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施工現場存在安全隱患未整改怎麼處罰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第十四條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審查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或者專項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
工程監理單位在實施監理過程中,發現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情況嚴重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暫時停止施工,並及時報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四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有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履行安全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檢查單位提供有關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文件和資料;
(二)進入被檢查單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
(三)糾正施工中違反安全生產要求的行為;
(四)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事故隱患,責令立即排除;重大安全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責令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或者暫時停止施工。
第六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處以罰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時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現場監督的;
(二)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作業人員或者特種作業人員,未經安全教育培訓或者經考核不合格即從事相關工作的;
(三)未在施工現場的危險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或者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施工現場設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備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的;
(四)未向作業人員提供安全防護用具和安全防護服裝的;
(五)未按照規定在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驗收合格後登記的;
(六)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藝、設備、材料的。
第六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挪用列入建設工程概算的安全生產作業環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費用的,責令限期改正,處挪用費用20%以上50%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施工前未對有關安全施工的技術要求作出詳細說明的;
(二)未根據不同施工階段和周圍環境及季節、氣候的變化,在施工現場採取相應的安全施工措施,或者在城市市區內的建設工程的施工現場未實行封閉圍擋的;
(三)在尚未竣工的建築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的;
(四)施工現場臨時搭建的建築物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
(五)未對因建設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損害的毗鄰建築物、構築物和地下管線等採取專項防護措施的。
