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陶瓷市場前景如何
「十二五」期間我國陶瓷產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第一節「十二五」期間我國陶瓷製造業存在的的問題
一、中國陶瓷業存在的戰略問題
二、中國陶瓷業與國際水平的差距
三、中國陶瓷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
四、陶瓷企業面臨的問題
第二節「十二五」期間我國陶瓷產業的發展對策
一、做強我國陶瓷行業的五大戰略
二、中國陶瓷企業開拓市場戰略
三、國內陶瓷業發展須探尋新的突破點
四、陶瓷行業發展應加強引進利用更多社會資源
五、陶瓷出口企業轉型策略
第三節「十二五」期間我國建築陶瓷行業存在問題
一、建築陶瓷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我國建築陶瓷企業的發展瓶頸
三、中國建築陶瓷行業四大問題
四、建築陶瓷行業面臨的危機
五、建陶產業快速發展帶來的隱患
第四節「十二五」期間我國建築陶瓷行業發展對策
一、建築陶瓷產業應依法發展
二、建築陶瓷行業的過冬策略
三、建築陶瓷企業發展的文化戰略
第五節中國衛陶業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一、部分中低檔建衛陶瓷被禁止生產和使用
二、我國衛生陶瓷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三、我國衛生陶瓷業發展對策
第六節「十二五」期間我國日用陶瓷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一、國內市場日用瓷與進口瓷差距分析
二、國內日用陶瓷企業面臨市場多重壓力
三、中國日用陶瓷業的發展措施分析
四、中國日用陶瓷市場開發策略
五、我國日用陶瓷出口發展對策
第七節「十二五」期間我國特種陶瓷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一、我國特種陶瓷發展面臨的挑戰
二、我國發展特種陶瓷面臨的重大問題
三、我國特種陶瓷發展對策
四、中國特種陶瓷發展的策略
第八節「十二五」期間我國陶瓷製造業競爭策略
一、危機中陶瓷企業的競爭出路
二、價值鏈協同是提高陶瓷製造業競爭力的可行方案
三、市場經濟下陶瓷企業競爭應抓住三大要點
四、國內陶企應以創新思維應對市場競爭
五、陶瓷行業核心競爭力的塑造在於品牌突圍參考 http://www.reboreport.com/baogao/jiancai/201103/G461894K7M.html
㈡ 我國建築塗料現狀是怎樣的
在「十二來五」期間,自我國建築塗料行業取得了較大發展,產能、技術、需求等方面有明顯進步,不過也存在一定不足之處。「十三五」時期,面臨經濟持續下行的大環境,建築塗料將面臨考驗。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建築塗料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統計,2011年至2015年,全國房地產投資從61740億元增至95979億元,建築塗料同期則從351.8萬噸增至516.0萬噸。
除了在產銷上有所突破,建築塗料技術在「十二五」期間也有顯著進步,目前已接近國際水平。而且,我國建築塗料基於實際情況,還演變出不同與其他國家的特點。例如,我國環境污染較嚴重,對外牆塗料的耐沾污性要求較高。
總體來說,我國建築塗料在「十二五」期間獲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包括產能過剩、標准混亂等,對「十三五」發展會造成影響。
㈢ 如何看待國內電力設計院及建築設計院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電力設計院在現今里要比建築設計院還一點,發展的前景也是優越的。 第一:電力部門是屬於壟斷部門,而且競爭力相對較小,同時電力部門也是國家最主要的支柱之一。建築設計院來說是很多競爭壓力同時人員相對加多這樣就說明競爭力度很大,雖然建築設計來說也是國家建設的主要力量。但是,建築設計和電力設計來說究其主幹來說,建築設計是民生需要為主兼國家建設,電力設計是以國家為主同時兼民生。 第二前景: 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近兩三年來,電力產業進入了一個相對緩慢的調整期,盡管如此,目前電力產業正在向擺脫頹勢的方向發展。電力行業仍面臨許多問題,但基本上都是由歷史原因和體制問題造成的,雖然目前中國電力需求增速減緩,但是長期發展態勢看好,未來中國電力市場的發展潛力仍然巨大。 一、電力需求預測 據中國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預測,「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的一次電力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年均增長有望達到陸.漆-漆%之間。到二0一吧年,一次能源電力需求將達到一.四萬億千瓦時,到二0二0年有望達到一.陸萬億千瓦時。就社會用電量而言,考慮到我國正處於工業的中後期階段,今後社會用電量將按三階段的增長路徑不斷恢復提高。 蓄勢階段。整個「十二五」中後期,我國全社會用電增速將保持在5.0-漆.0%左右,總用電量達到5.漆-陸.0萬億千瓦時。 恢復階段。我國將在二0二0年前後完成工業化,二0三0年前後完成城鎮化,由此判斷全社會用電增速將在這一階段提高到5.5%-漆.5%左右。 穩定階段。二0二0年-二0三0年處於「穩定階段」。從二0二0年開始,我國工業化基本完成,全社會用電增速將緩慢下降,平均增長率將降低到三.0%-四.0%,總社會用電量將達到一0萬億千瓦時左右。 二、電力供給預測 「十二五」期間,全國電力工業投資規模達到5.三萬億元,其中電源投資二.漆5萬億元、佔全部投資的5二%,電中國投資二.55萬億元、佔四吧%。