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BIM證書是哪個機構頒發BIM分幾個等級
以下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BIM證書:
一、Autodesk的Revit認證
Autodesk的認證是國際認證,企業項目招投標要看企業資質和技術人員的資質備案。Autodesk的認證資質在工程行業中是很重要的,其中Autodesk的Revit認證是目前企業最關注的,也是業界廣泛認可的專業資質認證。
建築企業(如鳥巢項目承接方——長江精工集團)在承接國際項目時,集團內BIM工程師有Autodesk的Revit認證能顯著提高項目競標成功率。
1.考試形式
在線上機考試
2.報考條件
經Autodesk授權培訓中心培訓Revit操作技能,並經授權培訓中心推薦,即可參加Revit認證考試。
3.報名資料
授權培訓中心為考生提供報名表。
4.報名時間
授權培訓中心根據所培訓的學員學習進度,分批次組織認證考試,具體時間參考授權培訓中心官方通知。
5.報名費用
1級300元/人
2級500元/人
3級800元/人
6.考試時間
各等級的考評時間均為180分鍾。
7.成績查詢
考試結果會在考試結束後立刻公布。
8.證書發放
考試通過者15天後派發證書。
9.報考方式
聯系小築教育等Autodesk授權的培訓中心進行認證考試報名。
二、中國圖學學會頒發的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證書
「圖學會」屬於「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下屬機構,承擔 BIM、CAD 技能等級考評等工作。
1.證書分類:
全國 BIM 技能等級考試證書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 BIM 建模師;(不分專業)
二級 BIM 高級建模師(區分專業:建築、結構、設備);
三級 BIM 建築設計師
鑒於三級報名人數較少,以下考試相關介紹只針對一級與二級。
2.考評方法
採用現場技能操作方式,成績達到60分以上(含60分)者為合格。
3.考評時間
每年組織兩次考試,2020年考試時間為2020年6月、2020年12月,統一上午9:00-12:00進行考試。
4.報考條件
(1)BIM技能一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報本級別)
①達到本技能一級所推薦的培訓時間
②連續從事BIM建模或相關工作1年以上者
(2)BIM技能二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報本級別)
①已取得本技能一級考核證書,且達到本技能二級所推薦的培訓時間
②連續從事BIM建模和應用相關工作2年以上者
5.報考時間
鑒於每年BIM考試報名學員數量巨大,各考點機房非常緊張,建議考生至少提前兩個月報名。(小築教育可為學員提前聯系各地考點機構進行報名)
6.報名資料
資料一
照片要求:大小20-60k,尺寸250x350像素,必須是白底免冠清晰大頭像,正規照相館拍攝,身份證號命名,格式為JPG,不能使用PS照片。
資料二
填寫報名表:聯系小築教育即可獲得報名表。
7.考試費用
一級:350元/人
二級:350元/人(每個專業)
8.成績公布
成績一般在考試結束三個月公布。
9.證書派發
一般半年內對成績合格者派發證書。
10.報考方式
個人報考需要通過考點審核後代為報名,鑒於第十六期「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報考人數較多,建議考生至少提前2個月聯系小築教育完成報名(謹記)。
我們想擴大知名度,所以咨詢服務都是免費的哈!點擊下方按鈕咨詢↓↓↓
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頒發的BIM證書
證書與「圖學會」考試一同發放,一考兩證。
1.證書分類:
證書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 BIM建模技術(不分專業);
二級 BIM高級建模技術(區分專業);
三級 BIM應用設計師(區分專業)。
2.備註:
自2018年後證書由「崗位能力證書」調整為「培訓證書」。
四、中國建設教育協會頒發的BIM證書
談到BIM證書,大家多少有些困惑,市面證書太多,不知道哪個證書含金量高,報考沒有方向性。基於此,小築教育給大家整理了市面上常見的BIM證書,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但也希望大家能看到證書背後的事實,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對自己職業成長有實質幫助。
2017年人社部發布職業目錄清單後,對非清單內的證書做過明確要求,市面上現有的BIM證書基本都是培訓證書,這些證書既不是注冊執業資格證,也不是評價類的上崗證,且這些證書良莠不齊,相對混亂。
