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築防水施工驗收規范及標准
這方面的規范不止一個,在此不能一一列舉,只能推薦一些您可以看看
建築室內防水工程技術規程CECS196:2006,
http://www.hopebook.net/jz/proct/112601.htm;
建築工程設計施工詳細圖集:防水工程
http://www.hopebook.net/jz/proct/45750.htm
;
建築防水工程施工工藝標准
http://www.hopebook.net/jz/proct/44480.htm;
還有這些: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
GB50108-2001
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7-2002
柔氈屋面防水工程技術規程
CECS29:91
建築拒水粉屋面防水工程技術規程
CECS47:93
增強氯化聚乙烯橡膠卷材防水工程技術規程
CECS63:94
❷ 建築防水工程技術規范
防水工程技術規范這個肯定按照國家的這個標准來要賬,說建築和《消防法》蘭這個肯定是往往是比較好的。
❸ 建築防水工程施工工藝標準是怎樣的
1 地下建築防水工程施工工藝標准 1.1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藝標准
1.1.1 總 則
1.1.1.1 適用范圍
本工藝標准適用於防水等級為1~4級的地下整體混凝土結構。不適用於環境溫度高於80℃或處於耐侵蝕系數小於0.8的侵蝕性介質中使用的地下工程。
1.1.1.2 編制參考標准及規范 (1)《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 (2)《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族源2001 (3)《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兆鋒態范》GB50108—2001 (4)《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300—2001
1.1.2 術語、符號
1.1.2.1 術語 (1)地下防水工程:指對工業與民用建築地下工程、防護工程、隧道及地下鐵道等建(構)築物,進行防水設計、防水施工和維護管理等各項技術工作的工程實體。
(2)防水等級:根據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對防水的要求,所確定結構允許滲漏水量的等基姿級標准。
1.1.3 基本規定
1.1.3.1 防水混凝土所用水泥強度等級不應低於32.5MPa,水泥用量不得少於300kg/m3
,
摻有活性摻合料時,水泥用量不得少於280kg/m3
。
1.1.3.2 防水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准和設計要求。
1.1.3.3 防水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應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檢、交接檢和專職質檢員檢查的「三檢」制度,並有完整的檢查記錄,未經建設(監理)單位對上道工序的檢查確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1.4 施工准備
1.1.4.1 技術准備
(1)按設計資料和施工方案,進行施工技術交底和工人上崗操作培訓。 (2)按設計資料計算工程量,制定材料需用計劃(含技術質量要求)。 (3)確定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辦法。
(4)根據設計要求及工程實際情況制定特殊部位施工技術措施。
