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進入密閉空間作業的五項要求是什麼。。 誰知道 告訴下 謝謝了。。
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
一、必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二、必須做到「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嚴禁通風、檢測不合格作業。
三、必須配備個人防中毒窒息等防護裝備,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防護監護措施作業。
四、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禁教育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
五、必須制定應急措施,現場配備應急裝備,嚴禁盲目施救。
(1)建築施工領域有限空間作業具體是哪些擴展閱讀:
一、有限空間分類
有限空間分為三類:
1、密閉設備: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冷藏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
2、地下有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地坑、廢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間: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酵池、垃圾站、溫室、冷庫、糧倉、料倉等。
二、危險性
1、中毒危害:有限空間容易積聚高濃度有害物質。有害物質可以是原來就存在於有限空間的也可以是作業過程中逐漸積聚的。
2、缺氧危害:空氣中氧濃度過低會引起缺氧。
3、燃爆危害:空氣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質,濃度過高遇火會引起爆炸或燃燒。
4、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脅生命或健康的環境條件。如墜落、溺水、物體打擊、電擊等。
② 受限空間定義
受限空間定義:受限空間是指工廠的各種設備內部(爐、塔釜、罐、倉、池、槽車、管道、煙道等)和城市(包括工廠)的隧道、下水道、溝、坑、井、池、涵洞、閥門間、污水處理設施等封閉。
以及半封閉的設施及場所(船艙、地下隱蔽工程、密閉容器、長期不用的設施或通風不暢的場所等),以及農村儲存紅薯、土豆、各種蔬菜的井、窖等。通風不良的礦井也應視同受限空間。
受限空間作業是指在相對密閉、通風不良的有限空間進行的工作,其過程有可能發生窒息、中毒、火災、爆炸等危險事件。
其可分為三類,密閉設備作業、地下有限空間作業、地上有限空間作業,熔煉車間的艾薩爐、余熱鍋爐、電爐、轉爐、沉降室、鍾罩閥、煙管、水渣池及制氧站塔、罐、管,硫酸車間的各電收塵、塔、罐、管、污水池、濃縮池,以及各密閉或半密閉的水箱、化糞池、暗溝等。
(2)建築施工領域有限空間作業具體是哪些擴展閱讀:
受限空間危險源辨識:
1、空氣缺氧:空氣中一般含21%氧氣,在下列情況下氧氣可能減少,威脅生命:
耗氧化學反應:氧氣因氣化而消耗,例如焊接、氣焊切割、銹蝕、明火工序、發酵、發霉。
取代:氧氣被惰性氣體所排擠,例如氮氣、氬氣、二氧化碳。
表面吸收:氧氣被多孔表面所吸附,例如活性碳。
2、易燃性空間:受限空間有易燃氣體可引起爆炸及火災,易燃性空間是由空氣中的氧氣 與易燃性的氣體、蒸氣或粉塵混合而成。這些氣體和蒸氣可能由含有易 燃物質的殘渣,或使用的易燃物質,或化學作用,如沼氣的產生而形成。
可燃性粉塵充斥空間或經擾動而飛揚,也會形成易然物空間。粉塵可以 來自農作物如麵粉、化學品、塑膠粒、葯物、或金屬粉末。
3、危害物質:接觸危害物質的主要途徑是經呼吸、皮膚吸收及進食。接觸危害物質對身體影響可以是慢性或急性,取決於接觸時間、接觸濃度及該物質對健康的影響, 例如腐蝕性、有毒或有害等。
部份有毒的氣體具有獨特的氣味,例如硫化氫氣味像臭雞蛋一樣;但是部份有毒的氣體不能用鼻子察覺到,例如無色無味的一氧化碳。另外,惡臭如硫化氫的有毒氣體,很可能經一段短時間接觸,麻醉了嗅覺,再不能察覺到它的存在。因此,只有用儀器測量才可靠。
4、物理性危害:
機械性的危害:接觸各類設備時被其危險部份如皮帶、轉軸及齒輪傷害。
電氣的危害:在密閉空間內接觸到電纜、電線、變壓器,在潮濕的空間使用電器都容易遇到電氣危害,會有被電擊、灼傷及電休克的危險。
噪音的危害:在密閉空間工作所產生的噪音會較正常為高, 使員工聽覺受損或失聰。
放射牲的危害:在密閉空間內使用放射性的設備如激光及燒焊所產生的光。
其他危害:體力橾作的危害,受限空間內的工作環境一般都陝窄且須要大量體力操作。在使用個人防護設備時會增加體力操作的困難。
③ 什麼是受限空間作業
符合以下條件的稱之為受限空間: 物理條件(同時符合以下3條)a)有足夠的空間,讓員工版可以進入並進行指定權的工作;b) 進入和撤離受到限制,不能自如進出;c) 並非設計用來給員工長時間在內工作的。危險特徵(符合任一項或以上) a) 存在或可能產生有毒有害氣體; b) 存在或可能產生掩埋進入者的物料; c) 內部結構可能將進入者困在其中(如,內有固定設備或四壁向內傾斜收攏); d) 存在已識別出的健康、安全風險。
④ 有限空間安全作業配備的應急救援裝備有哪些
1、【消防設備設施】
(1)輸水裝置軟管、噴頭、攜帶型滅火器、抽水泵、照明車、指揮車、高壓水槍、登高車
消防部門、後勤保障組
(2)個人防護設備:氧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護服、救生衣
2、【醫療支持設備】
救護車、救援擔架、夾板、氧氣、急救箱
3、【拆除設備設施】
破拆設備、叉車、推土機、金屬切割機、電焊機、後勤保障組
4、【高空搶險設備設施】
起重提升設備-塔吊、單繩卷揚機、多繩卷揚機;登高車、梯子、安全繩、緩降器、救生氣墊、
後勤保障組
5、【建築搶險設備設施】
(1)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工程運輸車、清障車、行車信號工具等設備;
(2)後勤保障組、運輸站段、分局調度指揮室
6、【 地下救治設備設施】
強光照明、防護裝備、通風機、發電機、後勤保障組
7、【消防設備設施】
(1)輸水裝置軟管、噴頭、攜帶型滅火器、抽水泵、照明車、指揮車、高壓水槍、登高車
消防部門、後勤保障組