施工單位有前款規定第(四)項、第(五)項行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並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降低資質等級,直至吊銷資質證書;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及配件在進入施工現場前未經查驗或者查驗不合格即投入使用的;
(二)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的;
(三)委託不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施工現場安裝、拆卸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的;
(四)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未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或者專項施工方案的。
第六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未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施工單位停業整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傷亡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作業人員不服管理、違反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冒險作業造成重大傷亡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有前款違法行為,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或者按照管理許可權給予撤職處分;自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5年內不得擔任任何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
第六十七條施工單位取得資質證書後,降低安全生產條件的,責令限期改正;經整改仍未達到與其資質等級相適應的安全生產條件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其資質等級直至吊銷資質證書。
第六十八條本條例規定的行政處罰,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法定職權決定。
違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行為,由公安消防機構依法處罰。
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決定機關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B. 建築施工現場重大安全隱患都有哪些
總體有4個
1、火災、來用電:源現場臨時用電,生活區宿舍用電(後者危險系數最高也是最難管理的)
2、臨邊洞口、高空作業,防墜、防砸工作
3、大型機械:塔吊 人貨電梯
4、施工技術安全:模板系統 腳手架系統 基坑系統等
C. 如何應對建築施工中重復發生的安全隱患
建築施工中重復發生的安全隱患應從以下原則去展開工作,尤其以第六條為主,因為動態治理就是對生產過程進行動態隨機安全化治理,生產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治理,既可以及時消除隱患,又可以避免小的隱患發展成大的隱患:
1)冗餘安全處理原則
為確保安全,在處理安全隱患時應考慮設置多道防線,即使有一兩道防線無效,還有冗餘的防線可以控制事故隱患。例如;道路上有一個坑,即要設防護欄及警示牌,又要設照明及夜間警示紅燈。
2)單項隱患綜合處理原則
人、機、料、法、環五者任一環節產生安全隱患,都要從五者安全匹配的角度考慮,調整匹配的方法,提高匹配的可靠性。一件單項隱患的整改需綜合(多角度)處理。人的隱患,即要治人也要治機具及生產等各個環節。例如某工雪生觸電事故,一方面要進行人的安全用電操作教育,同時現場也要設置漏電開關,對配電箱、用電電路進行防護改造,也要嚴禁非專業電工亂拉亂接電線。
3)直接隱患與間接隱患並治原則
對人機環境系進行安全治理,同時還需治理安全管理措施。
4)預防與減災並重處理原則
治理安全事故隱患時,需盡可能減少肇發事故的可能性,如果不能控制事故的發生,也要設法將事故等級降低。但是不論預防措施如何完善,都不能保證事故的絕對不會發生,還必須對事故減災做充分准備,研究應急技術操作規范。
5)重點處理原則
按對隱患的分析評價結果實行危險點分級治理,也可能用安全檢查表打分對隱患危險程度分級。
6)動態處理原則
動態處理就是對生產過程進行動態隨機安全化治理,生產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治理,即可以及時消除隱患,又可以避免小的隱患發展成大的隱患。
