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大冶市銅綠山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大冶市銅綠山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0-12-01 14:12:53

⑴ 大冶銅綠山古礦遺址為什麼沒有申遺成功

大冶銅綠山古礦遺來址位於大冶自市城區西南約4km的金湖街道辦,發掘出自西周(約公元前9世紀)至西漢末(公元1世紀)的采礦井、巷360多條(個),古代冶銅爐7座。它發現於1973年,是迄今為止我國保存最好、最完整、採掘時間最早、冶煉水平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銅礦遺址,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觀後贊嘆不已,並被譽為「這是中國繼秦始皇兵馬俑後一奇跡」,「可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銅綠山古銅礦遺址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由國務院申報有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遺產。
成功了。

⑵ 大冶縣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7年:

一、9個鎮:

金牛鎮、保安鎮、靈鄉鎮、金山店鎮、還地橋鎮、殷祖鎮、劉仁八鎮、陳貴鎮、大箕鋪鎮。

二、1個鄉:茗山鄉

鄉政府駐彭范道,面積80平方千米。轄29個村委會:范道、張謙、柯畈、楊橋、西洪、學堂、袁大、仄船、名山、朱山、上汪、余祠、中門、天益、鶴橋、邊街、晏庄、子禹、華若、黃灣、洋湖、柯胡、京南、九龍、均畈、大魯、下余、彭晚、屋段村。

茗山鄉位於大冶市西部,地處大金省道,陳貴苗木花卉走廊的邊緣地帶,大冶西北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板塊經濟之中。東與陳貴接壤,南與靈鄉毗鄰,北與金山店交界,西與鄂州太和鎮隔山相望。

(2)大冶市銅綠山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擴展閱讀

一、靈鄉鎮

湖北經濟強鎮。2005年,全鎮預計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9億元,完成綜合財政收入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元。並作為湖北省唯一的鄉鎮列入全國18個小康明星鄉鎮建設標兵。

二、金山店鎮

金山店鎮為於湖北省大冶市,東臨大冶市經濟開發區,西鄰保安鎮,北據還地橋鎮。全鎮國土面積為59.37平方公里。全鎮轄2個居委會,22個行政村,205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為4.8萬人。

金山店鎮素有「山山藏瑰寶,處處埋金洋」的美譽金山店,是大冶市「四大工礦鎮」之一。金山店鎮物產較為豐富。農業基本形成東南、西北、中三大經濟板塊。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2340萬元。金山店鎮基礎設施齊全。通信能力較強、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鎮區內公路縱橫交錯,形成兩縱三橫的中心框架。

三、殷祖鎮

殷祖鎮位於大冶市的南部山區,素有「果城裡」之稱。殷祖鎮背靠羅宵山脈和幕阜山脈,地形多為丘陵或山地,現有山場面積10.3萬畝,居大冶市首位

四、金牛鎮

金牛鎮隸屬於湖北省大冶市,地處大冶市西南部,東與靈鄉鎮接壤,東南與咸寧市擔山鎮為鄰,南連咸寧市雙溪橋鎮,西鄰武漢市江夏區湖泗鎮,北接鄂州市太和鎮。

金牛鎮總面積158.5平方千米,2014年末,下轄3個社區、32個行政村。2011年末,該鎮總人口9.1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萬人。2011年,該鎮完成農業總產值2億元,工業生產總值4.5億元

金牛鎮是「全國重點鎮」 ,被稱為「五縣通衢」 ,境內的鄂王城是湖北省簡稱「鄂」的源頭。 鄂王城城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陳貴鎮

陳貴鎮隸屬湖北省大冶市,地處東經114°43′-114°49′,北緯30°03′-35°30′,位於大冶中部,東連大冶金湖街道,南交劉仁八鎮,西接靈鄉鎮,北與茗山鄉、金山店鎮毗鄰。國土面積160.4平方公里,轄19個村、2個社區,總人口6.59萬人(2013年)。

