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工程設計階段分為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為什麼忽略技術設計階段
一般簡單一點的工程就分為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這三個階段就可以了,復雜一些的工程在初步設計的後面加上擴大初步設計。
2. 建築施工圖設計和建築方案設計哪個好
就個人的職業發展來說,肯定是先做方案設計比較好。因為,如果做過施工圖設計以後去做方案設計,那腦袋中會無形的增加新的條條框框,在考慮方案時會不由自主的去考慮怎麼樣實現這個方案,這樣會限制許多的創意,而方案設計最重要的就是創意。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沒有大的背景和特殊情況,想先去做方案設計基本很難。建築業最講究的就是資歷,進了設計公司,一般都是先從打雜開始做起,等能獨立做施工圖設計都已經2年過去了,不要說方案設計,老闆不會放心把這么重要的工作交給你的。
至於前景嗎,全能是最好的前景,不要求什麼都會,但至少要都懂。
3. 建築設計方案和施工圖的區別
主要是設計深度不一樣,設計方案主要表現整體設計意圖和主要設計要點,有些細節不用太詳細,例如細部尺寸、做法詳圖、施工說明等等就不必包含。
施工圖是用來指導施工的,所以必須非常詳細,包括每一個必要的細部尺寸、做法大樣、施工說明等等。
4. 建築設計流程中建築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誰先誰後啊
施工圖和結構圖根本不是一個層面上的問題;
一般先是方案,這部分是建築為主,結構一般也會布個梁的圖什麼的,然後是擴初,這也是建築的部分,算是深化設計。
有的接下來是初步設計,這時候建築要更加細化,結構要建模型試算,水電暖都要出系統圖,最後甲方認可以後,各個專業開始出施工圖,理論上建築施工圖是應該是龍頭,其他專業配合建築出,但實際上一般甲方都要的急,所以一般大家都是一起做,如果建築有什麼修改會向其他專業提資料。
5. 全套建築設計圖紙要包括什麼圖
建築立面圖
是將建築的不同測表面,投影到鉛直 投影面上而得到的正投影圖。它主要表現建築的外貌形狀,反映屋面、門窗、陽台、雨篷、台階等的形式和位置,建築垂直方向各部分高度,建築的藝術造型效果和外部裝飾做法等。根據建築型體的復雜程度,建築立面圖的數量也有所不同。一般分為正立面、背立面和側立面,也可按建築的朝向分為南立面、北立面、東立面、西立面,還可以 按軸線編號來命名立面圖名稱,這對平面形狀復雜的建築尤為適宜。在施工中,建築立面圖主要是作建築外部裝修的依據。
建築剖面圖
是依據建築平面圖上標明的剖切位置 和投影方向,假定用鉛垂方向的切平面將建築切開後面得到的正投影圖。沿建築寬度方向剖切後得到的剖面圖稱橫剖面圖;沿建築長度方向剖切後得到的剖面圖稱縱剖面圖;將建築的局部剖切後得到的剖面圖稱局部剖面圖。建築剖面圖主要表示建築在垂直方向的內部布置情況,反映建築的結構形式、分層情況、材料做法、構造關系及建築豎向部分的高度尺寸等。
建築平面圖
是假想在房屋的窗檯以上作水平剖切後,移去上面部分作剩餘部分的正投影而得到的水平剖面圖。它表示建築的平面形式、大小尺寸、房間布置、建築人口、門廳及樓梯布置的情況,表明牆、柱的位置、厚度和所用材料以及門窗的類型、位置等情況。主要圖紙有首層平面圖、二層或標准層平面圖、頂層平面圖、屋頂平面圖等。其中屋頂平面圖是在房屋的上方,向下作屋頂外形的水平正投影而得到的平面圖。
建築總平面圖
