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古代建築設計

古代建築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01 04:21:35

1. 古建築設計中西方對比有什麼區別

中西方建築結構差異的比較:

1、建築材料上的差異

中西方傳統建築材料有3種:土、木、石,中國傳統建築材料以木為主,西方的建築材料則更多的是以石為主,中國人是將石與土用於建造基座和牆體,西方人則是將木用於屋頂上,這就使得中西方建築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也表達著不同的情感,中國的建築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築則是一種上帝神靈的情感,偏向與宗教方面的。

西方的石制建築一般是縱向發展,直指上蒼的。這樣一來,能否將高密度的石制屋頂擎入雲霄,便成為建築藝術的關鍵所在,而執行這一任務的柱子也便成了關鍵中的關鍵。所以,西方建築的「基本詞彙」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頂天立地的石頭。如果說柱子是西方建築藝術的「基本詞彙」,那麼屋頂則是其「主要句式」。屋頂的不同,導致了其風格類型上的差異,如希臘式、羅馬式、拜占廷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中國古代的木製建築以斗拱為「基本詞彙」。所謂斗拱,是將屋檐托起的交疊的曲木,它可以將縱向的力量向橫向拓展,從而構造出多種多樣的飛檐。同西方建築的屋頂一樣,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的「主要句式」,飛檐也有許多類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製造出不同的藝術效果,或輕靈,或朴實,或威嚴。不僅亭、台、樓、閣都要用飛檐來標明自己的身份,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且飛檐的高低、長短往往會成為建築設計的難點和要點。正所謂「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飛檐的設計必須恰到好處才能顯得輕靈而不輕佻,朴實而不機械,威嚴而不呆板。

2、建築結構上的差異

中國傳統建築結構具有以下3個特點:第一是講究對稱的藝術效果;第二是以木材為主要的構架;第三是獨特的個體造型。西方的建築並不著力與追求建築的結構美,而更追求建築的雕塑美,西方建築中最多的就是石柱與走廊,這抽象的表現了人體美。

3、建築價值觀念上的差異

中國的建築具有強烈的繪畫效果,注重意境美的營造,不太注重建築的造型和透視效果,但往往更加註重建築群在空間上的那種透視效果,這樣可以給人一種延伸、曲徑通幽的感覺,包含著中華民族傳統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諧的心態。西方建築相較於中國傳統建築,便更加傾向於造型的雕塑化,重視建築整體與局部的和諧與統一。

4.建築的發展的差異

從建築發展過程看,中國建築是保守的。中國的建築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變。與中國不同,西方建築 經常求變,其結構和材料演變得比較急劇。從希臘雅典衛城上出現的第一批神廟起到今天已經2500餘年了,期間整個歐洲古代的建築形態不斷演進、躍變著。從古希臘古典柱式到 古羅馬的拱券、穹窿頂技術,從哥特建築的尖券,十字拱和 飛扶壁技術到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無論 從形象、比例、裝飾和空間布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反映了西方人,敢於獨辟蹊徑,勇於創新的精神。

5.建築空間布局的差異

從建築的空間布局來看,中國建築是封閉的群體的空間格局,在地面平面鋪開。中國無論何種建築,從住宅到宮殿,幾乎都是一個格局,類似於「四合院」模式。中國建築的美又是一種「集體」的美。例如; 北京明清宮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廟即是以重重院 落相套而構成規模巨大的建築群,各種建築前後左 右有主有賓合乎規律地排列著,體現了中國古代社 會結構形態的內向性特徵,宗法思想和禮教制度。與中國相反,西方建築是開放的單體的空間格局向 高空發展。採用「體量」的向上擴展和垂直疊加,由 巨大而富於變化的形體,形成巍然聳立、雄偉壯觀 的整體。而且,從古希臘古羅馬的城邦開始,就廣 泛地使用柱廊、門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 外部空間來包圍建築,以突出建築的實體形象。這 與西方人很早就經常通過海上往來互相交往及社會 內部實行奴隸民主制有關。古希臘的外向型性格和 科學民主的精神不僅影響了古羅馬,還影響了整個 西方世界。

2. 中國古代建築的設計方法和施工特點是什麼呢

中國古代的建築設計工作和現代的做法十分類似,建築工程的主持者都非常重視實地調查研究,通常綜合採用繪制圖樣和製作模型的方法。中國建築匠師在長期實踐中創造了富立體感的圖法(類似現代的「軸測圖」)來指導施工。漢代之後,制定「建築設計圖樣」和「說明文件」已經是大型建築計劃所不可缺少的事情了。到了公元10世紀中期,建築制圖已經達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