http://wenku..com/link?url=Lr-
❹ 全部建築的防水規范
廣東省標准來《建築防水自工程技術規程》(DBJ15-19-2006)
國家標准《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7-2002)
國家標准《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 50108-2001)
國家標准《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8-2002)
❺ 室內防水施工規范做法有哪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家居裝飾和傢具的檔次也同時提高,但是防水不到位,精美的裝飾已經消失,這讓很多業主頭疼。然而,仍然有很多人願意冒險進行家庭裝修防水,但是家庭防水不能冒險,必須避免未來的麻煩。
1、基層防水家居裝飾通常會先進行水電裝修。水電改造後,勢必會破壞原開發商製作的防水層,因此必須立即在基層進行防水處理。首先,必須對基底表面進行合格的除塵,該表面應光滑、堅實、干凈,無浮灰和油污。之後,先在牆上塗防水層,然後在地面上塗,防水層厚度不得小於國家驗收標準的1.5毫米。防水層完工後,如果你還想在上面貼瓷磚,你應該繼續在防水層上貼保護層,否則在貼瓷磚的過程中,防水層會被損壞。通常,保護層由水泥和界面劑製成,然後是剛性防水材料,混合均勻並塗刷。這種混合料凝結後的強度高於普通混凝土材料,因此這種防水可以得到保證。
2、盡管馬桶防水塗料受自然環境影響很小,但它與水相接觸時間很長,因此馬桶防水塗料需要具有優異的防水性和粘結性。淋浴區的防水塗層需要塗在牆壁上180cm或用牆壁覆蓋,非淋浴牆的塗層高度不應小於30cm。衛生間牆壁和地板之間的接縫以及上下管道之間的接縫處的防水處理不應被忽視,並且必須考慮邊角的應用。防水工程完工後,應及時進行閉水試驗,確保防水層塗層合格。
3、廚房防水廚房是家庭生活的關鍵。在家庭裝修中,業主也更加註重廚房裝修。廚房需要防水嗎?這是每個人都關心的問題。許多人不知道廚房是否需要防水,所以廚房應該防水嗎?廚房也是防水的重點,因為洗碗碟和廚房用具會不同程度地溢出水,水很容易沿著地漏的縫隙長時間泄漏,導致漏水。因此,廚房也需要防水。一般建議廚房的地板和牆壁應該轉動0.3米,以防進水。最好在放置洗滌盆的牆上設置一層防水保護層。
4、一些業主認為陽台的防水處理是可選的,但不是。暴露的陽台暴露在外部環境中,雨雪過後,陽台上不可避免地會形成水。為了防止雨雪滲入樓下,有必要做防水工作。即使陽台是關閉的,一些用戶也會在上面設置洗衣機或拖把池,所以防水處理同樣重要。
5、質量保證一般建材超市的產品都有明顯的標識,而且商品供應也很正常,所以假冒偽劣產品不容易出現。購買時,我們應該選擇一個相對知名的品牌,真正的環保防水材料應該有十環認證或CTC環保認證和產品認證。此外,購買防水塗料時,注意製造商的服務措施。一般來說,正規製造商在銷售產品時會有相對標准化的售前、售中和售後服務,而且解決退貨和退貨等糾紛相對容易。
❻ 衛生間防水施工國家有相關的施工規范嗎
國家相關部門沒有出台硬性的防水施工規定,只有出台衛生間的專防水施工建議,
大致內容:屬
衛生間防水施工地面全部塗刷;一般的牆體上翻塗刷30厘米高;淋浴區周圍牆體上翻塗刷180厘米高。
衛生間就是廁所、洗手間、浴池的合稱。
住宅的衛生間一般有專用和公用之分。專用的只服務於主卧室;公用的與公共走道相連接,由其他家庭成員和客人公用。
根據布局可分為獨立型、兼用型和折中型三種。根據形式可分為半開放式、開放式和封閉式。目前比較流行的是區分干濕分區的半開放式。
防水早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不論是隧道、橋梁、堤壩、道路、建築還是我們日常居住的房屋,防水都不容忽視。
同時,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電器產品也存在必須直面的防水防潮問題。
