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建築施工測量技術規程最新

建築施工測量技術規程最新

發布時間:2021-01-17 11:41:24

❶ 高壓線安全防護方案

高壓線防護方案
第一節、外電防護
1.編制依據:
序號 名稱 備注
1 北京***商場施工組織設計
2 《建築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 杜榮軍主編
3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46-2005
2.工程概況:
2.1 施工現場與周圍環境
2.1.1 通道和高壓線位置及搭設前提條件
北京****商場臨時道路位於施工現場東側,路寬8m。路邊緣離槽邊上口距離在2~3m
之間,臨時道路和現場由2m 高圍牆隔開,高壓線緊鄰東部圍牆從南到北貫穿整個工地,總長
度225m,電壓為10KV。後經甲方與相關單位協商後,拆除部分線桿,所以實際防護長度80m,
在我項目二部塔吊回轉半徑的覆蓋范圍之內,且在1#樓南側有變壓器一台。高壓線桿高度約
為10m。線桿距離槽上口1.5~2m。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第一部分 高壓線防護要求如下:
在建工程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必須保持安全操作距離。最小安全操作距離
應不小於4~6m。第3.1.4 規定,旋轉臂架式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與10KV 以下的
架空線路邊線最小水平距離不得小於2m。由於現場東側的三個塔吊的塔臂回轉半徑均覆蓋高
壓線,且達不到《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第3.1.2 條和第3.1.4 條規定的最小距
離,《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第5.2.5 條之規定。為確保正常供電和施工人員的人
身安全,必須採取切實可行的防護措施,編制專項防護方案。
2.1.2 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及建議
我們考慮搭設雙排杉槁腳手架,里排緊鄰槽邊,外排立在圍牆外。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建
議在基礎及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樓東側邊坡空地不得作為散料和半成品周轉區,這樣可以人
為減少安全隱患。由於建築物高度62.2m,外牆距圍牆6m。所以安全防護用架要等到工程竣
工才能拆除。
3.施工安排
2
3.1 工期安排
為確保行人和塔吊吊卸時高壓線的安全,高壓線防護架子應及時搭設。
3.1.1 搭設日期:2003 年11 月20 日至2003 年11 月26 日
3.1.2 防護日期:2003 年11 月26 日至2004 年12 月25 日
3.1.3 拆除時間:2004 年12 月26 日至2006 年12 月31 日
3.2 施工組織及任務劃分:
由項目部生產經理主管,項目部安全員組織四川架子組搭設防護架子。在架設防護設施時,
項目部臨時用電電工、安全員及架子組長必須在現場旁站監督施工。
3.3 高壓線防護腳手架形式選擇
根據防護架子搭設的目的及安全生產的施工要求,靠近高壓線一側的防護須採用絕緣材料
並保證一定的安全距離。所以里排腳手架頂端高過高壓線1.5m。架體安全網距高壓線應不小
於1m。(因為圍牆、槽邊和高壓線走向有變化,所以距離有所變動),其防護架子立面圖、剖
示圖詳見附圖二、三所示。
4.施工准備
4.1 材料准備
