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建築施工規范android

建築施工規范android

發布時間:2020-12-01 17:46:47

❶ android app 如何才能符合規范安全性,健壯性什麼的。

規范性,你先看谷歌代碼命名規范,確保控制項和變數文件名的規范性,安全就是專盡量對變數的使用屬採用成員函數改變調用,防止直接訪問變數和非法篡改,驗證是必須的,健壯性嗎,主要是做好注釋和做好方法和界面分離,在界面Activity中最後把具體按鈕啊啥的實現方法分離出去,然後導包調用方法,盡量不在綁定界面的ACTIVITY中出現具體的操作方法,方便維護和修改,以後會有很大好處的

❷ iOS和安卓的設計規范有何不同

是一種基於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主要使用於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由Google公司和開放手機聯盟領導及開發。
iOS是蘋果公司的移動操作系統。
iOS是由蘋果公司開發的移動操作系統,蘋果公司最早於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會上公布這個系統,最初是設計給iPhone使用的,後來陸續套用到iPod touch、iPad以及Apple TV等產品上。
iOS和安卓的ui區別二:UI設計規范不一樣。
具體的UI設計規范詳解請點擊閱讀:iOS、Android、WindowsPhone官方設計規范匯總
比如現在通常設計的尺寸對比如下:
iOS: 750*1334 或者 1242*2208
android 720*1280 或者 1080*1920
iOS和安卓的ui區別三:導航方式不一樣
iOS的Tab放在頁面底部,不能通過滑動來切換,只能點擊。也有放在上面的,也不能滑動,但有些Tab本身可以滑動,比如天貓的。還有新聞類的應用。
Android一般放在頁面頂端,可以通過滑動頁面來切換Tab,當然Tab可以點擊切換,Tab多的話,Tab本身也可以滑動。比如豌豆莢,網路貼吧,QQ。總之,Android啥都可以有。
iOS和安卓的UI區別四:單條item的操作
iOS單條item的操作有兩種,點擊和滑動,點擊一般進入一個新的頁面,滑動會出現對這條item的一些常用操作,如微信里滑動一條對話,會出現標記未讀和刪除。
Android中,單條item的操作也有兩種,點擊和長按,點擊一般進入一個新的頁面。長按進入一個編輯模式,可以在裡面進行批量和其他一個操作,比如刪除,頂置等等。比如小米的簡訊頁面;長按也可以彈出情境操作欄dialog,進行操作,比如Android版的微信。
OS和安卓的UI區別五:實體鍵
iOS只有一個實體鍵(音量,電源不算哈),home鍵,這個鍵有這么幾個功能:
1、按一次,回到桌面。
2 、雙擊,出現多任務界面
3、iOS8裡面,輕觸兩下Home鍵,調出單手模式
4 、指紋解鎖
Android有四個實體鍵(現在很多被屏幕上的虛擬鍵代替,但功效是一樣的)4.4一下的分別是back鍵,home鍵,menu鍵,和搜索鍵。4.4及以上,是back鍵,home鍵,多任務鍵。安卓原生是這樣,經過優化的Android就不一定了,比如魅族的smart bar,根據當前頁面情景變化,不過蠻好用。
Android的back鍵,在大部分情況下,和頁面上的返回功效一樣。不過,Android的back鍵可以在應用件切換,還可以返回主屏幕。這個iOS裡面的鍵不能在應用間直接切換。
iOS和安卓的UI區別六:浮窗設計元素不一樣
安卓里可以看到各種浮窗,流量,清理內存等等。iOS暫時還不支持這樣的浮窗。越獄的貌似可以。
iOS和安卓的UI區別七:圖標尺寸和命名規范不一樣
1、iOS和安卓手機的APP圖標尺寸規范和圖標命名規范
2、對比PC、iOS、Android等終端APP的交互設計的差異化

