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築企業三大體系認證需要不需要
建築企業三大體系認證是需要的,建築企業三大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關於「三合一」認證一年一度的認證機構的審核,企業應當准備的資料大體有:
一、管理體系的變更情況:
1、公司資質;
2、認證范圍、產品、場所;
3、適用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4、方針、目標、組織結構。
5、關鍵崗位人員的變化情況;
二、體系的運行情況:
1、質量方針、目標完成情況;
2、過程式控制制情況和建築質量情況;
3、重要環境因素和重大危險源控制情況,管理方案實施情況和效果的驗證情況;
4、年度培訓計劃和培訓實施情況;
5、年度設備維修計劃和設備維修實施情況,設備日常維護情況;
6、對進入工地的建築材料的監視和測量設備的檢定校準情況;
7、采購控制情況、材料的運輸、儲存和交付的情況;
8、內外部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信息溝通情況;
9、材料標識、環境標識、安全標識情況,包括現場准備;
10、應急准備和響應情況,包括應急預案的演練和效果的驗證情況;
三、測量分析和改進情況:
1、顧客滿意度調查情況;
2、內部審核,不合格報告的糾正和糾正措施實施情況和效果的驗證;
3、過程和產品的監視測量情況,包括采購材料的驗證、中間產品的檢驗、成品的檢驗;
4、年度的第三方檢測報告,包括產品的第三方檢測報告,環境因素和危險源的官方檢測報告;
5、年度合規性評價報告,環境守法證明,職業健康安全守法證明;
6、如有增添的新項目,其環評報告、安評報告、三同時驗收報告;
7、不合格情況的控制情況;
8、數據分析情況;
9、持續改進,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實施的情況。
四、資料准備,包括《文件清單》、《記錄清單》、《法律法規清單》內審、管理評審等。
Ⅱ 建築業三級資質雙體系建設資料
三級資質標准
企業資產企業資產:
凈資產 800 萬元以上。
企業主要人員:
(1)建築工程、回機電工程專業答注冊建造師合計不少於 5 人,其中建築工程專業注冊建造師不少於 4 人。
(2)技術負責人具有 5 年以上從事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且具有結構專業中級以上職稱或建築工程專業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建築工程相關專業中級以上職稱人員不少於 6 人,且結構、給排水、電氣等專業齊全。
(3)持有崗位證書的施工現場管理人員不少於 15人,且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機械員、造價員、勞務員等人員齊全。
(4)經考核或培訓合格的中級工以上技術工人不少於 30 人。
(5)技術負責人(或注冊建造師)主持完成過本類別資質二級以上標准要求的工程業績不少於 2 項。
Ⅲ 建築行業分哪幾種體系
古代世界的建築因著文化背景的不同,曾經有過大約七個獨立體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斷,或流傳不廣,成就和影響也就相對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亞、古代印度和古代美洲建築等,只有中國建築、歐洲建築、伊斯蘭建築被認為是世界三大建築體系,又以中國建築和歐洲建築延續時代最長,流域最廣,成就也就更為輝煌。
Ⅳ 建築業「三體系認證」是什麼
「三體系認證」是,質量(QMS)、環境(EMS)、職業健康安全(OHSAS)。
三個管理體系一般採用專以下三個標准:《屬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要求》、《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
建築施工企業同樣可以享受ISO14000的成果。在當前形勢下,按ISO14000建立EMS,對建築業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樹立「綠色企業」形象,擴大CIS成果,增加無形資產;幫助企業樹立永續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促使企業節約資源,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促進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加快科技進步;規范程序,強化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整體水平;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社會界面;可見,建築施工也應該研究和關注ISO14000標准,甚至考慮建立環境管理體系,這不只是解決施工企業的現場文明施工問題,而且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和經濟效益。
Ⅳ 怎樣簡述建築業建立體系
建築工程企業財務預警體系的構建:
(一)財務預警指標設定
同一個企業在不同的時期,其財務風險的發生特點也是不一樣的,根據建設建築工程施工企業所處的經營情況、行業和規模,應當以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指標為基礎,並且以發展能力和運轉能力為補充。同時,突出現金流量指標,這裡面又包括了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已獲利息倍數三個償債能力指標;總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等幾個指標;經營活動流出量比率、經營活動流入量、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三個指標;凈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收益率、總資產酬勞率幾個指標。此外,應該結合建築行業的特點和性質,的增設應收賬款占總資產以及應收賬款增長率這兩項的經濟管理指標。
(二)預警指標標准值的選擇
