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建築業行業地位

建築業行業地位

發布時間:2020-11-29 20:20:34

Ⅰ 我國建築業發展趨勢和就業前景

一、建築業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依然穩固
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的經濟經過2009年的經濟低谷以後,開始穩健回升,由此帶動了我國建築業的進一步發展。2010年我國建築業的增加值為26451億元,對我國2010年度國民生產總值貢獻率為6.64%。在2010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分行業統計中,建築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為2332億元,增長速度為48.6%,為各行業增長速度之最。在就業方面,截止2010年12月建築業企業平均從業人員累計已經達到4624.27萬人,為我國創造了巨大的就業機會,對我國早日走出經濟危機的重創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以上數據和事實可以看出,建築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依舊穩固。
二、建築行業的產值利潤率增速穩定
自2001年以來我國建築行業產值利潤率增速較為穩定,2010年建築業產值利潤率已經達到3.6%,相對於以往年份同期有了一定的提高,這說明我國建築業經營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隨著建築業技術水平的提高,經營管理的改善,建築業整個行業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改善。
三、行業風險因素仍然存在
2011年世界各國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但是經濟發展的未來趨勢不確定較大,風險因素仍然存在。建築預算師觀察業內各個企業,發現建築行業面臨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國內外經濟波動的風險;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風險;政策限制風險;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的風險;法律風險;世界原材料供應存在不確定性等風險。
四、行業發展的宏觀經濟環境得到持續的改善
據建材行業調查分析:201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497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86481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171005億元,增長9.5%。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2%,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0%。
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快速發展,未來的較長時間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我國建築業正處於較快發展進程之中。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將帶來大量城市房屋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商業設施建設的需求,同時大量工業與能源基地建設、交通設施建設等市場也將保持旺盛的需求。

Ⅱ 建築業屬於第幾產業為什麼。

根據傳統產業分類,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第三產業是服務業。建築屬於第二產業。但是,現在建築行業有很大一部分與金融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某種程度上講建築也是第三產業。嚴格講建築是以簡單建築為載體的金融行業,這是狹義第三產業。因此,建築真正歸屬應該是第二產業。

建築設計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建築裝飾業為國民經濟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按照產業經濟學的理論,衡量一個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三個指標:一是行業比重,二是行業關聯度,三是市場需求度。其中行業比重可以通過計算年產值與GDP的比例而間接考慮。
近20年是建築裝飾業迅速發展的20年,行業自身日漸壯大成熟。