❸ 安卓和iOS在設計規范上的區別

OS設計規范圍繞一個核心,就是「模態」
安卓設計規范如果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任何地方均可點擊」

區別iOS和安卓設計的10個check points

1. 如何全局導航:
iOS導航tab bar放在底部(頂部手短摸不著)
安卓導航tab個數少用固定tab,個數多用滾動tab,都在頂部(安卓的硬按鍵在底部,防止誤操作)
(如果種類太多,都可以使用左側抽屜設計)

2. 二級頁頁頭導航條是什麼順序:
iOS導航
1 向上箭頭+上級頁面標題
2 當下頁面標題(居中,可以沒有)
3 操作(一般就一個)
iOS不需要給出logo

安卓導航
1 向上箭頭+logo+當下頁面標題
2 Spinner(optional)
3 重要操作(可能多個)
4 更多操作 (省略號豎向)
安卓不需要指出上一級頁面標題

3. 搜索框設計
安卓搜索點擊放大鏡進入搜索
搜索框=非模態窗口+左箭頭+LOGO+輸入框(佔位符)
iOS7搜索下拉滑出搜索框進入搜索
搜索框=模態窗口,沒有左箭頭,沒有搜索按鈕

4. 管理列表條目
iOS左滑能刪掉條目
安卓長按操作條目(展現contextual menu或者contextual action bar)
ps:安卓4.0已經逐步接受手勢操作,不那麼嚴格

5. 批量管理條目
iOS右上角有編輯按鈕,點擊進入批量管理
安卓長按條目進入批量管理模態

5. 視覺
iOS主要內容白色,背景淡色,內容與背景襯線分割
安卓不使用背景,一切區域皆可點

6. 選擇分類
iOS使用scope bar或者左上角抽屜設計(漢堡包)
安卓使用下拉菜單spinner(但是很少設計師喜歡)

7. 子頁面操作工具欄
iOS一律放在底部,叫split action bar
安卓一律放在頂部右端,叫contextual action bar

8. 產品LOGO
iOS不在導航中顯示logo
安卓每一個頁面左側頂部都應該顯示logo

9. 列表樣式
iOS在條目上提供右箭頭,提醒更多內容(optional)
安卓不放右箭頭,一切區域皆可點擊,不需要額外提醒

10. 按鈕
安卓使用扁平方型按鈕設計
iOS7建議borderless按鈕設計
兩者圓角尺寸也不同

❹ Android 平台設計規范有哪些

1、尺寸以及解析度:

Android的界面尺寸比較流行的有:480*800、720*1280、1080*1920,我們在做設計圖的 時候建議是以 480*800的尺寸為標准;

2、界面基本組成元素:

界面基本組成元素包括:狀態欄+導航欄+主菜單欄+內容區域;以480*800的尺寸為標准下的 各個元素的高度(其實導航欄和菜單欄每一個應用都或許不一樣,android對於尺寸沒有太明確的 數據規范)如下:

3、字體:

Android 系統中,Droid Sans 是默認字體,與微軟雅黑很像;

4、操作欄:

1、」操作欄」對於 Android 應用來說是最重要的設計元素,它通常在應用運行的所有時間都呆 在屏幕頂部;

2、 操作欄的基本布局:

1向上+2 Spinner視圖控制+3 重要操作按鈕+4 更多操作:其中,向上按鈕,點擊後是去到 當前界面的上一個層級,非第一層級界面有此按鈕,第一層級界面則無向上按鈕;Spinner 是 用於展示內容的下拉菜單,其內容包括視圖的快速切換和顯示相關內容的完整信息;更多操作 (action overflow)是集合操作欄中不常用的和非重要操作的地方。

5、多面板布局:

多面板布局更多的是針對平板電腦,把手機端的目錄視圖和詳情視圖兩個層級的界面,甚至更 多的頁面,復合展示在同一個界面中,有效地利用平板電腦的屏幕空間,扁平化層級結構,簡 化導航。這點在iPad上已經運用得相當嫻熟了。

