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築工程裂縫防治技術規程》JGJ/T317-2014
去下載吧,免費的。
http://wenku..com/view/a7df7f45a76e58fafab00387.html?re=view
❷ JGJ/T317-2014 建築工程裂縫防治技術規程
JGJ/T 317-2014 建築工程裂縫防治技術規程,現行版本。適用於建築工程裂縫的預防和裂縫的治理。不適用於偶然作用引起裂縫的防治。
❸ 如何控制建築工程中混凝土結構的裂縫
①設計中的「抗」與「放」。在建築設計中應處理好構件中「抗」與「放」專的關系。所謂抗就屬是處於約束狀態下的結構,沒有足夠的變形餘地時,為防止裂縫所採取的有力措施,而所謂放就是結構完全處於自由變形無約束狀態下,有足夠變形餘地時所採取的措施。設計人員應靈活地運用抗放結合、或以抗為主、或以放為主的設計原則來選擇結構方案和使用的材料。
②設計中應盡量避免結構斷面突變帶來的應力集中。如因結構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以時,應充分考慮採用加強措施。
③積極採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在常見的混凝土裂縫中,有相當部分都是由於混凝土收縮而造成的。要解決由於收縮而產生的裂縫,可在混凝土中摻用膨脹劑來補償混凝土的收縮,實踐證明,效果是很好的。
④重視對構造鋼筋的認識。在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應重視對於構造鋼筋的配置,特別是於樓面、牆板等薄壁構件更應注意構造鋼筋的直徑和數量的選擇。
⑤對於大體積混凝土,建議在設計中考慮採用60天齡期混凝土強度值作為設計值,以減少混凝土單方用灰量,並積極採用各類行之有效的混凝土摻合料。
❹ 房屋建築工程:結構裂縫注漿應符合哪些規定
1.施工前,應沿縫清除基面上的油污雜質。
2.淺裂縫應騎縫粘埋注漿嘴,必要時沿縫開鑿「U」形槽並用速凝水泥砂漿封縫。
3.深裂縫應騎縫鑽孔或斜向鑽孔至裂縫深部,孔內安放注漿管或注漿嘴,間距應根據裂縫寬度而定,但每條裂縫至少有一個進漿孔和一個排氣孔。
4.注漿嘴及注漿管應設在裂縫的交叉處、較寬處及貫穿處等部位。對封縫的密封效果應進行檢查。
5.注漿後待縫內漿液固化後,方可拆下注漿嘴並進行封口抹平。
❺ 如何做好建築工程施工裂縫的防治
一、導致建築施工裂縫的因素
1.1 溫度作用產生的裂縫
一般來說,在建築工程施工過程中,頂層的屋面板與牆體是最為頻繁的出現裂縫的地方,然而影響其開裂的主要原因就是溫度。主要是由於溫度作用導致結構出現開裂的大多集中在建築物的頂層以及樓屋面,尤其是建築物的兩端比較常見,縱牆和橫牆都可能出現溫度裂縫,比較長的溫度裂縫可以跨越兩個樓層。在溫度裂縫的形狀中,斜向裂縫是較為常見的,呈現中間寬、兩端細或者一端細、另一端寬;再就是水平發展的溫度裂縫,這種裂縫呈現兩端寬、中間細並且斷續狀發展。因外界環境溫度變化過大,不同的建築材料以及建築物的不同部位在溫度作用下產生不同的變形,變形過程又受到外界的約束,進而造成溫度裂縫的產生。
1.2 收縮作用產生的裂縫
在混凝土凝結硬化過程中,多餘的水分會由表及裡的蒸發出去,在混凝土構件的截面上就會出現溫度差值,使得混凝土構件橫截面出現不均勻的干縮。混凝土由於受到收縮作用進而在內部出現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就會導致裂縫的產生。混凝土塌落度的大小對裂縫的產生有一定的影響,混凝土在具有較大塌落度的情況下,在進行施工振搗過程中就會出現砂漿層以及水泥浮漿層,這兩層含有較多的水泥、收縮性能較強;在混凝土凝結硬化時就會有大量的水分蒸發到空氣中,導致混凝土的體積出現急劇的收縮,因混凝土早期的抗拉強度無法抵抗變形作用,因而導致混凝土裂縫的產生;此外,因基層混凝土的收縮系數小於砂漿層,因而在兩層交接處會出現不均勻的變形,進而導致交接面處產生裂縫。
