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體驗收規范,房間的開間進深高度允許多大誤差
住宅設計中,開間是指相鄰兩個橫牆的定位軸線間的距離,因為是就一自然間的寬度而言,故又稱開間。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0-3.9米,磚混結構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3 米。
在建築學上,進深是指一間獨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築從前牆壁到後牆壁之間的實際長度。進深大的房屋可以有效地節約用地,但為了保證建成的建築物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進深在設計上要求不宜過大。
標准參數
在1987年頒布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中,對住宅的開間在設計上有嚴格的規定。磚混結構住宅建築的開間常採用下列參數: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
在1987年實施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中,明確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築的進深常用參數: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為了保證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進深不宜過長。住宅的層高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層面之間的距離,也就是一層房屋的高度。
在1987年發布的《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中,明確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築層高採用的參數為:2.6米、2.7米、2.8米。住宅的凈高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上表面到上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距離。
凈高和層高的關系可以用公式來表示:凈高=層高-樓板厚度,即層高和樓板厚度的差叫"凈高"。
(1)房屋建築工程室內房間開間進深允許擴展閱讀
在住宅設計中,住宅的寬度(開間)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牆的定位軸線到另一面牆的定位軸線之間的實際距離。因為是就一自然間的寬度而言,故又稱開間。住宅的開間在住宅設計上有嚴格的規定。根據《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GBJ100-87)規定:住宅建築的開間常採用下列參數: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 4.2米。
心腸測算樓盤進深和開間
先不管建築學上對進深和開間的標准注釋,在習慣上,我們把一個樓(或房間)的主採光面稱為面寬(或開間),與其垂直的稱為進深。
達標指數:為了保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房間的進深在設計上一般被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擴大。對於板樓來說,進深以13米左右最為理想。
現場測算:若進深過大,比如超過18米,就會使住房呈狹長型,影響採光和通風(也有開發商用加大面寬的辦法來彌補,但造成戶型總面積過大,但室內面積的功能性並未增多)。那麼,為什麼一些項目會對大進深感興趣呢?其中的奧妙在於,加大進深一是可以節約建安成本,二是可以多出面積。
同樣是100平方米的矩形,當進深為4米、面寬為25米時,矩形周長為58米;當進深拉長為10米、面寬為10米時,周長減為40米。對於住宅來說,牆體、窗材的成本在建安成本中占的比重較大,牆體面積減小,開窗減少,能省不少成本。
在一個長70米、寬30米的矩形地塊中,樓間距要求為10米的話,可排列進深4米的板樓5座,若在同樣面寬的情況下,進深10米的板樓可排4座,而此社區的總建築面積增加了一倍!
當然,受地塊形狀、土地成本、項目定位影響,樓盤的進深不可能都盡量做「淺」,但明白進深對開發商的「深長」意味,對買房人來說還是必要的。
參考資料:網路-開間進深
2. 房間開間進深尺寸怎麼測量
1、把一個樓(或房間)的主要採光面稱為開間(或面寬),與其垂直的稱為進深。室內所有的房間都是由橫,縱牆組成的,橫牆與橫牆之間叫開間,縱牆與縱牆之間叫進深。
2、站在門口,正對的為進深,左右的為開間。不管門在哪裡,一個房間中,橫向的就是開間,縱向的就是進深。
(2)房屋建築工程室內房間開間進深允許擴展閱讀
心腸測算樓盤進深和開間
先不管建築學上對進深和開間的標准注釋,在習慣上,我們把一個樓(或房間)的主採光面稱為面寬(或開間),與其垂直的稱為進深。
達標指數:為了保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房間的進深在設計上一般被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擴大。對於板樓來說,進深以13米左右最為理想。
現場測算:若進深過大,比如超過18米,就會使住房呈狹長型,影響採光和通風(也有開發商用加大面寬的辦法來彌補,但造成戶型總面積過大,但室內面積的功能性並未增多)。
那麼,為什麼一些項目會對大進深感興趣呢?其中的奧妙在於,加大進深一是可以節約建安成本,二是可以多出面積。
同樣是100平方米的矩形,當進深為4米、面寬為25米時,矩形周長為58米;當進深拉長為10米、面寬為10米時,周長減為40米。
對於住宅來說,牆體、窗材的成本在建安成本中占的比重較大,牆體面積減小,開窗減少,能省不少成本。
在一個長70米、寬30米的矩形地塊中,樓間距要求為10米的話,可排列進深4米的板樓5座,若在同樣面寬的情況下,進深10米的板樓可排4座,而此社區的總建築面積增加了一倍!