隋朝宇文愷設計明堂的時候,由於眾說紛紜,爭議很大,於是他「博覽群籍,參詳眾議」,經過仔細的研究之後,才寫出了陳述設計理由的《奏明堂儀》,裡面提到了他對前朝太極殿遺址的現場考察和測量,連同設計圖和模型一起呈給皇帝,方案才得以確定。

此外,從周代的「冬官」開始,二三千年來,中國一直都設有專門的建築部門和官員負責建築的設計、施工以及建築材料的調配等工作。正是這些官方機構的工作使得勞動力和材料生產運輸的組織效率處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中國古典建築的「標准化」和「模數化」才得以實施和推廣。

到了明代,中國的建築設計系統已相當完備,那時候的各種政府工程都由官方專門建築設計機構——「工部營繕所」負責設計策劃。清代進一步設立了「算房」和「樣房」兩個部門,「算房」負責工料預算和估價,「樣房」負責繪制設計草圖和有比例的施工圖,製作模型。當時的模型用硬紙製作,不僅表達了外形,還可以拆開來顯示內部結構,直接為施工服務,稱為「燙樣」。清代一位才藝出眾的匠人雷發達(1619—1693)和他的七代子孫曾先後掌管「樣房」,200多年間皇室的大型工程如圓明園、清漪園、熱河行宮、昌陵、惠陵等等的規劃設計都出自他們之手。

中國古代的木構架建築確立了古典的模數制。1091年成書的中國第一本詳細論述建築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營造法式》總結了前代的建築經驗,把「材」作為造屋的標准,即木構架建築的用「材」按尺寸分成大小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材」一經選定,木構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地隨之而來。這套行之有效的建築方法一直沿用到了清代。

各種構件的尺寸一旦確定,就為預制化生產打下了基礎。所有的木構件都採用預制的方法,不受房屋建築工地面積的限制,迅速完成構件生產後,再運到現場安裝。中國木構件樑柱很早就形成了「榫卯」的聯結方式,可以說也是由裝配式的施工方法引起的。在這一點上,按比例製作的建築圖和模型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這樣一來,材料的用量和各個工種的勞動定額都有了標准,可以很准確地估計出來,這樣有助於對工程進行經濟預算、核算和管理,有助於施工的順利和建設。

3. 古代中國和現在外國建築設計

古代中國建築:

1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創造出獨特的木結構形式,以此為骨架,既達到實際功能要求,又創造出優美的建築形體以及相應的建築風格。

2保持構架制原則。

3創造斗栱結構形式。

4實行單體建築標准化。

5重視建築組群平面布局。

6靈活安排空間布局。

7運用色彩裝飾手段。

法國哥特式建築: 11世紀下半葉,哥特式建築在法國首先出現。

(1)法國哥特式教堂建築模式為:
①西面是正門入口,東頭環殿內有環廊,許多小禮拜室成放射狀排列。
②教堂內部中廳高聳,有大片彩色玻璃窗,採光神秘幽暗。
③外觀上的顯著特點是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頂。平面十字交叉處的屋頂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牆垛上也都有玲瓏的尖頂,窗戶細高,整個教堂向上的動勢很強,雕刻極其豐富。
④西立面一般是建築的重點,典型構圖是:兩邊一對高高的鍾樓,下面由橫向券廊水平聯系,三座大門由層層後退的尖券組成透視門,券面滿布雕像。正門上面有一個大圓窗,稱為玫瑰窗,雕刻精巧華麗

(2)法國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後期的亞眠主教堂、博韋主教堂、蘭斯主教堂和沙特爾主教堂同稱為法國四大哥特式教堂。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的天主教教堂。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的斯德島上。1163年興建,1345年完工,是哥特式建築的早期代表作。
巴黎聖母院採用拉丁字母式型制,全長130米,寬48米。大廳由4排列柱劃分為1個中廳和4個側廳,約可容納9000人。教堂用石材建造,結構採用二圓心的肋架式拱券,中廳高約35米。兩側的飛券跨越側廳上方;橫翼很短,只略略凸出於側立面上。正門朝西,左右有一對鍾塔,高約68米。大門上面正中是直徑約為10米的玫瑰窗,形如光環,是天國的象徵;左右各有1對窗門,前面立有亞當、夏娃的雕像。這一層上面是列王像廊,排列著28座猶太和以色列國王的雕像。底層3座大門呈尖拱形,中間門上是《最後審判》浮雕,南北兩門上為聖母子浮雕。教堂的窗子都用彩色玻璃鑲成,圖案精美,色彩輝煌。中廳與橫翼交叉點頂上豎起一高達90餘米的尖塔,是19世紀大修時所建。巴黎聖母院是第
1個成熟的哥特式天主教教堂,它的樣式、結構為後來法國各地的天主教堂所仿效。

