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篇2000字左右的建築實習心得體會
這次實習我參加的實習單位中國建築第七工程局安裝公司主要負責F座的給排水管道和消防管道工程安裝,強弱電路安裝分包給另外一施工單位,混凝土工程是我跟隨一位親戚在三期G座工程上的見習,接觸並不是很多。 由於我不是學習給排水工程的,項目部領導讓我在項目部資料室主要負責對電子版的施工圖進行修改,就是在電子版的施工圖上用不同與原圖紙的線條對施工進度做標注。要求我必須在有人引導的情況下方可進入施工現場並介紹一位專業施工員做我的技術指導,在師傅和辦公室其他人員的幫助下我利用工作閑於時間從給排水工程最基本知識學起,從認識給排水標志到熟悉圖紙,再進入現場了解安裝布局和安裝方式。 剛入給排水這個行業我感到十分陌生和無所作為,隔行如隔山,從水利工程建築向土木工程轉型的一個特殊情況下,剛開始學習各工種工程操作技術上有著較大的困難,畢竟,所學專業與所從事的工作有較大的區別。看圖紙相對還較為輕松,學校安排的課程中有識圖知識,這是對我所學課程的一種檢驗,更進一步的提高了我的空間想像能力,提高了識讀工程圖的能力,做為一名建築人學會看圖就好比人生中首先學會說話。其他方面我是通過借閱專業書籍與熟讀施工方案很快便掌握到了該工程施工要求和施工工藝,通過師傅的指導也掌握了操作技術的技巧與方法,此後便開始對從事的工作有點熟悉感。可是新的問題又出了,在進行某項技術操作的時候如何處理?是我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問題,白天在工地上我積極努力認真的向正在進行某項技術操作的工人師傅詢問,因為他們從事某一項技術操作都有很長的時間和對某一項技術操作的處理有著獨特的思路,他們對我所問及的技術處理問題也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和作解。晚上,我就在安全辦公室的電腦查找相關技術資料和向值班師傅請教我白天所遇到的問題,記錄他對處理技術問題的要理,加以整合,在和師傅交流通過認可後,某一項技術處理問題便迎刃而解,總結這次學習的經驗,以後走向工作崗位後也得採取這種措施,認真的學習。師傅說我的適應能力還有點差,適應時間太長了,會影響以後的工作,我會認真總結調節學習狀態,爭取在下一次正式工作後能很快適應。 實習的時候,給排水工程的材料用量的計算、下料、對接、懸掛;橋架工程的鐵板用量的計算、選材、製作、安裝、校驗水平等各項工程環節中我都有參加,並進行實際的動手操作及作詳細操作技術記錄,通過一段時間,各工種工程的材料都便已熟悉以及掌握了安裝製作過程。使我在學習操作技術上有了更深的理解。 當然,在施工技術方面,由於是專業的轉型,所以,一些涉及經驗的問題,使我常常出錯,而要怎樣在施工技術經驗不再出錯?是我面臨的又一個問題。我積極的向施工員和各工種工程負責人求問,在他們的指導幫助下,棘手問題也得到了解決,為加深自己對工作的認識,我認真的記錄自己所進行的技術施工項目,並讓施工員作技術交底式的作指導意見和建議。而要想真正的掌握這一技術,只有多參加各工種工程的施工,這樣,施工技術經驗才可得到穩固和完善,由於我是實習,在工地上時間和空間都有很大的限制性,所以我只對安裝工程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至於細節問題還得在工作後繼續學習。 在施工組織管理上,學校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進入工作後就出現問題了一系列的施工組織都不甚了解。例如剛開始我並不了解它的流程。在師傅的指引下通過對施工組織設計的熟讀和理解,了解到它的規則是漸進式的環環相扣,為了常握這一規則,我認真的參加施工員發出的每一項施工組織指令,而且擬制施工指令,經過親身實踐,這一規則很快被我所掌握,但是在這次實習中,我准備的施工組織指令建議都沒有被工程師和施工員所採納,他們說我的指令建議在工程進度的完成效率和工程質量的達標程度上,只重視質量忽視了施工進度,考慮不全面,工程進度和質量要齊頭並進,加強鍛煉和學習,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從水利工程向土木工程轉型的一個特殊情況下,經過一個多月的實習,雖沒有非常大的專業技能上的穩固和掌握,但也從專業轉型中基本適應過來。