2011年,陳貴鎮位列湖北省百強鄉鎮第二 。2013年7月,被湖北省政府列入全省「四化同步」示範鄉鎮試點。 2012年,地方財政收入3.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82元。陳貴鎮境內著名景點有小雷山、天台山、大泉溝等。

⑶ 科學家們在湖南麻陽和湖北大冶銅綠山分別發現了哪些銅礦遺址

1979年4月,科學復家們在湖南麻陽發現制一處春秋戰國時的銅礦遺址,這里有古代的礦井14處,其中一處還是露天開采,其餘的是地下開采。1974年,湖北大冶銅綠山曾發掘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另一處銅礦井,這個古礦井保存得非常完整,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歷史實物。考古學家們發掘出了兩處井口:「十二線老窿」和「二十四線老窿」,兩處相距300多米。「十二線老窿」的發掘點距地表面達40多米,在這50平方米的發掘面積里,發現了8個豎井和一個斜井。豎井的井口直徑約80厘米。「二十四線老窿」的發掘點距地表面50多米。在約120平方米的發掘面積里,有5個豎井,1條斜巷和10條平巷。豎井的井口直徑一般是110到130厘米,比「十二線老窿」大。

⑷ 大冶市銅綠山古礦遺址門票價格多少錢

10塊錢。

⑸ 湖北大冶銅綠山銅(鐵、金)礦床

銅綠山礦區位於湖北省大冶縣境內,大冶縣城西南3km。是一個以鐵、銅、金為主伴有鉬、鈷等多種有益組分的大型矽卡岩礦床。銅礦和金礦均為大型,鐵礦是中型。

(一)區域地質背景

礦區位於東西向大冶復向斜軸部,陽新中生代侵入雜岩西北端,受陽新侵入體西北端島鏈狀大理岩捕虜體與燕山期早期石英閃長岩類接觸構造的控制。

大冶復向斜是由中—上三疊統蒲圻群、下—中侏羅統構成的寬緩向斜,由大冶向斜及其南翼次一級的洋湖背斜、柯益鳳向斜、張文橋背斜組成軸向約280°的向形褶皺,褶皺群在平面上具有向西撒開,向東收斂的趨勢,形成西寬東窄的喇叭狀。向斜東段沒入大冶湖中,向西被白堊紀陸相火山岩覆蓋。

陽新岩體呈東南-北西向展布,長約40km,寬12km,出露面積約230km2,分布於大冶縣之南,銅綠山—大箕山一帶,它由燕山期早期第一次侵入的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原定角閃石英閃長岩),第二次侵入的粗斑石英閃長斑岩,第三次侵入的細斑石英閃長斑岩構成。陽新岩體周邊部,尤其在陽新岩體的西北部蘊藏著豐富的鐵銅資源。著名的有銅綠山、鯉泥湖、石頭咀、馮家山、下四房等礦床。組成呈北西西向延長的鯉泥湖-石頭咀子、銅綠山-馮家山接觸交代型銅鐵礦田。

陽新岩體形成於燕山期早期,K-Ar同位素年齡為137~150Ma。岩體與圍岩均呈侵入接觸,在岩體的西北部與二疊系、三疊系碳酸鹽類岩石接觸帶,以及岩體頂蓋的大理岩捕虜體中,發育廣泛的矽卡岩化。特別是岩體呈港灣狀凹入,以及接觸面由陡變緩處,矽卡岩尤為肥厚,這種部位是鐵、銅礦體賦存的主要部位。

(二)礦床地質

1)礦床構造:銅綠山礦床位於鄂東南北北東向鄂城-大磨山鐵銅成礦帶上,產於大冶復向斜南翼馬叫-銅綠山北北東向背斜之北端。區內,印支期奠定了北西西—東西向構造的基本骨架,主要由一系列北西西—近東西褶皺和斷裂構成,燕山期在區域北西西向構造背景上,疊加有北北東向構造,形成次級褶皺,即銅綠山-馬叫橫跨背斜,伴隨馬叫-銅綠山褶皺產生一系列與背斜軸向一致或大致平行的縱斷裂,並與侵入體接觸構造復合,控制著礦體的空間定位。銅綠山礦床即產於北北東向褶皺與斷裂的復合構造中。