建築總平面圖是表明一項建設工程總體布置情況的圖紙。它是在建設基地的地形圖上,把已有的、新建的和擬建的建築物、構築物以及道路、綠化等按與地形圖同樣比例繪制出來的平面圖。主要表明新建平面形狀、層數、室內外地面標高,新建道路、綠化、場地排水和管線的布置情況,並表明原有建築、道路、綠化等和新建築的相互關系以及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等。由於建設工程的性質、規模及所在基地的地形、地貌的不同,建築總平面圖所包括的內容有的較為簡單,有的則比較復雜,必要時還可分項繪出豎向布置圖、管線綜合布置圖、綠化布置圖等。
建築工程施工圖
簡稱「施工圖」,是表示工程項目總體 布局,建築物的外部形狀、內部布置、結構 構造、內外裝修、材料做法以及設備、施工 等要求的圖樣。具有圖紙齊全、表達准確、要求具體的特點。它是設計工作的最後成果,是進行工程施工、編制施工圖預算和施工組織設計的依據,也是進行施工技術管理的重要技術文件。一套完整的建築工程 施工圖,一般包括建築施工圖、結構施工圖、給排水、採暖通風施工圖及電氣施工圖等專業圖紙,也可將給排水、採暖通風和電氣施工圖合在一起統稱設備施工圖。
建築施工圖
簡稱「建施」。它一般由設計部門的建 築專業人員進行設計繪圖。建築施工圖主要反映一個工程的總體布局,表明建築物的外部形狀、內部布置情況以及建築構造、裝修、材料、施工要求等,用來作為施工定位放線、內外裝飾做法的依據,同時也是結構施工圖和設備施工圖的依據。建築施工圖包括設備說明和建築總平面圖、建築平面圖、立體圖、剖面圖等基本圖紙以及牆身剖面圖、樓梯、門窗、台階、散水、浴廁等詳圖和材料做法說明等等。
建築工程圖
建築工程圖是以投影原理為基礎,按國家規定的制圖標准,把已經建成或尚未建成的建築工程的形狀、大小等准確地表達在平面上的圖樣,並同時表明工程所用的材料以及生產、安裝等的要求。它是工程項目建設的技術依據和重要的技術資科。建築工程圖包括方案設計圖、各類施工圖和工程竣工圖。由於工程建設各個階段的任務要求不同,各類圖紙所表達的內容、深度和方式也有差別。方案設計圖主要是為徵求建設單位的意見和供有關領導部門審批服務;施工圖是施工單位組織施工的依據;竣工圖是工程完工後按實際建造情況繪制的圖樣,作為技術檔案保存起來,以便於需要的時候隨時查閱。
6. 建築學畢業出來,是做方案設計好呢還是做施工圖設計
對於你的提問,其實,在大多數設計院中建築設計崗位,對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是沒有明確界限的,這兩者不是專業或者崗位的劃分,僅是不同階段而已,而不是完全脫節的。一般來說,對於一個項目,在不同階段,承擔了方案設計後,還需要承擔後續的初步設計以及施工圖設計,沒有特殊情況,在承擔方案設計後並獲得通過,接下來要繼續承擔後續設計工作,以此保證設計思路的連貫性。據我的經驗來看,只做方案設計的人,一般都是在設計院很有資歷和經驗的人,他們豐富的工程經驗和新穎的方案理念,能在短時間提供建設方認可並接納的方案,也能為設計院爭取項目提供保障,但這樣的人,也是從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到施工圖設計一步步走過來,才積累起來的,因為不同的階段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做過施工圖設計的經歷,較難在方案設計階段把握住方案的經濟性和可實施性,導致方案在後期階段的反復。我還遇見過對原方案顛覆性的推翻掉。
兩者比較,方案設計對觀念和經驗要求更高些,是建築設計中各階段的龍頭,出圖工作量較施工圖設計小些。方案設計與施工圖設計相比,更需要溝通技巧,除了圖面表達出自己的設計理念外,還需要向建設方闡述清楚,溝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搞設計,加班是免不了的,無論是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都是如此。現在的建設方都想縮短建設期,早見成效,都恨不得今天委託明天就期望拿到圖紙。