① 木桿選用剝皮的杉篙,小頭直徑不小於80mm,大頭直徑為120mm。腐朽、折裂、枯節
的木桿,一律禁止使用。
② 材料計劃表
3
搭設高壓線防護架主要材料,見下列材料計劃表。
材料計劃表
名稱 規格 單位 數量
混凝土 C20 m35
彩色串燈 m 80
杉槁 6~8m 根 1500
安全網 m22400
鉛絲 8# Kg 500
彩旗若干
4.2 技術准備
4.2.1 了解項目施工的具體情況及施工步驟。
4.2.2 熟悉防護架搭設的安全技術規程。
4.2.3 要向操作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
4.3 人員准備
4.3.1 防護架施工設專業架子工長負責,對其安裝、拆除、檢查和圍護設安全監督檢查人員,
確保橋架的搭設和使用符合設計要求。
4.3.2 配備體檢合格並經《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管理規則》考核和安全教育培訓合格的架
子工持證上崗進行施工。
4.3.3 勞動力准備:
搭設高壓線防護架勞動力計劃,見下列搭設外電防護架勞動力計劃表。
搭設外電防護架勞動力計劃表
工種 架子工 電工
人數 12 人 2 人
4.4 現場准備
① 現場臨時電纜溝回填、夯實平整,排水暢通,場地雜物清除干凈。
② 靠槽邊一側應懸挑安全網或採取其它安全措施。
③ 定位放線並破碎圍牆外立桿基礎佔用的路面。
4
5.施工方法
5.1 搭設作業程序
場地清理→定位放線→支立桿→調直→掃地桿→搭大橫桿→用8#鉛絲綁大橫桿→搭小
橫桿→用8#鉛絲綁小橫桿→接立桿並綁扎→加斜撐並加固→支設戧桿→搭馬梁→支設頂
層橫桿→掛安全網→掛彩色串燈→掛彩旗→驗收
5.2 一般構造
5.2.1 圍牆外側杉槁立桿的底端要埋入地下,寬度400×400mm,深度600mm,並用C20 細石
混凝土澆築密實,相應的立桿用100×100mm 木方或粗杉槁連接牢固。
5.2.2 在腳手架立桿底端之上200mm 處設縱向和橫向掃地桿,並與立桿連接牢固。
5.2.3 杉篙搭接接頭長度為1.5m,鉛絲綁扎不少於3 道,間距不小於0.6m。交叉節點處鉛絲
要綁十字扣。
5.2.4 腳手架左右相鄰立桿和上下相鄰橫桿的接頭應相互錯開一個跨,並置於不同的構架框
格內。
5.2.5 斜撐與水平面的交角在45。~60。之間,水平投影寬度應不小於2 跨或4m 和不大於6 跨
或8m。斜撐應與腳手架基本構架桿件加以可靠連接。斜桿與水平面的交角也在45°~60°之間,
其間距不大於6m。如鋼筋貼斜撐杉篙底將斜撐兩端的大橫桿拉接牢固。
5.3 搭設
5.3.1 木桿運到現場,應先選擇分類,宜把頭大粗壯者做立桿,直徑均勻,桿身順直者做橫
桿,稍有彎曲者做斜桿。然後按構造要求的規定架設桿件,並力求做到橫平豎直錯開接頭位
置。
5.3.2 立桿中心間距1.8m,外排立桿距圍牆300mm,最上端大頭向上,最下端大頭向下,相
鄰立桿豎向接頭中心間距錯開不小於1.5m,外排硬化地面上的立桿埋入路面下0.6m 並澆灌
混凝土(埋入地下部分的做防腐處理)。里排立桿直接立在硬化後的混凝土面層上。
5.3.2 封頂架子立桿應綁雙扣。立桿不得露出桿頭。接桿在封頂處的一根必須大頭向上,上
下垂直,保持重心平衡。
5.3.3 大橫桿一般應綁在立桿里側,力求做到平直,兩桿接頭應置於立桿處,並使小頭壓在
大頭上,6m 以下其間距為1.8m,6m 以上其間距為1.5m。
5.3.4 小橫桿綁在大橫桿上,靠立桿的小橫桿則宜綁在立桿上,小橫桿伸出立桿部分不應小
於300mm,小橫桿的間距為1.8m。
5.3.6 杉槁防護架搭設完畢,應由技術負責人、安全員、工長、架子工等有關人員對防護架
5
各部分,進行全面的檢查驗收。
6.外電防護架的計算
木腳手架的穩定承載力按單肢桿件計算,即直接驗算立桿受壓時的穩定性,因為腳手架底
面是危險截面,所以按底面單肢桿件計算,當荷載效應≤結構抗力時,該桿件穩定性符合要
求。以下計算公式及數據選自《建築施工手冊》、《建築施工腳手架使用手冊》、《安全生產》