D. 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排查的內容有那些
施工現場安全檢查內容:
一、管理方面
(1)現場布置合理,有項目管理標牌、安全警示標志和項目責任人。
(2)有專職的安全員,有班前會記錄和安全檢查記錄。
(3)危險作業必須有安全措施和安全責任人。
(4)定期開展安全活動,且必須做好記錄。
(5)對事故隱患登記並限期整改。
二、對施工人員的要求
(1)穿戴好勞保用品,正確使用防護工具。
(2)工作期間,不準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腳,不準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3)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4)不準任意拆卸和挪動各種防護裝置、設施、標志。
(5)不準酒後上班,不準爬車、跳車、強行搭車及攔車。
(6)在禁止煙火的區域不準吸煙、動用明火等。
(7)在工作區域若需動火作業,必須開具動火工作標。
(8)非施工人員和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作業現場。
(9)在指定區域內工作,不得進入無關區域。
(10)做指定的工作,不得誤碰設備或動無關設備。
三、施工現場
(1)材料堆放整齊、穩固,工具器擺放有序,垃圾分類堆放並及時處理。
(2)工停時應對場地進行清理,工作完成後應徹底清理場地。
(3)保持有允足的照明。
(4)夏季應有防暑措施,冬季應有防凍措施。
四、危險作業區域
(1)邊坡、臨空面、臨水面等邊緣必須設有欄桿或明顯的警告標志。
(2)對孔口等應設放護圍欄或加蓋板,並要有明顯的警告標志。
(3)對多層作業應有隔離防護措施並有專人負責監護。
安全檢查是消除事故隱患,預防事故,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為了不斷改善生產條件和作業環境,使作業環境達到最佳狀態。從而採取有效對策,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生產,特製定安全檢查制度如下:
一、安全檢查的內容:按照建築部頒發的《建築施工現場安全檢查評分標准》,對照檢查執行情況;基槽臨邊的防護;施工用電、施工機具安全設施,操作行為,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和安全防火等。
二 、安全檢查的方法:
定期檢查、突擊性檢查、專業性檢查、季節性和節假日前後的檢查和經常性檢查。
三、項目部施工工地每周檢查一次,由項目經理組織;各施工隊每天檢查,由施工負責人組織,生產班組對各自所處環境的工作程序要堅持每日進行自檢,隨時消除不安全隱患。
四、突擊檢查:
同行業或兄弟單位發生重大傷亡事故、設備事故、交通、火災事故,為了吸取教訓,採取預防措施,根據事故性質,特點,組織突擊檢查。
五、專業性檢查:
針對施工中存在的突擊問題,如:施工機具、臨時用電等,組織單項檢查,進行專項治理。
六、季節性和節假日前後檢查:
針對氣候特點,如冬季、夏季、雨季可能給施工帶來危害,提前作好冬季四防,夏季防暑降溫,雨季防汛;針對重大節假日前後,防止職工紀律鬆懈,思想麻痹,要認真搞好安全教育,落實安全防範措施。
七、經常性檢查:安全職能人員和項目經理部、安全值班人員,應經常深入施工現場,進行預防檢查,及時發現隱患,消除隱患,標准施工正常進行。
八、對檢查出的事故隱患的處理:
各種類型的檢查,必須認真細致,不留死角,查出的事故隱患要建立事故隱患台帳,重大事故隱患要填寫事故隱患指令書,落實專人限期整改。
E. 建築施工工程安全管理隱患排查那個廠家的軟體好
市面上來最多是智建雲源工程安全檢查APP很好用,主要在日常作業活動巡檢,可以針對現場作業活動進行安全隱患巡檢排查,人人都可以是安全員,同時對現場的機械設備進行統一管理,系統性地安排巡檢,確保不重不漏,在巡檢過程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問題指派至相關負責人,確保及時進行整改。通過排查記錄與整改記錄自動形成全過程的工作日誌,工作成果有據可查,並且可設置每日、每周、月度、季度等隱患排查計劃,並提醒相關負責人按時跟進,在數據監控上,可以使隱患排查工作和排查結果形成企業級、項目級問題分類分析和工作活動統計。
F. 建築施工現場重大安全隱患都有哪些
一. 文明復施工
1.現場圍檔
(1)有的工程制在市區主要路段的工地周圍未設置高於2.5m的圍檔。
(2)有的工地圍檔材料不堅固、不穩定、不整潔、不符合當地的美觀要求。
2.封閉管理
(1)有的工地門頭未設置企業標志。
(2)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佩戴工作卡不全。
3.施工場地
(1)大部分施工現場地面未做硬化處理。
(2)無排水措施或排水不通暢。
