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築工程質量控制點為什麼分等級
你說的來應該是砌體施工質量控自製等級,在磚混結構設計圖中常見。這個是GB50203-2002《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
。
表3.0.10
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
項目
施工質量控制等級
A
B
C
現場質
量管理
A制度健全,並嚴格執行;非施工方質量監督人員經常到現場,或現場設有常駐代表;
施工方有在崗專業技術管理人員,人員齊全,並持證上崗
B制度基本健全,並能執行;
C間斷地到現場進行質量控制;
A施工方有在崗專業技術管理人員,並持證上崗
B有制度;非施工方質量監督人員很少作現場質量控制;
C施工方有在崗專業技術管理人員
砂漿、混HE砂漿拌
合方式
機械拌合;配合比計量控制嚴格
機械拌合;配合比計量控制一般
機械或人工拌合;配合比計量控制較差
砌築工人
中級工以上,其中高級工不少於20%
高、中級工不少於70%
初級工以上
凝土強度
試塊按規定製作,強度滿足驗收規定,離散性小
試塊按規定製作,強度滿足驗收規定,離散性較小
試塊強度滿足驗收規定,離散性大
❷ 建築工程質量控制的目的和意義
二、建設工程質量控制中的法律風險防範
合同質量控制
《建築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建築工程監理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的技術標准、設計文件和建築工程承包合同,對承包單位在施工質量、建設工期和建設資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設單位實施監督。工程監理人員認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約定的,有權要求建築施工企業改正。工程監理人員發現工程設計不符合建築工程質量標准或者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的,應當報告建設單位要求設計單位改正。」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約定,對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進行檢驗,檢驗應當有書面記錄和專人簽字;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由此可知,工程質量不僅應當滿足法律、行政法規、設計文件等要求,還應當滿足合同要求。因此,建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發承包合同中約定工程質量標准,從合同上控制工程質量。
排查掛靠經營等借用資質行為
工程掛靠、借用資質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在掛靠經營過程中,往往是沒有施工資質或低等級資質的施工單位借用高等級施工單位的資質。既然實際施工人是不具有施工資質或低等級資質的施工單位,則他們在施工質量控制方面發生質量風險的概率往往更高,比如方法因素風險、人為因素風險、機械設備風險等。因此,為了更有效地控制工程質量問題,建設單位首先應進行掛靠經營等借用資質行為的排查,將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等級資質的施工單位。
委託專業監理機構進行質量把控
由於建設工程的專業性極強,沒有專業知識的人員無法駕馭工程的生產建設,因此,建設單位應當委託具備專業知識的監理機構和監理人員對工程質量實施全程監督管理,做到未經監理工程師簽字不得使用、不予認可、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不得付款,切實防範工程質量風險。
建立健全工程質量責任體系
工程質量管控需要工程各參與主體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因此,建立起約束工程各參與主體的質量責任體系尤為重要。
1
首先,建設單位應做到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和技術要求,依法選定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並就重要設備、材料的采購實施公開招投標等。
2
其次,勘察、設計單位應按照工程項目建設強制性標准進行勘察、設計,並對勘察、設計質量負責。同時,設計單位應就其設計圖紙向施工單位作出詳細說明,便於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組織設計。
3
再者,施工單位必須依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准進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不得偷工減料,發現設計文件和圖紙有差錯的,應當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並對其施工質量負責,履行工程保修責任。
同時,工程監理單位應當盡職盡責,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強制性標准,以及建設單位的要求進行施工過程監督管理,對施工質量不合格的地方及時提出整改意見,未經驗收不得同意施工單位進入下一道工序。
❸ 建築工程質量控制的三個階段是哪三個
建築工程質量控制的三個階段如下:
1、施工准備階段質量控制;
2、施工階段質量控制;
3、竣工驗收階段質量控制。
相關拓展: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目標:
1、工作質量控制目標:
工作質量是指參與項目建設全過程人員,為保證項目建設質量所表現的工作水平和完善程度。該項質量控制目標可分解為:管理工作質量、政治工作質量、技術工作質量和後勤工作質量等四項。
2、工序質量控制目標:
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是通過一道道工序來完成的。
每道工序的質量,必須具有滿足下道工序相應要求的質量標准,工序質量必然決定產品質量。
