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建築施工技術簡介框架課件

建築施工技術簡介框架課件

發布時間:2021-01-19 01:15:54

㈠ 金土工程總體技術構架

蔣文彪

(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

摘要:本文從金土工程的業務目標出發,在現有的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經驗積累基礎上,結合當前主流信息技術和電子政務發展方向,研究提出了金土工程的總體技術架構,並闡述了構建金土工程總體技術架構的關鍵技術,保證全國各級金土工程的整體一致性和相互銜接。

關鍵詞:金土工程;國土資源信息化

金土工程是面向保護資源、維護權益、支持發展、服務社會的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工程。金土工程的建設目標是,建立網路化的國土資源信息獲取、傳輸與匯總渠道,全面、准確、直接地掌握支撐國土資源管理的各類信息;建立覆蓋國土資源管理主要業務、貫穿上下的政務信息系統,形成科學、規范、高效的「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國土資源管理運行體系。按照上述業務目標,遵循當前主流信息技術發展方向,設計金土工程的總體技術架構,通過信息技術應用實現金土工程的業務目標。

1 前言

經過幾年的建設,國土資源信息化積累了一定的基礎,應用系統建設覆蓋了國土資源主要管理業務,「3S」技術在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和監測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積累了大量國土資源數據,從國土資源部到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已實現專網連接。要建立各級聯動的網路化國土資源管理運行體系,現有的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基礎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應用系統面向單一業務獨立運行,不能實現各系統之間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資料庫標准化程度不高,難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各級應用系統之間還沒有實現網路環境下實時數據交換。當前,在信息技術發展和電子政務應用中,資源整合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因此,在金土工程建設中,需要從頂層上規劃總體技術架構,設計技術路線和方法,保證網路、數據資源、應用系統、安全系統等各要素之間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國土資源管理的聯動和信息的及時監測、匯總與分析。

2 金土工程的總體框架

金土工程建設的總體框架是,以國土資源各類資料庫為基礎,以國土資源信息網路為依託,以標准、制度和安全體系為保障,以地政、礦政、地質環境等主要管理業務流程優化為主線,以支撐國土資源管理決策為核心,形成互聯互通、貫穿上下的政務管理、決策支持和社會服務信息化體系(圖1)。

2.1 網路

由國家、省、市三級區域網、連接各級區域網的國土資源專網,以及對外信息服務的互聯網組成。國土資源專網利用國家電子政務網路平台、各級政府建立的網路資源,或租用專線建設。

圖1 金土工程總體框架

2.2 數據資源及管理

以國土資源各類數據為核心,依託成熟的資料庫管理系統和 GIS 平台,按照統一的標准,建立集數據管理、數據共享服務、數據處理等功能為一體的國土資源數據中心,提供業務系統運行所需的基礎數據、管理數據支撐。

2.3 應用支撐

國家、省、市分別建立了用於本級橫向應用集成的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在國家、省、市統一部署數據交換系統,實現各級國土資源數據交換和業務聯動。

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在功能上包括應用系統搭建工具和運行環境、界面整合工具、身份認證管理、數據資源配置服務。

2.4 業務應用

圍繞耕地保護、礦產資源管理和地質環境管理業務,建立並集成業務應用系統。同時,建立國土資源信息綜合統計分析與決策支持系統、國土資源信息服務系統。

2.5 應用門戶

利用應用門戶實現各級國土資源管理業務網上受理,並發布國土資源基礎信息和政務信息,向社會各界、相關政府部門提供信息服務。

2.6 安全保障

建立基礎設施層、數據訪問層、信息交換層、應用層四個層次的安全體系。建立異地數據備份中心。

2.7 標准化體系

以國家電子政務標准化指南和國土資源信息化標准體系框架為基礎,建立金土工程信息化標准體系框架,包括工程建設相關技術規范、數據交換內容與格式,以及基礎資料庫標准。

3 金土工程總體技術架構

3.1 總體技術路線

按照金土工程建設的業務目標,工程建設遵循以下技術路線(圖2)。

圖2 金土工程總體技術路線

(1)建立國家、省、市三級國土資源數據中心,統一管理、維護、更新、展現各類數據,並對應用提供支撐,統一對外提供信息服務。縣級作為市級的應用終端。

(2)工程建設和系統部署圍繞兩條主線,一是數據主線,二是系統主線。應用系統和數據資源管理相對獨立,國家、省、市分別建立相對獨立的數據管理和更新機制,三級數據之間通過數據同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三級應用系統之間通過數據交換系統實現業務處理數據的上報和下達。