(3)法國哥特時期的世俗建築數量很大,特別體現在城堡建築中。由於連年戰爭和防衛的需要,13世紀的城市一般都建有兩層厚城牆,有圓形塔樓、護城河、吊橋等防衛措施。但城牆限制了城市的發展,市民住所緊貼狹窄的街道兩旁。二層開始出挑以擴大空間,一層通常是作坊或店鋪。富人邸宅、市政廳、同業公會等則多用磚石建造,採用哥特式教堂的許多裝飾手法。領主都住在自己的城堡里。城堡多建於高地上,石牆厚實,碉堡林立,外形森嚴。後來的許多神秘的故事都以這種封閉的城堡為背景來展開。


補充:德國哥特式建築:
13世紀,哥特式建築風格影響到了德國建築。1248年,北歐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動工修建,由建造過亞眠主教堂的法國人設計,為法國盛期的哥特式教堂風格,它的中廳內部高達46米,僅次於法國博韋主教堂。西面雙塔高152米,極為壯觀。
德國建築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點:
①和一般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很不一樣,中廳和側廳高度相同,既無高側窗,也無飛扶壁,完全靠側廳外牆瘦高的窗戶採光。拱頂上面再加一層整體的陡坡屋面,內部是一個多柱大廳。1283年建成的聖伊麗莎白教堂是這種教堂的代表。
②德國還有一種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鍾塔的哥特式教堂。1492年建成的烏爾姆主教堂鍾塔高達161米,在中世紀教堂建築中是很少見的。
③德國哥特式教堂建築多以磚造,技術達到了令人嘆服的水平。現在德國北部仍保留有不少磚造的哥特式教堂。
④15世紀後,德國的石作技巧達到了高峰,石雕窗欞精緻華美,有時兩層圖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疊在一起,玲瓏剔透,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義大利哥特式建築:

(1)12世紀時,哥特式建築傳入義大利北部地區。但義大利有自己異常豐富完美的建築傳統,所以沒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築的結構體系和造型原則,而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裝飾風格,因此在哥特建築時期的義大利並未形成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比如,義大利教堂不強調高度和垂直感,沒有高鍾塔,而是採用屏幕式的山牆構圖。屋頂窗戶不大,尖券和半圓券並用,飛扶壁極為少見,裝飾則有明顯的羅馬古典風格。
(2)相反,哥特式建築對義大利的世俗建築卻產生了很大影響,建造了許多有名的市政建築和府邸。市政廳一般位於城市的中心廣場,粗石牆面,嚴肅厚重;配有瘦高的鍾塔,建築構圖豐富,成為廣場的標志。這一時期的義大利城市裡一般都建有許多高塔
(3)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上的總督府被公認為中世紀世俗建築中最美麗的作品之一。立面採用連續的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紋式券廊,色彩明快。威尼斯還有很多帶有哥特式柱廊的府邸,臨水而立,最有名的是黃金府邸。可以看出哥特風對世俗建築的微妙影響和與義大利民族建築融合的痕跡。jp14034570

4. 明清古建築設計風格是什麼樣的

明時古建築風格特點,中國古建築經過唐宋時期的飛越發展,明開始進入了轉型階段,從提高質量,標准化,講群龍無首的古建築正式納入到政府統治管理的范疇,整體而言,明建築風格造型穩重大方,正脊平直,裝飾漂亮輕巧,豪華而不繁縟,所以現在大部分建築以明清樣式為樣式進行設計建造。

清代建築風格特點,到了這個時期建築風格開始實施標准化化建造和運作,並且有多種建築書籍開始出版印刷普及,例如《營造法式》開始惠及眾人,對於前期的明式建築樣式進行修正,多樣式進行發展,這個時期的建築風格最為霸氣,漂亮,絢麗多彩,百姓非常喜歡!
明代(公元1368—1644年)開始,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晚期。這一時期的建築樣式,大都繼承於宋代而無顯著變化,但建築設計規劃以規模宏大、氣象雄偉為主要特點。

