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程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包括哪些階段簡述其內容
對於一個建築工程項目來說,從開始策劃、報建、施工到結束,需要經歷的大致流程如下:
一、策劃決策階段
決策階段,又稱為建設前期工作階段,主要包括編報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兩項工作內容。
1.項目建議書
對於政府投資工程項目,編報項目建議書是項目建設最初階段的工作。其主要作用是為了推薦建設項目,以便在一個確定的地區或部門內,以自然資源和市場預測為基礎,選擇建設項目。項目建議書經批准後,可進行可行性研究工作,但並不表明項目非上不可,項目建議書不是項目的最終決策。
2.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在項目建議書被批准後,對項目在技術上和經濟上是否可行所進行的科學分析和論證。根據《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04]20號),對於政府投資項目須審批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
3.可行性研究報告
二、勘察設計階段
1.勘察過程:
復雜工程分為初勘和詳勘兩個階段。為設計提供實際依據。
2.設計過程:
一般劃分為兩個階段,即初步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階段,對於大型復雜項目,可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和需要,在初步設計之後增加技術設計階段。
初步設計是設計的第一步,如果初步設計提出的總概算超過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估算的10%以上或其他主要指標需要變動時,要重新報批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經主管部門審批後,建設項目被列入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計劃,方可進行下一步的施工圖設計。
施工圖一經審查批准,不得擅自進行修改,必須重新報請原審批部門,由原審批部門委託審查機構審查後再批准實施。
三、建設准備階段
建設准備階段主要內容包括:組建項目法人、征地、拆遷、「三通一平」乃至「七通一平」;組織材料、設備訂貨;辦理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委託工程監理;准備必要的施工圖紙;組織施工招投標,擇優選定施工單位;辦理施工許可證等。按規定作好施工准備,具備開工條件後,建設單位申請開工,進入施工安裝階段。
四、施工階段
建設工程具備了開工條件並取得施工許可證後方可開工。項目新開工時間,按設計文件中規定的任何一項永久性工程第一次正式破土開槽時間而定。不需開槽的以正式打樁作為開工時間。鐵路、公路、水庫等以開始進行土石方工程作為正式開工時間。
五、生產准備階段
對於生產性建設項目,在其竣工投產前,建設單位應適時地組織專門班子或機構,有計劃地做好生產准備工作,包括招收、培訓生產人員;組織有關人員參加設備安裝、調試、工程驗收;落實原材料供應;組建生產管理機構,健全生產規章制度等。生產准備是由建設階段轉入經營的一項重要工作。
六、竣工驗收階段
工程竣工驗收是全面考核建設成果、檢驗設計和施工質量的重要步驟,也是建設項目轉入生產和使用的標志。驗收合格後,建設單位編制竣工決算,項目正式投入使用。
七、考核評價階段
建設項目後評價是工程項目竣工投產、生產運營一段時間後,在對項目的立項決策、設計施工、竣工投產、生產運營等全過程進行系統評價的一種技術活動,是固定資產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固定資產投資管理的最後一個環節。
希望能幫助到你!如果需要了解更多有關建築工程建設流程以及招標項目信息,可以關注劍魚標訊。
B. 項目管理工作中前期質量控制的措施有哪些
嚴格按照公司提出的質量控制要求,從宏觀角度和項目建設全過程出發,採取以下主要控制措施:
項目界面劃分:界面劃分時充分考慮到各子系統的完整性,保證質量的內在統一性,減少介面的質量問題;同時,在保證系統整體質量要求的前提下,將項目拆分,由不同的承包商(或設計單位)完成,引入適當競爭,加強相互之間的激勵作用,提高項目的質量水平。
由專業化社會力量承擔工程任務:利用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社會力量承擔工程任務能大大提高工程質量。在工程界面劃分和招標文件的編制中,充分貫徹這一指導思想。如專業配套工程,設備安裝工程,弱電工程,樁基工程等都可以單獨招標。招投標時,允許施工單位採用聯合體的形式參與投標,並合理規定施工投標的技術標和商務標比例,不以最低價作為中標原則,使具有強大技術力量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單位有機會參與工程項目建設。
質量管理單位提前介入:嚴格按照管理先行的原則進行質量控制。在充分發揮監理單位作為工程咨詢單位的情況下,要求監理人員和技術管理人員在施工承包商招標之前制訂全面的質量控制措施。
做好重要設備、原材料的考察:各職能部門提前對重要設備、原材料供應商的技術能力、產品性能、樣品質量進行實地考察,確保進場的重要設備、原材料符合工程要求。設備采購與製造安裝的質量控制要點:a、設備采購方案的編制;b、設備采購的原則; c、設備采購的范圍和內容;d、合格供應商的評審;e、作出供應商的選擇;f、設備製造的監控(包括駐廠監造、巡迴監控、設置控制點監控);g設備檢驗(開箱檢驗和專業檢查、單機無荷載試車或者聯動試車);h、設備的安裝檢驗;i設備試運行的檢驗;j設備驗收;
加強界面質量管理:本工程的設計、施工都是採用多標段進行、多家單位共同參與,並且各種設備系統的預埋件、預埋管線相互之間的關聯介面多。將組織設計院、監理項目部各方面的專家提前審核界面圖紙和施工方案,建立界面施工前的方案報批、設計和施工的質量檢查程序。
加強設計的質量管理:可以制定項目公司和設計院之間周全的質量控制流程,明確各單位的質量管理責任;在保證工程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簡化施工難度和結構、安裝形式。