希望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註重學習和掌握各工種工程的施工技術和有關施工規范及質量評定標准,爭取更大的充實所學專業技能知識。 頭回走進施工現場並親自參與施工指導工作,我感到非常 的有成就感,因為這是我的學生生涯中第一次把理論 知識轉化為具有大規模的人們的生活產品,但這次卻又是那麼的與眾不同,他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全面的檢驗了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關系 到我將來能否順利的 立足於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也是我建立了信心,在實習中我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不懂就向別人請教,仔細琢磨,不斷的用知識武裝自己,緊張的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活 結束了,在這一個多月里我還是有了不少的收獲,至少這次實習讓我有了大膽的走進工作單位的信心,以前我總是擔心去單位後什麼都不會做,給學校抹黑,現在可以放心的准備著為社會主義貢獻。 實習生活安排的緊張有序,充實而有意義。讓我深刻認識其實工地並沒有我以前想像的那麼單調乏味,工地上的所有人對它充滿希望,緊張的忙碌著,快樂的生活著。現場施工是一個很有勞動強度的工作,晚上加班對於初出校門的我來說,還是有點吃不消,單位的領導和師傅對我都有很大關照,不要求我加班,和業主一樣有著正常的作休時間,早上剛開工就帶我到現場參與實際操作並介紹我跟隨施工人員進行管道安裝,雜亂的地方還不讓我去,但是一個成年人,在這樣那樣都被包容的情況下是很難造就成一個成功者的,所以我還是和施工人員一樣進行動手才做,下午安排我在辦公室處理文書材料,一周安排我上六天班,一天休息!單位偶爾我也會去辦公室加班,熬夜,為以後工作打下一個基礎。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通過實習了解建築工藝,熟悉房屋構造,了解建築材料的特性極其應用,將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逐一轉化為個人技能,通過觀察學習,使我認識了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如混凝土拌和和養護,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我們只能通過課本內容和標准數據來推測與想像,很少有實際的接觸,也經常被我們所忽視,這些非常重要基礎的知識在這次的實習中重新被我掌握
㈡ 急求一篇在工地實習的心得體會``
暑假實習心得體會
暑假本人到九江某工地實習,回來之後把自己的感受寫下。希望大家踴躍發表各自的意見.
7月7日,工地的老闆來到我們學校要了幾個大學生,幫他到九江搞測量。結果去了幾個同學,其中就包括我在內..那個時候老闆在輔導員前面的那神態,尤其是那張利嘴,說得我們天花亂墜。 他一見到我們就說:「小夥子,我看下就知道你們就是個個能吃苦的」.。美的我們……..,接下來的一切都談很順利。只不過工資太低,包吃住才300。不過想想回家去也沒有什麼事情干。去工地也能夠學點東西,所以就很爽快的答應了。
