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築行業在中國含金量最高的證書有哪些
國家統考證書,含金量都不低。注冊類工程師,執業資格證等
Ⅱ 建築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現在的建築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的 ,年齡稍大的建築工人 而未來的建築行業發展 就需要我們去鋪設 首先要求我們要敬業,有熟練的技術,肯吃苦,能堅持,國家在倡導工匠精神,如果每一個建築業農民工,都有做匠人的意識,在建築行業,精益求精,必定會成長為新時代倍受歡迎的建築工人,我們 還是要發揚傳幫帶的優良傳統,師傅帶徒弟,經驗豐富的老把式帶剛剛涉足行業的年輕人,這樣有利於迅速尋找挖掘人材,因材施教,迅速成就人才。這樣我們的建築行業才會蓬勃發展!
Ⅲ 全國建築企業資質在哪個網站上能查詢的到啊
建築企業資質查詢方法如下:
在住建部-人事大廳-單位資質查詢,可以查詢工程監理企業資質
Ⅳ 工程找找找,可以查詢全國建築業企業資質,有人用過嗎
如何查詢建築企業資質,首先我們要知道查詢時需要准備哪些資料:1、我們需要查詢那類企業資質,例如:監理、工程勘察、設計等資質查詢。2、主要查詢的那類,例如:監理-建設部監理-工程監理綜合資質-(有沒等級之分、有沒地區限制等等)查詢資料收集好之後需進行企業資質查詢,那麼一般的查詢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魯班建業通》(收集建築行業信息平台,查詢建築行業的信息在這個平台能查到,包括建築人員資質)。2、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一般的企業資質可以查詢到的,不過想要知道更多的內容還得尋找其他途徑企業不良信息、招投標信息等等)。3、一些第三方平台(APP之類的)。
Ⅳ 2017年全國建築行業有多少人
2017年底,全社會就業人員總數77640萬人,其中,建築業從業人數5536.9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52.36萬人,增長6.80%。建築業從業人數佔全社會就業人員總數的7.13%,比上年提高0. 45個百分點,佔比再創新高。建築業在吸納農村轉移人口就業、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繼續發揮顯著作用。
Ⅵ 全國建築業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有多少
1.新型模板和腳手架技術; 2.鋼結構技術; 3.安裝工程應用技術; 4.建築節能和環保應用技術; 5.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 6.高性能混凝土技術; 7.高效鋼筋和預應力技術; 8.建築防水新技術; 9.建築企業管理信息化技術; 10.施工過程檢測...
Ⅶ 建築業的權威中國建築業500強
中國建築業500強之廣州建築
關鍵字:中國建築業 500強 廣州建築 中國建築業500強
廣州市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一直視產品質量為生命,以品牌、標准、信譽、服務和效益為重點,努力做到以一流的品質鑄造一流的品牌。
在2010年廣州市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光榮入選中國建築業500強。
這是中國建築施工企業聯合會連續第六次對中國建築業進行全面,科學、獨立的企業實力發展調查研究宣傳發布工作。今年我們對超過12,000家利潤總額在3000萬元至90億元之間的中國大陸建築施工、勘察設計、工程監理等中國建築企業進行了數據採集研究,根據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資信等級、社會貢獻、業主滿意度等指標對候選企業進行排名,並對部分候選企業進行實地拜訪,從中遴選出500家中國建築業500強企業。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這當年的八路軍軍歌,是抗日老戰士對過去那個偉大年代的贊頌,是他們壯心不已的激情流淌,更是對中國後來人的赤誠呼喚。
今天,我們面對的,不是戰爭的硝煙,而是現代化建設的艱巨任務;不是外敵的入侵,而是世界上以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激烈的角逐。廣州市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建築集團」)踏著風雲際會的市場經濟大潮,背負著羊城人民的希望,以兼容並蓄的強勢精神,以創品牌作為搶占建築市場的「制高點」,風雨兼程60年,創造了人間建築奇跡,細細品位,撼人心魄!
歲月如歌,壯志如山。
讓使命敲希望的鍾啊,多少期待在心中!在實現羊城復興的征程上,廣州建築集團跨越了一個花甲。人們在為她慶祝60大壽之時,幾代建築人都不約而同地在回望昨天,觸摸今天,看好明天!
剛解放不久的廣州,百廢待興,廣州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前身——廣州市政府建築工程局應運而生,擔綱城市建設大梁。其胸懷大局,始於足下,不辱使命,負重前行
一個企業從誕生、發展到壯大騰飛的真實軌跡,只有細心去體味,方能覺出其「內驅力」是何等重要!
