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建築業企業新技術

建築業企業新技術

發布時間:2021-01-19 06:24:07

A. 建築行業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屬於哪個技術領域

定領域要跟企業的項目、產品、專利綜合考慮;
如果你的企業是建築行業裡面的建築設計類的,就屬於高技術服務下屬的設計與研發服務欄--工程設計類;
以上是簡單的說明,需要詳細了解可以到高企雲網站查詢!

B. 在建築企業使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能給企業帶來那些好處

一般BV2.5銅塑線2~3根穿20的,4~6根穿25的,一根管內不得超過8根,管內電線截面積不大於管內子截面積的40%為原則。不容得穿在同一管內的還有幾點:1、不是同一迴路的,2、不是同一電壓的,3、交流與直流

C. 建築企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發展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建築業面臨著兩種力量的綜合作用:一是壓力。面對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勞動力等資源要素成本上升、推行綠色建築所形成的多重壓力和困境,加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不少建築企業感到生存空間日益縮小。二是動力。市場日益規范、增長動力轉換和制度環境的改善,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應用,為建築業轉型升級帶來生產方式改變、業態創新。技術變革等多方面的機遇和空間。建築業企業應積極適應變化,從舊思路、舊方法、舊手段轉向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徑,在新環境中堅持穩中求變的原則,從以下四個方面探索轉型升級路徑,以尋求新生機,謀求新發展。
一、 念好管理經,提高競爭能力。
經營管理是企業永恆的主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有待於經營管理機制的創新,企業通過經營管理創新,形成新的動力源,以激發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建築企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徑之一。
當前,很多建築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民營企業更是如此。很多民營建築企業,資質升上去了,管理水平並沒有相應跟上,不少企業還是粗放型管理、家族式管理、一言堂管理,有的甚至是拍腦袋式管理。這些企業靠市場機會取得了一些業績,但是它是不可持續的,他們離科學的管理體系還有差距。差距就是潛力,挖掘好這方面的潛力,或者說補齊這個短板,就能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加強企業管理,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辦法,關鍵是要從本企業的實際出發,在學習別人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一套符合本企業發展新形勢的管理制度,確保企業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職責分清,賞罰分明,營造以制度管人、以規章管事的良好氛圍,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企業的競爭莫過於科學的管理,成功更有賴於科學管理,轉型升級也有賴於科學管理,。科學管理決定成敗,企業可持續發展呼喚科學管理。在新的形勢下,建築企業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做好企業管理選篇大文章,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 擁抱新技術,加快轉型發展。
新技術是建築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很多建築新技術、新工藝如雨後春筍,迅速成長並逐步推廣,熱情擁抱新技術,並不斷創新,必將收獲轉型發展的豐碩成果。
隨著建築業的發展 ,我國建築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有很多技術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但從建築業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建築技術的水平參差不齊,尤其民營建築業企業,傳統的勞務密集型產業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在建築工程領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進施工技術進步,促進建築技術整體水平提高的唯一途徑就是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將建築新技術、新工藝、新成果應用到工程建設中去。
建築新技術有很多,這里僅用裝配式建築為例。發展裝配式建築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建築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於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有利於促進建築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推動化解過剩產能。裝配式建築技術是一項很成熟的技術。2016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2016年11月1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上海召開了全國裝配式建築工作現物會,陳政高部長在會上對發展裝配式建築作了總結部署,要求各地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促進建築業轉型升級。發展裝配式建築,國務院發了文,高層發了聲,建築業企業在思考轉型升級的時候,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是唯一正確選擇。如果對上級的號召充耳不聞,無動於衷,對新技術不感冒,只能錯失發展良機。
