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問:廣東大宸建築設計有哪些核心優勢或競爭力除了方案創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服務意識強之外
大宸在行業內口碑不錯、創新能力強、控製成本等核心優勢
Ⅱ 室內設計如何創新
一切藝術創作的創新問題都是一個永恆的課題,因為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所謂標新立異、推陳出新,都是指在繼承過去設計創作成果的基礎上,開拓新思路、發掘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尋找新題材。在建築創作范疇,還要探索新結構、新技術領域、開拓新的材料來源。我國現階段的室內設計,由於受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階段的制約,還沒有形成既結合國情,又具有鮮明時代感的設計風格趨向,普遍出現照抄照搬西洋或中國古代建築樣式或裝飾部件的情況,這就是社會上公認的以拼湊代替設計的現象。說明我們缺乏建築室內設計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建築文化素養。 其具體原因是: 1)對建築室內環境的意義缺乏理解,缺乏正確的建築環境意識和觀念。2)社會整體建築文化發展的落後(或稱繁榮中的危機)。 3)建築設計、施工管理機制不完善。下面從兩個方面來談: 一.從社會觀察中發現一些問題十多年來,我國室內設計從無到有,出現空前活躍之發展勢頭,對於開創廣大人民與過去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發揮了巨大作用,在設計創作中也出現不少好作用。但由於室內設計作為一種專門的學科和專業,剛剛建立,人才培養還沒有跟上形勢,行業的興起更是基礎薄弱。出現上述情況是基於根本的設計觀念模糊: 1.對環境認識的模糊認為室內設計是在已有建築空間中進行表面裝修和布置傢具、懸掛裝飾燈具和布置其他裝飾品。把室內設計看成單純的視覺條件的改善。即是從簡單的裝飾要領出發去認識室內設計,把建築室內空間內涵與建築設計割裂開來。實際上,室內設計是建築設計的一種延續,它們都是屬於建築設計范疇的。 室內設計是現代科技和文化藝術的綜合產物,對於室內設計的研究,受到若干新興科學發展的影響,如行為科學、環境心理學、環境物理學、環境藝術和現代室內設計工程管理等。這門學科最廣泛地包羅人的各種生活和生產活動內容,反映了人們相互交往關系和人與自然的關系。室內設計應充分體現人的價值特徵,必須以人為主體確立設計依據,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尋找和它們相適應的環境形態結構。研究室內環境問題,要研究人的多種生活體驗,研究人的感覺、知覺、習慣、智能和各種生活活動規律以及人對於室內環境的各種反映等。 室內設計又是一種文化活動過程,是社會文明的一種標志。建築室內空間往往以自身形象(包括空間形式、節奏和秩序)和相關的裝飾手段來反映時代和社會特徵,不同的室內空間表現不同的環境氣氛和具有不同的藝術感染力。(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弱覺等來完成)如果不從以上室內環境意識的觀念出發,社會造成設計思想的混亂。 2.在社會文化變革,建築文化變革中出現的模糊觀念。改革開放,使中國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這種沖擊表現為大量西方科技、文化被引進,在文化藝術領域里,典雅的、通俗的、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潮在無選擇的傳播。總的說來,對於我們拓展視野、更新文化觀念、繁榮藝術創作,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建築(包括室內設計)作為文化的表現形式(或載體)在外來建築思潮影響下,使我們在追求時尚的社會心理之下,普遍表現為求新、求異,或追求多樣化。這種傾和和我們比較熟悉的後現代主義恰好不謀而合。