1.3 沉降作用產生的裂縫
在砌體房屋結構中,由於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會在結構應力較大部位出現沉降裂縫。在多層建築里這種裂縫可能會發展到2層的地方。若建築的地基的承載能力出現突變,沉降裂縫也有可能向建築物的下方發展,嚴重時可能布滿整個建築物。這種裂縫出現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方法不當或者設計失誤;若建築採用樁基礎,當樁基礎依靠靜載試驗對地基承載能力檢測時,因樁基礎施工影響因素較多、檢測的數量也有限,因而很難保證檢測數據的准確性,影響樁基礎的設計與施工,進而導致基礎因沉降作用而產生裂縫。
1.4 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裂縫
在建築物施工過程中,由於施工工藝、操作方法不當等就容易出現施工裂縫,這種裂縫的分布沒有規律可言。造成這種裂縫出現的原因有:管道設置不當、混凝土強度不滿足要求、樓板厚度不夠、混凝土養護條件差、混凝土澆注方法和順序不對、澆注速度過快、混凝土模板過早拆除、施工縫未妥善處理、施工縫設置不合理、鋼筋保護層過大、澆注前鋼筋變形過大、施工現場缺乏有效的管理等。
二、建築工程施工裂縫防治措施
2.1設計過程中預防裂縫的產生
(1)為了避免溫度裂縫的產生,在建築物設計時應當盡量將所有構件都處於保溫層包裹中,這樣就能夠有效減少使用過程中溫度裂縫的產生。
(2)收縮裂縫的產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大,而且混凝土強度越高越容易出現收縮裂縫,因此,在建築物設計中應盡量避免選用高強度混凝土。對於建築物容易出現裂縫的地方,應按照構造要求配置鋼筋。
(3)在建築物設計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非承重性裂縫的產生;對於容易出現裂縫的地方,應盡量使溫度作用與收縮作用同時出現,這樣有助於建築物變形的協調性。如盡量降低建築物的平面體量,牆體和樓面不應當支撐在剛度相差較大的支座上,避免建築物出現局部較大的消弱現象。
2.2 施工過程中預防裂縫的產生
(1)在攪拌混凝土拌制時,首先要保證混凝土強度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基礎上,其次,盡量降低絕對用水量以及水泥的用量。在混凝土中的水泥石凝結硬化時容易出現大量的水分蒸發,降低混凝土拌合時的用水量,就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分蒸發量,進而降低混凝土的收縮。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拌合混凝土的用水量,條件允許時可以添加高效減水劑。
(2)利用有效的安排施工順序,可以降低建築物各構件之間的應力作用,進而避免混凝土早期裂縫的產生。如可以先進行建築物牆板的施工,然後再進行底板的施工,這樣可以避免因底板對牆板的約束而引起牆板出現裂縫。
(3)做好砼的養護工作。有關研究指出,若普通砼是在水中進行養護則可以有效避免收縮裂縫的產生,因此,在砼澆注結束以後,要盡快用草簾等進行覆蓋並進行澆水養護,這樣就能夠降低砼的收縮量,防止砼裂縫的產生,混凝土的養護時間應當不少於14d。