三、 船大抗風浪,著力做大做強。
建築業企業目前主要是兩種所有制形式,一是國有企業,二是民營企業。國有企業除中建三局這樣的大型國企外,其它的國企一般都有中等以上規模。民營企業就不一樣了,可謂是參差不齊,規模懸殊,相差很大。
在這里,重點說一下民營企業。在一定的階段,小型建築企業也能發展。如在特定時期內,市場不太規范,制度有待完善,小型建築企業靠不太正規的競爭手段等,也能生存發展。但是隨著市場日益規范,增長動力轉換和制度環境的改善,尤其是新技術逐步推廣,信息化普遍應用的新形勢下,小型企業的生存空間日益縮小,這些企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緊迫感油然而生。
建築業市場的競爭從來都是激烈的,如果說以前的競爭既靠實力,又靠關系的話,那麼現在的競爭主要就是憑實力。大企業實力雄厚,更勝一籌。中建三局憑借雄厚的實力,發揮規劃設計、投資開發、基礎設施、房建總包四位一體優勢,建造、投資、運營三商合一,布局華夏,揚帆海外,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每天近千個工程忙碌不停。僅就武漢市來說,綠地606、雄楚大道高架、東湖隧道等等這些大型工程,只有中建三局這樣的企業才能承擔,小企業望塵莫及,大型企業在承建工程方面的優勢不言而喻。
再以新洲區為例,新洲區是「中國建築之鄉」,擁有建築企業400餘家,其中,特級企業2家,一級以上企業64家,居全省之首。全區2015年建築業總產值1150億,而新八、新七、新十等6家企業就佔了一半,其餘的400家的產值只有500多億,平均每一個企業的產值只有一個多億。中建三局2015年產值1290億,一個中建三局就超過了新洲區400多家企業的產值。
新洲區64家一級建築企業,產值多的一年過百億,產值少的只有一個億。這60多家企業,經營狀況不一,但有一個特點,就是企業規模越大,經營狀況就越好,規模小的,生存壓力更大,發展空間就越小。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規模小的建築企業要想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走重組之路、走聯合之路,正如人們所說,船大抗風險,帆正航更遠。在當前的形勢下,已經有一些小型建築企業難以為繼了,更有的關門歇業了。建築業中小企業到了重新洗牌的時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如何求得生存發展,是聯合重組,轉型升級,還是坐以待斃,淘汰出局,是擺在這些企業面前的一道必選題。答好了這道題,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
四、 重企業文化,提升企業形象。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整個團隊所認同並遵守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和企業精神,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行為規范的總稱。就建築業企業來說,並不是所有企業都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中,一些企業並不大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認為企業文化產生不了效益,可有可無;企業文化只有投入,沒有產出;企業文化是虛的,想起來才去抓一下,沒有系統性等等。這些認知都是錯誤的,不利於企業的發展壯大。
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說過:「國家富強在於經濟,經濟繁榮在於企業,企業興旺在於管理,管理關鍵在於文化」。言而無文,行之不遠。同樣的道理,企業缺少文化內涵,也走不遠。不重視文化建設的企業,就像是沒有防腐劑的食物,容易變質過期,被時間所拋棄。走進那些有著百年歷史的老企業,撲面而來的厚重文化底蘊總讓人如飲美酒,沉醉不已。
企業文化建設能夠為企業提供精神支柱。一個人活在世上應該有一點精神,要有理想和追求。因為有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他才能實現人生價值。一個企業要在市場中取勝,保持可持續發展,同樣需要具備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的精神,而這種精神不是天生的,是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逐步形成的。從員工來說,企業制度是約束員工的底線,而企業文化則能引領員工追求更高境界。從這個意義上講,建設企業文化,能夠為企業提供精神支柱。
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在當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具有生機和活力,而企業活力的來源在於創新。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企業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依靠智慧和知識創造財富的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建築業企業只有不斷推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生機和活力。而建築業企業要增強創新能力,就有賴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創新的活水源頭。創新需要企業精神來激勵,需要企業文化作支撐。通過企業文化建設把員工的工作激情,理想信念、價值追求凝聚到企業的發展目標上來,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企業發展的合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每個企業發展的路徑不一樣,企業文化顯然不能個千篇一律,這就考驗企業家的水平和智慧,而水平和智慧又來源於自身的內涵,內涵又跟學養有很大的關系。企業的發展,無非就是把握好「道」和「術」。這里的「道」指的就是企業的價值觀,「術」則涵蓋了諸多企業發展的方法。這些都與企業文化建設有密切關系。一個企業,有了先進的企業文化作支撐,「道」正「術」高,縱使霧靄茫茫,也必將撥開迷霧,直掛雲帆濟滄海。

