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大危險源的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版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權於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單元是指一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或同屬一個生產經營單位且邊緣距離小於500m的幾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
分級標准:
根據計算出來的R值,按下列情況確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級別。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級別和R值的對應關系
一級R≥100
二級100>R≥50
三級50>R≥10
四級R<10
R值 的計算方法
② 建築消防危險等級的一類和二類具體分別是什麼急急急
一共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輕,中,嚴重和極高。
一級:輕危險級:建築高度為24m及以下的旅回館、辦公樓答。僅在走道設置閉式系統的建築等。
二級:中危險級:高層民用建築:旅館、辦公樓、綜合樓、郵政樓、金融電信樓、指揮調度樓、廣播電視樓(塔)等。
(2)建築施工危險等級分為兩級擴展閱讀:
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興建的皇史宬,採用磚石結構,室內石台上放置包銅皮的樟木文件櫃;嘉靖四十年建造的寧波天一閣(見藏書樓),建在三面臨水的湖邊,並在閣前開鑿貯水池,就是為了防火。
世界各國均根據國情制定各種建築防火規范。中國已制定《建築設計防火規范》、《村鎮建築設計防火規范》、《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等。此外,對古建築、地下建築、汽車庫及自動報警、自動滅火設備等,也有專用的規范或規定。
建築物起火必須具備三個要素:①可燃物:如木質材料、可燃裝修、傢具衣物、窗簾地毯及生產、貯存的易燃易爆物品等;②著火源:如煙頭、火柴、廚房和鍋爐房用火、電氣設備事故的火花以及雷擊、地震災害等,都能形成著火源;③助燃物:氧及氯、溴等。因此,在建築防火設計中應對三者進行有效的控制。
③ 建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應按危險等級分級控制,並應符合哪些規定
基本規定
1、 建築施工安全技術分為安全分析技術、安全控制技術、監測預警技回術、應急救援技術及其它安全技答術等五類。
2、 建築施工應根據工程施工特點和所處環境綜合採用相應的安全技術。
3、 根據發生生產事故可能產生的後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經濟損失、產生社會影響)的嚴重性,將建築施工危險等級劃分為Ⅰ、Ⅱ、Ⅲ級。即很嚴重,嚴重,不嚴重。
4、 應根據建築施工危險等級,採取相應的安全技術分析、控制、監測預警和應急救援措施。
由<問.問.我>平台友情提供回答
④ 建築工地一類風險和二類風險哪個級別高
建築工地一類風險比二類風險級別要高的多。這個評定的數目越小危險系數就越高。安全第一,祝你好運!
⑤ 什麼是安全風險分級管控
一、什麼是風險?
風險是指生產安全事故或健康損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後果的組合。風險有兩個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嚴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發生的概率。嚴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發生後,將造成的人員傷害和經濟損失的嚴重程度。
風險=可能性×嚴重性。
二、什麼是危險源?
危險源是指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和(或)財產損失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它們的組合。
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產生、釋放能量的物理實體。如起重設備、電氣設備、壓力容器等等。行為,是指決策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從業人員的決策行為、管理行為以及作業行為。狀態,是指物的狀態和環境的狀態等。
在分析生產過程中對人造成傷亡、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導致疾病的因素時,危險源可稱為危險有害因素,分為四類:「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三、什麼是風險分級管控?
風險分級管控是指按照風險不同級別、所需管控資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復雜及難易程度等因素而確定不同管控層級的風險管控方式。風險分級管控的基本原則是:風險越大,管控級別越高;上級負責管控的風險,下級必須負責管控,並逐級落實具體措施。我省對風險分為藍色風險、黃色風險、橙色風險和紅色風險四個等級(紅色最高)。
四、什麼是隱患排查?
單位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對本單位的事故隱患進行排查,並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的工作過程。
五、什麼是隱患治理?