1、使某些物品防水的行為或過程.
2、已經具有防水的特性.
3、一些可以導致防水的事物(如處理或塗蓋)
防水網路
❼ 建築防水標准做法
4.2防水卷材施工4.2.1外防外貼法1)先貼平面,後貼立面,交接處應交叉搭接,防水卷材鋪貼應待防水基層乾燥後進行。本工程地下室外牆採用。2)施工順序防水混凝土結構找平→基層清理→塗刷基層處理劑→鋪貼附加層→卷材定位→防水卷材施工(接槎)→搭縫封口→防水收頭→驗收磚砌保護牆。4.2.2外防內貼法1)先貼立面,後貼平面,鋪貼立面時,應先鋪轉角後鋪大面,防水卷材鋪貼應待防水基層乾燥後進行。本工程基礎底板採用。2)施工順序墊層砼一次抹光→彈底板外控制線→砌磚模→抹灰→基層清理→塗刷基層處理劑→鋪貼附加層→卷材定位→防水卷材施工(保護牆上留槎)→搭縫封口→驗收做保護層。4.2.3附加層卷材施工完畢,經監理檢查合格後,方可進行大面積卷材施工4.3基層要求底板墊層混凝土C15,要求達到清水標准,作為底板防水基層,不作找平層以免發生空裂;豎向保護層採用砂漿抹面。防水基層應保證清潔、平整、牢固、乾燥,無起砂、空鼓、開裂,平整度小於5mm。陰陽角處抹成圓角,圓角半徑R=50mm,基層含水率不宜大於9%。(選取1m見方的卷材平鋪於基層上,靜置4個小時,掀開後卷材及基底均無水印即可。)4.4防水卷材施工方法本工程所用的SBS聚酯胎改性瀝青卷材採用熱熔法施工。底板墊層混凝土平面部位和與永久性保護牆接觸的卷材及附加層均採用滿粘法。4.4.1平面防水:1)防水基層乾燥後,在基層上均勻滿刷一層冷底子油。2)冷底子油刷完後,先做附加層,在防水基層上按卷材鋪貼方向放出卷材位置線,第一道卷材位置線間距1000mm,其餘各道間距900mm。3)一幅卷材施工需兩人操作,一人戴厚手捫子推壓卷材,另一人提噴燈烘烤卷材。4)鋪貼時先將卷材開卷擺齊對正,薄膜面向下,檢查長短邊搭接長度無誤後,重新由一端捲起1-2米,然後按原虛貼位置慢慢展開卷材,用噴槍烘烤卷材底面,當烘烤至薄膜熔化,卷材底有光澤,發黑,有一層薄的熔融層時,用手推壓卷材,使底層壓緊粘住。卷材定位後,再將另一端捲起,按上述方法繼續進行鋪貼。上下層卷材不得垂直鋪貼。5)在卷與卷的接茬處,搭接寬度長邊10cm,短邊15cm。相連兩條卷材的短邊接頭至少錯開1/3幅寬,底板卷材搭接距牆根應>600mm。封邊的做法是用噴燈將卷材與卷材的搭接縫烤化,用小壓子抹平,把縫封嚴。6)烘烤時,應均勻加熱,當加熱面變成流態而產生一個小波浪時,則證明加熱已經足夠,應特別小心,烘烤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燒損胎基。加熱鋪貼推壓時,以卷材邊緣溢出少許瀝青熱熔膠為宜,隨即刮封介面使接縫粘結嚴密。4.4.2立面防水1) 牆體混凝土施工完後,在穿牆螺栓根部剔進牆體15mm後,把穿牆螺栓用氣割或電焊割掉,填以嵌縫材料,再用水泥砂漿找平,待抹灰層乾燥後刷冷底子油,做防水卷材施工。2)先清理牆面突起物,包括砂漿,建築構件。對建築構件必須徹底處理,不得有一點露出牆面,以免刺破卷材。3) 基層處理、塗刷底油、做附加層、鋪卷材、操作、和平面防水一樣。根據施工要求,防水卷材鋪設高度不能低於牆面高度,鋪設方向為由下向上方向,根據牆面高度可分段鋪設,雖然烘烤難度大,但其成品質量與基層是一樣的要求,必須在立面防水基層上按卷材鋪貼方向放出卷材垂直位置線,第一道卷材位置線間距1000mm,其餘各道間距900mm。陰陽角附加500mm附加層,然後把基層預留卷材的第一層烤好牆面卷材與留茬卷材烤在一起粘牢,第二層同樣,完工要求無翹邊、空鼓、折皺現象出現,發現問題及時處理。4.5防水卷材施工構造要求4.5.1附加層所有基層轉角處均要增設卷材附加層,附加層卷材寬度500mm,沿折角兩平面交線居中均勻布置,每邊寬250mm,以增加轉角處防水的強度。4.5.2卷材留槎在立面與平面的轉角處,卷材的接縫應留在平面上距立面600mm處;超出永久性保護牆的部分防水卷材要留有足夠的搭接長度(150mm)。妥善保護防水卷材甩槎,防止被污損破壞無法向上繼續搭接形成薄弱環節。 我這可是自己寫的技術交底裡面的!
