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流園區都有哪些種類如何規劃
物流園區是指在復物流作業集制中的地區,將多種物流設施和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也是具有多種服·務功能的物流企業的集結點。遠景設計研究院規劃專家道:物流園區具有規模化、整體性、集約型、高效率等特點。將物流產業在包裝加工,貨物存儲,貨物配送,信息整合等方面進行綜合性、規模化的整合處理,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運輸樞紐設施、運輸組織及管理中心、物流信息中心這幾大模塊。規劃設計時宏觀上需考慮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城市發展背景、物流業發展現狀、建設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等,微觀上則需注意各個功能模塊之間的整體性、銜接性。
② 物流園的建設要求
規劃與評審
新沙物流園規劃圖物流園區的規劃應結合國家物流產業規劃要求、所屬地的物流產業導向,根據所屬地的城市總體規劃、用地規劃和交通設施規劃等進行選址,編制符合所屬地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的物流園區詳細規劃,並通過規劃評審。
物流園區建設應做好各功能區的規劃,建設適合物流企業集聚的基礎及配套設施,引導區域內物流企業向物流園區聚集。物流園區建設應加強土地集約使用和發揮規模效益,物流園區的規模不小於1平方公里, 貨運服務型和生產服務型物流園區所配套的行政辦公、商業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面積應不大於園區總用地面積的10%,貿易服務型和綜合服務型應不大於30%。
交通影響評價與規劃
物流園區建設應開展項目對區域內各類交通設施的供應與需求的影響分析,評價其對周圍交通環境的影響,包括建設項目產生的交通對各相關交通系統設施的影響,分析交通需求與路網容納能力是否匹配,並對交通規劃方案進行評價和檢驗。
物流園區建設應按交通影響評價的要求,採取有效措施,提出減小建設項目對周圍道路交通影響的改進方案和措施,處理好建設項目內部交通與外部交通的銜接,提出相應的交通管理措施。
物流園區應建有能滿足入駐企業活動所需的由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輔助道路構成的道路系統,其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應納入城市道路系統統一規劃建設。
物流園區應建立並與國家現有的建築標志系統、設施標志系統、機動車路標系統以及步行道標志系統的設計相銜接的園區標志系統。
環境影響評價與建設
筍崗-清水河物流園區物流園區規劃與建設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按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採取有效措施,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物流園區應建立與其規模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和監管系統,並定期開展環境質量監測活動。
物流園區的環境空氣應達到GB 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准)中的二級標准。
物流園區裝卸作業區環境噪音應達到JTJ231(港口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范)中裝卸作業庫場標准,非裝卸作業區環境噪音應符合GB12348(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標准)中規定的Ⅳ類標准。
物流園區應規劃環衛設施,組織收集入駐企業產生的廢棄物,並委託有資質的經營單位來收購和處理這些廢棄物。
鼓勵物流園區的入駐企業通過GB/T 24001(環境管理體系規范使用指南)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大京九物流園區物流園區應配套建設與園區產業發展相適應的電力、供排水、通訊、道路、消防和防汛等基礎設施,並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規劃,應與城市基礎設施相銜接。
物流園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應遵循「一次規劃、分步實施、資源優化、合理配置」的原則,防止重復建設,以降低基礎設施的配套成本。