廣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838年的禁煙毒運動,1843年的洪秀全反清活動,1891年的康有為維新變法,1910年的黃花崗起義……這些如火如荼的壯舉都發生在廣州,直到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因為戰亂,羊城被破壞得「遍體鱗傷」,羊城人民瞪大眼睛,期盼建設者為他們的城市「療傷」和「強筋壯骨」。擔此重任的廣州市政府建築工程局不辱使命,像康有為、孫中山等先輩那樣,弘揚英雄氣概,甩開膀子日夜戰斗在城建崗位上,全力投入到住宅樓宇、車站廠房、路橋修築、河涌整治等「造城」工程。他們先後修復了海珠橋、廣州火車站,新建了華僑大廈、廣州珠江水泥廠、廣州鋼鐵廠、廣州造紙廠、廣州石化廠、廣州重型機械廠,修築市區道路、鋪設自來水管。上世紀50年代初,為了使羊城那破爛不堪的模樣發生變化,讓市民有一個相對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該局1800多號工程人員幾乎都是吃住在工地,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拉著廣州城建這駕「馬車」飛馳向前……
到上世紀60年代初,當揚眉吐氣的廣州人走在筆直的街道上、穿行於樓宇間、盪漾在碧波湖畔、閑散於舒適公園、路橋暢達城區南北,都會為羊城短時間內發生的深刻變化而倍感幸福,也都打內心深處對擔綱城市建設重任的城建人表示敬佩。
聳立於海珠廣場的一座解放軍英雄塑像,就是廣州城建人為紀念廣州解放10周年精心雕塑的最具典型的代表作。市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這里,一睹為快,人們在紛紛向解放廣州城的英雄鞠躬的同時,對城建者及雕塑者的敬仰之情也油然而生。
當時為廣州標志性建築、高達32層、位於環市路的白雲賓館,見證了廣州自解放後短期內建築發生的顯著變化。許多市民好奇地來到賓館,乘坐電梯,攀上樓頂一覽羊城新貌,體驗高層建築之神奇偉岸。
當第一爐鋼在火花四濺的簇擁下,從廣州珠江鋼鐵廠運出時,人們為廣州也能生產鋼鐵而歡騰……
雕塑、賓館、廠房、道路、橋梁……這些建築作品都出自廣州工程局員工之手,是他們締造了「廣州之夢」,是他們加速了羊城的變遷,是他們高擎人民利益旗幟攻難克堅,為廣州日後的迅速崛起鋪設了廣闊的坦途!
突破,順應時代新要求,確立發展新理念,廣州建築集團有限公司把使命高高舉過頭頂,用超前的智慧托起一座座建築精品,為裝扮美麗羊城標注了一個個可喜的「!」
1996年,貫徹《公司法》,成立廣州市建築集團有限公司;2008年,廣州市市政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工程總承包集團有限公司成建制劃入廣州市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合並重組為新的廣州市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建築人敢為人先、勇於闖關,屢屢在重要的歷史節點,抓住機遇、與時俱進、激發活力、積聚實力,為企業多次飛躍發展插上了翅膀:率先在廣東省由「行政局」向「經濟實體」轉換;率先實行「百元產值工資含量」包干,率先在省內招標投標施工項目中成功中標;率先成為全國施工管理體制綜合改革試點的50家企業之一;率先進入施工項目代建市場。
被中國建築業界稱之為廣東「建築航母」的廣州建築集團,屬下企業155家,總資產達160億元,年營業收入超200億元。持有各類施工資質165項。她是廣州市惟一具有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大型綜合性建築企業,同時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總承包、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建築裝修裝飾工程專業承包、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等多項一級資質以及房地產開發、隧道工程施工、對外工程承包等資質,現擁有廣東省廣州建築重點工程研究開發中心、總承包集團、市政集團和機施公司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建築科學研究院、設計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機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經濟管理人員4000多人,參與建築施工的隊伍達10萬之多,號稱10萬建設大軍。其業務范圍涉及工程施工、機電安裝、市政隧道、建築裝飾、建機生產、建材供應、科學研究、業主代建、房地產開發、建築設計、境外經營、大專教育、物業管理等多個領域。60年間,廣州建築集團多次獲得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稱號,中國工程建設社會信用AAA級單位等榮譽稱號,成為建築業優質服務的品牌和廣州經濟的新名片!該集團先後涌現出40多位全國、省部、市級的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人類文明的源泉來自創造的智慧,由此引發出崇高性、獨特性兼備的創新目標。廣州建築集團本著「建廣廈千萬,留美景人間」的建築理念,朝著做大做強的目標挺進,將智慧融入一座座建築物體中,憑此托起了竣工總面積6000多萬平方米的高樓大廈及精品工程,相當於新造了近6座解放初期的廣州城。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廣州建築集團也因工程精品迭出而著稱,被人們譽為「廣東之最」、「中華之最」。集團繼白天鵝賓館榮獲1984年度國家質量金質獎後,花園酒店等17項工程榮獲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榮譽———「魯班獎」,是廣東省獲得該獎項最多的建築企業。19項工程獲得中國市政金杯示範獎,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琶洲展館等6項工程獲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17項獲國家工程質量優質獎,廣州白天鵝賓館入選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精品工程」,200多項獲廣東省優質樣板工程獎……
