞。
(11).梁凈高大於500時,宜加腰筋,間距200,否則易出現垂直裂縫。
(12).挑梁出挑長度小於梁高時,應按牛腿計算或按深梁構造配筋。
(13).盡量避免長高比小於4的短梁,採用時箍筋應全梁加密,樑上筋通長,梁縱筋不宜過大。
(14).扁梁寬度不必過大,只要鋼筋能正常擺下及受剪滿足即可。因為在撓度計算時,梁寬對剛度影響不大,加寬一倍,撓度減小20%左右。相對來講,增大鋼筋更經濟,鋼筋加大一倍,撓度減小60%左右,同時梁的上筋應大部分通長布置,以減小混凝土徐變對撓度的增大,如果上筋不小於下筋,撓度減小 20%。
(15).框架梁高取1/10~1/15跨度,扁梁寬可取到柱寬的兩倍。扁梁的箍筋應延伸至另一方向的梁邊。
(16).當一寬框架梁托兩排間距較小的柱時,可加一剛性挑梁,兩個柱支承在剛性挑梁的端頭。
(17).梁寬大於350時,應採用四肢箍。

7. 柱詳圖:
(1).地上為圓柱時,地下部分應改為方柱,方便施工。圓柱縱筋根數最少為8根,箍筋用螺旋箍,並註明端部應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應使用井字箍,並按規范加密。角柱、樓梯間柱應增大縱筋並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兒園不宜用方柱。
(2).原則上柱的縱筋宜大直徑大間距,但間距不宜大於200。
(3).柱內埋管,由於梁的縱筋錨入柱內,一般情況下僅在柱的四角才有條件埋設較粗的管。管截面面積占柱截面4%以下時,可不必驗算。柱內不得穿暖氣管。
(4).柱斷面不宜小於450X450,混凝土不宜小於C25,否則梁縱筋錨入柱內的水平段不容易滿足0.45La的要求,不滿足時應加橫筋。異型柱結構,梁縱筋一排根數不宜過多,柱端部縱筋不宜過密,否則節點混凝土澆築困難。當有部分矩形柱部分異型柱時,應注意異型柱的剛度要和矩形柱相接近,不要相差太大。
(5).柱應盡量採用高強度混凝土來滿足軸壓比的限制,減小斷面尺寸。
(6).盡量避免短柱,短柱箍筋應全高加密,短柱縱筋不宜過大。
(7).考慮到豎向地震作用,柱子的軸壓比及配筋宜留有餘地。
(8).獨立柱上或柱的中部(半層處)有挑梁時,挑梁長度應有限制。

在用PKPM軟體計算樑柱時,應盡量採用TAT或SATWE三維軟體。相對平面框架PK來講,第一,計算結果更接近實際受力狀態,如地震力或風力是按抗側移剛度分配,而不是按框架的樓面從屬面積,還如從框架柱出挑的梁和從次梁出挑的梁,因次梁的支座(框架梁)發生下沉變形,內力重分布,從框架柱出挑的挑梁配筋將較大。第二,快速方便,三維軟體整體計算,不必生成單榀框架,再人工歸並,可整樓歸並。第三,TAT或SATWE還可以進行井式梁的計算,由於 PKPM軟體計算梁時僅按矩形計算,而井式梁的斷面較小,有可能超筋,此時可取出彎距再按T型梁補充計算,不必直接加大梁高。在繪制施工圖時,較大直徑的鋼筋連接宜用機械連接取代焊接,造價相差不大,但機械連接可靠並易於檢查。機械連接接頭位置可任意,但一次截斷的鋼筋不大於50%,接頭位置應錯開 70d。