我們講的拼湊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這種傾向的有意無意的表現。這是當前典型的室內設計的社會模式。後現代主義是一種建築思潮,由於其形式和內涵的多樣性和通俗性,而成為一種雅俗共賞的時尚建築形式。後現代主要針對現代建築存在的某些問題提出的另一種頗具哲理性的創作方法,它對於當代建築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社會上對多種建築形式的生搬硬套,或者照抄一些後現代建築師作品的某些細部,實際上它的建築內涵十分淺薄,有的甚至與後現代的基本思想的混亂表現之一種,其直接原因是建築理論研究與設計實踐脫節。
Ⅲ 建築業八大獎項是什麼出了魯班獎、安裝之星,還有什麼
建築業沒有八大獎項,一般是六大獎。
世界建築六大獎指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普專利茲屬克獎、金塊獎、阿卡漢獎、國際建築獎、開放建築大獎。
比如普利茲克獎是每年一次頒給建築師個人的獎項,有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之稱。1979年由普利茲克家族的傑伊·普利茲克和他的妻子辛蒂發起,凱悅基金會所贊助的針對建築師個人頒布的獎項。
(3)建築設計行業的創新擴展閱讀:
申報建築設計獎工程類獎項應滿足以下條件:
1、項目須符合國家建設工程管理相關規定,符合「適用、經濟、綠色、美觀」建築方針,並取得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優秀建築工程,具有一定的建設和投資規模。
2、項目應在申報前竣工驗收合格,且投入使用一年以上,運行狀況正常。
3、申報范圍包括在內地及港澳台地區的建設項目和主要由境內設計單位完成的境外建設項目。
4、項目按其排名順序註明主要完成人員及其負責的主要工作內容。主要完成人員一般不宜超過15人,大型項目不宜超過20人,超大型項目不宜超過30人。
Ⅳ 建築設計需要的是作怪還是創新
肯定是創新了,但是在中國目前的這種狀態下,金錢社會,很多創造的東西都被金錢給抹殺掉了,太多的人不重視創新,沒辦法,沒有金錢怎麼生活?沒有金錢,創新的理念沒有辦法硬起來。為何德國人的創在理那麼好?為何他們創造出來的東西全世界無法比擬?質量為何如此讓人稱贊?在中國,不行的。。。
Ⅳ 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的創新能力
中信設計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在綠色建築和建築節能技術集成應用方面,在提高建築空調系統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方面,在節水、節地、節材方面均進行了大量工作,在地源熱泵、空調變流量技術、建築節能技術集成應用、綠色和低碳建築技術應用等設計和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在設計過程中秉持綠色建築的設計理念,積極進行節能環保等綠色建築技術在建築中應用的探索和研究,積極採用太陽能、淺層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和「低能耗、高環保」的先進適宜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技術,並在新建建築中進行集成應用。是湖北省設計三星綠色建築項目最多的設計單位,典型的項目有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湖北省圖書館、武漢市民之家、武漢東湖自主創新示範區管理中心等。
擁有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9項、軟體著作權證書12項。出版學術專著5部。2011年以來,主編或參編《高強鋼結構設計規程》、《中央空調水系統節能控制裝置技術規范》等15項國家設計規范、規程及地方設計標准;承擔了「太陽光伏技術的建築應用」等35項部級、省市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每年有數十篇論文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或在行業學術會議上進行交流;數十人次擔任行業協會理事、委員或受聘為大學兼職教授。