(2)個人防護設備:氧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護服、救生衣
8、【醫療支持設備】
救護車、救援擔架、夾板、氧氣、急救箱
9、【通信聯絡設備】
對講機、行動電話、電話、傳真機、電報、指揮部辦公室等
⑤ 有限空間作業的分類有哪些
有限空間分為三類:
(一)密閉設備: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冷藏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
(二)地下有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地坑、廢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等;
(三)地上有限空間: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酵池、垃圾站、溫室、冷庫、糧倉、料倉等。
在有限空間內主要存在以下3種危害。
1、中毒危害
有限空間容易積聚高濃度的有毒有害物質。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是原本存在於有限空間內的,也可能是作業過程中逐漸積聚的。常見的有硫化氫和一氧化碳。
2、缺氧危害
空氣中氧濃度過低會引起缺氧。常見的有二氧化碳和惰性氣體引起的氧氣缺乏。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在長期通風不良的各種礦井、地窖、船艙、冷庫等場所內部,易擠占空間,造成氧氣濃度低,引發缺氧。
另外,如氮氣、氬氣、氦氣、水蒸氣等惰性氣體也會引起氧氣缺乏。工業上常用惰性氣體對反應釜、儲罐、鋼瓶等容器進行沖洗。如果容器內殘留的惰性氣體過多,當工人進入時,容易發生單純性缺氧或窒息。甲烷、丙烷也可以導致缺氧或窒息。
3、燃爆及其他危害
當空氣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質時,濃度過高遇火則會引起爆炸或者燃燒。此外,墜落、溺水、物體打擊、電擊等威脅生命或健康的環境條件,都可能造成有限空間安全事故。
預防有限空間作業危害的措施
從事有限空間作業的職工,在進入作業現場前,要詳細了解現場情況和以往事故情況,並有針對性地准備檢測和防護器材。
進入作業現場後,首先對有限空間進行氧氣、可燃氣體、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氣體檢測,確認安全後方可進入;對作業面可能存在的電、高溫、低溫及危害物質進行有效隔離。
進入有限空間時應佩戴隔離式空氣呼吸器或佩戴氧氣報警器和正確的過濾式空氣呼吸器。
進入有限空間時應佩戴有效的通訊工具,系安全繩;當發生急性中毒、窒息事故時,應在做好個體防護並配戴必要應急救援設備的前提下,進行救援。嚴禁貿然施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嚴格安全管理,落實作業許可。
⑥ 有限空間是指什麼
所謂有限空間,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與外界相對隔離,出入口較為狹窄,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內工作,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間。
定義為有限空間需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體積足夠大,人能夠完全進入;進出口有限或者受到限制;不是設計為長時間佔用空間。
(6)建築施工領域有限空間作業具體是哪些擴展閱讀
有限空間分為三類:
1、密閉設備: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冷藏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
2、地下有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地坑、廢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間: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酵池、垃圾站、溫室、冷庫、糧倉、料倉等。
有限空間作業應當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的原則。檢測指標包括氧濃度、易燃易爆物質(可燃性氣體、爆炸性粉塵)濃度、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檢測應當符合相關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
⑦ 有限空間作業的分類
有限空間分為三類:
(一)密閉設備: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冷藏版箱、權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
(二)地下有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地坑、廢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深基坑等;
(三)地上有限空間: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酵池、垃圾站、溫室、冷庫、糧倉、料倉等
⑧ 干建築工程,不存在有限空間作業,還非要寫總結,誰能給份無有限空間作業的總結!!!謝謝
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較為狹窄有限,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有限空間作業是指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實施的作業活動。
有限空間分為三類:
(一)密閉設備: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冷藏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
