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中國土木建築百科辭典整套
在建築學界至今一般還認為「建築」一詞是近代由日本引進的。如1999年出版的《中國土木建築網路詞典·建築卷》中「建築學」條目:「中國古代把建造房屋及其相關土木工程活動統稱『營建』、『營造』,而『建築』一詞則是從日本引入漢語的。」 而在此前,在1997年出版的《建苑拾英》第二輯的出版說明中已明確指出:「明清時期,『建築』一詞已在廣大地區流行了。所以,『建築』一詞並非來自日本,而是由我們的祖先創造的,在這方面有充分的史料可依據。」其依據主要是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職方典》,中華書局1934年影印本。現分列如下:「《建築疏稿》:嘉靖十七年11月,敕兵部左侍郎樊繼祖,沙河駐蹕之所,宜有城池,其往相度。」(第66冊21頁)「沂州城按《沂州志》:……迨康熙十二年,詳情題奏,奉旨給帑節核八千餘兩,知州邵士重築,凡延褒廣闊一如舊制,女牆樓垛建築重新,萬年之圖,得以永賴。」(第80冊7頁)「西安府城池即隋唐時京城。……皇清順治六年建築滿城,割會城東北隅屬邑治。」(第101冊10頁) 「娥眉縣城池……則今之城基,自唐時始矣。明趙、吳兩令建築。……今於皇清康熙乙丑歲,知縣房屋著奉行估修。按總志,是僉事盧翊督趙鉞建築」(第111冊27頁) 綜上所述,這已是不辯的事實。那麼,為什麼學術界還都說是從日本引進的呢?一是上述「明清說」是在《建苑拾英》出版說明中寫的,不為人們重視,或曰沒看見;二是確無人在上萬卷的《古今圖書集成》中去海里撈針,查核「建築」一詞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