(4)砼澆注、養護過程中所用的模板起到支撐混凝土自重、保證混凝土形狀的作用,因而在砼模板的拆除時間應當依據砼的強度發展過程、養護條件等確定,避免拆模過早而導致荷載裂縫的產生。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在的建築工程施工中,因為受到溫度作用、地基不均勻沉降、混凝土干縮、施工等原因的影響從而導致施工裂縫的產生,故一定要從建築結構的設計以及建築施工兩大個方面實現必要的措施,注重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進而有效預防施工裂縫的出現。
❻ 控制建築工程裂縫需在施工上注意採取哪些措施
這種裂縫的預防措施是:
(1)必須重視和提高嵌縫質量,預制樓板擱置完畢後,應及時進行嵌縫,並根據拼縫的寬窄情況,採用不同的用料和操作方法。一般拚縫的嵌縫操作程序為:清水沖洗板縫,略干後刷水灰比為0. 4~0. 5的純水泥漿,用水灰比約為0. 5的1: 2~1: 2. 5之水泥砂漿灌2~3cm,搗實後再用200號細石混凝土澆搞至離板面1cm,搗實壓平,但不要光,然後進行養護。做面層時,縫內垃圾應認真清洗。嵌縫時留縫深1cm,以增強找平層與預制樓板的粘結力。
板縫澆灌混凝土前,應在板底支模,過窄的板縫應適當放寬,嚴禁出現「瞎縫」。
(2)嚴格控制樓面施工荷載,磚塊等各種材料應分批上料,防止荷載過於集中,必要時,可在磚塊下鋪設模板,擴大和均布承壓面。在用塔吊作垂直運輸上料時,施工荷載往往會超過樓板的使用荷載,因此,必須在樓板下加設臨時支撐,以保證樓板質量和安全生產。
(3)板縫中暗敷電線管時,應將板縫適當放大。板底托起模板,使電線管道包裹於嵌縫砂漿及混凝土中,以確保嵌縫質量。
(4)改進預制樓板側邊的構造,如採用鍵槽形式等,有效地提高嵌縫質量和傳力效果。
(5)如果預制樓板質量較差,剛度不夠,樓板安裝後相鄰板間出現高差,可在面層下做一厚約3cm的細石混凝土找平層,既可使面層厚薄一致,又能增強樓面的整體作用,防止裂縫出現(但應注意復核做找平層後板的強度是否滿足要求)。
(6)安裝預制樓飯時應座漿、擱平、安實。
❼ 建築裂縫常見的問題怎麼處理
措施
1.設置溫度伸縮縫,防止牆體垂直裂縫。建築物總長大於 50m時,應在因溫度變化和材料干縮可能引起應力集中且牆體開裂可能性大的地方設置伸縮縫。對於現澆鋼筋混凝土屋蓋,每隔 15~18m左右就應設混凝土後澆帶一道。
2.合理設置沉降縫。在房屋體形復雜,特別是高度相差較大的部位設置沉降縫,沉降縫應從基礎分開,縫寬不得少於10cm,最好是三縫合一。對已發生的沉降裂縫,當沉降發展較緩慢且有減弱趨勢時,在裂縫穩定後,對牆體修復;當沉降發展較快且有加速趨勢時,立即採取臨時支護措施,減小基礎荷載,加固基礎後修復牆體。利用3 : 7 灰土墊層防止凍脹裂縫。3 ∶7灰土的密度大,含水量小,而且彈性也較好,不容易引起凍脹,所以基礎下的墊層最好選用 3:7灰土墊層。
3.主動預防結構裂縫。對由於荷載較大、砌體截面尺寸較小、承載力不足並已產生裂縫的牆體,可在不損害主體立面的情況下適當加大截面尺寸,以提高其承載能力;對由於荷載過大、砌體強度低,已經產生裂縫的牆體,可採用減輕上層結構自重與使用荷載的方法,或在其頂部砌體內增設鋼筋混凝土梁,承擔上部荷載。
