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築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建築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1)施工環境的影響,建築施工場所一般多發專生於露天環境屬,環境復雜、高空作業、特種設備作業等高危險因素多。自然環境的影響也是安全事故發生產生極為不利的因素,高溫、大風、嚴寒、降雨等惡劣自然氣候使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工程現場環境如光線不明,視線不暢,通風效果差,物料及器材工具擺放雜亂,道路不通暢等都會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Ⅱ 建築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有多選題
1、工程竣工預驗收和竣工驗收那些是相同的? A、程序 B、參加人員 C、方法 D、組織人 E、要求 答: C、D 、E 2、監理單位在報經業主同意後有權發布. A.終止令 B.停工令 C.復工令D.開工令 E.監理工作聯系單 答:B、C、D、E 3、建設工程質量主體包括(). A.勘察單位 B.監督單位 C.建設單位 D.施工單位 E.原材料供應單位 答:A、D、E 4、監理工程師應當按照工程監理規范的要求採取(A、B、C、D )等形式,對工程實施監理. A.旁站 B.平行檢驗 C.巡視 D.見證 E.指令 5、模板引起的質量和安全事故主要原因( A、C ) A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強度不足,引起模板變形過大、下沉、失穩。 B拆模時間過遲,引起結構裂縫和過大變形,甚至斷裂。 C拆模順序不合理,沒有安全措施,引起塌墜安全事故,並致使露面超載沖擊破壞樓板。 D拆模後未考慮結構受力體系的變化,未加設臨時支撐,引起結構裂縫、變形。 E.模板表面不平整 6、水泥檢查數量,按同一生產廠家、同一級別、同一品種、同一批號且連續進場的水泥,袋裝超過(A )為一批,散裝不超過( A )為一批,每批抽樣不少於一次。 A、200t B、300t C、400t D、500t E.600 t 7、抹灰層粘結不牢固的主要原因有( A、C、D ) A、基層處理不幹凈 B、基層表面太光滑 C、一次抹灰過厚、干縮率較大 D、砂漿的配合比不當、原材料質量不合格及使用不當 E.砂粒徑太大 8、依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對工程監理單位在實施監理過程中行為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A、C、E ) A.發現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整改 B.發現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立即要求施工單位停工整改 C.安全事故隱患情況嚴重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暫時停止施工,並及時報告建設單位 D.安全事故隱患情況嚴重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立即停業整頓 E.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9、按照建設部的有關規定,下列哪些工程必須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A、B、C、D、E ) A.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槽)並採用支護結構施工的工程 B.基坑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復雜、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的工程 C.高度超過20m的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工程 D.起重吊裝工程 E.採用人工、機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10、按照建設部的有關規定,下列哪些工程須經專家論證審查專項施工方案?(A、B、C、D、E ) A.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深基坑工程 B.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及地下管線極其復雜的深基坑工程 C.地下暗挖及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斷層等地質復雜的隧道工程 D.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系統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施工總荷載大於10kN/m2的高大模板工程 E.24m及以上高空作業的工程
Ⅲ 建築施工對安全生產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一、建築施工現場不安全因素
(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能夠使系統發生故障或發生性能不良的事件的個人的不安全因素和違背安全要求的錯誤行為。
1、個人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人員的心理、生理、能力中所具有不能適應工作、作業崗位要求的影響安全的因素。
(1)心理上的不安全因素有影響安全的性格、氣質和情緒(如急躁、懶散、粗心等)。
(2)生理上的不安全因素大致有5個方面。
1)視覺、聽覺等感覺器官不能適應作業崗位要求的因素。
2)體能不能適應作業崗位要求的因素。
3)年齡不能適應作業崗位要求的因素。
4)有不適合作業崗位要求的疾病。
5)疲勞和酒醉或感覺朦朧。
(3)能力上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知識技能、應變能力、資格等不能適應工作和作業崗位要求的影響因素。
2、人的不安全行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為錯誤,是人為地使系統發生故障或發生性能不良事件,是違背設計和操作規程的錯誤行為。
(1)不安全行為的類型
1)操作失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2)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設備。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體存放不當。
6)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
9)在機器運轉時進行檢查、維修、保養。
10)有分散注意行為。
11)沒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
12)不安全裝束。
13)對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處理錯誤。
(2)產生不安全行為的主要原因
1)系統、組織上的原因。
2)思想上責任性的原因。
3)工作上的原因。
(3)產生不安全行為的主要原因
1)工作知識的不足或工作方法不適當。
2)技能不熟練或經驗不足。
3)作業的速度不適當。
4)工作不當,但又不注意警示標志。
(二)組織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組織管理上的缺陷,它也是事故潛在的不安全因素,作為間接的原因共有以下方面。
1、技術上的缺陷。
2、教育上的缺陷。
3、生理上的缺陷。
4、心理上的缺陷。
5、管理工作上的缺陷。
6、學校教育和社會、歷史上的原因造成的缺陷。
(三)物的不安全狀態
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質條件,包括機構設備或環境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物不安全狀態的內容