7月10號,我們幾個同學到了九江工地,現實卻十使我們的初衷擊地粉碎。那裡正在修一條國道。由於下著小雨,工地上停工。道路上很泥濘,走了幾步之後,鞋底部全十泥巴,腳也重了好幾斤。我們住的地方很從工務段租來的房子。接待我們的是測量隊長,也是我們學校04年建築工程畢業的。我們六人住在大約16,17平方米的房間裡面。晚上熱得很,房間裡面蚊子又多,還好有三台電扇不停地吹,馬馬虎虎也能湊合著,傍晚洗澡地地方就在路邊不遠處的一條小河裡。咱們學校去的時老師剛開始還不敢在裡面洗澡,怕得「血吸蟲」病。但是沒有辦法,聽隊長說冬天只能到附近的澡塘去洗.,3元/次,這樣的條件我還能夠接受。最叫我們難忘的還是那裡的飯菜,午飯和晚飯還說的過去。***早餐真叫人惡心,那粉那裡是人吃的,筷子粗的粉裡面只有鹽,油,還有兩片姜,剩下的什麼都沒有。連民工都說難吃,我們隊長在那裡幹了近一年,他基本上沒有吃過早餐。所以每天的早餐基本上要倒掉2/3。吃午飯和晚飯也很有學問,由於吃大鍋飯,工人們每天6:30出去,晚上八九點鍾回來(我們可沒有那麼好的覺悟),所以每天要等他們回來才能吃飯。幹了一天的活,個個餓的如狼似虎,快吃飯的時候,我們幾個學生每天都守在廚房門口。一開門,我們幾個就沖在最前面。這樣子有點象電視裡面的「乞丐」們搶東西吃。由於「僧多粥少」,菜根本就不夠,飯倒還能滿足20個人的需求。第一次盛飯的時候不要弄多了,半碗就夠了,菜就多盛,能弄多少就多少。這樣的話,我吃了半碗飯之後,碗裡面還有菜,又能吃一碗飯。否則的話,就只能挨餓了,記得有一回我們老師晚了五分鍾下樓,菜盆裡面就還有一點菜汁。沒有辦法,這個鳥工地就這樣,老闆要會計弄飯,你想像會計那裡願意,他管理財務,又不是來做飯,洗碗,每天五點鍾就要起來。這都是老闆太小氣,。
吃完飯之後,我們幾個人就到老師房間裡面打打牌,這里原來有一台小電視,只能受到2,3個台,而且畫面質量也很差,都是雪花飛舞。但是老闆以影響工作為由給沒收了。還有那台電腦,是用來做資料的,本來有個音像,還可以聽聽歌曲,但是也無緣無故地被沒收。真是想不到,這么笨的事情也幹得出來。不過還好啦,我帶了快魔獸光碟,雖然版本低,能和電腦對玩,有時候還能消遣兩下。
日子就這樣以天天過去了。大約過了半個月左右,我們工地又來了一個包頭,是老闆的師傅。他帶了一群民工,聽隊長說是搞路面施工的。住在我們後面的幾間破瓦房裡面,每間房子大概也就9平方米左右,除去一個做廚房,剩下加起來也就50幾個平米,聽說高峰期要住40幾個民工。天啊!這人口密度可以比得上上海啦!恐怕疊羅漢也住不下那麼多人。況且那地方是我們不想走一段路上廁所,小的就在那裡解決,他們也就打掃打掃就住進去了。私人老闆大都這樣,巴不得榨乾你身上得每一滴血,以後跟私人老闆打工要注意,不要被忽悠了。在學校老闆說路遠有車子送,結果呢!經常是扛著幾十斤的儀器,花上30幾分鍾走上6里路到標尾。哪怕到縣城去買一輛「二手」面的也就幾千快錢,他都捨不得出。還不斷的忽悠我們說:「你們放心,車子的問題遲早我會解決,我知道你們很辛苦」。有的時候乾脆做「霸王車」,要錢沒有。那裡的車子也夠難等得,經常是要半個小時才有一趟車,車子也夠他媽得爛的,連個扶手都沒有,最重要的是車上連個年輕點的女的都找不到,全是50幾的大叔,大媽。唯一有機會接觸的還是住房對面的那個「葡萄妹」,天天坐在那裡買葡萄
㈢ 求一篇建築工地實習心得體會
實習很快結束了,在這次實習過程中,在實習工地的師傅的指導下,我對實習過程出現的專業知識困惑和問題,虛心向他們請教和學習,通過這次實習,我收益匪淺,不僅學到了許多專業知識,而且還從老一輩的施工員那學到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
本次實習地點為廣佛地鐵16標燕崗站,燕崗站位於工業大道與江燕路交叉口北面,在工業大道下沿東南向布置。本站上承沙園站下接石溪路,根據工程籌劃燕崗站設存車線。工業大道規劃道路寬40米,路面交通繁忙,管線密集。燕崗站存車線採用礦山法施工,以減小對交通和管線的影響,為滿足暗挖隧道的施工要求,在工業大道與江燕路交叉口西側設置臨時施工豎井及施工橫通道。
燕崗站存車線臨時施工豎井及橫通道採用礦山法施工,錨噴支護。豎井凈空6000X6000毫米,深21.938米,井壁為300毫米厚噴射混凝土。施工橫通道長21.879米,其中標准斷面段長為1.2和8.605米,變斷面段長12.074米;標准斷面凈空5000X5000毫米和5000X11971,噴射混凝土厚300毫米;變斷面段斷面凈空4000X5000~11971毫米。噴射混凝土厚300毫米。