首先,企業總數達25萬家左右,直接從業人員高達850萬,其中專業主營建築裝飾施工,有資質的企業2萬多家,兼營有裝飾施工資質的企業近5萬家,有營業執照,但未有資質,主要從事家庭裝飾小型工程的企業近18萬家;其次,行業年工程產值估計在5500億元左右。其中公共裝修2500億元,包括新建公共建築裝飾產值1500億元、舊建築物裝修產值1000億元;家庭裝修3000億元,包括新建住宅裝修2000億元、舊住宅裝修1000億元;再次,行業年增加值為1730億元。行業年增加值是行業為社會新創造的價值總和,是反映行業創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建築裝飾業年工資性支出為972億元、每年應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為120億元、年營業稅額為187億元、毛利潤額為448億元。匯總為1730億元左右。佔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5918億元的30%。
這就是說,我國建築裝飾業已經是一個從業人數達850萬左右、年總產值5500億元、年增加值1730億元的龐大行業。以2000年我國GDP89404億元計算,我國建築裝飾行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6%左右;行業年增長速度在20%以上,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處於中上水平,並遠遠高於GDP的增長速度,為國民經濟增長做出了顯著貢獻。
另一方面,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尤其是建築業及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使裝飾裝修需求日益擴大,給建築裝飾業提供了持續、良好的市場前景。
建築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五大支柱產業之一,有建築就得有裝飾,建築物的檔次主要體現在裝修工程所佔的比重,裝修比重越高,建築物的檔次越高。在近十年的發展中,由於對建築物外觀質量和內在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使裝飾裝修的比重在建築工程總造價中不斷提升,在高檔建築設施建設中,裝飾裝修已佔工程造價的40%以上。
房地產業也已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一支重要力量。據最新資料,我國城鎮和農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均突破20平方米,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我國的住房已經基本告別了短缺時代,人民的住房正在由生存型向舒適型發展。建築裝飾業是這一轉型的主要推動力量。同時,自2000年7月起,建設毛坯房的項目已不再批准,房地產開發與裝修裝飾業愈發密切,目前部分地區正在推廣「房地產開發商與專業家庭裝修公司聯合開發」這一新的住宅開發建設模式,北京市即將出台的《商品住宅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管理若干規定》中就提倡了此種方式。
可以說,無論從現狀還是從發展趨勢來看,建築裝飾業都是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生力軍。
二、建築裝飾業對拉動內需和擴大就業作用明顯
擴大內需是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戰略方針,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培育國內消費需求」是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明年首要任務。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要有購買能力,二是要能轉化為實際消費。因此,一方面需要積極擴大就業,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另一方面需要促進消費觀念的轉變,培育消費熱點。建築裝飾業在這兩個方面都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我國就業增長最快的是城市民營企業和個體就業數量,吸納了大量勞動力。建築裝飾業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發展起來的,是實行市場化較早的行業,多種所有制並存,尤其是民營企業和個體就業最多。同時,建築裝飾業又是比較典型的勞務密集型行業,擴大就業的能力較強,對農村勞動生產力的轉化也極為重要。
建築裝飾行業吸納勞動力的途徑有四條:第一條途徑是建築裝飾工程吸納了勞動力,這主要是通過裝修裝飾工程的施工,組織勞動力完成工程項目,如前所述,這部分能吸納近850萬名勞動力。
第二條途徑是通過建築裝飾材料銷售吸納了大量勞動力,據不完全統計,僅北京市現有大、中型建築裝飾材料市場113家,共有銷售攤位近7萬間,大致安置就業人口20萬人左右,而且建築裝飾材料市場每年仍以20%以上的速度在遞增。這部分勞動力的數量在400萬左右。
第三條途徑是通過建築裝飾材料的生產、加工吸納了大量勞動力,其中木材深加工,裝飾建材生產、建築五金、塑料、金屬型材加工等,能為社會提供100萬左右的就業機會。
第四條途徑是通過對建築裝飾工程的市場運作,提供了很多新就業崗位,隨著裝飾工程量的擴展,社會中介組織就會應運而生,咨詢、技術等服務機構就有了發展空間,也為社會提供了大量新的就業機會。
按以上所述,建築裝飾業每年為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在1500萬人左右,占整個城市就業人口的7.3%,影響面相當大。