6、選擇:

Android4.0中的長按與Android2.3及更早期的版本有很大的不同。早期版本長按操作後,是 出現情境菜單的浮出層。在Android4.0中,長按後在操作欄的位置會覆蓋一個臨時的情境操 作欄,不再彈出情境菜單浮出層。在臨時情境操作欄的環境下,當前界面的內容項允許被單個 處理,也允許被批量處理。

7、返回和向上:

返回按鍵用在手機全局的虛擬導航欄中,基於用戶最近查看的界面歷史,採用時間倒序的方式, 連接界面間的關系。向上按鈕用在操作欄的左側,基於層級結構,點擊後是去到當前界面的上一 個層級,若當前界面已經是最高一級,則沒有向上按鈕。

8、主題樣式:

推出三套默認主題:Holo淺色主題、Holo深色主題、Holo淺色底+深色操作欄主題。主推app在 這三套默認主題的基礎上做設計,以加快app研發效率,但只是建議使用,並沒有完全強制。

9、觸摸與反饋:

用戶觸摸應用中的可操作區域,應當在視覺上有響應,微小的反饋會給用戶帶來很好地效果;

10、按鈕:

1、按鈕的3種表現形式如下圖:

2、對於僅包括圖標的按鈕,不需要使用背景色;

11、滑塊:

滑塊的幾種表現形式如下圖:

12、進度條:

如果某個操作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就需要用進度條的指示和旋轉圈的形式來表示:

1、如果你可以知道當前任務完成的比例,那麼使用進度條,讓用戶了解大約還需要多久才能完成;

2、當使用旋轉圓圈時,不要配以文字標簽。旋轉的圓圈已經表明了正在進行後台操作。

13、開關:

用戶通過開關作出選擇,包括3種形式:復選框+單選按鈕+開關;

1、復選框:用戶可以在一個集合中作出多個選擇:

2、單選按鈕:單選按鈕允許用戶在一個集合中做一次選擇;

3、開關:開關控制單個選項的狀態;

14、對話框:

應用通過對話框讓用戶作出決定或者填寫一些信息,

1、對話框的左邊一般情況下是取消按鈕,右邊是確定按鈕;

❺ android項目開發APP如何驗收有沒有驗收標准

驗收方式:
1,把復每一個功能制反復測驗,測試各種情況。
2,安裝到各種型號的手機上進行測試。
標准:沒有什麼固定的標准,即使有標,准也是不一的。只要達到要求,便是達到標准。
拓展:很多程序員比較忽視的一點,App是和用戶不停地做交互,用戶對於界面的設計、交互的設計、功能的設計甚至顏色、動畫、字體大小等細節,都會非常敏感。所以大多數情況下,要寫出一個優秀的App,程序員是需要一定的審美能力以及對產品的理解的。

❻ 什麼叫做符合安卓設計標准安卓設計的規范是什麼

5.0 已經有最新的 Material Design

❼ 眾智建築規范安卓版

眾智軟體的下載碼,直接找對應的二維碼下載吧。

❽ Android UI 的設計規則

一. Launcher(啟動圖標):
1.在背景下易見;
2.尺寸 Phone: 48*48 dp
Google Play: 512*512 pixels
3.風格:任意輪廓。三維,正視圖,稍微透視看起來像從頂部往下看(使用戶有深度感)。
二. Action Bar(工具欄):工具欄圖標為圖片按鈕
1.尺寸: phone下為32*32dp
2.焦點區比例: 光學直角區可為24*24dp
3.風格: 象形,平淡,不要太詳細,光滑曲線或尖銳的形狀。若圖片偏窄,可轉動45度角以填充焦點區,筆畫寬度與空白寬度至少為2dp
4.顏色: #333333 激活:60%不透明 禁用:30%不透明
#FFFFFF 激活:80%不透明 禁用:30%不透明
三. Small/Contextual Icons(小的上下文圖標):用於為動作和狀態提供特殊項目
1.尺寸: 16*16dp
2.焦點區域與比例: 全部為16*16dp, 光學直角區域為12*12dp
3.風格: 中性,平淡,簡單。填充的形狀比簡單的筆畫易見。使用簡單的視覺暗示以便用戶能輕易讀懂。
4.顏色: 使用少量的非中性顏色。激活時與背景形成對比。
四. Notification Icons(通知圖標)
1.尺寸: 必須為24*24dp
2.焦點區域與比例: 全部區域24*24dp 光學直角區域22*22dp。
3.風格: 平實簡單,與啟動圖標一樣使用視覺暗示。
4.顏色: 全白,也可以使其根據系統變暗。