❽ 屋面防水施工規范
屋面 防水 工程施工技術規范
1 屋面工程技術標準的回顧 20 世紀50 年代中期,原國家建設委員會批准頒發了《建築安裝工程施工 及驗收暫行技術規范》,其中第7 篇"屋面和隔絕工程"的內容翻譯了原蘇聯國 家規范的全部條文。
1961-1963 年,原國家建築工程部會同有關部門對《建築 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暫行技術規范》進行了修訂,出台了GBJ16-66《屋面和防 水隔熱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並於1966 年6 月1 日試行。
1972 年和1979 年 又分別對GBJ16-66 進行了修訂,1982 年將修訂後的規范分為GBJ207-83《屋面 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和GBJ208-8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80 年 代中期,隨著我國防水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新型防水材料的不斷出現,GBJ207-83 《屋面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已經不能適應我國屋面工程技術發展的需要, 1991 年進行了全面的修訂,並將修訂後的規范改為GB50207-94《屋面工程技術 規范》。
2002 年,按建設部建標[2002]77 號文的通知,GB50207-94《屋面工程 技術規范》於 2002 年 10 月 1 日廢止,GB50207-2002《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自2002 年6 月1 日施行。 根據建設部建標[2003]102 號文,由山西建工(集團)總公司會同有關單位 共同編制《屋面工程技術規范》,
2003 年8 月16 日-17 日在北京召開了"送審 稿"專家審查會,其"報批稿"於2003 年10 月修改完成並已上報建設部批准。 為便於大家盡早了解新編規范的情況,現將報批稿的主要特點和內容作一 介紹。
2 新編《屋面工程技術規范》的特點
2.1 確保屋面工程的功能和質量 隨著我國防水、保溫隔熱材料的發展,有關材料及產品的國家和行業標准 陸續發布實施,屋面工程施工工藝也不斷改進,原GB50207-94《屋面工程技術 規范》中的一些內容已不適應客觀形勢的發展要求,亟需進行修訂。 在屋面工程的實踐中,人們已經逐漸地認識到:要提高屋面工程的技術水平, 就必須把屋面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來進行研究,建立起一個具有內在規律的屋面 工程技術理論分析體系,指導未來屋面工程技術的發展。為此,新規范體現了 對屋面防水進行綜合治理的原則,以確保屋面防水、保溫隔熱工程的功能與質 量。
2.2 明確屋面工程的設計和施工 由於建設部已將建築工程的施工及驗收規范和工程質量評定標准進行了合 並,組成了新的工程質量驗收規范體系,並統一了建築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方 法、程序和質量指標,因此,新規范僅適用於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屋面工程的 設計和施工,對屋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尚應符合GB50207-2002《屋面工程質量 驗收規范》的規定。 屋面工程應遵循"材料是基礎,設計是前提,施工是關鍵,管理是保證"的 綜合治理原則。新規范將有關屋面工程設計的內容單列一章來敘述,並對有關 章節的"材料要求、設計要點、細部構造以及工程施工"等內容作了技術規定。 屋面工程應根據建築物的性質、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層合理使用 年限,按不同等級進行設防。
2.3 採用先進的技術標准 新規范參考了德國(DIN)、日本(JIS)、美國(ASTM)和國際標准化組織(ISO) 等標准,應用新型建築防水材料和先進施工技術,綜合我國的具體情況,提出 了屋面防水等級和設防要求。 目前國內的新型建築防水、保溫隔熱材料,大部分都已制定了國家或行業 標准,結合在屋面工程上使用的要求和特點,對各類防水卷材、防水塗料、密 封材料以及保溫材料的外觀質量和物理性能,分別提出了主要控制指標的要求。 在新規范附錄A 中,列出的屋面工程材料標准目錄,可供屋面工程建築與施工 人員使用。