Ⅵ 房地產項目的六大創新手法-開發理念創新-規劃設計創新-價格策略創
房地產項目的創新手法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希望和靈魂,創新也是一個行業發展的希望所在,房地產建設項目的開發也莫不如此。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房地產進入買方市場。項目運作的成功與否固然有多種因素,但創新是最重要的一環。就房地產的競爭來說,其本質就是創新的競爭,這已是眾多開發商成功的公開秘訣。縱觀這些成功的經驗,創新主要是在房地產建設項目的理念、空間、物業管理和經營方面的創新。
首先是房地產項目理念的創新。所謂理念,通俗地說,就好比寫文章動筆之前的立意,文章反映什麼主題意旨,確立何種觀點,圍繞主題觀點,如何進行謀篇布局。在房地產開發項目上,就要依據開發商自身的實力、能力,結合政治、經濟、社會、政策等要素,尋找市場可發展空間,確立項目的銷售對象,在眾多的競爭項目中標新立異、脫穎而出。在迎合買方需求心理的前提下,設法使其感到實用而又新穎、別致,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和非買不可的購買欲。
其次是房地產項目的空間創新。空間是項目設計的具體形態。優秀的建築之所以引人人勝或經濟效益顯著,最主要的是在於其空間特色。一座建築要保持長期不落後,同樣依賴於所創造的建築空間所起的作用。不同功能與特色的建築,需要由不同的空間組成。室內空間、室外空間、住宅組團、小區、街區等都應在設計過程中縝密考慮。空間構建的核心是人,以人為本是空間組合的依據,高效、感人、舒適、安全、便捷,張揚個性又與環境互融是空間序列設計的關鍵所在。上海的金茂大廈、香港的會展中心、北京的故宮、合肥的琥珀山莊住宅小區不啻是空間組合的典範。
再次是物業管理方面的創新。以人為本,親情關懷,急業主所急,想業主所想。業主想到的做到,業主想不到的也要想到並且做到。
第四是經營策略的創新。它包括定價、銷售渠道、銷售策略等,這些是吸引買家注意力,有效促銷必不可少的手段。房地產項目的理念、空間、文化、環境創新,就能贏得理想的市場份額和買主的青睞,在實現豐厚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和環境效益。
下面我們試圖對90年代以來廣州、深圳住宅開發過程中發展商所作的創新進行總結。通過以下的總結,相信會對內地的開發商以及業內人士對廣州、深圳兩地住宅開發過程中的創新有一個整體、系統的認識,對內地開發商正在運作項目的創新策劃可能會有所啟示,對未來中國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的創新趨勢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和把握。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廣州、深圳兩地的開發商超過2,000多家,他們所開發的樓盤可以說有成千上萬個,筆者不能也不可能將所有的創新事例一一道來,只是就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簡單給以介紹。
一、開發理念創新
住宅開發過程的創新首先應是開發理念的創新,然後才是規劃設計、營銷策劃以及物業管理等方面的創新。開發理念創新是本、是綱,其他創新是末、是目。
如今回想起來,順德碧桂園、廣州番禺祈福新村等樓盤可能是國內住宅開發中理念創新的先驅。1992、1993「房地產熱」之前,國內房地產開發基本處於賣方時代,即開發商時只要蓋好房子,甚至只有一塊地和一張圖紙,就可以輕松地把樓賣掉。這種情況下開發商不需要考慮什麼理念創新。「房地產熱」之後,開發商開始研究消費者行為和心理,因此也就有了順德碧桂園等樓盤的開發理念:房地產開發不等於鋼筋加水泥,開發商應由賣房子向賣生活方式轉變。