D. 建築業三新技術包括哪些

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

E. 建築業10項新技術(2010版)是什麼

1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1
1.1灌注樁後注漿技術..................................................1
1.2長螺旋鑽孔壓灌樁技術...............................................2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樁)復合地基技術...............................2
1.4真空預壓法加固軟土地基技術...............................3
1.5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4
1.6復合土釘牆支護技術...............................................5
1.7型鋼水泥土復合攪拌樁支護結構技術...................................6
1.8工具式組合內支撐技術............................................7
1.9逆作法施工技術...............................................8
※※※※※...............11
1.10爆破擠淤法技術..................................................11
1.11高邊坡防護技術...................................................14
1.12非開挖埋管技術...................................................17
1.13大斷面矩形地下通道掘進施工技術...................................19
1.14復雜盾構法施工技術...........................................20
1.15智能化氣壓沉箱施工技術.....................................21
1.16雙聚能預裂與光面爆破綜合技術............................22
2混凝土技術.......................................26
2.1高耐久性混凝土...............................................26
2.2高強高性能混凝土................................................28
2.3自密實混凝土技術...................................................30
2.4輕骨料混凝土....................................................31
2.5纖維混凝土...................................................33
2.6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35
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38
2.8預制混凝土裝配整體式接受施工技術...................................40
3鋼筋及預應力技術.................................46
3.1高強鋼筋應用技術...............................................46
3.2鋼筋焊接網應用技術................................................47
3.3大直徑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47
3.4無粘結預應力技術..........................................48
3.5有粘結預應力技術..................................................49
3.6索結構預應力施工技術..............................................50
3.7建築用成型鋼筋製品加工與配送技術...................................52
3.8鋼筋機械錨固技術..................................52
4模板及腳手架技術................................56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術................................................56
4.2鋼(鋁)框膠合板模板技術............................................57
4.3塑料模板技術....................................................59
4.4組拼式大模板技術..........................................61
4.5早拆模板施工技術..................................................63
4.6液壓爬升模板技術..................................................64
4.7大噸位長行程油缸整體頂升模板技術..................................66
4.8貯倉筒壁滑模托帶倉頂空間鋼結構整安裝施工技術.......................67
4.9插接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69
4.10盤銷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71
4.11附著升降腳手架技術.............................................74
4.12電動橋式腳手架技術.............................................76
※※※※※..............76
4.13預制箱梁模板技術..............................................78
4.14掛籃懸臂施工技術..............................................80
4.15隧道模板台車技術..................................................82
4.16移動模架造橋技術.........................................85
5鋼結構技術......................................88
5.1深化設計技術.............................................88
5.2厚鋼板焊接技術...........................................89
5.3大型鋼結構滑移安裝施工技術......................................90
5.4鋼結構與大型設備計算機控制整體頂升與提升安裝施工技術...............90
5.5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92
5.6住宅鋼結構技術.................................................93
5.7高強度鋼材應用技術..........................................94
5.8大型復雜膜結構施工技術........................95
5.11模塊式鋼結構框架組裝、吊裝技術.............................95
6機電安裝工程技術.................................97
6.1管線綜合布置技術............................97
6.2金屬矩形風管薄鋼板法蘭連接技術...............................98
6.3變風量空調系統技術..............................................99
6.4非金屬復合板風管施工技術.........................................101
6.5大管道閉式循環沖洗技術...................................102
6.6薄壁不銹鋼管道新型連接技術...............................103
6.7管道工廠化預制技術..........................................107
6.8超高層高壓垂吊式電纜敷設技術................................108
6.9預分支電纜施工技術.......................110
6.10電纜穿刺線夾施工技術............................................111
※※※※※..................114
6.11大型儲罐施工技術...........................114
7綠色施工技術.....................................129
7.1基坑施工封閉降水技術.......................................129
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術...................................130
7.3預拌砂漿技術..................................................132
7.4外牆自保溫體系施工技術......................................133
7.5粘貼式外牆外保溫隔熱系統施工技術..................................134
7.6現澆混凝土外牆外保溫施工技術..................................136
7.7硬泡聚氨酯外牆噴塗保溫施工技術....................................140
7.8工業廢渣及(空心)砌塊應用技術.............................142
7.9鋁合金窗斷橋技術...............................................143
7.10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應用技術.....................................141
7.11供熱計量技術.....................................141
7.12建築外遮陽技術..............................................144
7.13植生混凝土.....................................141
7.14透水混凝土..............................................144
8防水技術........................................148
8.1防水卷材機械固定施工技術.......................148
8.2地下工程預鋪反粘防水技術...............152
8.3預備注漿系統施工技術.....................................156
8.4遇水膨脹止水膠施工技術...........................................157
8.5丙烯酸鹽灌漿液防滲施工技術.......................................161
8.6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與非固化型防水粘結料復合防水施工技術...........163
8.7聚氨酯防水塗料施工技術..........168
9.抗震、加固與改造技術...........................171
9.1消能減震技術...........................................171
9.2建築隔震技術................................................172
9.3混凝土構件粘貼碳纖維、粘鋼和外包鋼加固技術........................173
9.4鋼絞線網片聚合物砂漿加固技術粘鋼和外包鋼加固技術................173
9.5結構無損拆除技術.....................................174
9.6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拆除技術.................................175
9.7深基坑施工監測技術.................................177
9.8結構安全性監測(控)技術.................................177
9.9開挖爆破監測技術.................................177
9.10隧道變形遠程自動監測系統.................................177
9.11一機多天線GPS變形監測技術.................................177
10.信息化應用技術................................181
10.1虛擬模擬施工技術......................................181
10.2高精度自動測量控制技術.............................182
10.3施工現場遠程監控管理及工程遠程驗收技術.........................183
10.4工程量自動計算技術...............................................183
10.5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實施集成應用及基礎信息規范分類編碼技術.........185
10.6建設項目資源計劃管理技術........................................186
10.7項目多方協同管理信息化技術.....................................187
10.8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應用技術...............................188
註:第1、4、6項「※」下的子項技術,主要適用於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領域。