(1)物本身存在的缺陷。
(2)防護保險方面的缺陷。
(3)物的放置方法的缺陷。
(4)作業環境場所的缺陷。
(5)外部的和自然界的不安全狀態。
(6)作業方法導致的物的不安全狀態。
(7)保護器具信號、標志和個體防護用品的缺陷。
2、物的不安全狀態的類型
(1)防護等裝置缺陷。
(2)設備、設施等缺陷。
(3)個人防護用品缺陷。
(4)生產場地環境的缺陷。
Ⅳ 事故的影響因素包括哪幾個方面
影響反應及時性的因素包括:①刺激物不同,反應時間不同。②同一類
刺激物回強度越大,反應時間答越短;刺激物與背景對比強,反應時間短,對比 弱,反應時間長。③產生反應的身體部位不同,反應時間不同。④年齡和性 別不同反應時間不同。⑤心理上對反應有準備時,反應時間短,出乎意料的
事物出現,心理上無准備時反應時間長。
影響反應准確的因素包括:刺激物的強度、任務的復雜程度和行車速
度,以及技術操作的熟練程度,不了解操作後果等。
駕駛員應了解和掌握影響及時性和准確性的因素,有意識地加強學習和
訓練,縮短反應時間,使反應更加及時,提高技術動作準確性,從而促進安 全行車。
Ⅳ 建築工程施工行業安全事故發生的是什麼原因麻煩告訴我
建築施工行業的「產品固定、人員流動,露天、高處作業,手工操作、繁重體力勞動,工藝變化大、規則性差,不安全因素變化多端」等特點,決定了安全生產事故的高發。這些事故事故的發生,不僅給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還給死者家庭帶來災難,影響社會的穩定。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施工行業違法承包現象普遍。 在事故調查中,發現施工方把施工任務通過轉包、違法分包或以掛靠的形式承包給不具備施工條件或缺乏相應資質的隊伍和作業人員現象普遍存在,施工現場物料升降機等特種設備的單獨承包也時有發生。這些承包方往往不具備基本的安全生產管理能力,存在違章指揮和盲目施工行為。而建設方和建設主管部門對這種違法分包行為往往未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整改,這給安全生產帶來極大隱患。 2、施工單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施工單位的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健全,制定的制度內容不能切合實際,並且不能認真執行。安全教育制度不健全,制度內容得不到落實,不能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認真組織開展安全教育,對管理人員的年度安全教育,對員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和對新工人的「三級安全教育」等流於形式,不能起到提高管理人員及員工的安全知識水平的作用。甚至在調查中發現有的施工單位對員工教育培訓造假,根本不開展安全教育工作。在日常管理中也未按要求開展安全檢查,存在檢查前無計劃,檢查時無具體依據,檢查出的問題不能整改到位等,特別是對存在重大隱患或由於條件所限安全措施不能防護到位的分部工程未予重視。 3、安全隱患的整改和落實不到位。 安全隱患的整改和落實不到位是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據事故調查,施工單位從上到下各級人員往往存在著僥幸心理,在檢查安全隱患時走過場,不能真正做到檢查到位、整改到位。對安全檢查不重視,甚至存在項目經理不組織安全檢查工作,只是口頭上強調安全,但真正落實到工作上卻應付了事,有的對安全管理人員的意見不予重視,認為是小題大做。有的企業法人對法定安全責任不能履行到位。安全投入不到位,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設施不齊全,安全措施、防護不到位,安全勞保用品發放不到位等等。 4、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入建築施工行業成為該行業的主要力量,給建築業帶來新活力的同時,一方面由於企業往往迫於工期壓力和經濟利益的驅使,各項措施執行得不到位,使其對農民工的安全檢查、教育流於形式;另一方面也因受到農民工文化素質偏低的影響,安全意識不強,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對建築施工的了解甚少,對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中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違章作業時,並不清楚會帶來怎樣的後果,給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所以,在生產安全事故中往往他們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5、監理不到位。 監理單位未按照《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規定,認真履行安全監理職責。監理工作停留在過去「三控二管一協調」的老的工作內容和要求上,只重視質量,不重視安全,對建設方、施工方的違法、違紀行為不及時進行有效處理,對施工現場的事故隱患不及時向有上級匯報等等,致使安全隱患未能及時消除,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 6、安全監督不到位。 各級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對各方責任主體的安全監督力度不夠,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未能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到位。
Ⅵ 建築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最低.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天星1993
發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一、人的不安全行為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人非正常行為的表現,違背其心理特徵。人的不安全行為不一定會發生事故,造成傷害,但發生事故一定會有事故隱患或人的不安全行為。人行為的產生,受其生理、心理、個體差異、病理等內在因素的影響,或者由外部因素,如「人—機介面、人—環境介面、人—人介面」的存在,在系統設計時未能很好地運用人機工程准則,系統設計存在缺陷;這些內外部因素的影響,會造成操作者自身與機器系統不協調而導致失誤,發生事故。二、物的不安全狀態物的不安全狀態的產生,都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誤有關;其不安全狀態的出現既反映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管理水平。物的不安全狀態運動軌跡一旦與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運動軌跡交叉,就是發生事故的時間與空間;在這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發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判斷和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對預防和消除事故有直接現實意義。三、作業環境等綜合因素生產作業環境中,濕度、溫度、照明、振動、噪音、粉塵、有毒有害物質等會影響人在工作中的情緒;惡劣地作業環境還會導致職業性傷害。安全生產是一套人、機、環境系統。合理匹配可實現「機宜人、人適機、人機匹配」,能減少失誤、提高效率,消除事故,做到本質安全。如何營造一個良好地作業環境,消除職業危害,是作業環境管理的核心。在現場管理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分析、消除作業環境中的各項事故隱患,努力提高現場生產條件,切實保障員
Ⅶ 對建築工程事故,應從哪幾個方面分析其產生原因
Ⅷ 事故的影響因素包括哪幾個方面.『
不是影響因素,包括哪幾個方面?一個是思想,一個是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