同時電源投資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優化;電源投資將向西部傾斜;電中國投資向主中國架和配電中國傾斜。「十一五」期間全國電力投資預計完成三.一萬億元,與「十二五」的5.三萬億需求相比,仍有二萬億的投資缺口。對電力企業和整體行業而言,融資需求仍會保持擴大趨勢。 三、電力行業監管將進一步完善 未來電力行業監管工作將進一步加強,具體表現在六個方面:一是突出抓好安全監管;二是突出抓好市場准入監管;三是突出抓好成本與價格監管;四是突出抓好電力交易監管;五是突出抓好節能減排監管;六是突出抓好居民用電服務質量監管。 四、電力體制改革將進一步深化 未來一段時期,電力體制改革將進一步深化。電價改革繼續成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體制改革,穩妥推進電價改革,實施居民階梯電價改革方案,開展競價上中國和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推進銷售電價分類改革,完善水電、核電及可再生能源發電定價機制,仍將是未來5到一0年的主要改革內容。 五、節能減排壓力助推重點項目發展 近兩年來,促進節能減排的政策頻出,意味著未來全國節能減排形勢更加嚴峻。特別地,如何避免再重蹈「突擊」完成節能減排目標,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此背景下,以下三類電源項目將成為發展重點:熱電聯產項目、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分布式發電項目。 六、清潔能源發電繼續快速發展 未來一段時期,除發展清潔高效、大容量燃煤機組,優先發展大中城市、工業園區熱電聯產機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電站和煤矸石等綜合利用電站外,還將積極推進西南地區各型水電站建設;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同時還將加強並中國配套工程建設,有效發展風電;積極發展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其他新能源。 七、電力企業戰略轉型步伐將加快 隨著未來幾年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壓力的進一步加大,宏觀調控將使用電量增速趨緩,電價上調也將使電量競爭更加激烈,發電企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這勢必繼續推動發電企業戰略轉型步伐。一方面,發電集團確立了安全、節能和穩定的火電業務發展基調;另一方面,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的發展將作為轉型重點。 八、國際電力市場的發展新動向 盡管各國發展特點不同,但共同的趨勢是向低碳環保方向發展。作為電力市場改革最為成功的國家,英國政府在二0一一年繼續出台深化改革的政策,並確定了二050年實現無碳化發電的目標,同時發布了相應白皮書和改革路線圖。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分別於二0一一年一一月和一二月通過了碳稅立法案和能源白皮書草案,表明了澳大利亞發展新能源的決心。 中國至美.sic.gov中國/News/吧二/二吧二漆.ht
㈣ 建築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建築業產值規模屢創新高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大規模進行,建築業迅速發展,產值規模不斷擴張,一次又一次突破歷史高點。1956年完成總產值146億元,突破百億大關;1988年完成總產值1132億元,突破千億大關,1998年完成總產值10062億元,突破萬億大關;2011年完成總產值11.6萬億元,突破十萬億大關;2017年完成總產值21.4萬億元,突破二十萬億大關。2019年上半年,全國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0.2億元,同比增長7.2%。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建築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㈤ 中國建築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標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擴建技改工程的是哪家分院
中國建築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的分院。
㈥ 我國在建築方面就有綠色設計的思想 從何時開始
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以來,中國政府相續頒布了若干相關綱要、導則和法規,大力推動綠色建築的發展。
2004年9月建設部 「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的啟動標志著中國的綠色建築發展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
2005年3月召開的首屆國際智能與綠色建築技術研討會暨技術與產品展覽會(每年一次),公布「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獲獎項目及單位,同年發布了《建設部關於推進節能省地型建築發展的指導意見》。
200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頒布了《綠色建築評價標准》。
2006年3月,國家科技部和建設部簽署了「綠色建築科技行動」合作協議,為綠色建築技術發展和科技成果
綠色建築
產業化奠定基礎。