銅綠山礦床由大小不等的12個礦體組成,分布於南北長約200m,東西寬600m的范圍內,礦體在空間上總體受北東向的構造控制,呈兩個方向展布(圖15-1)。一為北北東向礦帶:沿北20°東方向延伸,長2100m,寬300~350m,礦帶由北東方向斜列的礦體群組成,構成銅綠山礦床之主體。礦體最大厚度為140m,長800m。二為北東向礦帶,它沿北東68°方向延伸,長約1850m,寬100m,礦體多呈似層狀、透鏡狀,規模小,分布零星。

圖15-1 銅綠山礦區地質圖(據湖北省第一地質大隊,1977)

銅綠山礦區岩漿岩廣泛分布,沉積岩僅零星出露有三疊統大冶群上部(T1dy4—T1dy7)四至七段的大理岩、白雲質大理岩。礦區南部零星分布有中—上三疊統蒲圻群粉砂岩、粉砂質頁岩。沿大理岩、白雲質大理岩與火成岩接觸帶廣泛發育矽卡岩化,伴有大規模的銅、鐵礦體產出。特別是由白雲質大理岩形成的鈣鎂質矽卡岩對成礦最為有利,當大理岩的接觸帶形成鈣矽卡岩時,礦化規模往往較小。

2)岩漿岩:燕山期早期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構成銅綠山礦區侵入岩主體。隨研究工作的進展,岩石幾易其名:花崗閃長岩、石英閃長岩、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等。依據岩石中礦物成分的定量統計,在國際地質深成岩分類命名的Q-A-P三角圖中,位於石英二長閃長岩區。它產於陽新岩體的西北端,在平面上由東南-西北發生規律的岩相變化,由角閃二長閃長岩向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斑狀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角閃石英二長閃長斑岩(原定花崗閃長斑岩)過渡。在銅綠山礦區范圍內,岩漿岩由北至南可劃分上、中、下3個岩相帶:上帶(淺成相)為角閃石英閃長斑岩,中帶(中—淺成相)斑狀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下帶(中深成相)為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圖15-2)。銅綠山礦區的鐵銅礦化與岩漿岩深度關系甚為密切:淺成相的岩石與碳酸鹽類岩石接觸帶發生廣泛接觸交代作用,隨著向中深成相的岩石過渡,交代作用減弱,同化作用增強。圖15-2指出銅綠山礦區所有工業礦體都局限於岩體的上部和中部帶中。與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的中淺—淺成相具有密切的空間關系。

圖15-2 銅綠山礦區岩漿岩分帶與礦化位置縱剖面示意圖(據湖北省第一地質隊,1973)

出露於礦區附近的角閃石英二長閃長斑岩具斑狀結構,斑晶為斜長石、角閃石,基質為石英、正長石,少量斜長石。斜長石以中長石為主(An32~35),常發育有環帶構造,正長石多呈斑晶產出,粒徑5~20mm。

岩石化學參數與同類岩石相比明顯反映出富鹼(尤其富鉀)而貧鐵鎂的特點,岩石總基度指標ΔZ600K為0.38~0.71,平均0.495。鹼度率AR平均值2.07,分異指數DI=69.48(平均值),李特曼δ值介於2.8~3.4之間,這些指數特徵與我國矽卡岩型銅礦有關岩漿岩特徵相一致。

岩體與大理岩接觸帶發生強烈的接觸交代作用,形成透輝石-斜長石交代岩。斜長石由中-更長石變為培-拉長石,角閃石被透輝石交代,與此同時也造成榍石、磷灰石的局部富集。

3)接觸構造對礦體的控製作用,及其礦體形態:銅綠山礦區由於岩漿岩之廣泛發育,與圍岩接觸處發育多種類型的接觸構造,控制著礦體的產狀、形態和規模。

圖15-3 銅綠山礦區3線地質剖面(據湖北第一地質隊,轉引自湖北地質局,1980)