——家庭裝修已經成為城市居民第一位的投資傾向。在「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思想的引導下,居民對家居環境,室內裝修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支出的比例不斷加大。2000年家庭裝修消費北京3萬—5萬元/戶佔61%,5萬元以上佔13%;上海3萬—5萬元/戶佔63%,5萬元以上佔18%;廣州3萬—5萬元/戶佔65%,5萬元以上佔20%;銀川戶均裝修1.2萬元。對我國家庭裝飾業主的訪問調查結果表明,60%以上的人追求的是一次到位,有幾年之內不落伍的要求,這也是中國人在居住環境消費觀念方面的一個重要的轉變,是裝修裝飾普遍發展的一個重要例證。
——根據我國家庭裝修每年3000億元工程量的測算,每年裝修裝飾材料的流通量為1500億元,直接拉動整個商業零售額提高7%以上。如果再考慮到由於居住環境改善引發了其他日用消費品的需求,建築裝飾行業對商業零售額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10%,極大地帶動了商業市場的繁榮。通過對商業空間的設計與施工,我國商業購物環境有了明顯的提高,增強了商業機構的吸引力,也創造了更多的商機。
——建築裝飾行業還推動了旅遊業和餐飲娛樂業的發展。飯店裝修標準的提高,星級賓館飯店數量的增加,旅遊設施的完善,餐飲環境的普遍改善等,都會擴大人們交往旅遊、娛樂的需求,從而產生出更多的消費支出。
三、建築裝飾業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越來越大
產業關聯度即某行業能直接或間接帶動多少行業發展,也是衡量一個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的重要指標。
以我國建築裝飾行業年工程總產值5500億元計算,其中50%要以各種材料的形式表現,因此為相關生產行業提供了2750億元的市場,極大地帶動了相關生產行業的發展。在發揮直接拉動作用的同時,建築裝飾業的發展還促進了相關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的提高,以及產品結構的調整,使各行業能夠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另外,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力度的增強以及建築裝飾業自身實力的發展,「走出去」和「引進來」使建築裝飾業在對外貿易方面逐漸增長很快。
1、對相關生產部門的直接拉動
受建築裝飾業拉動最直接、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建築裝飾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如建材、木材等,除此以外,建築裝飾業也對我國冶金、機電、電子等行業產生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對於建材行業,其在裝飾工程中的比重大約為15%,以建築裝飾工程總量5500億元計算,全年銷售總量為825億元左右,由於受建築裝飾工程量增長的拉動,建材年平均增長速度達20%以上,每年增長量為150億元以上。
對於輕紡工業,住宅建築水平的提高,家居裝修環境的改善,為輕紡產品的使用、消費提供了條件,激發了人們對輕紡產品的更大需求。布藝這個概念就是由建築裝飾工程中派生出來的,工程中布藝能佔到1.5%左右,每年有近百億的市場份額。我國家用廚房設備在20年前還是空白,在家庭裝修市場的刺激下,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輕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於化學工業,建築裝飾工程中大量使用新型化學建材產品,直接為化學建材產品提供了市場。化學建材在裝飾工程量的比重為8%左右,全年銷售總量為500億元左右。僅以塗料生產企業為例,在建築裝飾工程的拉動下,現在全國有6000家生產建築塗料的企業,年總產量的增長超過25%。
對於森林工業,木材以其優美的花紋、圖形和優良的吸音、保溫、防污染性能,在裝飾工程中得到廣泛使用,成為綠色環保型材料的首選。我國建築裝飾行業年木業消耗量是在680億元左右。
2、對相關生產行業的間接促進作用
——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建材行業引進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設備,並大量採用最新科學成果,使建材產品不僅規模擴大,更使技術含量增加,以衛浴陶瓷為例,不僅在缸體的造型、材質上有了質的飛躍,在配套的五金、控製件上也逐步實現了自動化、高檔化和國產化,從而提高了行業的整體品質。建築裝飾工程使用的輕紡產品,質量要求比一般紡織產品要高,這就促使輕紡企業加強科技投入,使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加,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工程中大量使用的細木工板,也促使林工生產企業在原材料及工藝方面進行很大改進。
——提高產品質量,包括產品的技術質量和環境質量。建築裝飾業對環保的要求,促使在產品生產製造過程中,不僅注重產品品質的提高,還要注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產品的安全性、健康性大幅度上升,很多污染室內環境的材料從市場上被淘汰。
——產品結構合理化,適應中高檔裝修材料所佔比重增加。由於裝修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材料的需求也以中、高檔產品為主,這就促使企業調整生產結構,擴大中、高檔產品的比重,目前平板玻璃已經被浮琺玻璃等取代。裝修裝飾用輕紡產品中,高檔化、個性化的產品市場很暢銷。林工中高資源利用率的復合材料增長速度加快。