❷ DB/11T446-2015建築施工測量技術規程是否全國通用,如果不是其他地區應該用什麼規范

1.首先DB/11T446-2015建築施工測量技術規程確實是北京的地方標准。
2.但是關於施工測量,國家標准也是有的,《建築施工測量標准》JGJ/T408-2017,該標准由
住建部批准發布的行業標准。標準的主要內容及條文見標准詳細規定。

對於湖北省來說,由於沒有相關地方標准,應以國家行業標准為依據。
希望回答能夠幫到你。

❸ 建築施工實訓報告、盡可能詳細的。工程規模不一定要很大、

建築施工實訓報告(朋友我給你您發去的不知怎樣,您自己在改一下)
一、實習目的
通過接觸和參加實際工作,充實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培養綜合應用的能力,為以後課程以及日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二、實習內容
參加測量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築工程施工全過程的操作實習,學習每個工種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管理方法,學習和應用有關工程施工規范及質量檢驗評定標准,學習施工過程中對技術的處理方法。
三、實習概況
實習地點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天驕綠苑佳泰小區參加施工實習,遵守實習單位和學校的安全規章制度,出勤率高,積極向工人師傅請教,善於發現問題,並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工地技術員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對測量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體的了解,同時對部分工程進行實踐操作。實習期間完成了實習任務,達到了實習目的。
四、工程簡介
(一)設計依據:
1、建設單位提供的與本工程有關的資料和設計任務書。
2、建築和有關工種提供的作業圖和有關資料。
3、國家現行有關規范、規程
1)《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93
2)《採暖通風與空間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
3)《建築給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
4)《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
5)《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戶熱計量設計技術規范》DBJ01—605—2000
6)《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2001年版)
7)《建築給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
8)《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JGJ26—95
4、已批的擴建審批意見;
5、建設單位提供的建築周圍市政條件資料;
6、業主對本工程的有關意見及要求;
(二)結構:
1、工程名稱:天驕綠苑佳泰小區7#、9#、10#、11#、12#、15#樓。
2、建設地點: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天驕北路。
3、設計標准:建築防火等級為二級;
建築耐火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八級;
建築耐久年限為50年;
結構類型為磚混住宅樓;
樁基礎安全等級為二級;
屋面防水等級為三級,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為10年。
4、主要經濟指標:(以7#樓為例)
總建築面積3851.12m2,共有A、B兩種戶型。A戶型建築面積為105.85 m2,B戶型面積為101.85 m2,躍層面積為90.25 m2,樓梯面積為198.30 m2,陽檯面積為171.05 m2。
5、建築總高度、層高及標高
建築層高為五層加躍層,建築總高度為19.45m,一至五層層高均為2.95m,躍層高度為3.90m,室內外高差為0.900m,本工程室內地坪標高±0.000相當於絕對標高1442.000m。
6、建築物的總尺寸
建築物總長33.240,總寬11.640m。
7、基礎
1)本工程採用鋼筋混凝土樁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成樁方法為干作業鑽孔成樁,基礎持力層為細砂岩,單樁承載力為282kN,地基承載力特徵值為250kpa。
2)樁基礎的樁為摩擦樁,樁徑(圓孔樁)。
3)混凝土坍落度為80~100mm。
4)邊坡處單樁進入持力層深度不小於2.5m局部陡坡邊坡處單樁進入持力層深度不小於3.5m。
5)樁與樁之間採用承台梁連接,承台梁的尺寸為550×500mm,混凝土等級為C25。
8、主體
本工程主體採用普通燒結磚和水泥砂漿砌築,各層梁、板、柱與梁的鋼筋均為綁扎搭接。
樓房屋頂為坡屋頂,局部為有組織排水(躍層露台處),雨水管的公稱直徑為。
(三)功能簡介
本工程均為住宅,在躍層處設有2.7m2的露台,可供人們進行戶外活動。
五、具體參加工作
第一部分:測量工程
施工測量是直接為工程施工服務的,其成果不僅是進行施工及施工檢查的一條准繩,而且還是驗證竣工工程的位置、標高和相互間關系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的重要依據。
(一)測量儀器配置及建立控制網
根據工程特點及工程結構情況,主要測量儀器有:電子經緯儀1台、普通水準儀1台。
根據規劃局提供給施工單位的水平坐標和水準點,建立適合本工程的測量定位軸線網路和標高控制網路,其中重要的控制坐標要做成標準的永久性坐標點。測量放線採用預放、粗放、精確定位的方法進行反復核查,確定平面控制軸線。±0.000m採用外控製法進行平面網路控制,依據現場情況確定基準點、控制點、通視點,±0.000m以上採用內控製法進行放線控制,將規劃局給定的水準點利用水準儀引測到規劃建築物周圍相對比較穩定的已建建築物上。利用水準點作為高程式控制制依據,將絕對高程換算成相對高程。用鋼尺、水準尺、水準儀傳遞高程,在各層測設出高程式控制制點(建築五零線),並作出標識,同時定期對各標高進行復核,保證施工人員控制樓層標高。
(二)樓層放線:(現以樓房西山牆拐角為例)
由於樓層不高,我們是用線墜和經緯儀配合使用來放樓層軸線的。從上一層向一層垂吊下一層軸線技術人員把線墜吊到一層,量出垂線與牆體的水平距離,然後上一層人員在由垂線量出在一層相同的水平距離加上外牆到軸線的水平距離得出○1軸和○G軸(即軸線)。在西山牆的南北兩個拐點處分別用同樣的方法測出軸線○1軸。注意的是:如果在西山牆引軸線,那麼再放下一層的時候也要在此處引測。然後在到東山牆引○G軸和○19軸,再用工程線(如果拉不通工程線,就用經緯儀頭測)把西山牆的○G軸點和東山牆的○G軸點連起來,再在整個樓板上把○G軸放通,並用墨線把○G軸和○1軸都彈出來。剩下的軸線均用放出來的○1軸和○G軸作為參考軸線,用鋼尺量出並用墨線彈出。如圖1-1
1-1 標准層平面圖