這一時期的城市規劃和宮殿建築均為後世所沿用:都城北京和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均得益於明代的規劃和經營,清代帝王的宮殿也是在明宮殿的基礎上不斷擴展完善而來的。這一時期的都城北京是在原有基礎上改建的,建後分為外城、內城和皇城三部分。
明代繼續大力修築宏偉的防禦建築——長城,長城許多重要段落的牆體和城關堡寨都用磚砌,建築水平達到最高。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西至甘肅嘉峪關,長達5660公里。山海關、嘉峪關等著名關城,是中國建築藝術中獨具風格的傑作;北京八達嶺段長城、司馬台段長城等還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這一時期,建築方面進一步發展了木構架藝術、技術,官式建築形象較為嚴謹穩重,其裝修、彩畫、裝飾日趨定型化;裝修陳設上也留下許多磚石、琉璃、硬木等不同材質的作品,磚已普遍用於民居砌牆。 明代,中國建築群的布置更為成熟。
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於利用地形和環境形成陵墓肅穆氣氛的傑出實例。 此外,此時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園林建設非常發達,明式傢具也聞名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風水術在明代已達極盛時期,這一中國建築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現象,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

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的最後一個發展階段。這一時期,中國古代建築雖然在單體建築的技術和造型上日趨定型,但在建築群體組合、空間氛圍的創造上,卻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明清建築的最大成就是在園林領域。明代的江南私家園林和清代的北方皇家園林都是最具藝術性的古代建築群。中國歷代都建有大量宮殿,但只有明清的宮殿——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得以保存至今,成為中華文化的無價之寶。現存的古城市和南北方民居也基本建於這一時期。明清北京城、明南京城是明清城市最傑出的代表。北京的四合院和江浙一帶的民居則是中國民居最成功的典範。壇廟和帝王陵墓都是古代重要的建築,目前北京依然較完整的保留有明清兩代祭祀天地、社稷和帝王祖先的國家最高級別壇廟。其中最傑出的代表是北京天壇,至今仍以其溝通天地的神妙藝術打動人心。明代帝陵在繼承前代形制的基礎上自成一格,清代基本上繼承了明代制度。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中藝術成就最為突出者。
以往的建築歷史研究者,常常因明清時期單體建築藝術性的下降而貶低明清建築。實際上,明清建築不僅在創造群體空間的藝術性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建築技術上也取得了進步。明清建築突出了梁、柱、檁的直接結合,減少了斗拱這個中間層次的作用。這不僅簡化了結構,還節省了大量木材,從而達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築空間的效果。明清建築還大量使用磚石,促進了磚石結構的發展。其間,中國普遍出現的無梁殿就是這種進步的具體體現。
總之,明清時期的建築藝術並非一味地走下坡路,它彷彿是即將消失在地平線上的夕陽,依然光華四射。

5. 古建築設計特點及風格介紹

說到中國的古建築,其建築的形成以及發展都具備了十分悠久的歷史,由於中國自古以來幅員遼闊,因此各地的氣候以及人文地理等等諸多因素都各具不同,因此即便是古建築也擁有著各具特色的風格。無論是南方的干闌式建築還是北方的窯洞建築,亦或者是北京的四合院建築等等,它們一起構成了整個東亞的古建築體系。今天小編就來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古建築的特點以及風格。


中國古建築設計要素有哪些

中國的四合院以及圍牆等等從一個側面反應了「封閉」以及「一勞永逸」的消極傾向,而院落式的建築則十分注重群體的組合,這也是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強調「群體意識」那一個方面的側面反應。所以古建築中,最重要的是「靜態」二字,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庭院式的建築,我們也不難發現有水池、河渠等等設計,這些有利於塑造寬松舒朗氣息的場景便是呈現靜態的藝術之美的事物,也是中國古建築中最。


中國古建築的建築特點有哪些

首先是採用木材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以木材為骨架的房屋不僅能達到實際功能要求,還能突出優美的建築體型。其次,構架制的設計原則也讓建築物上承受的荷載減到了最輕。最後最明顯的莫過於創造了斗拱結構形式,這種能夠為立柱和橫梁提供過渡的構件可以被稱為是中國古代木結構構造中最巧妙的一種形式。


中國古建築的設計風格介紹

中國古建築以樑柱木結構為主,牆面一般不起到承重的作用,所以很多時候都會採用格門或者是格扇來代替隔斷,這種設計不僅通風,採光率也很高,而格扇中間的條環板則被叫做腰板,十分擬人化。其次,格心有著很多的花紋樣式,例如三國故事以及山水、花卉以及動物等等,所有的景物形象生動,十分自然。