①楔狀接觸:大理岩呈楔狀被岩漿岩包圍,形成上寬下窄的楔形礦體;②疊瓦狀接觸:大理岩的懸垂體在岩漿岩中呈疊瓦狀排布,大理岩捕虜體上、下接觸帶形成一系列相互平行疊瓦狀排布的礦體;③島鏈狀接觸:大理岩的捕虜體在火成岩中呈島鏈狀排布,於此捕虜體的上、下接觸帶形成鏈狀或邊幕狀的礦體群,大理岩下接觸帶礦體規模最大,尤其是在接觸面由緩傾變為陡傾斜處,礦化更為有利(圖15-3);④捕虜體:產於岩漿岩中單個捕虜體,在其上、下接觸帶形成交代型礦體,其規模與捕虜體的形態、大小有關,一般規模較小;⑤平緩接觸:岩體與大理岩接觸面平緩,此種接觸形式多以接觸變質為主,交代作用不發育,礦體規模通常較小;⑥穿插構造:岩漿岩岩枝沿裂隙或大理岩的層間侵入,形成交錯穿插的接觸構造形式,控制著礦質的聚集。礦區內各種接觸構造均很發育,礦體產於不同形態的上下接觸帶內,但以大理岩下接觸帶對成礦更為有利。

礦床中Ⅰ,Ⅲ,Ⅳ號礦體規模較大,Ⅱ,Ⅴ號礦體次之,它們在平面上呈北20°東方向延伸,在剖面上礦體沿大理岩接觸帶斜列分布,其中Ⅲ號礦體規模最大,探明的銅儲量占礦床的44%,單個礦體往往呈透鏡狀產出。Ⅲ號礦體長約370餘米,傾向南東,傾角50°~70°。

4)礦石成分、結構構造及其伴生組分:組成各類礦石的礦物組成較為復雜,多達130餘種。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銅礦、斑銅礦、磁鐵礦、赤鐵礦、孔雀石,其次為輝銅礦、藍銅礦、赤銅礦、輝銅礦、輝鉬礦、閃鋅礦、硬錳礦、黝銅礦、褐鐵礦、鏡鐵礦、針鐵礦、自然金等。脈石礦物為方解石、白雲石、石英,玉髓、金雲母、透輝石、石榴子石、蛇紋石,透閃-陽起石、斜長石。其次為高嶺石、蒙脫石、綠泥石、絹雲母、角閃石、菱鐵礦、鐵白雲石等。

礦石結構可概略分為5種主要類型:晶粒狀結構、固熔體分解結構、交代熔蝕結構、壓碎結構及膠狀結構。礦石具緻密塊狀、角礫狀、浸染狀、細脈浸染狀、礫狀、土狀、毛發狀、皮殼狀構造。近地表部分膠狀構造、皮殼狀構造、毛發狀構造十分發育。

礦石可分為鐵礦石、鐵銅礦石和銅金礦石3類,依礦石的氧化程度可分為氧化礦石及原生硫化物型礦石。原生鐵礦石由磁鐵礦、赤鐵礦和少量菱鐵礦組成,脈石礦物為方解石、石英、玉髓、蛇紋石等,分布於l號礦體的下部,Ⅱ2號礦體的頂部和X號礦體的個別地段。氧化礦石多分布於Ⅳ,Ⅳ,Ⅺ號礦體的近地表部分。銅鐵型礦石構成本區礦石之主體,鐵、銅礦物主要交代金雲母透輝石矽卡岩。原生硫化礦石由黃銅礦、斑銅礦組成,其次為磁鐵礦、白鐵礦、閃鋅礦,非金屬礦物為透輝石、石榴子石、方解石、白雲石、金雲母、石英等。此類礦石廣泛分布於Ⅱ,Ⅳ,Ⅴ,Ⅵ,Ⅶ號礦體中。銅礦石主要分布於鐵銅礦體的邊緣,沿走向或傾斜與銅鐵型礦石呈過渡漸變關系,礦體與圍岩無明顯界線。按含礦岩石的種類不同分為:①含銅大理岩,礦石由輝銅礦、黃鐵礦、黃銅礦、斑銅礦組成,呈浸染狀、細脈狀分布於硅化大理岩中,主要見於Ⅹ,Ⅵ號礦體;②含銅矽卡岩,礦石由黃銅礦、斑銅礦、磁鐵礦組成,呈浸染狀、細脈狀交代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岩,主要分布於Ⅲ2號礦體之南部;③含銅閃長岩,見於銅鐵礦體及矽卡岩之外緣,由黃銅礦、黃鐵礦、閃鋅礦、輝銅礦組成,呈浸染狀、條帶狀產出,見於Ⅺ和Ⅲ號礦體內。