8. 重點注意或設計原則:
(1).抗震驗算時不同的樓蓋及布置(整體性)決定了採用剛性、剛柔、柔性理論計算。抗震驗算時應特別注意場地土類別。8度超過5層有條件時,盡量加剪力牆,可大大改善結構的抗震性能。框架結構應設計成雙向樑柱剛接體系,但也允許部分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樑上。應加強垂直地震作用的設計,從震害分析,規范給出的垂直地震作用明顯不足。
(2).雨蓬不得從填充牆內出挑。大跨度雨蓬、陽台等處梁應考慮抗扭。考慮抗扭時,扭矩為梁中心線處板的負彎距乘以跨度的一半。
(3).框架梁、柱的混凝土等級宜相差一級。
(4).由於某些原因造成梁或過梁等截面較大時,應驗算構件的最小配筋率。
(5).出屋面的樓電梯間不得採用磚混結構。
(6).框架結構中的電梯井壁宜採用粘土磚砌築,但不能採用磚牆承重。應採用每層的梁承托每層的牆體重量。梯井四角加構造柱,層高較高時宜在門洞上方位置加圈樑。因樓電梯間位置較偏,梯井採用混凝土牆時剛度很大,其它地方不加剪力牆,對梯井和整體結構都十分不利。
(7).建築長度宜滿足伸縮縫要求,否則應採取措施。如:增大配筋率,通長配筋,改善保溫,鋪設架空層,加後澆帶等。
(8).柱子軸壓比宜滿足規范要求。
(9).當採用井字梁時,梁的自重大於板自重,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計。周邊一般加大截面的邊梁。
(10).過街樓處的樑上筋應通長,按偏拉構件設計。
(11).電線管集中穿板處,板應驗算抗剪強度或開洞形成管井。電線管豎向穿梁處應驗算梁的抗剪強度。
(12).構件不得向電梯井內伸出, 否則應驗算是否能裝下。電梯井處柱可外移或做成L型柱。
(13).驗算水箱下、電梯機房及設備下結構強度。水箱不得與主體結構做在一起。
(14).當地下水位很高時,暖溝應做防水。一般可做U型混凝土暖溝,暖氣管通過防水套管進入室內暖溝。有地下室時,混凝土應抗滲,等級S6或S8,混凝土等級應大於等於C25,混凝土內應摻入膨脹劑。混凝土外牆應註明水平施工縫做法,一般加金屬止水片,較薄的混凝土牆做企口較難。
(15).採用扁梁時,應注意驗算變形。
(16).突出屋面的樓電梯間的柱為梁托柱時應向下延伸一層,不宜直接錨入頂層梁內,並且托樑上鐵應適當拉通。錯層部位應採取加強措施。女兒牆內加構造柱,頂部加壓頂。出入口處的女兒牆不管多高,均加構造柱,並應加密。錯層處可加一大截面梁,上下層板均錨入此梁。
(17).等基底附加壓力時基礎沉降並不同。
(18).應避免將大梁穿過較大房間,在住宅中嚴禁梁穿房間。
(19).當建築布局很不規則時,結構設計應根據建築布局做出合理的結構布置,並採取相應的構造措施。如建築方案為兩端較大體量的建築中間用很小的結構相連時(啞鈴狀),此時中間很小的結構的板應按偏拉和偏壓考慮。板厚應加厚,並雙層配筋。
(20).較大跨度的挑梁下柱子內跨梁傳來的荷載將大於梁荷載的一半。挑板道理相同。
(21).挑梁、板的上部筋,伸入頂層支座後水平段即可滿足錨固要求時,因鋼筋上部均為保護層,應適當增大錨固長度或增加一10d的垂直段。

9.常用輕隔牆(加氣塊或陶粒)自重(含雙面抹灰):150牆:1.66,200牆:1.98,250牆:2.30,300牆:2.62 KN/M2。泰柏板:1.10 KN/M2。

10.關於降水問題:當有地下水時,應在圖紙上註明採取降水措施,並採取措施防止周圍建築及構築物因降水不能正常使用(開裂及下沉),及何時才能停止降水(通過抗浮計算決定)。