在確定現金流量預警指標、企業發展能力、運營能力和償債能力等指標的時候,建築工程企業依據國家發布的建築工程企業的財務指標中的較差值、降低值、平均值、良好值、優秀值,來作為預警標准值。對於其他相關的指標,應該根據建築工程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此外,對於預警指標的制定,還可以根據建築工程企業近幾年的財務實際值進行參考,可以與行業內的其他企業相比較,最後再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測算。
計算實際值的時候注意,建築工程企業預警指標的實際值計算方式是根據企業財務報告的數據來進行計算。
(三)分析判斷警度
為了更加准確的判斷建築工程企業財務風險所處的級別,可以把財務風險預警卻分為三個區域,安全區、預警區和危機區。此外,根據管理需求,可以設定安全區指標值,如果預警指標值位於行業較低值和行業平均值之間,那麼就說明有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危機區則指的是施工企業財務指標值低於行業較低值,表明發生財務危機的可能性非常的大。企業在判斷相關財務能力指標的預警警度時,只根據對比,並且對照相應的預警區間就可以。
(四)製作一份預警分析報告
企業財務部門撰寫財務預警分析報告,能夠為建築工程企業的決策提供依據和資料,根據建築工程施工企業的預警分析,再結合企業其他相關部門收集的信息,就可以製作一份預警分析報告。預警報告至少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對預警指標的對比分析進行表述、對預警指標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對預警指標進行判斷。最後還要對建築工程可能造成的風險提出應對的措施。
(五)加強建築工程企業融資管理
建築工程企業應當加強融資的制約與管理,要規范融資行為,制約融資帶來的風險。其次,要遵守國家的法律和法規,以及企業內部的制約規范。然後,要從整體效益出發,遵循合理、科學、可行的原則,加強融資的預算制約和決策管理,最後,還要合理的配置企業整體信用資源,加強金融機構戰略合作,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資金成本。
(六)加強建築工程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
建築工程企業在編制固定資產投資預算之前,對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與評價,並且進行集體決策之後,再編入固定資產投資預算。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決策失誤。建築工企業應該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預算,預防進行預算沒有安排的固定資產投資,防控擅自超預算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另外,建築工程企業固定資產采購過程還是透明、公平、公開的,在采購的時候,采購部門還應該充分了解、掌握供應商的情況,實際采購價格和招標結果是一致的。
建築工程企業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還應該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及時的確認固定資產的建造成本,對於還沒有辦理竣工手續,但是已經達到可使用狀態的固定資產,應該及時的轉為固定資產核算。
Ⅵ 如何完善建築企業管理體系
以「法人管項目+項目經理責任制」作為項目管理體系的主幹。「法人管項目」的內涵,首先是必須確立企業法人在項目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其次是企業通過建立並有效運行項目管理體系,對項目實施有效管理,包括:對項目投標進行有效管理,確保項目經營質量;組織進行項目管理策劃,通過「標本分離」,合理確定項目目標;對各個項目管理過程及其結果實施有效監控。第三,企業要通過考核和評價不斷改進項目管理過程和項目管理體系。第四,企業應通過獎罰建立有利於項目管理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創造有利於項目管理的企業環境和業務平台。
項目經理責任制指的是企業制定的、以項目經理為責任主體,確保項目管理目標實現的責任制度。項目經理責任制是項目管理的基本制度,是評價項目經理績效的依據。項目經理責任制的核心是項目經理應承擔實現項目管理目標的責任。
法人管項目+項目經理責任制的運行機制,能夠實現企業對項目的管控,解決「企業的項目」這樣一個本不應成為問題的問題,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項目實施的風險。同時,又能夠較好地調動項目經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項目的經營目標。
以ISO9000族標準的原則和理念指導企業項目管理體系的建設。ISO9000族是一套建立在以全員、全企業、全過程為特點的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上的國際標准,它的四個核心標准ISO9000、ISO9001、ISO9004和ISO19011分別從不同角度對企業以及其他各種類型組織的管理活動的質量提出規范性要求。
作為建築企業管理活動的核心內容——工程項目管理,以ISO9000族為標准建立和規范其管理體系的標准自然完全可行。工程項目中同質量有關的各項管理本就是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只需從項目管理的角度進行重新組合,再整合質量管理體系中未涉及的其他領域同項目管理有關的管理事項即可。具體來說,ISO9000族標准中關於質量管理的八項原則和十二項基礎,應在項目管理中借鑒和落實;對「管理體系」術語的表述和對管理體系組成內容的概括,同樣應當應用於項目管理體系;對質量管理體系提出「要求」的過程,幾乎也是項目管理的過程和應滿足的要求;檢查和評價質量管理體系符合性、有效性的「審核」方法,也可以應用於確保項目管理體系「符合」及「有效」的檢查、評價。ISO9000族對「手冊」的定義是「規定組織管理體系的文件」,企業的《項目管理手冊》即應以此思路進行改造或調整。