F. 建築業十大新技術

1.新型模板和腳手架技術;
2.鋼結構技術;
3.安裝工程應用技術;
4.建築節能和環保應用技術;
5.地基回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答技術;
6.高性能混凝土技術;
7.高效鋼筋和預應力技術;
8.建築防水新技術;
9.建築企業管理信息化技術;
10.施工過程檢測和控制技術;

G. 2017建築業企業資質新標准有哪些變化

(一)企業資信方面,對注冊資金、結算收入不再要求,對凈資產的要求全面提高。
工商注冊改革也在如火如荼,注冊資金取消、注冊制改認繳制是大趨勢,新資質標准與時俱進,不再提出注冊資金要求;現行《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明確提出了「注冊資金」的評價維度,估計新版會修改。
(二)企業主要人員方面
1、建造師是亮點
建造師資質接棒項目經理資質,數量上,一級資質對一級建造師的要求大部分專業保持不變(對應原項目經理),個別有減少,二級資質對一級建造師數量要求明顯增加;對於此前取消建造師的傳言不攻自破。
2、對企業主要技術人員的要求更強調專業匹配,取消非專業方向要求
⑴減少了對高級職稱人員的要求,取消了對企業經理、總會計師、總經濟師具有高級職稱的要求,強調技術負責人具有從事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且具有與工程類別相關專業高級職稱。
⑵強調了對中級職稱人員專業必須與資質專業相關,對中級職稱人員數量要求明顯減少。
⑶增加了對持證上崗人員(五大員等)的要求。
(三)企業工程業績
1、減少了工程業績中的施工類型,但適當提高了規模標准,但明確規定了「本標准要求的工程業績是指申請資質企業依法承擔並獨立完成的工程業績。」
2、取消對最低等級資質標准中工程業績的要求。
(四)技術裝備
大部分類別取消了對技術裝備的要求,同時明確了部分裝備的具體內容,不再以「具有與承包工程范圍相適應的施工機械和質量檢測設備」的字樣出現。對辦理建築這類的不太懂的,可以問一下那個九天鯤鵬。

