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量化bim對建築業的價值
BIM技術肯定可以給項目、企業帶來巨大價值。在我們的實施項目案例中,能給施工單位創造了回很多價值:一、答精細化管理能力的提升;二、技術能力的提升;三、協同共享更流暢,提升了管理效率;四、提前應用BIM技術,項目中標率的提升;五、品牌效應的塑造。具體量化的數據很難衡量,沒有一個一般的標准,因為管理工具、信息化工具的應用價值,跟本身的管理效率也有關系。一般情況一下,根據我們實施的項目經驗,可以加快進度10%左右,提高利潤10%左右。
Ⅱ 面對BIM和互聯網+ 建築業大數據怎麼玩兒
日前,國務院頒發《關於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為已身處BIM和「互聯網+」浪潮的建築行業信息化變革提供挑戰和契機。
面對大數據時代的兇猛來襲,對已經身處BIM和「互聯網+」浪潮的建築行業而言,如何處理和用好海量的工程相關數據,是實現信息化變革的最關鍵因素。日前,國務院發布《關於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吹響大數據應用號角。
行業大數據壁壘待破
《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健全創新體系,鼓勵相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推進大數據協同融合創新,加快突破大規模數據倉庫、非關系型資料庫、數據挖掘、數據智能分析、數據可視化等大數據關鍵共性技術,支持企事業單位開展大數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
建築行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建築全生命周期內會產生海量數據。2014年,我國在建項目達60餘萬個,其中房屋新開工面積18億平方米,而每個項目都會涉及建設方、總包方、分包方、材料設備廠商、勞務公司、設計院、監理方、政府部門等,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數據。有公開資料顯示,平均每個建築生命周期大約產生10T級別數據,相當於630萬部《紅樓夢》。
在從事工程項目管理多年的國有建築企業某負責人看來,現階段建築企業還缺乏對信息化的有效應用,無法通過傳統方法管理海量工程數據,從而實現精細化管理。管理的支撐是數據,項目管理的基礎就是工程基礎數據的管理,及時、准確地獲取相關工程數據就是項目管理的核心競爭力。建築行業大數據應用和BIM普及的核心,是基於企業核心數據的積累、存儲和管理。
「現在很多國外公司想進入國內做建築行業信息化,目前國內做得很有規模、很深入的公司也比較少,但很多企業都想借大數據和雲計算這些新技術變革的機會努力做一些創新。」有行業分析師表示。
據分析認為,對於建築行業的大數據挖掘來說,存在天然的行業壁壘。「首先是數據維度比較復雜,簡單來看,既有建築類數據,如建築造價類數據、建築結構類數據、建築施工工藝類數據、建築材料類數據,也有管理類數據;其次是我國的建築法律法規和對專業的要求與國外不一樣,各省市的建築行業法律法規都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建築行業的大數據挖掘成了一個高門檻行業。」他說。
信息增值改變行業「玩兒法」
雖然入門很難,但是大數據對建築行業的改變非常大。《意見》也指出,要充分認識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重要性。
以傳統的工程造價咨詢公司為例,擁有100個造價人員的公司至少會有兩個人專門做詢價,即找材料價格,而一個咨詢師的年成本約30萬元,兩個人就是60萬元。從收集材料廠商數據的成本來看,收集一個廠商的信息,大約一年需要140元,而目前國內的建築材料生產廠商有約79萬家,要把這79萬家的材料信息收集回來,成本是非常高的。
「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努力做的事情就是把這些生產廠商的數據收集回來,結合一系列機器學習、數學建模、自然語言處理、搜索引擎等技術,把信息精細加工以後,提供給用戶。這既可以節省很多人力成本,也可以在做招標、投標和審核時的預算中直接載入做過精加工的數據,方便進行各種調度。」大數據專家付永暉說。
工程造價信息化是行業趨勢,企業資料庫建設就是排頭兵。有業內專家指出,通過BIM可以更好地處理造價管理工作,「多、快、好、省、准、全」地獲取材價數據,構建企業核心資料庫並進行有效管理。「這些都是工程造價行業從業者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以前他們需要通過大量時間與人脈積累,去了解龐雜的產品造價和工程管理信息,而BIM和『互聯網+』能將一切都整合到網上,實現陽光、透明的采購流程,更好地搭建核心材價資料庫、指標資料庫、項目資料庫、供應商資料庫等。」他說。
據介紹,基於互聯網的信息增值服務改變了行業玩法。這種信息化、扁平化、互動化、可視化、精細化的增值服務,延伸了工程項目預決算管理的產業鏈,提升了建築行業的產業鏈價值,呈現出新常態背景下從要素驅動、投資拉動向創新驅動、服務帶動轉變的特徵。
信用建設必須以大數據為支撐
《意見》提出,要運用大數據加強和改進市場監管。建立國家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整合金融、安全生產、質量監管等領域信用信息,實現各地區、各部門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充分發揮行政、司法、金融、社會等領域的綜合監管效能,在招標投標、國有土地出讓、企業上市、勞動用工、環境保護等方面,建立跨部門聯動響應和失信約束機制。