(3)加強資源整合,在全國各級各類應用系統技術架構差異較大、平台不一的條件下,保證金土工程的整體性和高度集成。採用統一的界面和許可權認證實現橫向應用整合,用戶利用統一的界面來進行「一次性登錄」,通過統一的身份認證之後便可對所有應用系統進行其許可權范圍內的操作和訪問。

(4)以電子政務平台和數據交換系統為金土工程應用支撐體系。橫向應用系統通過電子政務平台的搭建工具實現快速搭建,通過電子政務平台的運行支撐環境實現各類應用系統的協調運轉,通過電子政務平台的界面整合工具和身份認證管理工具,實現系統的統一展現和一次登錄,通過電子政務平台的數據資源管理工具,實現數據資源的統一配置、服務和展示,通過數據交換系統實現縱向業務數據交換。

(5)具有流程化業務審批功能的應用系統,在電子政務平台上構建和運行,涉及到數據報送、匯總和建立數據台賬的系統,獨立開發和運行。所有系統都通過統一的界面和許可權管理工具進行集成和整合。

3.2 總體技術框架

金土工程採用面向服務的架構思想,對建立的業務應用系統進行橫向和縱向集成。一方面,在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基礎平台中,通過利用面向服務的思想建立統一的業務模型,利用系統服務、系統組件和業務組件搭建國土資源業務應用系統,各業務應用系統內部和業務應用系統之間在平台組件框架支持下,通過統一介面標准,利用服務交互和消息傳遞等功能組件,實現業務應用系統的橫向集成;另一方面,在國土資源數據交換系統建設中,利用面向服務的標准,通過事務驅動、數據驅動、消息驅動等方式對服務進行集成,在統一的數據傳輸協議、數據內容標准等的支持下,利用服務交互、消息處理、安全性等功能組件提供數據交換服務,實現國家—省—市級間縱向業務應用系統的聯動、信息的傳輸和數據交換,並實現與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與共享。

金土工程在技術選擇上,總體採用 J2 EE 技術架構,以保障系統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穩定性。同時,根據具體需要,部分獨立運行的系統採用.net 技術架構。

各應用系統根據需要可以採用 B/S 結構,也可以採用 C/S 結構,因此前端存在Browser和 Rich Client 兩種形式(圖3)。

圖3 金土工程總體技術框架

(1)業務應用系統的建設總體上以電子政務平台為支撐,基於 J2EE 技術架構,採用B/S 結構。系統建設利用面向服務的思想建立統一的業務模型,利用系統服務組件和業務組件搭建國土資源業務應用系統。

(2)部分應用系統,如:綜合統計網路直報、計劃管理系統等,基於.NET技術架構,採用 Smart Client 技術,該客戶端還具有便於部署、自動升級的優點。

3.3 應用系統建設方式

流程化的業務管理系統如建設用地審批管理系統、建設用地預審管理系統、土地利用規劃與計劃管理系統中的土地利用規劃審批子系統、礦業權項目審批系統、礦產資源規劃管理系統等,利用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進行建設。其他獨立運行的數據管理類的管理系統基於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開發。各類應用系統通過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的統一界面、身份認證和數據資源配置管理工具進行集成,實現本級各類應用系統的統一界面、用戶單點登錄,同時實現對現有信息資源的可視化管理和信息資源的綜合分析應用。

3.4 數據資源管理技術框架

3.4.1 數據整合技術方法

目前,金土工程需要應用的資料庫總體上存在同構同標准、同構不同標准、異構同標准以及異構不同標准等幾種情況,資料庫整合,需要採用信息資源規劃的方法,按照先進的信息資源管理理念,分別從概念、邏輯和物理三個層次上對現有信息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在全面理清現有數據資源基礎上,按照標准、規范開展數據整合與建庫工作。