4.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據混凝土強度等級和質量檢驗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確配合比。嚴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選擇級配良好的石子,減小空隙率和砂率以減少收縮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強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混凝土樓板澆築完畢後,表面刮抹應限制到最小程度,並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樓板澆築後,對板面應及時用材料覆蓋、保溫,認真養護,防止強風和烈日曝曬。加強對裂縫樓板的補救。當樓板出現裂縫面積較大時,對樓板進行靜載試驗,檢驗其結構安全性,必要時可在樓板上增做一層鋼筋網片,以提高板的整體性;當出現通長、貫通的危險結構裂縫時,裂縫寬度大於0.3mm的,採用結構膠粘扁鋼加固補強,板縫用灌縫膠高壓灌膠。
樓房建築常見裂縫的種類
樓房建築常見裂縫主要有兩種。一是依據其形狀的不同,可以分為斜裂縫、水平裂縫和豎向裂縫;二是依據出現部位的不同,又可分為牆體裂縫和樓板裂縫。
產生牆體裂縫的原因主要有四種:
一是溫差變形引起牆體裂縫。一般材料均有熱脹冷縮性質,鋼筋混凝土屋面板和牆體材料是兩種性能不同的材料,房屋結構由於周圍溫度變化引起熱脹冷縮變形時,鋼筋混凝土屋蓋、樓蓋、圈樑與鄰接的磚牆伸縮不一,存在著較大的溫度變形,這種變形差的分布是中部小、兩端大,由於變形差必然彼此相互牽制而產生溫度應力,使房屋結構開裂破壞。
二是地基沉降不均勻導致牆體裂縫。樓房地基在平整過程中,一般要經過高挖低填工序。因此,在樓屋建成後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地基沉降。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勻,沉降大的部位與沉降小的部位,發生相對位移,在牆體中產生剪力和拉力,當這種附加內力超過牆體本身的抗拉抗剪強度時,就會產生裂縫,且這些裂縫會隨著地基的不均勻沉降的增大而增大。
三是地基土凍脹和屋面女兒牆漏水凍脹引起牆體裂縫。氣溫降到0℃以下時,地層表面所含水分就開始結冰;而當地基土上層溫度降到0℃以下時,凍脹性土中的水就開始結凍,下部土中的水分在毛細管的作用下,不斷涌進上部,上部土不斷結凍形成冰晶體而膨脹隆起,形成凍脹應力,可高達2 × 1 06M P a。由於地基含水量不同,各地基形成的凍脹應力大小也不一樣,類似地基不均勻沉降,便會引起牆體裂縫。此外,屋面排水不利、滲漏、女兒牆壓頂開裂出現滲漏等也同樣能引起牆體裂縫。四是房屋結構缺陷也可導致牆體裂縫。由於計算結構荷載時有遺漏、構造不合理,造成結構本身不合理會引起牆體裂縫;牆體砌築時灰縫不飽滿、厚度不均勻、組砌方式不符合要求等也能引起牆體裂縫;埋設各種管線穿過牆體,破壞牆體整體性,減少牆體截面面積,削弱牆體承載力,同樣也會產生牆體裂縫。
❽ 建築施工裂縫包括哪些
在建築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主要包括牆體抹灰裂縫、垂直縫、不同材料接合部裂縫以及水平縫等等。
趕快找專業權威機構進行檢查鑒定,
根據鑒定結果提出相應的處理意見
❾ 建築工程溫度裂縫有什麼危害