——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加快。裝修裝飾同時又是一種時尚,一種產品不可能長久佔領市場,這就推動企業加大產品的研發力度,不斷推出符合消費者要求的新產品,滿足市場。 3、對外經貿的推動作用
建築裝飾行業作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新興行業,自改革開放以來就成為外資機構在國內投資的重點行業。外資在材料生產、施工企業和設計機構等領域有大量的合資或獨資企業。據不完全統計,僅在我國建築裝飾施工一級資質企業中,就有40%是中外合資企業,引進了大量國外資金。外商投資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出現了高速增長的趨勢,全世界各大建築公司都看好中國的建築裝飾市場,到2000年,全球建築業50強都在中國建立了合資機構或分支機構,相當一部分參與了裝修裝飾工程。
同時,我國建築裝飾工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對外承接了大量的建築裝飾工程合同。據行業調查表明,我國建築裝飾工程企業在美國、英國、日本、俄羅斯等幾十個國家,先後承擔了近百項建築裝飾工程,以精良的設計、周密的施工組織和優良的質量贏得了很好的國際信譽,並鍛煉了一支能在國際市場上進行工程運作的隊伍,還帶動建材等相關產品出口,2000年就達到9億多美元。
整體考察我國建築裝飾行業,從我國建築裝飾工程境外施工,材料出口以及建築裝飾材料的進口,每年約有近百億美元的水平,其中進口裝飾材料大約有60億美元(包括木材、金屬型材、石材、衛浴設施等),對外承接合同及帶動相關建築裝飾材料出口約40億美元。
四、建築裝飾業推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築裝飾水平是一個時代文明的象徵,是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和生活質量高低的尺度。建築裝飾業在創造物資財富的同時,也在創造美好的社會環境、生活環境。
從新世紀開始,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人們對住房的滿意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裝修的質量和檔次。一方面,裝修裝飾提高了人民生活的舒適度。家庭裝修工程運用健康的裝飾裝修材料,利用合理的家居流程設計、科學的專業區域劃分,不僅提高了環境的視覺效果,更重要的是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創造了一個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
另一方面,裝修裝飾提高了居住環境的美化程度。一個有風格、有品味、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生活空間,是提高人民生活整體水平的重要方面。好的居住環境,不僅能夠使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充實、完善自我,同時是陶冶情操,培養文明的生活習慣的物質條件之一。在優雅的環境中,人們自律意識加強,生活方式更為科學,生活作風也更為文明,物質及文化生活的需求都在更高層次上得到了滿足。
五、建築裝飾業推動了人們文化品位的提高
建築裝飾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其在設計階段必須遵循藝術客觀規律的要求,因此,建築裝飾設計的發展,就是一門實用藝術的應用和發展,是將藝術思想、藝術流派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創造出實用的藝術作品。人們用來評價裝修工程的語言,如古樸、典雅、大方等,這些詞彙都是文化意義的一種評論,都是對工程文化概念上的判斷。因此,建築裝飾工程不僅要滿足業主功能上的需要,還是業主和設計者文化品位的體現。
城市整體環境質量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是城市建築外立面的感觀質量,是建築物外立面的色彩、質地、造型的豐富和完善,建築裝飾工程對建築物的裝修裝飾工程,是完善建築物外立面的基本手段,通過此種變化,提升了城市整體環境質量水平,並提高了城市居民對空間環境藝術的審美情趣和鑒賞力。
在家庭裝修普及率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對家庭裝修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成為居民樂於接受的一種全新教育。建築裝飾行業涉及的知識范圍很廣,它既包括目前人類創造的社會學及自然科學的內容,同時也包括行業內從業者經驗技能等尚未發掘、整理與傳播的潛在知識。通過對這些知識的了解,廣大人民群眾普遍接受了美學的教育與實踐,對逐漸提高文化品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建築裝飾業對發展文體事業的支持
隨著建築裝飾業的發展壯大,對於教育、新聞、體育等事業,建築裝飾業已不僅僅提供裝修裝飾工程服務,而是增加了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投入,推進這些事業的發展。
1、建築裝飾相關學科漸成體系
建築裝飾市場的擴大,引發了對人才的強勁需求,學環藝、室內設計、建築設計等專業的學生分配搶手,收入較豐厚,使得各院校紛紛上這類專業。據統計,全國近200所高校開設了相關專業,在校生人數近萬人。有實力的建築裝飾公司也開始獨立開辦裝飾院校,自主培養專業人才。2000年,長春市成立了第一所由建築裝飾公司投資的裝飾學院,這也是建築裝飾行業對中國教育事業最直接的支持。