3.4.2 數據中心技術框架

數據中心將在網路基礎設施的支撐下,在數據標准和相關數據中心管理為維護制度的保障下,建立各類資料庫,完成數據中心數據的存儲、管理和維護;在交換體系和業務系統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數據的更新;同時通過業務系統,為管理提供數據支持;通過數據交換系統,將服務系統所需要的數據傳遞到服務資料庫,完成數據中心的社會服務功能。數據中心邏輯結構如圖4所示。

圖4 數據中心邏輯結構

3.5 網路體系架構

金土工程業務網路分為三級。

國家級(國土資源部)網路:以國家級數據中心為整個網路系統的核心骨幹層,向下為二級骨幹層省級網路(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供接入。

省級(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網路:以省級數據中心為網路系統的骨幹層,向上接入到核心骨幹層網路中,向下為分布層市級網路(市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供接入。

市級(市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網路:以市級數據中心為網路系統的分布層,向上接入到二級骨幹層網路中,向下為接入層縣級網路(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終端接入)提供接入。

3.6 安全體系

各級之間的數據傳輸運行在國土資源業務專網上,按照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及安全保密的有關技術要求,堅持適度安全、技術與管理並重、分級與多層保護和動態發展等原則,保證網路與信息安全和政府監管與服務的有效性,准確定位金土工程的安全系統,建立安全保障體系。

3.6.1 安全制度和措施

加強安全管理,建立規范的安全制度,明確責任,並加強對安全管理人員的思想、業務教育,樹立全員的安全意識。採取切實措施,進行機房環境、設備保護、冗災保護,以及工業事故預防。

3.6.2 網路安全

進行內外網物理隔離,建立防火牆、入侵檢測、防病毒控制。建立統一的安全管理平台,及時掌握網路安全狀況。對於核心數據存儲區域還要通過安全審計等控制手段進行訪問控制。通過網路安全掃描系統和網路實時監控預警系統,對系統安全事件及時做出響應和處理。為保證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對關鍵數據傳輸支持數據加密,加密方式主要支持商密加密。

3.6.3 應用安全

建立WEB信息防篡改系統、非法撥號監控系統、過濾控制系統、反垃圾郵件系統、病毒防禦系統。

3.6.4 CA 認證

採用基於證書的身份認證機制,為各級國土資源管理業務應用系統提供安全服務,確保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認性。

3.6.5 異地數據備份中心

全部資料庫都在異地進行定期網路傳輸備份。業務資料庫在線本地備份,基礎資料庫離線本地備份。

4 關鍵技術

構建金土工程的總體技術架構,需要重點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關鍵技術。

4.1 應用整合

為了實現金土工程的統一展現和一體化運行,需要對橫向應用系統進行整合,保證金土工程的整體性。應用整合通過界面集成和統一認證管理來實現,統一應用界面需要解決兩方面的技術問題,一方面是如何在不改造地方系統的前提下來實現界面集成;另一方面是集成授權、認證,實現系統單點登錄。

各種應用系統所採用的技術架構不盡相同,有B /S結構和 C/S 結構的系統,不論採用何種技術架構,現系統和原系統的功能菜單都顯示在金土工程統一界面菜單中,然後用戶可以通過點擊菜單,無須再次登錄就可訪問集成後的所有系統。

統一界面需要解決認證管理問題,即在不修改原系統,不知道原系統用戶信息的條件下,通過簡單的開發,把用戶信息傳輸到原系統,實現系統的安全運行。

4.2 數據交換系統

國家、省、市三級之間的業務聯動通過數據交換系統實現。數據交換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一是通過統一的數據交換區在關系型資料庫的支持下實現數據共享級交換(集中式交換模式);二是利用文件通過消息傳遞方式實現非同步交換(分布式交換模式)。

基於資料庫的上下級數據交換中,在各級建立交換緩沖區,交換系統把要交換的數據放在各自的交換緩沖區,交換緩沖區間可以通過文件傳輸的方式實現數據傳輸從而達到數據鏡像與同步,從而實現各級間的數據交換。

