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劇場建築設計

劇場建築設計

發布時間:2020-11-27 06:54:44

A. 百度我想問你心呢歌劇院的建築設計者是誰

悉尼歌劇院建築設計者為: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松


悉尼歌劇院的故事,開始於一個叫尤金·古森斯(Eugene Goossens)的著名音樂家,他是悉尼音樂學院的院長。建造一個能夠表演大型戲劇作品的劇院,以取代當時規模太小的悉尼市政廳的夢想最早始於1940年,但是當時澳大利亞的母親國大英帝國正在飽受著戰火的洗禮,這一夢想一直等到二戰勝利機會才終於到來。

尤金·古森斯(Eugene Goossens)院長堅持不懈地游說政府的努力在1954年取得了成功,新南威爾士州總理約瑟夫·卡希爾(Joseph Cahill)支持了這一提案,而且建議不僅建造交響音樂廳,還要增加專門用於表演歌劇劇院。盡管卡希爾曾想將其建得離位於CBD西北方的溫耶德火車站(Wynyard railway station, Sydney)更近一點,但古森斯卻堅持將歌劇院建在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上,也許藝術家更注重這魅力無比的海灣,本身就是大自然的樂章,事實也這樣證明了藝術家的直覺,今天的悉尼歌劇院若沒有海面上的倒影,那麼他的設計帶給人們的美感將大打折扣了。

卡希爾設立獎金5000大元,於1955年9月13日向全世界發起了歌劇院的設計競賽。並給於參賽作品這樣的規定:建築必須擁有一個能容下3000人的大廳和一個能容下1200人的小廳,兩個廳都有不同的用途,包括歌劇、交響樂、合唱音樂會、芭蕾舞演出、大規模的會議、講座和其他演講。不但如此,卡希爾還邀請了四位著名的專家組成評選委員會,成員包括:英厄姆·阿什沃思(Ingham Ashworth)、科布登·帕克斯(Cobden Parkes)、萊斯利·馬丁爵士(Leslie Martin)和埃羅·沙里寧(EeroSaarinen)。

故事的主人公約翰·烏特松(Juon Utzon)在一年以後才姍姍出場,這位37歲名不見經傳的,甚至是半路出家的丹麥家居設計師約翰·烏特松(Juon Utzon),在和家人旅行途中偶然看到了澳洲政府向海外徵集悉尼歌劇院設計方案的廣告。他對遠在天邊的悉尼城根本一無所知,但是他從小生活在海濱漁村的生活經歷,和與兩個來自澳大利亞的姑娘對悉尼的描述中獲取靈感,與其說是完成了一個建築的設計方案,倒不如說是隨手畫了幾張潦草的速寫。甚至當他寄出自己的設計方案時,他都沒有料到,又一個「安徒生式的童話」將要在南半球上演。

約翰·烏特松(Juon Utzon)的草圖與來自32個國家的另外232件參賽作品一起構成了評審委員會的繁重作業,那些出自正規建築設計公司的方案製作得相當精緻和完整,於是於情於理這個丹麥小子的塗鴉被第一個扔進了垃圾筒,無人問津。

就在故事本該向著正常方向發展的時候,出妖訛子了,故事中的另一個主要人物又一次姍姍來遲了,他就是評審委員會里的最後一個評委芬蘭籍美國人——著名的建築師埃羅·沙里寧(EeroSaarinen,1910-1961),當他加入到評審工作之後不僅不對遲到數日感到抱歉,還要堅持重新開始工作,把之前評委們已經一致否定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再一遍。這一折騰不要緊,這位不靠普的大師一眼就相中了約翰·烏特松(Juon Utzon)潦草的圖畫。看到這個方案後他欣喜若狂,並力排眾議,不遺餘力地在評委間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游說工作,最終確立了其優勝地位。

1957年1月29日,悉尼N·S·W藝術館大廳里記者雲集,評委會庄嚴宣布:約翰·烏特松的方案擊敗所有232個競爭對手,獲得第一名。設計方案一經公布,人們都為其獨具匠心的構思和超俗脫群的設計而贊嘆不已,據後來事態的發展看,大多數人也就是個隨聲附和。

歌劇院原址上的麥格理堡壘電車廠,於1958年開始被拆除,歌劇院建造的前期准備工作也於1959年3月份開始了。這個工程計劃共有三個階段:階段一(1959年–1963年)建造建築的基礎矮牆;階段二(1963年–1967年)建造外部的「殼」結構;階段三(1967年–1973年)內部的設計和裝潢。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趕緊跟設計者聯系要圖紙吧,所有的人都不曾料到大麻煩才剛剛開始。當中標6個月後烏特松本人才知道自己的作品獲選:「圖紙?什麼圖紙?我還沒有圖紙?」——澳大利亞人基本瘋了。