無論是執業資格證、上崗證還是培訓證明,尤其是非執業資格類,其初衷都是讓大家掌握好工作技能。小築教育建議大家不要把過多精力放在證書層面,而是要緊跟國家政策提升BIM技能水平。另外小築教育想跟大家說的,也希望大家相信的是,一切不合理的存在,都不會持久。
以下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BIM證書:
一、Autodesk的Revit認證
Autodesk的認證是國際認證,企業項目招投標要看企業資質和技術人員的資質備案。Autodesk的認證資質在工程行業中是很重要的,其中Autodesk的Revit認證是目前企業最關注的,也是業界廣泛認可的專業資質認證。
建築企業(如鳥巢項目承接方——長江精工集團)在承接國際項目時,集團內BIM工程師有Autodesk的Revit認證能顯著提高項目競標成功率。
1.考試形式
在線上機考試
2.報考條件
經Autodesk授權培訓中心培訓Revit操作技能,並經授權培訓中心推薦,即可參加Revit認證考試。
3.報名資料
授權培訓中心為考生提供報名表。
4.報名時間
授權培訓中心根據所培訓的學員學習進度,分批次組織認證考試,具體時間參考授權培訓中心官方通知。
5.報名費用
1級300元/人
2級500元/人
3級800元/人
6.考試時間
各等級的考評時間均為180分鍾。
7.成績查詢
考試結果會在考試結束後立刻公布。
8.證書發放
考試通過者15天後派發證書。
9.報考方式
聯系小築教育等Autodesk授權的培訓中心進行認證考試報名。
二、中國圖學學會頒發的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證書
「圖學會」屬於「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下屬機構,承擔 BIM、CAD 技能等級考評等工作。
1.證書分類:
全國 BIM 技能等級考試證書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 BIM 建模師;(不分專業)
二級 BIM 高級建模師(區分專業:建築、結構、設備);
三級 BIM 建築設計師
鑒於三級報名人數較少,以下考試相關介紹只針對一級與二級。
2.考評方法
採用現場技能操作方式,成績達到60分以上(含60分)者為合格。
3.考評時間
每年組織兩次考試,2020年考試時間為2020年6月、2020年12月,統一上午9:00-12:00進行考試。
4.報考條件
(1)BIM技能一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報本級別)
①達到本技能一級所推薦的培訓時間
②連續從事BIM建模或相關工作1年以上者
(2)BIM技能二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報本級別)
①已取得本技能一級考核證書,且達到本技能二級所推薦的培訓時間
②連續從事BIM建模和應用相關工作2年以上者
5.報考時間
鑒於每年BIM考試報名學員數量巨大,各考點機房非常緊張,建議考生至少提前兩個月報名。(小築教育可為學員提前聯系各地考點機構進行報名)
6.報名資料
資料一
照片要求:大小20-60k,尺寸250x350像素,必須是白底免冠清晰大頭像,正規照相館拍攝,身份證號命名,格式為JPG,不能使用PS照片。
資料二
填寫報名表:聯系小築教育即可獲得報名表。
7.考試費用
一級:350元/人
二級:350元/人(每個專業)
8.成績公布
成績一般在考試結束三個月公布。
9.證書派發
一般半年內對成績合格者派發證書。
10.報考方式
個人報考需要通過考點審核後代為報名,鑒於第十六期「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報考人數較多,建議考生至少提前2個月聯系小築教育完成報名(謹記)。
我們想擴大知名度,所以咨詢服務都是免費的哈!點擊下方按鈕咨詢↓↓↓
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頒發的BIM證書
證書與「圖學會」考試一同發放,一考兩證。
1.證書分類:
證書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 BIM建模技術(不分專業);
二級 BIM高級建模技術(區分專業);
三級 BIM應用設計師(區分專業)。
2.備註:
自2018年後證書由「崗位能力證書」調整為「培訓證書」。
四、中國建設教育協會頒發的BIM證書
證書是由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單獨機構頒發。
1.證書分類:
全國 BIM 應用技能等級考試分為三個等級,目前主要為一級與二級:
一級 BIM 建模師;
二級專業 BIM 應用師(區分專業);