我國還成立了近百所裝飾裝修方面的專門研究機構,研究范圍涉及公共建築裝修、醫院裝修、家庭裝修、古建裝修等多個專業領域,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2、對媒體的廣告支持越來越大
隨著裝修裝飾工程的普及,人們渴望獲得更多的專業信息,這就給媒體提供了新的商機,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網路都參與了這一開發機會。到目前為止,各地方報紙都開辟有裝飾裝修的專版,全國公開發行的裝飾類期刊有20餘種,已經成為期刊市場上的一個亮點,作為行業內交流的期刊也有幾十種。同時,有關建築裝飾行業的廣告數額不斷增加,在地方新聞機構中有關建築裝飾,特別是家庭裝飾及建材銷售的廣告佔到廣告總量的20%,每年廣告費用達數十億元。
3、提高了我國在國際體育界的地位
建築裝飾業對體育的支持體現在體育場館的裝飾工程上。體育場館建設是提高我國在國際體育界地位的重要物質條件,也是舉辦大型國際性比賽的最基礎的條件,我國體育場館的建築裝飾水平在國際上已經處於領先地位,在前不久召開的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經專業裝修公司裝修後的工人體育場,得到了世界好評。我國其他城市建設的體育設計,也著眼於舉辦國際性賽事,場館更為專業化、現代化、國際化。特別是在大型體育賽事開幕式的場地裝修裝飾水平上,已經達到國際最高水平。
七、對建築裝飾業發展的思考
1、加快行業的改組改制工作
經過20餘年的發展,我國建築裝飾行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多種所有制結構並存的局面已經形成,繼續加強行業的改組、改制,特別是從行業的實際出發,既抓國有裝飾企業改制,又抓中小型企業甚至是家族式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仍是行業發展的一項艱巨任務。我國建築裝飾行業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加入WTO後要實行「扶大、扶優、扶強」的行業發展策略,組建具有同國際大公司競爭實力的建築裝飾行業的旗艦式企業,在壯大實力、提高抗風險能力中,把企業做大、做強,不僅適應中國市場國際化的要求,並具備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應對加入WTO的機遇和挑戰。
2、認真研究全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問題
要抓住以設計為龍頭的技術創新,全面推進行業技術進步。我國建築裝飾行業經過20年的發展,在工程設計上已經取得了極大的進步,設計作品的藝術風格、文化品位正在逐步提高,在民族傳統文化和國際審美情趣的結合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畢竟在改革開放後才興旺起來的我國建築裝飾行業,發展的歷程還很短,無論是設計理念、空間處理、色彩和材料綜合運用的經驗還有待提高。提高我國工程設計創作水平,增加其文化的附加值尚需創作人員共同努力。在繁榮建築裝飾工程創作中為培養中國建築裝飾設計大師創造條件。建築裝飾企業要認真研究技術發展戰略,形成自己的優勢技術領域,並藉以增強市場覆蓋能力。要加強施工工藝水平進步的速度,提高工廠化生產比重,提高工程安裝精度,通過一系列技術進步措施,加快對傳統的手工操作和勞動密集型行業的改造。
3、加強行業培訓工作
當前,我國建築裝飾行業內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十分突出,一部分人受過很好的訓練,而相當一部分是在行業大發展的過程中通過短期培訓後加入的,在施工人員中,有相當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行業,全面提高行業素質,就必須加快不同層次的人員培養速度,要擴大培訓規模,確保培訓質量,以適應我國建築裝飾行業發展對人才的強勁需求並逐步培養出一批行業高素質的企業家和領軍隊伍。
4、加強行業交流
加強行業交流,特別是加強行業的國際交流,將是行業進步的一項重要途徑。在國內交流方面,要通過組織更多的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作品觀摩交流、各種展覽會、博覽會、研討會進行行業內的學術、技術交流,特別是要組織好2001年經過資深專家評選的、能夠反映當代我國建築裝飾發展成就和水平的119項「全國建築工程裝飾獎」獲獎項目的觀摩交流,對提高行業整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國際交流方面,要充分利用加入WTO後的有利時機,組織好對外工程設計、項目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掌握國際工程管理與運作,將是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工作。
5、切實營造行業發展的良好環境,穩妥地解決行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
要全面落實國務院整頓和規范建築裝飾行業市場的有關要求,加強行業的政策、法律、標准體系建設,加強行業自律,創造出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競爭的市場環境。要進一步研究加入WTO後行業管理職能國際化問題,做好政府與行業協會相關職能的調整,適應加入WTO後我國行業管理同國際接軌的需要。要考慮以新型統計方法,建立行業相當獨立、完整的統計體系,以求能從宏觀上比較准確地反映行業整體水平。要解決好當前行業管理的交叉問題。基於建築裝飾工程是一個由建築業專業化分工出來的行業,還應解決好從業人員的資格認證問題,保證行業從業者隊伍的穩定。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課題組)