礦石中除Fe,Cu外,尚伴有Co,Au,Ag,In等有益組分,Co主要以類質同像狀態賦存於黃銅礦、黃鐵礦、斑銅礦內,一般含Co0.03%~0.1%,黃鐵礦中Co含量最高達0.84%。Au,Ag在各礦體中均有分布,但含量不均。常在礦體中心部位較富。在鐵銅型礦體中有Au,Ag富集,部分賦存於銅礦體中。In在礦石中含量低,銅精礦中In的含量較高,可達工業要求。礦石平均品位為:Cu1.98%,TFe46.16%,Au1.15×10-6

礦區中氧化帶十分發育,在地表形成鐵帽及次生銅礦物(孔雀石、藍銅礦等),氧化帶深一般40~60m,最深233m。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淋濾亞帶、淋濾過渡亞帶、次生富集亞帶,次生富集亞帶具有輝銅礦、赤銅礦、自然銅。銅的含量是淋失亞帶的幾十倍至百倍。

(三)矽卡岩及有關交代岩特徵

銅綠山礦區廣泛發育有各類交代作用,矽卡岩化尤為顯著,其次為硅化、鉀長石化、高嶺石化、蒙脫石化、碳酸鹽化。絕大多數礦體賦存於矽卡岩中,金屬礦物廣泛交代矽卡岩礦物而富集成礦。

1.交代礦物特徵

組成矽卡岩的主要礦物為透輝石、鈣鋁石榴子石、透閃-陽起石、金雲母、韭閃石等。尖晶石、符山石、方柱石等礦物少見。

透輝石:本區的單斜輝石屬透輝石-鈣鐵輝石系列的輝石,含鈣鐵輝石分子4%~38%,多數鈣鐵輝石分子少於22%,隨輝石產出的地質部位的不同,輝石的成分發生規律性變化,總的看來,由內帶向外帶過渡,輝石中鈣鐵輝石分子含量依次增高。產於內接觸帶的透輝石為淡綠色,含鈣鐵輝石分子2%~7%。產於內接觸帶,部分產於外接觸帶無礦或輕礦化透輝石矽卡岩中的透輝石,以淡綠色為主,有時為黃綠色,含鈣鐵輝石分子多為7%~15%。銅鐵礦體中石榴子石透輝石矽卡岩中的透輝石,含鈣鐵輝石分子18%~22%,此類輝石含FeO一般為1.5%~2.5%,伴有磁鐵礦、黃鐵礦、金雲母、碳酸鹽等礦物。產於外接觸帶與金雲母、韭閃石、碳酸鹽等礦物共存的輝石為綠色—深綠色,輝石中含鈣鐵輝石分子為30%~38%。

石榴子石是本區廣泛分布的礦物,經單礦物化學分析獲知屬鈣鋁-鈣鐵石榴子石系列。(Mn,Mg,Fe)3Al2Si3O12分子不超過13%,一般為1%~4%。鈣鐵石榴子石分子為27%~60%,沿交代剖面由內帶向外帶過渡,鈣鐵石榴子石分子含量增高。內帶以鈣鋁榴石為主,含鈣鐵榴石分子通常為30%~40%,而外帶多為鈣鐵榴石(And60~70)。