基於XML文件的數據交換中,通過數據交換適配器實現對資料庫中數據的抽取,對接收數據的載入的功能。數據交換工作站對發送和接收到的數據信息進行校驗,發送前將大容量的XML數 據信息拆分成若干數據信息單元,對接收到的數據信息單元進行合並,對傳送的數據進行加密、壓縮。

4.3 數據資源配置管理

數據資源管理需要通過關系型資料庫、文件伺服器、數據倉庫、空間資料庫引擎等的信息資源管理平台,對關系型數據、文件信息、決策支持信息、空間地理數據、多媒體信息進行管理,為信息的記錄、查詢、引用、分析提供支持,實現對數據的維護、數據的備份、數據的冗災、數據的監控等數據管理。數據資源管理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1)數據的可視化展現,可以直觀地瀏覽到數據實際的物理結構與邏輯關系等情況。

(2)數據中心服務有形化,可以清晰地了解數據交換等操作的實際狀態。

(3)支持數據交換,可以滿足國家、省、市三級數據交換。

(4)數據與應用平台的無關,滿足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松耦合模式。

㈡ 急求現澆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技術設計任務書 某商業樓(五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施工技

給你一份文檔參考。

㈢ 施工組織設計 畢業設計 範本

目 錄
第一部分 工程概況 3
一、工程概況 3
二、工程施工特點和施工條件 5
三、主要經濟技術控制指標 6
第二部分 施工部署 7
一、組織機構部署 7
二、施工准備部署 9
三、施工流程部署 10
四、施工進度部署 12
第三部分 主要材料、構件及機具投入計劃 13
一、工程主要材料及構件計劃表 13
二、主要施工機械機具投入計劃表 15
第四部分 施工進度計劃及主要勞動力計劃 17
一、施工進度計劃 17
二、勞動力計劃和安排 17
第五部分 施工總平面布置及管理 20
一、主要臨時用房、臨時用地計劃 20
二、現場用水、用電、場地排水 20
三、材料、構件堆放及施工道路現場圍護 21
四、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圖(見後附圖3) 21
五、總平面管理: 21
第六部分 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 22
一、新技術、新工藝應用及推廣 22
二、工程測量 22
三、基礎工程 24
四、主體結構工程 28
第七部分 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保證措施 69
一、質量管理目標 69
二、質量保證體系 69
三、嚴格執行質量檢查管理制度 73
四、保證工程質量技術措施 74
五、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 82
六、成品保護措施 86
七、與監理單位的配合 88
第八部分 確保工程安全的技術組織措施 90
一、安全管理目標 90
二、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90
三、安全生產技術措施 90
四、安全生產管理措施 93
五、安全防火措施 95
六、安全監控措施 96
第九部分 工期目標及工期保證措施 97
一、工期目標 97
二、成立工期保證管理體系 97
三、工期保證措施 97
第十部分 季節施工技術措施 100
一、雨期施工措施 100
二、冬季施工措施 101
三、高溫季節(暑期)施工措施 105
第十一部分 降低成本與協調管理措施 107
一、降低成本節約措施 107
二、土建與安裝協調管理措施 107
三、計量管理 108
四、預防突發事件措施 109