註:在2018年,中國建設教育協會發文稱,將「全國 BIM 應用技能考評」更名為「住房城鄉建設領域 BIM 應用專業技能培訓考試」,考試合格者,頒發統一印製的《住房城鄉建設領域 BIM 應用專業技能培訓考試合格證書》(原已頒發的全國 BIM 應用技能等級考評證書繼續有效)。
2.報考條件:
⑴一級 BIM 建模:
建築專業相關在校學生,建築業從業人員。
⑵二級專業 BIM 應用:
①通過 BIM 建模考試或具有 BIM 相關工作經驗3年以上;
②取得全國范圍或省級地方工程建設相關職業或執業資格證書,如一級或二級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一級或二級注冊建築建築師、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設備工程師等。
3.考試時間:
一年2次,考試時間為每年的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具體時間可查看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官網。
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繼續工程教育協會頒發的BIM證書
1.考核科目:
(1)BIM建模考核科目:《BIM技術概論》、《BIM建模應用技術》、《BIM建模實操》
(2)BIM項目管理考核科目:《BIM技術概論》、《BIM建模應用技術》、《BIM應用項目管理》、《BIM應用案例分析》
(3)BIM戰略規劃考核科目:《BIM技術概論》、《BIM應用案例分析》
(4)裝配式BIM考核科目:《裝配式BIM基礎知識》、《裝配式BIM專業操作實務》
2.考核方式:
採用客觀題和應用題相結合模式,其中《裝配式BIM專業操作實務》採用實操應用題模式。
3.考試時間:
每月組織一次學習成果評估考核。具體時間為每月第二個周六全天,每期評估考核具體時間均在建築信息模型(BIM)崗位專業技術人才培訓考核網上報名服務平台上公布。
六、教育部「1+X證書」制度中的BIM證書
1. 證書介紹:
2019年教育部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1+X證書」制度就是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其中「1」為學歷證書,「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首批試點證書范圍:建築信息模型(BIM)、Web前端開發、物流管理、老年照護、汽車運用與維修、智能新能源汽車等6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2.監管單位:
國務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在職責范圍內,分別負責管理監督考核院校外、院校內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實施(技工院校內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國務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組織制定職業標准,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依照職業標准牽頭組織開發教學等相關標准。
3.面向人群:
院校內培訓可面向社會人群,院校外培訓也可面向在校學生。各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具有同等效力,持有證書人員享受同等待遇。
4.證書分類:
院校內實施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是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
5.考試時間:
全國考點統一組織考試,自2019年下半開始,已經連續舉辦三次全國統一考試。2020年全國統一考試時間參考官方通知。
七、總結
我們考取BIM證書的目的,大多出於可以證明我們會這門技能,如果能在招聘求職、升職加薪方面錦上添花則更好不過。
對於企業而言,他們需要的是那些真正懂得BIM並且能實際應用BIM的人才。所以我們應該扎扎實實學好技能,在此基礎上再考取證書,這是我們每個學習BIM技術的人應該抱有的心態。
『貳』 國內哪所大學的工業設計比較強
工業設計是熱門留學專業之一,那藝術生留學申請工業設計專業,究竟是選擇那個國家好呢?其實,不同國家不同的院校對工業設計專業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下面美行思遠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工業設計留學哪個國家好?