專題二、設計原則:
一. 使用戶著迷:
1.用驚艷吸引人:漂亮界面、動畫、聲音……
2.實際對象比按鈕和菜單更有趣:使用戶能直接觸摸和控制App中的對象
3.使成為自己的:既有默認的,又可以進行自定義設置
4.了解學慣用戶所需:學慣用戶愛好與習慣,而不是要求用戶單調的做
二. 讓生活簡單化:
1.保持簡潔:用短語
2.圖片比文字更快:用圖片解釋想法
3.替用戶做決定,但最終決定權在於用戶:不是一開始就問,先猜測,允許撤銷
4.只顯示用戶正需要的:將任務和信息分塊,隱藏不是必須的選項
5.用戶一直要知道自己在哪:在屏幕間用切換顯示關系,提供任務反饋
6.從不丟失:保存用戶花時間創建的,並讓他們可以從任何地方接入,記住設置、個人觸摸和創建
7.看起來一樣,功能也一樣:外觀、模式差不多的操作都要相近
8.重要的時候才打擾用戶:一個好的個人助手,會避免掉不重要的事情,使用戶能集中精力
三. 讓用戶興奮起來:
1.給用戶所有地方都能使用的技巧:使應用程序簡單易學
2.不是我的錯:紳士的讓用戶做修正,如果出錯,給出恢復指導但省略科技細節
3.給出鼓勵(回饋):將復雜任務切成易於完成的小步驟,在用戶動作後給出回饋,例如一個光暈
4.為用戶完成繁重的事務:使新手做他們認為自己不會做的事情,而且做得像專家一樣。例如多種照相功能的快捷鍵使業余愛好者通過簡單幾步就能完成
5.讓重要的事情更快:將App中最重要的部分更容易找到,更快使用,像照相機的快捷鍵、音樂播放器的暫停鍵等。
專題三、書寫風格:
一. 使用戶著迷:
1.保持簡潔:簡明、簡單、精確
2.保持簡單:使用簡短單詞、動詞和名詞
3.友好:用第二人稱你稱呼用戶,使用戶感覺安全、快樂和激情
4.重要的事放在前
5.避免重復

❾ 按照Android代碼規范,類中的私有成員變數前必須加m嗎

這玩意,根據每個人習慣不同,並沒有一定的標准。
我一般這樣,私有的或版者被保護的成員變數,還有方權法全部用_開頭,不加類型前綴,而用含義字元串來命名。
比如兩個TextView 一個是標題,一個是用戶名
private TextView _title;
private TextView _userName;
一個方法獲取用戶名
private String _getUserName();

前面加類型前綴的那種匈牙利標記法,對java這種環境不太適合,java開發,前綴區分類型根本不必要,區分含義才比較重要。

共有或者包許可權的就不加_,
public String mmy;
public String getCurrentUser();

這樣好看不說,而且寫出來的東西,知道是什麼含義,注釋都省了。

❿ android MD設計規范問題,應用欄高度是多少

android MD設計規范問題,應用欄高度一般是40-60px合適,不能太高,或太低,界面都是不好看的。

閱讀全文

與建築施工規范android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