物流園區各種基礎設施的地下管線敷設,應符合GB 50289(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要求。
物流園區應提供滿足入駐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需要的電力設施,應根據所屬地電網規劃的要求,建設符合GB 50293( 城市電力規劃規范)和GB 50052(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要求的電力設施和內部應急供電系統。
物流園區應遵守節約用水的原則,提供滿足入駐企業的供水設施,並編制符合GB 50282(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規定要求的用水規劃;應建設完善的排水設施,應編制符合GB 50318規定要求的排水規劃,並與所屬城市總體規劃相適宜。
物流園區如需進行供熱設施建設,應符合CJJ 34(城市熱力網設計規范)的規定要求;如需進行燃氣設施建設,應符合GB 50028(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的規定要求。
物流園區應統一建設消防設施和防汛除澇設施,其消防設施工程應由具有消防工程施工資質單位建設,各類建築的建設應符合GB 50016(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物流園區內各種防汛除澇設施的建設應符合國家及所屬地相關法律和規章的規定。
物流園區應為工商、稅務、運管、檢驗檢疫等政府服務機構的進駐提供條件,並逐步完善「政府一站式服務」的功能。
物流園區應為銀行、保險、中介、餐飲、住宿、汽配汽修等各項支持服務機構的進入提供相應的配套設施,並為入駐企業提供必要的商業服務。 嘉峪關現代物流園區物流園區應建設具有基礎通信平台、門戶網站、信息管理平台、電子服務平台以及信息安全等功能的信息化設施。
物流園區應為入駐企業提供具有數據通信、固定電話、移動通訊和有線電視等方面基礎功能的基礎通訊設施。
物流園區應逐步建設具有對外宣傳、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信息服務、園區信息管理等功能一體化的門戶網站,能為園區內企業提供物流公共信息;設有保稅物流中心的物流園區,應建設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計算機管理系統。
③ 物流園區的建設要求
物流園區建設應開展項目對區域內各類交通設施的供應與需求的影響分析,評價其對周圍交通環境的影響,包括建設項目產生的交通對各相關交通系統設施的影響,分析交通需求與路網容納能力是否匹配,並對交通規劃方案進行評價和檢驗。
物流園區建設應按交通影響評價的要求,採取有效措施,提出減小建設項目對周圍道路交通影響的改進方案和措施,處理好建設項目內部交通與外部交通的銜接,提出相應的交通管理措施。
物流園區應建有能滿足入駐企業活動所需的由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輔助道路構成的道路系統,其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應納入城市道路系統統一規劃建設。
物流園區應建立並與國家現有的建築標志系統、設施標志系統、機動車路標系統以及步行道標志系統的設計相銜接的園區標志系統。 物流園區規劃與建設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按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採取有效措施,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環境。
物流園區應建立與其規模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和監管系統,並定期開展環境質量監測活動。
物流園區的環境空氣應達到GB 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准)中的二級標准。
物流園區裝卸作業區環境噪音應達到JTJ231(港口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范)中裝卸作業庫場標准,非裝卸作業區環境噪音應符合GB12348(工業企業廠界雜訊標准)中規定的Ⅳ類標准。
物流園區應規劃環衛設施,組織收集入駐企業產生的廢棄物,並委託有資質的經營單位來收購和處理這些廢棄物。
鼓勵物流園區的入駐企業通過GB/T 24001(環境管理體系規范使用指南)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物流園區應配套建設與園區產業發展相適應的電力、供排水、通訊、道路、消防和防汛等基礎設施,並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規劃,應與城市基礎設施相銜接。
