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需求分析
所謂"需求分析",是指對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弄清楚問題的要求,包括需要輸入什麼數據,要得到什麼結果,最後應輸出什麼。可以說,「需求分析」就是確定要計算機「做什麼」。
編輯本段特點
需求分析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也是最困難的工作。該階段工作有以下特點:
(1)用戶與開發人員很難進行交流
在軟體生存周期中,其它四個階段都是面向軟體技術問題,只有本階段是面向用戶的。需求分析是對用戶的業務活動進行分析,明確在用戶的業務環境中軟體系統應該"做什麼"。但是在開始時,開發人員和用戶雙方都不能准確地提出系統要"做什麼?"。因為軟體開發人員不是用戶問題領域的專家,不熟悉用戶的業務活動和業務環境,又不可能在短期內搞清楚;而用戶不熟悉計算機應用的有關問題。由於雙方互相不了解對方的工作,又缺乏共同語言,所以在交流時存在著隔閡。
(2)用戶的需求是動態變化的
對於一個大型而復雜的軟體系統,用戶很難精確完整地提出它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一開始只能提出一個大概、模糊的功能,只有經過長時間的反復認識才逐步明確。有時進入到設計、編程階段才能明確,更有甚者,到開發後期還在提新的要求。這無疑給軟體開發帶來困難。
(3)系統變更的代價呈非線性增長
需求分析是軟體開發的基礎。假定在該階段發現一個錯誤,解決它需要用一小時的時間,到設計、編程、測試和維護階段解決,則要花2.5、5、25、100倍的時間。
因此,對於大型復雜系統而言,首先要進行可行性研究。開發人員對用戶的要求及現實環境進行調查、了解,從技術、經濟和社會因素三個方面進行研究並論證該軟體項目的可行性,根據可行性研究的結果,決定項目的取捨。
編輯本段方法
⑴首先調查組織機構情況
包括了解該組織的部門組成情況,各部門的職能等,為分析信息流程作準備。
⑵然後調查各部門的業務活動情況
包括了解各個部門輸入和使用什麼數據,如何加工處理這些數據,輸出什麼信息,輸出到什麼部門,輸出結果的格式是什麼。
⑶協助用戶明確對新系統的各種要求
包括信息要求、處理要求、完全性與完整性要求。
⑷確定新系統的邊界
確定哪些功能由計算機完成或將來准備讓計算機完成,哪些活動由人工完成。由計算機完成的功能就是新系統應該實現的功能。
常用的調查方法有:
⑴跟班作業
通過親身參加業務工作來了解業務活動的情況。這種方法可以比較准確地理解用戶的需求,但比較耗費時間。
⑵開調查會
通過與用戶座談來了解業務活動情況及用戶需求。座談時,參加者之間可以相互啟發。
⑶請專人介紹。
⑷詢問
對某些調查中的問題,可以找專人詢問。
⑸設計調查表請用戶填寫
如果調查表設計得合理,這種方法是很有效,也很易於為用戶接受的。
⑹查閱記錄
即查閱與原系統有關的數據記錄,包括原始單據、賬簿、報表等。
通過調查了解了用戶需求後,還需要進一步分析和表達用戶的需求。
分析和表達用戶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頂向下和自底向上兩類方法。
編輯本段案例
(1)需求分析報告的編寫目的
本需求分析報告的目的是規范化本軟體的編寫,旨在於提高軟體開發過程中的能見度,便於對軟體開發過程中的控制與管理,同時提出了本鐵路售票系統的軟體開發過程,便於程序員與客戶之間的交流、協作,並作為工作成果的原始依據,同時也表明了本軟體的共性,以期能夠獲得更大范圍的應用。
(2)產品背景明細
軟體名稱:鐵路售票系統
(3)縮寫及縮略語
鐵路售票應用系統軟體:基本元素為構成鐵路售票及相關行為所必須的各種部分。
需求:用戶解決問題或達到目標所需的條件或功能;系統或系統部件要滿足合同、標准,規范或其它正式規定文檔所需具有的條件或權能。
需求分析:包括提煉,分析和仔細審查已收集到的需求,以確保所有的風險承擔者都明其含義並找出其中的錯誤,遺憾或其它不足的地方。
模塊的獨立性:是指軟體系統中每個模塊只涉及軟體要求的具體的子功能,而和軟體系統中其他的模塊的介面是簡單的。
本工程描述:
(1)軟體開發的目標:
完善目前鐵路售票系統,使之能跟上時代的發展。同時通過實踐來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2)應用范圍:
理論上能夠實現於鐵路部門的售票系統,其目的在於在原有的系統基礎使得鐵路售票實名化,以期實現完善日常生活中鐵路售票的各種缺陷。
B. 需求分析應包括哪些內容
需求分析包括這些內容
1 、寫出系統的任務和特點
2 、要實現的功能模塊回和作用