第一部分 工程概況
一、 工程概況
(一)工程總概況:本工程為××市中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市東山苑小區二組團平台51#住宅樓,位於××山東路東山苑小區內,是一棟獨立的三單元的框架住宅樓。由××市城市住宅建設研究所設計,建築總面積為5213㎡,建築總高度分別為20.6米,23.0米,24.0米;住宅樓為一梯二戶,戶形單一,窗戶有外飄窗和落地窗,陽台欄桿設計為鐵藝欄桿,屋頂女兒牆為花瓶柱圍護,並在梯間處設裝飾架,造型別致,立面美觀大方。
(二)主要裝修概況
1、牆面及天棚:內牆除廚、衛、牆面為200×300釉面磚上頂外,其它內牆及天棚均為仿瓷塗料,外牆用防水丙烯酸系復層,外牆塗料。
2、樓地面:所有樓地面均為水泥砂漿毛地面,底層地面為細石砼地面(防水)。
3、門窗:窗為塑鋼窗,單元門為電控門,進戶門為成品防盜門,住戶內木門為夾板木門。陽台處為塑鋼兩開推拉門。
4、屋面:屋面為上人平屋面,設保溫層隔熱層,隔熱板為WSK擠塑隔熱板。
5、其它:樓梯欄桿為扁鋼欄桿,女兒土牆欄桿為花瓶柱欄桿,護窗欄桿為不銹鋼欄桿,陽台欄桿為鐵藝花飾欄桿,屋頂裝飾架外包鋁塑板。
(三)結構設計概況
1、地基:處於山頂平台上,基礎為岩石,建築場地類別為二類,無大型地質構造和新構造運動跡象,無不良工程地質現象,地下水賦存條件不好,無長期性地下不存在。
2、基礎:本工程採用柱下獨立基礎(1∽19軸),及墩基礎(20∽26軸)。
3、框架:本工程框架結構,柱截面有「┗」型和「┳」型 「╋」型截面和矩形截面,梁截面均為矩形。
4、樓板:廚、衛、過道為100厚現澆板,其餘為120厚預制板,屋面樓板為120厚現澆板。
5、牆體:外牆採用240厚粉煤灰實心磚,內牆為180厚粉煤灰實心磚,部分隔牆為120厚多孔磚砌塊,砌體的砂漿標號為M5。
6、砼:獨立基礎混凝土等級為C30,基梁為C30,墊層為C10,框架梁、框架柱、現澆板、樓梯均為C30混凝土,現澆板帶混凝土為C20。
7、其它:本工程為三類建築,六度抗震設防,框架抗震等級為四級,耐火等級二級,上人屋面為Ⅱ防水,使用年限為15年;不上人屋面為Ⅲ級防水,使用年限為10年。
二、 工程施工特點和施工條件
(一) 場地及地區氣候水文條件
1、場地地質條件:擬建建築物處於經開山形成的山頂平台上,坡頂與坡底高差大,地下水位低,無長期地下水存在。
2、施工現場場地已平整,施工材料可直接到達施工場內,施工車輛主要通道在原有人行道路。
3、自然條件:××地區最高氣溫41℃左右,最低氣溫0∽5℃左右,熱季時間7-8月份,冷季在12-元月份,兩季最大降雨量為260ML,本工程施工期間經歷冷、熱、雨季,主要在冬季、夏季,因此施工須做好季節性施工措施。特別是冬季施工措施。
(二)工程施工特點:根據分析本子程所處的地理位置及設計特點,該工程為框架結構住宅樓,具體有如下施工特點。
1、本工程無需塔吊施工,但擬建建築物同時施工,為群體工程。施工場地較窄小,施工平面布置及安全問題突出。
2、本工程為框架結構,獨立基礎,孔樁基礎,基礎埋深較大,基礎開挖石質較好,土方量大,基礎土石方開挖量較大。
3、本工程框架柱及混凝土在基礎頂面∽2.750標高間採用C35,2.75∽5.55標高間採用C30,以上採用C25;梁、板、樓板、柱、獨立柱基、拉梁均採用C25混凝土,護壁採用C15混凝土。框架柱有「L」型及「T」型和矩形,異形柱模板安裝要求高。
4、施工用水較方便,可接原有居民用水管。

三、 主要經濟技術控制指標

序號 名稱 指標 備注
1 工程質量 創結構優質工程,無質量事故,一次交驗合格率100% 爭創武當杯
2 施工日期 承諾日歷工期348天,保證履約率100% 力爭提前完工
3 安全生產 一般事故頻率控制在1.5‰以內 爭取拿安全生產獎
4 文明施工 創市文明工地,達到湖北省安全文明施工標准分以上
5 計量管理 達到三級計量標准
6 能源管理 按月計量,控制總量不超過計劃
7 質量管理 自檢、互檢、交檢100%
8 機械使用 使用率達90%以上
9 三大工具 周轉率達90%
10 降低成本 加強措施降耗管理成本,力爭降低成本3--5%
11 鋼材用量 159噸
12 水泥用量 1360噸
13 木材用量 132立方米

