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鵝舍建築設計要求是什麼
鵝舍建築根據用途不同可分為育雛舍、肥育舍、種鵝舍等。
(1)育雛舍以保溫、乾燥、通風(無賊風)為基本原則,同時考慮供溫設備。育雛有效面積以每舍500~600隻為宜,可做成多個圈欄,每個圈欄10~12米2左右。地面可用沙土或干凈的黏土鋪平打實,比舍外地面高20~30厘米。育雛舍要保證一定的採光面積,窗戶面積與舍內面積一般為1∶10~15,下沿離地面1~1.2米。(2)肥育舍以放牧為主的肥育鵝,可利用普通舊房舍或用竹木搭成簡易棚舍即可。棚舍朝向東南,前高後低,前檐高約1.8米,後檐0.3~0.4米,進深4~5米,長度則根據鵝群大小而定。棚舍的立柱和橫梁可採用毛竹,前檐砌0.5~0.6米高的磚牆,且隔4~5米留一個1.2米左右的缺口供鵝群進出,後檐砌磚或打泥牆,牆與後檐齊,以避北風,兩側可砌死或砌與前檐一樣高的磚牆。面積以每平方米飼養7~8隻70日齡的中鵝計算。(3)種鵝舍每平方米飼養中小型鵝2.5~3.5隻,大型鵝2隻,每舍以飼養400隻左右為宜。舍內地面為磚地、水泥地或三合土地,一般比舍外高出10~15厘米。一角設產蛋間,最好鋪上木板和稻草,以便鵝做窩產蛋。北方舍檐高1.8~2米,有利於保暖;南方3米以上,有利於通風散熱。舍外設陸地運動場和水池,運動場一般為舍內面積的1.5~2倍,周圍建有圍欄或圍牆。
2. 廠房建築設計有哪些規范要求
這兩個建築的性質不一樣,一個是工業性質建築,一個是民用的比較常見的建築。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主要是從建築的使用性質、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及人數劃分的。比如,工業建築常常會做到泄爆,因為廠房可能生產堆積易燃易爆物,需要泄爆。公共建築一般沒這種要求,但有些大型公建需做人防,工業建築往往又沒有這種要求。所以,對待這兩種差異性很大的建築類型,防火規范分別作了詳述。
3. 建築設計是什麼意思(概念)
建築設計:是指建築物在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作為備料、施工組織工作和各工種在製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協作的共同依據。便於整個工程得以在預定的投資限額范圍內,按照周密考慮的預定方案,統一步調,順利進行 。並使建成的建築物充分滿足使用者和社會所期望的各種要求及用途。
(3)建築設計要求擴展閱讀:
在近代,建築設計和建築施工分離開來,各自成為專門學科。這在西方是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萌芽,到產業革命時期才逐漸成熟;在中國則是清代後期在外來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築所包含的內容、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復雜,涉及的相關學科越來越多,材料上、技術上的變化越來越迅速,單純依靠師徒相傳、經驗積累的方式,已不能適應這種客觀現實;加上建築物往往要在很短時期內竣工使用,難以由匠師一身二任,客觀上需要更為細致的社會分工,這就促使建築設計逐漸形成專業,成為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
4. 建築設計的要求
①滿足建築功能要求 滿足建築物的功能要求,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是建築設計的首要任務。 ②採用合理的技術措施 正確選用建築材料,根據建築空間組合的特點,選擇合理的結構、施工方案,使房屋堅固耐久、建造方便。 ③具有良好的經濟效果 設計和建造房屋要有周密的計劃和核算,重視經濟領域的客觀規律,講究經濟效果。房屋設計的使用要求和技術措施,要和相應的造價、建築標准統一起來。 ④考慮建築美觀要求 建築物是社會的物質和文化財富,它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同時,還需要考慮人們對建築物在美觀方面的要求,考慮建築物所賦予人們精神上的感受。 ⑤符合總體規劃要求 單體建築是總體規劃中的組成部分,單體建築應符合總體規劃提出的要求。建築物的設計,還要充分考慮和周圍環境的關系,例如原有建築的狀況,道路的走向,基地面積大小以及綠化等方面和擬建建築物的關系。新設計的單體建築,應使所在基地形成協調的室外空間組合,良好的室外環境。