Ⅳ 建築行業的上下游產業各是什麼

1、上遊行業種類繁多,包括鋼鐵、水泥、磚瓦、建築陶瓷、平板玻璃、鋁材加工、傢具、化工、紡織、五金、電梯等行業。

這些行業隨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推行,以及油價、礦產價格、勞動力價格的上漲,可能導致產品出廠價格上漲,最終可能引起建築企業成本的上升。

2、下遊行業為房地產行業。

在在未來較長時期內,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將穩步發展,供需關系決定房屋建築業的發展亦有保障。

(4)建築業行業地位擴展閱讀:

建築行業包括的范圍廣,行業的企業數量眾多,行業的企業集中度不高。在我國眾多的建築業企業中,僅上市公司就達三四十家,小型企業尤其是承包隊更是數不勝數,行業內現有企業之間的競爭就足夠激烈,但由於規模的不同,企業之間競爭的項目或者環節也不同。

研究認為大型上市公司主要競爭於房地產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大型項目的承包,小型企業主要競爭於建築裝飾裝潢等子行業或者大型項目的分包項目等。

Ⅳ 為什麼說建築行業的發展空間大

2018年中國建築業增加值超6.18萬億元

2018年,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61808億元,比上年增長4.50%,增速低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2.10個百分點。

經初步核算,2019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450933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6.3%。2019年上半年,我國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7466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5.5%,增速低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0.8個百分點;建築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6.09%。

2011-2019年H1中國建築業增加值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建築業市場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Ⅵ 2018年建築行業就業前景最好的是哪個專業