3、 系統結構圖
4 、采答用的資料庫
5 、開發運行環境
"需求分析",是指對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弄清楚問題的要求,包括需要輸入什麼數據,要得到什麼結果,最後應輸出什麼。在軟體工程當中的"需求分析"就是確定要計算機"做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C. 需求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哪些
結構化的分析方法是傳統的分析法,它的好處是在需求階段可以不需要精確地定義系統,只需要根據業務框架確定系統的功能范圍,以及每個功能的處理邏輯和業務規則,功能需求規格書等。因為不需要精確描述,因此描述系統的方式比較靈活多樣,可以採用圖表、示例圖、文字等等方式來描述系統。在系統開發以前,一般還可以採用更為直觀的原型系統方式和最終用戶進行交流和確認,因此對業務需求的要求會低一些,業務需求階段的周期相對容易控制;通過業務全景圖,最終用戶也能了解系統的功能;通過功能活動圖和業務規則的描述,也可以相對精確地描述業務系統;因為沒有嚴格的標記語言,可以採用適當的篇幅描述適當的系統。當然,這種方法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分析人員和業務人員之間可能缺乏共同語言,機器不能識別業務需求書,在設計階段還需要繼續和用戶確認一部分功能。
面向對象的分析方法的最大好處是在需求階段,就能夠非常精確地描述一個系統,採用程序語言的方式和最終用戶交流(最終用戶必須要熟悉這種語言),能夠在項目一開始就發現很多問題,避免在開發的過程中出現需求的反復,而且在系統設計和開發階段不需要最終用戶參與。在實施上,一般可以採用場景、業務功能等方式來描述,比較適合於業務流程環節多的系統,或者軟體產品的開發。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現實中,絕大多數的應用系統都很難在需求階段就可以被精確地抽象化定義,所以這種方法的缺點和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用戶要非常清楚地知道最終的業務系統應該是什麼樣,或者採用一種抽象的方式能夠確定最終的應用系統;其次,因為最終用戶不需要參與設計和開發階段的工作,所以雙方確定業務需求的過程也會比較長;同時,因為是精確描述,因此描述系統的語言是非常邏輯化的,一般通過某種方式可以使機器識別業務需求,採用這種方式寫的業務需求是非常格式化的,一方面描述一個系統需要的信息非常多,可能使需求說明的篇幅非常長,不便於理解和閱讀;另外由於通過抽象的方式來推演最終系統的運行方式,對業務人員的要求非常高。
D. 需求分析應包括哪些內容
客戶來關系管理需求說自明書1 引言 1.1 編寫目的:闡明編寫需求說明書的目的,指明讀者對象。 1.2 項目背景:應包括 ● 項目的委託單位、開心單位和主管部門; ● 該軟體系統與其他系統的關系。 1.3 定義:列出文檔中所用到的專門術語的定義和縮寫詞的願文。 1.4 參考資料:可包括 ● 項目經核準的計劃任務書、合同或上級機關的批文 ● 文檔所引用的資料、規范等 1.5其他說明: 前期開發為客戶關系管理中的客戶管理和市場管理、決策支持中的客戶信息部分 2 任務概述 2.1 目標 2.2 運行環境 2.3 條件與限制 3 數據描述 3.1 表態數據 3.2 動態數據:包括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 3.3 資料庫描述:給出使用資料庫的名稱和類型。 3.4 數據詞典 3.5 數據採集 4 功能需求4.1功能劃分
E. 需求工程包括哪些基本活動
需求工程過程包括如下主要活動:
⑴ 獲取需求。深入實際,在充分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獲取足夠多的問題領域的知識,積極與用戶交流,捕捉、分析和修訂用戶對目標系統的需求,並提煉出符合解決領域問題的用戶需求。需求獲取的方法一般有問卷法、面談法、數據採集法、用例法、情景實例法以及基於目標的方法等。
⑵ 需求分析與建模。對已獲取的需求進行分析和提煉,進行抽象描述,建立目標系統的概念模型,需求概念模型的要求包括實現的獨立性:不模擬數據的表示和內部組織等;需求模擬技術又分為企業模擬、功能需求模擬和非功能需求模擬等。進一步對所建立的模型(原型)進行分析。需求模型的表現形式有自然語言、半形式化(如圖、表、結構化英語等)和形式化表示等三種。
⑶ 需求規格說明。對需求模型進行精確的、形式化的描述,為計算機系統的實現提供基礎。