H. 建築行業四大新技術是指什麼技術

四新技術主要是指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技術。

I. 建築行業以前的十項新技術指的是什麼

建築業10項新技術」出自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建築業10項新技術》,作者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組織。內容包括: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混凝土技術、鋼筋及預應力技術、模板及腳手架技術、鋼結構技術、機電安裝工程技術、綠色施工技術、防水技術、抗震加固與監測技術、信息化應用技術。
一、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
1.1灌注樁後注漿技術
1.2長螺旋鑽孔壓灌樁技術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樁)復合地基技術
1.4真空預壓法加固軟土地基技術
1.5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
1.6復合土釘牆支護技術
1.7型鋼水泥土復合攪拌樁支護結構技術
1.8工具式組合內支撐技術
1.9逆作法施工技術
1.10爆破擠淤法技術
1.11高邊坡防護技術
1.12非開挖埋管技術
1.13大斷面矩形地下通道掘進施工技術
1.14復雜盾構法施工技術
1.15智能化氣壓沉箱施工技術
1.16雙聚能預裂與光面爆破綜合技術
二、混凝土技術
2.1高耐久性混凝土
2.2高強高性能混凝土
2.3自密實混凝土技術
2.4輕骨料混凝土
2.5纖維混凝土
2.6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
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
2.8預制混凝土裝配整體式結構施工技術
三、鋼筋及預應力技術
3.1高強鋼筋應用技術
3.2鋼筋焊接網應用技術
3.3大直徑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
3.4無粘結預應力技術
3.5有粘結預應力技術
3.6索結構預應力施工技術
3.7建築用成型鋼筋製品加工與配送技術
3.8鋼筋機械錨固技術
四、模板及腳手架技術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術
4.2鋼(鋁)框膠合板模板技術
4.3塑料模板技術
4.4組拼式大模板技術
4.5早拆模板施工技術
4.6液壓爬升模板技術
4.7大噸位長行程油缸整體頂升模板技術
4.8貯倉筒壁滑模托帶倉頂空間鋼結構整安裝施工技術
4.9插接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
4.10盤銷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
4.11附著升降腳手架技術
4.12電動橋式腳手架技術
4.13預制箱梁模板技術
4.14掛籃懸臂施工技術
4.15隧道模板台車技術
4.16移動模架造橋技術
五、鋼結構技術
5.1深化設計技術
5.2厚鋼板焊接技術
5.3大型鋼結構滑移安裝施工技術
5.4鋼結構與大型設備計算機控制整體頂升與提升安裝施工技術
5.5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
5.6住宅鋼結構技術
5.7高強度鋼材應用技術
5.8大型復雜膜結構施工技術
5.11模塊式鋼結構框架組裝、吊裝技術
六、機電安裝工程技術
6.1管線綜合布置技術
6.2金屬矩形風管薄鋼板法蘭連接技術
6.3變風量空調系統技術
6.4非金屬復合板風管施工技術
6.5大管道閉式循環沖洗技術
6.6薄壁不銹鋼管道新型連接技術
6.7管道工廠化預制技術
6.8超高層高壓垂吊式電纜敷設技術
6.9預分支電纜施工技術
6.10電纜穿刺線夾施工技術
6.11大型儲罐施工技術
七、綠色施工技術
7.1基坑施工封閉降水技術
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術
7.3預拌砂漿技術
7.4外牆自保溫體系施工技術
7.5粘貼式外牆外保溫隔熱系統施工技術
7.6現澆混凝土外牆外保溫施工技術
7.7硬泡聚氨酯外牆噴塗保溫施工技術
7.8工業廢渣及(空心)砌塊應用技術
7.9鋁合金窗斷橋技術
7.10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應用技術
7.11供熱計量技術
7.12建築外遮陽技術
7.13植生混凝土
7.14透水混凝土
八、防水技術
8.1防水卷材機械固定施工技術
8.2地下工程預鋪反粘防水技術
8.3預備注漿系統施工技術
8.4遇水膨脹止水膠施工技術
8.5丙烯酸鹽灌漿液防滲施工技術
8.6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與非固化型防水粘結料復合防水施工技術
8.7聚氨酯防水塗料施工技術
九、抗震、加固與改造技術
9.1消能減震技術
9.2建築隔震技術
9.3混凝土構件粘貼碳纖維、粘鋼和外包鋼加固技術
9.4鋼絞線網片聚合物砂漿加固技術粘鋼和外包鋼加固技術
9.5結構無損拆除技術
9.6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拆除技術
9.7深基坑施工監測技術
9.8結構安全性監測(控)技術
9.9開挖爆破監測技術
9.10隧道變形遠程自動監測系統
9.11一機多天線GPS變形監測技術
十、信息化應用技術
10.1虛擬模擬施工技術
10.2高精度自動測量控制技術
10.3施工現場遠程監控管理及工程遠程驗收技術
10.4工程量自動計算技術
10.5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實施集成應用及基礎信息規范分類編碼技術
10.6建設項目資源計劃管理技術
10.7項目多方協同管理信息化技術
10.8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應用技術

閱讀全文

與建築業企業新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