工程質量控制目標可分解為:人員、材料、機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環境等五項。
3、產品質量控制目標:
工程產品質量是指工程項目滿足相關標准規定或合同約定的要求,包括在使用功能、安全及其耐久性能、環境保護等方面所有明顯和隱含的能力的特性總和。
工程產品質量控制目標可分解為:適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經濟性和與環境協調性等六項。
❹ 建築工程質量控制的要點包括哪些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領導者的素質,操作人員的理論、技術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違紀違章等。施工時首先要考慮到對人的因素的控制,因為人是施工過程的主體,工程質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參加工程項目施工的工程技術幹部、操作人員、服務人員共同作用,他們是形成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
首先,應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施工人員應當樹中五大觀念即質量第一的觀念、預控為主的觀念、為用戶服務的觀念、用數據說話的觀念以及社會效益、企業效益(質量、成本、工期相結合)綜合效益觀念。
其次,是人的素質。領導層、技術人員素質高。決策能力就強,就有較強的質量規劃、目標管理、施工組織和技術指導、質量檢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術措施得力,工程質量就高。操作人員應有精湛的技術技能、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嚴格執行質量標准和操作規程的法制觀念;服務人員應做好技術和生活服務,以出色的工作質量,間接地保征工程質量。提高人的素質,可以依靠質量教育、精神和物質激勵的有機結合,也可以靠培訓和優選,進行崗位技術練兵。
二、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質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標准。所以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影響材料質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點有:
1)優選采購人員,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質量鑒定水平、挑選那些有一定專業知識。忠於事業的人擔任該項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優選供貨廠家。
3)合理組織材料供應,確保止常施工。
4)加強材料的檢查驗收,嚴把質量關。
5)抓好材料的現場管理,並做好合理使用。
6)搞好材料的試驗、檢驗工作。據統計資料,建築工程中材料費用占總投資的70%或更多,正因為這樣,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後。為謀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術規范要求的品種、規格、技術參數等采購相關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購人員素質低下,對其原材料的質量不進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從中收取回扣和好處費。還有的企業沒有完善的管理機制和約束機制,無法杜絕不合格的假冒、偽劣產品及原材料進入工程施工中,給工程留下質量隱患。
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為材料的檢驗提供了科學的方法。國家在有關施工技術規范中對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實際施工中只要我們嚴格執行,就能確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質量。
三、方法因素
施工過程中的方法包含整個建設周期內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檢測手段、施工組織設計等。施工方案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控制能引順利實現。往往由於施工方案考慮不周而拖延進度,影響質量,增加投資。為此,制定和審核施工方案時,必須結合工程實際,從技術、管理、工藝、組織、操作、經濟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力求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於提高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
四、機械設備
施工階段必須綜合考慮施工現場條件、建築結構形式、施工工藝和方法、建築技術經濟等合理選擇機械的類型和件能參數,合理使用機械設備,正確地操作。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並加強對施工機械的維修、保養、管理。
五、環境因素
影響工程質量的環境因素較多,有工程地質、水文、氣象、噪音、通風、振動、照明、污染等。環境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具有復雜而多變的特點,如氣象條件就變化萬千,溫度、濕度、大風、暴雨、酷暑、嚴寒都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後一工序的環境,前一分項、分部工程也就是後一分項、分部工程的環境。因此,根據工程特點和具體條件,應對影響質量的環境因素,採取有效的措施嚴加控制。
此外,冬雨期、炎熱季節、風季施工時,還應針對工程的特點,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業等,擬定季節性保證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質量受到凍害、乾裂、沖刷等的危害。同時,要不斷改善施工現場的環境,盡可能減少施工所產生的危害對環境的污染,健全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實行文明施工。