收入方面,如果你真的達到只做方案的資歷,那會比搞施工圖設計高,方案設計除了可能需要反復修改外,一般周期比施工圖設計短,也就有條件多介入項目。
7. 建築圖紙具體分類
建築設計圖紙首先應按照不同的階段予以區分。《建築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內》第容1.0.3條:民用建築工程一般應分為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
每個階段的圖紙,再按不同專業進行區分:
總圖、建築、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工藝
其中「工藝」圖紙通常只有工業建築設計中才有。
區分不同專業的圖紙,可以看圖紙右下角的圖簽中「圖號」一欄。
例如,圖號為「建施09」,表示建築專業施工圖第九張。
「結初03」,表示結構專業初步設計圖第三張。
有些單位以英文字母表示專業,通常含義如下:
A——建築
S——結構
M(S)——給排水
M(K)——暖通
E——電氣
用英文字母表示專業時,設計階段則在圖簽的「圖別」一欄註明。
方案設計一般裝訂成漂亮的文本,只有總平面圖才出帶有圖簽的藍圖,而且方案階段一般只有建築專業出圖,結構、水、暖、電等專業只寫方案設計說明,不出圖。
8. 建築設計的流程
一、建築初步方案階段
1、了解當地城市未來5-10年的規劃,預測酒店5-10年的酒店發展需求,做出一套具有前瞻性的建築方案設計.
2、本階段主要確定建築的檔次、類別,各服務項目功能的名稱、功能布局、各占建築面積比例。
二、建築方案效果圖階段
根據前期的平面圖和概念方案進行建築方案效果圖設計,提交建築總體規劃鳥瞰效果圖、建築單體透視效果圖。
三、建築方案設計階段
整合建築初步方案設計及建築效果圖階段設計,整合出一套完整的建築總體規劃方案設計圖冊。
四、建築施工圖階段
1、通過與甲方的溝通,以及對該項目實際情況的分析,要求業主提供相關的技術資料及現場實地查看,根據業主所提供的設計資料及設計要求進行建築施工圖設計。
2、為了確保每次的設計方案在施工過程中都能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和配合,在預定工期內保證工程質量。施工圖設計完成後,設計人員必須認真審圖,及時發現圖紙的缺陷並及時更改。
3、項目負責人及方案設計師及時參加圖紙會審,事先了解自身與其他專業的配合情況和現場施工情況,清楚說明工藝過程、施工方案、技術措施、注意事項等問題,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按照"三合一"體系的要求做好技術交底記錄,有關人員簽字後存檔。
4、組織專業人員認真完成由於設計引起的設計變更,或客戶、施工方提出的合理建議發生的設計變更,或人力不可抗拒引起的設計變更,將這些變更做為寶貴的質量信息加以歸納、總結,使其成為本公司改進和提高設計水平和質量的範例。
建築設計是指建築物在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作為備料、施工組織工作和各工種在製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協作的共同依據。一般規定如下:
1、裝配整體式建築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各類建築設計標准規范的要求及相關防火、防水、節能、隔聲、抗震及安全防範等標准規范的要求,滿足適用、經濟、美觀的設計原則。同時應符合建築工業化及綠色建築的要求。
2、裝配整體式建築設計應做到基本單元、連接構造、構件、配件及設備管線的標准化與系列化,採用少規格、多組合的原則,組合多樣化的建築形式。