物流園區基礎設施的建設,應遵循「一次規劃、分步實施、資源優化、合理配置」的原則,防止重復建設,以降低基礎設施的配套成本。
物流園區各種基礎設施的地下管線敷設,應符合GB 50289(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要求。
物流園區應提供滿足入駐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需要的電力設施,應根據所屬地電網規劃的要求,建設符合GB 50293( 城市電力規劃規范)和GB 50052(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要求的電力設施和內部應急供電系統。
物流園區應遵守節約用水的原則,提供滿足入駐企業的供水設施,並編制符合GB 50282(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規定要求的用水規劃;應建設完善的排水設施,應編制符合GB 50318規定要求的排水規劃,並與所屬城市總體規劃相適宜。
物流園區如需進行供熱設施建設,應符合CJJ 34(城市熱力網設計規范)的規定要求;如需進行燃氣設施建設,應符合GB 50028(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的規定要求。
物流園區應統一建設消防設施和防汛除澇設施,其消防設施工程應由具有消防工程施工資質單位建設,各類建築的建設應符合GB 50016(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物流園區內各種防汛除澇設施的建設應符合國家及所屬地相關法律和規章的規定。
物流園區應為工商、稅務、運管、檢驗檢疫等政府服務機構的進駐提供條件,並逐步完善「政府一站式服務」的功能。
物流園區應為銀行、保險、中介、餐飲、住宿、汽配汽修等各項支持服務機構的進入提供相應的配套設施,並為入駐企業提供必要的商業服務。 物流園區應建設具有基礎通信平台、門戶網站、信息管理平台、電子服務平台以及信息安全等功能的信息化設施。
物流園區應為入駐企業提供具有數據通信、固定電話、移動通訊和有線電視等方面基礎功能的基礎通訊設施。
物流園區應逐步建設具有對外宣傳、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信息服務、園區信息管理等功能一體化的門戶網站,能為園區內企業提供物流公共信息;設有保稅物流中心的物流園區,應建設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計算機管理系統。
④ 國內做物流園區規劃和咨詢的哪家機構、單位或者設計院最權威
福建省內大部分的物流規劃設計都是由福建大()福()
物流科技(公司)進行規劃設計的。
⑤ 專門做倉儲物流中心設計的設計院
國內肯定沒有、國際上也沒有專門做倉儲物流工程的設計院。設計資質分甲、乙、丙三個等級,對應相應的工程規模和等級,不知你的項目有多大規模。
⑥ 物流園區設計要點
一、物流園區項目設施
物流園區項目內部規劃和建設完善的道路、橋梁、站場網路,與高速公路、城市環路、國道主幹線、鐵路、機場等要有方便的介面,按照規劃面積的要求規劃道路;設計和安裝明確的交通標志;必須實現鋪設完善的寬頻電信網路;按照規劃面積的要求規劃綠地;給水、排水、電力、供熱、燃氣、環保、防災、安全保衛等網路設施一次總體規劃,統一施工。
物流園區項目建設輕鋼結構倉庫、普通平房庫、露天倉庫、集裝箱堆場、停車場、冷藏庫、冷凍庫、危險品倉庫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輔助及配套設施,如停車場、加油、洗車、汽車修理以及生活、辦公、商品展示等設施,同時設立郵政、快遞、銀行、保險、稅務、質檢等的營業機構。
物流園區項目使用自動化的裝卸、搬運、傳送和分揀設備、標准托盤、高價立體倉庫、巷道堆垛機、計算機控制系統、數字識別系統、EDI系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目的是要建設成工業化、數字化的物流園區項目。
物流園區項目需要建立先進的指揮調度與監控系統和公共物流信息網路平台,建立物流資源網、設立平台物流運價指數、建立物流資源招投標與拍賣系統。
二、功能設計
功能設計主要採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即在確定物流園區規劃原則以後,對物流園區功能規劃所涉及的核心因素進行列舉和分析,然後通過收集整理一系列最先進的案例,總結最適合的經驗。
整個物流園區開發項目將被劃分為幾個大功能區域,例如物流作業區和管理服務區,策劃者再從最佳實踐經驗,以及市場調查得到的實際需求兩方面入手,為每個功能區域命名,定義,分配相應的面積,引入相關的設施,設備和IT系統。功能規劃的最後一步將是對物流園區開發的核心流程進行定義和描述。這些流程包括:集裝箱服務、生產原材料供應和配送、生活資料采購和配送流程、保稅物流作業流程、空港、海港、鐵路物流服務流程等。