第二部分 施工部署
一、 組織機構部署
本工程實行項目法施工,形成一管理精幹紀律嚴明,作風過硬的現場生產指揮體系。在項目經理領導下,組織技術、計劃、質量、安全、材料等部門組成的綜合管理班子,全面負責工程的施工,直接調度作業層施工。責、權、利分明,能及時排除種種障礙,處理現場施工遇到的問題,做到上下一心,確保工程按預期的質量、安全、工期目標順利進行。

項目經理部署管理組織結構圖
二、 施工准備部署
(一) 技術准備
1、技術文件准備:項目技術負責人在對圖紙預先熟悉後提出工程所需的規范、標准及圖集進行有關工程施工資料的收集准備。
2、圖紙會審:熟悉設計圖紙,了解設計意圖,掌握圖紙設計的各項材質、構件尺寸和細部構造,明確質量目標,在開工前進行圖紙會審,盡可能將圖紙上的問題在工程開工前解決。
3、根據合同規定的質量要求及設計標准編制施工階段施工組織設計及詳細施工方案。
4、編制施工預算:要求在施工前提出工程量及預計成本情況,提出成品的加工計劃,進行工料分析,提出資源計劃。
5、技術交底: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交底,施工階段的技求、安全交底採用三級制,即技術負責人→工長→班組長,班組長接受交接後,組織工人進行認真討論,確保每位操作人員明確質量目標和施工意圖。
6、了解材料供應及質量情況,提前取樣試驗,為施工提供技術依據。
(二)資源准備
1、人力准備:提前做好勞動力的組織調配工作,確定與簽訂勞動合同,在專業施工隊基礎上組建專業班組和混合班組,並組織陸續進場。
2、物質准備:根據施工方案和進度計劃要求,編制詳細材料進場及預制構件加工計劃,開工前提前做好各項機具的維修、保養、組織調度,進場運輸准備。
(三)現場准備
1、具體觀察施工現場的地形和周圍環境,場地的可利用程度和區域確定交通,臨時道路,臨時水電管線的布置,臨時設施的搭設。
2、開工前落實現場三通一平。
3、開工前引測或確定水準點,±0.000標高控制點和軸線控制點,根據建築紅線實施建築物的測量定位放線。
三、 施工流程部署
(一)施工總體安排
總體施工程序為:「先地下,後地上」,「先結構、後裝修」,「先土建、後安裝」 的原則,安裝與土建交叉配合,安裝不佔有效施工工期。為加快施工進度,主體結構驗收可分3個階段,在每一單元主體施工完畢後,進行中間結構驗收,將部分粗裝修提前到主體階段穿插施工。
(二)施工段劃分:根據工程平面布置特點,將單棟住宅以單元與單元之間的伸縮縫劃分為三個施工段,組織流水施工,以保證施工連續而有節奏。
(三)施工流程圖:(見下頁附圖)
施工流程圖

開 工

施工准備

基礎施工

0.000以下結構施工

基礎驗收

主體結構施工
屋面工程
結構驗收

內抹灰及樓地面


電等安裝調試

門窗及裝飾工程

零星工程及清理竣工

工 程 驗 收

交 竣 工
四、 施工進度部署
(一) 施工機械選擇
根據本工程中的特點,本工程為獨立柱基,墩樁基礎的框架住宅樓,地處平直,施工過程中的垂直運輸,按工程實際需要,可採用井架施工。土方開挖必須採用機械開挖,以加快施工進度。
(二) 施工安全部署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工程處於平地處,樓群同時開工,施工現場擁擠,安全問題突擊,按要求施工階段外牆搭設雙排外腳手架,並掛滿安全網,安全保證措施見第八部分。