3、裝配整體式建築設計所選用的各類預制構配件的規格與類型、室內裝修系統與設備管線系統等,應符合建造標准和建造功能的需求,並適應建築主要功能空間的靈活可變性。
4、對有抗震設計要求的裝配整體式建築,其建築的體型、平面布置及構造應符合抗震設計的原則。
5、裝配整體式建築宜採用土建與裝修、設備一體化設計。同時將室內裝修與設備安裝的施工組織計劃於主體結構施工計劃有效結合,做到同步設計、同步施工,以縮短施工周期。
6、裝配整體式建築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應完整,預制構件的加工圖紙應全面准確反映預制構件的規格、類型、加工尺寸、連接形式。
9. 拿到一個方案如何去進行建築施工圖設計,第一步應該做什麼一層平面圖和架空層應該如何考慮
繪制建築施工圖的步驟和方法
繪制建築施工圖的步驟和方法
1.確定繪制圖樣的數量根據房屋的外形、層數、平面布置和構造內容的復雜程度,以及施工的具體要求,確定圖樣的數量,做到表達內容既不重復也不遺漏。圖樣的數量在滿足施工要求的條件下以少為好。
2.選擇適當的比例。
3.進行合理的圖面布置圖面布置要主次分明,排列均勻緊湊,表達清楚,盡可能保持各圖之間的投影關系。同類型的、內容關系密切的圖樣,集中在一張或圖號連續的幾張圖紙上,以便對照查閱。
4.施工圖的繪制方法繪制建築施工圖的順序,一般是按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詳圖順序來進行的。先用鉛筆畫底稿,經檢查無誤後,按「國標」規定的線型加深圖線。鉛筆加深或描圖上墨時,一般順序是:先畫上部,後畫下部;先畫左邊,後畫右邊;先畫水平線,後畫垂直線或傾斜線;先畫曲線,後畫直線。
建築施工圖畫法舉例
1.建築平面圖的畫法步驟
1)畫所有定位軸線,然後畫出牆、柱輪廓線。
2)定門窗洞的位置,畫細部,如樓梯、台階、衛生間等。
3)經檢查無誤後,擦去多餘的圖線,按規定線型加深。
4)標注軸線編號、標高尺寸、內外部尺寸、門窗編號、索引符號以及書寫其他文字說明。在底層平面圖中,還應畫剖切符號以及在圖外適當的位置畫上指北針圖例,以表明方位。
最後,在平面圖下方寫出圖名及比例等。
2.建築立面圖的畫法步驟建築立面圖一般應畫在平面圖的上方,側立面圖或剖面圖可放在所畫立面圖的一側。
1)畫室外地坪、兩端的定位軸線、外牆輪廓線、屋頂線等。
2)根據層高、各種分標高和平面圖門窗洞口尺寸,畫出立面圖中門窗洞、檐口、雨篷、雨水管等細部的外形輪廓。
3)畫出門扇、牆面分格線、雨水管等細部,對於相同的構造、做法(如門窗立面和開啟形式)可以只詳細畫出其中的一個,其餘的只畫外輪廓。
4)檢查無誤後加深圖線,並注寫標高、圖名、比例及有關文字說明。
3.剖面圖的畫法步驟
1)畫定位軸線、室內外地坪線、各層樓面線和屋面線,並畫出牆身輪廓線。
2)畫出樓板、屋頂的構造厚度,再確定門窗位置及細部(如梁、板、樓梯段與休息平台等)。
3)經檢查無誤後,擦去多餘線條。按施工圖要求加深圖線,畫材料圖例。注寫標高、尺寸、圖名、比例及有關文字說明。
4.樓梯詳細的畫法步驟
(1)樓梯平面圖
1)首先畫出樓梯間的開間、進深軸線和牆厚、門窗洞位置。確定平台寬度、樓梯寬度和長度。
2)採用兩平行線間距任意等分的方法劃分踏步寬度。
3)畫欄桿(或欄板),上下行箭頭等細部,檢查無誤後加深圖線,注寫標高、尺寸、剖切符號、圖名、比例及文字說明等。
(2)樓梯剖面圖的畫法步驟
1)畫軸線、定室內外地面與樓面線、平台位置及牆身,量取樓梯段的水平長度、豎直高度及起步點的位置。
2)用等分兩平行線間距離的方法劃分踏步的寬度、步數和高度、級數。
3)畫出樓板和平台板厚,再畫樓梯段、門窗、平台梁及欄桿、扶手等細部。
4)檢查無誤後加深圖線,在剖切到的輪廓范圍內畫上材料圖例,注寫標高和尺寸,最後在圖下方寫上圖名及比例等。
