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築工程外腳手架搭設必須超過施工作業面多少米,有具體的規范要求沒有。
《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中要求一般超過1.2米。
1、落地式腳手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35m,高度在35~50m時必須採取卸荷措施,高度大於50m時必須採取卸荷措施並對專項方案進行專家論證。
2、腳手架基礎平整、夯實、混凝土硬化,基礎應採用100mm厚C25混凝土硬化,立桿底部設置底座或墊板。墊板應採用長度不少於2跨、厚度不小於50mm、寬度不小於200mm的木墊板。
3、落地式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宜採用直接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1m,緊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道邊坡的距離不小於500mm。
4、腳手架基礎應考慮周邊設有排水措施,腳手架底座底面標高應高於室外自然地坪50mm,立桿基礎外側設置截面不小於200mm×200mm的排水溝,保證腳手架基礎不積水。
5、腳手架外側自第二步起底部設180mm擋腳板,在高600mm與1200mm處各設同材質的防護欄桿一道。腳手架內側形成臨邊的,則按腳手架外側防護做法。
(1)建築工程外腳手架擴展閱讀
1、搭設高層腳手架,所採用的各種材料均必須符合質量要求。
2、高層腳手架基礎必須牢固,搭設前經計算,滿足荷載要求,並按施工規范搭設,做好排水措施。
3、腳手架搭設技術要求應符合有關規范規定。
4、必須高度重視各種構造措施:剪刀撐、拉結點等均應按要求設置。
5、水平封閉:應從第一步起,每隔一步或二步,滿鋪腳手板或腳手笆,腳手板沿長向鋪設,接頭應重疊擱置在小橫桿上,嚴禁出現空頭板。並在里立桿與牆面之間每隔四步鋪設統長安全底笆。
6、垂直封閉:從第二步至第五步,每步均需在外排立桿里側設置1.00m高的防護樣欄桿和擋腳板或設立網,防護桿(網)與立桿扣牢;第五步以上除設防護攔桿外,應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在沿街或居民密集區,則應從第二步起,外側全部設安全笆或安全立網。
7、腳手架搭設應高於建築物頂端或操作面1.5m以上,並加設圍護。
8、搭設完畢的腳手架上的鋼管、扣件、腳手板和連接點等不得隨意拆除。施工中必要時,必須經工地負責人同意,並採取有效措施,工序完成後,立即恢復。
9、腳手架使用前,應由工地負責人組織檢查驗收,驗收合格並填寫交驗單後方可使用。在施工過程中應有專業管理、檢查和保修,並定期進行沉降觀察,發現異常應及時採取加固措施。
10、腳手架拆除時,應先檢查與建築物連接情況,並將腳手架上的存留材料,雜物等清除干凈,自上而下,按先裝後拆,後裝先拆的順序進行,拆除的材料應統一向下傳遞或吊運到地面,一步一清。不準採用踏步拆法,嚴禁向下拋擲或用推(拉)倒的方法拆除。
參考資料:腳手架搭設安全注意事項---網路
B. 建築中的外腳手架的搭接要求和規范是什麼
外腳手架搭設規范(1)適用於能夠按「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計算建築面積版的建築工程的權腳手架。不適用於房屋加層、構築物及附屬工程腳手架。
綜合腳手架已綜合考慮了施工主體、一般裝飾和外牆抹灰腳手架。不包括無地下室的滿堂基礎架、室內凈高超過3.6m的天棚和內牆裝飾架、懸挑腳手架、設備安裝腳手架、人防通道、基礎高度超過1.2m的腳手架,該內容可另執行單項腳手架子目。
C. 外腳手架和內腳手架的用途區分
外腳手架指施工現場為工人操作並解決垂直和水平運輸而搭設的各種支架。建內築容界的通用術語,指建築工地上用在外牆、內部裝修或層高較高無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為了施工人員上下幹活或外圍安全網維護及高空安裝構件等,是搭架子。
內腳手架搭設於建築物內部,每砌完一層牆後,即將其轉移到上一層樓面,進行新的一層砌體砌築,它可用於內外牆的砌築和室內裝飾施工。
(3)建築工程外腳手架擴展閱讀:
腳手架搭設的要求:
1、支撐桿式懸挑腳手架搭設要求
支撐桿式懸挑腳手架搭設需控制使用荷載,搭設要牢固。搭設時應該先搭設好里架子,使橫桿伸出牆外,再將斜桿撐起與挑出橫桿連接牢固,隨後再搭設懸挑部分,鋪腳手板,外圍要設欄桿和擋腳板,下面支設安全網,以保安全。