科學研究與工程實踐業已表明,裂縫的存在是材料本身固有的物理特性,任何結構物的裂縫都是不可避免的,房屋建築工程也是如此。在房屋建築工程裂縫中,按成因可分為兩大類:荷載裂縫和變形裂縫。從查閱相關調查統計資料可以得出,真正由荷載引起的裂縫的幾率約佔20%左右,而變形變化(溫度、收縮、不均勻沉降)或主要由變形變化引起的裂縫(即變形裂縫)卻佔80%以上。在這種變形裂縫中,溫度裂縫又是最常見、最復雜、最難以避免的,這種裂縫通常在房屋建築工程建設中就已出現,隨時間的推移繼續發展,其寬度一般在0.1~2.0mm之間。雖然該種裂縫對房屋建築工程一般無顯著的直接危害,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屋建築的強度、整體性、耐久性、抗震性能和防水性能;同時,也給使用者在感官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影響,甚至引起房屋的使用者與開發者之間的矛盾糾紛或官司。因此,對溫度裂縫進行分析,究其產生的原因,如何採取防範措施、如何進行修復,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和體會結合南方房屋建築的特點和氣候條件,談一談對溫度裂縫的認識。1房屋建築工程中溫度裂縫的特徵及分類溫度裂縫成因比較特殊,因此溫度裂縫往往是頂部較嚴重(陽光直射,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越往下層裂縫程度越輕;房屋長高比越大,裂縫越嚴重;條式房屋的中間單元裂縫輕,兩端部單元裂縫較嚴重。整體上看,房屋向陽面牆體比背陰面牆體裂縫嚴重;房屋內部則內橫牆體裂縫輕,內縱牆體裂縫重。從施工的季節角度看,在南方春秋季施工的房屋裂縫輕,冬季施工裂縫重。根據溫度裂縫的特點從外觀形態上可大致簡單歸納為水平裂縫、斜向裂縫、豎向裂縫;從裂縫的深度上又可劃分為淺表裂縫、縱深裂縫、貫穿裂縫;從肉眼是否可見上,一般以0.05mm為量化界線,又可分為微觀裂縫和宏觀裂縫等。我們重視並須採取措施加以預防或處治的是縱深的、貫穿的宏觀裂縫。2房屋建築工程溫度裂縫經常出現部位2.1水平裂縫:在鋼筋混凝土屋蓋與砌體結構交結處的水平裂縫(包括女兒牆底及屋蓋下的水平裂縫),它常表現為兩端較多而明顯,中間較少且不明顯,特別是外牆尤其如此,在一些無構造柱的磚混結構的舊建築物中嚴重時,可看到山牆與外牆貫通成包角水平縫。2.2斜向裂縫:(1)牆體斜裂縫,多發生在頂層的內外牆,一般位於該層兩端一至二開間內。兩端有窗戶時,裂縫一般通過窗的兩對角,裂縫通常中間寬兩端細。(2)樓板斜裂縫,在頂層鋼筋混凝土樓板上也時有發生,一般位於建築的四個端角板塊上。2.3豎向裂縫:多出現於磚混結構建築物的內外縱牆沿門窗洞口處,及框架結構中填充牆與框架邊柱交接處。3溫度裂縫形成的機理簡析外界溫度變化使組成房屋建築的結構構件產生脹縮變形,當這種變形受到其他構件的約束時,就會在構件內部或相互約束的不同材料構件之間產生應力(主要為拉應力和剪應力),當應力超過構件材料的強度極限時,就產生了溫度裂縫。 在使用兩種不同材料的屋面板與牆體之間,線膨脹系數a差異較大,通常混凝土屋面板的線膨脹系數a1=10×10-6,砌體的線膨脹系數a2=5×10-6。當兩者以相同的溫差升降時.由於線脹系數不同,在接觸面上將產生相對位移,而這位移受到限制,則產生剪應力。由於屋面受到陽光的直射,通常屋面板的溫度總是高於牆體的溫度變化,使得這種剪應力更大。當膨脹產生的應力大於砌體的抗拉強度tmax>ftk時牆體就產生斜向溫度裂縫。當溫度應力超過牆體的抗剪強度tmax>fv時牆體就產生水平溫度裂縫。由於應力集中的原因,就在門窗洞口四角產生豎向及斜向裂縫。而樓板的斜裂縫主要由於縱橫雙向框架梁受熱膨脹產生推力作用於端角樓板上,超過混凝土的抗拉能力,產生了斜裂縫。4房屋建築工程出現溫度裂縫的修復在發現溫度裂縫時,不要急於修復,應觀察到裂縫穩定後,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措施,若發現屋面保溫層末達到熱工要求和節能標准時,首先應重新改做屋面保溫隔熱層,以防止裂縫繼續活動。