第二部分:鋼筋工程
鋼筋使用必須堅持先檢查後使用的原則;鋼筋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檢驗報告,按國家規范進行復檢合格後方可用於工程中,鋼筋在現場加工,製作加工工序為:鋼筋機械安裝→鋼筋對焊→錐螺紋加工→彎曲成型→鋼筋綁扎。
1、 鋼筋性能
鋼筋出廠質量證明書主要包括:鋼筋的化學成分、拉力試驗取得值,彎曲試驗取得的冷彎、反向彎曲情況,顯微組織、脫碳、晶粒度、夾雜情況,冷熱頂鍛及硬度情況。
鋼材的力學檢驗主要包括:鋼筋拉伸試驗所測得鋼材的屈服點、抗拉強度、伸長率;冷彎試驗所測鋼材彎芯直徑及彎曲角度情況。
2、鋼筋加工
本工程鋼筋,技術人員根據圖紙及規范認真作出鋼筋翻樣,對復雜節點的鋼筋要求進行放樣,同時給據圖紙機構分區、分部配套翻樣,並按施工進度安排好鋼筋的加工計劃。鋼筋加工現場抽樣檢查合格後,方可加工。根據施工進度和鋼筋下料表加工成型。鋼筋製作前應對彎曲、變形的鋼筋進行調直處理,剔除有表面缺陷的鋼筋。加工成型後應掛有明顯料牌,標明形狀規格、數量、部位、分段、分層、分部位、分施工順序堆放整齊,專人發放。
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
項 目 允許偏差(mm)
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
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
箍筋內凈尺寸±5
3、鋼筋綁扎
○1梁和柱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箍筋彎勾離合處,應沿受力筋方向錯開設置,樑上(下)部受力,則彎勾離合處在下(上)方。為防止柱箍筋位移,柱筋上的外伸部位要加箍固定。
○2板的主筋綁扎,短向鋼筋在下,長向鋼筋在上,梁板鋼筋綁扎完成後,及時搭設人行道和混凝土運輸道,嚴禁踩踏負筋。
○3確保鋼筋保護層和負筋高度,必須放墊塊,墊塊要按一定間距均勻布置。
○4主梁與次梁相交時,均應在主梁兩側附加箍筋,箍筋加密區可以提高主梁的抗剪強度,另外次梁底筋應放在主梁縱筋之上。
○5柱與梁相交處鋼筋過密,且該處有搭接時則可將搭接部分移到柱的一側,保證該處梁尺寸便於澆築混凝土。
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目允許偏差
(mm) 檢驗方法
綁扎鋼筋網長、寬±10 鋼尺檢查
網眼尺寸±20 鋼尺量連續三當,取最大值
綁扎鋼筋骨架長±10 鋼尺檢查
寬、高±5 鋼尺檢查
受力鋼筋間距±10 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
排距±5 取最大值
保護層厚度基礎±10 鋼尺檢查
柱、梁±5 鋼尺檢查
板、牆、殼±3 鋼尺檢查
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20 鋼尺量連接三檔,取最大值
鋼筋彎起點位置 20 鋼尺檢查
預埋件中心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水平高差 +3 鋼尺和塞尺檢查
註:1、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並到其中的較大值;
2、表中梁類、板類構件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合格點率應達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過表中數值1.5倍的尺寸偏差。
3、當縱向受拉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面各百分率不大於25%時,其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下表規定