建築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一、建築業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依然穩固
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的經濟經過2009年的經濟低谷以後,開始穩健回升,由此帶動了我國建築業的進一步發展。2010年我國建築業的增加值為26451億元,對我國2010年度國民生產總值貢獻率為6.64%。在2010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分行業統計中,建築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為2332億元,增長速度為48.6%,為各行業增長速度之最。在就業方面,截止2010年12月建築業企業平均從業人員累計已經達到4624.27萬人,為我國創造了巨大的就業機會,對我國早日走出經濟危機的重創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以上數據和事實可以看出,建築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依舊穩固。
二、建築行業的產值利潤率增速穩定
自2001年以來我國建築行業產值利潤率增速較為穩定,2010年建築業產值利潤率已經達到3.6%,相對於以往年份同期有了一定的提高,這說明我國建築業經營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隨著建築業技術水平的提高,經營管理的改善,建築業整個行業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改善。
三、行業風險因素仍然存在
2011年世界各國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但是經濟發展的未來趨勢不確定較大,風險因素仍然存在。建築預算師觀察業內各個企業,發現建築行業面臨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國內外經濟波動的風險;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風險;政策限制風險;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的風險;法律風險;世界原材料供應存在不確定性等風險。
四、行業發展的宏觀經濟環境得到持續的改善
據建材行業調查分析:201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497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86481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171005億元,增長9.5%。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2%,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0%。
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快速發展,未來的較長時間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我國建築業正處於較快發展進程之中。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將帶來大量城市房屋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商業設施建設的需求,同時大量工業與能源基地建設、交通設施建設等市場也將保持旺盛的需求。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及建築業各類規劃,我國建築業相關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領域包括:
(1)城鎮化建設 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城鎮化建設將持續較長的時間,並將帶來一個巨大的建築市場。在城鎮化建設的帶動下,房地產、建築業等行業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2013年中國城鎮化率為53.73%,比上年提高1.13個百分點。
(2)房屋建設市場 2013年全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6013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其中,住宅投資58951億元,增長19.4%;辦公樓投資4652億元,增長38.2%;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1945億元,增長28.3%。 全年新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666萬套(戶),基本建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44萬套。2013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及其增長速度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根據《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投資建設 3,600 萬套保障房,年均建設量達到 720 萬套。其中,2011 年開工建設 1,043 萬套,基本建成432 萬套;2012年開工建設 781 萬套,基本建成 601 萬套。2013 年,全國已開工 666 萬套,基本建成 544 萬套。(註:實際為住建部公布的 2013 年 1-11 月份數據)預計 2015年前,我國保障房將新開工約 1,100 萬套、在建總計約 2,000 萬套,我國保障房市場仍將保持較大建設規模。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國發[2013]25 號),2013-2017 年內我國將改造各類棚戶區 1,000 萬戶,包括城市棚戶區、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等。棚戶區的改造也將帶來大量房屋建設需求。 綜上所述,我國房屋建設市場仍保持較快的增長趨勢。
(3)工業與能源建設市場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對工業與能源的產能結構、產能規模的要求逐漸提高。《「十二五」規劃》提出,我國將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推進能源多元清潔發展,優化能源開發布局,加強能源輸送通道建設。綜合能源基地建設、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天然氣設施建設等工程,是我國工業與能源市場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 根據《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至 2015 年末,我國國內一次能源生產能力將達 36.6億噸標准煤,比 2010 年增長 23.23%。我國將加快建設山西、鄂爾多斯盆地、內蒙古東部地區、西南地區、新疆五大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到 2015 年五大基地一次能源生產能力將達到 26.6億噸標准煤,佔全國70%以上。 根據《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工程投資需求達 9,820 億元、減排重點工程投資需求達 8,160 億元、循環經濟重點工程投資需求達 5,680 億元,節能減排建設工程將帶來巨大的建設需求。 根據《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到 2015 年,我國國產天然氣供應能力將達 1,760億立方米左右。「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新建天然氣管道(含支線)4.4萬公里,新增干線管輸能力約 1,500 億立方米/年;新增儲氣庫工作氣量約 220億立方米,總投資811 億元在全國重點建設 24 個儲氣罐。 綜上所述,我國快速增長的工業與能源建設市場,將給建築行業帶來巨大的建設需求。
(4)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市場 根據《「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十二五」時期是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網路完善的關鍵時期,是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時期。「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新增公路通車里程 49.2 萬公里、新增鐵路營業里程 2.9 萬公里、新增民用運輸機場 55 個、新增城市軌道交通營運里程 1,600 公里。 根據《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 年-2030 年》,我國「十二五」國家公路網規劃總規模將達 40.1 萬公里,由普通國道和國家高速公路兩個路網層次構成。普通國道網總規模約 26.5 萬公里,共約 10 萬公里現有公路需要升級改造、0.8 萬公里需要新建。國家高速公路網總計約11.8 萬公里,其中在建 2.2 萬公里、待建約 2.5 萬公里。 根據《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由 2010 年末的 9.1萬公里增至 2015 年末 12 萬公里,其中快速鐵路營業里程由 2010 年末的 2 萬公里增至 2015 年末超過 4 萬公里。 2005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為7.54萬公里,基本建設投資為880.18億元,2013年,鐵路營業里程和基本建設投資分別增長至10.30萬公里、5,327.70億元,較2005年分別提高37.33%、505.30%。
根據《2012-2013 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報告》,2012 年度,我國共有 35個城市在建設軌道交通線路,完成總投資約 2,600 億元。截至 2013 年末,我國累計有 19 個城市建成投運城市軌道線路87 條,運營總里程達 2,539公里;相比2012 年新增 2 個運營城市、16 條運營線路、395 公里運營里程。現階段,我國 有 37 個城市的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獲得了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預計至 2015年末,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達3,000 公里。 綜上所述,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有較大建設規模,公路、機場、鐵路、軌道交通建設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Ⅶ 建築業是否屬於高危行業

高危行業:煤炭生產、非煤礦山開采、建設工程施工、危險品生產與儲存、交通運輸、煙花爆竹生產、冶金、機械製造、武器裝備研製生產與試驗(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包括建築業

閱讀全文

與建築業行業地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