(3)大部分工地施工的泥漿未做沉澱處理。
(4)工地未設置吸煙處,隨意吸煙。
(5)溫暖季節無綠化布置。
4.材料堆放
(1)建築材料、構件料具不按總平面圖堆放。
(2)料堆的標准牌材料名稱、品種、規格標注不全。
(3)材料堆放不整齊。
(4)未做到工完料清。
G. 建築工程安全隱患治理錯施有那些
為杜絕建築物在施工中土方坍塌、高處墜落、觸電傷害等多發事故的發生,項目部特製定《安全施工預防措施》。
一、 土方施工預防措施:
1.土方開挖前,必須根據設計要求和建設單位提供的:地質勘察資料、供水、供電、通訊電纜等地下管線分布資料和毗鄰建設基礎結構的詳細資料,編制基礎施工支護方案(含有基礎土方施工坍塌措施)。
2.對作業人員要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其內容要有針對性,並要根據土質情況,採用機械挖土或人工挖土,基礎深度、基礎周邊情況,採取切實可靠的放坡或支護措施等內容齊全的交底。
3.土方挖掘作業要按照安全技術交底的內容:分部位、分層次的挖掘,並設專人對作業現場進行監護。挖土作業施工中嚴禁留有「鵝頭」或掏空底角違章冒險作業的現象。
4.使用機械設備提運土方時,所用的機械設備在機械定位、機械上的電視機設施和安全防護裝置要符合安全規定要求。
5.組織有關人員對土方施工要進行安全專項檢查,並留下安全檢查記錄,對檢查出的問題要立即責成有關人員按著「三定」原則(定人、定時間、定措施)予以整改。確保土方施工作業的安全。
6.基坑周邊部位要設護欄(護欄桿要設兩道。一道1.2m、一道0.6m)。特別危險部位及夜晚要設紅燈示警。
7.上下基坑要設置符合安全要求的爬梯或斜道。
8.基坑夜間施工作業時,要有足夠的照明,燈具的設置要符合安全規定要求。
二、 高處墜落預防措施
1.對高處作業施工的人員必須先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然後再安排上崗作業。
2.腳手架的搭設要先編制施工方案:方案內容要有腳手架的基礎、扣件連接、大橫桿、立桿、連牆桿與牆體拉結的幾何尺寸及搭設方法,計算腳手架架體的荷載,並應繪畫出腳手架搭設簡圖,其扣件的材質要符合安全規定要求。
3.架體要用密目網封閉,鋼腳手架密目網要掛在架體內側。腳手架作業層要鋪滿腳手板,架體每兩層要設兜網,其網具要有市安全站出具的准用證。
4.登高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安全帽。
5.斜道要和架體同步搭設,其材質與腳手架的材質相同。
6.斜道及緩台的臨邊處要設兩道護欄(一道1.2m、一道0.6m)及檔腳板。斜道要設防滑條,間距0.3m一檔。冬季施工中斜道上的冰雪要及時清理。
7.樓板、屋面臨邊處要設置護欄桿(一道1.2m、一道0.6m),如樓板、屋面下方有人作業時,防護欄桿上要張掛密目網,樓板、屋面處如有較大預留板(口)時,其四周必須設置防護欄桿(一道1.2m、一道0.6m)。
8.樓梯也要設置臨時防護欄桿(一道1.2m、一道0.6m),其護欄桿可棒扎或臨時焊接,但都必須保證其有牢固的穩定性。
9.施工用搭設平台時和接料平台必須經過計算,平台周邊要設置防護欄桿(一道1.2m、一道0.6m)。
10.樓口處所設通道要搭設通道防護棚,其防護棚設兩層防護,其間距為0.6m,兩側應沿護欄桿架設密目網封嚴。
11.預留洞口的邊長25-50cm的要用木版做蓋板,並應用鐵釘釘牢。邊長50-150cm的洞口要用鋼筋焊接成網隔蓋嚴,網隔間距為15cm。邊長150cm以上的洞口必須在四周裝設防護欄桿,洞口下方設水平安全網做防護。
12.牆面處豎向洞口凡落地的要加裝防護門,下邊至樓板或底面高度不小於80cm的窗檯等豎向洞口,應加高至1.2m的防護欄桿。
13.洞口防護設施不準隨意拆除或損壞,因施工需要拆移防護設施時,必須請施工負責人同意後,方可拆移,作業結束後,要立即恢復原狀。
14.龍門架的安裝、拆除前必須先辦理審批手續,安全技術措施要得當,並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
15.拉結架體的纜風繩要穩固,其材質要用9.3mm的圓股鋼絲繩,風繩與地錨連拉牢固,要執行「一繩一錨」的規定。
16.纜風繩與地面夾角45°在架體頂6根風繩要有相對稱位置,保持架體平衡。
17.龍門架的安全裝置要齊全,安裝後要組織驗收。
18.六級以上大風、雨天、霧天等惡劣氣候停止高主作業。
19.模板施工必須編制施工方案:方案要由有關部門審核批准。
20.模板支撐、拉桿不準釘在門窗框及腳手架上。支模過程中如需中途停歇,需將支撐、拉桿、柱頭板等釘牢,防止因踏空、扶空而發生墜落事故。
21.冬季、雨季施工中,要結合季節特點編制季節安全技術措施。施工作業人員不要穿戴硬底易滑鞋,腳手架、斜道、安全通道等處的冰雪要及時清除。
三、 防觸電預防措施
1.工程開工前必須依據建設部頒發《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准》編制《現場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
2.現場臨時用電的架設、維護、檢修必須由持證的電工來承擔。