11. 進行框架結構設計時,設計人員還應掌握如下設計規范:建築結構荷載規范、抗震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等。並應考慮當地地方性的建築法規。設計人員應熟悉當地的建築材料的構成、貨源情況、大致造價及當地的習慣做法,設計出經濟合理的結構體系。

12. 關於繪圖:
(1).一般鋼筋粗線寬度為.45, 距邊界線1,圓點直徑為.6。
(2).應注意牆身剖面、連梁剖面、牆出挑梁的水平筋位置。
(3).注意一、二級鋼是否加彎鉤,二級鋼的斷點一般不加45度直鉤,除非不能表達清楚。
(4).字高應為2.5,3.5,5,7,10,14, 高寬比:0.8。在圖面中,一般英文字高取2.5或3.5, 漢字取3.5或5,在說明處多用7。當多個數字一樣時,個數在前,如11X280=3080。

④ 建築設計說明怎麼寫

方案階段的建築設計說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寫:
1.方案的設計構思和特點。
這一部分可以談談設計理念、創作靈感,多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的內容。比如平面的推演,造型的變化,方案怎樣體現出建築本身的特質,建築與周圍環境、或當地文化的契合等等。
2. 建築群體和單體的空間處理。
這一部分要具體一些,談談建築的平面和豎向構成、立面造型和環境營造、環境分析等等,比如你對於日照、通風、採光的考慮。
3.建築的功能布局。
這一部分要說明建築的功能布局,交通流線布置,各種出入口的布置,垂直交通運輸設施的設置(包括樓梯、電梯、自動扶梯)等。
4.其他方面的說明。
這一部分包括建築的防火、安全疏散設計、無障礙設計等。如有建築節能設計或特殊聲學考慮等,也應在此說明。
只要按照以上羅列的方面分項來寫,保證你能寫夠字數。另外要注意的就是要根據建築的特性突出重點。加油吧!

⑤ 建築設計概況怎麼寫

建築設計概況包括建築名稱、建設地點、建設單位、建築面積、建築基底面積、建築工程等級、設計使用年限、建築層數和建築高度、防火設汁建築分類和耐火等級、人防工程防護等級、屋面防水等級、地下室防水等級、抗震設防烈度等,以及能反映建築規模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數(包括每套的建築面積、使用面積、陽台建築面積。房間的使用面積可在平面圖中標注)、旅館的客房間數和床位數、醫院的門診人次和住院部的床位數、車庫的停車泊位數等。

根據《建築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03年版)的規定,建築施工圖設計說明應包括以下內容:
1 本子項工程施工圖設計的依據性文件、批文和相關規范。
2 項目概況
內容一般應包括建築名稱、建設地點、建設單位、建築面積、建築基底面積、建築工程等級、設計使用年限、建築層數和建築高度、防火設汁建築分類和耐火等級、人防工程防護等級、屋面防水等級、地下室防水等級、抗震設防烈度等,以及能反映建築規模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數(包括每套的建築面積、使用面積、陽台建築面積。房間的使用面積可在平面圖中標注)、旅館的客房間數和床位數、醫院的門診人次和住院部的床位數、車庫的停車泊位數等。
3 設計標高
本子項的相對標高與總圖絕對標高的關系。
4 用料說明和室內外裝修
1)牆體、牆身防潮層、地下室防水、屋面、外牆面、勒腳、散水、台階、坡道、油漆、塗料等的材料和做法,可用文字說明或部分文字說明,部分直接在圖上引注或加註索引號;
2)室內裝修部分除用文字說明以外亦可用表格形式表達,在表上填寫相應的做法或代號;較復雜或較高級的民用建築應另行委託室內裝修設計;凡屬二次裝修的部分,可不列裝修做法表和進行室內施工圖設計,但對原建築設計、結構和設備設計有較大改動時,應徵得原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的同意。
5 對採用新技術、新材料的作法說明及對特殊建築造型和必要的建築構造的說明。
6 門窗表(見表4.3.3-2)及門窗性能(防火、隔聲、防護、抗風壓、保溫、空氣滲透、雨水滲透等)、用料、顏色、玻璃、五金件等的設計要求。
7 幕牆工程(包括玻璃、金屬、石材等)及特殊的屋面工程(包括金屬、玻璃、膜結構等)的性能及製作要求,平面圖、預埋件安裝圖等以及防火、安全、隔音構造。
8 電梯(自動扶梯)選擇及性能說明(功能、載重量、速度、停站數、提升高度等)。
9 牆體及樓板預留孔洞需封堵時的封堵方式說明。
10 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