同時,開發商也意識到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任何樓盤只能滿足所有消費者中的一部分人,即樓盤要講究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在此方面,廣州麗江花園率先為都市的白領人群量身訂造了他們所需的樓盤。「一方水土一方人,美善相隨麗江人」這句廣告詞至今還為許多廣州市民所熟知。
房地產開發的理念往往與樓盤的概念分不開。在房地產開發中導入某個概念有很多好處:它可以張揚樓盤個性、避免同質化;可以賦予樓盤文化品位,使無生命的樓盤有了靈魂;使樓盤的密碼和消費者的密碼相對應,滿足消費者個性需求。在此方面,廣州奧林匹克花園將體育產業與房地產業復合,使「運動就在家門口」,它是國內房地產開發過程中概念設計的典範。
在深圳,萬科集團開發的萬科四季花城、萬科城市花園同樣也很成功,前者將園藝融入在小區建設中,後者將經典的歐洲小城移植到了中國。近年來金地集團開發的金海灣家園、卓越集團開發的蔚藍海岸,將住宅開發與海洋文化結合在一起,使住宅設計理念和概念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和提高。
二、規劃設計創新
規劃設計創新可以從建築風格、戶型設計、景觀設計、會所與配套設施等方面加以體現。
1.建築風格創新
1997年前後,在廣州、深圳等地,歐陸風取代大一統的傳統模式,盛極一時,在當時情況下可以說是建築風格的一次創新;近幾年來,建築風格更趨多樣化:例如廣州保利房地產公司開發的保利花園採用地中海建築風格,中國海外廣州公司開發的中海名都呈現新加坡風情,深圳星彥房地產公司投資的碧雲天小區,演繹了嶺南風情;更有甚者,信和集團竟然將北歐斯堪的納維亞的簡約小鎮(柏濤雅苑)在廣州這個亞熱帶城市移植演繹。廣州、深圳兩市當今的住宅建築風格方面真可謂百花齊放、奼紫嫣紅。
2.戶型設計創新
90年代初,「三大一多一少」取代傳統的戶型結構,是人所共知的改變。近年來,戶型設計方面的創新更為頻繁,比較典型的事例有:廣州奧林匹克花園,在廣州率先採用躍式設計(1999年);深圳創世紀海濱花園,在深圳率先建造客廳、卧室與洗手間、廚房不再一個平面,即所謂的三錯層式的住宅(2000年)。此外,雙衛生間、復式結構、陽台外飄、弧型陽台、落地窗戶型設計等方面的創新不勝枚舉。
3.景觀設計創新
深圳萬科的四季花城,在不同的組團中種植不同的花卉,每個組團都以此花卉命名,頗有新意。
深圳金地集團開發的金地翠園,其地下架空層及其可能的位置都進行了綠化,即使在小區的圍牆上,也用綠色的塑料花加以裝飾,號稱百分之百的綠化率,真正突出了「翠」的意境。
廣州合生創展有限公司開發的帝景苑小區,市場定位於高檔豪宅,為營造這種氛圍,小區的中庭廣場布置了許多著名的雕塑。
4.會所與配套設施創新
順德碧桂園是國內最早與名校聯姻(北京景山學校)的小區。有人說一所學校可以救活一個樓盤,這個說法可能有點言過其實,但我們的確可以看到學校、尤其是著名小學在房地產開發中的重要作用。這是因為中國的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強烈願望。如今這種做法已經成為很多發展商推售自己樓盤的慣用手法。同時,在順德碧桂園成功銷售過程中,其三大會所一應俱全、極具奢華的娛樂設施,也給順德碧桂園的成功銷售增加了砝碼。
近年來,廣州的很多樓盤非常注重會所與配套設施的創新。例如:廣東方圓集團開發的廣州白雲高爾夫家園,在小區內專門建設高爾夫練習室,以提升小區品位;2001年7月開盤的廣州錦綉香江花園,以Town House建築為主,小區佔地4000餘畝,專門建設高爾夫推桿球場以及大型滑草場;番禺祈福新村,國內有名的郊區大盤,一個小區的人口頂得上一個建制鎮,專門建設有生態農庄。廣州合生創展房地產公司開發的帝景苑小區,有一個非常奢華的會所等等。
智能化,一個不能不說的話題。廣州麗江花園之「九如通津」項目,率先將寬頻網引入小區,深圳也為喜歡「網上沖浪」的人士建設了都市e站。此外,遠紅外監測系統、可視對講系統、指紋門鎖、三表抄送等一大批高科技產品與技術在小區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三、價格策略創新