2007年8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又出台了《綠色建築評價技術細則(試行)》和《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管理辦法》,逐步完善適合中國國情的綠色建築評價體系。
2008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推動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和綠色建築示範工程建設等一系列措施。
2008年3月,成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節能與綠色建築專業委員會,對外以中國綠色建築委員會的名義開展工作。
2009年8月27日,中國政府發布了《關於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提出要立足國情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
2009年11月底,在積極迎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召開之前,中國政府做出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到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並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考核。
2009年,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環境測控優化研究中心成立,協助地方政府和業主方申請綠色建築標識
2009年、2010年分別啟動了《綠色工業建築評價標准》、《綠色辦公建築評價標准》編制工作。
2011年中國綠色建築評價標識項目數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綠色建築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呈現出良性發展的態勢。截至到2011年底,中國取得綠色建築標志的項目達353項,2647棟建築,3488萬平方米,其中設計標識項目330項,建築面積為3272萬平方米;運行標識項目23項,建築面積為216萬平方米。其中2011年,全國獲得綠色建築標志的項目是241項,1950棟建築,建築面積2504萬平方米。
隨著中國綠色建築政策的不斷出台、標准體系的不斷完善、綠色建築實施的不斷深入及國家對綠色建築財政支持力度的不斷增大,中國綠色建築在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迅猛發展態勢。
2012 年5月國家財政部發布《關於加快推動中國綠色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年1月6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築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築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准要求。同時還對"十二五"期間綠色建築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確。
中國綠色建築進入規模化發展時代,「十二五」期間,計劃完成新建綠色建築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准要求。[1]
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介紹,近5年,中國綠色建築每年以翻番的速度發展,2012年綠色建築項目數和面積均相當於2008年至2011年的總和。
仇保興說:「城鎮化要轉向新型城鎮化,就意味著作為城鎮化最基本的細胞——人類的住房必須要更新形式,從傳統建築轉向綠色建築。未來,必須把節約、智能、綠色、低碳等生態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城鎮化的進程中。」[1]
仇保興表示,盡管中國綠色建築發展速度快,但也面臨一些問題,如高成本綠色技術實施不理想、綠色物業管理脫節、少數常用綠色建技術由於存在缺陷並未運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實現專家評審機構盡責到位、政府監管到位、公開透明社會監督到位、補貼處罰機制到位、綠色物業運行維護服務到位等「五個到位」,嚴把綠色建築質量關。[1]
節能建築統籌低碳城市新發展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資源能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的挑戰,人類正在遵循碳循環的概念,以低碳為導向,發展循環經濟、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推廣普及低碳綠色建築。
青島:推廣綠色建築 每年可節標准煤7萬噸
青島開發區以建設綠色生態城區為目標,加大建築節能管理力度,降低建築的能源消耗,有力推動該區域邁向綠色低碳城區。據統計,青島開發區累計竣工節能建築項目150個,實施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項目9個,開工建設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項目34個。項目建成後,每年可節約標准煤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7.5萬噸。
中國未來一星級建築有望成為強制性綠色建築