(二)地下有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地坑、廢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深基坑等;
(三)地上有限空間: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酵池、垃圾站、溫室、冷庫、糧倉、料倉等
常見的有限空間作業有:清理漿池、沉澱池、釀酒池、漚糞池、下水道、蓄糞坑、地窖等;工地樁井、豎井、礦井等;反應塔或釜、槽車、儲藏罐、鋼瓶等容器,以及管道、煙道、隧道、溝、坑、井、涵洞、船艙、地下倉庫、儲藏室、谷倉等。在這些有限空間場所作業,如果通風不良,加之窒息性氣體濃度較高,會導致空氣中氧含量下降。當空氣中氧含量降到16%以下,人即可產生缺氧症狀;氧含量降至10%以下,可出現不同程度意識障礙,甚至死亡;氧含量降至6%以下,可發生猝死。
中毒危害:有限空間容易積聚高濃度有害物質。有害物質可以是原來就存在於有限空間的也可以是作業過程中逐漸積聚的。
缺氧危害:空氣中氧濃度過低會引起缺氧。
燃爆危害:空氣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質,濃度過高遇火會引起爆炸或燃燒。
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脅生命或健康的環境條件。如墜落、溺水、物體打擊、電擊等。
根據以上及其它參考資料,可聯系實際情況作出總結報告。
⑨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時必須進行的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1. 有限空間作業前,有關人員應針對有限空間作業內容、作業環境等方面進行風險評估,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
2. 有限空間作業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教育,熟悉現場環境和作業安全要求,經考核合格;
3. 有限空間作業前,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檢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申請》,檢查確認安全措施落實後方可作業,否則有權拒絕作業;
4. 有限空間作業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的原則。檢測指標包括氧濃度、易燃易爆物質(可燃性氣體、爆炸性粉塵)濃度、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未經通風和檢測合格,任何人員不得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檢測的時間不得早於作業開始前30分鍾;
5. 檢測人員進行檢測時,應當記錄檢測的時間、地點、氣體種類、濃度等信息。檢測記錄經檢測人員簽字後存檔。檢測人員作業時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發生;
6. 有限空間內盛裝或者殘留的物料對作業存在危害時,作業人員應當在作業前對物料進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換。經檢測,有限空間的危險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一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後,方可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7. 在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作業現場應當採取通風措施,保持空氣流通,禁止採用純氧通風換氣。發現通風設備停止運轉、有限空間內氧含量濃度低於或者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高於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規定的限值時,作業人員必須立即停止有限空間作業,作業監護人清點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
8. 在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應對作業場所中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定時檢測或者連續監測。作業中斷超過30分鍾,作業人員再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應重新通風、檢測合格後方可進入;
9. 有限空間作業場所的照明燈具電壓應符合《特低電壓限值》(GB/T3805)等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作業場所存在可燃性氣體、粉塵的,其電氣設施設備及照明燈具的防爆安全要求應當符合《爆炸性環境第一部分:設備通用要求》(GB3836.1)等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
10. 有限空間作業現場必須配備監護人,掌握急救方法,熟練掌握救護器具的使用,確認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對現場的作業人員的違章行為有權進行制止;
11. 有限空間作業還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保持有限空間出入口暢通;
(二)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和警示說明;
(三)作業前清點作業人員和工器具;
(四)作業人員與外部有可靠的通訊聯絡;
(五)監護人員不得離開作業現場,並與作業人員保持聯系;
(六)存在交叉作業時,採取避免互相傷害的措施。
12. 有限空間作業結束後,作業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應當對作業現場進行清理,撤離作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