低開高走是人所共知的價格策略,但這在廣州錦城花園的策略運用上卻更有新意。1997年以前,廣州中低價位樓盤銷售如日中天,豪宅的市場空間隨之縮小。在這種市場狀況下,錦城花園作為新一代豪宅要推向市場,阻力其實很大,沒有好的營銷策略不能排除銷售失敗的危險。對此,中國海外廣州公司意識非常清醒:他們在樓盤的裝修設計、小區環境與配套、現代化的物業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高了樓盤在市場上的心理價位。在錦城花園開賣之前,業內人士紛紛猜測錦城花園要賣到l萬元以上,但發展商卻以每平米7,500元的低價位拋出,使當時全市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錦城花園身上,造成了強大的市場沖擊波。首期發售,錦城花園三日內銷量便愈九成。到二期發售,樓價提升15%,買家仍深感物有所值。十分有趣的是,據調查分析,在錦城花園二期發售的買家當中,首期業主竟佔30%,其餘更多的是錦城業主的親朋好友。同時,大眾媒介對錦城花園產生的錦城現象的大肆炒作,提高了樓盤的知名度,也使中國海外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值得指出的是,廣州恆大集團所開發的金碧花園,1997年秋推向市場,採用的價格策略和中海錦苑完全相同,其效果也是完全相同,低價入市、低開高走的策略真是屢試不爽。
Ⅶ 有沒有什麼好的有關於創新建築設計的雜志,世界
《a+u》中文版 全年共6期,價格70左右。
雜志介紹:中英雙語對照;中國出版;雙月刊;16開;創刊於1973年的《a+u》雜志,一直秉承著以介紹世界范圍的先銳建築設計理念和實例的主旨,30多年來始終保持著報道高品質、趨勢前瞻性的專業優勢,讀者遍及全球70多個國家,曾創下單冊9萬本的最高發行紀錄。《a+u》旨在「發掘世界最優秀的建築設計和建築師,並用最好的圖片、編輯和排版形式呈現給讀者」。《a+u》 每期都以特別策劃的主題來介紹全世界最前沿的建築作品。同時,《a+u》與世界優秀建築師一起合作,採用大量一手資料,更有部分文章由刊登其作品的建築師 親自撰寫完成,雜志內容充分展示了建築師對其作品最本質和深入的思考。雜志圖片詳實、報道深入,充分的資料儲備、十里挑一的嚴格篩選以及對細節朴實而嚴 苛的追求保持了雜志幾十年不變的品質,使其對整個世界建築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MARK中文版》全年6期,單本價格70元左右。
雜志介紹:一本嶄新的以國際建築趨勢為導向的雜志.它融合了一些著名建築師的擲地有聲的作品,新銳建築師前衛的作品,甚至還有建築道路上開拓者的試驗性作品。它是一個以視覺為介質的媒體,我們堅信精美的圖片所能帶給讀者的視覺沖擊力和感召力! MARK中文版是全球頂尖的以國際建築設計與創新趨勢為導向的專業期刊,它融合了著名的建築師擲地有聲的作品,還有新銳建築師的前衛作品,甚至還有建築道路上開拓者的實驗性作品。
《WA》(世界建築)全年12期,單價20元左右。
雜志介紹:《世界建築》是國家一級雜志,中國建築科學類核心期刊。
它創刊於1980年10月,由清華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世界建築》是介紹國外的建築思潮和理論、建築設計、城市設計、景觀建築作品和進行建築評論的專業刊物,是中國建築界了解世界建築動態的主要窗口,中外建築師對話的平台,中外建築文化交流的橋梁。《世界建築》開設的欄目包括:作品選例、城市規劃、建築技術、建築歷史與理論、青年建築師、建築論壇、建築教育、書評、全景視窗等。 除了出版雜志,世界建築還舉辦學術講座,設計競賽和展覽。由世界建築雜志社主辦的兩年一度的「WA中國建築獎」已成為中國建築界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獎項之一。
《DETAIL》中文版,全年6期,單價50元左右。