金雲母的大量出現是本區矽卡岩的重要特徵,尤其見於外帶交代白雲質大理岩、白雲岩而成的矽卡岩中,金雲母呈綠色,自形片狀,片徑多為2~4mm,大者達5~6cm,其鎂度(Mg/(Mg+Fe+Mn+Ti))介於0.92~0.95之間。金雲母主要產於外帶及銅鐵礦體中,與透輝石、韭閃石、碳酸鹽、蛇紋石共存。有時在接觸帶附近見到金雲母單礦物岩。金雲母形成於矽卡岩之後,常見交代透輝石,但本身又被磁鐵礦、黃銅礦交代。矽卡岩及礦體中金雲母脈發育,脈寬數厘米至十幾厘米不等,此種金雲母形成於金屬礦物之後。

礦區內,在銅礦物中,黃銅礦多被斑銅礦所交代,後者又被赤鐵礦或膠黃鐵礦交代。輝銅礦呈粉末狀分布於鐵帽中的鐵染的碳酸鹽或褐鐵礦內。

2.交代分帶

視圍岩性質不同,銅綠山礦區基本存在兩種矽卡岩分帶形式:

中酸性火成岩與大理岩接觸帶的交代分帶:

中國矽卡岩礦床

中酸性火成岩與白雲質大理岩接觸帶的交代分帶,由內帶至外帶為:

00 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主要礦物為斜長石、鉀長石、角閃石、石英。斜長石為中長石(An30~35)

1 石榴子石化透輝石斜長岩:斜長石為培長石(An80),輝石中含鈣鐵輝石分子13%~15%,石榴子石中含鈣鐵榴石分子30%~35%

2 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岩:輝石含鈣鐵輝石分子13%~15%,石榴子石含鈣鐵榴石分子30%~35%

3 石榴子石矽卡岩:輝石為透輝石(Hed13~15),石榴子石以含鈣鐵榴石分子30%~35%為主,部分含鈣鐵榴石為40%~75%;外帶

4 石榴子石矽卡岩、輝石含鈣鐵輝石分子13%~15%,石榴子石為鈣鐵榴石(And40~75),部分為含鈣鐵榴石30%~35%

5 以金雲母、透輝石(Hed18~25)為主,含少量石榴子石、碳酸鹽及閃石族礦物

6 金雲母透輝石白雲質大理岩:交代礦物為金雲母,透輝石及閃石族礦物

0 白雲質大理岩

自內帶到外帶,岩石化學成分發生明顯的變化,由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形成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岩,SiO2,Al2O3,Na2O,K2O被帶出,而Fe2O3,FeO,MnO,MgO,CaO等大量帶入,從而形成富Ca,Mg,Fe的硅酸鹽礦物組合。外帶由白雲質大理岩形成透輝石矽卡岩及金雲母單礦物岩,SiO2被大量帶入。透輝石帶和金雲母帶的顯著不同在於前者相對富鈣,而後者富鎂,當形成金雲母岩時,有大量的MgO帶入,Na2O,K2O於外帶矽卡岩中有較少帶入。

縱觀本區矽卡岩交代剖面各化學元素的變化(結合CK64孔交代柱的情況)特別突出地表現出下述特徵:①SiO2,Al2O3均由內帶向外帶遷移,但SiO2遷移范圍較Al2O3為大,在內、外帶的矽卡岩間有較大的Al2O3梯度;②MgO,CaO自外帶向內帶遷移,但MgO更多的賦存於金雲母帶或金雲母、透輝石帶中,CaO相對集中於透輝石矽卡岩、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岩中,CaO的遷移范圍大於MgO的遷移范圍。這種組分差異活動規律是矽卡岩帶形成的重要因素;③形成矽卡岩及磁鐵礦的鐵質可能部分來源自岩漿熱液。

不同矽卡岩帶有其特徵的礦物共生組合,自內矽卡岩帶向外矽卡岩帶過渡,Ca的活度增強,Al的活度較小,乃至外帶可形成白雲石、方解石、石榴子石的組合。Fe,Mg的組分由蝕變的火成岩向石榴子石透輝石斜長岩方向增高,而在透輝石金雲母矽卡岩中,則主要表現鎂的含量增加。