以系列化、流程化、信息化、表單化改造現有的項目管理制度。ISO10006《項目管理中的質量指南》指出:「項目管理包括,在一個連續的過程中為達到項目目標,對項目所有方面所進行的規劃、組織、監測和控制。」這一系列內容,都應該有文件進行描述。構成管理體系的要素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對這些要素的文件化描述以及對其進行管理控制的制度如果缺少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功能,管理體系就無法真正有效地構成。這也正是一些企業編制的項目管理成套制度難於落實的重要原因。ISO9000:2005提出,「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體系來看待、理解和管理,有助於組織提高實現目標的有效性和效率。」
因此,企業在建立項目管理體系時,所編制的成套文件必須形成系列,即項目管理的全部文件應體現出是在一個閉環的體系中,文件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並具有相互制約、相互支持的作用。例如,企業應明確同企業經營方針保持一致的項目管理方針,體現企業宗旨與追求;在管理方針的框架內確定可測量的目標,以實現方針,目標應體現持續改進;企業應制定創造項目產品過程的程序文件和項目管理過程的程序文件,這些程序文件應提出貫徹管理方針、落實管理目標的具體管理措施。上述文件若是相互脫節的,它們就只是孤立的制度匯編,而不是「體系的描述」,孤立的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將會受到多方掣肘,最終下場就是不了了之,成為空文。
流程化和表單化的目的是確保文件的可操作性,確保文件的落實。流程化即以流程管理的思路和方式表述有關的制度文件,流程管理是一種以規范化地構造端到端的卓越業務流程為中心,以持續提高組織業務績效為目的的系統化方法,這是一種系統化、持續的、不斷提升的方法。流程管理強調認真進行職責的分工細化,強化部門業務搭接、交叉工作的協調,明確分工、強化職責,努力做到項項有責任部門,事事有人負責,層層得到落實。流程化的文件程序描繪出一項工作完成的路徑,這就確保了公司和項目部、項目部內部各崗位職責的層層到位,避免越位、缺位、錯位現象,健全各級次制度、落實責任、明確目標。表單化要求將文字描述性的制度化程序轉化為該程序執行者工作中所填寫的表單,表單內容填寫完整,便意味著工作的完成。流程化和表單化能很好的解決管理活動中的「5W1H」(Why:為什麼;What:做什麼;Who:誰來做;When:何時做;Where:何地做;How:如何做)問題,使工作有條不紊,井井有序。
Ⅶ 建築企業的基本標准體系
A/B/C/D
Ⅷ 建築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是什麼
質量管理體系不管什麼行業執行標准都是一樣的: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標准,但是從今年11月份起建築行業推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時候必須同時執行:《工程建設施工企業質量管理規范》(GB/T 50430-2007)。
Ⅸ 建築業三體系認證是什麼
建築企業三大體系認證年審准備材料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關於「三合一」認證一年一度的認證機構的審核,企業應當准備的資料大體有:
一、管理體系的變更情況:
1、公司資質;
2、認證范圍、產品、場所;
3、適用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4、方針、目標、組織結構。
5、關鍵崗位人員的變化情況;
二、體系的運行情況:
1、質量方針、目標完成情況;
2、過程式控制制情況和建築質量情況;
3、重要環境因素和重大危險源控制情況,管理方案實施情況和效果的驗證情況;
4、年度培訓計劃和培訓實施情況;
5、年度設備維修計劃和設備維修實施情況,設備日常維護情況;
6、對進入工地的建築材料的監視和測量設備的檢定校準情況;
7、采購控制情況、材料的運輸、儲存和交付的情況;
8、內外部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信息溝通情況;
9、材料標識、環境標識、安全標識情況,包括現場准備;
10、應急准備和響應情況,包括應急預案的演練和效果的驗證情況;
三、測量分析和改進情況:
1、顧客滿意度調查情況;
2、內部審核,不合格報告的糾正和糾正措施實施情況和效果的驗證;
3、過程和產品的監視測量情況,包括采購材料的驗證、中間產品的檢驗、成品的檢驗;
4、年度的第三方檢測報告,包括產品的第三方檢測報告,環境因素和危險源的官方檢測報告;
5、年度合規性評價報告,環境守法證明,職業健康安全守法證明;
6、如有增添的新項目,其環評報告、安評報告、三同時驗收報告;
7、不合格情況的控制情況;
8、數據分析情況;
9、持續改進,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實施的情況。
四、資料准備,包括《文件清單》、《記錄清單》、《法律法規清單》內審、管理評審等。
Ⅹ 建築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包括內容有哪些
一、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內容:
2008版的構成:ISO9001,ISO9004(大同小異,但有區別)國家標準的2008版本:GB/T19001-2008/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內容有:前言 引言 1.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4.質量管理體系5.管理職責6.資源管理7.產品實現8.測量分析和改進 共8個要素,每個要素還有具體的要求和分解的要素。 這些就是規定的標准,也是做質量體系的參照范圍,當然,你也可以根據企業的情況而定,需要什麼性質的文件,法律法規其他的要求等。
二、建築企業質量管理體系
任何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都是上述內容。只是根據企業是否有設計環節、或者是僅有服務環節、生產製造環節加服務環節、還是所有的環節(設計+生產+服務)都有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