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
鋼筋類型混凝土強度等級
C15 C20~C25 C30~C35 ≥C40
光圓鋼筋 HPB235級 45d 35d 30d 25d
帶肋鋼筋 HRB335級 55d 45d 35d 30d
HRB400級、RRB400級 - 55d 40d 35d
第三部分:模板工程
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築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澆築混凝土時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側壓力及施工荷載等作用下脹模(變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況時有發生。為避免事故,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對模板及其支架進行觀察、維護和發生異常情況時進行處理的要求。
1、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准,並鋪設墊板。
2、現澆多層房屋和構築物的模板及其支架安裝時,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准,以利於混凝土重力及施工荷載的傳遞,這是保證施工安全和質量的有效措施。
3、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築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
4、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並塗刷隔離劑,但不得採用影響結構性能或妨礙裝工程施工的隔離劑;
5、澆築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
6、對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裝飾混凝土工程,應使用能達到設計效果的模板。
7、無論是採用何種材料製作的模板,其接縫都應保證不漏漿。木模板澆水濕潤有利於接縫閉合而不致漏漿,但因澆水濕潤後膨脹,木模板安裝時的接縫不宜過於嚴密。模板內部和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以避免夾渣等缺陷。本條還對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裝飾混凝土工程所使用的模板提出了要求,以適應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發展的要求。
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軸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底模上表面標高±5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截面內部尺寸基礎±10 鋼尺檢查
柱、牆、梁 +4, -5 鋼尺檢查
層高垂直度不大於5m 6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大於5m 8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 2 鋼尺檢查
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檢查
註:檢查軸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並取其中的較大值。
8、對跨度不小於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打針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
9、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其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
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
項目允許偏差(mm)
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 3
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 3
插筋中心線位置 5
外露長度 +10,0
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 2
外露長度 +10,0
預留洞中心線位置 10
尺寸 +10,0
註:檢查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並取其中的較大值。
10、對預埋件的外露長度,只允許有正偏差,不允許有負偏差;對預留洞內部尺寸,只允許在,不允許小。在允許偏差表中,不允許的偏差都以「0」來表示。
1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下表規定。
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
構件類型 構件跨度(m) 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
標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殼 ≤8 ≥75
>8 ≥100
懸臂構件 - ≥100
由於過早拆模、混凝土強度不足而造成混凝土結構構件沉降變形、缺棱掉角、開裂、甚至塌陷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保證結構的安全和作用功能,提出了拆模時混凝土強度的要求。該強度通常反映為同條件養護混凝土試件的強度。考慮到懸臂構件更容易因混凝土強度不足而引發事故,對其拆模時的混凝土強度應從嚴要求。
第四部分:混凝土工程
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於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築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3、當一次連續澆築超過100m³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4、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5、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准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允許偏差