物流園區開發項目內部功能區的規劃建設還沒有統一的規劃框架,是由於物流園區內部功能區策劃主要是對服務功能的微觀設計和定位。
首先需要進行客戶需求與系統分析,即根據目標需求,結合物流園區開發項目輻射區域的實際情況,細分市場,劃分功能類型。然後是進行功能定位和功能區域規劃,即通過把各個單一的服務功能向與物流園區項目歸並和整合後來確定功能區域數目和類型。再次是進行功能區域系統布置。最後是對策劃方案進行評價。
(一)物流園區開發項目內部功能區規劃建設的步驟如下
1、客戶需求與系統分析
客戶需求與系統分析是物流園區開發進行功能定位和功能區域策劃分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其內容主要是通過市場調研,如現場調查、集中訪談、表格問卷調查等方式,摸清主要客戶的物流需求,包括物流服務需求功能種類、物流需求量、物流流向等基本數據。在此基礎上,對所獲取的數據進行相應的系統分析,以便整理出策劃所需要的信息。
由於物流園區開發項目需要依託一定的市場來規劃建設,在物流園區開發策劃前期的可行性論證中,其服務對象應已明確,因此,客戶需求分析的主要對象應是物流服務輻射范圍內的各類工商企業。在各種調研內容中,物流需求量和流向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預測數據是確定物流園區規模與建設地點的重要依據,而物流服務需求功能的調查是確定所需服務功能區的重要依據。物流服務需求功能的調查可採用表格形式,被調查企業可根據自身的需求在空格中選擇。
在選擇調查企業對象時,輻射范圍內的大型製造企業和大型商貿企業將是調研的主要對象。在物流服務需求功能的調查中,可事先設計好各種服務功能,且列出的服務功能應力爭全面,並應留有足夠的空格以便被調查對象選擇或根據自身服務需要進行相應的補充。
由於物流園區的建設通常呈現出階段性的特點,因此,服務功能需求還應區分時間階段,如近期、中期和遠期等。對各種被調查的物流服務功能需求進行匯總後,最後可總結出各階段物流服務功能設置進程表,其中近期、中期和遠期的確定以所有被調查對象中所選最大比例數據為依據。
2、功能定位和功能區域確定
確定功能定位。物流園區的功能定位是其戰略定位和市場定位的外在體現,是按照戰略定位和市場定位對物流園區的物流服務能力進行規劃設計,主要是為了滿足目標市場客戶的物流需求。功能定位主要應確定兩方面的內容:物流園區在不同規劃階段內應具有物流服務功能;根據確定的物流功能進行空間分配,即劃分若干物流功能區域。
通過對輻射范圍內潛在目標客戶的調查分析,可了解的客戶物流服務功能需求類型和層次。但是從調查本身分析來看,通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一方面,調查樣本的廣泛代表性受到一定製約,不可能對所有客戶進行調查;另一方面,抽樣調查以現有的客戶為主,對潛在物流客戶的調查通常不足。
(1)功能定位要體現四個原則
一是前瞻性原則。即物流園區的功能定位既應滿足現在客戶的需求,又要滿足未來客戶的需求。
二是綜合性原則。即物流園區的功能定位應綜合調查的結果、物流產業的發展趨勢、經濟結構的調整及外來競爭壓力等許多因素綜合確定。
三是階段性原則。即物流園區的功能應體現不同規劃階段的特點,能根據不同階段內的需求變化進行擴展。
四是層次性原則。即物流園區的功能應體現出層次性,在發展建設初期應以物流基礎性的服務功能為主,而在發展成熟期應逐步拓寬到增值服務層次的功能。
此外還要確定服務功能區域。從目前物流園區的規劃情況看,物流園區中的功能區通常包括倉儲中轉區、集散配送區、流通加工區、商務辦公區、生產服務區、生活服務區等,但對於一個特定的物流園區開發究竟需要規劃哪些物流服務功能區,應該以其腹地范圍內的市場需求分析為基礎,以該物流園區所在地的現有物流資源和設施的整合和優化為依託,在明確其物流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及服務方式的基礎上,通過調查所需的物流服務需求功能,結合一定的原則來確定。
服務功能區域的確定對物流園區開發的規劃具有決定性意義。一方面,確定功能區域也就大體確定了物流園區開發的內部總體結構:另一方面,功能區域是物流園區開發內部布局的基本空間單元。
(2)功能區域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確定功能區域的數目;
二是確定功能區域的類型、承擔功能及主要服務對象:
三是確定功能區域內部的細部組成和相互關系等。
其基本確定方法是將功能類型相同或相近的各個單一服務功能進行歸並和整合為,使其一個物流功能區域,可得到所需的物流功能區域數目和類型。
(3)功能區域的確定過程中兼顧的原則
一是市場性原則。即物流園區的功能區域設定必須以物流市場需求為基礎,立足現有物流需求,同時功能區域的類型和服務對象必須明確,能在市場經濟的原則下進行規劃、建設和運作。