2.4 推廣應用新技術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後的技術 隨著人們對屋面使用功能要求的提高,屋面工程設計突破了過去千篇一律 的平屋面形式,提出多樣化,立體化等新的建築設計理念,從而對建築造型、 屋面防水、保溫隔熱、建築節能、生態環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規范 注重在屋面工程中推廣應用新技術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後的技術。
1)新規范規定:屋面工程中對採用性能、質量可靠的新型防水材料和相應的 施工技術等科技成果,必須經過科技成果鑒定(評估)或新產品,新技術鑒定, 並應制定相應的技術標准;同時,強調新技術(包括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 新產品)需經工程實踐,符合安全及功能的檢驗。
2)新規范規定:屋面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應遵守國家及地方有關環境保護和 節約能源的政策,從選擇建築材料、施工方法等方面著手,考慮其對周圍環境 影響程度以及建築節能效果,並應採取針對性措施。
3)新規范規定:對I-IV 級屋面防水的防水層材料選用時,柔性防水材料宜 選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瀝青防水卷材以及高聚 物改性瀝青防水塗料、合成高分子防水塗料、聚合物水泥防水塗料;剛性防水材 料宜選用細石防水混凝土、補償收縮混凝土。同時,將石油瀝青紙胎油氈和瀝 青復合胎柔性防水卷均列為限制使用產品。在I、II 級屋面防水僅作一道金屬 板材時,列出了應符合的技術要求。
4)新規范介紹了一些新型的屋面形式,如構造簡單,施工方便、應用較廣 泛的架空屋面,有較好隔熱效果和多種用途的蓄水屋面,有能夠種花草植物作 為屋面花園的種植屋面等,並對設計和施工作了相應的規定。
5)新規范淘汰了鬆散材料保溫層和現澆水泥膨脹珍珠岩(蛭石)整體保溫層, 採用新型板狀保溫隔熱材料、現噴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溫層和倒置式屋面。 同時,提出了封閉式保溫層的含水率不應該有統一的限值,而應相當於該材料 在當地自然風干狀態下的平衡含水率。
3 新編《屋面工程技術規范》的主要內容
3.1 屋面工程設計一般要求
1)屋面工程設計的的內容應包括: 確定屋面防水等級和設防要求,屋面工程的構造設計,防水層選用的材料 及其主要物理性能,保溫隔熱層選用的材料及其主要物理性能,屋面細部構造 的密封防水措施、選用的材料及其主要物理性能,屋面排水系統的設計的六個 方面。
2)屋面防水多道設防時,可將卷材、塗膜、細石防水混凝土、瓦等材料復 合使用,也可使用卷材疊層。多道設防是為了提高屋面防水的可靠性,當諸多 不利因素出現時,多道設防可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防水體系。所以,屋面防水 應用卷材、塗膜、剛性防水材料等互補並用的多道設防。這里規定的卷材疊層, 可採用同種(非同一品種)卷材疊層或不同種卷材復合,使用時雖會給施工和采 購帶來不便,但對材料性能互補以及保證防水可靠性都是有利的。
3)所謂一道設防,是指具有單獨防水能力的一道防水層次。混凝土結構層、 現噴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裝飾瓦以及不搭瓦的屋面、隔汽層、卷材或塗膜厚 度不符合本規范規定的防水層,均不得作為屋面的一道防水設防。
4)屋面接縫密封防水應選用與基層粘結力強、耐低溫性能優良、適應一定 位移能力的密封材料;密封防水處理不宜作為一道防水單獨使用,而應與剛性防 水層、卷材防水層、塗膜防水層等配合使用。
5)材料的相容性,是指兩種材料復合時相互親和的能力。在下列情況下:所 使用的材料應具相容性:防水材料(指卷材、塗料,下同)與基層處理劑,防水材 料與膠粘劑,防水材料與密封材料,防水材料與保護層的塗料,兩種防水材料 復合使用,基層處理劑與密封材料。
6)不同地區採暖居住建築和需要滿足夏季隔熱要求的建築,其屋蓋系統的 最小傳熱阻應按現行GB50176《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JGJ26《民用建築節 能設計標准(採暖居住建築部分)》和JGJ134《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 標准》確定。
7)屋面應選用吸水率低、密度和導熱系數小並有一定強度的保溫材料;封閉 式保溫層的含水率,可根據當地年平均相對濕度所對應的相對含水率以及該材 料的重量吸水率通過計算確定。
8)屋面水落管的數量,應按現行GB50015《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的有 關規定,通過水落管的排水量及每根水落管的屋面匯水面積計算確定。