第三部分 主要材料、構件及機具投入計劃
一、工程主要材料及構件計劃表

(一) 土建主要材料計劃表

序號 名 稱 規 格 單 位 數 量 備注
1 鋼材 5-25 T 159
2 水泥 325#/425# T 1360
3 木材 板枋材 M3 132
4 混凝土孔磚 240厚/180厚 M3 962.66
5 碎石 5-40MM M3 1306
6 砂 中粗 M3 1029
7 粉煤灰蒸養磚 120×115×53 千塊 1

(二) 周轉材料需用量計劃

序號 名 稱 規 格 單位 數量 備 注
1 鋼 管 Φ48×3.5 T 80
2 扣

件 Φ50 萬個 1.2
3 木模板 板枋材 M3
4 竹膠合模板 12mm 張 500
5 腳手板 2.5×0.3 塊 500

二、主要施工機械機具投入計劃表

(一) 主要施工機具投入計劃表
序號 機 具 名 稱 規 格 型 號 數 量 備 注
1 井架 30M高 1台
2 鋼筋切斷機 OJ-40 2台
3 鋼筋調直機 SJ-12 1台
4 鋼筋成型機 W16-40 1台
5 園盤鋸 599MM 1台
6 平創機 2台
7 空壓機 2.5M3 3.53 6台
8 交流電焊機 BX-500 2台
9 電渣壓力焊機 60A 1套
10 電動打夯機 14KW 1台
11 插入式搗動棒 Φ35、Φ50高頻行星 6台
12 平板振搗器 1.5KW 2台
13 污水泵 Φ50 3台
14 斗車 雙輪 10
15 電動沖擊鑽 Φ/Φ13 2台
16 翻斗車 140型 1部
17 消防設備 普通型 2套
18 安裝設備 2套
19
(二) 主要計量、檢測儀器設備配置計劃
序號 儀器、設備名稱 測量參數名稱 配備數量 備 注
1 J2光學經緯儀 角度、直線垂直度 1台
2 S2水準儀 水平標高 1台
3 磅稱 TG1000 1台
4 工程檢測尺 垂直、平整度 2付
5 50M鋼捲尺 長度 2把
6 150×150砼試模 砼強度 2套
7 75×75砂漿度模 砂漿強度 2套
8 坍落度筒 砂漿強度 1個
9 溫濕度計 溫度、濕度 1個
10 電閘箱 用電量 1個
11 試壓泵 壓力 1台
12 萬用表 電流、電壓 1隻
13 兆歐表 電阻 1隻
14 接地搖表 電阻 1隻

第四部分 施工進度計劃及主要勞動力計劃
一、施工進度計劃
1、 施工進度安排
本工程的定額工期為365天左右,我公司擬定348天完成,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在施工中重點抓好該部位的施工是關鍵,該工程在±0.000以上框架主體必須保證每月三層,其它分部隨主體工程進行穿插施工,各分部分項工程時間,安排如下:
總工期:348天,其中:柱基施工43天,主體結構:150天,內外裝修及局部145天,水電檢測,收尾竣工驗收10天。
2、施工進度網路計劃圖(見後附圖)
3、施工進度計劃橫道圖(見後附圖)
二、勞動力計劃和安排
加強項目勞動力資源計劃管理是加快施工進度,提高工程質量,減少工程成本的重要手段,項目部根據施工進度計劃和作業特點優化配備勞動力資源,根據工程總體技術要求特點,組織專業班組和混合班組,按進度計劃安排施工人數,並盡可能保持各作業班組的相對穩定,提高施工人員的操作熟練程度,同時安排各班組相互交叉施工,流水作業,必要時根據實際情況,對勞動力資源計劃進行調整,確保勞動力資源達到最佳使用效率,激發工人勞動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以確保工程的質量與工期。

主要勞動力配置計劃表
序號 施工時間
人數
工種 1
/
30 30
/
60 60
/
90 90
/
120 120
/
150 150
/
180 180
/
210 210
/
240
240
/
270 270
/
300
1 普工 45 45
2 鋼筋工 10 12 12 12 12 12
3 木工 20 25 25 25 25 25 15
4 砼工 30 30 30 30 30 30 30 15
5 瓦工 40 40 40 40
6 抹灰工 30 30 30 30
7 架子工 4 8 8 8 8 8 8 4 4
8 水電工 4 4 8 8 8 8 8 8 8 8
9 機械工 6 6 6 6 6 6 10 6 6
10 防水工 8 8
11 塗料工 2 20 30 30
12 電焊工 2 2 2 2 2 2 2 2 2 2
13 其它 5 5 5 5 5 5 5 5 5 5