3.現場的臨時用電要採用「三級配電」「兩極保護」,並做到「一機、一閘、一箱、一保護」。
4.閘箱內器具應完好無損,控制迴路,設備應有標記,漏電保護器參數應匹配,並要經市安全站批准,准入使用的漏電保護器。
5.電閘箱安裝位置要便於操作,要設有責任人並掛牌。
6.照明迴路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
7.照明線路及燈具安裝高度不得低於2.4m。
8.宿舍和潮濕作業場所要採用36v安全電壓。安全電壓接線不得混亂,接頭處應絕緣良好。
9.配線要採用三相五線制或動力線與照明線分設的方式,不允許採用四芯電纜外加一根電線代替五芯電纜線的作法。
10.配電線路的安裝應採用符合要求的電纜埋地敷設或鋼索架線的方式。
11.配電箱引入引出線應排列整齊,保護管應做好防水處理,電線不得老化。
12.施工現場內的重復接地不得少於2-3處,接地電阻值不得大於10?。
13.採用TN-S系統時,保護接零線與工作接零線應分設,不得混接。
14.用電設備、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做接零保護。
15.接地、接零保護線在配電箱處連接的應在端子板上接線,不得採用纏繞式接線方法。
16.在建工程及在建工程的塔吊、腳手架、龍門架等與外電線路小於安全距離要求的必須有防護措施方案,其方案要由技術部門、安全部門審批後方可進行防護,外電線路防護處應設有醒目的警示標志。
17.導線接頭處不得受力,多股導線與接線端子連接線頭應掛錫。
四、 物體打擊安全技術措施
1.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安全帽、系安全帶。
2.經常清理安全平網內雜物,保持網內無雜物。
3.高處作業人員物料應放平穩,不準從高處向下拋擲擲件。
4.木工、瓦工在高處作業前應先檢查工具安裝是否牢固,確認安全後方可作業。
5.架子工高處作業工具用後放入工具袋內,拆立龍門架時,螺栓、螺母應放在可靠的容器內,防止掉下傷人。
6.木工拆模應設置安全區域,並設警示標志,支拆模間歇時,不準留下懸掛模板。
7.經常對密目網索邊進行檢查,防止索邊不嚴、不牢,使物料下落傷人。
8.加強「四口」「五臨邊」防護。物料堆放高度及與臨邊距離必須符合安全規定要求。
9.加強對職工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H. 工地安全隱患排查內容怎麼寫
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排查及整改建議
由於施工現場人員流動性大、露天高處作業較多、施工變化大、規則性差、交叉作業多,施工現場存在的危險源復雜、多變,且不安全因素隨著工程進度的變化而多變,為了確保XX建設項目安全開展,根據現階段XXX施工進度,對該區域施工現場安全隱患進行徹底排查,經檢查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施工現場存在的問題
(一)施工現場人員未配備安全防護用品或防護用品使用不正確。
在此次檢查中發現,個別現場施工人員未佩戴安全帽,甚至在鋼筋吊裝現場有無關人員、未戴安全帽通過;人員在腳手架上作業時,未系掛安全帶或安全帶系掛在一個用鋼筋彎的活扣上;焊接時,操作人員未配備防護面罩。
整改建議:加強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讓每一個施工人員都時刻銘記: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兩米或兩米以上的高空作業必須正確系掛安全帶,且安全帶必須系掛在合理、有效、閉合且能承受的起個人體重的地方,不得系掛在護欄、欄桿和活動的地方;焊接作業時,必須配備防護面罩。
(二)吊裝作業時主要存在如下:
⑴無吊裝方案或吊裝方案沒有針對性,不能指導施工現場的吊裝作業。各片區所編制的吊裝方案大同小異,沒有根據自己的實際編制具有針對性的方案,對多塔作業存在的危險源未進行分析,未制定專項方案。
⑵吊裝現場無進行封閉。在E4片區進行鋼筋吊裝時,無關人員從吊裝重物下通過且未戴安全帽。
⑶吊裝現場,無專門的指揮人員進行指揮。檢查中發現鋼筋吊裝時,由鋼筋工直接指揮吊車司機,鋼筋由於捆綁不牢,外露的一根鋼筋直接戳到了鋼筋製作棚的屋頂。
⑷吊鉤未安裝鋼絲繩防脫勾裝置,鋼絲繩嚴重磨損、變形,對重物捆綁不牢。A2小區卸料平台固定端未固定,鋼絲繩有明顯的斷絲,且無防護門。
⑸塔吊未經驗收或未拿到驗收證明。
整改建議:該區域施工中所涉及到的吊裝作業較多,且存在多塔吊裝現象,各片區必須結合自身實際,編制具有針對性的吊裝方案,吊裝前對存在的危險源進行認真分析並對相關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加強吊裝作業的管理和控制,確保吊裝過程中人員、設備的安全。
(三)臨時線接線不符合規范
施工臨時用電方面,各片區普遍存在如下問題:
⑴施工現場無專項用電專項方案或該方案與現場實際不相符。方案中明確規定按「三級配電、二級漏電保護」、「一機、一閘、一漏、一箱」、「三項五線制」設置,但實際中卻三相四線制,無接地線,無保護零線,一個配電箱接四五台用電設備,無漏電保護器等。