3.2 屋面工程設計的具體要求
1)屋面工程應根據工程特點、地區自然條件等,按照屋面防水等級的設防 要求進行防水構造設計,重要部位應有節點構造詳圖。
2)結構層為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板時,應用強度等級不小於C20 的細石混凝 土將板縫灌填密實。當板縫密度大於40mm 或上窄下寬時,應在縫中設置構造鋼 筋,端縫應進行密封處理。無保溫層的屋面,板側縫宜進行密封處理。
3)屋面結構找坡不應小於3%,材料找坡宜為2%,天溝、檐溝縱向坡度不應 小於1%,溝底水落差不得超過200mm。
4)卷材、塗膜防水層的基層應設找平層,找平層厚度和技術要求應按照附 圖規定。找平層應留設分格縫,分格縫內宜嵌填密封材料。
5)屋面防水卷材的選擇應符合的規定為:根據當地歷年最高氣溫、最低氣溫、 屋面坡度和使用條件等因素,選擇耐熱度、柔性相適應的卷材;根據地基變形程 度、結構形式、當地年溫差、日溫差和震動等因素,選擇拉伸性能相適應的卷 材;根據屋面防水卷材的暴露程度,選擇耐紫外線、耐穿刺、熱老化保持率或耐 霉性能相適應的卷材;自粘聚酯氈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厚度≥0.05mm 鋁箔覆面者 除外)不得用於外露的防水層;每道卷材防水層厚度選用應按附圖規定;卷材防水 屋面保溫層乾燥有困難時,宜採用排氣屋面,排氣屋面設計應做到排氣道縱橫 貫通,並同與大氣連通的排氣管相通,排氣管可設在檐口下或屋面排氣道交叉 處。屋面防水塗料的選擇應符合列出的規定,每道塗膜防水層厚度選用按附圖 規定。剛性防水層與山牆、女兒牆以及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應留縫隙,並做 柔性密封處理;剛性防水層設置分格縫,分格縫內嵌填密封材料。
3.3 屋面工程施工的一般要求
1)屋面防水工程應由相應資質專業隊伍施工,作業人員應持有當地建設行 政主管部門頒發的上崗證。
2)屋面工程施工前應通過圖紙會審,掌握施工圖中的細部構造及有關技術 要求;施工單位應編制屋面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術措施。
3)屋面工程所採用的防水、保溫隔熱材料,應有產品合格證書和性能檢測 報告,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檢測報告,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 現行國家產品標准和設計要求。材料進場後,應按規定取樣復驗,提出試驗報 告,嚴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4)施工的每道工序完成後,應經監理或建設單位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進 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當下道工序或相鄰工程施工時,對屋面工程已完成的部分應 採取保護措施。
5)屋面工程的防水層和保溫層,嚴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級風及其以上時施 工,其施工環境氣溫條件應按附圖規定。
6)伸出屋面的管道、設備或預埋件等,應在防水層施工前安設完畢;屋面防 水層完工後,不得在其上鑿孔、打洞或重物沖擊。
7)多種防水材料復合使用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合成高分子卷材或合成高分 子塗膜的上部,不得採用熱熔法施工卷材或塗料;卷材與塗膜復合使用時,塗膜 宜放在下部;卷材、塗膜與剛性材料復合使用時,剛性材料應設置在柔性材料的 上部;反應型塗料和熱熔型塗料可作為鋪貼卷材膠粘劑並進行復合防水;卷材、 塗膜防水層上設置塊體材料或水泥砂漿、細石混凝土時,應在二者之間設置隔 離層;在細石混凝土防水層與結構層間宜設置隔離層。
3.4 屋面工程施工的具體要求
1)屋面防水層細部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天溝、檐溝、陰陽角、水落口、 變形縫等部位應設置卷材或塗膜附加層。
2)卷材的鋪貼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卷材防水層上重物覆蓋或基層變形較大 時,應優先採用空鋪法、點粘法、條粘法或機械固定法,但距屋面周邊800mm 內以及疊層鋪貼的各層卷材之間應滿粘;防水層採取滿粘法施工時,找平層的分 格縫處宜空鋪,空鋪的寬度宜為100mm;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宜超過25%,當坡度 超過25%時應採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