烏特松趕緊託人去找丹麥著名結構工程師艾拉普(Ove Arup),拜託這位貨真價實的建築大師幫助他實現這個設計,並開始在丹麥所製作悉尼歌劇院的木製模型,這個模型和後來的最終建築造型有不小的差別,當時它採用的是更為奔放的拋物線屋頂設計,但關鍵在於木頭模型好做,巨大的水泥真傢伙建造難度實在是太大了,設計在後來的建造過程中被反復修改。

第一個大麻煩是烏特松拒絕了多支柱承重頂板和輕鋼結構的建議,而堅持使用水泥澆築的工藝,結構設計就此停滯,甚至結構工程師艾拉普(Ove Arup)決定不接這玩命的活了。此時烏特松的才華又一次得到展現,當他一籌莫展地坐在廚房裡看著妻子切橘子的時候,他突然發現彎曲的橘子皮一個一個都站在案板上。他抱著橘子皮跑到艾拉普(Ove Arup)面前興奮不已,所有的結構工程師頓開茅塞,此後水泥預製件開始在建築業興起。1958年3月,烏松和艾拉普(Ove Arup)第二次次拜訪了悉尼的時候,他們聯合發表了名為紅皮書的悉尼歌劇院初步設計方案。

高興了沒幾天第二個大麻煩接踵而來,既然是構建預制建築,那麼各構件的標准化精度就是一個難以攻克的問題,要知道當時的計算機還沒在建築領域廣泛使用,尤其是建築如此巨大的球形屋頂,多次拼合,機構工程師無法准確計算出每一塊屋頂的弧度與分割,這樣就不能天衣無縫地組合在一起。從1957年到1963年,在最後找到一個經濟上可以接受的解決辦法之前,設計隊伍反復嘗試了12種不同的建造「殼」的方法(包括拋物線結構,圓形肋骨和橢圓體)。後來團隊中的某個人建議將所有球形房頂,在同一個巨大的同心圓上切割出來。該辦法可以使用一個共同的模具澆注出不同長度的圓拱,然後將若干有著相似長度的圓拱段放在一起形成一個球形的剖面。究竟誰是這個解決辦法的發明者至今都是爭論的話題。

深化設計後的歌劇院變成了一個暖壺,內外被分成了壺膽和壺罩的關系,這是建築史上思想的一次突破,從此有一種建築它的立面和內部空間可以毫無關系了,所謂表現主義建築就在這個蛋殼下誕生了。

當然製作這個「殼」是要付出代價的,悉尼歌劇院的「殼」由著名的建築商Hornibrook Group Pty Ltd負責建造,Hornibrook在工廠中製成了2400件預制肋骨和4000件屋頂面板,加快了工程的進度。這個解決辦法的成就在於利用預制混凝土構建從而避免了建造昂貴的模具(他同樣允許讓屋頂面板在地上就大片的預先建造組合好,而不是在高處一個一個的拼接上)。Ove Arup和合作方的工地工程師驚訝於這些「殼」在完工前使用了創新的調節型彎曲鋼鐵桁構梁來支撐不同的屋頂。

第三個大麻煩幾乎使工程被擱置了,悉尼歌劇院的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怎樣的力學結構才能讓這些水泥砣安全地架在上面,這是所有結構工程師不曾遇到的挑戰,大家都沒了信心,這是掉腦袋的活呀。主意還是來自門外漢,烏特松看見孩子玩的提線木偶,放在桌子上的時候是一灘爛泥,把線體起來就精神抖擻了。最後工程師們用鋼纜把所有的預制構建拉緊拼成的一體,屋頂的重力被每一個角度的部件分散了,這是建築業上的一個偉大創舉。

第四個大麻煩幾乎是無法逾越的,也是工程師們永遠解決不了的,那就是預算不準確帶來的巨額超支。這個建築本來的預算是700萬元,但最終的造價高達1億2千萬元以上,為此州政府幾乎一度破產,歌劇院成為全體澳大利亞人的一塊心病。為了籌措建造悉尼歌劇院的資金,卡希爾開始發行悉尼歌劇院的彩票。漸漸地設計師烏特松成了悉尼的千古罪人,所有人都開始詛咒這個半路出家的二把刀。他與州政府的關系也慢慢開始惡化,最終雙方選擇決裂,1966年烏特松辭職而去,並且發下誓言從此在不登上澳大利亞的國土。

我們的總設計師甩手走人後,原設計師團隊中的澳大利亞設計師們肩負起了歌劇院繼續修建工作,愛國主義和責任心支持者這些人在痛苦中掙扎,麻煩一個接著一個出現,但是解決麻煩的創意又一個一個誕生了,工程時干時停。整個州政府算是被綁架了,總不能扔個爛尾樓在悉尼市最美麗的港灣上吧?繼任的設計師們總體上堅持了烏特松的設計理念,只有在最後的裝修階段,選擇了更為粗狂的風格,看上去像是一個大毛坯房,而不是烏特松這位瑞典家居設計師腦海里原本想像的奢華浪漫,一方面是因為七十年代的時候水泥建築非常流行,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很大的原意就是建造悉尼大劇院的整個過程中一直都是缺錢的狀態。