古建築設計公司哪家好

北京市古代建築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

北京市古代建築設計研究所初創於1980年3月,是全國成立最早的、實力最雄厚的古建築專業設計研究單位,具有文物古建築保護修繕設計甲級資質和建築設計乙級資質。

本所自成立以來已完成建築設計項目600餘項,其中境內代表作有:中共中央黨校匯名園、中國紫檀博物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養源齋、中央電視台無錫外景基地、北京萬佛華僑陵園、山東龍口南山寺、天津大悲院、遼陽廣佑寺建築設計、武漢歸元寺保護擴建規劃及設計、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保護及擴建設計、北京大學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規劃及設計;境外代表作品有:華盛頓中國城牌樓、莫斯科北京飯店室內裝修、扎伊爾金沙薩恩塞萊總統庄園中國園林、英國曼徹斯特中國餐館、瑞典北歐中國聚龍城方案設計等。文物古建築保護項目代表作品有:北京歷代帝王廟保護修繕設計、北京古觀象台修繕、山海關六國飯店保護修繕等。

本所擁有國內一流的古建築技術專家,他們在古建築研究、設計、教學、辦刊、編制規范、培養人才等方面成績顯著、碩果累累,他們的學術觀點和主張在行業內有重要影響,是古建園林行業的學術帶頭人。

黃山大木古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黃山大木古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2月23日,注冊資本120萬元,公司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為黟縣碧陽鎮廣安路,主要從事古建築保護規劃及維修設計方案設計,古建築及園林景觀、仿古裝修設計。2014年1月安徽省文物局授予安徽省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乙級資質,證書編號:AH01SJ021,業務范圍:古建築維修保護、近現代文物建築維修保護。2014年1月安徽省文物局授予安徽省文物保護工程監理乙級資質,證書編號:AH03JL008,業務范圍:古遺址古墓葬保護、古建築維修保護、近現代文物建築維修保護。

我公司現有人員19人,一級注冊建造師1名,二級注冊建造師2名,二級注冊建築師1名,三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1名,專業技術骨幹人數16人。文物保護勘察設計項目主要有:黟縣宏村承志堂保護維修設計方案(國保),黟縣西遞管委會(除金堂)保護維修設計方案(國保),黟縣西遞花廳(應天齊藝術館)保護維修設計方案(國保),休寧縣黃村進士第保護維修設計方案(國保),黟縣宏村樂彼園二期改造維修設計(國保)等;文物保護工程監理項目主要有:黟縣程氏明宅維修工程監理(省保)、休寧縣汪曉娣等宅(孫起孟故居)保護維修工程監理(省保)、休寧縣「中共皖浙贛省委舊址」修繕復員工程監理(省保)等。我公司總經理胡武曄設計或參與設計項目多次獲得獎勵。



在當今的鋼筋混凝土的時代,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在城市中見到傳統經典的建築藝術品,在這種寶貴的藝術即將瀕臨消失的時候,希望今天這篇文章能讓你重新感受到中華民族精美古樸的建築藝術,更能在文字間領略到全國各地各不相同的風土人情!

6. 古代各大寺院建築設計平面圖

古代各大寺院建築設計平面圖【作者,老夏】。寺院建築平面圖,一般全國比較有版名的寺院,權都有其相應的平面圖,但是其寺廟平面圖或根據其年代不斷的建設,平面圖會不斷的更新。作者老夏溫馨提醒你各大寺院的平面圖,建築平面圖,怎麼獲得,有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進入各大寺院官方網站,從網站裡面獲取相關的寺院,規劃平面圖,
第二。各地宗教局或佛協相關的管理單位獲取相關正式的寺院最新平面圖。
第三,結合我們比較有名的建築學者,建築專家提供的一些實際參考書籍也可以獲得相關的平面圖,例如。例如我們比較有名的營造法式,建築學史裡面,就比較有詳細的各大有名的建築平面圖,說明這里僅供參考。
【作者:老夏。國家注冊建造師,古建築設計師,園林規劃師。】以上僅供參考!