裝飾工程施工圖
概論
裝飾工程施工圖是按照裝飾設計方案確定的空間尺度、構造做法、材料選用、施工工藝等,並遵照建築及裝飾設計規范所規定的要求編制的用於指導裝飾施工生產的技術文件。裝飾工程施工圖同時也是進行造價管理、工程監理等工作的主要技術文件。裝飾工程施工圖按施工范圍分室內裝飾施工圖和室外裝飾施工圖。
裝飾工程施工圖的特點
裝飾工程施工圖的圖示原理與前述房屋建築工程施工圖的圖示原理相同,是用正投影方法繪制的用於指導施工的圖樣,制圖應遵守《房屋建築制圖統一標准》
(GB/T50001—2001)的要求。裝飾工程施工圖反映的內容多、形體尺度變化大,通常選用一定的比例、採用相應的圖例符號和標注尺寸、標高等加以表達,必要時繪制透視圖、軸測圖等輔助表達、以利識讀
建築裝飾設計通常是在建築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的,由於設計深度的不同、構造做法的細化、以及為滿足使用功能和視覺效果而選用材料的多樣性等,在制圖和識圖上裝飾工程施工圖有其自身的規律,如圖樣的組成、施工工藝及細部做法的表達等都與建築工程施工圖有所不同。
裝飾設計同樣經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個階段。方案設計階段是根據業主要求、現場情況,以及有關規范、設計標准等,以透視效果圖、平面布置圖、室內立面圖、樓地面平面圖、尺寸、文字說明等形式,將設計方案表達出來,經修改補充,取得合理方案後,報業主或有關主管部門審批,再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是裝飾設計的主要程序。
裝飾工程施工圖的組成
裝飾工程施工圖一般由裝飾設計說明、平面布置圖、樓地面平面圖、頂棚平面圖、室內立面圖、牆(柱)面裝飾剖面圖、裝飾詳圖等圖樣組成,其中設計說明、平面布置圖、樓地面平面圖、頂棚平面圖、室內立面圖為基本圖樣,表明裝飾工程內容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做法;牆(柱)面裝飾剖面圖、裝飾詳圖為裝飾施工的詳細圖樣,用於表明細部尺寸、凹凸變化、工藝做法等。圖紙的編排也以上述順序排列。
裝飾工程施工圖的有關規定
(一)圖樣的比例
由於人的活動需要,裝飾空間要有較大的尺度,為了在圖紙上繪制施工圖樣,通常採用縮小的比例。繪圖時應優先採用常用比例。所謂可用比例是指在繪圖時採用常用比例不易表達時可選用的比例。
(二)圖例符號
裝飾工程施工圖的圖例符號應遵守《房屋建築制圖統一標准》(GB/T50001—2001)的有關規定。
(三)字體、圖線等其他制圖要求
字體、圖線等其他制圖要求與建築工程施工圖相同。
(四)圖紙目錄及設計說明
一套圖紙應有自己的目錄,裝飾施工圖也不例外。在第一頁圖的適當位置編排本套圖紙的目錄(有時採用A4幅面專設目錄頁),以便查閱。圖紙目錄包括圖別、圖號、圖紙內容、採用標准圖集代號、備注等。
在裝飾工程施工圖中,一般應將工程概況、設計風格、材料選用、施工工藝、做法及注意事項,以及施工圖中不易表達、或設計者認為重要的其他內容寫成文字、編成設計說明。
第二節平面布置圖
平面布置圖是裝飾施工圖中的主要圖樣,它是根據裝飾設計原理、人體工學以及用戶的要求畫出的用於反應建築布局、裝飾空間及功能區域的劃分、傢具設備的布置、綠化及陳設的布局等內容的圖樣,是確定裝飾空間平面尺度及裝飾形體定位的主要依據。
一、平面布置圖是假想用一個水平剖切平面,沿著每層的門窗洞口位置進行水平剖切,移去剖切平面以上的部分,對以下部分所作的水平正投影圖。剖切位置選擇在每層門窗洞口的高度范圍內,剖切位置不必在室內立面圖中指明。平面布置圖與建築平面圖一樣,實際上是一種水平剖面圖,但習慣上稱為平面布置圖,其常用比例為1:50、1:100和1:150。