二是整合性原則。即物流園區功能區域的選定必須能有效整合現有的物流資源和設施,能對原有物流系統進行補充和完善。
三是系統性原則。即物流園區功能區域之間功能上必須具有互補性、協作性和整體性,使這些功能區域既能獨立承擔物流服務業務,同時又能共同承擔層次更高、技術含量更高的增值物流服務,體現出物流園區物流系統化、層次化運作的能力。
四是柔性化原則。即物流園區功能區域選擇既要能滿足現有市場的需求,又要滿足未來發展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和前瞻性。
五是動態性原則。即物流園區功能區域的選擇應根據市場需求環境的變化進行多階段修正,具有一定的動態特性。
3、功能區域系統布置
物流園區開發項目的功能區域系統布置就是在體現物流園區整體運作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將所確定的所有物流功能區域進行系統布局。目前,應用於傳統設施布置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計算機化布置方法,即採用計算機輔助求解的布置方法,如CRAVF法(Computerized Relative Allocation ofFacilities Technique)、CORELAP法(ComputerizedRelationship Layout Planning)、 ALDEP法(Automated Layout Design Procere)及MULTPLE法(Multi- Hoor Plant Layout Evaluation)等;另一類是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經典方法,如SLP法(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SLP)。物流園區內部功能區布局規劃涉及較多的定性因素,因此,應用單純的數學模型求解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而SLP法結合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較宜適用於物流園區內部功能區域的系統布置。對上述規劃方案,採用系統評價方法,最後選擇最優的系統布置方案。
⑦ 物流園區規劃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你好,物流園區的規劃環評應設置以下專題進行分析論證:
1. 該物流園區規劃的法律法規符合性,是否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相關的產業政策規劃
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環境功能區劃,是否與其他有關規劃相協調。
2. 物流園區佔地性質和方式(永久性佔地、臨時性佔地是否佔用基本農田及其數量;是否
做到占 一 補一,占補平衡)
3 .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大氣、水、聲、生態、社會環境等現狀背景狀況,給出定量或定
性指標)
4. 園區規劃方案分析與污染源分析(方案的具體設計、施工方式、時序、運行方式等;
污染物及產污節點,排放方式、影響方式、污染物源強等)
5. 環境空氣影響分析與評價
6. 水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
7. 固體廢物管理與處置
8. 聲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
9. 環境容量與污染物總量控制
10. 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
11. 物流園區總體規劃的綜合論證與環境保護措施
12. 公眾參與
13. 環境監測和管理計劃
此外,在以上專題設置時如該物流園區的開發建設可能影響到地下水時,需要設置地下水的環評專題(水文地質和水資源利用情況);如涉及到大量徵用土地和移民拆遷應設置社會影響評價專題;物流園區的貨物轉運中如含易燃、易爆、毒性、腐蝕性的物品,應設置環境風險評價專題,並提出有效的安全防範措施及建議,設立應急預案。
⑧ 物流建築設計規范2016報批稿與正式稿有什麼區別
「報批稿」從字面來是向上級主管主部門報告待批的規范。一般來說上內級主管主部門必定提出容存在的問題,完成了存在的問題的修正,通過了,上級主管主部門會發布批準的公告。這樣就很清楚報批稿不是批準的正式規范(主要區別:條文內容不會完全相同)。現網路搜索、其他網站,有些熱心的「芝麻」,上傳了「報批稿」改頭換面成主管主部門會發布批準的規范。這風氣不好!使分析能力稍差的求助者得到了假貨。我有時情願下載稍不清拍照的上傳文件,這樣就不會得到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