燕崗站站後存車線位於工業大道與江燕路交叉口北側,工業大道下方,存車線設於線路左線隧道內,與線路左線間線間距4.05m,存車線線路中線同右線盾構隧道中線間距8.95m,礦山法隧道與盾構隧道間凈間距約2.4m。存車線總長169.2m。標准段凈寬9.3m,凈高8.5m,標准段凈空除需滿足存車線限界要求外,其凈空需滿足盾構通過要求,盾構擴大段凈寬10.5m,凈高9.04m,凈空還需滿足道岔轉轍機處擴大斷面的要求,道岔轉轍機處擴大斷面凈寬10.5m,凈高9.04m;拱頂覆土厚度約8.4m~9.2m,存車線採用礦山法施工,並於線路北側設臨時施工豎井一座。
在這次畢業實習環節中,我也發現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點,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專業知識掌握的不夠全面。盡管在學校認真學習了專業知識,但是當前所掌握的知識面不夠廣,尚不能輕松勝任地鐵工程工作,因此,盡管在不久的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但我應該將所從事的工作看作是新的學習的開始,只是在實踐中學習,才會掌握更多專業知識和技能。
二、專業實踐閱歷遠不夠豐富。由於專業實習時間較少,因此很難將所學知識運用與實踐中去,通過實踐所獲取的閱歷更是很短缺。所以,今後我們在工作崗位上,一定要抓住機會,多向從事水利工程的前輩學習,同時要轉換學習方法和態度,改變以往過於依賴老師的被動吸收學習方式,應主動積極向他人學習和請教,同時加強自學能力和駕馭解決難題的本領。
三、專業知識在工程中運用不夠靈活。通過這次畢業實習,我切實感受到以前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欠靈活。這主要是對所學的知識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這些零散的知識點運用起來很困難,因此,今後在學習和實踐中應該重視積累和運用,使所學的知識由量變到質變,發揮更大的指導作用。
四、對理論只是的掌握不夠扎實,實習時用到了才知道自己沒學好.在學校時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過關,才在考試的時候隨便看一下,等考試過後就是腦子里一片空白,不管以後要用與否就都在記憶里消失了.熟悉圖紙的能力差,對平面的圖形想像不出立體的樣子.對於最新的施工規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地判斷出施工的對錯.對於一些施工順序還不太明了,對每一個施工過程的操作不了解.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差,對於建築方面的最新動態了解太少.
實習期間,我還深深體會到應該如何做人與講話.一、待人真誠友好.不要陽奉陰違、虛假做作,跟社會上每個人打交道都要有一顆熱忱的心.二、虛心學習.不論是項目經理、施工員還是普通工人,我們都要虛心請教,要不卑不亢、沉著細致,不要自以為是、自高自大.三、積極主動.不要怕丟面子,不懂就要問,而且要不恥下問,心裡有什麼話不要藏著掖著,不要怕出錯,一定要說出來.四、說話的分寸與技巧.說話要大方得體,遇著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輕重適宜、恰當合理、兼顧多方.要達到「雙贏」甚至「多贏」的目的.五、細致深入.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浮於表面,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其事更應該明其理.不要半懂不懂,一定要深入的了解.六、樹立遠大目標.我們不能只顧眼前,不求發展,給自己一個合理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踏實進取.切忌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要制定計劃,努力爭取.