7. 建築設計知識:古建築有哪些功能類型

①居住建築。是人類最早創造的建築,主要有穴居和干欄兩種形式。距今7400~67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如甘肅秦安縣大地灣中的建築均為半地穴式,即從地面向下挖掘一定深度的豎穴,平面作圓形、橢圓形或方形,面積很小。距今4900~39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地面起建的房屋多起來,原始社會的穴居,正逐步朝著宮室式住宅形式演化。宮室式住宅的代表類型是合院。陝西岐山縣鳳雛村早周建築遺址是所知最早的完整合院。在北京老城區中軸線東西兩側保留有大量平房,最典型的四合院多集中在這里。干欄式建築的最早遺跡發現於浙江餘姚河姆渡,距今約7000~5300年前。樓面離地約和人等高,其下圈養牲畜,樓面上周圍有欄桿,圍著平台和房屋。現存干欄建築比古代大為減小,集中分布在雲南、海南的少數民族地區。
②城市公共建築。主要包括城牆、城樓與城門,還有鍾樓和鼓樓。城牆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材料以夯土為主。三國至南北朝出現在夯土城外包砌磚壁的作法。明代,重要城池大多用磚石包砌。城門是重點防禦部位。門道深一般在20米左右,最深達80米。唐代邊城中出現瓮城,明代在瓮城上創建箭樓,北京內城正陽門城樓及箭樓、城東南角樓是明代優秀作品。鍾、鼓樓是古代城市中專司報時的公共建築。宋代有專建高樓安置鍾、鼓的記載。明代在北京城中軸線北端建鼓樓和鍾樓,其下部是磚砌的墩台,上為木構或磚石的層樓。
③宮殿建築。宮殿專指帝王舉行儀式、辦理政務與居住之所。宮殿建築集中當時國內的財力和物力,以最高的技術水平建造而成。已知最早的宮殿遺址,發現於河南偃師二里頭村,它建於公元前1500年前的商代。明清北京故宮是中國宮殿建築最後的、也是最成熟的典型。城平面為矩形,東西寬753米,南北深961米,牆開四門,建門樓,四隅建角樓。它將各種建築藝術手法發揮得淋漓盡致,調動一切建築語言來表達主題思想,取得了難以超越的成就。
④禮制與祠祀建築。人們舉行祭祀、紀念活動的建築,凡是由禮制要求產生、並被納入官方祀典的,稱為禮制建築。凡是民間的、主要以人為祭祀對象的,稱為祠祀建築。禮制和祠祀建築大略分為4類:祭祀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壇、廟。從君王到士庶崇奉祖先或宗教祖的廟、祠。舉辦行禮樂、宣教化的特殊政教文化儀式的明堂、辟雍。為統治階級所推崇、為人民所紀念的名人專廟、專祠。北京天壇是古代壇廟建築中最重要的遺存,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
⑤陵墓建築。是專供安葬並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築。由地下和地上兩大部分組成。地下部分用以安葬死者及其遺物、代用品、殉葬品。地上部分專供生人舉行祭祀和安放死者神主之用。大致說,漢代以後,帝王墓葬稱陵,臣庶稱墓。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座帝陵。明北京昌平十三陵是一個規劃完整、氣魄宏大的陵墓群。
⑥佛教建築。是信徒供奉佛像、佛骨,進行佛事佛學活動並居住的處所,有寺院、塔和石窟三大類型。中國民間建佛寺,始自東漢末。最初的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建塔,或建佛殿,或塔、殿並建。佛塔按結構材料可分為石塔、磚塔、木塔、鐵塔、陶塔等,按結構造型可分為樓閣式塔、密檐塔、單層塔。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開鑿的佛寺,淵源於印度,約在公元3世紀左右傳布到中國,其形制大致有塔廟窟、佛殿窟、僧房窟和大像窟四大類。中國石窟的重要遺存,有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等。
⑦園林和園林建築。中國傳統園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形體環境,其構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築。它是多種藝術的綜合體,反映著傳統哲學、美學、文學、繪畫、建築、園藝等多門類科學藝術和工程技術的成就。按隸屬關系,可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和風景名勝四大類。其中現存最著代表性的園林有蘇州網師園、拙政園、留園,揚州個園,無錫寄暢園,北京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等。

8. 簡述中國古代建築藝術設計的特點

中國古代襲建築設計在結構上的特點1:木架結構(有疊梁式和穿斗式)2 襯托性建築的應用 襯托性建築史中國古代宮殿,寺廟等高級建築常用的藝術處理手法。例如 華表 拍南方 照壁 銅獅等3 封建宗法禮制的設計 4 空間設計5 中軸線對稱的布局

閱讀全文

與古代建築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