2、連牆件的設置
根據建築物的軸線尺寸,在水平方向每隔3跨(6m)設置一個。在垂直方向應每隔3~4米設置一個,並要求各點互相錯開,形成梅花狀布置,連牆件的搭設方法與落地式腳手架相同。
3、垂直控制
搭設時,要嚴格控制分段腳手架的垂直度,垂直度允許偏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腳手架
D. 建築施工有哪幾種腳手架及圖片
腳手架分來類:
1、是否可移源動:分為移動和固定兩種;
2、材料:分為木質、鋼質和軟梯;
3、塔接形式和使用用途:
①模板支架-用於支撐模板,採用腳手架材料搭設的架子
②單排腳手架-簡稱單排架,即只有一排立桿,橫向水平桿的一端擱置在牆體上的一種腳手架
③雙排腳手架-簡稱雙排架,即由內外兩排立桿和水平桿等構成的腳手架
④裝修腳手架-用於裝修工程施工作業
⑤結構腳手架-用於砌築和結構工程施工作業
⑥懸挑腳手架-應用於設備安裝或檢修懸挑作業
4、施工性質:分為建築腳手架和安裝腳手架
5、遮擋大小
①敞開式:僅設有作業層欄桿和擋腳板,沒有其它遮擋設施的腳手架。是天津腳手架租賃的熱門。
②全封閉:沿腳手架外側全長和全高封閉的腳手架。
③半封閉:遮擋面積佔30%~70%的腳手架。
④局部封閉:遮擋面積小於30%。
6、其它
①軟梯:杭干用短木棍或鋼管,繩子綁在橫桿上,使用時在頂部做固定,催化大煙道、反應器、再生器、斜管等檢修時經常使用。
②移動式掛梯、掛籃:可以移動的固定梯子或掛籃,一般在頂部設掛鉤或設滑到,掛在牢固的部位。
E. 建築施工中外腳手架內排立桿與建築物的距離不應大於多少 要告訴我出自那本規范謝謝。
最適宜的搭設距離不超過30cm,因為對便於施工過程安全控制及結構安全考慮。
F. 建築施工外腳手架設置連牆件間距多大
按兩步三跨的要求設置(兩步高度約4米,三跨長度約6米),轉角處、開口處等特殊部位需另外增設
根據《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要求,腳手架連牆件應符合以下要求:
1、連牆件設置的位置、數量應按專項施工方案確定,通常可以布置為三步三跨、兩步三跨以及兩步兩跨等,一般每個連牆件覆蓋面積在20~40平方米。
2、連牆件的布置應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300mm;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採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應優先採用菱形布置,或採用方形,矩形布置。
3、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連牆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於建築物的層高,並且不應大於4m。
(6)建築工程外腳手架擴展閱讀:
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
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縱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於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l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
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牆件時應採取防傾覆措施。當搭設拋撐時,拋撐應採用通長桿件,並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腳手架上,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60°之間;連接點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300mm,拋撐應在連牆件搭設後方可拆除。架高超過40m且有風渦流作用時,應採用抗上升翻流作用的連牆措施。
G. 外腳手架的工程量如何計算啊
外腳手架工程量的計算方法:
(1)外腳手架均按牆面垂直投影面積以平方米(m2)計算,門窗洞口及空洞面積均不扣除,凡砌築高度(除定額註明者外)在1.5m以上的各種磚石砌體均需計算腳手架。
(2)外牆腳手架的垂直投影面積以外牆的長度乘室外地面至牆中心線的頂面高度計算。內牆腳手架的垂直投影面積以內牆凈長乘內牆凈高計算,有山牆者以1/2高度為准。