鑒定裂縫的穩定方法是在裂縫內嵌抹水泥漿或貼玻璃紙,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判斷確定。對裂縫的處理須從建築的美觀、強度、耐久、使用功能等方面並充分考慮到裂縫形成的機理,從根本上加以治理。大致有:4.1裂縫細小,對房屋正常使用影響不大,可暫不處理;4.2裂縫雖細小,但已造成牆面、屋面、樓面的滲水,或對鋼筋混凝土內的鋼筋保護的需要,可採用嵌補密封或壓力灌漿進行處理;4.3對於裂縫較大、較多又貫穿牆體,不僅影響美觀和正常使用,還對房屋的剛度和抗震性能有較大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可在裂縫牆體兩側用4Φ6@200或Φ6@500鋼筋網片,並用Φ6@500的鋼筋穿牆將兩鋼筋網片拉緊固定後,外抹水泥砂漿或噴射混凝土以補強加固。5房屋建築工程中溫度裂縫的預防5.1在設計階段對溫度裂縫的預防措施5.1.1在房屋建築的設計中,除應嚴格依據有關設計規范的規定執行外,還應盡可能縮短建築物溫度伸縮縫的設置間距;頂層端部兩開間的外縱牆與內橫牆相接處、山牆與內縱牆相接處均應設置構造柱,頂層牆體砌築砂漿強度等級也不得低於M7.5;在鋼筋混凝土梁板柱與牆體交接處均應加釘寬200mm的通長鋼絲網(網眼為10×10)以預防溫度裂縫的產生。5.1.2屋面板、外廊板,陽台板等均應在板面全跨雙向配置不小於Φ6@200的構造鋼筋,以抵抗外露室外現澆板的溫度裂縫;對四個端角的屋面板塊尚應增設配筋不小於Φ6@200、長不小於2.5m的放射筋,以防板的斜向裂縫。鋼筋混凝土女兒牆板、檐口板、外露欄板應雙面雙向配筋,上下端頭各配≥2Φ12的溫度抵抗筋,並每隔15~20m設置一道20mm溫度伸縮縫。 5.1.3重視屋面保溫隔熱設計,嚴格滿足建築節能設計標准。淘汰爐渣混凝土保溫層,推廣使用水泥泡沫聚苯乙烯保溫板或聚氨酯保溫板等高效保溫材料。在設計上,可考慮採用雙層屋面,或將屋面綠化成屋頂花園,既有利於防止溫度裂縫,又可改善住宅的保溫、隔熱條件,也達到美化綠化的效果。 5.2在施工階段對溫度裂縫的預防措施5.2.1首先要強調的就是確保施工質量。砂漿配合比要滿足設計強度等級要求,下料要嚴格計量,灰縫要均勻、飽滿;濕磚上牆,噴水養護,嚴禁干磚上牆和碎磚集中使用,減少砌體實際強度與設計強度等級的差距;應嚴格按規范要求控制砌築速度,牆體砌築高度每天不應大於1.5m。5.2.2屋面板澆築安裝完成後,盡快完成保溫隔熱層,切不可拖延時間。保溫隔熱層材料的各項指標要滿足標准要求,特別是含水率和乾重度;鋪築厚度和范圍要到位,並做好防雨防潮措施。5.3此外,建設單位在前期就要注意合理安排好房屋建築的建設時間,盡量避開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施工溫度敏感部位,在交付使用後,應訂立制度做好房屋建築特別是溫度裂縫的易發部位的管理維護,這也是預防工作中的關鍵環節。
❿ 建築工程溫度裂縫有什麼危害
建築工程溫度裂縫的危害:
1、建築工程溫度裂縫會改變混凝土的受力條件,從而有使局部甚至整體結構發生破壞的可能,嚴重影響建築物的質量和運行安全性;
2、溫度裂縫會導致鋼筋的銹蝕。保護層混凝土劈裂,鋼筋與外界接觸,甚至完全露於空氣當中,導致銹蝕速度迅速加快;
3、溫度裂縫會導致建築物防凍能力下降。建築混凝土一旦產生裂縫,水分就會乘虛而入,即使滲入不是很深,但當外界氣溫降到-2°C以下時,水分便會凝結成冰,水分結冰後體積膨脹約9%,導致裂縫邊緣的散裂,而冰融循環一次這種散裂就發生一次,這樣,裂縫將逐漸加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