5. 建築設計的原則是什麼
在當前來欣欣向榮的城自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熱潮中,無論是開發者還是設計者,對於建築實體的功能造型甚為關注,然而對這些建築賴以立足的場地設計卻常常忽略而過,因而類似「成功的單體建築,失敗的整體環境」這樣的狀況屢見不鮮。
整體觀念的忽略
在目前的設計中,只注重建築的外表而忽略場地形象。建築內部功能研究透徹但場地功能流線組織混亂、環境設計與建築缺乏聯系等不盡如人意的狀況較為普遍,這些都反映出一種整體性思維的缺失。
造成建築設計與場地設計整體性缺乏的部分原因在於分段式的工作模式。目前國內的城市設計和建築設計幾乎都是由規劃師和建築師先完成規劃范圍內的總體布局和建築單體的設計,然後由園林師完善環境小品、植物配置的工作。這種分段式的工作模式由於缺乏設計者對設計流程自始至終的參與,往往容易造成建築與場地環境的脫節。
6. 建築設計的基本要求是
建築設計的基本要求是適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經濟性,環保型,節能型!
7. 學建築設計需要什麼基礎
1.專業基礎課:設計初步、建築制圖與模型基礎、形態與空間、建築典例分析與解讀、建築技術基礎,
2.專業課:當代建zd築歷史與理論、設計策劃、營建與構造、經驗與空間、地域性建築研究、建築內經濟與法規、概念設計、城市(景觀)設計、建築與室內設計、建築更新與改造、設計實踐、畢業設計與論文。
建築設計是一門藝術學科,因為它涉及到許多對美學的培養和熏陶,可以稱得上是一門建築藝術。所以建築設計要學的東西有很多,不光要學習現代建築的發展,還要將它容同其他許多學科互相滲透,這樣才能成為大師。只有在這方面了解的多了,掌握的專業知識多了,才能在建築行業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涉及到建築力學,空間學等專業學科,強調以實踐的精神展開對建築現象的深度思考與設計創新實踐。
8. 建築設計單位需要什麼人
建築設計單位需要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建築工程師,還有建築專業畢業生等等。
9. 建築設計作品集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嗎
建築設計作品集一般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不過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1、作品要少而精
一般作品集要有大概五個設計項目,太多會令人看了都記不了,太少了會不夠有力的反映你的能力。每個項目都應該反映你的設計意念(concept)。
2、了解申請的學校流派
最好可以按照你申請的每一學校相對改改你的作品集,以適應各學校的流派。
3、作品集要原創新穎
作品集可以有瑕疵,不完善,但切記千萬不要去抄襲和模仿那些成功的藝術作品。
國外院校非常看重學生的創新思維,面試時國外考官大多會重點考察申請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他們都不願意錄取那些只會簡單的學生,而想錄取的是那些富有創意天賦和創新意識的學生。
4、建築設計作品集要注重過程
國內建築院校只強調藝術結果,而國外建築院校關注的是建築的設計方法和過程,而不僅僅是過程。所以學生在准備作品集時要將從構思到草圖,再到出結果的過程表現出來。這樣會增加作品的說服力。
5、要反映出各方面的能力
作品集最好有各類的材料可以反映你各方面的認識。例如應該盡可能包括徒手速寫(sketch),意念草圖(conceptual drawings),平面圖,透視圖,電腦模擬,人工/電腦渲染,結構細圖(construction details)等。
6、作品集與personal statement對應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作品集的設計主線可以考慮帶進personal statement中,兩者相互對應。
7、邏輯要清晰,重視排版
排版時要注意邏輯清晰,如果你的整本作品集想要表達一個連續的思考,那麼從每個作品的標題到各個部分小標題再到每張圖的先後順序都要具有邏輯關聯性,給人一種一氣呵成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