平面布置圖中剖切到的牆、柱輪廓線等用粗實線表示;未剖切到但能看到的內容用細實線表示,如傢具、地面分格、樓梯台階等。在平面布置圖中門扇的開啟線宜用細實線表示。
二、平面布置圖的識讀
(1)先瀏覽平面布置圖中各房間的功能布局、圖樣比例等,了解圖中基本內容。
(2)注意各功能區域的平面尺度、地面標高、傢具及陳設等的布局。客廳是住宅布局中的主要空間。
(3)理解平面布置圖中的內視符號。
(4)識讀平面布置圖中的詳細尺寸。平面布置圖中一般應標注固定傢具或造型等的尺寸。在平面布置圖的外圍,一般應標注兩道尺寸:第一道為房屋門窗洞口、洞間牆體或牆垛的尺寸,第二道為房屋開間及進深的尺寸。當室外房屋周圍有台階等構配件時,也應標注其定形、定位尺寸。
平面布置圖決定室內空間的功能及流線布局,是頂棚設計、牆體設計的基本依據和條件,平面布置圖確定後再設計樓地面平面圖、頂棚平面圖、牆(柱)面裝飾立面圖等圖樣。
三、平面布置圖的圖示內容
平面布置圖通常應圖示以下內容:
1)建築平面圖的基本內容,如牆柱與定位軸線、房間布局與名稱、門窗位置及編號、門的開啟方向等。
2)室內樓(地)面標高。
3)室內固定傢具、活動傢具、家用電器等的位置。
4)裝飾陳設、綠化美化等位置及圖例符號。
5)室內立面圖的內視投影符號(按順時針從上至下在圓圈中編號)。
6)室內現場製作傢具的定形、定位尺寸。
7)房屋外圍尺寸及軸線編號等。
8)索引符號、圖名及必要的說明等。
室內設計中除去漂亮的效果圖,非常重要卻容易被忽略的6個方面有:
1、提供符合使用要求的室內聲、光、熱效應,以滿足室內環境物質功能的需要;
2、具有造型優美的空間構成和界面處理,宜人的光、色和材質配置,符合建築物性格的環境氣氛,以滿足室內環境精神功能的需要;
3、採用合理的裝修構造和技術措施,選擇合適的裝飾材料和設施設備,使其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4、符合安全疏散、防火、衛生等設計規范,遵守與設計任務相適應的有關定額標准;
5、隨著時間的推移,考慮具有適應調整室內功能、更新裝飾材料和設備的可能性;
6、聯繫到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室內環境設計應考慮室內環境的節能、節材、防止污染,並注意充分利用和節省室內空間。
10. 請詳述,建築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與規證,施工證辦理的邏輯關系和順序。
你說的是從規劃開始?
一個城市地區的規劃概念分3個層次:總規、控規、修詳。一般總規和控規由政府部門的規劃局來做。項目公司做修詳(若有)。但由於有時項目較大,政府可以同意根據具體項目需要來調整控規部分的設計。所以項目公司可以先做一個項目用地的概念性規劃設計,提供給政府規劃局。
具體操作:出一個地區的概念性規劃設計,然後根據當地情況,報規劃局,取得初步認同之後,規劃局調整這個地區的控規,完成之後做修詳,有的地區不要求做修詳,直接就是進入單體建築設計階段。在控規和修詳階段都有一個前置階段叫概念性規劃設計(如果設計要求包括這部分),但是深度和廣度都是針對每個階段的。
單體建築設計階段主要包括3個階段,概念性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擴初)、施工圖設計。在方案設計完成之後就要到規劃局報批,得到規劃局同意進行下一步設計的文件(就是我們所說的報規)。然後如果當地規定要求必須要有初設這部分的設計,在初設完成之後還要報建委批准(同意進行施工圖設計),然後才是施工圖設計,完了之後再報建,最後才是由甲方協同其他材料一起向建委申請拿施工許可證。
鄉村的情況完全不一樣。總的來講沒有界限清楚的總規、控規、詳規階段,3個階段統稱城鄉建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