2012年11月22日,在北京舉辦的2012第三屆中國住宅新趨勢高峰論壇上,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築研究中心主任李叢笑指出,中國發展綠色建築是大勢所趨,一星級建築有望在未來成為強制性的綠色建築。
住房和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詮釋綠色建築
綠色建築是一個廣泛的概念,綠色並不意味著高價和高成本。比如延安窯洞冬暖夏涼,把它改造成中國式的綠色建築,造價並不高;新疆有一種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築,它的牆壁由當地的石膏和透氣性好的秸稈組合而成,保溫性很高,再加上非常當地化的屋頂,就是一種典型的鄉村綠色建築,其造價只有800元/平方米,可謂價廉物美。
湖南:2020年三成新房將是綠色建築
2012年12月13日,在湖南省召開的2012省地節能環保型住宅國家康居示範與住宅產業技術創新大會上透露出來一個消息,「十二五」規劃期末,中國城鎮新建建築20%以上要求達到綠色建築標准要求。
3年後廈門4成新房為環保綠色建築
到2015年,廈門市新建建築中預計將有40%為綠色建築,太陽能建築應用面積將達1000萬平方米以上。2012年全國建設領域節能減排監督檢查福建省情況通報會在廈門召開。記者了解到,未來幾年,廈門將繼續推進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其中,綠色建築將被大力推廣。
綠色建築應漸進 投資回報期10年
綠色商業地產與酒店峰會在滬舉行,多方業內專家共同探討了商業地產特別是酒店領域的建築節能以及如何促進中國商業建築提高能效,降低運營成本。同濟中歐建築節能培訓與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永明在峰會上透露,12年上海已出台相關規定,節能建築占既有建築總面積的比例應不低於65%。
三星級綠色建築可獎80元/平方米
《關於順德區加快推廣綠色建築的意見》出爐,全部或部分使用財政資金等建築項目被納入綠色建築重點實施范圍,而今後達到三星級綠色建築標準的可獲80元/平方米獎勵。
向「綠色建築」進軍 回歸大自然
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與世界綠色人居環境建設的方向一致,也正在向著其本質內容,即「綠色建築」的方向回歸。推動這一趨勢出現的基本動力,一是生態時代實現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二是中國社會主義房地產市場的越來越走向成熟。
國內首座智能化生態電廠投產 綠建指日可待
隨著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第二台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投產,中國首座智能化生態電廠一期工程全面投產,年發電量將達110億千瓦時,有效地填補了中國東部沿海電力缺口。同時,以此為標志,華電集團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
「升級版零碳館」在滬現身 可由卡車運到任何地方
「零碳館2.0版問世後,你可以把它建在海邊,也可以住在喜馬拉雅山腳下,感受雪域高原的風貌。 」在日前
2.0版零碳館外形像一個集裝箱
舉行的零碳館2.0發布會上,零碳中心總裁、上海世博會英國零碳館館長陳碩說。世博零碳館「升級版」,它集成了眾多低碳、智能技術,能自行發電、供水。由於不需要接入電網和自來水管網,它可以被集裝箱卡車運至任何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就地搭建,成為度假旅館或私人別墅。
安徽:2015年綠色建築佔新增民用建築比20%以上
從2013年1月1日開始,《安徽省民用建築節能辦法》正式開始實施,「綠色建築」將越來越多地走進市民生活。根據《安徽省民用建築節能辦法》,建設單位應該對民用建築節能的分部、分項工程及時進行驗收;對不符合民用建築節能強制標準的,應當責成設計、施工單位整改。
海淀:新建築為綠色 舊建築改造成綠色建築
「所有新建建築必須是綠色建築,已建成未達標的建築也將改造成綠色建築。」日前,海淀北部地區的低碳生態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啟動。項目負責人俞東偉透露,海淀北部新區將設准入門檻,區域內的所有建築都將達到綠色建築標准。北部還將規劃「綠道」系統,鼓勵人們綠色出行。這里將建設成北京市最大的低碳生態區。
十二五期間20%城鎮新建建築需達綠色建築標准
《綠色建築行動方案》對新建建築和既有建築節能改造設定了明確目標。其中,城鎮新建建築嚴格落實強制性節能標准,「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築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准要求。
重慶:首個綠色建築示範工程通過住建部驗收
國家首批綠色建築示範工程——後勤工程學院綠色建築示範樓項目通過了住建部驗收。該樓採用了自然通風、智能遮陽、牆體自保溫、太陽能發電、土壤源熱泵、中水回收利用、光導光纖照明、樓宇自動化控制、廢棄物回收利用等20餘項綠色建築技術措施。重慶市2013年在該市新建公共建築將在全國率先執行一星級綠色建築標准,同時將出台建設領域碳排放量計算方法,啟動建築領域碳排放權交易試點。[1] 公共建築約占重慶主城區新修建築的20%左右。國家發改委要求,2015年城鎮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的比例達到20%。重慶市城鄉建委提出,起主城區新建公共建築率先執行一星級綠色標准,鼓勵居住建築和其他區縣的公共建築提前執行一星級綠色建築標准;同時完成400萬平方米的公共建築節能改造。[1] 重慶將在全國率先執行一星級綠色建築標准[1]
湖南:將從政策方面執行並推動綠色建築標准