第五部分 施工總平面布置及管理
一、 主要臨時用房、臨時用地計劃
序號 用途名稱 面 積 結 構
1 辦公室 35 120牆,石棉瓦屋面
2 材料庫 30 120牆,石棉瓦屋面
3 配電房 10 120牆,石棉瓦屋面
4 水泥庫 40 鋼管搭設,石棉瓦屋面開蔽式
5 木工加工棚 40 鋼管搭設,石棉瓦屋面開蔽式
6 鋼筋加工場 50 鋼管搭設,石棉瓦屋面開蔽式
7 砂、石堆場 40 露 天
8 砌體堆場 60 露 天
9 鋼筋堆場 80 露 天
二、 現場用水、用電、場地排水
1、施工用水,現場臨時用水根據甲方已引到施工,現場供水水源按平面布置引至各需用地點,主分支管採用Φ40,次分支管採用Φ20的鍍鋅管,考慮到××地區供水管網水壓不穩定及所處地理位置,為確保施工用水設置一個20立方米的蓄水池,在蓄水池處並設置一台揚程≥30米的抽水機。
2、施工用電:根據現場施工用電量需要,由甲方總配電室引至施工現場,設配電房,再引至各需用地點,臨時施工用電線路,採用架空,嚴格按三相五線制架設。
3、施工現場四周設排水溝,避免雨水沖刷。
三、材料、構件堆放及施工道路現場圍護
1、材料構件堆放:砂石集中堆置攪拌機附近,(砂與碎石之間採用砌磚分隔)砌塊及預制構件,靠建築物一側,便於運輸,隨用隨進。
2、施工道路盡量利用已成型便道,進行硬化,四周設排水溝。
3、現場圍護:根據本工程現場具體環境,施工現場採取磚砌圍牆全封閉,設出入口二處,圍護高度應達2.5米。
四、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圖(見後附圖3)
五、總平面管理:
由於該工程是群體工程,施工工期緊,交叉作業頻繁,場內施工人員復雜,施工平面管理由項目經理負責,採取按計劃分片包干管理,採取科學嚴密的管理措施,強調文明施工,現場入口處設置各項規章制度,並上牆張掛,嚴格按平面布置,整齊堆放材料,真正做到文明施工。

建築施工技術論文

賈啊

㈤ 某商業樓(五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施工技術設計答案及配板圖

  1. 題述『某商復業樓』,不論規模,制都屬一個單位工程。單位工程只有『施工組織設計』,沒有『施工技術設計』,施工技術是施工組織設計內容中的一個章節,僅僅是一小部分而已;

  2.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中的施工技術是採用,是採用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技術,是施工技術措施,而不是設計、試驗。;

  3. 施工組織設計主要內容:

一、工程概況及編制依據

二、施工部署

三、施工准備

四、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

五、本工程重點、難點分析

六、工期目標及保證體系及措施

七、質量目標及保證體系及措施

八、安全保障體系及措施

九、創建文明工地及環境保護措施

十、冬期、雨期等季節性施工方案

十一、資源計劃(材料、設備、人力、機械)

十二、重大危險源分析及預防

十三、應急救援預案及救援物資准備

十四、竣工回訪保修措施

十五、施工進度計劃橫道圖

十六、施工進度計劃網路圖

十七、施工總平面布置圖

㈥ 施工技術中在簡體剪力牆框架結構中分別可採用哪些模板結構形式

1 框架與剪力牆(單片牆聯肢牆或較小井筒)分開布置;
2 在框架結構的若干跨內嵌入剪力牆(帶邊框剪力牆);
3 在單片抗側力結構內連續分別布置框架和剪力牆;
4 上述兩種或三種形式的混合。

閱讀全文

與建築施工技術簡介框架課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