中信廣場、廣州新體育館、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廣州大學城等一大批現代化標志性建築的建成,標志著廣州市建築集團已發展成為技術力量雄厚,市場競爭力強勁的大型現代化企業。
60年,集團榮譽與成就疊加的一個花甲。她先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廣東省科技進步獎3項,全國市政行業市政工程科學技術獎1項,廣州市科技進步獎8項,累計取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52項,國家級施工工法8項,省級施工工法100多項,每年都有30多項科技成果通過廣東省建設廳、廣州市科技局組織的科技鑒定。由集團主編的國家工程建設行業標准6項、參編的國家工程建設行業標准、地方標准20多項。在2010年廣州建築光榮入選中國建築業500強。
人們步入羊城街頭,視覺總會被一幢幢彷彿帶有靈性的建築物所吸引……
這里,每一座建築物,都凝聚著一代代廣州建築人這支精銳之師的夢想;
這里,每一座建築物,都裝進了一代代廣州建築人創新的智慧;
這里,每一座建築物,都在敘說著一代代廣州建築人為之付出的動人心弦的故事,似一幅幅活靈活現的畫卷展示在世人面前……
Ⅷ 中國建築業的獎項都有哪些
魯班獎
「魯班獎」全稱為「建築工程魯班獎」。1987年由中國建築業聯合會設立,1993年移交中國建築業協會。主要目的是為了鼓勵建築施工企業加強管理,搞好工程質量,爭創一流工程,推動我國工程質量水平普遍提高。目前,這項標志著中國建築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由建設部、中國建築業協會頒發。
1996年7月,根據建設部「兩獎合一」的決定,將1981年政府設立並組織實施的「國家優質工程獎」與「建築工程魯班獎」合並,獎名定為「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每年評選一次,獎勵數額為每年45個。
「魯班獎」有嚴格的評選辦法和申報、評審程序,並有嚴格的評審紀律。評審由評審委員會負責,協會只負責受理申報、組織初審和工程復查,不幹預評選工作。評委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地區的專家組成,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定。
「魯班獎」公布後,建設部、中國建築業協會將向獲獎單位授予「魯班獎」金像和榮譽證書,對主要參建單位頒發獎狀並通報表彰。獲獎企業被允許在獲獎工程上鑲嵌統一的榮譽標志。為記錄這一榮譽,中國建築業協會還會把「魯班獎」編輯成冊,將其載入建築史冊。
詹天佑獎
1999年設立的「詹天佑獎」全稱為「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是中國土木工程設立的最大獎項。該獎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發展基金會聯合設立,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動土木工程建設領域的科技創新活動,促進土木工程建設的科技進步,進一步激勵土木工程界的科技與創新意識。因此,該獎又被稱為建築業的「科技創新工程獎」。
「詹天佑獎」之所以出台於世紀之交,是因為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要求建築事業必須依靠不斷進步和創新進行變革,從而加快當代建築業科技創新體系的建
立和健全。
首屆「詹天佑獎」頒發於新中國建國五十周年之際,共有橋梁、隧道、房建、鐵路、公路、港口、市政等21項工程獲此殊榮,囊括了86個參建的設計、施工、科研單位。「詹天佑獎」公布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發展基金將向獲獎單位頒發「詹天佑獎」金像和獎牌、榮譽證書。
梁思成獎
「梁思成建築獎」是由中國建築學會主辦、國際建築師協會(UnionInternational des Architectes)支持、面向世界授予建築師和建築學者的國際獎項。
梁思成建築獎以激勵建築師和建築學者的創新精神,繁榮建築創作,提高建築設計、理論研究和建築教育水平為宗旨。該獎項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中國建築學會於2000年創立並設立梁思成建築獎專項獎勵基金,以表彰、獎勵在建築界做出重大成績和卓越貢獻的傑出建築師、建築理論家和建築教育家。從2014年起,梁思成建築獎由中國建築學會獨立主辦。
從2016年開始,梁思成建築獎在世界范圍內展開評選活動,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設獲獎者兩名。獲獎者將獲得中國建築學會頒發的獲獎證書和獎牌,並獎勵每人10萬元人民幣。
梁思成建築獎的候選人應致力於促進建築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對建築文化的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其建築設計代表作品能得到國際建築界的普遍認可並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其建築學術成就,對建築學研究和建築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梁思成建築獎的產生,採取專家提名與提名委員會提名推薦相結合的方式,由提名委員會投票確定候選人名單,然後由評選委員會進行評選。在評選結束後一個月內在中國建築學會網站和相關媒體上公布獲獎名單。
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
「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是建設系統以社會力量辦獎形式設立的建設行業科學技術獎。設獎機構為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承辦機構為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決策機構為建設行業有關單位組成的獎勵委員會。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四個等級。