當然,受地塊形狀、土地成本、項目定位影響,樓盤的進深不可能都盡量做「淺」,但明白進深對開發商的「深長」意味,對買房人來說還是必要的。
3. 一般民用建築的房間開間和進深是以什麼為模數
明天建築房間開間和進深是什麼?為魔術的這個主要是與你的土地面積為基準,你想建的房子,這些碼是要以遵守土地面積規定的,至於其他那都是沒有必要的講究
4. 房子的進深與開間一般都有哪些標准
房子的進深,住宅的長度和進深,在建築學中是指一間獨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版建築從前一牆皮權到後一牆皮之間的實際長度。進深標准:根據有關規定,住宅的進深常採用下列參數: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5.4米,5.7米,6.0米。為了保證住宅具有良好的天然採光和通風條件,從理論上講,住宅的進深不宜過大。在住宅的高度(層高)和寬度(開間)確定的前提下,設計的住宅進深過大,就使住房成狹長型,距離門窗較遠的室內空間自然光線不足;如果人為地將狹長空間分隔,則分隔出的一部分房間就成為無自然光的黑房間。黑房間當然不適於人們居住,補數的措施之一是將黑房間用於次要的生活區,如儲藏室,走道等,用人工照明來彌補自然光的不足;另一措施是在住宅內部建造內天井,將光線不足的房間布置於內天井四周,通過天井來解決採光,通風不足的問題。但內天井住宅也存在廚房串味,傳聲,干擾大,低層採光不足的問題。
5. 建築物室內房間開間與進深怎麼區別
開間:兩橫牆間距離
進深:兩縱牆間距離
有些結構設計橫牆不全在短軸,這種情況不專能把開間簡屬單看做兩橫牆間距離,而一般根據房間門的朝向來區分,房門進入的方向的距離為進深,左右兩邊距離為開間。
開間進深是指住宅的寬度和住宅的實際長度。
開間是指房屋的寬度,在住宅設計中,住宅的寬度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牆皮到另一面牆皮之間的實際距離。因為是就一自然間和寬度而言,故又稱為開間。
住宅開間一般為3.0到4.5米。規定較小的開間尺度,可縮短樓板的空間跨度,增強住宅結構整體性、穩定性和抗震性;房屋的進深,則是指房屋的實際長度。
6. 房間室內的開間 進深扣除內保溫嗎
進深過大,開間過小,會影響戶型採光通風,房間內會顯得比較暗;而進深偏小,開間過大不利於房間保溫,浪費能源,北方尤其如此。比較方正的戶型能做到採光通風與保溫兩者間的平衡。
7. 一般別墅房間的開間和進深大概都是多少啊
4000~5000開間5000~6000就差不多了
8. 建築學上什麼是房間進深
您好:
個人認為,我有必要解釋「進深」和「開間」兩個概念。
為了便於理解,我給出的前兩個解釋都是和通俗易懂的,便於記憶。
1.通俗點的回答:
進深:垂直於門的距離;開間(又稱擺間):平行於門的距離。
2.稍帶建築術語的回答:
縱軸間的距離叫進深,橫軸間的距離叫開間。
3.專業的回答:
進深
1.住宅設計中,進深指建築物縱深各間的長度。即位於同一直線上相鄰兩柱中心線間的水平距離。各間進深總和稱通進深。
在建築學上是指一間獨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築從前牆皮到後牆壁之間的實際長度。進深大的房屋可以有效地節約用地,但為了保證建成的建築物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進深在設計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過大。目前我國大量城鎮住宅房間的進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擴大。
住宅就進深,是指住宅的實際長度。在1987年頒布的《住宅建築協調標准》中,規定了磚混結構住宅建築的進深常用參數:3.0m、3.3m、3.6m、3.9m、4.2m、4.5m、4.8m、5.1m、5.4m、5.7m、6.0m 。
2.在傢具中,進深指的事傢具側視面的長度。
開間