隱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隱患的活動或過程。包括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按照職責分工明確整改責任,制定整改計劃、落實整改資金、實施監控治理和復查驗收的全過程。
⑥ 建築物的防雷等級劃分有哪幾類劃分依據是什麼
分為三類:
一、第一類防雷建築物:製造使用或者存儲火葯、炸葯、起爆物、火工品等大量危險物的建築,遇到火花會爆炸,並且有可能造成巨大人身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建築物。
二、第二類防雷建築物:
1、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建築;
2、國家級會堂、辦公樓、檔案館、國際機場、大型展覽館、大型候車站、國際港口客運站、國賓館、大型旅遊建築和大型體育場館;
3、國家級計算機中心、通信樞紐、以及對國家意義重大的裝有大量電子設備的建築;
4、製造、使用、存儲危險爆炸物、包括露天氣罐和油罐等可能引起爆炸並且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的建築物等;
5、預計年雷擊次數大於0.06次的省、部級辦公樓及其它重要的或者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
6、預計年雷擊次數大於0.3次的住宅及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築。
以上所列出的建築物都屬於第二類防雷建築,這些地方的防雷級別非常高,需要重點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三、第三類防雷建築物
1、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檔案館;
2、預計雷擊次數大於0.012次小於0.06次的部、省級辦公樓及其他重要的或者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物;
3、預計雷擊次數大於等於0.06次小於0.03次的住宅、公共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築;
4、預計雷擊次數大於0.06次的一般性工業建築物;
5、考慮到雷擊後果和周圍條件等因素,確定需要防雷的21區.22區.23區火災危險環境的建築物。
6、年平均雷暴日15天以上的地區,高度15米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建築物。年平均雷暴日15天及以下的地區,高度為20米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建築物。
劃分:
0區:指正常運行時連續出現或長時間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
1區:在正常情況下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
2區:在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出現而在不正常情況下偶爾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
10區:指正常運行連續成長時間、短時間連續出現爆炸性粉塵、纖維的環境。
11區:指正常運行時不出現,僅在不正常運行時偶爾出現爆炸性粉塵、纖維的環境。
21區:閃點高於環境溫度的可燃液體,並在數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環境。
22區:具有懸浮、堆積狀的可燃粉塵或可燃纖維,雖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數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的環境。
23區:存在固體可燃物質,並在數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的環境。
(6)建築施工危險等級分為兩級擴展閱讀
防雷工程即指因防雷需要而涉及到的所有工程。防雷工程包括:外部防雷和內部防雷。外部防雷通俗的講,即防直擊雷;內部防雷指防感應雷。外部防雷最直接的目的即保護人身安全,內部防雷則是保護設備不受雷擊。
參考資料網路——防雷工程
⑦ 建築防火一、二、三、四級耐火等級是怎麼劃分的
1、一級耐火等級建築:主要建築構件全部為不燃燒性。
2、二級耐火等級建築:主要內建築構件除吊頂為容難燃燒性,其它為不燃燒性。
3、三級耐火等級建築:屋頂承重構件為可燃性。
4、四級耐火等級建築:防火牆為不燃燒性, 其餘為難燃性和可燃性。
如下圖所示:
對於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築內的營業廳、展覽廳,設置自動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採用不燃或難燃裝修材料,防火分區當然可以提高啦,具體如下:
1.在高層建築內,可以為4000㎡;
2.在單層建築內或設置在多層建築的首層時,可以為10000㎡;
3.在地下或半地下時,可以為2000㎡。
(7)建築施工危險等級分為兩級擴展閱讀
甲級防火門的口訣是:油氣水電瘋子,翻譯一下就是:油(柴油發電機房)氣(燃氣、燃油鍋爐)水(消防水泵房)電(配電室、電影院電梯井、電梯機房隔牆)瘋(通風、排放煙機房)子,另外再記一下門斗、人防里的門、防火分區處的門、避難間、避難層和中庭的門。好了,除了這些,其他全是乙級防火門。
⑧ 建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應按危險等級分級控制,並應符合哪些規定
基本規定
1、
建築施工安全技術分為安全分析技術、安全控制技術、監測預警技術、應急救援技術及其它安全技術等五類。
2、
建築施工應根據工程施工特點和所處環境綜合採用相應的安全技術。
3、
根據發生生產事故可能產生的後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經濟損失、產生社會影響)的嚴重性,將建築施工危險等級劃分為Ⅰ、Ⅱ、Ⅲ級。即很嚴重,嚴重,不嚴重。
4、
應根據建築施工危險等級,採取相應的安全技術分析、控制、監測預警和應急救援措施。
由<問.問.我>平台友情提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