『叄』 我國被稱為「建築業鼻祖」的是誰
中華工匠祖師爺——魯班 不必多說,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魯班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是木工、石工、泥瓦工及許許多多工匠的共同祖師爺,建築業的鼻祖。成語「班門弄斧」足以說明後人對這位工藝大師的敬仰之情。為了紀念他,中國的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還被定名為「魯班獎」。 通常認為,魯班復姓公輸,名般,因為是魯國人,「般」「班」通用,故而被後世百姓稱為魯班,而史料中一般稱他為「公輸般」、「公輸子」。尤其是後者,要知道「子」在我國是對在中國歷史上做出過傑出貢獻人物的尊稱。這對於在中國歷史上的科技發明家,能有如此稱號非常難得,而且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可見其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的至尊地位。當然,這與他為社會創造出的不朽業績是密切相關的。 魯班生活在我國的春秋戰國之際(約前507年~前430年),此時正是由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過渡的時期。社會的變革往往是由於生產力發展引起的,而當時的變革主要是因為鐵器時代的來臨。在青銅器時代,銅工具往往和木、石、骨、蚌製成的工具並存。而到了戰國時,不僅木、石工具漸漸消失,就是青銅工具也日益減少,銳利而堅固的鐵工具的大量使用,如:鋸、鑿、鑽、斧、錛、刀等,這極大的提高了人們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對此,李約瑟在《中國科技與文化》中指出:「在文藝復興前和文藝復興期間,中國在技術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占支配地位。……古代和中古時期,默默無聞的中國工匠對世界的貢獻要遠比亞歷山大的力學家和能言善辯的理論家多的多。」由於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又必然促進了生產關系的改變。當時王室沒落,諸侯紛爭,社會思想活躍,各階級、各階層、各行業都出現了很多聞名於世的傑出的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莊子、管子、公輸子等。班固《漢書藝文志》中,稱為:「九流十家」為: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為九流,加上小說家為十家。其中大部分是思想家、政治家。但無疑,魯班是作為科技發明的領軍人物,深深的史無前例的影響著後人。 如今的小學課本里就有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鋸的發明也被認為是魯班的最主要貢獻和被稱為木匠祖師的最主要依據,然而20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發現了西周時期的骨鋸和銅鋸,看來這項發明的殊榮應該屬於魯班之前400多年的先人了。即便如此,魯班對鋸的改進和推廣也肯定也是功不可沒的,再說他的功勞遠不僅限於此。從記載中我們知道他發明了許多民用、建築用的物品、器械,如:規矩、墨斗、鑰匙、鑽、刨、磨、亭、台、樓、閣等等,也為統治者營造了一些軍事器械和宮廷設施。百姓們出於敬仰還創造出了許多神乎其神的傳說(也許其中有些並不是杜撰),後世的許多建築工程也被歸到他的名下了。 雖然魯班憑著自己的發明創造贏得了社會的認可,但他還是潛移默化的被當時的上層社會所歧視,這也是當時社會的階層劃分所決定的,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剝削者與被剝削者實難相容,而且他們的地位又不得加以改變。如:《抱朴子》中,「工匠之子莫不續事」。可見當時的工匠們祖祖輩輩要給統治者當牛做馬,始終都處在社會的底層,不得翻身。在《墨子》的「公輸」與「魯問」篇中,墨子的弟子們在書中對墨子充滿了贊譽和頌揚之詞(這種寫法在當時自然也是通例),而對魯班的評價似乎頗為不屑。其中描繪了「公輸般造雲梯以攻宋,為不義」。最終,墨子不但曉之以理,還以守城之器進行防禦,使公輸般臣服於其下。並且,公輸子造飛鵲,三日不下,說之為「不利於人謂之拙」。如果說前者還是魯班助紂為虐的話,那麼墨子對後者的攻擊則反映了中華民族長期以來的一種心態——畏懼「奇技淫巧」,過於務實而排斥所有無直接用途的發明創造。從魯班以後直到近代,中國的發明家、科學家們總是面臨被輕視、被排斥的命運,張衡、馬鈞、祖沖之等莫不如此。
『肆』 國被稱為「建築業鼻祖」的是那個人
根據我在互聯網查詢的情況,建築業鼻祖是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
『伍』 賓士發展歷史
賓士汽車公司並不是由本茨先生一人創辦的,它是兩大汽車巨人的合作,他們就是汽車發明的鼻祖卡爾·弗里德里希·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1926年這兩大汽車公司合並為一家形成了戴姆勒·賓士公司。此時戴姆勒早已去逝。
而卡爾·本茨也已經是82歲高齡了。然而造化弄人這兩位汽車發明巨匠不知什麼原因,雖然兩人分別在僅距80km的兩座小城內,卻從未見過一次面。成為汽車史上的一大憾事。但他們的繼承人不負眾望,使兩位偉人所開創的事業得以發揚光大,使賓士汽車公司成為了世界上第一流的汽車公司。
1909年6月,戴姆勒公司申請登記了「三叉星」做為轎車的標志,象徵著陸上、水上和空中的機械化和合體。1916年在它的四周加上了一個圓圈,在圓的上方鑲嵌了4個小星,下面有梅賽德斯「Mercedes」字樣。「梅賽德斯」是幸福的意思,意為戴姆勒生產的汽車將為車主們帶來幸福。
賓士,德國汽車品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高檔汽車品牌之一,其完美的技術水平、過硬的質量標准、推陳出新的創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經典轎跑車款式令人稱道。賓士三叉星已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車及品牌標志之一。
自1900年12月22日戴姆勒發動機工廠(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DMG)向其客戶獻上了世界上第一輛以梅賽德斯(Mercedes)為品牌的轎車開始,賓士汽車就成為汽車工業的楷模。100多年來,賓士品牌一直是汽車技術創新的先驅者。
『陸』 古代被稱為建築業的鼻祖是
魯班,
魯班是木匠的祖師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傳說中他傳下了木石二匠,只不過石匠的傳說在演義較少提到罷了,所以建築業的祖師絕對是魯班。