通過科技進步,全面質量管理,提高質量控制水平。國家建設部《技術政策》中指出:「要樹立建築產品觀念,各個環節中要重視建築最終產品的質量和功能的改進,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產品和施工工藝的更新換代」。這里闡明了新技術、新工藝和質量的關系。為了工程質量,應重視新技術、新工藝的先進性、適用性。在施工的全過程中,要建立符合技術要求的工藝流程質量標准、操作規程,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不斷改進和提高施工技術和工藝水平。確保工程質量。建立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責任制,各分部、分項工程均要全面實行到位管理,施工隊伍要根據自身情況和工程特點及質量通病,確定質量目標和攻關內容。制定具體的質量保證計劃和攻關措施。明確實施內容、方法和效果。在實施質量計劃和攻關措施中加強質量檢查,其結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結論、經驗,並轉化成今後保證質量的「標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質保措施;發現的問題則作為以後質量管理的預控目標。
「百年大計,質量策一」。工程施工項目管理中,我們要站在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工程質量的重大意義,堅持「以質取勝」的經營戰略,科學管理,規范施工,以此推動企業拓寬市場,贏得市場,謀求更大發展。
❺ 建築工程質量控制點及預防措施
二、建設工程質量控制中的法律風險防範
合同質量控制
《建築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建築工程監理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的技術標准、設計文件和建築工程承包合同,對承包單位在施工質量、建設工期和建設資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設單位實施監督。工程監理人員認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約定的,有權要求建築施工企業改正。工程監理人員發現工程設計不符合建築工程質量標准或者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的,應當報告建設單位要求設計單位改正。」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約定,對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進行檢驗,檢驗應當有書面記錄和專人簽字;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由此可知,工程質量不僅應當滿足法律、行政法規、設計文件等要求,還應當滿足合同要求。因此,建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發承包合同中約定工程質量標准,從合同上控制工程質量。
排查掛靠經營等借用資質行為
工程掛靠、借用資質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在掛靠經營過程中,往往是沒有施工資質或低等級資質的施工單位借用高等級施工單位的資質。既然實際施工人是不具有施工資質或低等級資質的施工單位,則他們在施工質量控制方面發生質量風險的概率往往更高,比如方法因素風險、人為因素風險、機械設備風險等。因此,為了更有效地控制工程質量問題,建設單位首先應進行掛靠經營等借用資質行為的排查,將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等級資質的施工單位。
委託專業監理機構進行質量把控
由於建設工程的專業性極強,沒有專業知識的人員無法駕馭工程的生產建設,因此,建設單位應當委託具備專業知識的監理機構和監理人員對工程質量實施全程監督管理,做到未經監理工程師簽字不得使用、不予認可、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不得付款,切實防範工程質量風險。
建立健全工程質量責任體系
工程質量管控需要工程各參與主體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因此,建立起約束工程各參與主體的質量責任體系尤為重要。
1
首先,建設單位應做到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和技術要求,依法選定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並就重要設備、材料的采購實施公開招投標等。
2
其次,勘察、設計單位應按照工程項目建設強制性標准進行勘察、設計,並對勘察、設計質量負責。同時,設計單位應就其設計圖紙向施工單位作出詳細說明,便於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組織設計。
3
再者,施工單位必須依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准進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不得偷工減料,發現設計文件和圖紙有差錯的,應當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並對其施工質量負責,履行工程保修責任。
同時,工程監理單位應當盡職盡責,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強制性標准,以及建設單位的要求進行施工過程監督管理,對施工質量不合格的地方及時提出整改意見,未經驗收不得同意施工單位進入下一道工序。
❻ 建築工程質量控制的分類有哪些
二、建設工程質量控制中的法律風險防範
合同質量控制