⑵線路架設或埋設不符合規范,電纜沿地面明敷。個別臨時線搭在塔吊上,或用手工製作的木質梯子靠在地面進行架空;臨時線搭設高度太低,會影響工機具、材料的運輸。
⑶配電箱與開關箱進線和出線混亂,未設門鎖、未採取防雨措施,配電櫃門敞開,櫃門上未明確配電箱責任人,接線混亂。
整改建議:施工用電必須嚴格按照規范編制臨時用電專項方案,且嚴格按照「三級配電、二級漏電保護」、「一機、一閘、一漏、一箱」、「三項五線制」原則進行設置。
(四)腳手架搭設不符合規范
各片區普遍存在腳手架無掃地桿,無橫桿,無剪刀撐,底部的墊板未墊的現象,這些因素導致腳手架的穩定性、剛性、支撐性較差,未起到防護的作用。腳手板未鋪或未滿鋪,無安全網或安全網起不到防護作用。
整改建議:必須嚴格按照規范編制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且根據規范要求對架體底部設置墊木,架體四周與中間按規范要求設置豎向剪刀撐或專用斜桿,腳手板滿鋪,腳手架搭、拆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架子工必須持證上崗。
(五)基坑無排水措施
檢查中發現,施工現場基坑普遍存在無任何排水措施的現象。今年青海地區雨水較多,如何及時、有效的將雨水外排,各施工單位都忽略了這個問題。
整改建議:根據規范要求盡快對基坑設置有效排水措施。
(六)施工主幹道路硬化較差
施工現場主幹道路未進行硬化,雨水天氣人員無法到達作業現場。
整改建議:建議採用沙石或其他有效措施對主幹道路進行硬化。
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排查及整改建議
作者:安全管理網來源:安全管理網點擊: 24453 評論:1更新日期:2013年03月03日
由於施工現場人員流動性大、露天高處作業較多、施工變化大、規則性差、交叉作業多,施工現場存在的危險源復雜、多變,且不安全因素隨著工程進度的變化而多變,為了確保XX建設項目安全開展,根據現階段XXX施工進度,對該區域施工現場安全隱患進行徹底排查,經檢查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施工現場存在的問題
(一)施工現場人員未配備安全防護用品或防護用品使用不正確。
在此次檢查中發現,個別現場施工人員未佩戴安全帽,甚至在鋼筋吊裝現場有無關人員、未戴安全帽通過;人員在腳手架上作業時,未系掛安全帶或安全帶系掛在一個用鋼筋彎的活扣上;焊接時,操作人員未配備防護面罩。
整改建議:加強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讓每一個施工人員都時刻銘記: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兩米或兩米以上的高空作業必須正確系掛安全帶,且安全帶必須系掛在合理、有效、閉合且能承受的起個人體重的地方,不得系掛在護欄、欄桿和活動的地方;焊接作業時,必須配備防護面罩。
(二)吊裝作業時主要存在如下:
⑴無吊裝方案或吊裝方案沒有針對性,不能指導施工現場的吊裝作業。各片區所編制的吊裝方案大同小異,沒有根據自己的實際編制具有針對性的方案,對多塔作業存在的危險源未進行分析,未制定專項方案。
⑵吊裝現場無進行封閉。在E4片區進行鋼筋吊裝時,無關人員從吊裝重物下通過且未戴安全帽。
⑶吊裝現場,無專門的指揮人員進行指揮。檢查中發現鋼筋吊裝時,由鋼筋工直接指揮吊車司機,鋼筋由於捆綁不牢,外露的一根鋼筋直接戳到了鋼筋製作棚的屋頂。
⑷吊鉤未安裝鋼絲繩防脫勾裝置,鋼絲繩嚴重磨損、變形,對重物捆綁不牢。A2小區卸料平台固定端未固定,鋼絲繩有明顯的斷絲,且無防護門。
⑸塔吊未經驗收或未拿到驗收證明。
整改建議:該區域施工中所涉及到的吊裝作業較多,且存在多塔吊裝現象,各片區必須結合自身實際,編制具有針對性的吊裝方案,吊裝前對存在的危險源進行認真分析並對相關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加強吊裝作業的管理和控制,確保吊裝過程中人員、設備的安全。
(三)臨時線接線不符合規范
施工臨時用電方面,各片區普遍存在如下問題:
⑴施工現場無專項用電專項方案或該方案與現場實際不相符。方案中明確規定按「三級配電、二級漏電保護」、「一機、一閘、一漏、一箱」、「三項五線制」設置,但實際中卻三相四線制,無接地線,無保護零線,一個配電箱接四五台用電設備,無漏電保護器等。
⑵線路架設或埋設不符合規范,電纜沿地面明敷。個別臨時線搭在塔吊上,或用手工製作的木質梯子靠在地面進行架空;臨時線搭設高度太低,會影響工機具、材料的運輸。
⑶配電箱與開關箱進線和出線混亂,未設門鎖、未採取防雨措施,配電櫃門敞開,櫃門上未明確配電箱責任人,接線混亂。
整改建議:施工用電必須嚴格按照規范編制臨時用電專項方案,且嚴格按照「三級配電、二級漏電保護」、「一機、一閘、一漏、一箱」、「三項五線制」原則進行設置。
(四)腳手架搭設不符合規范