⑷ 確認需求。以需求規格說明為基礎輸入,通過符號執行、模擬或快速原型等方法,分析和驗證需求規格說明的正確性和可行性,確保需求說明准確、完整地表達系統的主要特性,就是對需求規格說明與用戶達成一致。其主要任務是沖突求解,包括定義沖突和沖突求解兩方面。常用的沖突求解方法有:協商、競爭、仲裁、強制、教育等,其中有些只能用人的因素去控制。
⑸ 需求管理。在整個需求工程過程中,貫穿了需求管理活動。需求管理主要包括跟蹤和管理需求變化,支持系統的需求演進。由於客戶的需要總是不斷(連續)增長的,但一般的軟體開發又總是落後於客戶需求的增長,如何管理需求的進化(變化)就成為軟體管理的首要問題。對於傳統的變化管理過程來說,其基本成分包括軟體配置、軟體基線和變化審查小組。當前的發展是軟體家族法,即產品線方法。多視點方法也是管理需求變化的一種新方法,它可以用於管理不一致性,並進行關於變化的推理。進化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F. 需求分析包括什麼
首先你要清來楚自己能夠給自客戶提供哪些產品
選定項目時要進行(SWOT)分析
strengths(優勢)
weaknesses(劣勢)
opportunities(機會)
threats(威脅)
再針對目標客戶運用整合營銷組合(4C)
顧客需要什麼customer needs and wants
顧客願意花費的價格costs to customer
多跟顧客溝通communication
多給顧客方便conveniet
祝你成功...
G. 項目需求分析文檔都包括哪些內容
需求分來析是指理解用戶需求,源就軟體功能與客戶達成一致,估計軟體風險和評估項目代價,最終形成開發計劃的一個復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用戶的確是處在主導地位,需求分析工程師和項目經理要負責整理用戶需求,為之後的軟體設計打下基礎。需求分析階段包括:
業務需求——反映了組織機構或客戶對系統、產品高層次的目標要求,通常在項目定義與范圍文檔中予以說明。
用戶需求——描述了用戶使用產品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這在使用實例或方案腳本中予以說明。
功能需求——定義了開發人員必須實現的軟體功能,使用戶利用系統能夠完成他們的任務,從而滿足了業務需求。
非功能性的需求——描述了系統展現給用戶的行為和執行的操作等,它包括產品必須遵從的標准、規范和約束,操作界面的具體細節和構造上的限制。
需求分析報告——報告所說明的功能需求充分描述了軟體系統所應具有的外部行為。「需求分析報告」在開發、測試、質量保證、項目管理以及相關項目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
H. 項目需求分析文檔都包括哪些內容
需求分析抄是指理解用襲戶需求,就軟體功能與客戶達成一致,估計軟體風險和評估項目代價,最終形成開發計劃的一個復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用戶的確是處在主導地位,需求分析工程師和項目經理要負責整理用戶需求,為之後的軟體設計打下基礎。需求分析階段包括:
業務需求——反映了組織機構或客戶對系統、產品高層次的目標要求,通常在項目定義與范圍文檔中予以說明。
用戶需求——描述了用戶使用產品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這在使用實例或方案腳本中予以說明。
功能需求——定義了開發人員必須實現的軟體功能,使用戶利用系統能夠完成他們的任務,從而滿足了業務需求。
非功能性的需求——描述了系統展現給用戶的行為和執行的操作等,它包括產品必須遵從的標准、規范和約束,操作界面的具體細節和構造上的限制。
需求分析報告——報告所說明的功能需求充分描述了軟體系統所應具有的外部行為。「需求分析報告」在開發、測試、質量保證、項目管理以及相關項目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
I. 什麼是需求分析
你這一問問在買房一檔,就當是房地產建設的需求分析吧.
需求分析是在房屋建設版前做好一個分析,以決權定做什麼戶型的房子.
案例:某開發商想在回龍觀地區建一個商業項目.
1.做幾層呢?
2.做多大面積呢?
3.是出租好?還是出售好?租多少錢?售多少錢呢?
於是就需要做一個需求分析了.在路上問路人啊.或請專業的咨詢公司做都可以.以決定做什麼樣的項目.
J. 需求分析都包括哪些方面
1 寫出系統的任務和特點
2 要實現的功能模塊及其作用
3 系統結構圖(用UML描述)
4 採用的資料庫
5 開發運行環境
就這5點就ok了