事實上,去年發布的《關於推進建築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已經明確,要探索開展工程建設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建築市場和質量安全行為評價辦法,逐步建立「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建築市場信用環境。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研究、試行開展社會信用評價,引導建設單位等市場各方主體通過市場化運作綜合運用信用評價結果。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曾表示,信用建設必須以大數據為支撐,以大數據為支撐的信用建設手段,對於加強對市場主體的服務和監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到,浙江、湖南、安徽、山東等多地已建立或籌建工程建設信用大數據平台、建築市場資料庫等,並定期發布失信違約「黑名單」。我國建築市場中各方主體普遍存在信用缺失情況,誠信「短板」問題突出。一些企業不按工程建設程序辦事,或違法轉包工程,或關鍵技術崗位人員不到崗履職,或在施工中偷工減料,導致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等。而通過大數據平台動態記錄信息,通過建築市場管理和施工現場監管有效聯動,有助於更好地實現「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管理一條線」。
Ⅲ 對於建築設計和bim的就業選擇,想聽一下前輩們的意見
根據我多年的工作經驗,不乏相當多的非科班出身的人才加入到建築設計行業,如我見過化學專業、計算機專業轉到建築設計行業的。我個人學的也是四年制的非建築學專業,土木或者工民建也算是相關專業了,比什麼化學、計算機更匹配不是?目前建築設計招聘要求建築學專業是因為現在的行業面臨低谷,用人需求不大,所以對用人需求這塊就提高了。所以如果想做建築設計,完全沒問題,只是呢,方案方向比較弱,做深化設計及施工圖則完全沒問題,全看您自己。
如果您對BIM駕輕就熟,我建議您去做BIM相關工作。其一,行業發展大趨勢就是所有的工程最後都會通過BIM去自檢和實現,BIM在國內市場已經初見端倪,那麼如果您更早進入這個領域,則會更有機會獲得個人職業發展的提升。其二,如果您選擇去建築設計行業,您基本從零做起,學制圖,學規范、學標准,要學的還有很多。即便您會BIM,但目前會BIM的在設計院屬於下游專業,有點類似於以前做效果圖的,也可以理解為繪圖員的角色,那麼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什麼好處呢?與其這樣,倒不如去干BIM的「雞頭」,不要干設計的」鳳尾「其三,目前大環境下,房地產市場已經大不如前,建築設計一天比一天難干,設計收費也一天比一天低,建築設計還能延續多久未知,建築師已經足夠飽和,您的加入只不過是多了一個分粥的和尚罷了。而如果您選擇去干BIM,由於目前會BIM的仍然屬於稀缺型人才,所以,在一定時期內,穩定性及收入是可以保證的。
Ⅳ BIM和建築工業產業之間的關系
採用BIM技術可以比較容易實現模塊化設計和構件的零件化、標准化,在建築工業化中的應用有天然的優勢。建築工業化的管理要求,與BIM技術所擅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不謀而合。工業化住宅建設過程中也有對BIM技術的實際需求,如住宅設計過程中的空間優化、減少錯漏碰缺、深化設計需求、施工過程的優化和模擬、項目建設中的成本控制等。
Ⅳ Bim技術的發展對建築行業學生就業有何影響
自己看看視頻就行了,軟體的東西都不難
Ⅵ 為什麼需要BIM,建築業面臨著什麼問題
首先,BIM不是軟體。BIM有三層含義,主要是後面這個M。1、Modeling--建模,是一個動態過程,就是專說,BIM首先是基於建築屬生命周期的,這個過程分成若干階段,每個階段都要建立一個以上的模型,用來描述和指導整個建築物的建設過程。2、Model--模型,就是建模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的模型以及最後總的模型,這叫做BIM模型。3、Management--管理,實際上就是對這上面所說的建模的過程以及結果--模型等對象的管理。BIM當然需要軟體才能實現,所涉及到的軟體可以分成很多類,從規劃開始直到建築物生命結束,可以分成很多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會有至少一種專業軟體,如BIM建模軟體,BIM機電分析軟體,BIM綜合碰撞檢查軟體,BIM造價分析軟體,日照分析軟體,結構分析軟體,MEP等等。需要根據你的應用需求來決定合適的BIM軟體,
Ⅶ bim到底給建築業帶來了哪些變革
按照來引領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變革自,不同於二維制圖,模型信息的發展將會引領一個時代的變化,在制圖來說。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做到主導的地位。但是這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推動才能實現。現階段還在摸索之中。REVIT暫時應用於方案階段還是不錯的選擇。
Ⅷ BIM建築信息化模型對業主有什麼好處
BIM技術,對甲方來說,可以實現工程項目的利益最大化,物業運維期,遠遠大於建設期,物業運維給甲方所帶來的價值,甚至大於工程建設投資收益。BIM技術,基於設計、招標、建造、竣工、運維的全流程應用,在建設期,採用BIM技術,提高了工程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減少了投資建造風險。在物業運維期,充分挖掘竣工模型的物業運維的價值,比如智能化小區,智能家居管理、智能化安防系統。
Ⅸ BIM技術對建築業帶來哪些影響
BIM帶來了建築行業的信息化,信息化的發展推動了建築行業的發展,對於整個建築設計、施工、運維都有很多影響,這裡面涉及的影響比較多,不能一一說,我給你舉點例子:施工階段,對於復雜的節點可以先做模型施工,討論出好的施工方案、工藝,這樣可以減少返工等。望採納!
Ⅹ 建築業的bim有發展嗎
我國建築業正在面臨變革,而BIM技術在變革的發展中被認為將起到關鍵性作用。在信息化回時代,信息技術與建築業的答深度結合使得建築業的信息化必然發生改變,而BIM技術正是建築設計、施工、管理等實現信息化的實踐手段。我國對BIM技術在建築業的應用和推廣十分重視,目前這項技術的應用范圍、深度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成效顯著,並成為建築領域實現創新、轉型升級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