設立「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的目的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創新,提升我國建設行業的綜合技術水平。根據國家《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的推薦范圍為:城鄉規劃、村鎮規劃、工程建設、城市建設、村鎮建設、建築業、住宅房地產業、勘察設計咨詢業、市政公用事業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方法、新材料、計算機軟體等建設科技成果;引進、消化、吸收、開發、應用國外先進技術與產品;為行業服務的標准、規范、科技信息、科技檔案等科技基礎性成果;與決策科學化、管理現代化相關的軟科學研究成果;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推廣應用並取得顯著效益的科技成果;採用新技術、新成果完成的有示範作用的項目等。
獲獎項目公布後,由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頒發獎狀、證書和獎金。
綠色建築創新獎
綠色建築創新獎證書「綠色建築創新獎」由建設部設立,由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負責實施,日常管理由建設部科學技術司負責。設立該獎的目的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建設事業可持續發展,加快推進中國綠色建築及其技術的健康發展。綠色建築獎設立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三個等級,每兩年評選一次。
綠色建築獎的獎勵對象為在推進建設事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中,對發展綠色建築有突出示範作用的工程和有積極作用的技術與產品,以及做出重要貢獻的組織和人員。「綠色建築創新獎」分工程類項目獎和技術與產品類項目獎。工程類項目獎包括綠色建築創新綜合獎項目、智能建築創新專項獎項目和節能建築創新專項獎項目;技術與產品類項目獎是指應用於綠色建築工程中具有重大創新、效果突出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
項目獲獎後,建設部將以行文形式公布獲獎項目,並向獲獎單位頒發《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證書。
中國建築工程裝飾獎
全國建築裝飾行業最高榮譽獎「中國建築工程裝飾獎」(以下簡稱「裝飾獎」),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主辦。獎項名稱原為「全國建築工程裝飾獎」,後改為「中國建築工程裝飾獎」。「裝飾獎」每二年評比表彰一次。「裝飾獎」包括公共建築裝飾類、公共建築裝飾設計類、建築幕牆類。
中國鋼結構金獎
「中國鋼結構金獎」是根據國務院原行業糾風辦公室批準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評比達標保留項目的通知》文件要求設立的,是2017年3月國家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公布的最新一期《全國評比達標表彰保留項目目錄》的保留項目;代表我國鋼結構工程質量先進水平。
「中國鋼結構金獎」的主辦單位為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周期為兩年一屆,每屆獲獎工程數量不超過200項;獲獎單位、個人為獲獎工程的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和主要參建單位及有關單位項目負責人等。
全國建設工程優秀項目管理成果
自2006年開始,由中國建築業協會工程項目管理委員會組織開展全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成果的發布和評價活動。該項活動每年發布和評價一屆。全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成果評價,旨在表揚在工程項目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項目和項目管理團隊。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成果由中國建築業協會工程項目管理委員會嚴格按照標准和程序進行評價認定。成果發布是成果評價和交流展示的重要方式,經評價認定的全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成果是全國建設工程領域項目管理的最高成果。
中國建築業協會負責全國建設工程優秀項目管理成果評價的組織工作。每年評價發布一次。建設工程優秀項目管理成果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鼓勵獎。一等獎成果數量原則上不超過當年審查合格項目總數的25%;二等獎成果數量原則上不超過當年審查合格項目總數的30%;三等獎成果數量原則上不超過當年審查合格項目總數的40%,鼓勵獎為5%左右。
工程項目管理和工程總承包獎
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和中國工程咨詢協會主辦,自2002年起開展的表彰優秀工程項目管理和優秀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活動。獎項包括:工程項目管理優秀獎、工程總承包金鑰匙獎、工程總承包銀鑰匙獎、工程總承包優秀獎。「項目評獎表彰」工作每兩年開展一次。
Ⅸ 2018年全國建築業企業營業收入有多少家如何查詢
中國2017年各地區國有建築業企業收入情況統計 中國2017年各地區國有建築業企業收入情況統計,中國各地區國有建築業企業收入情況統計,單位萬元,地區..
Ⅹ 建設部第五批確定的全國建築業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共多少項
110項目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