請採納。
『柒』 我國被稱為"建築業鼻祖"的是:
魯班 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 。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捌』 古代被稱為建築業的鼻祖是
鯀(公元前?年-公元前2029年):中國上古時代漢族神話傳說人物。姓姒,字熙。是黃帝的曾專孫、昌意的孫子、屬顓頊的兒子、大禹之父、夏啟的祖父。被堯封於崇地,為伯爵,故稱崇伯鯀或崇伯,約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鯀禹治水是中國最著名的洪水神話。後因治水失敗,被刑罰致死。鯀與歡兜、三苗、共工並稱「四罪」。
記得百家講壇裡面說過,史料裡面記載,鯀是城郭最早發明者,城郭也就是現在的城牆,當時治水的時候,鯀就是用堵的方法來治理水,而他的兒子大禹是用疏導的方法來治理水,城郭算是最早古代的建築了,那麼古代建築業的鼻祖應該是鯀
『玖』 我國被稱為「建築業鼻祖」的是
我國被稱為「建築來業鼻祖」源的是魯班,不要只想他是個木匠,班門弄斧只是其才能的一部分,因為古代還沒有那麼多種建築材料,所以一般大多數建築都是木結構,所以那時的木匠不只是打傢具,做桌椅,更重要的是建房子,所以,我們所知的歷史上最有名的木匠就是魯班了,而他也正是建築業的鼻祖。
『拾』 中國近代營造業開山鼻祖
一般人所說的「洋樓」,泛指解放前外國人居住的「小洋樓」、使用的「大洋樓」,多見於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但如果從專業研究的角度來看,「洋樓」的內涵要豐富得多,中國近代建築也不是上海外灘的那種「洋樓」就能代表得了的。
中國近代建築基本上是指在中國國土上於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築。
從樣式研究的角度來看 中國近代建築主要有三大類型
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封建社會里,雖然政治上有二十餘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對外交流,但是,中國文化基本上是連續的一元文化。中國的建築,在中國整個環境總影響之下,雖各個時代有時代的特徵,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則卻始終一貫。
歷史進入十九世紀後,封建主義的清王朝經歷「康乾盛世」而日趨衰落;歐美資本主義各國卻因工業革命而迅猛發展。中西文化交流從明末清初開始,就不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鴉片戰爭以後,則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進行了。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會,以此為開端的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進程,也由此被動地在西方建築文化的沖擊、激發與推動之下展開了。其間,一方面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繼續,一方面是西方外來建築文化的傳播,這兩種建築活動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構成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的主線。
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外國文化的大規模侵入,在中國國土上除了傳統的古代建築仍在延續、演變之外,外來的歐洲建築樣式逐漸多起來,在中國近代的建築歷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則又出現了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另一股潮流。這兩股潮流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中時隱時現,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的沖擊,使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呈現出中與西、古與今、新與舊多種體系並存、碰撞與交融的錯綜復雜狀態。中國近代建築正是這種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1、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洋式建築: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築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由於中國國土幅員廣闊,各地發展很不平衡。中國沿海地區、長江沿岸地區的一些城市,由於輪船航運業的興起、外國的入侵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較早作為商埠開放,因此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在這些城市出現的某些洋式建築。而大部分內陸地區的城市由於交通不便,仍處於與外部世界較為隔絕的狀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表現為強;只有個別城市或臨近邊界、或因鐵路建設的發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築興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築以上海外灘(Bund of Shanghai,又稱「黃浦灘」)和南京路、天津九國租界、廣州「十三行」和沙面、廈門鼓浪嶼、青島膠澳租界「青島區」的建築為代表。
長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築以南京下關、武漢漢口租界的建築為代表。
內陸地區沿邊城市哈爾濱早期的建築主要通過中東鐵路的修建和開通,受俄羅斯傳統建築和十九世紀末歐洲流行的「新藝術運動」樣式影響,在中東鐵路系統的建築和東正教堂中表現為多。滇越鐵路(1903--1910年)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它的建成加速了雲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參與了滇越鐵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開發過程中,間接地把其所受法國建築文化的影響帶到滇越鐵路沿線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築則以東交民巷使館區建築為濫觴,以資政院、大理院為代表。