3)鋪貼卷材應採取搭接法。平行於屋脊的搭接縫,應順流水方向鋪貼;垂直 於屋脊的搭接縫,應順年最大頻率風向搭接;上下層及相鄰兩幅卷材的搭接縫應 錯開,各種卷材搭接寬度應按附圖規定。
4)卷材膠粘劑、膠粘帶的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改性瀝青膠粘劑的剝離強度 不應小於8N/10mm;合成高分子膠粘劑剝離強度不應小於15N/10mm,浸水168h 後的保持率不應小於70%;雙面膠粘帶的剝離強度不應小於4N/10mm,浸水168h 後的保持率不應小於70%。
5)水落口、天溝、檐溝及立面卷材收頭等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水落口杯應 牢固地固定在承重結構上,當採用金屬製品時,所有零件均應做防銹處理,鋪 貼卷材貼入水落口杯內不應小於50mm;天溝、檐溝鋪貼卷材應從溝底開始,當 溝底過寬、卷材需縱向搭接時,搭接縫應用密封材料封口;鋪至混凝土檐口或立 牆的卷材收頭,應裁齊後壓入凹槽,並用壓條或帶墊片釘子釘,最大釘距不應 大於900mm,凹槽內用密封材料嵌填封嚴。
6)卷材防水按構造作法可分為疊層卷材防水和單層卷材防水;按施工工藝又 可分為熱粘貼施工法、冷粘貼施工法、熱熔粘貼施工法和熱風焊接施工法。
7)防水塗膜應分遍塗布,待先塗布的塗料乾燥或成膜後,才可塗布後一遍 塗料,且前後兩遍塗料塗布方向應相互垂直。
8)塗膜防水層的收頭,應用防水塗料多遍塗刷或用密封材料封嚴。
9)柔性防水層上應設保護層,可採用淺色塗料、鋁箔、粒砂、塊體材料、 水泥砂漿、細石混凝土等材料;水泥砂漿、細石混凝土保護層應設表面分格縫。
❾ 《建築防水工程技術規范》的正確名稱是什麼
國家或行業的建築防水工程技術規范(規程),不是一本通用的或包羅萬象的技術規范(規程);而是根據建築不同的部位、使用性質、不同材料和施工工藝分別進行編制。現有的建築防水工程技術規范,可這樣概括形容為: 穿衣(外牆圍護工程)、帶帽(屋面工程)、穿鞋(地下工程)兼顧部分身體(住宅室內)。
一、現行國家或行業的主要建築防水工程技術規范(規程)
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
2.《建築外牆防水工程技術規程》JGJ/T235-2011
3.《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2012
4.《住宅室內防水工程技術規范》JGJ298-2013
5.另還有《地下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程》JGJ/T212-2010;《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11;《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12;《柔氈屋面防水工程技術規程》CECS29:91;《建築拒水粉屋面防水工程技術規程》CECS47:93;《增強氯化聚乙烯橡膠卷材防水工程技術規程》CECS63:94等。
二、主要建築防水工程技術規范(規程)實施與適用范圍簡介
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2008年11月27日,住建部第127號公告發布,自2009年4月1日起實施。該規范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地下工程、防護工程、市政隧道、山嶺及水底隧道、地下鐵道、公路隧道等地下工程的防水設計和施工。
2.《建築外牆防水工程技術規程》JGJ/T235-2011;2011年1月28日,住建部第898號公告發布,自2009年4月1日起實施。該規程適用於新建、改建、擴建的以砌體或混凝土作為圍護結構的建築外牆防水工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
3.《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2012;2012年5月28日,由住建部發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實施。該規范適用於房屋建築屋面工程的設計和施工。
4.《住宅室內防水工程技術規范》JGJ298-2013;2013年5月13日,住建部第,30號公告發布,自2013年12月1日起實施。該規范適用於新建住宅的衛生間、廚房、浴室、設有配水點的封閉陽台、獨立水容器等室內防水工程的設計、施工和質量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