⑥ 建築設計包括哪些內容

建築設計包括哪些內容按設計階段可分為「方案設計、擴大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按專業可分為「總圖、建築、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工藝(廠房)」。就建築專業來說,設計方案中包括了各個專業的內容。比如,平面布局、空間關系、交通流線、面積指標等內容是建築專業自身解決的問題;柱網布置、結構選型是結構范疇的內容;設備類型及其機房、管道的布局是設備電氣專業的范疇。

(6)建築設計概況擴展閱讀:

建築設計(Architectural Design )是指建築物在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

一般規定

1、裝配整體式建築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各類建築設計標准規范的要求及相關防火、防水、節能、隔聲、抗震及安全防範等標准規范的要求,滿足適用、經濟、美觀的設計原則。同時應符合建築工業化及綠色建築的要求。

2、裝配整體式建築設計應做到基本單元、連接構造、構件、配件及設備管線的標准化與系列化,採用少規格、多組合的原則,組合多樣化的建築形式。

3、裝配整體式建築設計所選用的各類預制構配件的規格與類型、室內裝修系統與設備管線系統等,應符合建造標准和建造功能的需求,並適應建築主要功能空間的靈活可變性。

4、對有抗震設計要求的裝配整體式建築,其建築的體型、平面布置及構造應符合抗震設計的原則。

5、裝配整體式建築宜採用土建與裝修、設備一體化設計。同時將室內裝修與設備安裝的施工組織計劃於主體結構施工計劃有效結合,做到同步設計、同步施工,以縮短施工周期。

6、裝配整體式建築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應完整,預制構件的加工圖紙應全面准確反映預制構件的規格、類型、加工尺寸、連接形式。

⑦ 建築設計的內容簡介

為了幫助建築師們准備注冊建築師執業資格考試,西安建築科技專大學建築學院承擔了全國一屬級注冊建築師考試培訓輔導用書中《建築設計》分冊的編寫工作。教材出版後受到廣大建築師的歡迎,此次重新修訂再版,以新的國家相關規范標准為基礎,參考有關教科書和此前業已出版有關注冊建築師考試輔導材料,增加了前幾屆注冊建築師考試的相關試題,修訂了部分原書中的紕漏之處,目的在於更好地指導建築師考前復習。本書的特點是突出重點、聯系實際、敘述清晰、簡明扼要,明確注冊建築師們應著重掌握、理解或了解的有關建築設計基本原理、相關法規、規范的內容、城市規劃、中外建築歷史知識。編著者是我國本學科領域年富力強的專家學者,多數具有博士學位,有的還具有博士後經歷,有的還曾經擔任注冊建築師考前輔導教師,相信本輔導教材的修訂再版定能受到廣大建築師的歡迎。
本書分建築設計原理、常用法規規范簡介、外國建築史、中國建築史、城市規劃知識共五章,每章後均附有參考習題,可供考生檢驗復習效果,進一步明確有關的原理、概念和有關規定。參考習題附有答案,供讀者參考。

⑧ 某教學樓建築設計概況怎麼寫

教學樓建築設計概況,解除教學樓的名字,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勘察設計監理單位,層高層數結構形式基礎形式抗震等級保溫節能情況

閱讀全文

與建築設計概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