各片區普遍存在腳手架無掃地桿,無橫桿,無剪刀撐,底部的墊板未墊的現象,這些因素導致腳手架的穩定性、剛性、支撐性較差,未起到防護的作用。腳手板未鋪或未滿鋪,無安全網或安全網起不到防護作用。
整改建議:必須嚴格按照規范編制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且根據規范要求對架體底部設置墊木,架體四周與中間按規范要求設置豎向剪刀撐或專用斜桿,腳手板滿鋪,腳手架搭、拆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架子工必須持證上崗。
(五)基坑無排水措施
檢查中發現,施工現場基坑普遍存在無任何排水措施的現象。今年青海地區雨水較多,如何及時、有效的將雨水外排,各施工單位都忽略了這個問題。
整改建議:根據規范要求盡快對基坑設置有效排水措施。
(六)施工主幹道路硬化較差
施工現場主幹道路未進行硬化,雨水天氣人員無法到達作業現場。
整改建議:建議採用沙石或其他有效措施對主幹道路進行硬化。
I. 建築工地中的安全隱患有哪些
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
(1)施工現場要建立文明施工責任制,劃分區域,明確管理負責人,實行掛牌制,做到現場清潔整齊。
(2)施工現場場地平整,道路堅實暢通,有排水措施,基礎、地下管道施工完後要及時回填平整,清除積土。
(3)現場施工不得有長流水、長明燈。
(4)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要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施工平面圖布置、搭設或埋設整齊。
(5)工人操作地點和周圍必須清潔整齊,做到活完腳下清,工完場地清,丟灑的雜物和垃圾要及時清除。
(6)要有嚴格的成品保護措施,嚴禁損壞污染成品,堵塞管道。
(7)建築物內清除的垃圾渣土,要通過臨時搭設的豎井或利用電梯井或採取其他措施穩妥下卸,嚴禁從門窗口向外拋擲。
(9)建築施工排查治理安全隱患擴展閱讀:
安全消防措施
1.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前,必須要進行施工安全、消防知識的教育和考核工作,對考核不合格的職工,禁止進入施工現場參加施工。
2.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不得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對違章作業的指令有權拒絕並有責任制止他人違章作業。
3.施工作業時必須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不許私自用火,嚴禁酒後操作。
4.從事高空作業人員要定期體驗。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症、癲癇病以及不適於高空作業的,不得從事高空作業。
5.在高空、鋼筋、結構上作業時,一定要穿防滑鞋。
6.現場用電,一定要有專人管理,同時設專用配電箱,嚴禁亂接亂拉,採取用電掛牌制度,尤其杜絕違章作業,防止人身,線路,設備事故的發生。
7.電鑽、電錘、電焊機等電動機具用電、配電箱必須要有漏電保護裝置和良好的接地保護地線,所有電動機具和線纜必須定期檢查,保證絕緣良好,使用電動機具時應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8.工地施工照明用電,必須使用36伏以下安全電壓,所有電器機具在不使用時,必須隨時切斷電源,防止燒壞設備。
安全檢查的目的是為了發現隱患,以便提前採取有效措施,消除隱患。
1、通過檢查,發現生產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不衛生的問題,從而採取對策,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生產安全。
2、通過檢查,預知危險、清除危險,把傷亡事故頻率和經濟損失率降低到社會容許的范圍內。
3、通過安全檢查對生產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預防。
4、發現不安全、不衛生問題及時採取消除措施。
5、利用檢查,進一步宣傳、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6、增強領導和群眾的安全意識,糾正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提高安全生產的自覺性。
7、通過互相學習、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取長補短,促進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好轉。
8、掌握安全生產動態,分析安全生產形勢,為研究加強安全管理提供信息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