雜志介紹:DETAIL 是一本專業的建築類雜志,從構想,到理念,再到方案,直至細節,DETAIL對每一建築實體進行深層解析,透析建築細部的無價品質,在世界范圍內都備受推崇。自雜志成立之初至今已經有46年的歷史,其銷售體系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對於建築師,工程師和建築領域的專家學者們來說。DETAIL是一本以建築技術著稱的專業雜志。雜志強調的是細節,從細微之處去表現建築設計,並輔以高質量的草圖加以詮釋。DETAIL中文版於2003年創刊。《建築細部》以高品位的德國Detail雜志為核心內容。以專業的圖片表現和細部特寫鏡頭展示了國內外優秀建築、景觀、室內作品細部的外觀效果、技術構造與手法表現.揭示技術與藝術的同構關系。 通過業內資深人士對某一作品的詳細解讀和對具體細節的推敲,引導讀者品味優秀作品的細部特質及其運作技巧與手段.為業內人士開拓視野、接軌世界提供更為便捷的橋梁。 通過對優秀工程案例的全方位動態跟蹤。展示其動態交互的生成過程。體驗不同專業人士的切身感受.營造一個更為直接的交流互動空間.並起到觸類旁通的效應。 通過富有現場感的對話、調查、點評等動態交互的方式。捕捉思維的火花。切入設計現在時態,為才華橫溢的業內頂級人物提供思維碰撞的理想天地。
Ⅷ 中國建築標准設計研究院的科技創新
標准院秉承「以新圖強」的核心價值觀,堅持「以創新謀發展」。多年來,我院一直高度重視科研工作,將其作為技術創新的基礎。我院科研工作始終遵循「科研內容來自於工程需要、科研成果應用於工程實踐」的原則,堅持認真制定科技發展規劃,加強科研組織與管理,大力培養科研人才,強化科研成果應用與推廣,不斷提升自主技術創新能力。自成立以來,標准院共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120餘項,其中包括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餘項,國家科研院所課題100餘項,共取得軟體著作權9項,獲得專利15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為促進建築行業技術進步和創新做出了積極貢獻,也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1.小城鎮住區規劃導則與住宅建設標准化研究10.村鎮住宅節能設計標准研究
2.小城鎮人居環境和資源利用研究11.建築隔震實用技術及耐久性設備研究開發
3.村鎮住宅建築設計標准研究12.多高層鋼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結構技術開發
4.新型鄉村經濟建築材料應用標准技術研究13.交錯桁架結構體系應用技術開發
5.村鎮住宅建築設計模塊化技術與軟體開發14.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體系抗震性能研究
6.綠色建築設計與施工標准規范研究15.多高層建築鋼柱腳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
7.村鎮建築抗震和減震技術研究與示範16.村鎮建築抗震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8.建築產品與構配件選用技術與指南研究17.村鎮既有建築抗震改造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9.冷彎薄壁型鋼住宅成套關鍵技術研發 1.剛性接觸網受電地鐵區間雙扇防護密閉隔斷門5.軌道密封裝置
2.平移立轉式鉸頁6.接觸軌受電地鐵區間雙扇防護密閉隔斷門
3.升降平移立轉式鉸頁7.排水溝密閉閘門裝置
4.剛性接觸網密封裝置8.懸板活門式雙扇鋼結構防護密閉門 1.金土木結構分析與設計軟體ETABS中文版6.金土木結構平法施工圖設計軟體CksDetailer
2.金土木通用結構分析與設計軟體SAP2000中文版7.金土木岩土二維有限元分析軟體(中文版)
3.金土木樓板及基礎設計軟體SAFE中文版8.金土木岩土三維有限元分析軟體(中文版)
4.平法鋼筋軟體9.金土木橋梁分析與設計軟體(中文版)
5.金土木人防地下室設計軟體
Ⅸ 建築設計行業如何創新
我個人抄了個法國的建築,我覺得中國要創新。真的需要好長的路要走。因為現版在的中國經濟決定了權大多數建築智能以功能為主。
但是我看到外國的建築,他們的功能是在建築本身之後的。 建築本身就非常有自己的感覺。是脫離於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