抓好圖紙深化工作:好的建築工程項目一定有很好的設計,沒有好的設計就不可能有好的建設項目;圖紙深化設計工作是工程技術管理中設計管理的組成部分之一。在工程前期准備階段,要求總承包商從建設單位獲得有關圖紙後即對圖紙進行全面的審查,對在學習圖紙的過程中出現的疑問和合理化建議進行匯總整理。對出圖深度不足的部分或由專業承包商進行專業設計的部分工程內容,組織有關方面進行深化設計。總承包商在其中扮演一個聯系設計院和專業分包單位的橋梁作用,一方面督促分包商的深化設計工作,對深化設計的部分內容進行初步審查;另一方面,將有關深化設計成果上報業主和設計院,供有關單位盡快審核批准。
C. 土建與精裝修施工單位工作界面的劃分最晚需在什麼時候完成
一個單位工程里有十大分部工程,1.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 2.主體結構分部工程 3.建築專裝飾裝修分部屬工程 4.建築屋面分部工程 5. ..等等。當主體結構分部工程完工驗收後就可進行建築裝飾裝修分部工程 施工。請勿將建築裝飾裝修與『土建』獨立對待進行「交接」,建築裝飾裝修就是『土建』內容。
在高層建築里,不可能等到幾十層的主體結構分部工程全部完工,經常採取分段驗收,及早插入建築裝飾裝修工作,進行分段流水。
D. 設計主要有那些分類
1.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Instrial Design),簡稱ID。指以工學、美學、經濟學為基礎對工業產品進行設計。工業設計分為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傳播設計、設計管理4類;包括造型設計、機械設計、電路設計、服裝設計、環境規劃、室內設計。
2.機械設計(machine design),
根據使用要求對機械的工作原理、結構、運動方式、力和能量的傳遞方式、各個零件的材料和形狀尺寸、潤滑方法等進行構思、分析和計算並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描述以作為製造依據的工作過程。
3.環境設計
環境設計(environment design)是一門復雜的交叉學科,涉及的學科包括建築學、城市規劃學、景觀設計學、人類工程學、環境心理學、設計美學、社會學、史學、考古學、宗教學、環境生態學、環境行為學等學科。
環境設計是指對於建築室內外的空間環境,通過藝術設計的方式進行設計和整合的一門實用藝術。
4.建築設計
建築設計(Architectural Design )是指建築物在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
5.室內設計
室內設計是根據建築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准,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築設計原理,創造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這一空間環境既具有使用價值,滿足相應的功能要求,同時也反映了歷史文脈、建築風格、環境氣 氛等精神因素。
6.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師(Apparel Designer)直接設計的是產品,間接設計的是人品和社會。隨著科學與文明的進步,人類的藝術設計手段也在不斷發展。信息時代,人類的文化傳播方式與以前相比有了很大變化,嚴格的行業之間的界限正在淡化。
服裝設計屬於工藝美術范疇,是實用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設計(Design)意指計劃、構思、設立方案,也含有意象、作圖、造型之意,而服裝設計的定義就是解決人們穿著生活體系中諸問題的富有創造性的計劃及創作行為。
7.網站設計
網站設計,要能充分吸引訪問者的注意力,讓訪問者產生視覺上的愉悅感。因此在網頁創作的時候就必須將網站的整體設計與網頁設計的相關原理緊密結合起來。
網站設計是將策劃案中的內容、網站的主題模式,以及結合自己的認識通過藝術的手法表現出來;而網頁製作通常就是將網頁設計師所設計出來的設計稿,按照W3C規范用html(標准通用標記語言下的一個應用)將其製作成網頁格式。
8.平面設計
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也稱為視覺傳達設計,是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的方式,透過多種方式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藉此作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
平面設計師可能會利用字體排印、視覺藝術、版面(page layout)、電腦軟體等方面的專業技巧,來達成創作計劃的目的。平面設計通常可指製作(設計)時的過程,以及最後完成的作品。
9.影視動畫設計
影視動畫,顧名思義就是動畫電影。
影視三維動畫涉及影視特效創意、前期拍攝、影視3D動畫、特效後期合成、影視劇特效動畫等。
(4)建築工程施工界面劃分擴展閱讀:
設計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知識社會的到來、創新形態的嬗變,設計也正由專業設計師的工作向更廣泛的用戶參與演變,以用戶為中心的、用戶參與的創新設計日益受到關注,用戶參與的創新2.0模式正在逐步顯現。
用戶需求、用戶參與、以用戶為中心被認為是新條件下設計創新的重要特徵,用戶成為創新2.0的關鍵詞,用戶體驗也被認為是知識社會環境下創新2.0模式的核心。設計不再是專業設計師的專利,以用戶參與、以用戶為中心也成為了設計的關鍵詞,Fab Lab、Living Lab等的創新設計模式的探索正在成為設計的創新2.0模式。
最簡單的關於設計的定義、就是一種「有目的的創作行為」。
然而設計也是一種職業。例如在電影業中有場景設計一職,在印刷業中,有包裝設計一職。與英文使用不同的是、英文的Designer一詞、在中文使用時、設計與設計師兩個詞都能共同稱呼。而由「設計」這個詞,沿伸出來有相當多的理論和議題,以「設計」為職業的社會環境通常就叫做「設計界」。
設計界因在歐美國家理論發展歷史悠久,故設計史和相關理論,常以歐美的工業設計,建築設計為兩大主流。
由於設計行為一般都解釋為有明確目標的,因此在近代將與設計意涵相反的創作,稱為亂數、隨機等等。
在西方,大型的設計系統,往往以Architecture建築來稱呼。這邊指的建築並非具體的建築學、而是一種抽象的形容。
設計目前在中國已成為一種新興發展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