(3)建築物外牆沿高、內牆凈高和圍牆高度在3.6m以內的牆,按里腳手架計算。建築物外牆沿高、內牆凈高和圍牆高度在3.6m以上的砌體,按外牆腳手架計算。山牆部分從室外地面(內牆以室內地面或樓層面層)至山尖的1/2處的高度超過3.6m時,其整個山牆部分按外腳手架計算;雲牆高度從地面至雲牆突出部的1/2高度超過3.6m者,整個雲牆按外腳手架計算。
拓展資料:
地基與基礎
2.1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
p≤fg
式中 p----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N/A;
N----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取N=
A----基礎底面面積;
fg----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kc.fgk=
kc----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對碎石土、砂土、回填土應取0.4,對粘土應取0.5;對岩石、砼應取1.0。
由此可得A=
2.2腳手架底座底面標高宜高於自然地坪50mm。
2.3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後,應按要求放線定位。
H. 外腳手架與綜合腳手架的區別
1 、按照與建築物的位置關系劃分:
1 ) 外腳手架:外腳手架沿建築物外圍從地面搭起,既用於外牆砌築,又可用於外裝飾施工。其主要形式有多立桿式、框式、橋式等。多立桿式應用最廣,框式次之。橋式應用最少。
2 ) 里腳手架 : 里腳手架搭設於建築物內部,每砌完一層牆後,即將其轉移到上一層樓面,進行新的一層砌體砌築,它可用於內外牆的砌築和室內裝飾施工。里腳手架用料少,但裝拆頻繁,故要求輕便靈活,裝拆方便。其結構型式有折疊式、支柱式和門架式等多種。
2 、按照支承部位和支承方式劃分 :
1 ) 落地式:搭設(支座)在地面、樓面、屋面或其他平台結構之上的腳手架。
2 ) 懸挑式:採用懸挑方式支固的腳手架,其挑支方式又有以下 3 種。
架設於專用懸挑樑上;
架設於專用懸挑三角桁架上;
架設於由撐拉桿件組合的支挑結構上。其支挑結構有斜撐式斜拉式拉撐式和頂固式等多種。
3 ) 附牆懸掛腳手架 : 在上部或中部掛設於牆體挑掛件上的定型腳手架。
4 ) 懸吊腳手架 : 懸吊於懸挑梁或工程結構之下的腳手架。
5 )附著升降腳手架(簡稱 「 爬架 」 ):附著於工程結構依靠自身提升設備實現升降的懸空腳手架。
6 )水平移動腳手架 : 帶行走裝置的腳手架或操作平台架。
3 、按其所用材料分為 : 木腳手架、竹腳手架和金屬腳手架;
4 、按其結構形式分為 : 多立桿式、碗扣式、門型、方塔式、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及懸吊式腳手架等。
綜合腳手架
綜合腳手架是綜合了建築物中砌築內外牆所需用的砌牆腳手架、運料斜坡、上料平台、金屬卷揚機架、外牆粉刷腳手架等內容。它是工業和民用建築物砌築牆體(包括其外粉刷),所使用的一種腳手架。綜合腳手架是我們對以上內容的統稱,但在套用定額時,應根據其建築物的結構形式(如單層、全現澆結構、混合結構、框架結構等)來套用相應的定額。
I. 建築施工有哪幾種腳手架
腳手架分類:
1、是否可移動:分為移動和固定兩種;
2、材料:分為木質內、鋼質和軟梯;
3、塔接容形式和使用用途:
①模板支架-用於支撐模板,採用腳手架材料搭設的架子
②單排腳手架-簡稱單排架,即只有一排立桿,橫向水平桿的一端擱置在牆體上的一種腳手架
③雙排腳手架-簡稱雙排架,即由內外兩排立桿和水平桿等構成的腳手架
④裝修腳手架-用於裝修工程施工作業
⑤結構腳手架-用於砌築和結構工程施工作業
⑥懸挑腳手架-應用於設備安裝或檢修懸挑作業
4、施工性質:分為建築腳手架和安裝腳手架
5、遮擋大小
①敞開式:僅設有作業層欄桿和擋腳板,沒有其它遮擋設施的腳手架。是天津腳手架租賃的熱門。
②全封閉:沿腳手架外側全長和全高封閉的腳手架。
③半封閉:遮擋面積佔30%~70%的腳手架。
④局部封閉:遮擋面積小於30%。
6、其它
①軟梯:杭干用短木棍或鋼管,繩子綁在橫桿上,使用時在頂部做固定,催化大煙道、反應器、再生器、斜管等檢修時經常使用。
②移動式掛梯、掛籃:可以移動的固定梯子或掛籃,一般在頂部設掛鉤或設滑到,掛在牢固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