由於我們是在學校學到專業課時才進行這次實習的,因此這次實習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意義。通過這次實習,使我更充分地理解了專業知識學習,進而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更好地掌握和運用專業技能。
首先,通過這認知實習,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土木工程專業知識。在校期間所學的內容都是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已學理論知識還遠不夠。通過這次實習,我對以前學習和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了正確的認識。
以前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土木工程中最基礎的內容,但隨著我國建築行業的日趨規范和完整以及人民群眾對建築物安全、合理、經濟的更高要求,工程上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和疑惑,如何快速正確地處理好這些問題?我想,那便是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和原理,根據問題具體找出「瓶頸」所在,找到突破口去解決好。其實,這些基本知識和原理很多我們都學過,但如何將他們聯系起來,用於解決和、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則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總結。
「學以致用」的另一方面是「 以小見大」。許多知識、原理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例如:我們在上次暑假實習時,我對工程採用基礎靜壓樁法和錨桿固定的處理方案十分不解,因為靜壓樁比現澆混凝土樁經濟費用高。因此,我推測是該工程地基土質軟弱或砂化嚴重,我向項目負責人請教後得到了肯定。因為在學基礎工程後,我一直記得授課老師這樣告訴我們:如果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應盡量少使用靜壓樁,靜壓樁費時而且費用大,也就是這個小道理,才讓我產生上面的問題和疑惑。有些問題看似復雜,其實換個角度或換種思維可能就簡單的多了。所以,除了將所學的運用於工程中,還應注意靈活、熟練掌握和運用那些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原理和方法,從小處、細微處著眼,兼顧全局,一定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
其次,通過這次施工實習,使我更清醒地意識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無論是從事設計還是施工或監理工作,我們都應該注重提高施工管理效率。
地鐵工程施工管理要考慮的內容多,范圍廣,所要安排的工作任務量更大,但這直接關繫到工程的進度和效率。工程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各項工作開展的有條不紊,工人們在工地上忙碌但有序,施工員、安全員、監理員也是在施工現場步步不離,認真將施工工作效率提高到最佳,而項目工程負責人則在工地現場指導。因此各項工作都在計劃進行中。
通過這些引入先進管理模式和科學管理方法,施工效率有了很大提高,這樣十分有助於施工的連續性和可續性。
的確,從大學畢業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後,我們所面臨的如同一張白紙,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在等待我們去努力。因此,面對那麼多長期從事地鐵工程的同行前輩,他們工作經驗比我們豐富,知識學的比我們扎實,學識比我們淵博,我們只有耐下心來,虛心向他們請教學習,我們才會有更大的進步,我們也才會在地鐵工程這一艱苦而又充滿挑戰的工作領域取得更大的收獲。
在這段實習的時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僅有學習方面的,更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對我來說受益非淺。做為一個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什麼都不懂,沒有任何社會經驗。不過,在同事們的幫助下,我很快融入了這個新的環境,這對我今後踏入新的工作崗位是非常有益的。除此以外,我還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別人溝通,如何更好地去陳述自己的觀點,如何說服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相信這些寶貴的經驗會成為我今後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地服務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無數次的失敗中吸取了寶貴的經驗教訓,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的意志也得到了磨練。我時刻提醒自己,唯有不斷努力,才能與時俱進。總之,這次實習的意義,對我來說已不再是完成學分、完成畢業實習的任務,而是在開啟「生命之旅」大門的過程中邁出了第一步。
最後,通過這次施工實習,使得我更全面地明白了今後的努力方向。其實,在這么短暫的施工實習中真的很難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但是,在這幾天的施工實習中我從更全面的角度認清了今後所從事工程工作所需努力的方向。正如在實習中老師和工程師所說:「畢業後從事土木工程工作,需要的是謙虛和學習」。
這次實習使我接觸到了許多之前不曾了解和認識的東西。許多知識都是以前在書本上所學不到的。通過這次實習,增強了實踐能力,離開了書本,切身來到工地才真正感受到實習的必要性,也使我認識到基礎知識的不扎實。在施工技術上,實際操作以理論知識為基礎,但又比理論知識更具有靈活性和可操作性,這需要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在工作中積極思考,靈活應用,培養自己的思維創新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十幾年的學生生活,即將劃上一個句號。在中建公司實習的這段時間,我懂了不少東西。大人們都說剛畢業的學生身上總存在著許多讓公司老闆頭痛的「特點」,現在我終於親身體會到了。以前作為一名學生,主要的工作是學習;現在即將踏上社會,顯然,自己的身份就有所變化,自然重心也隨之而改變,現在我的主要任務應從學習逐步轉移到工作上。這實習期,好比是一個過渡期——從學生過渡到上班族,是十分關鍵的階段。回想自己在這期間的工作情況,不盡如意。對此我思考過,學習經驗自然是一個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心態的轉變沒有做到位。現在發現了這個不足之處,應該還算是及時吧,因為我明白了何謂工作。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會朝這個方向努力,我相信自己能夠把那些不該再存在的「特點」抹掉。感謝師傅們在這段時間里對我的指導和教誨,我從中受益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