除了建築結構部分的精彩,這部建築作品還在有著建築業內另外的成就,首先是屋頂的瓷磚,在建築的設計初期,很多人就提出了該建築清洗方面的質疑,烏特松開始設想一種不用清洗的方式解決它,一家丹麥的瓷磚公司為此投入了研究。最後悉尼歌劇院的屋頂覆蓋著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瓷磚是亞光與拋光的相間排列,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瓷磚經過了特殊處理,因此不怕海風的侵襲,也不需要清洗。對於一個1958年的建築來說,另外一點,整個悉尼歌劇院採用的是集成式設計體系,所有的地板都是水泥預製件,用四條螺絲固定在地面上,隨時可以拆卸掉起,這為維修地面下面的管線提供了最好的解決方案,這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也是第一次有人嘗試的建築方法。還有一點更加令人驚嘆,這個劇院沒有空調系統,它的恆溫系統來自周圍的海水。一系列工程學、材料學、建築學、設計學上面的突出表現,讓悉尼歌劇院成為了人類建築史上的璀璨明珠。

經過了千辛萬苦的努力與堅持,悉尼歌劇院最後在公元1973年10月20日正式開幕。開幕式邀請了英國女王親臨現場。悉尼歌劇院在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的親自主持下,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隨後,澳大利亞指揮家唐斯揮棒首演了普羅科菲耶夫的《戰爭與和平》。但是政府卻對設計師烏特松的名字隻字未提,更沒有邀請這個傢伙參加典禮。烏特松也遵守著自己的諾言,之後從未踏上澳大利亞的土地,從某一個角度上說,他從未親眼見過自己的這個作品倒映在海面的美景。

B. 禮堂與劇場聲學設計屬於建築設計嗎

建築設計是很廣泛意義的····當然聲學也是屬於其中一項···禮堂劇院對聲音的要求比一般民用建築要高,包括材料,質地,空間==都屬於建築設計考慮的范疇。

C.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築是誰設計的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由我國著名建築師林樂義負責主持設計。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坐落於北京市繁華的王府井大街北端,始建於1954年,1956年正式作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所屬的專用演出場所。劇場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佔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集演出、排練和劇院辦公為一體。
劇場觀眾廳及休息廳古典華貴,氣勢恢宏,並以造型多異的燈飾裝點著舒雅的環境,是全國規模最大、設備最好的話劇演出劇場之一。本工程在20世紀50年代,獲中國建築學會優秀建築創作獎,並編入英國的世界建築通史。

D. 關漢卿大劇院的建築設計

建築設計方案委託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並由該院副院長、總建築師、國家設計大師崔愷主持編制完成 。

E. 劇場建築設計規范 2016開始實行了嗎

《劇場建築設計規范》JGJ57-2016,施行日期:2017-03-01。
標准類別:工程行標
標准編號:JGJ57-2016
標准名稱:劇場建築設計規范
批准日期:2016-09-05
被替標准號:JGJ57-2000
施行日期:2017-03-01
主編單位: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F. 國內最好的做劇場設計的公司

商業建築設計: 大型商業綜合建築、城市綜合體;
酒店賓館建築設計:城市星級酒內店容、快捷酒店、商務酒店、度假酒店;
辦公建築設計: 高層寫字樓/甲級寫字樓、政府辦公樓;
教育文化建築設計:學校建築、文化藝術建築、圖書館、檔案館、影劇院建築、會議展覽中心建築;
住宅建築設計: 多層住宅、高層住宅、度假區、別墅;

G. 著名的歌劇院建築設計公司有哪些啊誰知道,說下唄

網上看過查的,共振建築設計公司是以獨特的建築思想和語言著稱,其項目遍布歐美和亞洲。

H. 求解:著名的劇院建築設計師

悉尼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
位於悉尼市區北部,是悉尼市地標建築物,
由丹麥建築師約恩·內烏松(Jorn Utzon)設計容,
一座貝殼形屋頂下方是結合劇院和廳室的
水上綜合建築。歌劇院內部建築結構
則是仿效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神廟。

I. 古羅馬劇場的建築設計是怎樣的

城中有一座依山雕鑿出的古羅馬劇場。可容納6000人,還保存了露天劇場,劇場看台呈扇形,有數十層石築階梯,每十層階梯中間築有一個通道,整個劇場沿山而上。舞台上還殘存有四根巨大的石柱。

閱讀全文

與劇場建築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