洋式建築的設計者基本為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
2、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傳統式建築:
以模仿中國古代建築或對之改造為特徵的中國近代建築
本世紀的第二個二十年,中國建築的歷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現代建築思潮的影響,同時也反映出了中國建築師面對列強的入侵而激發的民族意識,這兩種因素有劇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傳統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可以說是在中國近代建築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築師呂彥直(1893?929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園總體平面呈鍾形,引人發「木鐸警世」之想,寓意深遠;墓在祭堂後合乎中國觀念,式樣采古制,建築朴實堅固,形勢及氣魄極似中山先生之氣概及精神。
呂彥直生年僅36歲,但他以設計並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確立了自己在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設計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中國近代跨度最大的會堂建築。
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後於1929年所作「首都計劃」,則是中國進行的較早、規模較大的城市規劃設計。「首都計劃」的詳細方案中,全部政府辦公建築均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造型,極力提倡採用「中國固有之形式」,意為發揚光大本國傳統的文化。這在二十年代是一種開創性的設想。
在北京,傳統式建築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協和醫學院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簡稱 PUMC )新校舍建築群體、燕京大學校園建築、輔仁大學、國立北平圖書館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較早出現的傳統式建築的設計者主要是外國來華的建築事務所或建築師。反映出外國建築師處在中國近代社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新式建築:
歐美「國際式」新建築潮流沖擊下的中國近代建築
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進入重要的發展時期。其標志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興辦,並日益完備;中國建築事務所陸續開業,中國人建築師成長起來;中國建築團體先後成立,學術活動得以開展。
楊廷寶(1901-1983)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中出類拔萃的人物。他的設計作品運用中西建築處理手法,不墨守陳規,刻意創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譽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國近代建立較早、規模較大的建築事務所,中國有相當影響,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許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華蓋建築事務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築事務所」、「範文照建築事務所」、「董大酉建築事務所」、「興業建築事務所」等都是中國近代極為重要的建築設計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慶、成都、無錫、桂林、貴陽、昆明等地主持設計了許多建築項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國近代建築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是中國古代建築歷史研究工作的創始人。建築設計創作不是他一生建築活動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對建築設計創作問題多有著述,為數不多的作品表現了世界現代建築潮流的影響,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鋪面改造設計為代表。
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中國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是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成為當地城市的重要景觀,給中華大地增添風采。
中國近代建築是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 但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
早在本世紀之初,兩位中國人建築師就分別在北京和南京作過不同的嘗試:供職於陸軍部軍需司營造科的沈琪,於1906年為陸軍部衙署設計了一棟以西洋樣式為主、但頗多中國裝飾的主樓;受命於兩江總督的通州師范學校工科畢業生孫支廈(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設計了一棟基本為西洋樣式的江蘇省諮議局建築。此後近九十年間,中國近代和現代建築師有無數設計作品問世,樣式繁雜。但是,雖然經過了幾代人的艱難摸索,時至今日,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的結合問題,仍然是困擾著每一個中國建築師的難題。