礦化分帶與矽卡岩分帶有一定的依存關系,自內接觸帶向外,金屬礦化與矽卡岩化的綜合分帶總的表現為:①鉀長石化(石榴子石矽卡岩化、硅化)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銅鉬礦化帶;②鉀化、硅化斜長岩輝鉬礦化帶;③斜長岩輝鉬礦化帶(黃銅礦、黃鐵礦);④矽卡岩化斜長岩銅礦化帶(黃銅礦、黃鐵礦);⑤金雲母(或方柱石)透輝石矽卡岩銅、鐵礦化帶(黃銅礦、斑銅礦、磁鐵礦),是銅鐵礦體之主體;⑥矽卡岩化白雲質大理岩銅礦化帶(黃銅礦、斑銅礦、輝銅礦等)。銅主要寓存於透輝石矽卡岩中,其次為白雲質大理岩及鉀長石化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中。鐵主要交代金雲母透輝石矽卡岩。

上述金屬礦化與蝕變分帶的相互關系僅能反映出總體趨勢。實際上,就每個礦體而言,礦體各部位的不同類型礦化的空間分布與矽卡岩的分帶不盡完全吻合,常有交代重疊現象。

繼矽卡岩階段之後,疊加有強烈的後期蝕變,主要為鉀化、鈉化、硅化、透閃-陽起石化、碳酸鹽化、沸石化、綠簾石化。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中高嶺石化、蒙脫石化普遍。伴隨熱液蝕變有鐵、銅、鉬等礦化活動,其蝕變礦化序列為鈉長石、鎂鐵閃石化(基性斜長石發生鈉長石化)→鈉長石、綠簾石、磁鐵礦化→石英、鉀長石、輝鉬礦化→石英、鉀長石(伴有碳酸鹽、綠泥石)化→黃鐵礦、黃銅礦化→絹雲母、碳酸鹽化(伴有硬石膏)。近接觸帶蝕變種類增多,強度增大,一般矽卡岩帶愈寬,後期蝕變范圍也大,當蝕變范圍大,且有多種蝕變疊加時,則可出現規模較大的銅、鐵礦體。

上述交代作用特徵、蝕變礦化序列,說明本區的內生成礦作用包括了矽卡岩階段、磁鐵礦化階段、石英硫化物階段和碳酸鹽階段。

矽卡岩階段形成溫度為426~740℃,透輝石形成溫度主要為500~600℃,石榴子石為多階段的產物,早期形成富鋁的鈣鋁榴石,其溫度高於550℃,稍後,形成外帶富鐵石榴子石其溫度為450~600℃,晚期脈狀石榴子石為356~400℃。磁鐵礦之爆裂溫度為340~506℃,金屬硫化物的爆裂溫度240~360℃,其中黃鐵礦可能經歷了兩期成礦作用。碳酸鹽礦物之均一溫度介於150~250℃之間。

礦床中金屬硫化物δ34S值介於8.7~4.9之間,呈塔式分布,平均值為2.51。通過氧同位素研究(鄂東南地質大隊,1983)認為:早期成礦溶液主要是岩漿水,而晚期成礦溶液中有天水加入。

經K-Ar,Rb-Sr同位素年齡測定獲知:不同產狀的金雲母有不同的同位素年齡值,鐵礦體附近的團塊狀金雲母年齡值為151Ma(K-Ar法測定),鐵銅礦體中之金雲母為142Ma,131Ma(Rb-Sr法),晚期脈狀金雲母為115Ma(Rb-Sr法測定),117Ma(K-Ar法測定)。可見矽卡岩化及金屬礦化的年齡與陽新角閃石英二長閃長岩年齡值(137~150Ma)十分接近,從而佐證了成礦作用與本區中酸性侵入岩的侵入活動具成因聯系,並且反映出礦化的多階段性與長期性。

迄今為止,銅綠山礦床公認為典型的岩漿期後接觸交代礦床。近年有人在承認上述成因為主導的情況下,提出了少部分板狀富礦體存在有岩漿型礦體之可能(鄂東南地質大隊)。

閱讀全文

與大冶市銅綠山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