《建築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建築工程監理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的技術標准、設計文件和建築工程承包合同,對承包單位在施工質量、建設工期和建設資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設單位實施監督。工程監理人員認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約定的,有權要求建築施工企業改正。工程監理人員發現工程設計不符合建築工程質量標准或者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的,應當報告建設單位要求設計單位改正。」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約定,對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進行檢驗,檢驗應當有書面記錄和專人簽字;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由此可知,工程質量不僅應當滿足法律、行政法規、設計文件等要求,還應當滿足合同要求。因此,建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發承包合同中約定工程質量標准,從合同上控制工程質量。
排查掛靠經營等借用資質行為
工程掛靠、借用資質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在掛靠經營過程中,往往是沒有施工資質或低等級資質的施工單位借用高等級施工單位的資質。既然實際施工人是不具有施工資質或低等級資質的施工單位,則他們在施工質量控制方面發生質量風險的概率往往更高,比如方法因素風險、人為因素風險、機械設備風險等。因此,為了更有效地控制工程質量問題,建設單位首先應進行掛靠經營等借用資質行為的排查,將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等級資質的施工單位。
委託專業監理機構進行質量把控
由於建設工程的專業性極強,沒有專業知識的人員無法駕馭工程的生產建設,因此,建設單位應當委託具備專業知識的監理機構和監理人員對工程質量實施全程監督管理,做到未經監理工程師簽字不得使用、不予認可、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不得付款,切實防範工程質量風險。
建立健全工程質量責任體系
工程質量管控需要工程各參與主體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因此,建立起約束工程各參與主體的質量責任體系尤為重要。
1
首先,建設單位應做到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和技術要求,依法選定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並就重要設備、材料的采購實施公開招投標等。
2
其次,勘察、設計單位應按照工程項目建設強制性標准進行勘察、設計,並對勘察、設計質量負責。同時,設計單位應就其設計圖紙向施工單位作出詳細說明,便於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組織設計。
3
再者,施工單位必須依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准進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不得偷工減料,發現設計文件和圖紙有差錯的,應當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並對其施工質量負責,履行工程保修責任。
同時,工程監理單位應當盡職盡責,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強制性標准,以及建設單位的要求進行施工過程監督管理,對施工質量不合格的地方及時提出整改意見,未經驗收不得同意施工單位進入下一道工序。
❼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有哪些主要內容
3
基本規定
3.0.1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應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准,全的質量管理體系、施工質量檢驗制度和綜合施工質量水平評定考核制度。施工現場質理管理可按本標准附錄a
的要求進行檢查記錄。
3.0.2
建築工程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施工質量控制:
1.建築工程採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築構配件、器具和設備應進行現場驗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關產品,應按各專業工程質量驗收規范規定進行復驗,並應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檢查認可。2.各工序應按施工技術標准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後,應進行檢查。3.相關專業工種之間,應進行交接檢驗,並形成記錄。未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檢查認可,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3.0.3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應按下列要求進行驗收:
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應符合本標准和相關專業驗收規范的規定。2.建築工程施工應符合工程勘察、設計文件的要求。3.參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各方人員應具備規定的資格。4.工程質量的驗收均應在施工單位自行檢查評定的基礎上進行。5.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應由施工單位通知有關單位進行驗收,並應形成驗收文件。6.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應按規定進行見證取樣檢測。7.檢驗批的質量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8.對涉及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應進行抽樣檢測。9.承擔見證取樣檢測及有關結構安全檢測的單位應具有相應資質。10.工程的觀感質量應由驗收人員通過現場檢查,並應共同確認。