2013年湖南省建築節能與科技工作會議提出,湖南省將開展綠色建築行動,推動區域化、規模化發展。其中,從2014年開始,各級政府投資新建的公益性公共建築以及長沙市的保障性住房,要全部執行綠色建築標准;到2015年,長株潭3市和有條件的地區、非政府投資的居住和公共建築,執行綠色建築標准比例要超過20%。從2014年起,對須嚴格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的項目,在頒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時落實綠色建築相關內容。
南京:政府投資新建建築全部實行綠色建築標准
2013年6月1日起,全市范圍內政府投資的新建建築、新建保障性住房、單體建築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新建大型公共建築、八大新城(片)區和四個國家級開發區內以及省級以上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示範區內的新建民用建築,全面推行綠色建築標准。
2014年青奧會舉辦前,全市累計要新建綠色建築1000萬平方米,30%的城鎮新建民用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准要求:「十二五」期間,全市新建綠色建築1500萬平方米,2015年末40%的城鎮新建民用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准要求。[2]
深圳:綠色建築成新主力打造綠色建築之都
2013年深圳正全力打造綠色建築之都,各項節能低碳的綠色建築已成為建設主力,從山苑的屋頂綠化,到園博園的太陽能發電,再到集人工濕地、水循環利用、太陽能等低碳技術於一身廉租房項目龍悅居,這些都深刻地說明深圳已開始大刀闊斧地走向了「綠色革命」的道路。
據了解,至今深圳已經有採用綠色環保技術的建築1300萬平方米,按照每年新增1000多萬平方米面積來計算,預期2015年深圳綠色住宅項目將超過4000萬平方米。
在城市規劃上,早在2005年,深圳就劃定了國內第一條生態控制線。2013年深圳市974平方公里土地正式納入了基本生態控制線范圍,約佔全市陸地總面積的50%。全市共建成綠道2209.67公里,實現了全市每平方公里土地擁有1公里綠道的目標。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負責人表示,深圳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工作起步早,並創下了多個「率先」:率先探索建立建築節能減排制度體系,率先全面推進綠色節能建築建設,率先集中開展綠色節能建築工作試點示範,率先培育發展綠色節能建築相關產業。「深圳節能建築和綠色建築規模居全國城市首位。如今,深圳已成為全國唯一新建建築節能達標率達到100%的城市。」這位負責人表示。
銅陵:首個二星級綠色建築項目開工建設
2015年7月,安徽銅陵市首個二星級綠色建築項目——銅陵市第一中學西湖校區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既是2015年城鄉建設計劃內容,又是銅陵市節能減排建築綠色化項目之一,年度計劃投資約2.6億元。截止7月14日,一期土方工程和教學樓A地塊樁基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宿舍樓基槽開挖和地下停車場土方開挖。
據悉,安徽銅陵市首個二星級綠色建築項目已成功入列2015年度安徽省綠色建築示範項目。下一步,銅陵市住建委將嚴格按照「關於在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築及大型公共建築建設中全面推進綠色建築行動」規定,對該項目嚴格進行工程質量監督、安全檢查,確保工程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3]
陝西:126個項目取得綠色建築標識
2015年上半年,陝西省共申報51個綠色建築評價標識項目,總面積731萬平方米,申報項目數量同比增長183%。在申報的西安泰華·金匯時代等51個綠色建築評價標識項目中,一星級項目45個、二星級6個,均為設計標識。其中,西安市39個,西咸新區5個,咸陽市3個,渭南市2個,延安市、榆林市各1個。其中,36個項目進行專家評審,25個項目上報住建部審核。[4]
貴州:企業開發「綠色建築」可享減稅等多項優惠
2015年8月30日,貴州省日前公布《貴州省民用建築節能條例》,出台多項激勵措施,鼓勵企業開發民用綠色建築。
企業開發「綠色建築」可獲得減稅或降低收費優惠,包括開發民用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購置並使用《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中節能節水設備的投資額,可以依法抵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以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資源作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國家非限制和非禁止並符合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的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產品取得的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享受稅收優惠。
此外,對採用地源熱泵系統供熱製冷並在取水井和回灌井安裝檢定合格計量裝置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實,按取水量和回水量的差額徵收水資源費。[5]
河南:大力發展綠色建築
2016年,河南省將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全面推行75%節能居住建築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