材料名稱 允許偏差
水泥、摻合料 ±2%
粗、細骨料 ±3%
水、外加劑 ±2%
6、做混凝土試塊:
先清理試塊模,再在試塊模上刷隔離劑,並把試塊模的緊固螺旋擰緊,以免放入混凝土後發生跑模。注意刷隔離劑時不要刷的過多,過2到3分鍾後從混凝土罐中用鐵鍬將混凝土鏟入試模。然後用鋼筋棍將混凝土搗實,直到不再有氣泡冒出。最後將混凝土表面抹平,放到無震動荷載處。等到24小時後拆模,拆模時在試塊上表明標號日期。
混凝土試件尺寸及強度的尺寸換算系數
骨料最大粒徑(mm) 試件尺寸(mm) 強度的尺寸換算系數
≤31.5 100*100*100 0.95
≤40 150*150*150 1.00
≤63 200*200*200 1.05
澆築混凝土板時混凝土的虛鋪厚度要略大於板厚,振搗完畢後用1.5~4m的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抹平,並根據構造柱鋼筋上的控制線線拉線檢查板底標高,嚴格控制平整度,尤其在牆、柱的根部。 樓梯混凝土從上至下的澆築,現振搗板底混凝土,達到踏步位置後,在於踏步混凝土一起澆築,不斷連續向上澆築,並隨時用木抹子將踏步上表面抹平。
混凝土墊層的澆築:釘控制樁,墊層厚度為10公分,強度等級為C15,寬度為700mm,混凝土採用平板式振搗器振搗,混凝土振搗密實後,以釘的控制樁上的標高拉的工程線為准檢查平整度,高出的地方鏟掉,低的地方補平,用木抹子抹平。
六、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不實踐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到,實踐後才知道什麼情況都可能遇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像剛剛走出校門的實習生實踐經驗還很不豐富,但理論中的東西要是也什麼都不會,那在實習過程中就吃不開了。到了施工現場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才體會到並不是課本中學的東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會不會用,懂不懂得變通和舉一反三的道理。本次實習中比較嚴重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問題一:對理論知識掌握不夠扎實,例如:混凝土、砂漿試塊的養護時間,做試塊時應該振搗到什麼程度,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養護溫度、養護時間,另外對混凝土出現裂縫分析不出原因等等。這些概念都很模糊,實習時用到了才知道自己沒學好,在學校時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過關,才在考試的前幾天報老師講過的重點死記硬背上幾遍,一等考試過去後腦子里就是一片空白,不管以後又用與否就都在記憶里消失了。等到需要時才知道自己還沒記住這些,就像現在進入施工現場沒有人會問你這些,但是作為一個技術人員,不知道試塊該怎麼養護、混凝土出現裂縫是什麼原因等一系列的問題,還怎麼能指導施工呢?
針對這個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時在以後的學習中做到扎實掌握,不死記硬背做到靈活運用,與實踐相接合。
問題二: 熟悉圖紙的能力差,對平面的圖形想像不出立體的樣子。致使不能明確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問題三:對於最新的施工規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問題四:對於一些施工順序還不太明了,對每一個施工過程的操作不了解。
問題五: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差。對於建築方面的一些出新了解太少。
問題六:實際中的建築標高和結構標高在計算施工標高時容易混淆,尤其用五零線控制牆體、門窗洞口的控制高度時容易出錯,分不清什麼時候包括了地面做法,什麼時候不包括。
七、實習的經驗及收獲:
首先本此實習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適應環境。未去工地之前我從沒想像國兩個月的實習我能承下來。但是通過這次實習我適應了這種工地生活。雖說以後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這段時間的鍛煉,不論以後做什麼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種吃苦耐勞的毅力,也學會了適應環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與學校不同的問題,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怎樣去和工人交流等。
其次,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對工程方面的有關知識在實際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應該說在學校學習再多的專業知識也只是理論上的,與實際還是有點差別的。這次實習對我的識圖及作圖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識圖時知道哪些地方該注意、須細心計算。在結構上哪些地方須考慮施工時的安全問題,在繪圖時哪些地方該考慮實際施工中的問題。到即能施工又符合規范要求,達到設計、施工標准化。沒有這次實習也許繪圖只是用書本上的照搬照畫,不會考慮太多的問題,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的設計是否能施工。
工地雖苦,但能學的是一些現實東西,鍛煉的是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例如:牆體也會發生偏移,樓梯支模時樓梯間的高度不夠,陽台、凸窗的尺寸標高有微小變動等等很多問題,都是工程中可能發生的一些問題。只有通過實踐後才能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另外,通過幫助資料員填寫部分資料,使我對填寫施工資料也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什麼時候該填什麼資料,需什麼人簽字等,這些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
最後一點就是:這次實習我見到了只有在課本中才見過的打樁機械,了解了它的工作程序與原理。
另外,這次還看到了使用平法標注的結構圖,初見時真感覺頭大,雖然在這之前聽過,但當真正見到時,就那麼一張圖表示了承台梁的所有問題,還是有些眼花,什麼B、N、T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意思,不過唯一幸運的就是我可以看圖籍,圖籍里詳細介紹了讀圖的方法,經過幾天的努力,再看圖時終於不再感覺難了。(詳見表一和圖例)
例如:04G101-3表一
集中標注說明
注寫形式 表達內容 附加說明