3.0.4
檢驗批的質量檢驗,應根據檢驗項目的特點在下列抽樣方案中進行選擇:
1.計量、計數或計量-計數等抽樣方案。2.一次、二次或多次抽樣方案。3.根據生產連續性和生產控制穩定性情況,尚可採用調整型抽樣方案。4.對重要的檢驗項目當可採用簡易快速的檢驗方法時,可選用全數檢驗方案。5.經實踐檢驗有效的抽樣方案。
3.0.5
在制定檢驗批的抽樣方案時,對生產方風險(或錯判概率α)和使用方風險(或漏判概率β)可按下列規定採取:
1.主控項目:對應於合格質量水平的α和β均不宜超過5%。2.一般項目:對應於合格質量水平的α不宜超過5%,β不宜超過10%。
❽ 如何在建築施工中進行質量控制
一.建築工程質來量控制應該自按工程質量形成過程,包括全過程各階段的質量控制,主要是:
1).決策階段的質量控制;
2).工程勘察設計階段的質量控制;
3).工程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二.政府的工程質量控制。政府屬於監控主體,它主要是以法律法規為依據,通過抓工程報建、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施工許可、材料和設備准用、工程質量監督、重大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等主要環節進行的。
1).工程監理單位的質量控制。工程監理單位屬於監控主體,它主要是受建設單位的委託,代表建設單位對工程實施全過程進行的質量監督和控制,包括勘察設計階段質量控制、施工階段質量控制,以滿足建設單位對工程質量的要求。
2).勘察設計單位的質量控制。勘察設計單位屬於自控主體,它是以法律、法規及合同為依據,對勘察設計的整個過程進行控制,包括工作程序、工作進度、費用及成果文件所包含的功能和使用價值,以滿足建設單位對勘察設計質量的要求。
3).施工單位的質量控制。施工單位屬於自控主體,它是以工程合同、設計圖紙和技術規范為依據,對施工准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驗收交付階段等施工全過程的工作質量和工程質量進行的控制,以達到合同文件規定的質量要求。
❾ 建築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是什麼
建築工程質量控制資料工程質量評價、評估、評優的重要資料,是證明質量控制過程、結果符合相關要求的法定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
1、圖紙會審、設計變更、工程洽商記錄、
2、工程定位測量、放線記錄
3、原材料出廠合格證書及進場檢(試)驗報告
4、施工試驗報告及見證檢測報告
5、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6、施工記錄
7、預制構件、預拌混凝土合格證
8、地基基礎、主體結構檢驗及抽樣檢測資料
9、檢驗批、分項、分部(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10、質量事故報告及調查處理記錄
11、新材料、新工藝施工記錄
❿ 如何加強對建築工程的質量控制
建築施工;質量控制1 前言 工程質量控制包括採取的作業技術和管理活動。在施工階段推行以動態控制為主,事前控制為輔的管理方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導、事中檢查、事後驗收三個環節。做好事前預控,從預控角度主動發現問題,對重點部位、關鍵工序進行動態控制。建築工程的質量問題對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2 建築施工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 由於建築工程是一種特殊產品,它的特性表現在產品的適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與環境的協調性。建築產品體積龐大,施工周期長,所用材料品種繁雜,在施工過程中,受到環境、氣候、人員素質、文化修養、職業道德、施工工藝、技術措施、工程造價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難免出現不同程度的缺陷,使得產品質量大大打折扣。如有的開發商為了追求更大的利潤,把工程讓給沒有資質證書、標價低的承包商承包,又沒有派有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管理,結果昧著良心建成一個黑心工程,如:泉州溫陵二期工程,有的梁鋼筋有斷裂,地基下陷,外牆瓷磚掉落,像這樣的危房誰敢居住呢?購房者倒霉吧!這種狀況時有發生,面對這些現象該如何在施工中加強質量控制? 加強事前質量控制 事前質量預控就是要求預先進行周密的質量計劃,包括質量策劃、管理體系、崗位設置,把各項質量職能活動,包括作業技術和管理活動建立在有充分能力、條件保證和運行機制的基礎上。對於建築工程項目,尤其施工階段的質量預控,就是通過施工質量計劃或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項目管理實施規劃的制定過程,運用目標管理的手段,實施工程質量事前預控,或稱為質量的計劃預控。 事前質量預控必須充分發揮組織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整體優勢,把長期形成的先進技術、管理方法和經驗智慧,創造性地應用於工程項目。 事前質量預控要求針對質量控制對象的控制目標、活動條件、影響因素進行周密分析,找出薄落環節,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對策。 人員:對工程各項參與者進行審查:監理工程師應該是懂經濟、懂技術、懂管理、懂法律,並且還要有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的綜合性技術人才。