1.住宅設計中,住宅的寬度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牆的定位軸線到另一面牆的定位軸線之間的實際距離。因為是就一自然間的寬度而言,故又稱開間。住宅的開間在住宅設計上有嚴格的規定。根據《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GBJ100-87)規定:住宅建築的開間常採用下列參數: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 4.2米。 規定較小的開間尺度,可縮短樓板的空間跨度,增強住宅結構整體性、穩定性和抗震性。
我國目前大量建造的磚混住宅,住宅開間一般不超過3.3米。規定較小的開間尺度,可有效縮短樓板的空間跨度,增強住宅結構的整體性、穩定性和抗震性。 為了保證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住宅的進深在設計上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國大量城鎮住宅房間的進深一般都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擴大。在住宅的高度(層高)和寬度(開間)確定的肖前指提下,設計的住宅進深過大,就使住房成狹長型 ,距離門窗較遠的室內空間自然光線不足。進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節約用地。
開間5米以上,進深7米以上的大開間住宅可為住戶提供一個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間,與同樣建築面積的小開間住宅相比,承重牆減少一半,使用面積增加2%,便於靈活隔斷、裝修改造。
雖然小開間住宅存在著諸多優點,但也存在著許多弊病。因為開間小,在住宅建築面積中,承重牆、柱的結構面積相對較大,增加了有效使用面積;同時由於開間小,房間分割過小,不適應家庭居住行為變化的要求,而且住房很難自行改造。
為改變傳統的小開間住宅設計格局,從80年代末期,國家開始了大開間住宅設計的技術攻關,並確定要大力推行開間在5米以上,進深在7米以上大開間的住宅建築體系。這種住宅可為住戶提供一個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間,與同樣建築面積的小開間住宅相比,承重牆減少一半,使用面積增加2%,具有構造配件規格小,便於工業化生產,便於住宅靈活隔斷、裝修改造的特點。例如,購房者可將住宅分割成較大的兩室一廳,也可根據需要分割成三室一廳。這種可自由分割的大開間住宅在國外又叫做"演進式住宅"、"空殼式住宅"。在我國由於技術、造價、建材質量等原因,大開間住宅尚處在大力推廣之中,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2.在傢具中,開間指的是傢具正視面的長度。
9. 分戶驗收中凈高和開間的最大偏差和極差的允許范圍是多少啊
一、1.允許偏差值:凈高±20mm,凈開間、凈進深±15mm。2、允許極差值:凈高及凈開間、凈進深均勻20mm。
2.住宅設計中,住宅的開間是指相鄰兩個橫向定位牆體間的距離。因為是就一自然間的寬度而言,故又稱開間。住宅的開間在住宅設計上有嚴格的規定。根據《住宅建築模數協調標准》(GBJ100-87)規定:住宅建築的開間常採用下列參數: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規定較小的開間尺度,可縮短樓板的空間跨度,增強住宅結構整體性、穩定性和抗震性。
3.凈高計算示例:
二,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50352-2005)《民用建築設計通則》2.0.14規定:層高是「建築物各層之間以樓、地面面層(完成面)計算的垂直距離」,三樓的層高就是三層樓面到四層樓面的垂直高度。該通則2.0.15規定:室內凈高是「從樓、地面面層(完成面)至吊頂或樓蓋、屋蓋底面之間的有效使用空間的垂直距離。凈高應該是:層高-樓板厚度-樓面抹灰層厚度-天棚板底抹灰層厚度。對於室內凈高的驗收有詳細的規定:先按設計文件確定基準值,實測值與基準值相減的差值稱為實測偏差值,當實測偏差值不大於30mm判為合格,否則判為不合格。對於不合格的點,施工單位應進行處理,重新檢查驗收。如:樓層高2.8米。實際客廳室內高度才2.63米。根據公式凈高應該是:層高-樓板厚度-樓面抹灰層厚度-天棚板底抹灰層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