基礎主梁編號,具體包括代號、序號(跨數及外伸狀況) :一端有外伸;:兩端有外伸;:無外伸僅注跨數

界面尺寸:梁寬梁高
當加腋時,用表示,其中為腋長;為腋高。
箍筋道數、強度等級、直徑、第一種間距/第二種間距(肢數)
底部(B)貫通縱筋根數、強度等級、直徑;頂部(T)貫通縱筋根數、強度等級、直徑。 底部縱筋應有1/2至1/3貫通全跨。
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根數、強度等級、直徑。 為梁兩個側面構造鋼筋的總根數
梁底面相對於基準面標高的高差。 高者加+號,低者加-號,無高差不注
原位標注(含貫通筋)的說明
注寫形式 表達內容 附加說明

❹ 《建築施工測量技術規程》(DB11/T446-2007) 急求 謝啦

提供一個網址給你:http://wenku..com/view/397759270722192e4536f664.html。

❺ 有關DB11/T446-2007《建築施工測量技術規程》的有關問題

1、20mm指的是起點的點位誤差,就是平面位置誤差。如果邊長為L,則該邊長的測量誤差不大於 L/6000 m,並且不大於20mm。比如L=60m,計算出來允許誤差為10mm,但是如果L=600m,允許誤差就不能採用100mm,而只能採用20mm。
2、一般是由業主向建築主管部門(比如建設局)提出申請。

❻ 《建築施工測量技術規程》(DB11/T446—2007)中關於測量儀器,量具的檢驗校正與維護是如何規定的拜託

、 測量儀器 、 量具的檢驗校正與 維護 1)為保證測量成果准確可靠, 測量儀器內 、量具應按國家計容量部門或工程建設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進行檢定,經檢定合格後方可使用。 2) 測量儀器 和量具除按規定周期檢定外,對經常使用的經緯儀、水準儀的主要軸系關系應在每項工程施工測量前進行檢驗校正,施工中還應每隔1~3個月進行定期檢驗校正。 3) 測量儀器 和量具的使用應按有關操作規程進行作業,並應精心保管,加強維護保養,使其保持良好狀態。

閱讀全文

與建築施工測量技術規程最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