雖然今天西方現代文化的沖擊不再是伴隨著侵略而來,但中國建築師仍始終跳不出中華民族悠久而燦爛的幾千年歷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環。雖然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代建築師設計創作的許多重要建築物,都成為今日中國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珍惜和保護,但他們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為當代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樣板。我想,這當是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一個方面。
對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應予以積極的保護
我們對中國近代建築認識的另一個方面是:
中國近代建築作為中國近代社會發展歷史時期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保護巍然屹立的歷史建築,作為先輩辛苦耕耘的歷史見證,是我輩的光榮,也是對後代所應盡的責任。只要我們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問題是我們一定要正視這個課題,仔細想想我們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寶貴歷史文物的代價。」《活的歷史棗保護香港的歷史建築》(1982年)一書中的這一段話,寫得是何等地好啊!
關於近代建築的保護,有兩方面的工作:
1、對具體建築物調查、實測,進行建築歷史研究。
這項工作主要由民間學術團體開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第一時期,有部分初步成果問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擾,除偶有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外,大陸上對中國近代建築史的研究實際上是處於停頓狀態。
進入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建築歷史學界,隨著對涌進國門的五彩紛呈的眾多國外建築流派的介紹、評論,進而變為對其發生、發展之淵源的關心,並引發了如何認識建築傳統與現代風格關系的討論。這樣一來,中國建築歷史中處於承上啟下的中介環節和中西交叉的匯合狀態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汪坦發起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揭開了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進入第二時期的序幕。
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建設部城鄉建設科學技術基金會的聯合資助,從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間,舉行了五次全國性會議,提出論文 179篇,出版四本論文集(收入論文92篇)。同時,通過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進行了哈爾濱、青島、煙台、南京、武漢、廣州、北京、廈門、重慶、昆明以及廬山16個城市(地區)的近代建築調查,填制調查表2612份,出版《中國近代建築總覽》十六個分冊。上述工作對於推動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開展和深入,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第二時期的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正處在深入發展的階段。定於1996年9月在江西廬山舉行的「第五次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討論會」,將是一次承上啟下的盛會。
2、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這項工作主要由政府機構推進。
1988年11月10日,建設部、文化部聯合發出《關於重點調查、保護優秀近代建築物的通知》,體現了在新的形勢下,國家主管部門對近代建築價值的認識和評價,並開始重視其保存與再利用問題。《通知》發出後,在各地主管部門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進行的中國近代建築調查互相配合,經過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薦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近代優秀建築名單和資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共56項。其中27項為近代建築。
同時,各地對有價值的近代建築保護、再利用的具體工作也逐步進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近年來亦做了部分工作:
1993年7月,在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和北京市規劃局支持下,受北京鐵路分局文化宮委託對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建築進行復原改建設計,以保護北京的歷史風貌;1993年10月,受國家文物局委託對三峽工程淹沒區四川境內的近代建築進行考察,對有重要價值的進行論證,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以保護長江沿岸景觀;1994年6月,受西城區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託對西城區北京水準原點、陸徵祥家族墓廬等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建檔定級保護;1995年6月,受宣武區建設委員會委託對宣武區大柵欄、天橋、白紙坊地區14棟近代建築進行實測,以提出保護與再利用方案。
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近代建築的保護日益受到重視,逐步付諸實踐。作為多元文化下的歷史見證的中國近代建築,對其進行保護的現實意義正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其歷史文化價值也正在逐漸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