因此在資格審查時必須嚴格,做到持證上崗。施工隊伍的思想素質、技術素質及身體素質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為此,在審查時發現有不合格者,堅決不能上崗。 材料:對工程所需的材料進行檢查、半成品的質量進行檢查和控制。首先在人員、設備、組織管理、檢測程序等各個環節上加強管理,明確對材料的質量要求和技術標准。針對鋼筋、水泥等材料的進貨多源頭、多渠道,需對進場的每批鋼筋、水泥做到雙控(即要有質保書、合格證,還要有材料復試報告),未經檢驗的材料不允許用於工程,質量達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時清退出場,將鋼筋焊接半成品的質量檢查作為檢查工作的重點。採用目測和檢測相結合,首先從外觀上對軸線位移、彎折角度、裂縫凹坑等進行檢查,然後隨機抽取焊接試件進行試驗,合格後方可進行驗收。對於工程使用最普通、工程量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質量要求保證水泥、砂、石、水、外加劑等均滿足質量要求,有試驗報告的前提下,再審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確,校對各種計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確、齊全;澆築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如有哪道工序不符合規范、標准要求,立即組織整改、進行有效管理。 設備:對工程設備進行審查:永久性生產設備的采購,應通過質量管理人員的認可,並且要經過驗收後才可進場。重要的施工機械設備應定期提供機械性能檢測報告,經質量管理人員認可後方可使用。 施工方法:對施工方法進行審查: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經審核後即作為施工依據。[來源: 隱蔽工程:嚴格把好隱蔽工程的驗收簽字關,發現質量隱患及時提出整改。在進行隱蔽工程的簽字驗收時,首先要求各施工班組自檢合格,再由公司專職質檢員核定等級並簽字,並填好驗收表遞交監理。然後由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等進行驗收。現場檢查復核原材料,保證材料齊全,各層標高、軸線也要層層檢查,嚴格驗收。要求施工質檢員簽字不能只流於形式,要真正去檢查驗收,再由監理方檢查。監理方發現問題及時以書面通知或返工完的,還要在進行復檢,嚴格檢查把關,確保工程質量。 3.2 完善事中控制 質檢員驗收時要檢查工程是否按圖紙、規范、標准進行施工。在質量控制中要改靜態管理為動態控制。包括:工序的質量控制:一方面,每道工序開始前及施工過程中都要對影響工序質量的條件或因素進行控制。如:要保證有足夠的勞動力去參加工作,以防由於疲勞而出現怠工現象等。另一方面,每道工序完成後要運用一定的檢測手段對其進行檢測,確保其能夠達到預定的質量標准;質量控制點的設置及工程質量的預控:其目的是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抓住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對施工中重要部位和薄弱環節事先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以便對其進行預先控制,並在施工過程中作為重點嚴格控制;施工過程的質量檢查:質量管理人員主要採用的檢查方法有目測法、儀測法、實驗檢驗法等。在施工過程中,應重點進行以下方面的檢查:首先是施工操作質量檢查,對違章操作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應及時糾正。其次是工序質量的交接檢查,指前道工序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第三是隱蔽工程的檢查與驗收:這一部分是防止質量隱患和事故的關鍵。 質量控制點設置的原則是根據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質量特性值對整個工程質量的影響程度來確定。為此,在設置質量控制點時,首先要對施工的工程對象進行全面分析、比較,以明確質量控制點:然後進一步分析所設置的質量控制點在施工中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或造成質量隱患的原因,針對隱患的原因,相應地提出對策措施予以預防。由此可見,設置質量控制點,是對工程質量進行預控的有力措施。總之,無論是操作、材料、機械設備、施工順序、技術參數、自然條件、工程環境等,均可作為質量控制點來設置,主要是視其對質量特徵影響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 例如在某些工序或操作中,則應以物的狀態作為控制的重點。如加工精度與施工機具有關;計量不準與計量設備、儀表有關;危險源與失穩、傾覆、腐蝕、毒氣、振動、沖擊、火花、爆炸等有關, 也與立體交叉、多工種密集作業場所有關等。也就是說,根據不同工序的特點,有的應以控制機具設備為重點,有的應以防止失穩、傾覆、過熱、腐蝕等危險源為重點,有的則應以作業場所作為控制的重點。 3.3 注意事後驗收 注意事後驗收目的是使不合格的工序或產品不流入後道工序、不流入市場。事後質量控制的認為就對質量活動結果進行評價、認定;對工序質量偏差進行糾正;對不合格產品進行整改和處理,具體體現在施工質量驗收各個環節的控制方面。 當分項、分部工程或單項工程施工完畢後,我們及時按相應的施工質量標准和方法,對所完工的工程質量進行驗收。質量控制中最後的補救措施是事後驗收。通過事後驗收對施工中存在的質量缺陷或重大質量隱患,及時停工整改,第一時間報監理及建設單位。並配合有關單位及時提出解決的方案,將問題處理。從而達到既保證工程質量又是不影響工程進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結語 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控制是一項全面、全過程和全員參與的質量控制,是貫徹執行建設工程質量法規和強制性標准,正確配置施工生產管理要素和採用科學管理的方法,才能實現工程項目預期的使用功能和質量標准。堅持質量第一、以人為核心、預防為主的原則,堅持質量標準的原則,堅持科學、公正、守法的職業道德規范原則。參考《建設工程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